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践教学行政管理学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社区管理课程目的是为培养具有社区规划、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等实操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打下基础。目前我国高校的社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存在内容随意性大、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单一等不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实践教学行政管理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程实践教学行政管理学论文 篇1: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摘要]本文在回顾我国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指出了我们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五大误区:过分重视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考证、教学方法的隐性冲突、实践平台的形式化和对国外实践教学的盲从等,认为我们应切合高职院校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力争走出误区,试着分析了走出误区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 误区

自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招收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学生以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社会对这一专业学生的需求加剧,高职院校为适应市场需求也先后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及专业。从课程性质来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强调实践教学就成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核心教学方法,但过分强调的结果在人力资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许多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足。

一、目前国内高职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探索正在丰富、扩展着高职教育的方法体系。从现有的文献研究和实际情况来看,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实践平台的构建等四个方面。

对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方面,无论是学者还是一线从事教学人员都有充分的共识。

在构建基于实践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体系方面,南通大学的王敏从以下五个要素——教师、教材、教学方法、学生、教学平台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关培兰、南志珍等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案例、实验教学、软件运用、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与实习等环节,目前社会实践与实习环节是探讨的热点。

尽管人们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上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果,但是无论在理论探讨方面,尤其是在实践应用方面,现有的尝试都没有突破性进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成体系的实践教学理论指导、成功范例引导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干扰,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形成了一线教学工作者的盲从心态,同时也在无意中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很多误区。

二、人力资源课程实践教学的五大误区分析

误区之一:忽视理论教学,过分强调实践教学

近几年来,随着人力资源课程教学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同时也源于实践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优势,的确,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职生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不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显然掌握这些理论基础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于高职生将来走上相应的岗位上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划分上更趋向于实践教学,以上种种原因致使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减少乃至很少讲授基本理论和理念,而对理论知识在现实中之应用的讲授也同样不够。除此以外,有些教师虽已意识到这一问题,但是由于自身缺乏实践训练、实践知识与实践经验不足,故有时课堂教学或实践教学方面则显得不伦不类。

误区之二:注重学生考证,弱化了培养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毕业后成功走上社会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基础。这一目标在很多高职院校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相反随着社会上企业组织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加大、进入门槛的提高,很多高职院校把学生考取人力资源相关证书的数量作为培养目标,认为考取相应的证书就等于完成了培养目标。

误区之三: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存在隐性冲突

强调多元化实践教学,这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人力资源课程教学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创新,不过我们也发现多元化实践教学的方法之间存在着隐性冲突。首先是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教学时间上有冲突,很多高职类人力资源课程的教学课时安排和教学实践课的时间分配不合理,一般都是课堂教学占大头,实训或学生动手时间很少;其次是在课堂教学中,譬如案例讨论与分析、情景演示与模拟、方案设计、视频播放与专题讲座、实践平台等,这些方法之间也存在着冲突,如案例讨论、情景模拟和方案设计之间关于如何将他们交融、结合成一种有效的教学实践方法;又如专题讲座和实践平台之间的互动性联系并不紧密等问题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各种实践教学方法的功能和作用;另外就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主体角色互换性上存在着冲突。

误区之四:实践平台构建形式化,实际效果不明显

实践平台是为了更好的把所学理论和当下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一座桥梁,借助这个平台,学生不仅可以感性地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而且也可以理性地归纳和总结自己理论方面不足,同时对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也有着莫大的帮助。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构建人力资源实践平台存在形式化倾向,如有的实践平台只是学校在企业里挂块牌子,也有的高职院校只是到企业走走、看看和参观。实践平台的形式化必然导致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与预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误区之五:盲从国外实践教学,无视国内实际状况

国外人力资源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工具往往是以契合本国、本地区人力资源政策、法规和国家、地区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进行设计的,如“美国大学管理类的专业一般都有600——1300小时不等的社会实践要求;在英国,各种授课形式均非常普及,由于信息的社会化程度高,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实习职位和实践机会,实习多采用分散、自主联系形式,实习内容有别于集体安排,突出个性特征”。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现出了理论成熟性、体系完善性、学生实践个性化和信息化为主要的特点,这些特色在我国还远没有形成,因此我们不能盲从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相反应结合本国、本地区和本校学生实际来进行精心组织实践教学,才能凸显自己的特色。

三、人力资源课程实践教学误区的对策分析

对策之一:创新人力资源实践教学新理念

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兼具科学性和实践性,并且实践性非常突出的专业学科,同时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也具有自身的职业道德、伦理标准和法律准绳,因此就要求我们在人力资源实践教学中树立新的理念——培养学习主体的人文法治素质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相互交融。

强调在人力资源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习主体的人文法治素质,就是说教学主体在实践教学中紧密结合国家、省市和本地区的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法规、制度和条例以及人力资源从业者所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等来进行授课,培养学习主体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较好的法制观念和法治意识,从而摒弃由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实践遗留下来的各种旧观念、看法,进一步使学习主体形成科学的、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素养。

注重人力资源实践教学,既是我们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性质所要求的,同时也是高职生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关注学习主体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倡导学习主体学习的终身化、社会化,提高他们转岗就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才能为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各个模块运用上打下一个坚实的教育基础。学习主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来源就是实践。

培养学习主体的人文法治素质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前者是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关键和核心。如果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只强调技能的培养忽视人文法治素养,或者相反,那都是有缺陷的和不完善的。

对策之二:建构人力资源实践教学新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在国外的发展有着50年左右的历史,整个学科发展相对成熟,有着自身比较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我们建构适合我国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来说有着有益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

从国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来看,人力资源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等方式。案例教学是通过情景教学和个案分析揭示案例所蕴含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从具体的个案推导出一般的原理,它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说,使学生学习起来更觉得生动、亲切,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的。模拟教学主要是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内容结合人力资源相关软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模拟为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将模拟实践及上机演练贯穿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既让学生学会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岗位配置,也让学生在模拟中成为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应的训练,该课程结束时学生已基本被培养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类专门人才,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教学效果也明显改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社会实践教学,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式。社会实践无论是考察调研、系统分析,还是各方案的设计,都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和应变能力。因此,学生必须积极主动“走出去”,到企业中检验所掌握的理论并在实践中“边干边学”。学校应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以缓解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压力。

对策之三:打造人力资源实践教学新团队

师资水平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对于以实践技能培训为主的高职人力资源课程学习来说,要实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综合实践能力,必须要精心打造和培养一支既能讲授人力资源理论基础课,又能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操作的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实践教学的新团队。

笔者以为这支新团队的人员组成结构应为: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师——企事业组织人事经理——高职学生;其知识结构应为:高职教师——丰富理论及实践能力,企事业人事经理——丰富实践知识、预测及讲授能力,高职学生——积极投身实践锻炼的精神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具体构成如下图所示:

这里把学生列为实践教学新团队中积极的一员,认为通过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引入学生这一角色,作用在于一是帮助学生成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团队的内部互动和交流,把师生都培养成为具有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的新人。

对策之四:优化人力资源实践教学的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环境优化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内部制度环境的构建和完善,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效果,必须构建切合本校实际情况相吻合的制度。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践教学制度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从组织层面上落实人力资源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计划,研制和编写人力资源实践教学大纲和教材,依据实践教学大纲和教材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和反馈,使实践教学落地生根。二是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管理来让学生得到实践,从学生角度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及各种学生组织是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方面,各个学生组织的管理无疑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同时各个学生组织是让学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培养和锻炼的重要依托,也是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优化人力资源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三是积极创设组织外部的实践教学制度环境,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外部制度环境创设和完善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管理技能充分理解和应用的有效保障,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从学生培养视角、校企合作共赢视角来建设组织外部实践教学的制度环境,通过协议、合同、经费保障、交流方式方法方案等方面来着手构建人力资源实践教学的外部制度,让制度规范外部实践教学的过程,而不是让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实践教学仅仅是停留在参观这一低层面上。

总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在高职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对当代高职院校提出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的结果。因此,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中努力把握和吸收优秀实践教学成果,也要摒弃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同时更要分析和探讨适合本校学生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而形成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成果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方铁, 曹仰锋.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年历程——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董克用教授[J].人事瞭望,2004,(1):8-10.

[2] 王敏, 构建基于实践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体系[J]科教文汇,2008,(8):87.

[3] 南志珍,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产学结合的探索[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9):84-85

[4] 关培兰,申学武.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4(2):

[5] 朱新艳,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J]. 中国水运,2006(6):231-23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张显锋

课程实践教学行政管理学论文 篇2:

基于学生能力提升的社区管理课程协同实践教学探索

[摘 要]社区管理课程目的是为培养具有社区规划、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等实操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打下基础。目前我国高校的社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存在内容随意性大、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单一等不足。基层治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强化整体功能提升,激发协同效应,既要有校院系层面的制度协同提供资源和激励保障,也需要校内外不同主体力量协同、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开展立体式协同实践教学,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为我国基层治理输送亟需的人才。

[关键词]实践教学;社区管理;人才培养;协同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便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社区是我国社会治理系统的基础单元,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末梢和微观细胞,社区承载着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及公共服务在微观层面的兜底功能[1]。社区管理课程是为适应我国社区建设和治理实践的需要而创设的基础性课程,目的是为培养具有较强的社区规划、社區治理和社区服务等实操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国家顶层设计来看,鼓励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基层导向和激励机制愈发明确和健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到基层社区就业或创业,掌握必要的社区管理理论和实践知识已成为其了解和融入基层的敲门砖[2]。

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偏好理论轻视实践,教学设置和管理主要围绕着理论教学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而随着“重实践、宽基础”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应运而生和逐步推广,各高校对课程实践教学日渐重视[3]。如果说理论教学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主,那么实践教学则偏好专业综合技能的训练,具有现场感、操作性、创新性与综合性等特征,能涵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未来职业所需的综合实力。作为服务我国基层治理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社区管理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习得从事基层管理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随着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推动,加大社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充分回应和满足基层管理人才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已成为高校和社会的共识[4]。

二、社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实践教学法不受课堂教学因素限制,能增强课程内容的真实感、场景感和生动感,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完成理论向实践的知识转化,具有显著的教学优势,节约人力资源投资成本,符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发展。应该看到,历经多年的课程建设,我国高校社区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已有了较完备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考核方案和评价标准,相比之下,社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较大,实践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明显不足。

(一)课程实践教学缺乏统一的标准

从课程的理论框架来看,一般包含社区管理的原则、社区管理的主体、社区管理的内容、社区管理的模式等基本内容,课程实践教学要思考:哪些内容应该结合当下的管理实践来进一步深化理解,实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确定,决定课程实践时间的依据是什么?上述这些问题在实践教学中都很模糊,总体来看,社区管理实践教学的内容随意性较大,缺少实践教学的统一教材和评估标准。实践计划、实践考核及评价标准都不够完备,有的高校即便编写了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计划,但在执行时却非常随意,多凭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个人喜好进行,甚至存在把学生带进社区观摩一圈就当作完成实践教学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当然有时实践教学的支撑条件不够完备时,课程老师也会本着方便、节约成本的原则更改实践计划和内容,缩短实践时间。

(二)课程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无论是内培还是外引师资基本都以理论研究的科研成果为主要考量指标。特别是刚任教的年轻教师,理论研究和成果积淀较多,但由于长期封闭的校园求学生活使他们较少有机会直接参与社会治理,因此对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关注较少;走上工作岗位后,各高校对年轻教师所谓的“站稳站好讲台”的要求也多指理论授课的被认同。同时,由于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科研压力型体制所导致的“重科研轻教学”的价值取向,使得实践教学在教学科研体系中进一步被边缘化。因此出现相较理论授课而言,实践教学的授课鲜有专门的专业训练和指导的情况,尤其是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大多靠任课教师自我摸索。任课教师因缺乏社区管理的实践经验和指导经验,长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教学而短于实践教学的情况比比皆是,特别是对实践教学缺乏宏观的指导布局和整体性规划,使得实践教学活动碎片化且不够系统深入,对学生的指导专业性不够,不利于学生形成对社区管理知识和实践的整体认知。

(三)现有的实践教学方式较单一

实践教学一般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两种形式,因为经费少、师资弱、实践基地少等现实条件的限制,不少高校的实践教学都以课堂实践为主,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场景模拟等教学形式。课堂案例教学一般也多是搬用二手案例而非授课教师利用一手实证材料直接编写,故案例教学常受到研讨主题、研讨场景甚至课堂上学生规模等因素的局限,致使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不尽如人意;而场景模拟教学更是会受到时间、空间、模拟者的演绎能力、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现场处置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并不充分。课外实践需要有经费保障、稳定的实践基地等支撑条件,故相对课堂实践更不易组织和开展;况且在现实的社区场景中开展的校外实践,因脱离了学校封闭式的学习管理环境,学生到了校外生活场景中,一般表现得较好奇、松散、随意,如果实训管理缺位或不规范,校外实践教学通常会变成走马观花甚至沦为形式,实践教学效果也因此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社区管理课程协同实践教学探索

协同是一种价值理念,即为达成某一目标对多个主体的协调过程,突出系统的动态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了协同学理论。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社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经历,实践教学单靠任课教师和单一的课程实践其实是难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高校人才培养应强化不同部门、施教方式的整体功能提升,激发协同效应。这就需要多主体协同发力,既要有校院系层面的制度协同提供资源和激励保障,也需要校内外相关主体协同配合开展立体式实践教学,为我国基层治理输送亟需的综合型人才。

(一)院、系协同建立社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由开设社区管理课程的院系协同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与评价标准,形成符合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专业素养和能力培养的需要,结合实践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明确课程实践方式,比如,可以结合理论课的具体内容选择课内实践或课外实践,并使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形成互惠模式,通过调查研究、岗位实践、项目实践等课外实践方式获取经验材料,院系鼓励师生参与调研并根据调研材料编写课程教学案例,以便于课堂内案例教学和场景模拟等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而课堂实践中师生的“头脑风暴”又会激发对社区治理现实问题的进一步聚焦和思考。课内外多元立体式的课程实践教学,将会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升,从而在实践中扎实专业技能、厚实理论修养,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为未来从事基层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要协同完善课程实践教学监督反馈体系。制定课程实践活动的质量评价体系,对实践指导教师、参与实践的学生等都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建立由校内教学督导、校外导师、实训指导教师、学生代表等组成的评价小组,对课程实践活动给予及时反馈,以便于实践教学开展的稳定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尤其要重视的是,实践教学不同于课时清晰的理论教学,需要按照指导教师的实际付出量化实践教学的课时数,以鼓励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投入。

(二)协同相关课程建立课程群实践教学模块形成教学合力

一般开设社区管理课程的多为行政管理或公共事业管理等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通常也会开设社区服务、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学、物业管理、城市管理学等具有关联性的课程,这些课程都会开展各自的实践教学,不免造成实践内容重复或者碎片化的情况,不能有效地形成教学合力以提升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各课程分散的、过频的碎片化实践教学也会透支相关教学实践基地的资源,甚至扰乱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相关社区组织的正常工作秩序。如能协同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的多门课程形成教学合力,协作课程群力量形成体系化的教学实践,拓展实践教学的宽度,挖掘实践教学的深度,将更有助于学生基层治理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此,课程群内的任课教师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应本着提升学生能力的宗旨,打破各自的课程壁垒,以课程群为单位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通力合作以达成实践教学的最优效果。

(三)协同各类社会实践和学科竞赛资源深化实践教学效果

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每年都会有寒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科创项目申报、挑战杯赛事、学科竞赛等系列实践活动,在国家重视基层社会治理的政策推动下,不同实践活动和项目关注社区管理或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议题已是大势所趋。但遗憾的是,在各类社会实践和项目中,大学生常各自为政、单干居多,即便组成团队也是局限于班级内较小的规模,跨年级跨专业的不同团队间合作较少,因各团队资源分散,成员精力有限,大学生在相关赛事中也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社会实践成果。社区管理课程实践可以依托这些实践活动或竞赛项目,打破年级甚或专业壁垒,形成新老生之间、不同专业学生间的互动协同,以老带新、专业优势互补,延伸社区管理课程实践的链條,有的高校设立的“大学生社区工作室”就是很好的尝试。通过各类项目的实地演练培养学生对基层社会的洞察调研能力、思考和研判能力,这一协同过程也是对相关课程群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和实践演练。

(四)协同高校、政府、社会等主体力量和资源提升实践教学实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社会治理与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将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城乡社区因此成为落实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场域和关键环节,协同政府、社会、市场等不同治理主体力量提升各类公共服务供给质效是大势所趋,因此社区治理必将涉及多个主体、多种利益的博弈,呈现出日益复杂的态势。首先,社区管理课程实践需正视和回应这一变化趋势,融合社区场域内基层政府、社会组织、市场组织等不同主体的力量和资源,不断增设实践实训基地,充实课程实践资源,给学生提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平台,使之能从不同主体的视角切入并管窥社区管理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其次,府校合作、校社合作等校外实践,不能拘泥于参观街道、清除社区卫生死角等流于表面的活动,更要把课程实践真正嵌入到社区常规管理工作中去,比如,学生可常态化地深入到社区协助相关组织开展调研活动、宣传活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等。为此,学校要充分链接和利用上述资源,创新课程实践方式,既可以带学生“走出去”,深入社区做调查研究、特色实践、参与式实践等;也可以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基层管理者、社会组织资深专家等开展线下讲座、线上互动,给课程实践教学带来鲜活的案例和第一手资料。当然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还需要高校能不断拓展利用府校、校社合作的机会,利用校友资源并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模式。

四、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社区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本着提升人才培养综合能力的价值取向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未来需要高校、政府、社会组织、市场组织、教师、学生等多主体参与并形成联动,充分链接并协同各类资源,整体性发力产生协同效应,促进社区管理理论知识再建构和本土化实践落地生根,为讲好基层治理的中国故事提供智力支持,真正提升社区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实现公共管理类专业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创新型治理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曹海军.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J].政治学研究,2018(01):95-98

[2] 黄荣英.关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06):164-165.

[3] 刘宗锦.我国城市社区教育协同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17.

[4] 邱玉慧,张继亮,段绪柱.府校合作模式下社区管理课程实习实践教学及方法创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5):61-63.

作者:孙璐

课程实践教学行政管理学论文 篇3:

试论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构建

【摘要】实践教学是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之一。因此,应关注教育类专业硕士的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问题。文章从建设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出发,思考了如何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关键词】教育类 专业学位 研究生 实践教学 保障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是覃兵主持的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G2011B017)阶段性成果。

“实践环节是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国内外关于培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探讨,都注重实践环节。”[1]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是指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学或管理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与应用型的研究生和学术型的研究生相比,在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应该更高,“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结构应减少理论性课程,增加教学实践课程;调整公共必修课程的比例与课程内容,增加专业选修课的比重,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等”[2]。当前,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方式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微格教学、顶岗实习等。要充分实现各个实践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努力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从而培养工作真正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有特色。

一、完善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近年来,专业硕士研究生不断扩招,因而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数量上的增长必然影响到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面对当今社会严重的就业压力,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要能接受国际化的竞争,就必须加强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的。

我国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是培养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是研究生将教育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快速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最终表现出自己真实的应用才能的教学形式。所以,在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部分是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前必需参与完成的任务。完成专业实践教学要求的内容,并达到相应的要求,才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可见,实践性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的质量。而怎样才能保障培养质量呢,那么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成

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把对实践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实践教学环节与管理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能够提高和保障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的稳定、有效的整体。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由保障体系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了保障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质量,满足社会用人单位以及研究生对自身素质的需求,通过对影响实践教学的要素和环节进行控制,运用系统管理原理构建起来的组织结构、程序和资源系统。而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一般由外部保障体系与内部保障体系构成。

1.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内部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内部保障体系是指高校内部为了提高和控制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质量而建立的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根据与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一脉相承的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部分:管理职责、资源管产品/服务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3],将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内部保障体系分为以下几大系统:

(1)实践教学目标保障

“对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来说,首要任务是制订教学自标,再考虑怎么来保障。教学目标是培养目标下的具体操作性目标,教学工作的明确目的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保证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非常重要”[4]。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与技能目标,根据此分类,结合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实践教学目标应该更加侧重于动作与技能目标。

(2)实践教学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保障

研究生实践教学的人力资源分为师资队伍(教师和导师)、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三个部分。在研究生培养中,师资队伍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能在知识上给予学生指导和影响,更能在人格、心智上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保障。

(3)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与管理保障

教学设施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是研究生教学质量的物质保障。具体来说,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硬件设施主要包括教学基本设施、图书资料、教育教学实习基地、教学经费等方面。教学基本设施主要是指教育类专业的多媒体设备、校园网以及开展教学所必需的教具与设备等。丰富齐全的教育类图书资料,用来扩充教育类专业研究生的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教育实习基地保证实习教学的质量。教学经费主要包括图书资料与教学软件购置费、研究生教学酬金等。

(4)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管理保障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来说,教师要教的、学生要学的,都以课程的形式出现,又大都由具体课程组成,课程设置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着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

(5)实践教学质量监测保障

“实践教学质量检测保障主要是针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系统的测评和调查,做出定性或定量的价值判断,为实践教学管理下达必要决策提供依据。此外,监测必须进行全面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按照科学有效的程开展相应工作。该保障系统的成员主要有专家及行政管理系统聘请的专家;实习单位专家;在校生和毕业生组成研究生代表;导师组的导师组成,并建立研究生部实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实施评估系统的工作”[5]。

2.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外部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外部保障体系是指为监督和协助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质量建立的校外监控体系,主要包括政府与社会、教育部门、研究生培养机构等。

实践教学内部保障是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保障,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核心保障。外部保障体系是整个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保证整个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过程。在建立实践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要紧紧围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创新性人才这一培养总目标,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核心表现结合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总体定位及特色,合理地选择体系要素,组织协调各种保障力量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以形成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2.系统性原则

众所周知,体系是指将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因而,在构建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应该坚持系统性原则,采取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地考察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活动的各 个要素和要素关系,使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各个因素、教学过程各环节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以便进行有效控制。

3.动态性原则

世界万事万物都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氛围当中,人们要根据不断的应对这种变化。实践教学也不例外。实践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而实践教学的质量也会随着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从而影响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那么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建立更要充分考虑教学目的与当前的实际,根据内外部条件和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与完善。

4.持续性原则

蔡元培先生多次强调对学生要实行“终极教育”和“终极关怀”,实际上强调的是教育的持续性。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建立要从持续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的发展观出发,及时了解实践教学质量需求、进行持续管理,并从组织制度上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5.可操作性原则

构建的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必须切实可行。要在理论上、操作上、效果上均具有可行性。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全面反映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删繁就简,适应研究生培养单位实际需要,使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得到不断完善。

四、完善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对策

1.培养方案、课程计划应突出实践性特点,开设多种实践性课程

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围绕培养学生解决教学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制定,开设多种实践性课程,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理论学习紧密围绕教育实践而开展,理论研究也应该围绕基础教育工作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写作。课程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学见习、进入到学校调研等等。注重案例教学,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开展教学与教育管理学科研究。在实践课程中开展研究性的实践互动,充分研究与教学有关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素质的各种教学经验,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应突出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可多采用讨论式教学,既可使课堂生动活泼,又可博采众长,也能充分调动和发掘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内在潜能。

2.加强导师遴选,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优化师资队伍

关于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挑选,要求导师在基础教育上有稳定的科研方向,对基础教育的研究要达到一定学术水平,而且要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同时聘请优秀的中学教师及管理者担任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兼职导师,改善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师资结构,优化师资队伍。吸纳基础教育专家进入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师资队伍,参与培养工作。这样,既弥补了研究生导师长期远离基础教育的不足,也可以弥补部分培养单位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师资队伍的不足。

3.重视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评价方法,建立完善的实践性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的评价对实践教学的过程及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都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通过评价,使学校获得综合的、全面的反馈信息,并改进实践教学。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产生正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也能充分调动和发掘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利用、开发自己的天资、潜力,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同时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评价方法,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实践,采用不同的方法,扩大以实践性为特征的评价比重,结合我国教育硕士教育评价实际经验及国外先进的评价经验,建立完善的实践性评价体系。

4.教育部门加强宣传,提高社会认可度

2009年开始,教育部扩大招收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这说明国家开始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教育部门在扩大招生的同时,还要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当今时代迫切需要的人才类型。学校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才能得到有效的衔接,进而提升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的社会和基础教育认可度,从而才能保证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5.建立完善的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实施环境

科学管理的基础是必须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并制定完整规范的实践教学运行操作机制,建立较为系统的奖惩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且具备健全的实施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立足于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增加全方面投入,丰富校内图书资料,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加强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一切为了培养高质量的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生服务,学校要在硬件设施上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才能真正的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震.国内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2:95.

[2]杨明全.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7:57-59.

[3]吴霓.学校教育保障实施ISO 9000族标准的研究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1.

[4]常志利.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66.

[5]王斌.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以全国11所体育院校专业研究生为例[D].西安体育学院,2011:26.

作者简介:

覃兵(1973-),男,湖南永顺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徐红霞(1988-),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

宋秋云(1988-),女,湖南怀化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1级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

作者:覃兵 徐红霞 宋秋云

上一篇:高中春季学期开学典礼演讲稿下一篇:学生纪念九一八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