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小区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小区(精选8篇)

生态小区 篇1

创建文明生态小区工作总结

华新园小区位于桥西区华新园社区辖区内,分为一期天使苑和二期天脉苑,总面积16万平方米,现有居民 1256户、3268人,在职党员158名,志愿者队伍76名。小区内分建有活动中心、医疗服务站和健身活动广场。本着创建文明和谐小区的工作精神,小区各项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在服务群众,加强居民教育和文化建设、维护小区治安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就。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小区管理,共建清洁家园

华新园小区从成立开始,就是以建山、水、人文环境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小区为目标,非常重视环境的干净卫生。基本做到小区内楼道干净整洁,栏杆、扶手、消防管、箱无积尘、无“野广告”、天花板无蛛网。垃圾不过夜,及时清运。公共道路的路面干净整洁,无明显的纸屑、垃圾、烟头、痰痕、落叶等。小区内宣传栏、健身广场设备干净,无明显积尘、污渍。

小区做到绿篱定时修剪,整齐、美观、造型优美,修剪下的枝叶立刻清除。绿化带内无枯死株,不缺株少苗,养护好、修剪、松土、除草、浇水、施肥、杀虫及时等。

天使苑喷泉定时开放,为小区居民营造花香鸟语、绿荫流水、清雅和谐的生活环境。

二、引导居民广泛参与,共建绿色家园

(一)组织建设。

1、在“创绿”领导小组的指导帮助下,社区与小区联合成立了由设区居委会主任任组长,由物业、警务部门参加的“创绿”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并由小区环保员负责

绿色社区创建工作。

2、制定了《绿色社区发展计划和工作思路》在小区图书银行设立了“环保活动室”,将环保社区工作流程上墙。

3、建立了全市唯一一家社区环保图书银行,藏书10000余册,建立起5大类20余卷活动档案资料,配备了环保书籍报刊近100册,在小区居民活动较集中的天使苑广场,设立了6块固定宣传栏,区环保局出资一万多元制作了大型环保橱窗,定期刊登创建活动情况,向居民宣传环保知识,使创绿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经常活动。

1、制定了《工作环境教育计划》,以环保活动室为课堂,每季开展一次环保课教育。

2、为使小区居民更好地了解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进展情况,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绿色社区的创建与管理。通过各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在市电台开办的《环保在线》栏目及时报道创绿活动的进展情况,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使公众了解“绿色社区”的标准要求,动员公众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去。向居民发放了1000余份《致小区居民的一封信》,提出“小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全民齐动员,共树环保花”的创建理念和15项倡议。每一块楼间空地都设置一块宣传标语牌。

3、积极组织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由社

区居委会和小区居民参加的座谈会;为小区居民发放一本环保小册子;设置一块环保宣传版面。同时,组建各种环保志愿者队伍,形成创建绿色社区的良好氛围,定期组织居民参与各类环境保护活动,力求做到每季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现志愿者人数已发展到200余人。

4、今年6月21日、8月17日、8月31日社区先后两次在小区开展了免费发放环保宣传手袋和环保知识调查问卷活动,增强了辖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三、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共建文化家园

一个小区的文明创建如何,取决于居民文明素质的高低。对此,我社区从提高小区居民自身素质入手,通过各种大讨论,从思想上、行动上自我剖析,找差距、查不足、定措施,严格自律。

(一)活动中心建筑面积360平方米,设有棋牌室和全区最大的社区图书银行,藏书1万余册,免费对居民开放,为打造科技文化型社区打下了基础。

(二)开展文化活动,推进居民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增强居民之间的和谐相处。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社区广泛收集意见,倾听居民的呼声,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为丰富居民生活,活跃小区气氛,成功在小区内举办了“邻里家庭趣味”运动会。根据群众日常生活的喜爱,开展了象棋、跳绳、双人夹气球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进居民邻里之

间的友谊,构建小区居民之间的和谐。

(三)充分利用健身广场休闲活动场地进行各种文化宣化活动。上半年成功开展电影文化下乡活动、青少年二胡演奏启蒙等活动,使居民在闲谈、娱乐健身过程中,受到和谐文明氛围的熏陶与感染,人与景观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成为华新园靓丽的风景。

四、完善服务体系,共建和谐家园

(一)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社区志愿者建设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对文化小区建设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尊重每一位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建议,激发志愿者参与小区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注重志愿服务流程和环节的完整性,使志愿者的活动为促进小区文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开展困难群体帮扶活动,推进居民人际和谐不断提升。针对部分老弱病残和“空巢”家庭的实际情况,社区充分发挥“救生员”和“消防员”的作用,对各户进行摸底,建立困难群体档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以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困难。组织志愿者开展对社区特困的弱势家庭帮扶活动。于6月20日对99号院的危房进行“防汛期危房排查”活动,受到了小区居民的好评;逢重大节日,我社区带领志愿者到困难家庭进行有效帮扶。例如:清扫卫生、送慰问品、慰问金、送岗位等。

(三)在为老服务工作中,华新园社区创新服务理念,成立了小区老年人协会,建立了孤寡老人援助制度;在重阳节和春节给孤寡老人发放慰问品;定期为孤寡老人进行健康查体;开展“一助一”活动。建立了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开设义工服务、家庭护理服务、健康讲座、老年人特殊服务、特困老年人帮扶服务等项目。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为老服务活动,大力宣传,在小区营造浓厚的尊老爱老氛围;通过讲各种棋类比赛、文艺表演、健身表演和有关老年人安康讲座,向居民群众宣传健康知识,教育群众;将“爱老助老家庭”纳入“五好文明家庭”评选,倡导爱老、助老、敬老、和谐的家庭美德。

五、健全安全防范措施,共建平安家园

我小区紧紧围绕创建“平安小区”工程,在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建立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书记主任挂帅,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落实,群众性治保组织健全。积极开展了警备进小区活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以构建社区和谐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塔式网络化管理体制,在创平安、保稳定、保发展上取得了成效。

在治安防范工作中发挥华新园的特长,以群防群治为主来开展治安防范的工作,利用人防、技防,物防,加强小区保安防范力度,在值班巡逻上增加巡警,进一步完善,深化创建平安工程,为小区居民的安宁生活增加保障。

在禁毒工作中,小区以创建“无毒小区”为主线,加强了禁毒宣传预防教育工作,全力遏制新吸毒人员的滋生,利用悬挂标

语、散发宣传画、出版报等方式,切实做到禁毒工作有组织、有安排、有计划、有保障。抓好小区居民和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遏制了毒品违法犯罪,已荣获无毒社区光荣称号。

六、弘扬文明之风,共建温馨家园

为了活跃文化,凝聚更多居民参与到小区建设中来,小区积极筹办健身队。在筹办过程中,涌现出大量热爱健身、文艺娱乐的热心居民。为更好的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需要大量的锣鼓乐器以供居民积极参与,共创小区文化的浓厚氛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根据小区居民的需要添加服务项目,建立新的服务小组。通过开展构建文明小区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坚信只要发挥好社区志愿者、党员的作用,努力引导居民营造文明家园,必将使小区精神文明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华新园社区

生态小区 篇2

生态小区是未来城市住宅小区发展方向, 它将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人工生态系统, 是一个功能强大和自然环境因素高度结合的统一整体。目前, 许多环境问题产生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环境污染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们的观念从注重温饱逐步向注重环保转变。因此, 生态小区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小区也会成为未来住宅小区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生态小区的内涵和特点

生态小区是一个全新概念的住宅小区。它是通过调整人们居住环境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 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宅小区。是一个最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 使现代科技与自然生态达到充分融合, 环境清洁、优美、舒适的住宅小区。它能够使人们在受到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等而产生的各种风险大大降低, 有利于提高小区文明程度, 是一个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作为生态城市的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是其内在特征。生态小区是通过倡导生态理念, 采用生态技术, 从而达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利用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观点, 提出科学的小区建设方案是实现生态小区的前提。强调只有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手抓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

生态小区与传统的住宅小区相比有本质的区别。它主要有以下特点:和谐性、可持续性和整体性。生态住宅小区具有下列标志:高效益的能量转换系统;高质量的环境状况;多功能、立体化的绿化系统;高素质的人文因素;高水平的物业管理功能。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的提供, 都能够使生态小区具有完美的自然转换系统。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 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同时能创造出满足人们自身发展需求地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 充分发挥人们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价值, 呈现出一个繁荣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活空间。

因此, 生态小区的发展建设将会逐步改善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 使缺乏有效环境保护的现状得到改善, 使各种能源、空间、物业管理系统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为城市和小区自身环境改善提供强大动力。

2 生态小区建设对生态住宅的规范内容

在能源系统方面, 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并对住宅的结构和冷热湿系统进行节能设计, 尽量避免多条管道入户, 使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水环境系统方面, 要求室内外安装节水型器具, 在室外设立污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 回用水要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 景观用水系统和卫生间上水系统尽量采用回用水。气环境系统方面, 要求室内保持自然通风, 卫生间、厨房要有通风换气设施, 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 达到国家规定的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室外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声环境系统方面, 住宅要求采用苯板、泡沫板等保温隔音降噪材料, 采用真空双层门窗。室内日间噪声小于35dB、夜间噪声小于30dB。室外日间噪声50dB、夜间噪声小于40dB。光环境系统方面, 提倡尽量使用太阳能绿色照明系统, 室内外均采用节能灯具。室内门窗设计应满足日照时数要求, 尽量采用自然光;室内外避免光污染, 如玻璃幕墙、强光广告等。环境绿化系统方面, 要求小区内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废弃物处理系统方面, 生态小区要求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收集要全部袋装或用密闭容器存放, 收集率达100%, 分类率达50%。建筑材料方面, 生态小区住宅建设要求采用取得国家环境标志认可委员会批准并被授予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 要符合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放射性的要求, 尽量使用3R (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 的材料。

3 生态小区建设

3.1 规划用地

研究土地利用适宜性程度, 建设的基点是合理利用环境容量 (环境承载力) , 在保证人们生存质量的前提下, 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土地, 提高绿化面积, 利用中水回用技术建设人工湖泊, 停车场架空或者入地, 建筑设计要有层次。建设一些多层和小高层建筑, 合理地增加人口容量, 尽量避免在依山傍水、景观优美的地方建设单门独户的高档别墅或私家花园, 应建造小区公园等公共设施。

3.2 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 年日照时数为2500小时, 为我国开发利用太阳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生态小区中建设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 为室内外照明、中央空调系统提供电能, 不但可以大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节省小区后期的能源消耗费用, 有百利而无一害。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太阳能能源转换效率不断提高, 这将为将来的生态小区建设降低更多的成本, 为人们获取更多的回报。

3.3 水资源的利用

我国是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 节约用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也是生态小区主要面对的问题。生态小区内居民的用水应分为A、B两套供水系统, A系统专供饮用水, B系统专供使用水, 另外要建设雨水收集系统, 污水处理系统, 和中水回用系统。充分利用水资源, 使水能够循环使用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用水, 缓解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3.4 污染的防治

小区的建设和使用都存在着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治理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前预测环境污染, 考虑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将治理设施设计在初始生态小区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工程性对策有:建设功能强大的绿化系统;建设好饮用水工程、污水排放与处理工程和中水工程;实行集中供给能源, 包括热水、空调等;采用先进的集中烟气收集和处置工艺, 从根本上减少大气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完善垃圾收集系统, 做到分类收集、封闭运输, 让一部分垃圾变废为宝, 另一部分经无害化处理后还原到大自然中。

4 生态小区建设展望

生态小区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或者说生态小区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载体。生态小区在节能方面实现了“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的优越性。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住宅小区应该是从设计、建设一直到使用、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都是无害的。优化小区内部各系统之间的生态依存关系, 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为核心, 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 从而建设出健康、高效、文明、舒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小区。生态小区既是一种新理念, 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目标, 它的建设将会逐步改变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缺乏有效环境保护的不合理现状, 成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小区的必然趋势, 它的建设也是一项复杂宏伟的工程, 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唐晓莲.发展绿色住宅的对策[J].南方房地产, 2002 (4) .

[2]杨业瑞.绿色住宅内涵探析[J].城市开发, 2002 (1) .

生态小区 篇3

摘要:本文从生态住宅小区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分析等方面介绍了题目。文章旨在与同行共同学习、互相交流与进步。

关键词:生态设计;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

引言: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人们的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以及其居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住宅不但要表现出科技的进步,还得实现人们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成为我国当前房地产开发商热烈追捧的热点。关于生态住宅的研究也日益增加,可是由于我国生态住宅的建设以及研究起步比较晚,现阶段居住环境的生态设计还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运用上,其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生态住宅的特征与概念,生态住宅小区的发展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发展途径等方面。为了规范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2001年五月建设部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为生态住宅确认了一系列标准。生态住宅应当在能源和水、光、声、气、热环境及废弃物处理、绿化、建筑材料等九个系统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标准。

一、生态住宅小区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生态住宅小区的内涵

现阶段关于生态住宅小区的内涵有各种不同的定义,人们渐渐有了环保共识,降低对环境的负荷以及影响,共同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生态住宅小区指的是有合理规划,人和自然协调和谐,环境清洁、舒适、健康、优美、适用的新型住宅小区;在空间上有其内部、外部及区域的耦合关系,在时间上有其新生旧灭的演变过程,在代谢上有其输入输出过程。同时,生态住宅区还是由自然基础设施、人工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与人类生态服务体系,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经济等过程以及互相关系耦合而成的一类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人居生态系统。生态住宅的建设不单止停留在小区美化、绿化以及改善建筑物内的某些设备等个别层面上,还是全方位与立体的生态工程。从建筑、住宅设计、使用到废弃的各阶段,不但体现保护地球环境,并且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以及居住环境的舒适感与健康性。它的内涵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为指导,按照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科学手段,科学合理地安排并组织住宅建筑和其它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有助于人们健康舒适生活的环境,与此同时,又可以节约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尽量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能源以及原材料的消耗,实现向自然索取和回报间的平衡,使住宅和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意在寻求建筑、自然以及人三者间的和谐统一。

2.生态住宅小区的基本特征

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本质,就是尽可能节约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体现4R(Reuse,Recover,Reduce,Recycle)原则,即再节约、再利用、回收、循环

使用资源和能源是生态住宅小区的基本;对于小区环境而言,在不使建筑小区结构和功能受影响的基础下,能源与材料的消耗应当达到最小,这就务必要在小区的设计以及建造过程中利用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大力提倡使用可更新能源等。其次,保护生态系统,坚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态住宅小区的核心,主要表现在生态小区的建设过程中,不但需要充分借助自然的条件,并尽最大程度降低对小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除此以外,舒适、健康是生态小区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在选择材料以及住宅小区的设计中,务必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尽可能地达到人们的需求。

二、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分析

1、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的组成及其要求

生态住宅小区是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水环境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区水环境系统由给排水子系统、水子系统、污水处理子系统、雨水子系统、中水子系统、以及景观用水子系统组成。系统的建设目标需要满足以下几项基本要求:应在室外系统里要设立排水、雨水等重复利用的中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小区绿化、洗车、景观、道路喷洒、公共卫生等用水应使用雨水或者中水,其使用量需要达到小区用水量的30%;用于水景工程的景观用水系统要进行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小区的供水设施采用智能化管理,需要具备故障报警、远程监控等功能;节水器具的使用率需要达到100%;排水应采用污水、雨水分流,达标排放率也得符合100%;各类水质一定要满足国家的规范标准,污水处理率需要达到100%;在有需要的部位同步规划设计管道直饮水系统。

在传统的用水习惯以及之前城市建设中,往往我国的供水和污水处理往往存在人为的供水污染、污水处理不完善、清洁用水以及雨水资源浪费等问题。但是目前的生态住宅小区要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要理念,倡导节水与水的循环利用与中水处理,使水环境系统的综合效率达到最优。要想满足这个要求,重点是怎样让系统水的循环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与此同时污水的排放量达到最小,实现小区水环境的生态良性循环。

2、生态设计应用的重要性

水是一个建设生态住宅小区的灵魂,是我国厉行节约的战略资源之一,在生态小区建设中水环境系统的合理设计非常重要。为了可以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实现小区水环境的生态良性循环,一定要综合城市总体水资源和水环境规划,对水环境系统进行生态设计。所谓的生态设计指的是任何和生态过程互相协调,尽可能地降低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的设计形式。这种协调代表着设计尊重物种的多样性、保持营养和水循环、降低对资源的剥夺,使得植物生态环境屠户动植物栖息地的质量得以维持,帮助提高人们居住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设计强调: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尽最大程度降低资源的利用以及节约并且循环利用资源。在水环境系统中,生态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态过程与循环再生规律,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以此实现 高效利用水资源,减少废水的排放。

3、给排水子系统的设计是生态住区水环境系统设计的核心

在生态住宅小区中,节约用水和水的循环使用是生态住区水环境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而节约用水以及水的循环使用又与给排水子系统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小区水环境系统设计中给排水子系统的设计是关键。在之前的小区城市建设当中,小区的给排水只是从工程角度的给排水,水从城市管网里来,或从其他自然环境中来,将好的水引进建筑,将污水排放到城市管网,从而让城市承担污水,这样非常不利于节水以及循环利用水资源,更加不利控制水污染,不是生态住宅小区给排水发展的方向。作为生态住宅小区的给排水应靠生态功能来解决,让好水进入建筑,排出去的也应是好水而不污染环境。

根据目前国内的技术以及经济情况,生态住宅小区的水环境系统需要对原先的“自来水- 用户- 污水排放,雨水- 屋面- 地面径流- 排放”的低效率转化模式进行技术上的改造,增添必要的贮存和处理设施,使其形成“供给- 排放- 贮存- 处理- 回用”的循环系统。因此,生态住宅的给排水设计也应当改变传统的方法,实行分质供排水,即供水系统设三条不同的管网:一条输送目前普通的自来水,主要用于洗涤衣物、洗蔬菜等等;另外一条输送干净的饮用水;第三条为中水管道,负责输送经小区中水设施净化处理的循环水,主要作用就是用来环境卫生清洗,以及冲洗卫生间的便器等等。排水系统则设两条管网,一条为生活杂排水管道,收集除粪便污水之外各种排水,比如盥洗排水、淋浴排水、厨房排水、洗衣排水等等,输送至中水设施作为中水水源;另外一条就是粪便污水管道,负责收集便器排水。

传统的粪管把粪水输送到化粪池,经过化粪池沉淀之后再排进城市的下水道。现今很大部分城市的下水道都是直接排到周围的江河当中,经过江河的稀释之后又作为自来水的水源,对于生态环境而言,这样的排水方式无疑是一种破坏。

城市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探讨 篇4

关键词:城市生态小区 雨水综合利用 系统探讨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城市的管理者更加注重对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进与完善,打造适宜人居的生态小区,水是对生态小区基础,生态小区功能越齐备,对水的依靠程度也就越大。中国的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存在水资源不足的情况,因此生态小区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也就相当重要了。生态小区的雨水系统是生态小区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生态小区的雨水直接排放变成为生态小区循环利用,发挥其最大价值,减少生态小区的市政供水量,对于生态小区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1、我国小区雨水综合利用可行性分析

1.1、我国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现状

我国住宅小区雨水研究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是为了解决西北干旱缺水地区的用水问题,在西北、华北和西南一些水资源匮乏的省区,相继开展了对雨水的收集、蓄存和开发利用,以解决住宅区的家庭部分生活用水。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小区雨水回收利用在部分城市发展迅速,尤其是北京市在生态小区的雨水利用也有了切实可行的方案。随着近几年来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生态小区的雨水系统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生态小区的雨水系统的利用程度不高,还需要加大推广力度,以解决生态小区用水的供需矛盾。

1.2、雨水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1.雨水资源的水质水量

雨水中的杂质由降水中基本物质和所流经地区的外加杂质组成,主要含有氯、硫酸根、硝酸根、钠、钙和镁等离子(浓度大多在10mg/l以下)和一些有机物质(主要是挥发性化合物),同时还有少量重金属(如锡、铜、铬、镍、铅、锌)[1]。不经处理或者简单处理的雨水应用于小区绿化和洗车用水(《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以及景观娱乐用水是完全可以的。小区雨水还可以经过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处理后达到生活杂用水的标准。

2.雨水资源利用的特点

与常见的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相比,雨水有以下优点更适合回用于杂用水:

(1)雨水处理工艺简单:雨水属轻度污染水,水质较中水要好的多,处理工艺简单,且水质更可靠,细菌和病毒的污染率低,出水的公共可接受性强。雨水利用的费用低,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2)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比较:雨水利用与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均可起到减少自来水用量、降低城市引水、净水边际费用和环境保护的效果。而雨水利用能更有效的减少排放量,节省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费用,在暴雨时起到防洪减灾的积极作用。雨水渗透和储留还能提高地下水位,补充地下水的涵养量。

2、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的主要途径及主要方法

根据生态小区自生和循环利用的原则,在城市生态小区中应将雨水的直接排放变为生态循环再利用,传统的雨水排水体系正在向新型雨水排水体系转化[2]。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已将雨水利用和城市环境、城市生态建设等结合起来,己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住宅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在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径流收集起来加以处理后作为生活杂用水是小区雨水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的应依据生态小区自身特点而制定,一般主要包括屋顶花园、水景、渗透、中水回用等雨水利用系统[3]。雨水利用应根据具体生态环境用水和建筑物分布特点,因地制宜的建造雨水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工程,以达到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雨水利用能力和效率的目的。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是削减城市暴雨径流量,控制非点源污染和美化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可作为雨水积蓄利用的预处理措施。为了确保屋顶花园不漏水和屋顶下水道通畅,可以考虑在屋顶花园的种植区和水体中增加一道防水和排水措施。屋顶花园系统可使屋面径流系数减少到0.3,有效地削减了雨水流失量,改善了生态小区的生态环境[4]。另一方面,减少了自来水的消耗,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美化了城市环境,净化了城市空气,吸收了城市噪声还能够降低城市的热导效应,可谓一举多得。

2.2、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生态小区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建筑物屋顶表面、汇流槽、雨水管、储水池以及简易的处理设备。一般屋顶以瓦质和水泥混凝土屋面为主,金属、粘土和混凝土是最佳屋顶材料,雨水损失率较低。屋面雨水水质的可生化性较差,处理不宜采用生化方法,宜采用物化方法。屋面雨水积蓄利用系统由集雨区、输水系统、截污净化系统、储存系统以及配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有时还设有渗透系统,并与贮水池溢流管相连,当集雨量较多或降雨频繁时,部分雨水可以进行渗透[5]。初期雨水由于含有较多的污染物应予以排放,排放量需根据生态小区当地的大气质量等因素,通过采样试验确定。屋面雨水积蓄利用系统主要用于生态小区内家庭、公共场所等非饮用水,如浇灌、冲刷、洗车等。

2.3、地面雨水截污渗透系统

生态小区内道路雨水主要渗透补充地下水和排入管道,通过透水地、渗透沟、渗透管、渗透槽等多渠道加大雨水的下渗量。绿地是最好的渗透设施,据研究表明,下凹式绿地可汇集周围不透水铺装区的径流[6],而且植物根系能对径流中的悬浮物、杂质等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下渗效果最好。为加大雨水渗透量,新建居住小区公共绿地率应大于等于30%,并尽量使用可渗透的铺装材料。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可进入小区内的雨水贮存池或人工湿地,亦可作为水井或继续下渗。国外有关资料表明:渗透地面成本比传统不透水地面高出10%左右,但综合考虑因径流量减少、地面集流时间延长而导致雨水管道长度缩短及管径减小,雨水系统的总投资可减少12%~38%,而且还可增大地下水补充量,优化小区内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环境及社会效益[7]。

2.4、水景雨水利用系统

为满足人们回归水自然环境的要求,小桥流水、瀑布喷泉等都是小区水景的基本构成。小区水体不仅具有润湿、净化空气、改善小区气候等作用,还可以作为雨水调蓄池用作生态小区的消防、绿化和浇灌等。在生态小区水景设计时,应根据小区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选择适宜的水景。当小区的水景设计成贴近自然状态的衬草时,可在小区内的人行道上铺设渗透性铺地材料。可以结合小区雨水利用,在小区敷设雨水管线,将雨水排入小区内的景观河、景观湖或洼地等,洼地内可饲养鱼、昆虫等生物,用它们净水,也可适当地设置机械净水器械[8]

2.5、人工湿地处理回用系统

人工湿地是一种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湿地,可以建在具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中,采用砾石作填料,再履盖一层20cm左右含钙的有机土壤。湿地内种植香蒲、芦苇、灯心草等水生植物。人工湿地成熟后,填料表面吸附了许多微生物形成的大量生物膜,植物根系分布于池中,于自然生态中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三者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有关研究结果表明[9],在进水浓度较低的条件下,人工湿地的bod5去除率可达85%~95%,codcr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对n、p去除率可分别达60%,90%以上,而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仅为20~40%。(如图1)

生态小区 篇5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一届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精神起步之年。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回顾几个月来小区在保护生态环境、塑造洁美小区活动中做了以下三项工作,县向领导和同志们汇报。

一、领导重视,率先垂范

小区党总支、居委会两套领导班子将保护生态环境、塑造洁美小区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1、带头创建党员先锋示范楼组

小区总支居委班子成员站在”创建”前列,将“墙面楼道保清洁、走廊楼道无堆物、邻里噪音要防治、每家管道要畅通”作为“创建”主要内容贴在墙上,自觉接受广大党员、居民检查和监督。两套班子分别召开党小组长、楼组长会议,逢会必讲。到目前为止,小区77门洞,党员3人以上是54个门洞。有39个创建党员先锋楼组,创建率72%,示范楼组4个。近来部分楼道内墙涂料有些脱落,两长及广大党员及时清扫,确保楼道清洁。

2、带头参加护绿化、清垃圾、铲积雪活动

小区两套班子成员将每周四定为护绿日,班子全体成员倾巢而出,除杂草、捡烟蒂、扫垃圾。今年2月份是近50年来连续几天罕见的鹅毛大雪,将小区盖得严严实实,两套班子成员以及小区保洁员一大早挽袖铲积雪。古稀之年老干部田守鹏、耄耋之年老党员陈梅生也会撬铲雪,居民们纷纷加入铲雪队伍。

3、带头整治小区内外环境

整治小区内外环境,做到组织落实、管理到位、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进行整治。做好除“四害”工作把有害生物控制在有效范围内,保持了小区环境整洁、优美,垃圾箱房无异味,80%以上楼道的公共部位无堆物。

4、带头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环境讲座。通过拉横幅、黑板报、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旋颤保护生态环境是利国利民的基本国策,是造福子孙后代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提高广大居民对环保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环保理念,使更多居民投身到爱绿护绿“小区是我家、环保靠大家”活动中去。

一、加强管理、建章立制

保护生态环境,塑造洁美小区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而且更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给与保证。

1、走访制。居委卫生干部坚持每天上班后走访六个楼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一次走访到15号楼时发现有人高空抛物,她挨家挨户地走访,并张贴了整改告示,该居民情绪失控,到居委会大吵大闹,指名要对卫生干部讨个说法。书记、主任闻讯后进行“冷处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消除了对立情绪,化解了矛盾。

2、巡逻制。小区环保绿色志愿者队伍每天下午在小区内巡逻检查。作为环保监督员随时随地督促广大居民自觉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并且及时制止居民违规行为。一次发现小区内学校忘了关上操场喇叭开关后及时地提醒,因而保证了居民的休息。

3、装饰制。平时居民装饰装修房屋时要严格遵守《住宅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和物业公司制订的装修制度,不得违章施工、禁止噪音装修。在其他时间内作业的,应事先取得相邻方的理解。

4、活动制。要求小区内各类群众

娱乐活动要在规定的地点、时段内进行,禁止使用超音设备。小区内居民每天7:00前,21:00后不得在家中和小区演奏钢琴、小号、笛子等乐器。其他时间演奏应适当控制音量,禁止在夜间播放超音量电器设备,以免影响居民睡眠。

5、养犬制。小区居民饲养宠物要讲文明,要进行合法登记,防止宠物夜间犬鸣和避免宠物在市内奔跑产生噪音,影响相邻居民休息。

三、树立三德、破陋立新

建设新文化,培养新风尚,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小区环境。

1、树立三德

(1)小区公德:爱护公物,优化环境,团结邻里,服务居民

(2)家庭美德:尊老爱幼,互帮互学温馨和谐,文明晾衣

(3)个人品德:光明磊落,言行一致,语言文明,举止文明

2、破陋习、立新风

(1)破浪费水电煤陋习,立节约能源新风

(2)破随意乱吐痰、乱晾衣、乱扔杂物陋习,立行为规范新风

(3)破说脏话、说粗话大声喧哗陋习,立和谐文明新风

(4)破污染环境陋习,立维护生态平衡新风

生态小区 篇6

1、设计任务

规划用地位于某山水园林城市,规划范围见地形图。

要求结合该城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按照国家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设计成一个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空间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实惠的生态住宅小区。

设计生态宜居的住房类型,适宜的住宅组群。住宅应功能合理,有良好的朝向和自然采光、通风条件。住宅组群应合理,并富有特色。户型设计以多层(6层)为主,建筑形式应贯彻与周围建筑协调一致、丰富美化城市景观要求的准则。在顺应房地产市场的同时还要能够导引房地产市场需求,帮助人们形成新生活、新思维。

2、规划设计要求

(1)规划用地详见地形图,四周均为居住用地。其中,北向退后用地界线12m,东、西向退后8m,南向退后20m。

(2)贯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提出小区规划的结构分析图,包括用地功能结构、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

(3)分析并提出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必要时,步行、车行出入口可分开设置。(4)小区内的道路交通系统可分成三级:小区级道路(路面宽度宜为6~9m),组团级道路(路面宽度宜为3~5m),宅前路(路面宽度不宜小于2.5m),另可布置步行道,其宽度不宜小于1.5m。各级道路应相互衔接,形成系统。确定道路平面曲线半径,结合其他要素并综合道路景观的效果。选定走向与线型,绘出若干典型道路横断面图。(5)确定停车场的类型、规模和布局。停车位建议按不少于住户的60%配置,其中室外停车位占总户数10%配置,地下停车库占总户数50%配置。

(6)住宅组群应合理,并富有特色。住宅建筑原则上以多层为主,建筑形式应贯彻与周围建筑协调一致、丰富美化城市景观要求的准则。

(7)绿化系统规划应层次分明,概念明确,与居住区功能和户外活动场地统筹考虑。(8)应在基地现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居住对象、历史文脉、城市景观及有关技术规范等方面因素进行规划构思,提出体现现代居住区理念和技术手段的、优美舒适的、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11)住宅日照间距不小于1:1.2;绿地率不低于35%;容积率视方案特色定,建议控制在1.1~1.2左右;建筑密度原则上不低于25%。人防设施面积按总建筑面积的2%进行配设。

3、建筑设计要求

本课题主要对各种类型住宅进行方案设计。要求:

(1)住宅户型灵活,其中50-70为公寓式多层住宅面积,80-160平方米为多层单元住宅面积,180-250平方米为低层独栋或联体住宅面积。

(2)户型设计要求做到四明:明卧、明厅、明厨、明厕。对于一套户型内有两个厕所的允许其中一个为暗厕。

(3)宜采用一梯两户,层高不宜低于2.7m,宜采用坡屋顶。(4)若设计低层住宅,不得超过总户数的30%。必须考虑消防要求。(5)采用生态设计对策和技术应有效率分析并具有可实施性。

4、图纸要求

(一)图纸规格(1)展板要求

版面尺寸为59.4cm×84.1cm,分辨率不得低于200dpi,使用jpg格式存储。版面上须标注毕业设计的中、英文名称,作者、指导教师姓名及院校名称。

(2)文本要求

①图纸尺寸:420* 297 ②表现方式:彩色效果图(电脑绘制)。部分图纸按建筑施工图要求设计(有教师指定)。

③每套图纸必须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

(二)、图纸内容

(1)居住区详细规划总平面图1:1000 图中应标明:用地方位和比例,所有建筑和构筑物的屋顶平面图,建筑层数,建筑使用性质,主要道路的中心线、道路转弯半径、停车位(地下车库和建筑底层架空部分应用虚线表示其范围)、室外广场、铺地的基本形式等。绿化部分应区别乔木、灌木、草地和花卉等。

(2)规划结构分析图1:2000 应全面明确地表达规划的基本构思,用地功能关系和社区构成等,以及规划基地与周边的功能关系、交通联系和空间关系等。

(3)道路交通分析图1:2000 应明确表现出各道路的等级,车行和步行活动的主要线路,以及各类停车场地、广场的位置和规模等。

(4)绿化景观系统分析图1:2000 应明确表现出各类绿地景观的范围、功能结构和空间形态等。(5)住宅单位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1:200 图中应注明各房间的功能和开间进深轴线尺寸。并应注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不同类型住宅均应进行设计。

(6)整体鸟瞰图或透视图(彩色效果图)(7)设计说明:

要求:所有字应用仿宋字或方块字整齐书写。

A、设计构思说明 B、技术经济指标:

基本指标:总用地面积(hm2)、居住总人口(人)、总户数(户)、人口密度(人/ km2)、停车位(辆/百户)、住宅平均层数(层)、住宅建筑总面积(m2)、公共建筑总面积(m2)、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等。

C、设计人和指导教师姓名(注于每页图纸右下角)

5、参考书目

A、《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1、3 B、《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C、《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 2003年版》

D、《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修改本)》 E、《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1 》 F、《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G、《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H、《世界建筑》、《建筑学报》、《建筑师》等相关建筑期刊

6、设计进度安排 设计时间:11周

(一)搜集资料调研阶段,2周

讲解设计任务书,参观相关建筑(课后收集有关资料,并做调研报告)。

(二)第一次草图阶段,2周

这一阶段之初,将进行设计讲课,随后着手进行设计,本阶段设计的主要工作有两项,即:正确理解设计要求,分析任务书给予的条件;进行方案构思,作出初步方案。

1)了解房间内部空间的使用情况,所需面积,各空间之间的关系; 2)分析地段条件,确定出入口的位置,朝向; 3)建筑物的性格分析;

4)对设计对象进行功能分区; 5)合理地组织人流流线;

6)建筑形象符合建筑性格和地段要求,建筑物的体量组合符合功能要求,主次关系不违反基本构图规律。

该阶段应集中精力抓住方案性问题,其他细节问题可暂不顾及。可先作小比例方案两、三个,经分析比较,选出较优良者作进一步设计。一草应画出总图,平面及初步立面,比例尺可比正式图小,但要求完整反映其设计构思,并有一定表现力。

(三)第二次草图阶段,2周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修改并确定方案进行细部设计。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分析和教师的意见,弄清一草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听课学习有关资料,扩大眼界、丰富知识、吸取其中有益经验,修改并确定方案,修改一般宜在原方案基础上进行,不得再作重大改变。

方案确定后,即应将比例放大,进行细节设计,使方案日趋完善,要求如下: 1)进行总图细节设计,考虑室外台阶、铺地、绿化及小品布置; 2)根据功能和美观要求处理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细节,如妥善处理视线设计等各种问题;

3)确定结构布置方式,根据功能及技术要求确定开间和进深尺寸,通过设计了解建筑设计与结构布置关系;

4)研究建筑造型,推敲立面细部,根据具体环境适当表现建筑的个性特点; 5)对室内空间家具布置进行充分的设计。

在该过程中,能经常草拟局部室内外透视草图,随时掌握室内外建筑形象,进行较为完善的深入设计,计算房间使用面积和建筑总面积。

(四)第三次草图阶段,2周

由于第二次草图设计的时间有限,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缺点,不能充分满足各项要求,学生应通过自己的分析、教师辅导、小组集体评图、弄清设计的优缺点、修改设计、使设计更加完善、其要求与第二次草图相仿,但应更加深入,较妥善地解决各项问题,满足教学要求。三草图纸要求与正式图同,细致程度也与正式图相仿,但其重复部分可适当省略,用工具绘制,图纸尺寸和图面布置也应和拟绘制的正式图相同。

(五)绘图阶段,3周 电脑绘制正图、交图。

浅谈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 篇7

1.1 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

(1) 从“以人为本”出发, 建筑与环境并重, 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 一般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住宅的套型和内部功能应从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较低时期主要解决“有房可住”的生存功能问题, 向今后的实用型尤其是舒适型发展, 发挥住宅及住区的发展功能、陶冶功能和享受功能。除解困型、安置型住宅和廉租住宅的套型面积较少, 房室较少之外, 舒适型住宅应是面积较大, 房室较多, 部分还可设书房、健身室等, 使住宅及住区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舒适需求、交往需求、休闲需求。当然, 这一切都应在经济上可负担的条件下取得。

(2) 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 有丰富的层次, 布局结构有特色。住区以居住为主体, 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 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环绕居住中心, 根据人的需要, 合理布置。住宅楼的投影面积所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密度) 应控制在30%以下;绿化用地一般应超过35%, 并尽可能扩大, 如有的优秀住区已达到50%以上。绿地分布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原则。科学地布置中心公园、分区中小公园、组团绿化、屋旁和路边绿化。中心公园应大小有度, 除特大型住宅区外, 住区内一般不宜建大型公园, 而应着重搞好分区中小公园或主题公园和组团绿化。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体育锻炼、人休闲、儿童游戏活动场地, 既要适当靠近居住区域, 方便居民使用, 也要防止对住的干扰。

(3) 住宅群体的布置, 应提高院落功能, 增大交往空间。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 优化组团园林设计, 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在相邻的住宅楼 (尤其是高层) 之间及楼顶设计几个交往层。有的住区设计了三面连体住宅楼, 在围合空间的第二层设露天绿化、活动平台 (首层架空) , 也颇受居民欢迎。在山坡地段, 为便于依山就势建房, 增加建筑群体的梯度层次, 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排列式布置。但这种布局也应注意提高住宅群落功能, 布置好住宅行列间的园林绿地和交往空间。

1.2 努力建设住宅的生态环境系统

在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宅空间的布置, 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 并按生态要求, 本着“以人为本”原则, 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 清新的空气, 良好的通风, 洁净的水面, 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 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 (多种树) 和造氧功能。不让小区有裸露泥地, 以尽量减少尘埃:要充分利用原有树林和水面, 并使其合理使用。绝不能盲目破坏自然山水, 随便推山建房, 砍树取地。同时要做到处理“三废”, 净化空气和水面, 落实防风、防尘、防晒措施, 改善小气候, 使住区生态环境比原来好得多。生态住区要提高环保理念、节能理念, 充分利用环保材料、节能材料, 使用太阳能, 节约用水, 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1.3 美化住区景观系统, 建设“山水住区”

“山水住区”不是简单的住宅群加山、加水。它的内涵主要是科学地利用原有山水, 适当地创建人造山水, 使住区园林化、生态化、美观化, 做到“常年叶绿、四季花开、开门见绿、推窗见景、雨不见泥、风不起尘、空气清新、赏心悦目”。同时使自然环境继承、发挥中国文化传统, 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 洋为中用, 设计出高品位、有艺术价值、观赏性强的山水园林景观和各类小区, 表现高明的创造性, 传统的文化性, 高尚的观赏性, 显现浓郁的诗情画意, 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文化需求。

1.4 交通道路应合理分流, 减少对居住的影响

小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 满足消防、救护需要, 减少对住区的干扰, 保证住区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 以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 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架构清楚, 既要与城市公共系统衔街, 又要避免城市公交道路穿住区而过。

2 住宅建筑设计

(1) 居住功能多元化。当前, 住宅从过去主要生存功能向同时重视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渡, 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 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享受空间。住宅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 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艺术培养、健身锻炼, 文化娱乐等空间以及能使住户得到舒适享受、视觉享受、感觉享受的条件。

(2) 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 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 对各类, 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 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 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3) 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 普通住宅应参照国家小康型示范小区设计导则进行设计, 并在套型、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适当超前, 预留可以调整、改造的余地, 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 四五十年可改造。住宅由于居住者年龄、家庭成员的变化, 或由于变换居住者, 应在必要时可对室内, 布局、分隔灵活调整;也可以两套合一套, 三套变两套。

(4) 居住空间设计多样化。从平面空间设计向三维空间设计发展, 根据市场需求, 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三层错层式等住宅模式, 使居住空间更适, 适合不同消费对象的爱好。

(5) 住宅设计的科技应用集成化。新科技的发展、推广应用已由单一性逐步向集成化发展, 住宅设计也应适应这趋势。

(6) 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应适应知识经济浪潮的发展, 多掌握技术信息, 包括设计理念、市场信息、设计科技、政策导向, 不断更新知识, 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

3 住宅小区的环境创优

(1) 住宅园林应与方便人们交往相结合。

在住区环境建设中, 应注重营造人际交往空间, 除文化娱乐场所外, 组团绿化空间是理想的、方便的人际交往空间, 应作为住区园林建设的重点, 把它建成既有观赏景观又有交往设施 (亭台、桌椅、器具等) , 又便于居民就近享用的绿化空间。城市人住在各自的单元住宅中, 老死不相往来, 楼上楼下互不相识。在住宅围合组团、庭院中营造优美的环境空间, 必然会吸引大量居民, 尤其是老人、儿童到此休息、游玩, 进而互相交谈, 对克服“城市病”, 尤其是减少老人的孤独感是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的, 应该提倡。住宅楼首层架空也是增大人际交往和绿化空间的好办法。可在架空层设置居民休息、健身、老人、儿童活动的设施, 种植喜阴的矮科植物和花卉。

(2) 发展立体绿化, 营造空中景观。

这是有效增大住区绿化面积, 改善环境, 美化住区的重要措施之一。立体绿化通常是阳台的花卉、盆景、墙面的攀悬植物, 天台的花卉、藤类瓜果。还可以在高楼之间的连接桥和平台, 以及高楼中间的架空层营造空中花园。在房屋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都绿化起来, 其绿色效果必然更为显著, 立体绿化的另一方面是植物的种植立体化, 把乔木、灌木、花卉的种植形成有层次的立体景观。一些住区地处城郊大道旁, 更应在住区边缘种植一层或几层乔木, 灌木, 阻隔噪音和尘土。

(3) 住区园林化应力求创新, 各具特色。

不少高品位小区都在山水园林景观上做文章, 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景观环境。有创新、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无论是住区的建筑造型还是景观空间布置都不能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 不能“克隆”照搬, 即使是同一发展商开发的小区也不宜个个雷同。

(4) 住区园林应力求美、静、净、洁。

住宅各类景观布置和小品、雕塑等, 都应由专家设计, 使之具有高品位构思和艺术水平, 住区的景观要美, 环境要静, 噪音要小, 水面要净, 空气要洁, 机动车辆的噪音, 废气应减少到最低限度。不论大、小水面都应常年洁净, 防止变成污水塘、“龙须沟”, 流水、瀑布、涌泉尽可能循环使用, 并使其起到涤净尘埃、净化空气的作用。提倡使用双管分质供水体系, 直饮水供到住家, 并同非饮用水分开供应。

(5) 利用、改造自然景观与人造山水景观相结合。

未经开发改造的山岭、荒林、湖水、山塘, 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 合理的做法应是:有景用景, 用景改景, 无景造景, 天然与人工结合。

(6) 住区绿化与体育活动场地结合。

根据住区居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 除建硬地运动场外, 还可兴建一些草地运动场, 如微型高尔夫球场、草地滚球场。这种既增大绿化面积, 又增加居民体育活动场所的做法是一举两得的, 值得积极提倡。

(7) 居住环境的优化必须有丰富社区文化支撑。

住区各种园林景观的设计, 必须具有我国传统文化内涵, 显现中国式的诗情画意。

(8) 住区山水园林景观和植物花草应有层次, 丰富多彩。

应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种类, 多种园林当家树、乡土树。适当选用一些外来的、能在本地生长良好的树种来调剂也是可行的。

(9) 住宅绿化应合理控制成本, 减轻居民负担。

住宅应对过大规模的、过高档次的和过大成本的绿化项目加以控制。要根据社会和居民的经济水平营造景观环境和服务环境。设计过宽的草坪, 种植名贵的树种和百年老树, 建造过大的会所及超豪华的装修, 都会明显增加商品房成本和物业管理费开支, 应从减轻居民经济负担出发, 合理设计景观和设施。

4 结束语

在住区现代发展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按照适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可行性、标准化、可扩充性的要求, 从实际出发, 按适当超前原则谨慎选择和确定智能项目。对技术的成熟程度、投资多少, 运行收费等都应认真研究、测算, 再作确定。一些运行收费较高、暂时与居民经济能力不适应的项目, 可预留选项, 逐步发展, 建造出生态环境优秀、山水景观优美、功能质量优良、人居文化上乘、物质与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 [ID:5355]

参考文献

[1]孙文中.谈现代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建设[J].山西建筑, 2001, (4) :14-15.

[2]郭敬芳.谈小城镇规划建设与发展[J].山西建筑, 2002, (6) :1.2.

生态小区 篇8

关键词:住所;绿化面积;植物品种;数量

中图分类号:S731.5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6.026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攀升,人们对园林绿化、环保理念认识的不断增强,居住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广大居民的重视,成为选房、改善住房条件的重要因素之一。

1 河西区梅江居住区介绍

按照天津市政府提出的创建生态宜居城区的目标要求,河西区不断持续深入推进生态建设,提升生态发展水平,结合创建国家园林城区工程,在城区建设中着重做好“绿色”文章。开发商也紧紧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建设绿色生态小区、环保节能小区。梅江地区作为河西区宜居城区的典范和标志,是近年来建成的大规模新型高品位居住区。它地处河西区西南部,辖区总绿化面积约77万m2,绿化覆盖面积约86万余 m2。其中居住区河西部分通过近十年的规划建设已有香水园、玉水园、芳水园、蓝水园、翠水园、龙水园、畅水园、顺水园、溪水园、欣水园、凤水园 、福水园、涟水园、泉水园14个自然小区。辖区内建有梅江湖等人工湖水设施,复兴河纵贯东西,迎宾线贯穿南北,梅江湾国际商务区、天津市会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服务网点,为梅江生态居住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梅江居住区绿化实有量及植物配比分析

2.1 梅江居住区绿化面积

通过对梅江地区14个小区全面调查统计得知,梅江居住区总体绿化面积445 139 m2,绿地面积461 011 m2,绿化覆盖面积465 771 m2,涉及水面总面积119 982 m2,草坪面积146 399 m2,草皮砖5 819 m2,地被植物花卉14 764 m2,种植绿篱72 279 m2,竹子2 533 m2,约占居住区河西部分占地面积的1/5。

各项面积所占总绿地面积的比例约为水面26%,草坪32%,草皮砖1%,花卉3%,绿篱16%,竹子1%,其他面积21%(包括园林设施面积)。

该地区开发商在设计和建设小区绿化环境时主要突出了梅江地区人工湖面的特点,运用大面积的草坪配合各种长青植物以及五颜六色的花卉做衬托,营造出绿色生态环境。同时利用21%的园林甬路、铺装、座椅、兰亭等的园林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悠闲娱乐的良好场所,满足了生态宜居城区的要求。

2.2 梅江居住区植物种植情况

梅江河西部分居住区运用了大量天津市“市花”月季,配合5%乔木,26%常绿,67%灌木,1%组球,1%藤本等植物,通过艺术手段,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植物线条、形态、色彩等天然美。高低错落有致植物配搭,营造出“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唯美环境,为居民打造了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该地区涉及绿化植物百余种,花草树木25万余株。其中乔木类10 900余株(白蜡、栾树、合欢、国槐、垂柳、法桐、山楂等),常绿类57 700余株(黑松、剑麻、雪松、桧柏、沙地柏、白皮松等),灌木类147 600余株(西府海棠、红叶李、碧桃、丁香、紫叶矮樱、紫薇等),组球1 270余株(黄杨球、女贞球、桧柏球、刺柏球、紫叶小檗球等),藤本类1 930余株(爬山虎、五叶地锦、凌霄、蔷薇等),月季30 100余株,种植品种琳琅满目。栽培总量排在前三名的园林植物分别是,乔木类:法桐、国槐、白蜡,种植数量分别是1 098株、976株、768株;常绿类:桧柏、铺地柏、侧柏,种植数量分别是22 898株、15 887株、8 368株;灌木类:锦带、红瑞木、丁香,种植数量分别是40 399株、25 332株、9 086株。

2.3 常见植物品种介绍

梅江地区有近2/3的居住区采用合欢、国槐、法桐、剑麻、雪松、云杉、木槿、金银木、紫叶李等常见的植物作为绿化小区、美化环境、防尘减污的首选。在绿化建设、景观景点设置中,运用最多的3种植物为法桐、剑麻、金银木,它们是乔木、常绿、灌木类的代表绿植。目前已有近一半数量的小区进行了栽植,是梅江居住区也是城市绿化中最常见、种植数量较多的绿化植物。

法桐为落叶乔木,主要生长于中亚热带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树皮深灰色,薄片剥落,内皮绿白色。嫩枝被黄褐色星状绒毛。具有抗逆性强,不择土壤,萌芽力强,很耐重剪,抗烟尘,耐移植等特点。对城市环境适应性特别强,具有超强的吸收有害气体、抵抗烟尘、隔离噪音能力。

剑麻是一种常见的龙舌兰属植物,原产北美东部和东南部。是多年生叶纤维作物,也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种硬质纤维。其耐寒、耐阴、耐旱、耐湿,常年浓绿。数株成丛,高低不一,表面有蜡质层,坚硬似剑。开花时花茎高耸挺立,繁多的白花下垂,姿态优美,花期持久,幽香宜人,是良好的庭园观赏树木。

金银木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常丛生成灌木状。花是优良的蜜源,果是鸟的美食,并且全株可药用。金银木是园林绿化中最常见的树种之一,常被丛植于草坪、山坡、林缘、路边或建筑周围观果。金银木树势旺盛,枝叶丰满,初夏开花有芳香,秋季红果缀枝头,是良好的观赏灌木。

3 结束语

满园春色、百花争妍、翠色欲流、绿草如茵,优美绿色的宜居环境推动城市发展的脉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梅江居住区以其特有的生态社区创建为带动,有效地加快推进生态宜居城区建设,打造出天蓝、地绿、水清、景美、充满勃勃生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家洋,鲜靖苹,邹曼,等.9中常见绿化树木滞尘量差异性比较[J].河南农业科学,2012(11):121-125.

[2] 孟维康,郭春生.法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08(4):88-90.

[3] 张宝义.现代生态园林中之物的设计配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2):113-114.

[4] 陈钰.园林植物配置优化与城市环境保护[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4):130-132.

[5] 雷蕾,王玮琳.杭州园林植物配置调查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8(4):93-94.

[6] 张鸿翎.宿根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J].华北农学报,2004(S1):168-170.

[7] 崔志明,苏荣春,张学文.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S):109,122.

[8] 董会杰.浅谈城市园林植物的造景作用[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1):162-164.

[9] 甄彦欣,王鲜英.提高居住区绿化水平初探[J].华北农学报,2004(S1):168-170.

[10] 张丹,吴金凤.从施工角度看园林设计[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3):136-138.

上一篇:暖心新年贺词下一篇:在全市各界人士2021年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