生态美思想园林艺术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园冶》作为中国造园艺术的传世经典,被欧美学者奉为“生态文明圣典”,在生態文明已经全面到来的当代社会,《园冶》及其生态美学思想对于构建宜居城市、推动生态文明发展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生态美思想园林艺术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美思想园林艺术论文 篇1:

《园冶》中的人居环境美学探析

内容摘要:人类背负着导致地球环境恶化的罪名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不得不重新审视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中国古典造园名著《园冶》一度被国内外学者奉为“生态文明圣典”,其生态美学思想对于构建宜居城市、探索人居环境美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园冶》中关于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美学思想的解读,分析中国古代造园家对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的认知,将中国古典造园理论与当代环境美学理论相结合,为当代城市人居环境构建指明方向。

关键词:人居环境 环境美学 生态美学 《园冶》

生态文明时代到来的五十年里,国际社会在城市化加剧的背景下普遍面临着城市生态失衡的严峻问题,而生态美学的发展使人类从传统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中惊醒,开始重新审视人居环境的构建。园林景观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地区文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中国古典园林素来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人居环境的塑造全然以达到对自然景观的缩移模拟和自然元素的最优化利用为根本追求,拒绝对景观环境中的要素施加过多的人工干预,以此达到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的目的。中国明代造园家计成,以其著作《园冶》流芳百世,用一个造园家的工匠精神和唯美意趣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妙绝伦,道出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传统环境美学精髓,向世人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美学思想。[1]

一.《园冶》与人居环境

当代人居环境美学以环境美学和生态美学为基础,去探讨人类对自身栖息地的所谓“美”的追求,但是这种“美”不是局限于单纯视觉效果的狭义上的美,而是从审美精神、生活方式、生存理念、文化积淀以及绿色发展观念等全方位的综合“美”,所以“人居环境美学是人对生存环境更高层次的追求”[2]。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道、释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有不同的见解,但无论是儒家的“和合之美”[3],还是老庄的“道法自然”,亦或是佛家的“善”字为先,都以符合“天道”为基本前提,并得到较为相似的结果——人与自然之间一定是共生关系,正是中国传统生态观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根源。

《园冶》的作者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生于明万历年间,“无否人最质直,臆绝灵奇”(《园冶·冶叙》),以极高的艺术造诣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园林营建,然而“恐未能分身四应,庶几以《园冶》一篇代之”(《园冶·题词》)。

计成在书中将自己的造园实践加以总结和思考,结合中国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将其上升为一套特有的园林美学理论,这套理论中蕴含着中国古人对自然生态和居住环境之间的辩证思考,将居住环境完全建立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反而将居住环境的主体——人,作为自然生态的元素之一置身于整体环境体味其中的原始之美,这是对中国古代“生态宜居”思想的最佳诠释。通过对计成其人及《园冶》其书的简单剖析不难看出,《园冶》一书中所蕴含和秉持的生态观、环境观、居住观,符合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园林营建实践经验做了更为深入的论述,无论是人工新建的居住环境还是利用自然改造形成的居住环境,均须“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园冶》中的人居环境美学

1.“紫气青霞”“白萍红蓼”的生态美

“所谓生态美学首先是指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4],美源自于人对某一事物的主观看法,在文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审美观、生态观、环境观甚至生活观都会直接影响人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进而受主观能动性的支配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环境。中国的传统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将中国古人对“风景”的审美建立在可遇而不可求的自然化审美上,“中国古典园林为中国画创作提供素材,中国画又对古典造园在位置经营与空间布局上产生深远影响”[5],所以中国古人对人居环境的欣赏完全基于一种对天然景象的追求。

“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白萍红蓼,鸥盟同结矶边……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计成在《园冶·园说》中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与大自然为伴的绝美画卷,不管是“紫气青霞”还是“白萍红蓼”,均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置身自然、远离污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人类保持健康的最佳生活方式,倘若我们身处计成所言之居住环境,岂会有“生态危机”之忧?不仅如此,人不是生态环境中的唯一主体,鸟兽鱼虫皆有共同生存的权利,保持生物多样性是保证自然生态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在《园冶·相地·山林地》中,计成指出人居环境应“好鸟要朋,群麋偕侣”,与自然要素共存、与世间万物共生,这体现出中国古人在人居环境改造中对自然元素和自然规律的尊重,是《园冶》生态审美观的体现。尤其对于城郊乡野的居住环境而言,更应在保证基本生活条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维护环境的原始状态,实现人居环境改造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双赢平衡”[6]。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自然生态留有足够的自我修复的余地,最终保持“千峦环翠,万壑流青”(《园冶·山林地》)的生态之美。

2.“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自然美

“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园冶·相地·山林地》)意为环境景观的营建应善于利用自然条件,不用耗费过多人力财力进行改造,以达到最少的干预获得最佳的效果的目的。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与西方古代园艺美学是人类对人工环境美的两种对立理解,西方人善于利用数学关系和几何原理去构建景观效果,无论皇家园林还是城市绿地,几乎常见模纹化种植、几何形修剪以及绝对平整的地面硬化。而中国古人对环境美的创造建立在如“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园冶·相地》)的辩证思想上,地形较高的地方便建设亭台建筑俯瞰全景、暢抒胸怀,地势较低的地方便疏浚引流形成池塘插荷栽柳、鹅鸭戏水,看似是经过了人工周折之后形成的全新环境,却也仅仅是对原有状态的略加优化,使其较为符合我们的观赏和生活需求,因此我们对栖息地的优化和改造必须建立在对原始自然充分尊重的基础上。比如“须陈风月清音,休犯山林罪过”(《园冶·相地·郊野地》),即最大限度的保留郊野风光和自然界的天籁之音,不可破坏自然形成的山林野趣和清幽意境。亦或“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园冶·相地》),面对有碍建筑的古木,可以变更地基位置或对树木稍作修建,避免连根拔掉。计成借助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打破了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支配地位,转变了人类在环境塑造中的决定性作用,使人居环境的建设完全以尊重自然规律,学会发现、利用和欣赏自然之美为基本指导,这对扭转目前城市建设中“一次性”“快餐式”的环境改造有重要参考意义。

3.“景到随机”“意随人活”的意境美

“通过师法自然,还原人生本性,影响到文人对绘画境界的追求,从而又影响到了园林境界自然化的设计。”[7]《园冶》所谓“景到随机”“意随人活”,可以理解为“良景可遇”“境由心生”——人居环境没有必要像西方园艺一样按照严谨的美学理论和人类的审美规律塑造,我们对美的欣赏应该基于内心对自然生态景象的强烈认同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分析和思考达到思维的升华,自然可以达到中国古人所言“天人合一”的境地,这就是中国传统美学对“意境美”的追求。“合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园冶·自序》),计成将自己环境美的理解完全建立在意境美的基础上,通过对山林野间天然形态的模仿,构建一幅现实版的中国水墨山水画。

而且“园林巧于因借”(《园冶·兴造论》)——借景手法素来是中国古典造景特有手法之一。任何人居环境都无法独立存在,我们在善于借助周边景色的同时,也要借助其他景观要素来达到塑造意境美的目的。借助绘画艺术而形成的环境景观确实具备形成意境美前提条件,但终究还是静态的画面呈现,而自然生态意境美的最终形成却离不开动态要素的配合。“梧叶忽惊秋落,虫草鸣幽”;“林樾初出莺歌,山曲忽闻樵唱,风生林樾,境入羲皇。幽人即韵于松寮;逸士弹琴于篁里。”(《园冶·借景》)视觉美只是意境美的一个方面,动态美才是意境美的点睛之笔,莺歌燕舞、竹林唱晚的生活状态是良辰美景的重要补充。而声音、气味、触觉等动态要素却难以完全按照人的需求进行“设计”,它们完全是自然化状态下随机出现的景观要素,正符合“景到随机”的前提。

4.“多方题咏,薄有洞天”的人文美

诗词歌赋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集大成者,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雅文化的集中代表,而且中华文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古至今未出现断层的文明,以至于当代国人仍对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中国古代人居环境,无论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亦或寺观庙宇,均将体现文学艺术的楹联牌匾作为必备元素,或吟诗或引文或用典,使整体环境“多方题咏,薄有洞天”(《园冶·相地·傍宅地》),充满着东方古国特有的人文美。或者“画彩虽佳,木色加之青绿;雕镂易俗,花空嵌以仙禽。”(《园冶·屋宇》)把神话传说中的仙禽走兽,还有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化作优美的图案雕梁画栋、涂抹勾画,让环境中的一切事物都披上文化的霓裳,安上文明的灵魂,去细细体味古老中华的厚重积淀。虽然那瑟瑟的风声和斑驳的树影“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园冶·园说》),却难以撼动居者共伴良辰美景探寻宇宙真理的决心。还可以“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园冶·园说》),以“常余半塌琴书,不尽数竿烟雨”(《园冶·相地·傍宅地》)作伴,品酒煮茶乐在其中。

“在美学中,‘家园意识’是以人的生存状态为关注焦点,以一种整体观为其思想基础,在一定的现实生活条件下产生的关于人生存于其中的‘家园’的认识观念,进而以心灵获得归属感为最高情感体验……”[8]人居环境的营建必须符合目标人群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使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让生存主体的“家园意识”进一步强化和丰富。中国文学艺术是人类文明中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以将其发扬光大为己任,那么在人居环境中将中国传统人文美作为重要出发点便显得尤为重要。

5.“意尽林泉之癖,乐余园囿之间”的生活美

人居环境营建的目的是优化人类的栖居环境,使其更符合人类的日常生活习惯和一般活动需求。中国自古以小农经济作为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特征,依靠自然条件获取食物和生存材料,且每逢盛世便可自给自足、悠然自得,因此萌生出“意尽林泉之癖,乐余园囿之间”(《园冶·屋宇》)的思想基调,为中华传统“天人合一”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这种看似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却是建立在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平台之上,是中国特有的生活美的体现。“围墙编棘,窦留山犬迎人;曲径绕篱,苔破家童扫叶”(《园冶·相地·村庄地》),在经济不发达、生活条件不高的古代社会,中国人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使其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之所在,而这种美完全建立在对自然生态的充分认可上,任何人都是自然地一份子,生活也要沿著各种自然现实条件展开。例如“堂虚绿野犹开,花隐重门若掩”(《园冶·相地·村庄地》),将自己置身世界之中,借助各种自然条件向着闲适自乐的生活方式努力,即使不去过度改变居住环境的面貌,也可以以自然生态美满足美的需要,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美。哪怕一生“安闲莫管稻粱谋,酤酒不辞风雪路”(《园冶·相地·村庄地》),也要“固作千年事,宁知百岁人”(《园冶·相地·傍宅地》),单这生活态度就足以让生活充满美感。虽然当代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迅速,我们创造出许多大自然没有的物质来改善生活条件,但中国古人的那份豁达却慢慢消失殆尽,当代“生活美”被各种高新技术和人造物质充斥,反而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造成自然界的“退化”,长远看来实属得不偿失。

三.《园冶》对当代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义

城市扩张不仅带来土地紧缺的问题,也为生态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国内城市建设,重新建而轻规划依然属于难医的顽疾,甚至在设计和改造中将环境景观作为最后一道程序实施,然而这种完全基于设计效果的弥补性的环境营造很大程度上与自然生态背道而驰。《园冶》强调兴造之事应“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自称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的自然审美思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激发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在科技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也已发生巨大变化,以段义孚先生“审美剥夺论”为代表的对人类占支配地位的环境改造提出批评[9],忽视自然美的存在显然违背了宜居城市的建设初衷。尤其对现阶段的我国而言,乡村依然是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基础和保障,在如火如荼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甚至“美丽中国”建设活动中,中国传统乡村生态正在受到挑战,而且乡镇建设正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而步入城镇化建设阶段,人居环境的营建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推倒重建”的深渊。虽然我国从上世纪末期开始一直在倡导绿色理念,但工业化带来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必须有针对性的在思想层面加以引导,依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唇亡齿寒”的共生关系,加强生态美、自然美、环境美、人文美以及生活美的指导与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在以《园冶》为代表的人居环境构建理论中汲取营养,探寻适合中国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的建设模式,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和生活观,进而改变生活习惯,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节约型社会建立坚实的社会基础。

环境改造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却始终难以平衡,当代人居环境美学作为一个指导人类重新认识生态环境、重新审视栖居环境建设的新兴学科,对改变人类因受工业发展红利而逐步僵化固守的审美观有重要作用。《园冶》之所述看似皆为造园,却因中国传统的影响而蕴含着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的辩证思想,其所强调的以自然为基础进行人居环境的营建的中心思想与宜居城市的构建理念高度吻合,为当代城市景观的营建、生态城市的塑造、宜居环境的创造提供非常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值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明)计成著,刘艳春编著.园冶[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336.

[2]张静,魏利军.浅议人居环境美学[J].科技资讯.2009,(12):225.

[3]张岐.儒家“和合之美”之于现代设计[J].缤纷,2016,(11):60-61.

[4]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J].文艺研究.2002,(5):11-16.

[5]张弢.刍议中国画与中国古典园林同思同构的转译与呈现[J].大众文艺.2020,(07):54-55.

[6]刘心恬.论明清园林设计理念的生态节制观[J].大众文艺,2012,(20):53-54.

[7]李萍.生态美学视野中的《园冶》[D].烟台:鲁东大学.2013:20.

[8]董永辉.丰子恺美学思想中的家园意识[D].西安:西北大学.2018:16.

[9]宋秀葵.段义孚的审美剥夺论[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33-4):123-127.

(作者单位:山东管理学院)

作者:张岐

生态美思想园林艺术论文 篇2:

中国古典造园名著《园冶》的生态美学释义

【摘要】 《园冶》作为中国造园艺术的传世经典,被欧美学者奉为“生态文明圣典”,在生態文明已经全面到来的当代社会,《园冶》及其生态美学思想对于构建宜居城市、推动生态文明发展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园冶》中关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解读,分析古代造园家对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的认知,从《园冶》的生态审美观、生态审美思想及其对当代生态文明社会的指导意义等方面着手,将中国古典造园理论与当代生态美学理论相结合,为当代城市人居环境的构建和城市生态环境的重塑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生态文明;生态美学;《园冶》;园林景观;人居环境

1972年斯德哥尔摩国际“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工业文明时代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而这一全新时代到来的前提和背景,却是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工业发展而造成的面目全非的全球生态环境。目前,国际社会普遍面临地球生态环境恢复的压力,当代生态美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正是立足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普遍不断恶化的背景,试图从人的思想本源出发,把人们对生态美、环境美的追求作为改善生存环境的最高价值,重新构建人类的生态审美观和生态审美思想,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发展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素来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以最少的人工干预达到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的目的。中国明代造园家计成,以其著作《园冶》流芳百世,用一个造园家的工匠精神和唯美意趣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妙绝伦,同时集成了中国传统宜居思想的精华,书中一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道出了中国传统造园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精髓。

一、《园冶》的生态观

以儒、道、释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有不同的见解。儒家推崇“和合”思想,“认为‘和合’是人与自然的一种不自觉的合理状态,只有当人与万物的关系在一个合理范围内的时候,才会和谐”。①老庄之道则以“道法自然”为指导思想,倡导人类摒弃杂念、回归自然本性,以“无为”为前提随着自然与生态的发展而发展。而佛家理念则以“善”字为先,如星云大师所言“唯有人类持有生态保育的观念,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我们的地球才能活的长久……” ②儒道释作为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三个流派,虽然对待这一问题有各自不同的出发点,但却得到较为相似的结果——人与自然之间一定是共生关系,这正是中国传统生态观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根源。

《园冶》一书的作者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生于明万历年间。其好友郑元勋在《园冶》的题词中说“常以剩水残山,不足穷其底蕴”,认为规模太小的园林营建不足以使计成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计成造园能力可见一斑。无论多宏大的场地、多么破败的条件,计成都能够手到擒来,将其中的花草树木、层山叠嶂、鸟兽鱼虫按照一定的美学规律进行重新布置和修整,最终“使大地焕然改观”,然而这种改观必须建立在对原有自然要素的利用上。“然则无否能大而不能小乎?是又不然……略为区画,别现灵幽”,正是因为计成在造园中始终坚持从宏观层面的大视角去观察和思考问题,以至于小型庭院也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化利用自然景观的方法营造咫尺园林的意境之美。而计成所认为的园林的意境之美,需“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需“景到随机”“意随人活”,需“按时景为精,方向随宜”……计成将自己的造园实践加以总结和思考,并逐步上升为一套特有的园林美学理论,这套理论中蕴含着中国古人对自然生态和居住环境之间的辩证思考,将居住环境完全建立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其美学标准亦是以欣赏原始美、自然美、意境美为主,反而把园林中的人工要素放到相对次要的位置,例如建筑应做到“堂虚绿野犹开,花隐重门若掩”,这是对中国古代“生态宜居”思想的最佳诠释。

因此《园冶》一书中所蕴含和秉持的生态观,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园冶》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一)“盘根嵌石”“依水而上”的生态审美观

美学要解决的是人类对美的看法和选择问题,生态学要解决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怎样保持健康长久的问题,而“所谓生态美学首先是指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 ③。受传统文学与绘画艺术的影响,中国古代对“风景”的审美总是建立在可遇而不可求的自然化审美上,是一种友好的自然化生态审美观,这与西方古典园林严谨几何化形态的追求完全不同。

在古代中国,计成能成为一名出色的造园家,首先需要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且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这在其好友阮大铖和郑元勋为《园冶》做的序以及题词中均有所提及,计成自序中亦有表述。“盘根嵌石”与“依水而上”出自《园冶 · 自序》,原文“合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该语意为将高大乔木错落有致的栽植在山腰上,树木之间布置奇岩怪石,使树石之间相互交错;同时将原有水系和池塘稍加整理,沿水建造亭台楼阁,形成水系蜿蜒而倒影错落的画面。

从这段话不难看出,计成对园林的营建,几乎完全建立在中国古代艺术家对“风景”的审美标准上,意图假借人工之力,模仿山林野间的天然状态,将本应该联系在一起的元素布置在一起,构建一幅颇具意境之美的“中国画”,而非完全依照人类审美规律,盲目堆砌设计要素且添加过多人工干预。

同时,在《园冶 · 相地 · 山林地》中,计成指出园林景观应达到“好鸟要朋,群麋偕侣”的效果,即鸟兽鱼虫均应合理的出现在园林中,如此则可达到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的境地,与自然要素共存、与世间万物共生,这体现出中国古人在人居环境改造中对自然元素和自然规律的尊重,是《园冶》生态审美观的体现。

(二)“千峦环翠,万壑流青”的生态发展观

生态环境的美是与生俱来的,也理应是长久存在的,但是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美便走向消亡。“为自然万物营造良好栖居环境的最终旨归在本质上要求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美学——在规划与建造过程中提供审美上的指导。”  ④

《园冶》所追求的园林营建不是“一次性”“快餐式”的人居环境建造,而是一个能够借助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和发展,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回归到“原始”状态的整体环境,这是对生态“原始美”的追求。正如《园冶 · 山林地》所言“千峦环翠,万壑流青”——将翠绿的山峰和涓涓细流作为最佳居住环境的基本配置。纵观近年来城市及城郊自然环境,山体退化、溪流干涸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我们所有人都尝到了环境恶化带来的恶果,却在这个追名逐利的浮躁社会中,把“千峦环翠,万壑流青”沦为一种美好的希冀。

那么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美的生态环境应该有的发展方向呢?《园冶 · 园说》中写道:“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白萍红蓼,鸥盟同结矶边……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这是一位造园艺术家对人居环境的美好向往,而如果我们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园冶》中的这一论述,计成所言正是一个健康生态栖居地本来应有的面貌。人类最能保持健康的方式就是置身自然、远离污染,而目前却仍然在相反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紫气青霞”被雾霾遮挡,“白萍红蓼”被污水吞噬,“鹤声”“鸥盟”被噪声覆盖,无奈之下只能用空调代替“清气”,为逐名利将自己置身“凡尘”,而这些对生态环境几乎不可逆的改造,最终导致地球生态的畸形发展,彼时的城市也许将会变为埋葬人类的墓地。

(三)“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生态节制观

人工环境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向来是一对难以调和矛盾,既想无限提高生活质量,又碍于过度改造造成环境破坏,因此需要在其中寻找一个平衡点。生态节制观的内涵即人类为优化栖居地而进行的改造活动中,始终将改造活动限制在一定限度内,以达到不违背自然规律、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从而实现改造和保护的“双赢平衡”。但随着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改造的日益频繁和猖獗,生态节制观已经变成“在双赢平衡的前提下向自然利益倾斜的生态观”  ⑤,如此才能保证地球生态的自我修复机制能够平稳运行。

“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出自《园冶 · 相地 · 山林地》,意为园林营建应该善于利用自然条件,不必过多的进行人工改造,以达到最少的干预获得最佳的效果的目的。亦可用《园冶 · 相地》中“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一语加以理解,这句话是说地形较高的地方就建设亭台建筑,地势较低的地方就疏浚引流形成池塘。在中国传统园林美学理论中,亭台等观景建筑一般建于高地之上以便于俯瞰全景、畅抒胸怀,水则由于重力作用更易于在低洼的地方汇集以形成水面。所以对环境的改造,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已有的自然条件,避免费尽人力却难以达到预想效果,反而由于对自然山体原始状态的破坏而产生其他后果。再如《园冶 · 相地 · 郊野地》中讲“须陈风月清音,休犯山林罪过”,此语意要最大限度地保留郊野风光和自然界的天籁之音,不可破坏自然形成的山林野趣和清幽意境。计成用自己对大自然的充分尊重,降低了人类在环境塑造中的决定性作用,不仅没有超出必要的限度而打破平衡,反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自然生态的自身完整性,正是中国古代生态美学中生态节制观的最佳体现。

(四)“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生态设计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⑥,自上世纪下半页以来,人类提出诸多例如“海绵城市”的生态设计理念,城市环境与城郊环境设计开始往生态化、自然化、恢复性的方向发展,生态设计观正在深入人心。

然而,虽然早已将此定义为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在设计过程中仍然经常出现为片面追求视觉效果以达到“设计”目的的情况,导致过度设计的产生,歪曲了生态设计的本质。

正如《園冶 · 兴造论》所讲“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即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巧妙的因地制宜,借助周边可以利用的景色,结合园林中大小合适、相得益彰的元素布置,共同构成园林景观。借景手法素来是中国古典园林高超的造景手法之一,极目远眺,步未移而美景至,园林本身反而暂时被忘却,这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巧妙之处。

同时,造景在精不在多,设计在合宜而不在盲目堆砌,巧于因借而精在体宜,如此可避免过度设计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避免过度设计的根本在于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万物,为自然万物的生长栖息留下余地。“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出自《园冶 · 相地》,是说当原有树木影响建筑的建造时,如果重新考虑房屋位置即可保留老树,或者简单除掉部分枝叶不影响房屋封顶即可。百年成一树何其难,数日建一屋何其易,况且这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最好设计元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有时不必专门设计营造,应该有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发现美的能力。“景到随机”“意随人活”,需要做的不是一定要多么丰富的美学理论和设计手法,有时平心静气置身自然就是一种最为原始的美,自然可以达到中国古人所言“天人合一”的境地。即使有必要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也要做到“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未可拘率”(《园冶 · 兴造论》),根据现实条件合理规划、合理利用,任何人工活动都不能超出必要的限度,如此也符合“生态节制观”的要求。

三、《园冶》对当代生态文明社会的指导意义

当代西方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提出“审美剥夺”理论,认为“人是具有巨大力量的动物,在先进的文明社会里滥用权势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破坏植物自然生长的园艺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为了炫耀权势而滥施暴力的另一种方式” ⑦。西方园艺学追求人工美的创造,用数学原理和几何关系塑造园林风景和人居环境,借以表现西方园艺美学的理性关系。美本无对错,但是这种为追求美而将自身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肆意枉加修饰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即段义孚先生所言之“审美剥夺”。

反观中国传统园林美学,将一切审美建立在最大限度保持自然原貌的基础上,通过将人类自身融入生态环境而达到“境由心生”的目的。“红衣新浴;碧玉轻敲。看竹溪湾,观鱼濠上。山容霭霭,形云故落凭栏;水面鳞鳞,爽气觉来欹枕” ⑧(《园冶 · 借景》)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美的理解,这种美绝非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以自己的心境去迎合自然,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终极审美。生态文明首先应该建立在“文明”的基础上,即要对共生的世间万物以最起码的尊重,而不是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泥潭难以自拔。“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并深信自己无所不能……而自然生态美的不断灭失就是对人类此种行为的极大讽刺。” ⑨所以必须从现在开始脱离“人类中心主义”而转向“生态人文主义”,运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园林美学思想、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不懈追求,“尝试着将生态美学建构为关怀全人类命运、关怀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关怀美学,也就是一种强调‘生态人文精神’与‘生态人文关怀’的美学。”  ⑩

四、结语

当代生态美学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研究领域,其跨学科的特点、繁杂的内容、辩证的哲学关系决定了其无限的深度和广度,尤其在生态文明时代已经逐步步入正轨的当下,生态美学对改变人类因受工业发展红利而逐步僵化固守的审美观有重大意义。

《园冶》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而极尽山林野趣与自然意境之能事,虽然通篇所讲皆为造园,却为当代城市景观的营建、生态城市的塑造、宜居环境的创设提供非常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而且其中蕴含的关于人居环境之美的辩证思考实属生态美学研究的宝藏,应该更为深入的研读和理解,方能更好地为我所用。

注释:

①张岐:《儒家“和合之美”之于现代设计》,《缤纷》,2016年第11期,第60-61页。

②刘彦顺:《生态美学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4页。

③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第11-16页。

④刘心恬:《〈园冶〉园林生态智慧探微》,《山东大学》,2010年第8页。

⑤刘心恬:《论明清园林设计理念的生态节制观》,《大众文艺》,2012年第20期,第53-54頁。

⑥张广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演进逻辑》,《理论建设》2020年第4期,第78-84页。

⑦宋秀葵:《段义孚的审美剥夺论》,《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第123-127页。

⑧(明)计成著,刘艳春编著:《园冶》,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336页。

⑨张子程:《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确立自然生态美价值》,《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年第8期,第9-14页。

⑩程相占:《构建生态人文主义新型美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第149-152页。

参考文献:

[1](明)计成著,刘艳春编著.园冶[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2]李欣复.论生态美学[J].南京社会科学,1994,(12):

53-58.

作者简介:

张岐,男,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作者:张岐

生态美思想园林艺术论文 篇3:

生态文明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摘要 生态文明深入人心,关注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来阐释生态文明对园林设计的影响,阐释生态园林的美学思想及功能,强调突破以往的园林设计章法,设计结合生态美学思想,使园林的设计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环境优美而且生态和谐的美好家园。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园林设计 和谐发展

随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逐步提高,人类在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上,由最初的惧怕、崇敬发展到了征服、破化。人们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大大提高,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不再惧怕自然了,科技的发展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的力量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于是他们借助机器开始了征服自然的人类活动。只有当人类面临着灾难深重的生态危机时,才意识到自然存在的多样性和技术的消极影响,才意识到我们以往的荒谬的观念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异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海洋生态危机、绿色植被锐减、物种濒危、垃圾污染和人口增长过速,危及着地球上每个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再加上人类社会激烈的竞争,给人们的精神很大的压力。 这些情况迫使人们必须改变以往的观念转向一种对生命的新态度,这就是生态观。

生态危机的出现直接妨碍了人类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人类无法从自然界中获取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材料,生态危机意味着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出现了障碍。为了克服于摆脱生态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来绿色文化和绿色运动相继兴起,世界各国也先后成立了生态和环保机构,也出现了生态哲学和生态文化学等新兴学科,旨在消除人们思想观念里的非生态思想,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将它们看成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倡导人与世界的和谐、互融关系,将人、自然、社会发展纳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之中。在现如今生态学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热门学科,它广泛地渗透到了文化界、哲学界、美学界。在生态哲学的影响下,生态美学的应运而生。我们需要建立的全新生态观念,是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状态为参照,体现人与自然的生命相互关照价值观,它以人们的参与性和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为前提,把人类与环境的有机结合置于生态系统观念中,认为人类和环境的生命存在是和谐共生、相互交融的。

一、生态园林美学思想

生态观念反映在园林设计方面正是如此, 园林设计师们认为将生态学移入园林建造之中,使我们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人类的社会化发展,使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人们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做好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生态园林不同于以往的园林,它不仅要创造美丽宜人的、各种感官舒适的园林景观,而且还要达到具备生态性质的审美要求和环保效果。它要在一开始设计就要通盘考虑合理布局,使园林各个要素方面达到生态平衡。尤其是园林绿化方面一些植物花卉和另外的植物在一起会产生促进生长或彼此排斥的两种不同效果,这直接影响生态平衡。我们要依靠合理的配置为它们创造一种适合生长的生态环境。绿化植物的合理搭配不仅直接导致景观视觉的不协调以外,而且还影响它的综合功能的施展。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美观以外,还具备抗污吸污、抗病毒害、抗旱耐寒、维护土质质量、调节城市微气候等等都起作用。生态园林和科学理性很紧密的,它的最初整体规划和各种精密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科学的管理都离不开科学,必须利用科学才能把生态园林的功能施展出来。生态园林就是集自然美、艺术美、生态美于一体的艺术,首先,它具备以往园林的自然美因素。美丽的大自然的风景被人们有意识地设计到了生活的空间里,不论是规则的自然形式还是不规则的自然形式都来自于美丽的大自然。其次,大自然经过造园家们独特的审美创造,对大自然进行了提炼、加工、取舍、夸张和组织等等艺术处理手法,使观赏者在欣赏园林自然风光时,又领略了园林艺术美的魅力,才能使人们流连忘返、引人入胜。最后,生态园林还要具备生态维护功能,为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调节和改善功能。

二、国内外生态园林的情况

我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就具有了朴素的生态美学思想了,儒家思想“天人合一”就是说人要与自然和谐的意思。我国古代不仅儒家如此,其他思想门派也要类似的思想观念,如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道家的“道法自然”等等,这些思想虽然不是现在我们提的生态美学思想,但是,它们从客观上制约了人们对环境生态的破坏。 正是我国古代的类似生态美学的生态思想观念,深深影响了我国的园林的园活动,从一开始我们的园林就具备了生态的印迹,我们只要吸收和发扬我们的造园方法和借鉴国外最新的生态造园方法就可以了。

而西方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征服自然几何式的规整园林路子,随着环境的日益破坏,他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推动了世界其他各地的生态设计的发展。先后出现了不同的思想倾向。自然设计通过对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从形式上表现自然,致力于把自然引入城市的环境之中。而乡土设计师通过对地基和周围植被情况和自然历史的研究,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还有就是保护性设计,对地区的生态因子和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通过合理的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以保护生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恢复性设计运用各种科技手段来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相关的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使生态园林的建造蓬勃发展。

三、生态园林的功能

生态园林的建造必须以生态美学为理论指导,把传统造园的生态方法继续沿用并加以发扬光大,在城市的生态园林建造中,既要使园林起到吸尘、消音、杀菌、防风、防震和调节气候等功能,又要兼顾美学形式和艺术内容,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美学传统和艺术个性。生态园林中植物的叶子表面具有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和湿度,吸收太阳的辐射所产生的热量,对改善人们居住、工作的环境的小气候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园林里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维持碳氧平衡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空气质量,这是其他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此外,生态园林还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吸粉末、杀菌和减少污染的作用。生态园林不同于以往园林的最大不同功能在于对当地生态环境有意识的保護,而不是只有视觉美观就行了,要考虑建造生态园林的材料选用当地的材料,尽量减少对当地本来植物、地形和生态系统破坏。这是生态园林的最大不同,它也起到了提高人们的环境生态意识,提高人们生态审美水平。

四、结束语

生态园林就是这样从内容和理念上以“生态和谐”为目标,生态园林家用他们的生态园林阐释他们对环境生态的观念与意识,以此来唤起人们对环境和生态的关注,并促使人们对我们的环境生态起到积极保护的作用,使生态环境得到良性的发展。在新世纪,我们应当追求的不仅仅只是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富足,还要追求人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园林家站在新时代的前沿,应当把握时代的脉搏,面对新的生态文化的潮流中,加强自身的生态价值观,为人们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园林,把我们的城市建成美丽的生态优美的城市,使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身心愉悦,而且人的发展和自然生态形成和谐共存的关系,使人们追求一种美丽的人生境界,体现生态艺术家对人们的生态环境和精神状态的终极关怀。□

(作者: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教师)

参考文献:

[1]王祥荣著.生态与环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4

[2]黄莉群著.生态园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1

[3]谭仁杰,金其镛主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

[4](日)山本良一著.王天民等译.生态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

作者:高志强

上一篇:高边坡水利水电工程论文下一篇:办公室文员工作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