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教育部等“双一流”、“双万计划”提出为地方高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与数字化时代倒逼旅游管理人才变革与发展。但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面临体制机制创新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成为一流专业建设制约瓶颈。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地方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篇1: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

【摘要】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萎缩、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行业就业率低等现象十分突出。如何对旅游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已成为高等旅游院系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以宁波市高校为例,分析了宁波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行业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并结合宁波旅游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提出了解决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相关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宁波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主要出境旅游客源国,并已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总量非常大,而且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预测,未来10年目前我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⑴虽然中国旅游业前景看好,但我国高等教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很难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处境十分尴尬。一方面,旅游企业(如旅行社、酒店等)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少,毕业生选择旅游企业就业的越来越少,造成在旅游行业的低就业率(30%左右)和高流失率(两年后仍在旅游行业就业的不到20%)。[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萎缩、行业就业率低的现象十分突出。

如何对旅游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提高本科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可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旅游院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少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思考。但在我国高等教育现有的旅游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机制下,从毕业生就业角度探讨旅游管理本科教育模式改革的个案研究十分缺乏。本文主要以宁波市高校为例,结合宁波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宁波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

宁波是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副省级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中心旅游城市。根据宁波市“十一五”发展规划,2020年将把宁波建成“海内外闻名的港口旅游城市”。近年来,宁波市政府已出台宁波旅游国际化行动战略计划,决心营造高质量的国际旅游环境,打造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加快宁波旅游国际化进程。

旅游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人才。根据2007年宁波市旅游局对宁波旅游行业的人才状况进行的抽样调查分析,宁波市旅游人才队伍虽然呈现出总量不断增加、整体素质和学历层次逐步提高的趋势,但总的来看,宁波旅游人才不论是在数量、素质和专业结构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宁波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对宁波旅游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是一个极大的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在:

其一,旅游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宁波市旅游行业现有直接从业人员约13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70万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数量仅占全市人口比重为2.3%,比全国平均水平的6.1%低近4个百分点。[2]

其二,旅游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目前宁波市旅游人才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8.9%,旅行社、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仅占10%,持有与旅游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的人约为23.5%。[2]

其三,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紧缺。目前宁波市紧缺的旅游人才主要集中在应用技能型人才(如饭店服务人员、餐饮策划、小语种导游人员等)、新型旅游业态专业人才(如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大型会展活动管理服务人才、旅游项目策划服务人才等)和具有国际眼光,对国际旅游市场比较敏感的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如高级旅游营销人才、饭店高级职业经理人、旅行社高级人才等)。[2]

其四,从旅游企业人才的需求来看,宁波市各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不够青睐,旅游企业大都愿意招收中职和大专学历的人才。这反映了当前我国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旅游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建设不适应、旅游人才培养滞后于企业需求的问题突出,也表明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创造性人才已成为高等旅游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宁波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旅游人才供给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根据调研,宁波市大中专院校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选择在宁波工作。目前,宁波市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20所,在校学生人数8700余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4所,在校生6280人;高等院校6所,在校生3000余人),已经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旅游教育体系。[1]宁波高等院校目前开设旅游本科教育的仅有宁波大学、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高校。笔者对宁波市三所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和分析情况如下。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高校,是宁波市惟一的按重点本科招生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该校旅游管理专业近4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见表1。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于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宁波大学负责办学与管理,浙江省第一批进行国有民办高校体制改革试点的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属于第三批次招生。该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近年来就业情况见表2。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创办于2001年6月,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浙江大学负责办学与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属于第三批招生。

从表3中数据来看,虽然宁波市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90%以上,行业就业率也大都高于全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行业就业率。但是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行业就业呈现递减的趋势,而选择其它行业就业或者考研的人数比例是逐渐增长的。需要说明的是,本统计采取的数据样本是这三个学校的初次就业情况,至于毕业生的二次就业情况,因为各种原因则难以统计。实际情况是,不少毕业生选择在旅游行业就业后,选择跳槽的不在少数。因此,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最终选择在本行业就业的比例要大大低于一次就业的行业就业率。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毕业时宁愿暂时失业,也不愿到旅游行业工作,出现了企业人才短缺与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行业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

1.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问题

一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一些院校旅游专业的开设是跟风而上,没有完全考虑专业的定位和市场需求,在培养旅游行业何种类型人才方面明确不目标,以至于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后很难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需要。

二是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差,过分注重管理课程,而实际操作。这使得许多学生虽然综合素质不错,可是职业素质不强。

三是师资(尤其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缺乏。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半路出家的多,新出校门的多,许多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最后在就业时选择在学校教书。他们无论是在业务结构方面还是在业务水平方面都有较大的欠缺,特别实践经验较为缺乏。

四是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实践时间较短,或流于形式。部分院校没有像瑞士。

洛桑为代表的“前院后店式办学条件,也缺乏基本的服务技能模拟实训室,导致学生到了实际工作岗位时,表现出眼高手低,不知从何下手。

2.旅游行业用人单位的原因

旅游企业或部门在招聘毕业生时显现较强的功利性和短期性,注重招聘需要有丰富旅游管理经验或从业经验的熟练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虽然缺少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具备较高的素质、专业水平和发展潜力。而用人单位往往吝惜用人成本,缺少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机制,很难吸引高素质、高学历的管理人才。

3.社会对服务性行业的偏见

由于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而服务行业就是伺候人的工作,从事服务业让人在心理上觉得低人一等。加上社会、家长对旅游业的误解,认为旅游行业是青春行业,不适合长久干下去,导致了毕业生就业观念上出现了偏差,出现了一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不愿意在旅游行业就业的现象。

4.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首先,不少大学生择业时过分注重在短期内有充分的晋升机会,有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氛围。旅游行业尤其是酒店业的通则就是要求管理者从服务员做起。因此,大学生的愿望与旅游行业的行业特性就成为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也成为大学生不愿意从事旅游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我国旅游行业基层工作岗位待遇普遍较低,而不少毕业生对自身价值的判断过高,还没有认清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这一现实状况,或者碍于面子不肯选择低薪部门,这就必将导致了有业不就的现象。另外,由于旅游行业的季节性和脆弱性等特征,部分毕业生对旅游行业的前景缺乏信心,从而不愿意选择在旅游行业就业。

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行业就业率低的主要影响

高校培养旅游人才,学生选择学习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行业使用旅游人才,这三者本来可以处于一种大致的供需平衡状态。可是现在许多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却并不选择就进入旅游企业,这使得高校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高校培养的人才进入其他企业,旅游行业又留下巨大的人才缺口,这对学校、学生、旅游行业三个方面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首先,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从毕业之后,却并不选择进入旅游行业就业,四年大学生涯中所学的专业知识将无法在未来的工作中完全体现出来。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许多旅游企业宁愿选择具有较强技能熟练度的专科或者中专学生,本科毕业生的相对优势也较小了。拥有专业优势资源却无法在旅游行业中应用,这不得不说是对专业优势资源的浪费。

其次,高校旅游专业培养出专业的旅游人才,但是却不能为旅游行业服务,这使得高校的教育成果无法在旅游行业中体现其意义,甚至也是对学校本专业的教育水平的一种质疑。高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却不为社会所接受,这会让人们怀疑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存在是否有其必要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也会考虑是否进这个专业。当然,事情并非绝对的,专业不对口现象的出现,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高校培养的多是些“宽口径人才”,除了能够适应本行业外,也能够适应其他行业,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高校本科教育的一种肯定。

另外,旅游专业的学生比之非旅游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旅游行业的运作流程与发展方向也更加熟悉。因此在进入旅游企业之后,更容易融入其中,这对旅游企业来说是很有好处的。缺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入企业,还容易使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当然,事情不能一概而论,专业不对口现象的出现,从某个角度来说未尝不是个好现象,不同专业的人才对同一个事情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旅游专业人才进入非旅游行业就业或者非旅游专业人才进入旅游行业更能激发一个行业的创造性。

五、解决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思路和对策

1.调整培养目标,优化专业方向

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与其它专业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各高校应在分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明确培养目标,尽可能将本科生培养成为旅游行业所急需的高级专业人才,提高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进入旅游企业就业的比例,以满足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现在,旅游市场对高级导游人才、旅游规划人才、市场销售人才、会展旅游人才、旅游商品开发人才、休闲度假和商务旅游开发人才等实用型人才已经表现出了强烈的需求,因此专业细化将是一个趋势。各个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实力来设置适应时代要求的专业,做到实用性,超前性,结构的合理性。

宁波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开办之初,对地方旅游人才的需求状况了解不够,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色。从近年开始,旅游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了改革和创新力度,结合宁波大学地方性、综合性等特点,确立了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为目标的办学方针,对专业方向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在“平台+模块”的基础上形成了饭店管理、旅游规划与管理、国际旅游等几大方向模块,加大了实践教学和外语教学的比例,增开了会展管理与服务、休闲学等新兴课程,取得了一定效果。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旅游学科是新兴学科,旅游专业在不同高校以不同的学科为依托而开设,大部分旅游院校专业师资尤其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缺乏。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既要以提高学历层次和优化职称结构为重点,又着力于具有行业实践经验和“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要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拓宽师资来源,从企业等实际部门中聘用师资,为学生开一些讲座或授课;增派访问学者,吸引留学生回国,从国外聘请师资。第二要加强教师的科研应用性。这是锻炼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师社会能力和社会地位的根本途径。第三要增加教师的实践阅历,要创造条件使教师深入基层,深入企业。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为了走出一些旅游本科教育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不如专科生,理论不如研究生”的误区,需要构建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新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专业实践、毕业实习与提前就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是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和国内外著名旅游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开展广泛的合作,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本着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等原则,与旅游企业合作建设教学实验室和实训实践基地,并借鉴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尝试与著名国际饭店集团实施订单式培养教育。

二是确保本科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利用短学期、假期或者周末去旅游企业和利用大型节庆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服务和管理方面的实践,可以试行3+1(理论+实践)的学制(前3年主要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最后1年主要在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写作)。

三是学生提前就业与毕业实习结合。我国大多数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的毕业实习时间往往很短,毕业实习往往容易走过场和流于形式。为了使学生的毕业实习真正富有成效,并能将毕业实习和学生就业相结合,灵活运用寒暑假和短学期,对学生的毕业实习进行统一组织和布置,根据学生的意愿,分批组织学生到不同旅游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这样通过大学四年不间断的实践锻炼,可以缩短从学生基层服务员成长到管理人员的时间,激发学生毕业后选择在旅游行业就业的热情,有效提高行业就业率。

4.开展旅游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了适应宁波旅游业国际化战略的需要,为地方旅游业发展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较强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和有一定国际视野的国际旅游人才,除了加强与国外著名旅游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外,还积极利用国外的优势教育资源,与国外高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教学科研交流和合作。近年来,宁波大学已和法国昂热大学达合作举办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合作项目,从学分互认开始到教育部批准正式单独招生,实现了国际教育与本土化教育的有机结合,该项目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5.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在高等教育已经不是精英教育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将指导工作贯穿学生大学生活的始终,已经变得尤其重要。就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来说,应该通过并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择业标准,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转变择业观念,培养对本专业的热爱,改变部分学生心中传统的导游服务、接待服务等工作低人一等的观念,将大学生就业教育、就业技能培训、创业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之中,使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观,以正确认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确立合理的期望收益评价体系,从而把满足国家社会需要与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人生目标相结合。

6.旅游行业和全社会积极参与

解决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旅游行业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配合。从旅游企业的角度来说,应该不断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和激励体制,在薪酬方面本科生与专科或者其他学历的从业人员应该有一定区别。旅游企业在选择和录用员工的时候,除了少数需要重视长相的前台岗位之外,不应把长相作为选择员工的首要标准。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人才测评体系,全面考察员工的素质,特别是其综合素质,这样旅游企业才能真正挑选出综合素质高并符合企业需要的员工。此外,根据每一名员工特点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建立良好的晋升机制,对那些真正有管理能力的人要给予学习提高与晋升机会,也十分重要。

从社会角度来说,现在社会上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负面报道过多,旅游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不被认可。因此,一方面政府需要重视旅游行业,让全社会知道旅游行业为全国做出的贡献,只一方面要为所有旅游从业人员呼吁,让他们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消除人们对从事旅游业工作人员及旅游业认识的偏差,使很多高素质的人才愿意留在这个行业里。

参考文献

[1]黄文.从旅游大国到强国高等旅游教育准备好了吗?[N].中国教育报,2008-12-08(05).

[2]王红芳.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市场需求[N].中国教育报,2007-7-30(5).

[3]应伟明,旭光.对宁波市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7-8.

[5]伍鹏.地方综合性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探讨:以宁波大学为例[J].产业科技论坛,2008(7):6.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CG54)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伍鹏(1968—),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与旅游教育。

作者:伍 鹏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篇2: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一流专业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摘要:教育部等“双一流”、“双万计划”提出为地方高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与数字化时代倒逼旅游管理人才变革与发展。但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面临体制机制创新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成为一流专业建设制约瓶颈。为此,本文在精准掌握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现存问题,提出从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等视角提出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一流专业對策与建议,对促进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一流专业建设绩效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一流专业建设

一、“双万计划”倒逼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一流专业体系研究

“双一流”、“双万计划”等政策于近两年由教育部等提出,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我国先后颁布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等,提出了关于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双万计划”等内容。这一系列政策的颁布既继承了以往“211”、“985”等的成功经验,又对不足方面予以改进和完善,试图通过打破身份固化、引入竞争机制、避免重复交叉,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一流专业的培育与建设为地方高校提供了新的契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的时代要求。一流专业是高校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计划,中央政府以及山东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一流专业的建设。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持续实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建设,建立专业认证奖励制度,推动高校建设一流专业,因此一流专业建设与提升研究已经刻不容缓。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面临着很多困境,在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同时,也面临着向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如何抓住一流专业建设机遇成为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体制机制创新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缺失、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对学生发展评价的不合理等。一流专业建设既是地方高校建设的基础工作,又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不同的专业建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连接高校与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学校与社会融合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一流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相关文献研究现状

1. 一流专业建设内涵研究现状

沈红(2017)基于纵向概念将一流专业界定为最好的、最高的层次。同时,基于横向概念,一流存在于一定范围之内的。比如世界一流,区域一流以及国家一流。刘炯天(2017)认为一流建设的本质是内涵建设。助推中国梦、教育强国转变、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需要一流专业内涵建设。陈治亚(2016)强调一流专业建设,是为国家、行业和区域培养一流人才。在分析陕西省推进“双一流”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四个一流”中,陈刚等(2017)将一流专业界定为一流应用型专业。关于为何一流专业、如何建设一流专业等一系列问题,廖祥忠等(2018)认为一流专业是特色专业,是具有优势,凝聚特色的专业。同时,提出了一流专业建设的建议,强调各高校应着重处理好取舍关系,不可贪大求全,也不可面面俱到,要集中优势和资源,逐个打造一流专业,在具体到某个专业建成一流专业方面。

2.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保继刚(2019)提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出现了偏差,无法满足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邱汉琴(2020)指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需错位、人才就业率低且流失率高等问题;吴必虎(2019)从游历视角研究了旅游管理的学科体系;徐红罡(2014)人才需求和人才的供给不匹配、专业体系结构不合理、旅游研究与旅游教育脱节等问题。张凌云(2012)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和体系建设应该从旅游的最基础、最核心和最本质的概念出发来研究和构建;段红云(2012)指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建设重在突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作用,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推动专业内涵式发展;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投入主体和层次,郭贵春(2011)提出专业建设投入可分为国家投入、省级政府投入和高校投入三类,包括政策投入和经费投入;葛道凯(2018)提出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团队是高校地位和专业水平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创新科研成果的主要承担者;钟秉林,李志河(2015)认为专业队伍建设实力代表着高校专业的整体生产力,不同专业对其专业队伍素质有着特定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是当前我国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重要内容;刘尧(2014)、刘小强、彭颖晖(2018)等认为提升一流专业建设队伍整体水平,要打造开放化、国际化师资;加快培育中青年专业带头人;重视不同层次、类型队伍的建设,形成结构优势和发展合力。陈育芳(2020)从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四个角度阐释了一流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法;高俊平、王祎珺(2020)从考核制度、责任强化、提升指导能力等方面探究了一流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法。

3. 旅游管理一流专业建设标准研究

邱汉琴(2020)指出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应对接新文科建设,进行学科重组及学科知识交叉渗;徐红罡(2014)从专业配置模式、国际合作、理论与职业教育、专业平台等几方面提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体系;黄四平(2019)提出,对旅游管理一流专业评价应做到“管办评”分离,并主张学校、学院、教育部三级评价体系。代新雷(2019)从专业规范、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社会服务能力等六个方面构建了一流专业绩效评价体系。周继良,张金龙(2018)提出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评估是政府、高校、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对专业发展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过程。张晓文(2020)分别从经费投入、师资力量、支撑条件、学术合作等投入指标与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社会影响等产出指标两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进行了绩效评价。赵建立(2018)、陈天凯(2020)提出,一流专业评价主体不仅要包括政府设置的专门机构,还要包括非官方专业评价机构,以及国外专业机构。任瑜(2020)、朱冰莹(2019)等提出专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寻求特色化、差异化的措施,不同的专业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应体现专业动态与综合性、创新过程管理、弱化行政管控等内容。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现存问题

1. 课程体系系统性不足,新岗位需求与课程设置不匹配

数字化时代,“一带一路”倡议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了新诉求。第一,新技术的发展导致旅游业传统岗位数量减少,职能单一的岗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并催生出旅游业新岗位,例如智慧旅游相关岗位、文旅融合相关岗位、岗位细分后产生的新岗位等,主要包括OTA运营人员、数据分析員、创意策划师、旅游质检员、研学导师等。第二,“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和地区形成巨大的资源市场要求加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国际化。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达15463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4531万人次,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加剧了对国际性旅游人才的需求。而目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新时代下人才需求错位,需要在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上提出完善方案。

2. 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缺少海外实践基地

培养国际化旅游管理人才,国际化实习基地建设是重要支撑点之一。通过国际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环节,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与方法。目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基地集中于星级酒店,而旅行社、景区、民宿、旅游规划公司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行业较少合作,学生实习满意度较低,尤其海外实践基地目前仍较为匮乏。

3. 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较低

随着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旅游管理教育也需与国际接轨,国际化的师资团队是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基础条件。现阶段,由于受教学任务、经费、办学水平等客观条件限制,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中具有国外留学、访学的人数相对较少,外籍教师所占的比例也较低。由于对国际旅游发展、旅游研究的新趋势和新热点缺乏敏感度,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根据国际旅游发展的最新动态来调整课程内容,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国外远程教育也较少,学习渠道相对单一。因此,从总体上看,全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科研项目合作能力、中外旅游发展比较教学能力还相对较弱。

4. 专业建设评估体系不完善

目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绩效评估体系尚不完善:在评估主体上,以政府组织的评估机构对专业建设绩效进行评价,缺乏多方协同性评价;在评估指标上,没有厘清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重视数量指标、忽视相对发展性指标,且大多数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缺乏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指标;在评估过程中,以静态评估为主,忽视了外部因素变化带来的影响;在评估方法和模式较为落后,大多数采取自上而下有组织的方式,无法反映专业建设的真实绩效。

5. 我国旅游教育专业认证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起步于2006年,经管类专业建设直到2016年才获得国际上的认可。而旅游高等教育更是缺乏专业认证的国家标准体系。教育部在2018年颁布了《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但仍有别于专业认证,在可操作性、持续性改进、关联行业等方面较少涉及。此外,我国旅游教育尚未形成统一的专门认证机构,旅游院校自身在专业认证建设上仍处于被动监管的状态,缺乏积极主动性,对专业认证机构的组建尚未足够重视。

四、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一流专业建设对策与建议

(一)对标国际专业认证,强化“四化”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

第一,数字经济时代,“一带一路”倡议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标准产生了变化,地方高校应对接企业与社会需求,做好调研,根据学校自身实际出发,培养“四化”人才,即信息化、国际化、特色化、专业化,并适应“旅游+”及个性化发展的跨行业应用型人才;第二,全面提高旅游教育质量,对标UNWTO的TedQual认证和《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贯彻OBE理念,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第三,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多元协同的育人模式,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新文科”建设,打造旅游管理类一流专业。

(二)精准对接社会各层诉求,完善旅游管理“二三四五”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内不仅要体现特色,还要突出专业的前沿性与时代性。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实践性强、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特点,以对接社会需求和产出质量为导向,构建旅游管理专业“二三四五”课程体系,即重组校内资源、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实现跨专业、跨学科建设。以特色课程为核心,在基础层、核心层、提升层3方面,打造公共课模块、学科理论模块、专业理论与技能模块、行业知识模块、实践实训模块等5大模块,通过构建课程群,最终达到学生在理论、素养、技术、实践“四位一体”的目标。

(三)强化师资“三转”目标,构建一流专业师资“四维体系”机制

加强师资是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以下几点构建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一流专业引育留用新模式:第一,强化教师“三转”观念,即教师从国际化转向全球化、从一味趋同转向和而不同、从结果性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第二,构建“四维体系”机制,①打造项目化引育体系,解决高层次拔尖人才、学术团队、学科带头人不足的重要举措;②打造立体化培养体系,促进教师师德建设、推动进修培训,加快高校教师队伍“全球化”、“和而不同”、“发展性评价”转向,实现教师的立体化培养、职业化发展;③打造高效化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全校联动、目标一致、上下衔接的人才工作体系,构建创业、科研、发展平台和空间;④打造分类化激励体系,构建教学、科研、职业道德、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能力和水平的综合评价。

(四)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二多一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国家战略,针对“一带一路”66个国家和地区旅游资源市场,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特色,提出构建“二多一动”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一流专业评价体系。目前被评为一流专业的学校都在建设期间,一流专业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评价主体体系,构建政府评价组织机构、非官方专业评价机构、国际教育组织机构以及学校及二级学院自评等多元化为主体体系,推进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一流专业建设国际化进程;第二,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人员、场所、信息三大维度,在投入和产出两个视角,构建专业规范、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课程建设、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社会服务能力等6个一级指标及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评价体系,且根据专业特色和发展基础,适时动态调整加权系数;第三,评价过程动态化,注重动态管理与协同性,根据评价对象自身的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整评价体系、标准和方法,做好定期评价与不定期评价相结合;学科与专业统筹并进的协同过程,与各种要素有机联动的整体系统;第四,评价方法多元化、科学化,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主观与客观、普评与抽查、自评与互评等不同方法,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结合。

参考文献:

[1]马勇,童昀.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价值诉求与实施路径[J].经济管理,2020(05):3-4.

[2]张俊娇,姚延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背景下我国旅游教育国际认证的新思路[J].经济与管理,2020(05):4-5.

[3]刘华琳,赵俊萍,李晓岚.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现代教育杂志,2020:52-54.

[4]张慧.高校国际化联合项目的三位一体新课程体系分析———

基于北方民族大学“3+1”中马国际化合作旅游管理专业[J].现代商贸工业,2019:(03):185-187.

[5]張冬良.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学科探索,2020(07):51-53.

[6]罗艳玲.新时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索[J].教育观察,2016(07):34-37.

[7]白丽明.学科专业一体化导向的旅游管理类一流专业建设研究[J].学科探索,2020(07):43-45.

[8]林东,严亦雄,李强等.智慧文旅时代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2020,(04):106-110.

[9]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R].北京:文化和旅游部,2020.

[10]陈学清,郑岩.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J].2019(05):196-197.

[11] 谭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研究——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3):27-28.

[12]周密,丁仕潮.高校国际化战略:框架和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09):57-61.

[13]姚建盛,张睿,吴忠军等.智慧旅游专业中计算机技术课程群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软件,2018,39(6):61-63

[14]姚伟.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01):215-216.

[15]陈胜科.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7):276-277.

基金项目:2019年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项目“旅游业投资风险与管理创新团队”;山东省本科教改项目面上项目“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M2018X291);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数字山东专项。

(作者简介:李秀,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等;彭淑贞,博士,泰山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乡村旅游等;吕臣,经济学博士,泰山学院教授,硕士导师,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产业升级与产业政策等。通讯作者:吕臣。)

作者:李秀 彭淑贞 吕臣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篇3: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考试改革与创新

【内容提要】 课程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传统的考试和学业评价模式对考试的目的认识存在着误区。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的现状,提出了课程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并以《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考试改革为例,阐述了其改革的过程及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旅游管理专业 考试 创新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北文理学院2010年度教研项目“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Y201018)的成果。

【作者简介】 龙雨萍,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等院校而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人才市场的适应能力是最为重要的素质,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载体,而课程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所以,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在提高教学效果、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课程考试改革具有时代意义。

一、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现状分析

旅游管理学作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其产生只有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因为地方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要达到上述培养目标,需制定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方案。考试是教学的重要构成环节,考试成绩可以突出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學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但一直以来,“考核方法单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僵化考试模式却严重阻碍了考试服务于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功能的发挥,制约了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 考试方式陈旧。在考试方式上,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多数课程一般是综合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的课堂出勤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实考试目的应该是检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考试结果作为学习效果反馈,应该能够准确衡量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为教学提供重要参照,以便查漏补缺。而这一目标很难通过上述考试方式实现。课程考试设计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多方位的。如《旅游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要求学生能通过具体的旅游市场营销案例,将市场营销的一般原理与旅游市场营销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掌握旅游市场的运行规律和操作程序,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考试内容单调。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考试在内容上普遍重理论知识测试,轻实际操作能力考核;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轻综合能力的培养。考试内容一般不会偏离课本和教师的教案,学校常要求教师在提交试卷时附上试卷命题审核表,标明教材每章内容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显然,这种考试考核的是对知识的记忆,使不少学生陷入考前突击背诵,考后马上遗忘或者考试时铤而走险作弊得高分的怪圈。考试丧失了意义,效果也很不理想,极易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也让平时认真学习的同学深感不公平。

3. 考试形式简单。课程考试通常采用期末一次性笔试、闭卷的形式进行,试题答案也几乎是唯一的,学校常要求教师提交试卷时附上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而口试、作业、课外实践、课程小论文等考核形式比较少见。这种考试偏重于考核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忽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考核。这种考试形式不仅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还让学生丧失了展示才华、智慧和个性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不利于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教改的热情,严重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4. 评价主体单一。考试成绩评定一般由教师完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参与其中。这种被动状态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分析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的结合。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应创建“能力导向目标”的评价体系。笔者连续三年尝试进行了考试改革。

1. 考试指导思想重视对学习潜能的评价。课程考试评价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和激励功能,不应以最终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的综合发展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

2. 考试内容侧重综合能力考核。考试内容是课程考试和学业评价方式改革的重点,在《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闭卷考试中,笔者改变了以往偏重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判断题等客观题的题型结构,提高了绘图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在考试中的比重。考试重点从单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转化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理解和运用,如旅游市场营销调研章节中涉及的确立调研主题、制订调研计划、设计调查问卷、实地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统计等是对学生基础技能的考核,最终的调研报告则是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考核。这一转化是全面考察学生基础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突破。

3. 注重多种考试形式相结合。《旅游市场营销》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旅游市场中与旅游单位、旅客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考核不能仅仅依凭口语表达,还应考核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概括而言,笔者的改革方案将本课程考试分为六个部分:课堂出勤、课外作业、热点问题讨论、市场调研操作、口试测验、期末笔试,成绩分别占总分的10%、10%、10%、10%、20%、40%不等,需着重指出的是,笔者在开课第一天即向学生详细讲解了考试方案,让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改革后的考试方案有两个主要特点。

(1)注重平时考核。平时考核包括课堂出勤、课外作业、热点问题讨论、市场调研操作、口试测验等。课堂出勤主要考查学生平时上课时的出勤率、课堂互动情况等。例如上课主动积极回答问题则此项得分较高、被动点名回答则得分一般、被动点名后仍不回答者得分偏低、没有出勤得分最低。这种量化出勤考核要求教师必须做好记录,才能在评分时做到有理有据,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

课外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初步运用能力。教师布置的作业在书本上无法直接找到答案,只有在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后才能作答。根据课时安排,一般8-10学时布置一次作业,作业的题型多元化,题量适中,难度适宜。可根据课程需要,要求学生就某一问题撰写小论文,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以外的知识信息,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

热点问题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由教师提出与课程相关的热点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分组讨论、课堂主题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如讲到旅游市场营销机会——风险分析时,要求学生先自由讨论襄阳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然后分组发言并要求对襄阳市旅游业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开展市场调研是对学生的营销调研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培养。具体步骤是:教师确定调研主题—学生制定调研计划—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统计调研结果—提交调研报告。如针对不同的班级,笔者确定了两个调研主题分别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情况”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问题”。让学生分别展开调研。要求学生先围绕主题分组设计问卷,然后在课堂上对问卷进行评价,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形成一份比较完善的问卷,然后再开展调研,收集调研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围绕主题发表各自的见解。

口试测验主要考核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水平等。考核方法一是让每位学生至少精读一本课程参考书目,然后概括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并发表读后感;二是开展辩论赛,以小组形式完成测试;三是将课程的某个章节留给学生讲授,让学生自己报名选择内容,以小组方式撰写教案并制作课件,讲授完毕后由其他学生点评,然后教师综述。除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采用教师准备口试题目—学生现场抽签—考虑充分后现场回答这种方式。这要求学生非常熟悉所学的课程内容,而且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这种方法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2)笔试试卷设置梯级试题。改革后的考试试卷题型多元化,同时试卷信息量增大,考卷内容可超过100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程度选择性答卷。为了避免学生趋易避难,可以针对不同的题目设定难度系数,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赋予高分值,鼓励学生丰富知识面,挑战有难度的试题。可以采用闭卷、半闭卷、开卷等考核方式。

4.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在《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考试改革中,由于考试内容、形式发生了改变,其评价标准也应随之改变。根据类型对试题仔细分类,客观题由教师附上标准答案,主观题如案例分析题由教师附上参考答案,热点问题讨论、市场调研操作和口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临场表现酌情打分,学生如对评分不满意,也可以当场申述。如对课程参考书目的阅读和介绍可以按书本内容、选阅理由、读书心得、演讲表现和综合表现进行评分。这种多次考核、多次评价的考核方式,公平、公正、公开,减轻了学生的期末考试压力,也能有效杜绝平时上课的懒散状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业评价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考试改革的启示

1. 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包括平时授课、期末出卷、改卷评分、给出成绩几个步骤。对教师而言相对轻松,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设计讨论、辨析、调研、口试的题目和过程。到期末对照教材出制试卷,考试结束后,用流水作业法改完试卷直接给学生评分,不需要按照比例核算学生的综合成绩。考试结果出来后,教师对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就结束了。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无法深究也无法挽回,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綜合素质无法得到显著提升。新的课程考核方式将教师推到改革的前线,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同时还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分析如何利用课程的每一章节培养学生的何种素质和技能,设计平时考核的具体方式,将考试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考试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使其既检查和督促教学目标的完成,又及时、直接地对教学进行反馈。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能力设计考核题目,还要有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还要有创新的意识与实践能力。因此,提高教师能力和素质,建设一支高素养、强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顺利进行课程考试改革的关键。

2. 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多元化发展。新的课程考核方式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考核,学生不能再以笔试60分作为自己的学业目标,必须将深刻理解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广泛应用于旅游企业的营销实践活动,锻炼工作岗位所需的综合素质作为学习的多元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能力比学历更重要这一道理,从而引导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主动参与教师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到符合市场要求、适应市场变化的真本领。

从高校发展的角度分析,考试环节的改革可以使学校更加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为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提供巨大的推动力;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讲,考试改革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风的改善,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当然,考试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在与教材、学生的磨合过程中,仍在不断摸索,根据随时出现的新情况进行适时的细节调整,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以至逐渐完善,日臻成熟。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 吴访非,彭宝权,吴瑶.房地产法课程考试改革与创新[J].沈阳干部学刊,2011,(8).

责任编辑:赵春燕

作者:龙雨萍

上一篇:六一活动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幼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