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念
【摘要】:正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高能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与生存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乃如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类,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美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美文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延续人类生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
目前,我国资源和环境形势已不容乐观:耕地锐减,土地沙化;植被遭侵,草原告急;泱泱浊流,水源污染;全国三分之一国土被酸雨侵害,沙尘暴不断向人们袭来„„。这一切的出现,固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同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上述误区分不开的。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宁愿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崭新命题的提出,把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问题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联合国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强调气候变换正以空前的规模威胁人类的发展,对穷过影响最大,它使穷过千百万人面对缺水、却食物和营养、生态遭到破坏的恶性循环。
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必要性
㈠、我国的客观条件,必须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个大的资源约束,就是资源高消耗制度不可持续,资源高消耗制度已经完全不可持续。就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没有问题,世界第一。幅员辽阔没有问题,960万平方公里,全世界排名前三位。地大物博这一块,地
大是对的,但是物博绝对不对。中国的物产非常的不博、不多。尤其是一些资源型的东西,现代工业所需要,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资源方面,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煤、水、铁这些东西最基本的人类生存资源我们中国是极度欠缺的。
我们中国目前统计数据,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的1/3,水资源人均是世界的1/4,天然气人均是全世界1/20,铜是1/5,铝是1/13,水平都非常的低。我们是一个资源贫国。美国宇航局的全球夜景图里面资源消耗高的都是发达国家,从夜景图中间可以看出来像美国,这是中国的东南地区,这是日本、韩国、朝鲜,朝鲜没有什么灯光。经济越发达,这个地区资源能源消耗越大。美国总人口3亿,占全世界人口4%多一点,但是消耗全球1/3的能源,排放世界1/4的二氧化碳。美国的人均能耗是中国的5倍。
中国现在经济是全球第二,如果我们经济发展超过美国,我们人均GDP、人均消费水平跟美国持平,全世界都完蛋了。非常简单,美国人口是中国的1/4不到,消耗了全球1/3的能源,如果中国是按照美国这个人口方式消耗把全世界能源4/3都消耗掉了,就是现有能源里面还缺1/3的口子,不知道哪找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美国是1/4,中国如果像美国那样生活,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会急剧的升高。所以资源高消耗之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经济越发达这一条路越走不通了。我们必须得警惕。
(二)生态约束:生态代价惨重之路不可持续
西方发展模式的生态代价非常的惨重。举个例子,20世纪十大环境污染事件里面,其中前八大都是在发达国家出现的。而且前八个里面都是在6、70年代,4、50年代时期出现的,到70年代时期以后,西方国家绿色和平运动过后,环保运动过后,西方国家的生态代价不是那么惨重,实际上以前代价非常的惨重。过去二三百年以内,西方国家在地球上对生态的破坏非常严重的,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实际上温室气体比较,二氧化碳增温效应是63%,二氧化碳生命周期是可以生存两百年的时间,甲烷可以生存12年到17年,氧化亚氮这个气体可以生存120年,全氟化碳是可以生存5万年。这些温室气体排放到空间以后很长时间不会消失。过去二三百年西方工业革命过程中所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很多温室气体到现在为止都在全球气温产生巨大的影响。加上最近三四十年,四五十年,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发展,导致全球变暖,《自然》杂志得出的结论,百万物种有可能会灭亡。
很多地方海平面会上升,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得过诺贝尔和平奖,曾经之前写过一本书是《难以忽视的真相》。也做了一个纪录片是《难以忽视的真相》,就是因为这本书和这个纪录片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在这个纪录片里面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就是,在至今65万年以来全球温度一直是变化是横向变化的,但是自从1950年过后就一下子起来了,未来二三十年还会继续上升。
全球变暖了,会导致北极和南极冰川融化,导致格陵兰岛冰川都会融化,如果是事实就会导致海平面上升5到6米,那时候全球有二三十个国家会亡国,国家就没有了,泡在水底下了。
我们中国发展的生态承载力也有限。我们无法搞好能源生态惨重这样的发展道路,中国现在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是37%多,荒漠化面积是占27%,90%的草原,90%的江河湖泊都受到退化在污染。中国整个生态承载力不足,在中国宜居地区本来就不多,越是绿色的地方越宜居,西部地区很多地方根本就不适合居住,很多地区就不适合居住。
中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这一条线北面是黑龙江的瑷珲,南面是云南的腾冲,这个是1936年的时候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画的,但是说96%的人口都住在这个线以东南,以西以北的国土面积很多,占5、60%,但是人口非常少,只占5%,6%。本来中国宜居的地方就不多,很多地方生态环境非常的恶劣。沙漠化、戈壁、盐碱化这种现在非常常见。城市地区污染很严重,北京地区这都很严重的,北京市都出现了北京下土了这样的说法,北京下土了。有一段时间,2004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甚至北京都往下掉土,掉的不是雨点是土。像广州这些地方污染都很严重,广州这个城市雾霾非常的严重。
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看看无论是资源还是环境,我们中国经济发展应该汲取西方国家的教训,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资源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发展。㈢、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意义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性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的迫切需要。3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一段时间以来,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转变。自然既被人类改造又需要人类保护,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走科学发展之
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就应当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决定性意义,充分认识可发掘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2经济发展中,我们比较注重遵循经济规律,但对自然规律尊重不够,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上帝。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我们必须摈弃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都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三、生态文明建设当前面临挑战
(一)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转型
这是目前很大的、最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国家最近几年以来一直不断地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升级。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我们国家过去二三十年以来经济发展形成的打工经济、底层经济、高资源高能耗的经济都还存在,这种经济对于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比如说过去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增长,过去企业是底层的,小企业、分散在各个地方的企业、环保意识非常差的企业,我们很多能耗高、污染重、排污标准不达标,甚至不执行,这都是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一些过去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的后果,我们现在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转型完,未来这些东西仍然可能对我们经济发展,对于我们环境保护,对于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影响,甚至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这种村村户户冒火点烟这种现象很常见,分散的小工厂非常常见,过去乡村企业还有一些小厂子非常多,很多民营企业都是这样的,污染非常严重,对资源消耗非常厉害,我们就是一直砍自己的树做一些方便筷还有纸,都是靠自己的树,结果把国内的树砍的差不多了,现在开始慢慢去亚马逊河流域往回运了,结果导致经济发展方式滞后,导致一系列不稳定因素。比如说很多村民上访,甚至是不高兴。很多村落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癌症高发,最近几年以来全国信访总量里面环境信访一直处于前三位,直接进行抗争、上访。还出现环境的集体行动,也就是群体性事件。这是集体行动早期阶段,就是无组织、无目标的群众大规模聚集
现象,最终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破坏影响,但是他们是乌合之众。
环境性的群体性事件,1996年以来我们国家环境型的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在高发的态势,每一年增长率是29%。2011年重大事件比2010年同期增长120%,所以说公众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2010年以来像镇海事件、天津的事件、大连的事件,各种各样的群体性事件,群众聚集反对低产能的产业在本地落户,希望产业标准升级,搞一些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甚至还有集体行动,比如说厦门的PX事件,江苏的启东事件。
2007年厦门的PX事件,当时反对PX项目在厦门市区落户,结果连续几个月市民不断的散步,通过散步的方式进行抗议,最终导致这个项目倒台,这个项目最终落在泉州,转到外地去了。比如说2010年江苏的启东事件,当时启东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很多市委市政府大楼都被冲击了,当时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最初的起因就是排污管道的修建问题,造纸厂修建,排污过程中可能会对当地老百姓的利益没有关注,导致老百姓起来抗争。最终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警车被砸,很多人受伤,市政府大楼被抢,整个项目停工,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这是环境的集体行动。
为什么环境性的上访、群体性事件,集体行动越来越多呢,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很多项目它的层次很低,会带来很大的人身伤害,环境污染,所以老百姓反对了,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导致我们老百姓觉得过去这种东西不能再搞了,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远远没有完成,很多地方仍然在搞,结果导致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这是第一个挑战。考验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和实际的效果。
(二)部分利益群体阻力巨大
很多利益群体不愿意建设生态文明,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到目前为止,很多人实际上是反对态度的。一部分发达地区环境污染差不多了,经济发展起来了,这时候对他来说搞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但是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来说,说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本来就比较好,我现在就是穷,经济不发达,管他是什么项目,这个项目可以引进来是最重要的,至于引进什么项目再说,我没有挑选的余地,现在重点不是生态文明建设,我现在重点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跟我没有什么关系,我可以污染一下环境。还有一些落后的地区淘汰的产能就威胁政府说这个工厂不能关闭,关闭过后这个厂子600号人就要失业,失业以后就要去政府部门示威,你能安排吗?地方政府还保护它,因为这是落后产能可能是地方的利税大户,地方主要靠它生存,只能是保护它。所以这样可以看出来部分利益群体不太愿意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有一些地方人愿意,有一些地方人不愿意。
原因很简单,有两个。一个是利益驱使使发展目光短浅,第二是利益再分配和补偿机制不健全。除了目光短浅以外,大部分老百姓还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但是有一点就是在生态文
明建设过程中有一些人受到损失了,受到损失以后得到好处这一部分人是不是应该给它一些补偿,这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你可以给它一些补偿,或者是补偿比较合理,利益再分配比较合理,这样大家都会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现在利益再分配和补偿机制是非常关键的。举个例子,国家制订十二五规划主题功能区的时候绘的图,我们国家经济开发区都集中在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和一部分中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大部分是非常少的开发区,但是我们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恰恰分布在经济未发展的中西部地区。比如说可以看一下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基本没有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家知道一旦划分为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后开发利用都受到限制,不能开发也不能转化成别的东西,也不能建什么东西,必须得保护。这样就出现利益纠葛的问题了,为什么发达地区可以没有这个功能示范区,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已经破坏差不多了,本来就没有。欠发达地区本来经济发展发达,把它都划成生态功能区结果是导致经济进一步发展就很难了。
应该把发达地区很多的财政收入以捐献经费的方式转移给中西部,付出代价这样的地区。目前我们有一些地方有,比如说资源税,比如说耕地平复还有耕地补偿都有。问题关键是力度不够,而且制度不健全,很多方面还没有。这是第二个挑战,很多利益群体不想生态文明建设。
(三)相关法律制度较不健全
现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立法我们是立了很多法律,但是有关法律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这是一个现实。要守法成本很高,要是执法成本也很高,但是违法成本很低,守法比如说排污达到二类水的标准,必须采购一整套排污设施,而且招聘很多人去管理它,然后运行起来很贵,买来就很贵,政策执行起来很贵。还有执法很贵,对于排污到底是谁排的也分不清,通过技术手段鉴定花费很高,取证非常难。但是违法成本很低,很多人发现违法这个罚款很少。
比如说环保部环境监察局曾经有过课题组做过这样的研究,发现在一个地市级的企业,平均下来如果违法排污,有一次违法排污平均大概会罚49700块钱,也就是违法排污,排污一次大概是罚5万块钱,但是它获利是获多少呢?是获232万,所以违法收益是成本的46倍,只要拿1/46交罚款,剩下45都是我的。违法成本非常低,导致很多人更愿意违法,而不愿意买排污设施,所以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是很健全。
(四)民众生态文明意识薄弱
老百姓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都比较落后,这是目前基本情况。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觉得不落后了吧,很多人看PX事件,还有启东事件,这些事情出来以后老百姓都是不断地闹事,要求关闭。实际上这仍然不是先进的标志,这不是民众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先
进的标志,我们现在民众生态文明意识就是利益侵害,过激反应。如果这个生态这一块侵犯了我的利益我就行动,不侵犯我的利益我就不行动,然后反应就非常的过度,打砸抢就出来了。西方发达国家是全民的生态意识普及了,所有人几乎跟我没有关系的,只要有游行示威我都会去游行,我去喊几句口号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我喊口号过程中也不会过激,也不会打砸抢,虽然这个事情跟我没有关系我也支持一下,而且我很文明,很守法。而我们中国生态文明意识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很多人觉得这是他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他的环境破坏跟我没有关系,这种理念仍然有。
另外节约意识不足,生态环保意识都有问题,比如说节约意识不足,我们中国人非常奢侈、非常浪费。国家粮食局长2012年10月16号曾经呼吁全中国人粮食日,呼吁全中国人最好饿一饿自己,饿了之后就知道粮食是多么的珍贵。粮食局的统计数据表明,一年以内我们中国人浪费的粮食够两亿人口吃一年。也就是说我们中国13亿人口实际上粮食如果都节约可以养活15亿人口的,我们可以多生一点孩子,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浪费了2亿人口的粮食,这个中国浪费非常普遍,节约意识不足非常常见。比如说我们吃一个满汉全席,一个月饼十万块钱,就是奢侈品明显的浪费了。实际上不吃就看,看一下就倒了,节约意识非常不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努力培养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离开了人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离开了人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自我的道德约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尽管已从总体上解决温饱问题,但不少欠发展地区的数千万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仍然没有树立起完全的生态文明意识。即使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企业和公民,也存在不少利益驱动下的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形成全民的环境保护自觉和生态道德约束。因此,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与生态文明宣传,培育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刻不容缓且任重道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广泛而持久地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使各个阶层和领域的人都能接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球难以承载人类无限度的生产与消费”等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并将其渗透到社会生产、消费、生活的各个层面。要在各个层级的学校课堂上开设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邀请相关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定期到学校讲授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组织学生到企业和相关机构参观学习,努力使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内容系统化、形式多样化。要利用
境节日,广泛开展环境知识的社会化教育和宣传,努力动员和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热情。要着力改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积极培养全社会环保、绿色、生态、低碳、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和消费习惯,努力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集体自觉和道德约束力量。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生命安全
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件尤其是食品安全事件和重大项目污染诱发群体性事件等突出环境问题频发。以2012年为例,在食品安全方面,先后出现“修正”毒胶囊事件、“健康元”地沟油制药事件、“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立顿”高毒农药事件、“雅培”奶粉事件、“肯特基”速生鸡事件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在重大项目方面,先后出现天津PC项目、四川什邡钼铜项目、江苏启东污水排海项目、宁波镇海PX项目等多起环境污染诱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这些突出的环境生态问题,不仅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恐慌和强烈不满,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活生命安全,必须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着力解决越来越严重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加大食品、蔬菜、饮水、药品等的检疫检测力度,加大酒店、饭馆以及机关、企业、学校食堂等的卫生检查频度,集中力量优先解决非法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严厉查处企业违法排污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努力多还环保生态旧账、减少和避免环保生态新账,坚决遏止环境生态污染事件持续上升势头。要建立和完善环境生态的预警预报机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努力防患于未然。要完善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体系,严格环评标准,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的环评准入门槛。要建立重特大建设项目的群众通报协商机制和专家评估论证机制,加强突发环境和生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努力将重大环境和生态安全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构建新的经济评价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历史工程,仅靠全体国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和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做保证、有新的经济评价体系作支撑。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2]要建立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
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体系。要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 GDP”核算体系,努力通过扣除GDP总量中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等外部效应价值,有效地遏制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要改革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地考虑经济、生态、社会等众多因素,将环境良好和社会和谐与地方及官员的政绩挂钩,对只注重经济增长,不计资源环境成本,不顾社会问题的官员,坚决不予提拔重用。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生级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以消耗大量资源为成本、污染环境生态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继续沿袭“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的发展道路,已经越来越窄并最终是死路一条。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生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要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改变为主攻方向,大幅降低水、土地、煤炭消耗,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支持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实行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控制措施。要以信息化、高端化、服务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坚决淘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低端产业,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污染企业,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提升、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提升。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规模化应用水平为主攻方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发展,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潜力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金融、物流、信息、中介服务等非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商贸、旅游、文化、餐饮等消费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动漫、创意设计、服务外包、会展、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要以提高集约发展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引导企业向集约集中的产业集群发展,向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配套、高能力协作的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集结。要以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率和竞争力。
(五)加大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加快生态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强大的科技支撑。尽管我国各级政府和众多企业、科研机构已经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但与我国的众多的生态类型、丰富的物种相比,与我国生态退化的严重性和保育恢复的要求相比,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比,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仍很不足,在生态科学方面的研究机构、研究力量、基础研究、技术研究仍很薄弱,对生态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仍很不力,必须采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技术推广。要提高中央和地方环保专项资金总量和比重,加大生态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努力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重特大环境污染及生态修复项目、生态环境基础及应用科技研究项目、生态环境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项目等。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实施环境科研领军人才计划和人才工程,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计划‟等,结合环保领域特点和需求,培养造就一批环境科研领军人才。” [7]要引导企业加大环保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为公益性环保科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要集中力量实施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化学品管理、土壤污染防治、绿色经济和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领域、环境与健康、境监管技术、环境基准与标准、核与辐射安全、全球环境问题研究、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培育等领域的科技重大科技研究专项[7],迅速形成一批环境生态的重大科技成果。要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的研发,重点研发火电厂脱硫脱硝成套技术、城市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高效除尘与细微粉尘控制技术、大型垃圾焚烧及烟气处理技术、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清洁燃料技术、生态保护及修复技术、环境监测新技术等。要尽快完善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大力推进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环保产业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装备制造业,努力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实力、有市场的优势环保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要有针对性地遴选先进成熟的环境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在环境治理工程中推广示范;建设一批国家和地方环保科普基地,加强环保科技成果推广和环保科普工作。
(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力度
国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一个国家进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活动的场所,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国土空间开发是以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通过人类的生产建设活动,获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资资料的过程。随着中国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发展、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张,有限国土空间与无限经济社会活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在有限的国土空间范围内,通过国土空间优化布局、合理开发,以承载更多的人口增长、更大的经济扩张,使我国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改善,使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为此,国家要尽快审批和实施历时3年编制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使之迅速成为指导我国未来10-20年国土规划、开发、利用的纲领文件,成为引导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刚性政策,优先限制不建设区域控制,严格实行耕地面积保护,坚决防止土地无序利用。“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2]要根据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国土空间开发分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坚决走国土空间节约集约的发展道路。要积极规划和有序引导已经兴起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打造国家级重点经济带,着力构建有影响力的经济区,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重点发展城市群,推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努力防止城镇建设“泡沫化”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倾向。“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
参考文献
[1]周幸《立生态文明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2010 [ 2]李英姿《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2013
[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2005 中央政府网(http://)
一、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
不能科学认识生态价值, 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是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的症结。生态价值的缺失, 人与自然关系的错位引发各种生态问题。所以, 建设生态文明首要任务是解决好环境伦理问题。增强人类环保意识对培育生态文明起着基础作用。
(一) 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论变迁。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人对生态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从“敬畏”到“征服”, 再从“征服”到“和谐”的曲折过程。
⒈自然中心论。在敬畏思想的影响下, 形成“自然中心论”。原始人与自然并无明显的分界, “万物有灵”是最原始的人们对世界事物的一种认识。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为一气所生, 互相依存, 具有同根性、整体性和平等性, 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如孔子创立的儒学具有崇尚自然的优良传统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智慧, 他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 都看作自然界的产物, 承认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和人类一样, 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 人类应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有序运行。这些思想为后来人类解决生态和生存危机贡献巨大智慧, 难怪很多西方学者认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我们应看到, 古代的天人合一和现在我们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 古代的天人合一是出于对自然的敬畏, 人与自然和谐理论则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掌握的基础上, 用自然法则指导和规范人类活动;其次, 古代天人合一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而当今提倡的天人合一是在强调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进行的。
⒉人类中心论。从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对自然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从“天人合一”过渡到了“天人相分”。
可以说人类中心论是工业文明的产物, 特别是进入16世纪后, 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推动下, 西方世界重新挖掘和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传统, 并创造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这个时期兴起的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使整个自然在西方人的眼里逐步变成了一部大机器, 他们认为, 自然“一切都是给定的”, 都是由必然性所支配, 严格按照轨道运行的, 只要认识了这个必然性, 把握了其中的规律, 人类就可以像摆弄钟表那样控制和改造自然这部大机器了。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借助现代技术手段, 并以功利主义、不计后果的态度掠夺自然, 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冲突。
⒊和谐相处论。自十九世纪中叶开始, 人们就已经开始重新思考西方文明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先后出现的非理性主义、存在主义和各种现代艺术思潮, 本质都是寻求人与自然的一种整体化的和谐的关系。而十九世纪科学的三大发现 (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 现代宇宙学、系统论等的出现和发展, 实际已经开启了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科学之门, 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新的世界观奠定了科学基础。和谐共处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单纯的利用和被利用、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 而是将二者视为整体来谋求和谐相处、互动共存。
(二) 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的价值。
从自然中心论到人类中心论, 再到和谐相处论, 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观念的变化, 体现了人类在对待自然环境的从感情到理性、从畏惧到轻视直至理性的平等对话的发展轨迹。这种和谐相处理念的培养不仅是人类在遭受了自然的报复惩罚后的反思, 更是人类在深刻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之后得出的正确结论, 是人类自信而不自负的理性表现。只有人类赋予除人类之外生物的道德承认, 人类才能从意识和行动上体现尊重生态的道德情感, 才能真正维护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关系。
(三) 生态文明理念的体现。
生态文明要求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应树立以以下几种观念为代表的生态文明观念:
⒈生态财富的理念。财富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更包括“生态财富”, 树立“资源有限、环境有价”的财富新观念。一个企业的成本核算不能只是它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投入的资本, 还要在成本之中加上“生态成本”, 只有这样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企业产品中的成本内容。
⒉珍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我们在经济建设中, 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 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应该看到环境安全同样也是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 而生态危机则是长期的, 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 最终必将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
⒊生态建设的理念。在我国, 生态和资源已经构成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 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
二、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理念
生产方式是对环境保护影响最大的环节, 必须改变以往对环境保护不利的生产方式, 采取环保、集约的生产方式。这就要求新的生产理念的培养, 要求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 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 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循环经济支撑。
循环经济, 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改变了“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运行模式, 组织成了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资源利用最大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发展循环经济, 必须建立和明确生态产权制度。因为在生态产权不清的情况下, 生态价值没有通过一般的商品价值体现, 结果导致少部分人对生态资源开发所获得的利益建立在多数人的环境损失的基础之上。只有产权明晰了, 市场经济主体才会有进行企业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这也要求国家建立一整套包括生态产权界定、分配、流转、保护的现代产权制度。
(二) 统筹兼顾理念需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生态补偿是生态受益者在合法利用生态资源的过程中, 对生态资源所有人或为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的相应费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根据不同地区内不同的资源、人口、经济、环境总量来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与考核标准, 让生态脆弱的地区更多地承担保护生态而非经济发展的责任。这就需要建立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城市对乡村、富裕人群对贫困人群的生态补偿机制, 这样才可以平衡各方利益, 防止为了本地经济利益而损害整个大环境的目的。
(三) 协调发展理念需要推广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战略环评是指对政策、规划或计划及其替代方案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系统的综合评价, 并把评价结果应用于负有公共责任的决策中。战略环评是“从源头和过程控制”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
我国在过去制定重大经济政策时很少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或者考虑不够周全, 以至于引发了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至今遗患无穷。如, 中西部省区在做能源、电力、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时, 由于没有考虑到发展重污染行业必会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尖锐矛盾, 尤其是区域内有限的淡水资源根本无法支撑如此规模的开发活动, 现已造成了几代人都难以恢复的生态问题。规划环评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它按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容量要求, 对区域、流域、海域的重大开发活动、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 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议, 以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四) 科学发展理念需要进行绿色GDP核算。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 即所谓“正面效应”, 但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 一是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 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二是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 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GDP是反映经济发展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 但是它并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破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 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 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 负面效应越低, 反之亦然。“可持续发展”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英国经济学家沃夫德曾尖锐指出:一个国家如果只有物质资本增加而环境资本在减少, 总体资本就可能是零值甚至是负值, 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
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 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 因此是不完整、有局限性的,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唯GDP至上的观念必须改变,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所付出的实际代价, 才能让我们转变发展方向和目标, 重视环境成本的节约。
(五) 和谐发展理念需要确立新的干部考核制度。
把环境资源指标纳入干部考核。这是落实生态文明生产观的重要基础, 毕竟政府引导在我国目前的生产方式改革和环境保护机制运行等方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以往, 我们的干部考核偏重经济, 经济指标偏重GDP, 这就导致了一些地方在考核干部政绩时过分看重统计数字, 甚至于“唯GDP论英雄”, 导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 一条腿短”。突出的表现就是急于招商引资上项目, 忽略了环境保护, 忽略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指出, 要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 制订科学的评价指标, 并纳入党政干部政绩综合评价体系。将环保指标纳入政府官员考核体系, 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指标性的问题, 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某些地方官员片面追求GDP增长、以资源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2008年8月颁布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 “上级人民政府根据规定的循环经济主要评价指标 (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用地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 对下级人民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定期进行考核, 并将主要评价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循环经济法》以更明确的方式确立了把环境保护情况纳入干部考核的制度, 对推进地方环境保护起到关键作用。
三、倡导“有限福祉”的生活观念
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 反对奢侈浪费。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树立起对资源适度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的观念, 我们才能为我们的后代留下生存的资本。而目前流行的奢侈性消费正是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的祸根之一。这种生活和消费方式需要我们予以纠正。
(一) 奢侈性消费造成资源浪费。
按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 在消费中理性的做法应该是选择价钱便宜而实用的东西, 但为什么很多人钟情于奢侈品呢?行为经济学家把这种似乎“不理性”的消费选择称作炫耀性消费, 认为炫耀性消费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它能够给人带来超出基本需求的满足。奢侈品具有超出实用价值的“符号价值”, 是人们炫耀财富、身份地位和生活方式的象征符号。
炫耀性、攀比性消费, 一方面让人追求及时行乐, 产生颓废消极的人生观;另一方面, 浪费了稀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 这就决定了任何人在消费时, 必须顾及资源的承受能力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消费必须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为界, 必须以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为界, 不能竭泽而渔、暴殄天物。而“斗富”行为浪费了资源, 实际上是对社会其他成员、对子孙后代资源使用权的一种变相剥夺。
(二) 倡导节制性消费的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矛盾;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15-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①这一理念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历年来生态建设理念的提炼,具有丰富的内涵。该理念同时也体现了新时期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而生态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造成该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而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一、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指出必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倡导生态文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建设理念。这一理念高屋建瓴,为我们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遵循的总体原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体现出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维度。
(一)尊重自然——自然相对于人的本体地位。
恩格斯说过,“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无数的纲、目、科、属、种的动物,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即脊椎动物的形态,而最后在这些脊椎动物中,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②人是从自然界中产生的。自然界是人的本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上帝,人属于自然,而不是自然属于人。③“尊重自然”的理念是对工业文明时代机械论自然观的颠覆,它体现了自然的基础性地位,要求人类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规律,承认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具生存的权利,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在当今的世情、国情下,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协调经济环境共同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认识前提。
(二)顺应自然——自然对人的约束性。
中国古代哲人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论自然之道、社会之道,还是人为之道,都是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则能与外界和谐相处,违背自然则会产生矛盾。恩格斯也曾说过,“我们不用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④顺应自然不仅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人类的主观意识可以反作用于客观物质时,首先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这就是说,人类在改造自然之前必须首先承认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承认自然对人类具有约束性。当然,这并不是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顺应自然不是要求人类被动地受治于自然,而是要求人类按照自然规律顺势而为,合理地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无论处于哪个时期,不顾自然规律任意发展,都必然受到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要真正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更应该顺应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这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三)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⑤因此,人類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发展。只有自然保持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的自我修复能力,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的物质变换,实现人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取得长久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路径,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在当代的具体化。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具有自主性与创造性,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客观规律对物质世界进行能动改造。保护自然是人对自然的对象化活动,是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深刻阐述,也就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要尊重自然,更要规范自身行为,对自然承担起责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道。
生态文明理念的三个部分互相融合,相互统一,不可分割,共同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保证。
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激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亚洲经济板块上,继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的又一个奇迹。然而,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阻力。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间的基本矛盾不断激化而且形成了互为因果的两极:一方面,经济发展对生态的开发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遭受污染和负荷过重的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相对缩小,从而使中国社会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资源的日益短缺的矛盾。
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当代中国遭遇到非常严峻的资源危机。一方面,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它们的储存量在被大量的开发中逐渐减少,这归咎于现代化工业的迅猛发展对资源的过度需求;另一方面,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水体、土壤、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它们的过度消耗和掠夺,我国陷入困境之中:淡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土地盐化沙化加重,质量下降,森林面积减少,草原的过度放牧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许多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在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流中有机结合的必然结果。但近代工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只注重物质文明的建设,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以致中国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及发展国家一样都付出了沉重的环保代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雾霾报告,大约一半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至少2.5倍,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都来自发展中国家。⑥近年来,中国国内多地雾霾天气频发,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经济带空气质量恶化情况愈演愈烈。经济的极速发展是雾霾天气的直接诱因。这告诫我们,一味追求利益的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长期的污染积累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口增长与生态容量的矛盾。
生态容量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来干扰后能够自行调节的能力和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尺度,即标准闽值。在生产力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是有限的。当今世界人口激增,而为了生存,其经济行为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必然出现人口与生态容量的矛盾,中国的现状更令人担忧。中国的人口已突破13亿大关。若是长此发展下去,必然引起严重的资源危机、淡水供给危机等等一系列生态经济矛盾。
(四)经济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的矛盾。
经济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自然生产力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本身潜在地具有的能量。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产生巨大的生产力是经济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有机结合的必然结果。但是经济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却在今天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一方面,人类还不能有效地改造如台风、火山、泥石流、海啸等自然力,这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行;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往往过多地注重了物质财富本身而忽略了生态系统自身的正常运行,使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分离,从而违背了生态发展规律,破坏了人类的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缺少必要的关注,这种离开生态文明的发展是盲目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重新认识经济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的内在矛盾是必然之选,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
三、我国经济生态矛盾中理念层面的影响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识观认为,人的意识指导着人的实践活动。经济与生态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思想观念上的错误引发的。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
一方面,GDP是目前世界上比较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现行的干部政绩考核最硬性的指标。虽然现有的干部考核制度也要求每年的工作报告都有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内容,但远不及于GDP增长重要。在这种观念催生下,致使一些领导干部,只着眼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惜破坏了环境,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与推动。
另一方面,企业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当作自己的目标,仍然认同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破坏,从北京“APEC蓝”的事例中就可以看出。2014年APEC峰会期间,北京市内与周边各大城市的企业均停止生产活动,最终为北京创造出一片蓝天,可见,北京天空平时那团乌云与工业生产的关系有多么密切。若不彻底改变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发展理念,“APEC蓝”就只能成为一瞬即逝的景观,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也无法得到解决。
(二)消费主义的蔓延。
消费主义是一种以追求和崇尚过度的物质占有或将消费作为美好生活和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以及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的行为实践。它大致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美国、欧洲、日本是世界消费主义的中心地区。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很容易出现价值缺失和迷茫,勤检节约这个传统美德被很多人抛弃。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实踐趁虚而入,继20世纪入侵上海后再一次卷土重来,并呈现出蔓延势头。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一些人便把消费作为一种最直观、最具可比性的竞争指标而予以疯狂追求,人们不再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而更多的是追求商品的符号价值,消费被异化成一种挥霍型、炫耀型行为,以致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比如,拥有汽车被当作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象征符号,导致我国汽车消费大幅上升,而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如今各大城市雾霾天气的重大原因。
当前要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抑制消费主义的蔓延趋势,彻底改掉消费主义的恶习,代之以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企业、个人生态责任意识淡薄。
温家宝曾于哥本哈根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指出:“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⑦在此,他把责任定位到国家、民族、企业、个人身上。然而,当代中国的个人和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仍然淡薄。
就环境问题责任主体判定来看,中国公民认为“地方政府、企业、中央政府、大众个人、新闻媒体、民间环保组织依次负有重要责任。”⑧由此可见,中国公民对待环境问题过分依赖政府政策和法规,认为处理环境问题是政府的事,环境恶化是由于政府不够重视,立法不严。人们没有摆正自己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缺乏生态责任意识。此外,中国的企业也缺乏生态责任意识,往往就只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认为只要产品有销路,产品在功能、质量方面符合标准,企业就只管去生产,至于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和产品使用时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企业很少去考虑。企业与个人生态责任意识的淡薄导致对环境不负责任,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环境破坏的重要观念因素。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上存在的问题告诫我们,要解决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矛盾,必须转变人们传统的生态意识,以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经济建设不仅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本身也承担着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生态文明理念就是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要保证生态文明与经济增长的一体化发展,同时不背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来引导。
四、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的路径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新时期我国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的有力指导。因此,必须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然而,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价值观上的一场革命,必须依靠政府、企业、公民的共同努力。
(一)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是国家政权的代表,也是具体的执行部门,拥有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代表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的特殊社会组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政府责无旁贷。
1.强化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教育。
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是基础。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培养生态文明教育骨干人员,强化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层次不同、丰富多彩的全方位生态教育体系;必须发挥家庭与学校的重要作用,扩大绿色学校的授牌、加大年度环保人物的宣传、批判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设立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周或宣传月活动;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座谈会等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从而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2.实施生态道德行为规范。
道德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生态道德,是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道德规范。我国公众生态意识淡薄,生态道德相对缺失,因此,制定和实施生态道德行为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和实施生态文明行为规范,涉及人们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如厉行节约、低碳出行、垃圾分类、消除物品一次性使用、变废为宝和爱护花草树木等。建立实施这些规范,能有效强化人们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并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二)加强对企业的约束,提高其生态自觉意识。
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中关键的角色,在优化经济增长、推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中国还有一些企业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环境法律观念差,因此,加大对企业的约束性,提高其生态保护意识志在必行。
1.加强对企业的法律规范。
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难免会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冲突。当道德不能调和矛盾时,这就需要法律来强制规范人的行为。把企业行为纳入到法律的规范当中,加大执法力度,扩大企业的违法成本,能够促使企业重新考量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从而加强企业的生态忧患意识。
2.提高企业家的生态保护意识。
企业家是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无、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行为是否能够保护、甚至是改善生态环境。政府可以针对企业家进行专门的培训,或者在以企业家为主要读者群的报纸、杂志创立保护环境的专栏,提高企业家爱护环境的自觉性。
3.企业自身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企业必须遵循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转变生产方式,创造绿色产品,节约资源成本,提高综合效益。一方面,必须通过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通过持续的生产能力来发展绿色技术,积累绿色资本,承担绿色成本,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加入到企业文化中,在自身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培养员工的生态文明意识,使整个企业都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自身的经济发展,也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倡导全民参与。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社会生態文明理念的培育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公众不仅要自觉摒弃错误观念,还必须投身实践当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
1.摒弃消费主义,坚持绿色消费、节约消费。
消费主义不是以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为目标,而是以资本的攫取最大剩余价值为目标。⑨它不符合人类的长远、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要求必须首先抵制消费主义的侵袭,摒弃以消费作为最具可比性的竞争指标的错误观念,杜绝奢侈消费和过度消费,使自己的消费方式走向健康化、科学化,逐步养成绿色消费、节约消费的良好习惯,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生活型污染和资源浪费。比如购买和使用以再生资源制成的产品、对垃圾进行分类、减少或不使用一次性用品、节水、节电等。
2.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在每年的各种有关生态保护的节日中,政府、民间的环保组织以及新闻媒体都会号召公民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事情,如:中国植树节,志愿者进行植树活动;世界地球日,公民自发熄灯一小时;世界环境日、保护臭氧层的国际日、国际动物日、生物多样化国际日等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仅肯定意识对人类活动的指导作用,更强调实践活动对人们意识的决定性作用。要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理念,就必须使其积极参与其中,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体验生态道德,让生态道德成为自身的自觉道德,让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成为自觉行动。
政府、企业、公民合力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必将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最终引领人类变革自身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不断改善和优化。
注解: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②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8.
③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74.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⑤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⑥ Ambient Air Pollution Database[N].WHO,2014.
⑦ 温家宝.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⑧ 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J].世界环境,2008.
⑨ 白春民.反对消费主义消费观 树立绿色和谐的消费观[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8.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温家宝.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歷史进程——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74.
[7]白春民.反对消费主义消费观 树立绿色和谐的消费观[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
[8]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J].世界环境,2008.
[9]Ambient Air Pollution Database[N].WHO,2014.
--在全市生态文明·环境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咸宁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王用新
(2011年5月31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咸宁市环境保护局对2011年“金桂湖”杯生态文明〃环境文化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此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今天,市政府和省环保厅领导将就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以及如何推动工作等作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稍后,大会还将交流部分获奖论文。这都将为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请大家认真学习、研究和贯彻。
环境文化是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型态,其核心就是生态文明。而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及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抓手,既是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清醒认识,也是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有益探索。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指出: “咸宁的科学发展,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多创新路、少走弯路,多留遗产、少留遗憾。”要按照省委、省政府 “继续坚持弯道超越,努力赢得快速的科学发展”的指示精神,统筹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与建设,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提升民生质量,提高市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升华城市的文明程度、社会秩序、环境质量和内外形象,城市可以添魅力,企业可以添商机,百姓可以添实惠,社会可以添活力,是咸宁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路径,切合发展要义,切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切合以人为本的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咸宁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市委书记黄楚平同志亲自担任主任,市长任振鹤担任第一副主任,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秘书长、分管副市长、人大和政协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多次组织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调研和督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切实加大督办落实力度,逐步建立和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部门相互配合、全民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是第一要务,环境是重要支撑。只有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相融合,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建设鄂南经济强市进程中,市委、市政府坚持用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和战略手段,来审视、谋划、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积极探索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为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促进和优化作用,我市相继重点实施了陆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梓山湖生态科技新城、农村“清洁家园”建设等“十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以及淦河生态整治、潜山森林公园三期、金桂湖低碳经济示范区、县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六大生态环境建设计划”,并强化节能减排责任目标落实,圆满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为经济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同时,实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大力发展符合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理念的经济形态,走“生态保持”的发展道路,坚决遏制重复建设、“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项目,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以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发展壮大,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决定生活水平,环境保护决定生存条件。环境保护直接关系人民生活质量,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创建活动,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清洁、节能减排工程”,切实整治市区的生态环境、卫生环境和人文环境。截止目前,投资2.33亿元改造市区最大的一片“绿肺”—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投入近10亿元,改善淦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形成了淦河沿岸别具特色的一道绿色生态走廊,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淦河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主要污染物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投资9亿多元,先后建成和在建管道天然气、城区供排水管网改造、垃圾处理厂等20项重点工程,燃气普及率达97%,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通过加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咸宁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崇高事业。“创建环保模范城、建设生态新咸宁”、“环保出行〃低碳生活”、“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学校、环保型企业、环保型社区、生态示范村等一系列群众性文明践行活动广泛开展, “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金融、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色宾馆、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绿色创建环保典型评选活动丰富活跃,环境教育进市委和县市区委学习中心组、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和纪念“6·5”世界环境日等环境文化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倡导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日益成为广大市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生态文明理念、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环保优先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工业污染防治、环境综合整治、优美乡镇创建、循环经济发展等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极大地增强我市的区域竞争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咸宁开放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一批境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在咸宁投资落户,为我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天的咸宁,城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绿、洁、美、亮”工程全面推进,综合整治工作不断加强,“五城一区”建设项目加紧实施,城市管理体制与机制不断完善,被誉为“中国亚热带森林自然资源生态平衡的典型代表”,跻身于全国最适宜人居的200个城市之列,淦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的凝聚力和广大市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得到了全面提升。
“金桂湖”杯生态文明〃环境文化论坛的举办,为深化对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的理论研究,全面深入推广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坚实载体,预示着我市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的美好前景。生态文明贵在创新,重在坚持,成在持久。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的环保部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营造建设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的良好氛围,努力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体系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组织体系的各个方面,逐步渗透到广大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大力宣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成为全社会文化意识,让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并结下丰硕的果实,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5月22日下午,和前两年一样,习近平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重点讲到了生态文明问题,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今年,锡林郭勒盟盟长霍照良代表告诉总书记,他们把全盟60%以上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不再在草原新上矿山开发项目。总书记为这一做法点赞:“留在那,子孙后代可以用。”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听着这动人的歌声,内蒙古大草原的旖旎风光便呈现在眼前。保住这蓝天碧水,让美丽的草原永远传承,是每一代人的责任。“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古人对于土地、环境的认识与珍惜可见一斑。近代以来,出于多方面的因素,对环境的人为破坏日趋严重,耕地在减少,河流在污浊,蓝天已不多,空气更堪忧……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为此,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划出生态保护红线,正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有效举措。
当前,环境保护已经是全人类的共识。然而,在利益面前,在人情面前,在缺乏担当者面前,往往就失去了原则。不管是招商引资还是资源的开发利用,各级党政部门的施政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视,一句“留在那,子孙后代可以用”的点赞,饱含着对草原、对土地的几多热爱,几多珍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心中有了这份“爱”,就有了高瞻远瞩的动力,就有了着眼长远、放弃一些眼前利益的勇气。
之前看过一则报道,说西南某乡镇的长寿者多,当记者询问其长寿秘诀时,老百姓都说有啥吃啥,不挑食,多运动,仅此而已。当地基层领导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不管是招商引资还是自己兴办企业,我们首先考虑环境因素,凡是对环境有较大破坏作用的项目,无论多么挣钱,我们都断然拒绝,宁肯落后一点,也不拿环境做代价。”这样的思维正与锡林郭勒盟“不再在草原新上矿山开发项目”高度契合。正是这种理念支配下的行动,才保住了一方净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幸福。
“不拿环境做代价”,这是地方发展的“底线”,任何构建在破坏环境基础上的辉煌,都是得不偿失的。相比之下,有的地方领导为了建功勋、出政绩,只要有点眼前利益,就好大喜功,不切实际地开采资源、引进项目、兴办工厂,几年下来,环境就污染了,别说什么清新的空气、高远的蓝天,甚至基本的饮水都成了奢侈。像这样的“发展”,其实是在犯罪,犯不可饶恕之罪。须知,提高环保意识,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子孙的企盼。
山西国仕教育申论热点|人民时评:生态文明,让理念变成现实
再好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扎实的基层实践,才能逐渐从“理念”“制度”变成“现实”。这里的“基层”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基层政府部门,二是公众
中央政治局9月11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树立“六大理念”,秉承“六个坚持”,构建“八项基础性制度或体系”。《方案》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制度建设层面,都堪称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里程碑。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规定,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再到此次的《方案》,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已经逐渐从“理念”“政策”层面,深入到“具体操作”层面。
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应当为具体的实践扫除理念、方向、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障碍。长期以来,我国在自然资源资产保护领域,存在着重监管权轻所有权的问题;在环保的体制领域,存在着“九龙治水”“水里和陆地的不是一个部门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是一个部门管”等问题;在管理手段方面,存在着重政府主导的强制手段,轻调动公众参与和经济激励的问题;在执法地域方面,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等等。此次《方案》提出的“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显然是对症下药。长期以来严重束缚我国环境保护成效的诸多体制机制问题有望获得解决。
再好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扎实的基层实践,才能逐渐从“理念”“制度”变成“现实”。这里的“基层”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基层政府部门,二是公众。如果不提升这两者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顶层设计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当前,负有生态文明建设职责的基层政府部门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与贯彻执行顶层设计所需的条件存在较大的差距,既难以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也难以实现公众的期待。例如,长期以来农村环保工作之所以成效不彰,主要原因就在于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因此,落实“顶层设计”提出的治理目标和规定的考核指标,就要为实际执行部门提供实现目标所需的各种资源,而不能寄希望于“又让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此外,鉴于政府部门掌握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必须充分发挥公众的力量,以弥补政府执法力量的不足。《方案》
提出建立“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显然也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每一个人的利益,如果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其成效必将更加显著。当务之急,是尽快推进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让公众可以在政府部门出现不作为或者滥作为时,挺身而出维护法律的尊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期待已经从过去的“盼温饱”“求生存”转变为现在的“盼环保”“求生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方案》,可以说正当其时。拿出与当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同的力度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才能更及时、有效地满足人民的期待。
关键词:生态文明,鞍山,绿色发展
一、鞍山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空气质量方面:我市大气环境质量在全省排名一直靠后,主要原因是由于鞍山一直以来都是以矿产资源、煤炭消耗为重点的资源能源产业结构,所以产业结构性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重。从我市废气污染物排放和耗煤情况看,工业占绝对比重,耗煤量在95%以上,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占90%以上。特别是鞍钢紧邻市区,大气污染源数量多,排放强度大(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占主城区污染负荷的65%),对市区空气质量影响显著。
水资源方面:近年来鞍山市境内各河流及河段水污染问题突出,全市每年废污水排放量大约为为2.68亿t,主要河流水质尚不能稳定达到五类水体要求。“大浑太”(大辽河、浑河、太子河)工程实施前,我市城市污水实际处理能力仅为30%。
农村环境方面: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不健全,大多数村、镇都无完整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处置系统,据测算我市全年产生农村生活垃圾约50.6万吨,在一些农村出现了垃圾“围村、塞河、堵门”之势。
二、鞍山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的压力与挑战
1、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导致空气污染问题仍然突出
鞍山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约束作用,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升级压力大,这就意味着我市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能源消耗继续单一,结构性污染难以改变,直接导致以重工业为特点的结构性空气污染问题仍然会十分突出。
2、我市环保产业存在的问题诸多
我市企业类型趋同,产品种类单一。我市环保产品多为除尘设备,缺少从事固废处理处置设备、放射性与电磁波防护设备、环境监测仪器等产品企业。另外,我市企业规模小,科技水平低,目前我市环保技水比较先进、管理质量较高、生产能力较强、具有较大规模的环保企事业本位不足总数的20%,而绝大多数都是低水平的重复,这就使我市环保产业呈现出点多面广、规模小、水平不高、资金分散、规模效益不明显等特点。
3、餐厨垃圾的处理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我市对于城市垃圾的处理尤其是目前对我市餐厨垃圾的处理还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据调查,我市城区有餐饮企业近3000家以上,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100吨以上,一年共有餐厨垃圾4万吨,估计2015年每年产生餐厨垃圾约6-8万吨。虽然我市有关部和相关单位都在积极探索研究餐厨垃圾收集处理管理的办法,但是,还没有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餐厨垃圾处理体系,缺乏相应的管理法规和规章以及适宜的处理技术,餐厨垃圾收集处理不规范现象仍然突出。
4、原有的考核机制影响决策者的环保理念
一直以来,决策者的考核都是以gdp论英雄,所以这考核机制就决定了GDP先行,一些行政决策者为了实现地方够gdp的增长为发展而发展,使环保流于形式,缺乏环保意识,侧重考虑经济目标和项目工程,对于环评不达标的企业通融放行,或者以收代罚,或者掺杂人情关系,没有真正将环保理念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鞍山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结构减排
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是解决结构性污染的重要环节。优化工业结构,推进钢铁、火电、水泥、建材等重点行业治理和清洁生产,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和压缩过剩产能;另外还要加快能源调整结构,重点优化供热和汽车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取缔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的高污染燃料设施,实施燃煤炉窑煤改气方案。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轻重污染天气对人民群众影响。
2、发展具有鞍山优势的绿色经济
构建绿色工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升级与节能减排为手段培育生态型工业,比如可以调整供热方式,实施区域高效供热一体化、清洁能源供热、锅炉技术改造同步进行等。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体系,比如在台安西平林场开展林下特色食用菌试种试验示范,在岫岩推广药用植物黄檗繁育技术,五味子等中药材经济的良好资源品种栽培技术,在海城推广杂交榛子、杏树、落叶松与中草药间作栽培示范技术。创建绿色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带动绿色消费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可以大力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资源的文化产业,由于文化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低碳的特性,所以文化产业属于值得大力发展的生态服务业。比如可以大力发展以千山、玉佛苑文化为资源的文化旅游业。
3、强化环保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一是要建立全市排污许可证发放管理平台和系统,试点建立全市排污权交易平台和系统。二是构建智能化、业务化运行的监控网络,构建多维度、多视角的“智慧环保”。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运维体系。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监控体系,优化大气、水、土壤和生态等要素的国控省控监测点位建设。三是要完成环境监察应急体系建设、环境空气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调查。在重点企业和区域建设运行重金属废水自动监测设施,实现与环保监管部门联网。
4、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十八届五中全会所倡导推动的绿色生活与节俭消费,则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关系,是让每个公民都能参与到绿色发展中来。所以,我市要,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如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等的创建活动;开展生态文明大型宣讲、宣传活动;每月一次的“环保志愿服务日”活动;开展“少开一天车”、“空调恒温26度”“办公无纸化”活动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生态文化的落实奠定基础、营造氛围、提高效果。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鞍山市污染减排策略王立志;-《环境保护》-2008-08-25
[2]完善生态制度建设美丽兴安李忠海;-《实践(思想理论版)》-2014-12-10
李建红在《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7期撰文指出,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是帮助学生提升生命质量,实现幸福人生。面对生态文明新形势的要求,应当把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融入生命教育课程建设之中,对生命教育的理念进行创新,构建适应生态文明的生命教育体系。
首先,应当在生态文化取向下,对教育目的观重新进行审视,确立以培养“生态人”,即生态文明建设者为目标的生命教育目的观,使受教育者不仅要提升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创造幸福人生的智慧,还要具有生态思维、生态技能、生态审美和生态情怀。第二,树立整体合融的生命观。只有以整体合融的大生命观看待一切生命,看待大自然,以生命和谐相处的方式完善人类生活,才有可能走出人与自然不协调的困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三,树立生态道德观。要让生态文化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必须上升到生态道德的高度,引导学生用伦理的情怀去包容自然。第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对生命教育中关于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公平、分享、节制的认识。第五,树立生态幸福观。“生态人”追求的幸福应该是一种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类群体共享的幸福,一种体现了代际公平的人类长远的、可持续的幸福,一种基于生态理性信念的人类整体生存利益的幸福。有的学者称其为“生态幸福观”。
nlc202309032159
【生态文明理念】推荐阅读:
家乡生态文明11-09
共创生态文明感悟11-14
生态文明作文600字06-24
生态文明建设试卷07-21
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09-15
水生态文明城市验收09-21
生态文明调查问卷报告10-13
森林公安与生态文明10-21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10-27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