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作文(共12篇)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人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和精神代价。现在的发达国家环境相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但是在他们发展时,也对大自然进行了极大的破坏,这是他们懊悔不已,致使他们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来整治。我们中国正在步他们的后尘。那为什么不一边发展一边注意着爱护大自然,这样也没有后顾之忧。
保护生态环境,从小事做起。作为学生,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目前的现状,那么就从点滴开始改变。如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品的规定,并时时刻刻提醒父母;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饭盒、塑料盒,都用纸制品替代,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垃圾,减少垃圾处理工作的压力,爱护花草树木,少赠送贺年卡,若要表示自己对老师的心意,那就开出好成绩,我相信这才是老师最开心的事了。这些事虽小,但是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动手,调整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一份贡献。
世界上也有许多的节日在倡导着大家环保,节约资源。如世界水日,植树节,世界汽车日。这些都能让我们深深的感到一份责任感,幸福感和希望,但同时也有点小小的悲凉,难道真的非要特地设个节日来制止人类的行为吗?为什么我们不能自觉遵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尽量使用布袋子、普通竹筷子来替代。离开房间时,关上电灯并且拔掉电视机、计算机的电器插头;节约用水,在刷牙、洗手时随手关闭水龙头等。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在生活水平及生活观念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由基本的生活保障转向高层次的消费。而作为高层次消费的一种——旅游, 已不是个别人的专利, 而是在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尽管旅游业可以从精神方面满足人们的休闲愿望, 也可以从物质方面推动经济的增长, 但是我们却不可以忽视旅游业对环境的破坏。怎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既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又要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就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注环境、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 缘于人们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对于环境价值的认识和深化。而这里所说的环境价值, 包括两个方面:物质功利价值和精神审美价值。物质功利价值表现在人们生于环境, 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精神审美价值表现在人们寄情于所处的环境, 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得美的感受, 增进生活的情趣, 求得情感的愉悦和审美的感受。但是怎样才能做到两者的结合, 使人与自然和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个问题其实早已被许多民族研究并解决过。
一、生态建筑的设计
生态建筑就是指按照地方环境特点进行规划设计, 将地方环境与资源条件作为两个重要的设计依据进行考虑, 不仅能够真正满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则, 而且可以优先采用适宜技术, 经济、功能合理的建筑。这种建筑将以满足人们的舒适度为基本出发点, 并有效地开发当地特有的材料, 利用当地地形地质地貌的特点, 解决好建筑夏季隔热降温、通风透气, 冬季减少热损失, 维持舒适温度的要求, 同时兼顾与整个环境的和谐统一。它主要表现在自然材料的运用以及借鉴传统民居的独特风格上。
(一) 从我国地形特点来看,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居民占总人口的52%, 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 许多环境优美、地价低廉的山地都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依山傍水”历来是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但是当前, 种种过度的商业开发和对自然的粗暴掠夺行为加剧了我国旅游业建设的非自然化倾向。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我们应当看到, 山地建筑有其自身的特点, 若能将旅游业与山地地形巧妙结合, 扬长避短, 将能塑造出独特的功能空间与环境景观。
如果想体现山地建筑特色, 使整体布局依山就势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 就必须充分研究山地地形和植被分布, 结合人工绿化的处理使原有的树林与周边相邻山体的原始植被自然衔接。亲近自然的近地特色是山地建筑特色之一。山就是地, 立体的山比平面的地具有更大的展开面积并缩短了楼层与地面的距离。一般平地只有一个接地层, 山地则可能有多个接地层, 多层接地为分层入口、多元分流创造了条件。而且从整体上看, 山地建筑特点是错落有致的。
我国传统建筑的择基准则是“靠山近水, 负阴抱阳”。对许多建筑来说还可利用地形, 将山作为屏障, 阻隔城市道路的尘土和喧嚣, 屏蔽有害射线和防止不良视线的干扰。
(二) 建筑材料是一个能源资源消耗非常高的行业, 同时也是处理及容纳、综合利用废弃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行业。建设节约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为我国建筑材料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类忽视了技术“进步”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 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中外传统民居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珍贵的遗产。石头的、木头的、土的等各式各样的乡土民居作为改善人类生态环境的典范值得研究。
传统绿色设计是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核心的, 在产品的设计阶段, 就应考虑如何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因此, 绿色设计应是这样的一种设计, 即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 着重考虑产品的环保属性 (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 , 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 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 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寿命、质量和经济性。
(三) 值得一提的是屋顶。过去的老房子, 由于当时在屋顶建筑的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手段上, 对承重、隔热保温标准要求较低, 冬天的保温和夏季的隔热效果不好。近些年来,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了, 所以出现了“平改坡”[1]。这是一种修补措施。
一般来说, 坡顶具有更浓郁的形式美感。和平顶相比, 坡顶更容易形成委婉流畅的天际线, 如果再进行一些比较丰富的坡顶组合, 就可以更艺术化地打破平直呆板的屋顶线条, 丰富整个建筑群天际轮廓线。与自然, 与环境相融合, 便可取得浑然天成的效果。
屋顶, 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宝贵资源, 有待开发, 更有待保护。有一句话, 叫“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从保护土地的角度讲, 这句话是不错的。农村到处张贴的标语“但留方寸地, 留与子孙耕”, 非常震撼人心。但从另一个角度讲, 这句话并不确切。高层建筑可以使土地平面的利用率十倍百倍地提高。科技的进步, 为土地的再生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生态建材及其发展战略
从生态建材入手, 我们才可以从根本上将生态建筑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生态建材与其它新型建材在概念上的主要不同在于生态建材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能只看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对材料环境协调性的评价取决于所考察的区间或所设定的边界。目前, 国内外正在出现各种各样被称之为生态建材的新型建筑材料。但如果没有系统工程的观点, 设计生产的建筑材料有可能在一个方面反映出“绿色”而在其它方面则是“黑色”, 对它的评价难免失之偏颇甚至会出现误导的现象。
关于生态建材的发展方式和对环境协调性的改进, 日本学者三本良一教授总结了四类创新的方法和它们各自对环境协调性贡献大小的评价, 即产品改进, 重新设计, 功能创新和系统创新。系统创新对环境协调性的改进最大, 花费的时间最长, 不难理解, 系统创新的难度也最大, 而产品的改进相对简单, 对环境协调性的提高也相对小些。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对某种材料而言, 生态化或环境协调化的发展并不一定要遵循这四种排列顺序。
在生态建材发展的重点方面, 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关注按环保和生态平衡理论设计制造的新型建筑材料, 如无毒装饰材料, 绿色涂料, 采用生活和工业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 有益健康和杀菌抗菌的建筑材料, 低温或免烧水泥、土陶瓷等。笔者认为, 从宏观来看, 我国发展生态建材, 现阶段的重点应放在引入资源和环境意识, 采用高新技术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建筑材料进行环境协调化改造, 尽快改善建材工业对资源能源的浪费和严重污染环境的状况。其实, 提高传统建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能并不是排斥发展新型的生态建材, 而是前面所述的发展生态建材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之一。
三、近几年我国生态建筑的情况和认识
由于社会体制的原因及经济水平的影响, 旅游度假行业在中国的充分发展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初期, 各地结合自身的环境和特点, 建造了一批富有传统色彩和地方风格的优秀度假村, 像武夷山庄、北斗山庄等都是成功的例子。但在建设的同时, 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更因这方面的法规不健全, 开发者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对保护环境漠不关心, 大大加快了环境的破坏。
近几年, 国内的一批有识之士已认识到其严重性, 生态设计的概念已开始在工程设计、施工中应用,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也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 这方面的操作大部分还仅限于理论层面, 很少应用于实践, 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仍是建设与破坏并行。因此, 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结合中国的国情, 引领我国走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生态化建设道路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西班牙]帕高阿森西奥编著.侯正华、宋晔皓译.生态建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牟维政.旅游度假村的生态设计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丽方.风景区建筑与景观环境之关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7
[4]施惠生、郭晓潞.科学技术是建筑材料业发展的内驱动力.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2006.2.9
关键词恶化;保护;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2—0098—0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产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也愈演愈烈,大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人们在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生态环境这个给我们人类提供物质基础的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这个地球的生态资源人类不可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实现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同进步,避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错误思想。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极力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有效途径,结合我国具体实践,必须从国家宏观层面管理上来进行指导。
1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全球生态环境却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冰川融化等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而造成的生态失衡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严重后果:
1)气候失常。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正常的气候环境是人类适应自然、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而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带来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引起海啸、冰川融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了生存灾难,海平面上升、许多港口城市将变为汪洋大海,地震、海啸等灾害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物质财富遭受极大损失。
2)土壤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许多矿产遭受掠夺性开采,在矿五冶炼的同时也造成了大气污染。排出的工业废水中有许多有害物质和过量植物营养元素。这些有害元素进入土壤造成了土壤盐碱化和大量“毒土”。土壤污染会造成农作物中有大量有毒物质残留,进入能量循环后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3)水源污染。工厂的工业废水和农业的农药残留、特别是有害矿物质的侵入严重污染了水源。水源污染包括原油泄漏造成的海水污染、有害物质侵入造成的江河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水源遭到污染首先威胁的是人类生命健康,对动植物的危害也非常严重。大量鱼虾出现死亡或者变异,体内的毒素又造成了二次污染,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灾难。
2完善生态环境立法和政策。加强环境监管治理
人类生态环境必须要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来监管、保护。具体说来,关于环境的相关政策有以下几点:
1)政策措施。环境政策制定的目的是保护环境,遏制对环境进行污染和破坏的人。利用经济杠杆来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较为有效的政策。国家对高耗能产业、高污染产业征收用于环境保护的能源税、碳税、化肥农药税、汽车购置税等等。环境税的征收即能遏制人类生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能收取资金用于环境治理,用来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目前,发达国家对环境税收政策较为严格,能用经济杠杆防止环境犯罪。发展中国家也逐步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纷纷参加世界环境大会尽自己的义务来保护生态环境。联合国等一系列国际组织通过国际合作来保护全球生态,节能减排保护地球环境。近年来,随着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对高耗能产业和高污染行业开始增收环境税,利用税收政策来保护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留下碧水蓝天。 2)法律手段。要保护生态环境,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作为执法准绳是行不通的。环境立法重在惩治环境犯罪、打击环境破坏者,引导和鼓励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生态。二战后,许多国家纷纷制定法律来保护生态环境,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国际化趋势、成为国际组织会议的重要议程。国际组织通过了国际环境法和区域环境法,以此来通过国际间的监督与合作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已经拥有环境保护法律十一部、自然资源法十五部。这些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了环境保护方面的禁区和惩治措施,有力地保护了我国生态环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专门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利用执法力量强有力地打击生态犯罪。同时,我国还相继出台了环保行政法规五十多项、环保规章制度二百多条、国家环境标准五百多项,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有力地遏制了环境破坏势头、保护了我国生态环境。
3)管理措施。有了法律法规还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量,环境管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常规性行为,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我国环境管理不单单把事后环境治理作为重要任务,也不仅仅将征收环境税作为更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行为指南。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成为环境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并制定了相关环境保护机制来履行神圣使命。联合国也督促相关行业建立环境保护体制,来规范和制约企业以及社会集团等的:[业生产、集团活动等行为,这个行为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这将大大完善世界以及各国地区的环境管理体系。
3着眼全局、加强国际合作保护生态环境
从宏观层面加强对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引导面临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必须联合起来制定一系列保护生态资源的政策。具体说来要做好这样几个方面:
1)树立新的环境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建立崭新的生态环境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进步是非常必要的。新的环境观倡导人们合理利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环境保护的观念渗透于经济建设的始终,在追求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型城市生态环境。当今社会,倡导全人类树立健康的环境观念是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首要条件。
2)强化国际合作,完善国际环境法律法规。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地震海啸等一系列自然灾害提醒人们环境问题已经日趋国际化,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共同应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是非常必要的。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立为环境保护国际化提供了运作的平台,世界环境大会也是全球性的环保大会,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时代已经来临。国际环境法的出台为各个国家协调环境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逐步完善国际环境法律法规也是当务之急。
你们好!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它就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生存资源和条件。所以大家要保护地球,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在生活中,有许多浪费资源的现象。比如,水龙头不停地流出自来水,用水人不知去向;开着点灯、电视,房间里长时间空无一人;笔记本随手扔进垃圾桶,却只用了几页。针对这些现象,我要提出以下建议:
1、节约用水。煮饭的淘米水我们可以用来洗菜,也可以用来浇花、擦玻璃,甚至可以用来冲厕所,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水,人类会怎样?生活在大地上的一切又会怎样?没有了水,人类会灭亡,万物会因枯竭而死亡,可想而知,水对人类、对万物有多么重要。
2、节约用电。出门前,把家里的电插头拔了,把灯关了,不看电视就把电视关了,不要等它一直开着。如果世界上没有了电,机器也不能运转,晚上将是一片黑漆漆的,不能看电视,不能玩电脑,不能烧水煮饭。什么也做不了。
3、节约粮食。在学校打饭的时候,吃得了多少就打多少,不要打了很多又吃不完,这样就浪费了。假如一天有一桶吃不完的饭,两天有两桶,三天、四天、一个月,一年......
持续下去,每天浪费的粮食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数字。如果世界上缺少了食物,动物、人类将会全部灭亡。
4、节约用纸。一个学期结束后,作业本可能会剩下几页没有写完,我们可以用来打草稿,或者把它们都撕下来订成一个小本子继续用。如果世界上没有了纸,哪来的书?哪来的作业本?
希望同学们、老师们,包括我自己能做到以上的四条建议,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建议人:韩书莲
再看一看热闹的都市,垃圾遍地,空气中布满了细菌。一条条曾经清澈的小河也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小河,不知布满了多少垃圾,s甚至还有人把工业废水倒进了河中,现在的小河,河面上飘满了白色垃圾,原本清澈的水已经变成了污水,散发出阵阵恶臭,过往的行人都捂着鼻子逃开了。试想,在这样的水中,鱼儿怎么还能生活?人怎么还能喝这样的污水?
现在的工厂,只为了提高自己的效率,只为了让自己获益更大,几把工业废水排到了小河中,把毒气当普通烟雾一样,从烟囱排了出去,要知道,这些毒气不被人吸进去,就会污染大面积的空气,被人吸进去则会严重影响人的肺功能,使人呼吸困难。可以说是两者都有害。
森林,地球的肺,为人类带来的好处不计其数:防洪、放沙暴、过滤空气等等等等,数不胜数。可现在呢?森林正在以每分钟38公顷的速度大面积减少,没有了森林,我们的地球就好象少了一根支柱,地球就好象开始摇摇欲坠起来。
面对这样的地球,我们能怎么做?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应该从根本上做起,从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节约用水,争取少污染水,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如果说全国每个人在每次用水后都关上水龙头,那么,一天下来,我们可以省19个水缸的水。如果我们多用肥皂,少用洗洁精,有许许多多的水避免受到污染。我曾见过这样一条宣传标语:利用可再生资源—别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的确,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90%是石油、天然气和煤。这些燃料的形成过程需要亿万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则是可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能源。人们把那些不污染环境的能源称为“清洁能源”。使用清洁能源就能避免污染了。像今年国家很提倡的“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绿色照明工程”是我国节能重点之一。按照该工程实施计划,“九五”期间全国将推广节能高效照明灯具。到20xx年争取节约照明用电220亿千瓦时,并节省相应的电厂燃煤,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灰渣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一转眼,几年过去了,去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一切都焕然一新,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大大小小的超市变多了,我惊讶的叫起来:“难道是我的.眼花了,还是在幻想吗?不,这一切都是真的”。才离别几年,家乡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来到大街上,发现那些以前坑坑洼洼又窄的小路,现在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只有一两家买菜的地方,现在却成了菜市场,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大大小小的车辆越来越多,什么电瓶车、小红车、公交车、面包车、轿车……想起往日的家乡,最好的车属自行车了,那时大街上冷冷清清,连自行车的都没几辆呢!更别提那些轿车了,如今大街上是热闹非凡。家乡的工厂是越来越多,人们的过上了丰衣食足的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成为五位一体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要紧紧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建立一个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这样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
依照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明确发展的重点,同时也为了紧跟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2013年全区传达贯彻两会精神的大会上,明确提出的“八三三七”的发展思路是基于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状况的。其中8个定位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着力建成中国北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样将有利于中国北疆的稳定和安全,增强中国北疆的生态实力,同时也将有利于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有利于内蒙古生产水平的有力提高,内蒙古人民生活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变得和谐有序,进而对于构筑美丽的内蒙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是内蒙古地区发展宏图上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内蒙古属于生态环境恶化区,也是生态屏障区,同时还是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内蒙古地区能源开发强度大,经济社会发展快,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内蒙古是中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使天然草原休养生息、重现生机,是内蒙古地区较大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一、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
内蒙古位于北部边境,从东北斜向西南,长而窄的形状,东西相隔2 400公里;南北直线距离1 700公里;总面积1 183 000平方公里,在国家的土地面积中占12.3%,在全国排名第三,跨东北、华北、西北,邻接黑龙江、辽宁等8省,与俄罗斯和蒙古国相邻,4 200公里的边境线,占整个国家边境面积的19.2%,边境管理区面积是360 000平方千米,占该地区的三分之一,19个对外开放口岸,可谓堪称祖国对外开放的北窗口,祖国的北大门、中国首都的护城河。
蒙古高原是内蒙古地区地貌的主体部分,形态繁杂多样。除东南部,基本为高原地貌,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高原周围分散着大兴安岭、贺兰山等山脉,他们共同构成了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山地与平原的交接地带,表现出严重的水土流失。内蒙古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长而寒冷, 夏季短而急促,无霜期较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降水较为稀缺,旱情严重,不同程度的干旱已经体现在几乎每一年。
内蒙古地区面积辽阔、生态系统种类繁杂,包括大兴安岭草原生态系统,面积占祖国第一的森林生态系统,沙漠和沙地生态系统,及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系统。同时,还有对于区域水资源具有非常独特作用的寒温带冻土和湿地生态系统。况且内蒙古地区的草原面积近乎全国的三分之二,这不光是内蒙古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更是中国最大的绿色屏障,如果没有草原就不会有国家的生态安全。
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但与内蒙古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对于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工作时强调过:“我们必须具有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对后代负责的精神,坚持不懈地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保护大兴安岭的绿色林海,为中国建设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做出力所能及的突出贡献。”
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是一项重要使命,需要将推动经济发展与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内蒙古最大的基础建设两方面一同来抓,这样尽快把内蒙古地区建设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才会得以实现,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总体要求才会尽快变成现实。
二、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森林面积锐减。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对比,内蒙古现森林覆盖率明显在下滑。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植被破坏,将加重土壤侵蚀,造成洪水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在2013年内蒙古提出了关于保护森林植被的新要求:植树造林,力争致力于用八年的生态建设,使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二十三。认真把绿化工作搞好,这是建设美丽内蒙古的先决条件。
2.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内蒙古地区是中国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区域之一,有巴旦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沙漠、库布齐沙漠等分布在境内,此外还有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和乌珠穆沁沙地。内蒙古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三分之一,它的生态屏障区土地沙漠化非常严重,并显现出从东到西逐渐增加的情况。草原退化,荒漠化,甚至引发了鼠害灾害,自2012年5月,气候的异常变化,内蒙古近100 000 000亩草原,经历不同程度的鼠害灾害, 多达27个受灾县。
3.水土流失严重。内蒙古地处干旱草原,贫瘠的土壤,肥力低,降水少,但也有严重的土壤侵蚀现状。全区1/5以上的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盐渍化,遭受风蚀的面积巨大,由于大量水土流失现象造成土壤贫瘠化严重。包头、呼和浩特、赤峰、兴安盟,成为超过70%的水力侵蚀区。中共中央还投入大量资金管理内蒙古水土流失,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土壤侵蚀。2012年,包头市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总投资14 200 000元,新增280 000亩生态保护区和35 600亩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4.生态文明理念缺失。多年来,内蒙古以传统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片面化的工业发展,对自然的掠夺性开采,为了获取巨大的财富而引发了生态危机。这会鼓励一些错误的观念: 只重视增长而轻视发展,只重视生产而轻视环境保护,只重视不断开采资源而轻视保护资源的有限性,在这些错误思想的影响下,片面强调草原的经济功能,而忽视了草原的生态功能。草原荒漠化和退化的出现,增加了土壤侵蚀,自然灾害频繁,一系列的贫困人口和生态难民问题将增加,这和人为的破坏以及盲目的无休止的要求直接相关。这就需要落实生态文明理念,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生态意识,生态伦理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危机,究其现象的本质, 必定源于人类生态伦理的流失。
三、建设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屏障的对策 建议
1.稳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在工业文明时期,经济发展模式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内蒙古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与其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有着密切联系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第三产业,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开创新的历史篇章。
2.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强化生态文明理念。人们的生态道德水平,直接关乎生态环境。要加强生态文明理念,让人们自觉地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各种形式的规划,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价值之间的关系,建立生态文明道德观和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使生态文明的意识转化为社会行为。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格局,使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思路带动整个内蒙古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使内蒙古地区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上来。
3.弘扬草原生态文化,提高全民生态文化水平。草原民族生活在蓝色的天空,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虽然是普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但内心情感世界仍然是丰富多彩的。它体现了独特的形式,将形成一种文化艺术的瑰宝,散发着草原的芳香,弥漫整个内蒙古高原。作为文化和遗产的主要发源地的内蒙古草原,同时也是中国悠久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如包头市的“阿善文化”、呼和浩特市的“大窑文化”、鄂尔多斯市的“萨拉乌苏文化”、赤峰市的“红山文化”等等。草原文化的形成体现在草原民族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它的形成是一种注重自然、热爱自然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结果。要使草原文化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在日常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中付诸行动,是内蒙古实施生态文明的有效策略。
4.提高科技含量,奠定生态保障。科技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也是应对生态危机的技术保障。由于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弱,会影响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模式与生产方式还比较粗放,使得资源破坏、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等问题普遍存在。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优势,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益; 采取各种优惠策略,高素质领导的人才引进,专业发展循环经济人才的培养,将会使生态建设中的技术问题得以解决;创建高科技服务体系机制,并不断地强化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广泛应用,使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得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政策始终体现全民参与和共同负责的原则
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家庭、公民、社会团体,都要参与合作,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共同推进环保政策的实施。首先是政府与企业合作、企业与企业合作。如,在杜伊斯堡,两家大型药厂和一家造纸厂合作建造了一家污水处理厂,每家占20%左右的股份,另外30%多的股份由政府占有,政府负责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和监督。如果有别的企业想新建污水处理厂,政府会建议他们缴纳很少的费用,和这三家企业合用污水处理厂。并且,经过这家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水会被这些企业循环利用,也可以按照相关要求以低于地下水的价格出售给园林和绿化部门。由此,污水处理厂不仅承担了公益责任,而且成了有经济效益的市场主体。建污水处理厂不仅不是负担,而且能带来收益,企业建污水处理厂积极性很高。其次是政府与公民合作。以莱茵河的治理为例:政府让莱茵河两岸的居民入股,成立莱茵河治理股份制管理机构,对所关联的河段生态环境进行日常维护,居民也能获得一定的股份收益。因此,居民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吸引下,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态治理全过程。再次是政府与教育机构合作。政府充分利用教育机构的平台作用,形成了完善的环境教育体制。德国的环境教育内容直接写入有关中小学教学大纲,并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强化生态治理的公民责任和义务,使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一种自觉。德国公民较高的生态觉悟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环境保护变成了一种全民自觉行动。德国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5%的德国人把环保问题视为国内第二大问题,75%的人希望德国的环境政策水平继续保持在欧盟的领先地位。
环保行政管理实行地方自治
德国的环保行政管理实行地方自治。德国地方政府的层级包括县(包括非县属市)和镇(包括乡镇和城镇),地方政府遵循自治原则,县、镇级地方政府要完成大部分的环境保护工作。首先,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各类发展规划时,都把环境因素作为必要考量因素。如,在交通规划里,一方面,注重运用能够减少污染的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推广有轨电车、地铁、高架铁路、公共汽车、自行车和步行等出行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合适的道路规划和设计,如采用人为增高路面、绿化带占用路面缩减车行道、加宽人行道等方法来降低需要节流路段的车速和车流量,从而减少汽车污染。其次,地方政府承担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强制性职责。要对本辖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中的具体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包括空气污染控制、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和废物处置等工作。再次,地方政府要与其他地方进行横向联合,以解决一镇一县解决不了的环境问题,或通过联合来降低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本,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如,几个临近的乡往往会联合起来共建一个垃圾处理厂,共同聘请相关公司进行管理,有效降低地方垃圾处理成本。如果出现了靠地方联合解决不了的问题,地方政府要申请州政府提供帮助,但上级政府只起辅助作用,主要工作仍旧要靠地方政府承担完成。
环境标准制定采用多种方式
首先,采用法律的形式制定“普遍条款法”的环境标准。20世纪70年代,德国就出台《废弃物处理法》。90年代,两次修订《基本法》,增加环境保护的内容。德国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多达几千部,是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法的国家。在林林总总的法律中,对气候与能源、空气与噪音、垃圾处理、土地保护、水源保护、自然保护等都确定了目标和标准。比如,《联邦废气排放法》对200多种有害气体制定了排放标准。值得称道的是,德国是较早意识到科学技术“双刃剑”作用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德国就开始不断颁布法律法规,把科学技术的标准放在环境立法体系中加以规范,以使科学技术对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得到预防和控制。如,先后颁布了《核能法》《转基因法》《化学品使用法》《原子能法》等环保法律。其次,通过制定法规和管理条例对“普遍条款法”的环境标准进行具体化。法规仍有法律约束力,且弥补了法律的不确定性缺憾,操作性更强。如,《水资源管理法》对城镇和企业的取水、用水以及污水处理和排放作了“普遍条款性”的规定。各州根据法律规定制定了具体的法规,对取水的数量、时间、地点等又作了详细规定。管理条例虽只对相关的行政部门有约束力,但时效性和灵活性更强,更能满足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境保护需求。再次,援引和吸收环境标准化协会制定的私人标准。政府在制定环境标准时,由于自身知识和专业水平有限,不可能及时有效地在所有领域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必要时就采取合适的方式援引和吸收专业化基础雄厚的环境标准化协会制定的私人标准,以弥补相关的法律法规空白。
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
德国的大众媒体对环境保护的监督作用之大在全世界也是闻名的。大众媒体对环保问题的跟踪和采访,拥有完全独立的权利,不受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干扰。尽管政府可以向媒体提供有关的环保信息,但是媒体是否采用以及如何采用政府均无权干涉。媒体虽然要以企业的广告投入作为运营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媒体仍旧要刊登对企业不利的环保信息,借以获得大众的广泛支持。比如,《西德意志汇报》对2008年鲁尔河发生的PTF污染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并对政府、企业、专家和读者各方的反应进行全方位跟踪报道,直到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罚。
我发现我在一个用树枝做成的巢中,我旁边有几只小鸟,我看了看自己竟然变成了一只鸟,旁边几只鸟说的话我都听得懂。这时他们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说道:“快看!妈妈来了!”我看见一只大鸟飞来,这时,一阵枪声传来,妈妈尖叫了一声后便落在地上。听来树林里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今天运气真好,打了这么大一只鸟。”另一个人说:“你看那里还有几只小的,快点,别让它逃了。”随即又死了几只鸟,我们还好,飞到了树后边才幸存下来了,我听到其中一个人说:“这么多只鸟能赚很多钱呢!”另一个人说:“唉!别说了,赶快走不然被发现就惨了。”
我一睁眼,竟然发现了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我心想:变成一棵树,总比变成一只鸟好。可是这显然是错的.。这时,来了一群工人,不!是伐木工人,因为他们手中拿着电锯,所以我敢肯定是来砍树的,随即,他们发动电锯,在我身上锯着,我疼痛难忍,我的心在滴血,我一阵眩晕,倒下了。这时我突然醒来,原来这只是一场梦啊!
我想对人类说: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假如没有了树木,没有了果实,没有了鸟类,我们的世界还会美好吗?我们还能有耐以生存的地方吗?
一棵大树下,坐着几个悠闲的人。这棵大树没有一片绿叶,树枝被锯掉了,整棵树只剩下树干。许多小鸟站在树上悲伤地鸣叫,它们已失去了昔日美丽的家园。除这大树外,其他的树都已经被砍光了,周围是一座座高楼大厦和一个个树桩。
在这样的环境下,那几个人还能这样安心地看报纸、闲聊?我们这个绿色的地球,如果被砍光了树木,还能生机勃勃吗?若真的变成漫画里的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由于树木被砍光,引起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由于树木被砍光,动物失去了栖身之地;由于树木被砍光,氧气慢慢减少,二氧化碳变得越来越多……
树木对我们人类是很重要的,不仅绿化环境,还会防止水土流失等等。所以,砍光树木,对我们人类是有害而无益啊。砍光树木,则是破坏了生态环境啊。就是因为这样,我们应该立刻行动起来!
我们应该边伐木边种树苗,这样树木不会被砍光;在春天的时候植树;在沙漠造林,在湖泊边植树;在大城市里种多一点花草树木,绿化环境,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看到有人乱砍伐树木,应上前阻止;看到有人乱破坏花草树木,也要上前阻止。不仅仅是阻止,还要告诉他们保护生态环境这个重要的道理,让他们今后能意识到,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环境保护;责任;和谐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2—0104—01
环境问题在当今社会,绝对不是个陌生的议题。它已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不仅和我们的生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同样我们的生产、生活,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然,环境保护,已成为今天我们共同的责任,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应改变向自然肆意索取的贪婪,学会给予,也学会回报养育着我们的地球母亲。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工业化的进程也在飞速进行。环境保护虽然作为基本国策写入宪法,但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经济告诉增长,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加速恶化。2006年9月公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指出,2004年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118亿元,占当年DPS的3.05%,如果这种势头再不加以遏制,我们将会为此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
1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我国城镇化经历了相当曲折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前的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户籍管理制度,我国城镇化过程受到严格控制。根据城镇非农业^口占总人口比重计算,我国1949年的城镇化程度为10.6%,1978年仅为12.5%,29年间城镇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仅提高了1.9百分点。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投资渠道多元化、城镇非正规部门的就业潜力增大等提高了城镇吸引力和吸纳力,乡村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剧增等因素,对城镇化形成巨大推力。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城镇化过程大大加速了。1978年到2006年29年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提高了31.4个百分点。
2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很多人认为,小城镇工业化水平低,生态环境状况相对会好一些。事实上,随着国家今年来环境保护手段的力度不断加大,很多污染大,产出低的“夕阳”工业逐渐将生存之地向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小城镇转移。而对于小城镇未经规划的脆弱的天然生态环境而言。这种生态污染的破坏性更为致命。
1)企业违背政府环保政策。政府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减少环境污染,然而企业不仅不理会政府产业政策指导,而且依旧使用资源消耗多,污染严重的陈旧设备。违规生产。政府产业政策要求关闭造成严重污染的“十五小”企业,然而却屡禁不止,依然是“遍地开会”。 2)政府部门违规操作。小城镇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发展压力相对较大。许多小城镇地方政府为了达到增加本地产量、就业、地方税收的目标,为了利益,不惜越权审批、庇护污染型企业,甚至支持污染项目上马。以地方生态环境永久性破坏换取地方经济的短期增长效益。
3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1)环保法律制度约束软化。我周环境保护方而的法律法规并不少,但对企业没有形成硬约束,致使违法企业得不到相对制裁。例如,我国《刑法》中有“破坏环境资源罪”,企业超标偷排,偷放污染物,都应定罪。但实际触放此条法规而依法被罚处的企业却没有儿家。 2)政府政绩与环境不挂钩。中央对地方干部政绩评定的关键指标是经济增长率,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并未真正纳入地方政府政策考核指标。这种状况必然导致各级政府片面追求经济真正,以牺牲生态环境未代价。一方面政府提倡重视环境,改善环境,另一方而,政府行为又将环境保护置于脑后,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和税收、就业而盲目追求,另一方面是政府执法和监管部门对环境破坏行为听之任之。
4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 生态园林的概念与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 化学互感作用等) 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 种群间相互协调, 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 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 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 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 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 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 这一严峻的现实, 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 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 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 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 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 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
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
a.依靠科学的配置, 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 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b.充分利用绿色植物, 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 调节小气候, 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衰减噪声, 调节生态平衡;
c.美化景观, 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 提高游览观赏价值, 提高社会公益效益, 提高保健休养功能, 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2 生态园林的主要功能
生态园林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概括起来讲, 主要体现在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景观方面。
2.1 调节小气候
L.J.Batten认为:小气候主要是指从地面到10余米至100米高度空间内的气候, 这一层正是人类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区域和空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深刻影响着小气候。
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 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资料表明, 当夏季城市气温为27.5℃时, 草坪表面温度为20~24.5℃, 比裸露地面低6~7℃, 比柏油路面低8~20.5℃, 而在冬季, 铺有草坪的足球场表面温度则比裸露的球场表面温度提高4℃左右。
由于绿色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 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 故可提高空气湿度。据观测, 绿地的相对湿度比非绿化区高10%~20%, 行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
城市的带状绿地, 如道路绿化与滨江滨湖绿地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 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 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 则可减低风速, 发挥防风作用。
2.2 改善环境质量
2.2.1 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维持碳氧平衡
有关资料表明, 每公顷绿地每天能吸收900kg CO2, 生产600kg O2, 每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吸收1000kg CO2, 生产750kg O2, 供1000人呼吸所需要;生长良好的草坪, 每公顷每小时可吸收CO215kg, 而每人每小时呼出的CO2约为38g, 所以在白天如有25m2的草坪或10m2的树林就基本可以把一个人呼出的CO2吸收。可见, 一般城市中每人至少应有25m2的草坪或10m2的树林, 才能调节空气中CO2和O2的比例平衡, 使空气保持清新。如考虑到城市中工业生产对CO2和O2比例平衡的影响, 则绿地的指标应大于以上要求。
2.2.2 吸收有毒有害气体
污染空气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气体种类很多, 主要有SO2、NOx、Cl2、HF、NH3、Hg、Pb等, 在一定浓度下, 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对它们具有吸收和净化能力。有研究表明:当SO2通过树林时, 浓度有明显降低, 每公顷柳杉林每年吸收720kg SO2。臭椿、夹竹桃、罗汉松、银杏、女贞、广玉兰、龙柏等都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2.2.3 吸滞粉尘
植物, 特别是树木, 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由于树木有强大的树冠, 叶片被毛和分泌粘性的油脂使得树木具有滞尘作用。
2.2.4 杀菌作用
由于绿地上空粉尘少, 从而减少了粘附其上的细菌;另外, 还由于许多植物本身能分泌一种杀菌素, 而具有杀菌能力。据法国测定, 在百货商店每平方米空气中含菌量高达400万个, 林荫道为58万个, 公园内为1000个, 而林区只有55个, 林区与百货商店的空气含菌量差7万倍。
2.2.5 衰减噪声
植物, 特别是林带对防治噪声有一定的作用。据测定, 40m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声10~15分贝, 30m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声6~8分贝, 4.4m宽的绿篱可减低噪声6分贝。树木能减低噪声, 是因为声能投射到枝叶上被反射到各个方向, 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能消耗而减弱。
2.3 美化景观, 丰富建筑群体轮廓线
生态园林是美化市容, 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 丰富城市景观的有效猎施, 使建筑“锦上添花”, 把城市和大自然紧密联系。
3 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3.1 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 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 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 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 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 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 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 合理布局, 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 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 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 我国不少城市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大园林道路的探索, 如北京、天津、合肥、南京、深圳等。
3.2 遵从“生态位”原则, 搞好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 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 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 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 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 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以利种间互相补充, 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 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 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如在上海地区的园林绿化植物中, 槭树、马尾松等生长状况不良, 不宜大面积种植;而水杉、池杉、落羽杉、女贞、广玉兰、棕榈等适应性好、长势优良, 可以作为绿化的主要种类。
在绿化建设中, 可以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如杭州植物园的槭树、杜鹃园就是这样配置的。槭树树干直立高大、根深叶茂, 可吸收群落上层较强的直射光和较深层土壤中的矿质养分;杜鹃是林下灌木, 只吸收林下较弱的散射光和较浅层土中的矿质养分, 较好地利用槭树林下的荫生环境;两类植物在个体大小、根系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方面有效差异较大, 按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分异进行配置, 既可避免种间竞争, 又可充分利用光和养分等环境资源, 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春天杜鹃花争妍斗艳;夏天槭树与杜鹃乔灌错落有致、绿色浓郁, 组成了一个清凉世界;秋天槭树叶片转红, 在不同的季节里给人以美的享受。
3.3 遵从“互惠共生”原理, 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
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 彼此相互依存, 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 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 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 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 如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 森林群落林下蕨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 这些都是园林绿化工作中必须注意的。
3.4 保持“物种多样性”, 模拟自然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变化程度或均匀度, 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生态学家们认为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 各种群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 系统愈复杂也就愈稳定。因此, 在城市绿化中应尽量多造针阔混交林, 少造或不造纯林。
4 生态园林建设的类型
不同的城市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等自然条件布局形式和环境状况都有不同的特点, 也就对生态园林的群落类型及其功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近年来, 国内外都出现了对以下几种生态园林建设类型的探索:
4.1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利用和配置的一个重要类型, 它将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进行综合研究。
4.1.1 美学原则的应用。
运用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微差、对比与协调等美学原则, 采用有障有敞、有透有漏、有疏有密、有张有弛等手法造景, 富有季相色彩, 给人以美的享受。如上海外滩南京路—九江路以市花白玉兰花为主调, 林下种红杜鹃, 红装素裹, 相映成趣;北京东路—南京路, 用草花、绿篱、草皮组成形似“浪花”和“如意”的大图案, 色彩醒目;四平路两侧由广玉兰、银杏、美人蕉组成有节奏变化的绿带;上海九亭绿化示范园中, 规划了由广玉兰、红叶李、银杏、红运玉兰和茅白杜鹃, 八角金盘组成的绿带, 形成“步移景换”的流动画面。
4.1.2 意与形的统一。
强调意与形的统一, 情与景的交融, 利用植物寓意联想来创造美的意境, 寄托感情。如利用优美的树枝, 苍劲的古松, 象征坚韧不拔;青翠的竹丛, 象征挺拔、虚心劲节;傲霜的梅花, 象征不怕困难、无所畏惧。利用植物的芳名:金桂、玉兰、牡丹、海棠组合, 象征“金玉满堂”;桃花、李花象征“桃李满天下”;桂花、杏花象征富贵幸福;合欢象征合家欢乐。利用丰富的色彩:色叶木引起秋的联想, 白花象征宁静柔和, 黄花朴素, 红花欢快热烈等。
4.2 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
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是以保护城乡环境、减灾防灾、促进生态平衡为目的的植物群落例如宝钢: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环保型生态园林建设的典范, 他们以生态园林理论为指导, 以提高绿化生态目标和绿化效益质量为目的, 根据宝钢的生产情况和环境的污染情况选择配置了360多个具有吸收有害气体或吸附粉尘能力较大的植物, 绿地总面积达414.55万平方米, 其中草坪130万平方米, 绿地覆盖率28.52%, 人均绿地面积达129.54平方米, 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金山石化:在卫生防护林带建设中, 选择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按生态学原理进行配置, 其结构合理, 效益明显。如SO2、NO2通过林带, 在生活区的浓度递减60%, 乙烯、飘尘及铅递减100%, 风速平均递减43%~62%;增加空气负离子;含菌量降低;改良了土壤, 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招引来鸟类达94种之多。
4.3 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
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是利用植物的配置, 形成一定的植物生态结构, 从而利用植物的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 达到增强人体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
例如:枇杷树、丁香+桃树+八仙花—八角金盘, 林沿种枸骨—葱兰;银杏、广玉兰+香樟、桂花、胡颓子—薰衣草;含笑+蜡梅+丁香+桂花—结香+栀子—玫瑰、月季。其中, 枇杷安神明目, 丁香止咳平喘, 广玉兰散湿风寒, 许多香花树种如含笑、桂花、广玉花、栀子等, 均能挥发出具有强杀菌能力的芳香油类, 银杏叶含有氢氰酸, 故保健和净化空气能力较强。
4.4 科普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
指运用植物典型的特征建立起各种不同的科普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 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中获得知识, 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如:上海植物园的进化区, 闸北公园内的生态园, 规划为市花区、海棠区、进化区、名花区、珍濒区、藤蔓区、水生区等, 可使游人在观赏植物的同时学习到有关植物学的不少知识;建议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园内普遍建立科普知识型生态园。
4.5 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
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 建设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 发展具有经济价值的乔、灌、花、果、草、药和苗圃基地, 并与环境协调, 既满足市场的需要, 又增加社会效益。
4.6 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
特定的文化环境如历史遗迹、纪念性园林、风景名胜、宗教寺庙、古典园林等, 要求通过各种植物的配置使其具有相应的文化环境氛围, 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 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识, 引起共鸣和联想。
不同的植物材料, 运用其不同的特征、不同的组合、不同的布局则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和环境气氛, 如常绿的松科和塔型的柏科植物成群种植在一起, 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气氛;高低不同的棕榈与凤尾丝兰组合在一起, 则给人以热带风光的感受;开阔的疏林草地, 给人以开朗舒适、自由的感觉;高大的水杉、广玉兰则给人以蓬勃向上的感觉;银杏则往往把人们带回对历史的回忆之中。因此, 了解和掌握植物的不同特性, 是搞好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上海鲁迅公园 (虹口公园) 较好地应用了植物进行意境创造, 如围绕鲁迅先生陵墓、雕像广种常绿花木, 借喻先生精神永存;在纪念馆四周广植桃、李、梅, 象征先生“桃李满天下”和平易近人的品格;地被植物大量种植既能观赏又有药用价值的中草药, 暗示先生早年学医, 以医学救国的爱国思想。黄道婆纪念馆的绿化环境设计上, 则利用与纺织有关的桑、竹、棉、麻等有江南农家特色的植物进行配置, 以突出这位中国古代科技名人和杰出的中华民族妇女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曲仲湘.植物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2]王祥荣.植物造园与生态设计[J].城市规划汇刊, 1992.
[3]江铭.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探[C].生态园林论文续集, 1993:95-99.
[4]汤章其, 邵茂才.宝钢的环境优化[M].上海:百家出版社, 1992.
[5]程绪珂.生态园林研究和实施报告[C].生态园林论文续集, 1993:6-19.
【生态环境保护作文】推荐阅读:
保护生态环境作文09-13
请保护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作文500字10-18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生态环境恢复方案06-20
保护生态环境06-06
生态环境保护宣传06-01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12-18
地理生态环境保护教案07-10
环境生态保护宣传标语07-20
我们要保护生态环境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