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原创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局之年,是教育系统深入实施“奋进之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的重要一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原创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原创论文 篇1:

立足新起点 再创新业绩 努力推进全省党史工作的大发展大繁荣

这次全省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是经省委领导同志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和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全省党史工作,研究如何加强全省党史工作队伍建设问题,部署2012年党史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全省党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把党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省委对党史工作十分重视。2011年1月10日,省委召开了党史工作座谈会和全省党史工作会议,省委书记吉炳轩和时任省委副书记杜宇新分别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对全省党史工作提出明确指示、做出全面部署。11月7日,省委副书记杜家毫在分管党史工作不久就专程到省委党史研究室看望干部职工和调研指导工作。今年2月14日,杜家毫同志专门听取了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情况的汇报,并同意我们提出的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意见和建议。省委对党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对全省党史工作者的极大鼓舞和鞭策,也是全省各级党史部门进一步做好党史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证。

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党史工作的精神,进一步深化对党史工作科学发展思路的认识

学习习近平同志讲话和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精神,结合全省党史工作科学发展的实际,深深感到,要肩负中央、省委赋予党史部门的重要职责,实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全省党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开放兴室、开门兴史,紧紧抓住“一个中心”、“三个重点”。“一个中心”即:坚持以党史研究为中心,始终把深化党史研究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抓紧抓好。“三个重点”即: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做好党史资政工作;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做好党史育人工作;要着眼长远,整合资源,做好党史工作队伍建设。重点要把握好对以下五个方面的认识:

(一)必须坚持“开放兴室、开门兴史”

就是说,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党史研究工作。这是实现龙江党史工作发展繁荣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党史工作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从实践上看,经费不足需要开放,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力量不足需要开门,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实现资政育人的新突破,更需要开门、开放。必须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勇于开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先进经验,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党史研究工作;要坚持兼容并包、广辟渠道,借助外部力量,利用各种有效途径推进党史宣传工作;要坚持开拓创新、勇于进取,冲破消极封闭因素,采取先进理念和科学模式推进党史工作,走出党史工作开放发展之路,使党史工作更有活力、更有影响力。

(二)必须始终把深化党史研究作为第一位的任务

这是中心任务、首要任务,是基础、是关键,必须始终抓住、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否则,一切无从谈起,资政育人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同志在听取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汇报时要求坚持不懈地把党史研究这个第一位任务抓好,既是强调党史研究是党史部门的立身之本,又对夯实党史研究基础、提升党史研究水平提出明确要求。坚持党史研究的基础地位,做好党史研究工作,就是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准确记载和研究总结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创新史和自身建设史;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和勤奋的治学态度,完成好党史基本著作,开展好党史基础研究,推动学术繁荣、多出精品力作。

(三)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做好党史资政工作

这是党史工作的根本目的。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指出:“资政,就是通过深入的研究成果,用党的丰富历史经验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通过对党的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为人们正确认识现实和改造现实提供历史依据和历史启示。”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党史资政工作指明了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史部门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党史部门的职能和优势所在。党史部门只有发挥自身优势,了解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来自历史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善于以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规律、历史成就,做好资政工作,给人们启迪和借鉴。

(四)必须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提升党史工作育人水平

这是党史工作根本任务的重要方面。党史育人工作就是用党的光辉历史、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党员领导干部、青少年和广大人民群众。提升党史育人水平,就是要积极推出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强的党史文化作品,借助现代化的宣传载体和推介方式,使之从书斋走向社会,使广大人民群众入心入脑,受到教育。在党史育人工作的实践中,只有破除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保守观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阔思路,拓宽渠道,才能使之上水平、提层次,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要努力把更多的党史研究成果用现代化媒体手段表现出来,宣传出去,进入百姓之中。

(五)必须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党史工作队伍

这是党史工作的根本保证,是立室之本,强室之基。只有不断培养造就大量的党史专家、名家,才能实现精品力作荟萃;只有培育、锻炼一批党史学科带头人,才能提升党史研究和宣传教育水平;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史人才队伍,才能实现龙江党史工作的繁荣发展。我们要在党史工作队伍建设上解放思想,着眼于改进人才培养环境和机制、构建合理队伍结构,努力形成一支高素质、高层次、有战斗力的党史工作队伍,为党史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2012年的党史工作

2012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全省党史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发[2010]10号、黑发[2010]19号文件和全国、全省党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放兴室、开门兴史,紧紧抓住“一个中心”、“三个重点”,全面推进党史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获新成绩,开创新局面,为实现党史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而不懈努力。

(一)认真完成党委和上级部门交办的重要工作

参与建立黑龙江党史纪念馆是省委交办党史部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肩负这项任务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也是对党史干部队伍的锻炼和考验。省委党史研究室要按照省委要求,组织精干力量,高质量完成任务,为在十八大前如期开馆做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各级党史部门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建设纪念馆的工作。筹建本地党史纪念馆的市级党史部门要按照党委要求,加快建设步伐,圆满完成任务。地方党史资源丰厚、具备建立党史纪念馆条件的市(地)要按照地方党委的要求做好论证和请示工作,积极申报,争取立项。

出版发行《东北抗日联军史》,组织召开一定规模的首发仪式,在国家级报刊媒体发表推介文章,通过拍摄纪录片、影视剧等方式,将黑龙江省独有的党史资源宣传出去。出版发行《黑龙江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B系列丛书和《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丛书》(黑龙江卷)是中央党史研究室部署的重要任务,省、市党史部门对所承担的工作,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做好项目收尾与付梓出版工作。

(二)积极推进以地方党史正本编撰为重点的党史研究工作

各级党史部门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对编写党史正本的组织领导,集中人力,集中精力,推进党史正本的编写进度。省委党史研究室要根据审改意见完成《中共黑龙江历史》第一卷的修编,争取出版发行;继续吸纳党史专家意见,组织好对第二卷的内容修订和完善;做好编写第三卷的规划安排,形成编写提纲。市(地)党史部门要按照要求,进一步开展党史正本第二卷的编写,书稿成熟的市(地)做好出版发行和组织学习工作。党史正本第三卷的资料征集和专题研究也要提上日程,逐步推进。

同时,要加强党史人物研究和党史专题研究。省委党史研究室要完成《黑龙江党史人物传》第七、八卷的编辑和统稿;出版发行《李敏回忆录》。开展党史人物传编写的市(地),要保证传记内容翔实、准确,评价客观、公正,经得起历史检验。各级党史部门要围绕党史正本开展专题研究,搞清本地党史中的重点、难点;有计划地加强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党史重大事件、重大问题的研究。

(三)切实加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党史资政工作

各级党史部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党史资政的科学内涵、重要作用、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切实把服务大局的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找准党史研究服务大局的切入点,根据本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需要,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选题。省委党史研究室要通过组建课题组,做好《黑龙江省对全国的历史贡献》资政专题的研究;市(地)党史部门要围绕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等确定选题,开展资政研究。要巩固和精编党史资政项目《执政纪要》、《执政纪实》,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征编质量,逐步形成编纂工作的有效机制。

(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形式、手段与载体,扩大党史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要按照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的要求,把党史宣传教育作为党史工作的“引擎”和“出口”,创新手段,活化形式,丰富载体,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主要是以迎接省十一次党代会和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积极做好党史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宣传。省委党史研究室要在为省十一次党代会召开营造舆论氛围中发挥作用,开展党史宣传。各级党史部门要谋划好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党史宣传工作,积极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同时,要筹备黑龙江省地方党组织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好东北抗联著名将领周保中诞辰110周年纪念宣传工作。

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活化党史宣传形式和手段。省委党史研究室启动筹拍电视文献片《黑土地的红色记忆》(暂定名);各地也要深入挖掘本地的党史资源,根据实际推出党史读物、党史电视片等宣传作品,提高党史宣传育人的普及化、大众化水平。要在利用互联网、手机、动漫等新的载体和手段方面进行学习、尝试和实践。尚未建立党史网站的党史部门,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党史网站;已建立党史网站的市(地)要在栏目设定、内容更新等方面进一步调整和加强。

要积极拓展党史宣传教育的载体和阵地,加强党史教育基地建设。省委党史研究室要组织好全省党史教育基地的申报评定命名和挂牌工作;市(地)党史部门要配合省室做好这项工作,推进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和宣传。

(五)加大党史资料的征编力度,强化资料的管理利用工作

省委党史研究室要在黑龙江省党的文献编审委员会的领导下,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黑龙江党的文献编辑工作;要加速推进资料库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提高资料的使用率和利用率;要做好党史资料馆的筹建工作。各级党史部门要在继续挖掘和抢救民主革命时期党史资料的同时,重点做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资料的征编。根据研究需要,有计划地向老革命、老干部、老模范征集口述资料和个人保存资料,不断拓展资料来源。编辑出版组织史资料第五卷,做好组织史资料征集的经常性工作。

(六)着眼于全省党史工作的科学发展,加大党史业务指导的工作力度

各级党史部门要按照一级指导一级,层层抓好落实的要求,积极做好党史工作的统筹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中发[2010]10号、黑发[2010]19号文件和全国、全省党史工作会议精神,对于全省党史部门来说,是管长远、管根本的,我们要下大气力进一步推进对文件和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指导督促未召开会议的市召开全市党史工作会议,对文件和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尽可能协调解决基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传达中央和省委以及上级党史部门的指示精神和要求,总结推广各地开展党史工作的典型经验;组织指导市(地)编纂地方党史正本,组织史资料和革命遗址通览。举办党史资政育人专题培训班,推进资政育人工作;注重系统内外的信息交流,继续办好《黑龙江党史工作信息》;加强对省党史学会和省党史人物研究会的指导。市(地)党史部门也要负起责任,根据工作需要,通过有效形式推进对县(市)区党史工作的指导。

加强党史工作队伍建设,为党史工作的繁荣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当前,党史工作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新阶段、新形势下,我们能不能落实中央和省委对党史工作提出的新期望、新要求,承担起党史工作艰巨而繁重的新任务,关键在于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史工作队伍。今年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的主题就是党史工作队伍建设,这也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史工作队伍建设,并在队伍建设中切实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结构合理、富有开拓精神的高素质党史工作队伍为目标;坚持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部署;坚持大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史工作队伍建设,为党史工作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升党史干部的综合素质

各级党史部门要始终把学习摆到突出位置,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组织党史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创业创新创优的实际能力。要深入学习党史专业知识,特别是要把《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作为指导我们开展研究的范本学深、学透、学精。中央党史研究室今年将组织开展全国党史部门工作人员学党史活动。我们要按照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参加学党史活动,在活动中要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并在考核抽查中展现黑龙江党史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加大对干部培养锻炼的力度,切实为党史干部的成长进步创造良好环境

各级党史部门要从着眼于培养地方党史专家、学术拔尖人才和促进年轻干部快速进步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营造党史干部成长的良好环境。一要安排中青年业务骨干组织重大研究项目,参加重要学术会议,担任重要课题负责人,进一步增强他们驾驭重要研究项目的能力,使之成为专家型人才和学术带头人。二要多给年轻干部定目标、出题目、交任务、压担子,吸收他们参与课题研究,鼓励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尽快成长,为党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后备力量。三要通过举办和组织参加业务培训班、专题研讨班,以及到外地学习调研等“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党史干部扩充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四要创造机会和条件,安排党史干部参加党委或相关部门组织的专项工作、到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锻炼,使他们在工作领域的拓宽中,提高综合分析、创新工作的能力。五要本着工作需要、学用一致的原则,鼓励党史干部接受继续再教育,不断丰富知识,提高学识,夯实工作基础。

(三)完善和创新机制,激发党史干部的创造力和活力

健全和创新有效、管用的制度机制,是提高党史工作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在坚持已有可行的党史干部队伍建设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在责任和激励机制方面完善和创新。健全责任与考评机制方面,全省党史部门已经实行全员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继续完善推进,没有实行的要开始推行。要通过定岗、定责和定质、定量考核相结合,建立比较科学的干部业绩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健全激励机制方面,要在全省范围内评选表彰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有计划地开展专项工作表彰;完善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重点对原创性、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奖励。通过建立与完善责任激励机制,切实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回报,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党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推动党史工作“三支”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大党史”工作格局

党史工作的“三支”队伍,即党委党史部门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党校、行政学院、干部院校、高等学校、社科研究机构等单位的党史教学科研人员;热心参与党史工作的老同志,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史工作的依靠力量。各级党史研究室作为党委主管党史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统筹把握、主动联系、积极沟通、密切配合、有力服务,把中央、省委文件和全国、全省会议给我们创造的政策依据、有利条件转化为推动党史工作“三支”队伍建设的实际举措和工作成效。对党史系统主要通过任务布置、项目合作、业务培训等办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形成全省党史系统的整体合力。对省、市各相关部门,要注重工作的交叉点和结合点,主动协调、积极参与和服务于与党史有关的工作,加强联系和合作,借力工作、“借梯上楼“。要积极吸纳热心支持党史工作的老专家、老同志参与党史研究和党史宣传。要以各级党史学会和党史人物研究会为纽带和桥梁,加强与广大党史教学、党史研究人员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学术研究、党史宣传等方面的优势和重要作用。党史研究室作为“两会”的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大力支持,为“两会”开展工作提供良好条件。总之,我们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工作,推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党史工作中来,共同构建“大党史”的工作格局。

同志们,党史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加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更加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奋力开创全省党史工作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为黑龙江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本文作者: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李振锟

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原创论文 篇2:

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局之年,是教育系统深入实施“奋进之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的重要一年。

教育工作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现代化2035和五年实施方案,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体制、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证抓党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一、加大投入力度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1.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目标任务:健全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优化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结构,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

工作措施:推动各地进一步建立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加强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监测,督促落实“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推动落实完善扩大教育社会投入政策。推动各地建立拨款、资助、收费“三位一体”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完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加强经费监管,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提高使用效益。

2.依法保障中小学教师待遇

目标任务: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政策。

工作措施:推动各级人民政府优先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发放。研制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

3.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目标任务: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工作措施: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研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推进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力争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7%以上、出口带宽达到100Mbps(兆,秒)以上。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有序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启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建立数字化资源进校园监管机制。推动“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召开中国慕课大会。出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办法》。推动更多高校课程在国际著名课程平台上线。系统推进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增强德育针对性实效性

目标任务: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建立德智体美劳教育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教材审查机制。

工作措施:研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导纲要))o编好审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组织开展培训,做好宣传推广。全面落实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出台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及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中小学教材审查工作细则。推进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使用全覆盖。加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一体化建设。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完成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编审和14个学科非统编教材审查工作。继续编好、审好、用好马工程重点教材,研制党的领导进教材编写指南,推荐一批相关学科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教材。加强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和管理。研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导纲要。强化资助育人理念,构建资助育人质量体系。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继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落实《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研制加强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继续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5.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目标任务:推动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工作措施: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稳步推进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研制《关于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指导意见》《中小学生分级阅读指导目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6.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目标任务:推进体育美育教学改革,加强考核和督导评估。强化近视防控工作责任制。

工作措施:研制《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高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和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研制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持续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研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加强学校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印发《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纲要》,推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推广应用。

7.大力加强劳动教育

目标任务:全面构建实施劳动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开展劳动教育情况考核、评估和督导。

工作措施:出台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劳动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教育法将“劳”纳入教育方针。鼓励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

8.强化家庭教育

目标任务:明确家长主体责任,发挥学校指导作用,健全家校合作机制,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工作措施: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作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密切家校合作。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研究制定家长、学校指导手册。启动家庭教育法立法研究与家校共育共治机制实践试点。

9.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

目标任务:深化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改革。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工作措施:出台中小学招生入学2019年工作通知。制订推进中考命题改革的意见。加强督查督办,加快建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中小学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

三、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10.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

目标任务:采取多种措施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健全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完善监管体系。

工作措施: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各地出台实施意见,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各地完善小区配套园管理、公办园生均拨款制度与收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扶持、教师配备与待遇保障、规范监管等政策制度。开展小区配套园、民办园过度逐利行为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实施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发挥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引导作用。继续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推进幼儿园实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研制出台普及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办法。

11.提高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目标任务: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完善综合控辍保学机制。

工作措施:指导督促各地制订完善农村学校布局规划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标准。督促各地做好全面改薄收尾工作,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健全辍学高发区重点监测制度,实施精准控辍。依托寄宿制学校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

12.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

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各省(区、市)全面建立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进一步降低。

工作措施:继续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加大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实施力度,推动中西部省份提高普及水平。制订全国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最低标准,指导各省(区、市)建立生均拨款标准和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部署各地制订普通高中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组织开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专项督查。

13.提升民族教育质量

目标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缩小民族地区与全国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

工作措施:落实加强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指导意见。支持民族地区加强学前和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推进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内涵发展,启动实施第二批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好新一批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制订实施内地西藏班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内地民族班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培训。制订加强和改进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工作的意见。

14.办好特殊教育

目标任务:给残疾学生特别扶助和优先保障,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工作措施: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根据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底数,落实好“一人一案”。研制《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启动残疾人教育条例立法后评估工作。制订国家通用盲文和手语量化评测方案,修订《汉语手指字母方案》等配套标准。

15.坚决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

目标任务: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稳步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打造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

工作措施:高標准、严要求做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聚焦最困难的深度贫困县,按“一县一策”原则制订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指导方案。加强教育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举办教育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稳步提升教育脱贫攻坚质量。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进定点扶贫工作,印发《教育部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做好2018年直属高校定点扶贫考核工作。印发《教育部2019年对河北省青龙县、威县定点扶贫工作要点》。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出台《关于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的指导意见》,召开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工作推进会,统筹推进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省部共建等工作,大力推进部省合建工作,引导和支持中西部高校增强“造血”功能。实施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继续实施“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实施学生资助数据库与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数据库有效对接,全面推进困难学生精准资助。

16.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语言资源科学保护

目标任务:树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认同感,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大语言资源科学保护力度。

工作措施: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举办第22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继续开展县域普通话情况调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开展县域普通话基本普及验收工作。制修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订工作,推动《信息技术产品中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发布实施。完成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建设。推进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举办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系列活动。加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举办中华经典诵写讲系列大赛。拓展双边语言政策交流互鉴。

四、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17.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目标任务:推动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制度体系,着力破除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五唯”问题,促进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的各阶段、各环节、各方面。

工作措施:深入开展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调查研究,分类推出评价改革相关举措,形成相对完整的教育评价改革制度框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改革融入“双一流”建设、教学审核评估、学科评估的核心指标。进一步健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研究建立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和评价办法。规范科研评价结果使用,进一步改革高校科技奖励工作。实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研究制订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完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

18.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

目标任务: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重点突破考试内容改革,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工作措施: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要求。积极探索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积极探索在高职院校招生、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中参考使用高中综合素质档案,改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招考,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方案。

19.深化管理方式改革

目标任务: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推动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工作措施: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完善职业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落实《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的若干意见》,赋予科研人员更大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进一步扩大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范围。积极稳妥推进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制订落实中小学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的文件。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研究制订督查检查考核计划。持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20.系统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

目标任务:完善督导体制机制,加强督导评估队伍建设,推动督导公开监督和行政问责。

工作措施: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开展对省级人民政府2018年度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认定,启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认定。继续开展中西部教育发展监测评估。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稳妥推进专业评估,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深入发展。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

21.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目标任务:完善民办教育发展法律制度和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监督管理,促进民办教育科学健康发展。

工作措施:推动各地加快出台民办教育管理实施细则。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发布。

22.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目标任务:加强中央部门的政策联动和制度协同,强化地方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改善办学条件,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工作措施: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启动实施1+X证书(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启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评估。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

23.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培育建设科技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落实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强化体育美育和国防教育。

工作措施:研究制订《关于加快推进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提升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指导意见》。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开展本科专业三级认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设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认定一批质量文化建设示范校、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典型、基层教学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等。组织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研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研制《普通高等学校分类设置标准》《深化独立学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民办高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加强高校教材建设和管理,支持和鼓励“双一流”建设高校编写高水平、原创性教材。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深入推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推动高校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成果转移转化。启动实施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支持开展关键领域博士人才培养专项工作。制订《关于深化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意见》。召开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推进卓越研究生教育。加快“双一流”建设进程。实施高校社科管理改革创新工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办好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上好全国最大的一堂国情思政课和创新创业课。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开展精准就业创业服务。落实体育美育及国防教育相关文件要求。

24.办好继续教育

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工作措施:研究制订新时代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相关政策文件。推进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指导推进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关工作。做好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试点总结,推动开展国家资历框架研究。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放资源,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加快发展城乡社区教育。积极推进老年大学建设。推进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深入实施。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监测活动。办好2019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25.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目标任务:做好科学立法工作,抓好执法关键环节,全面推动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加强普法教育。

工作措施:研究起草学前教育法(草案),推动职业教育法、学位条例、教师法修订工作。制订《未成年学生学校保护规定》。探索依法治理“校闹”机制,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健全学校依法办学法律服务与保障体制。继续推进教育系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推动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法治资源教室建设。充分发挥各地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作用,进一步做好法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印发《关于深化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意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制订《教育部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研究编制规范性文件清单。

26.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

目标任务:探索新时代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模式,推动形成以河北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一带一路”、东北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为战略重点的区域教育发展新格局。

工作措施:编制实施河北雄安新区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分别研究制订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建设长江教育创新带、推动海南教育创新发展的具体方案。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启动实施中西部教育振兴发展计划。

27.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目标任务: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服务国家战略优先领域。做好公派留学和来华留学工作,积极参与教育领域全球治理。

工作措施:研究出台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有关文件,组织召开全国教育外事工作会议。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促进学生流动、学历学位互认。深入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师资培训计划。继续办好“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壇。充分发挥中外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平台作用。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修订,规范普通高中开设境外课程管理。研究出台高等学校境外办学的支持政策,加快建设中国国际学校。抓好来华留学质量规范的落实。推动授予“双一流”高校一定外事审批权。积极推动内地与港澳教育交流合作,持续扩大大陆与台湾教育交流合作,为港澳台青年来内地(大陆)学习、就业、创业、交流提供更多机会与便利。优化孔子学院全球布局,修改完善《孔子学院章程》,加快中方院长和教师职业化进程。推进高校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推动“鲁班工坊”建设。深化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合作。积极参与全球2030年教育议程实施和世界教育规则制订。培养和推送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振师道尊严

28.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目标任务:严格贯彻执行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深入推进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强化对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

工作措施: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督促各地出台实施办法。研制出台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深化师德师风综合整治。开展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表彰奖励工作。推动创作反映教师时代风貌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严肃查处学术不端、招生考试弄虚作假等违反十项准则的行为。

29.深化教师管理与教师教育改革

目标任务:督促各省份履行教育职责、落实教师编制等管理政策。深化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各环节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工作措施: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入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研制进一步挖潜创新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的意见。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政策。研制符合基层实际的中小学教师招聘引进指导意见。出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研制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研制完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岗位设置的指导意见。研制出台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重点办好一批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稳步推进三级五类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建设国家级“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选树一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典型和一批学校先进基层教学组织。遴选一批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以实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30.营造教师安心、静心从教的环境

目标任务:减少各类检查评估事项,让教师静心从教、潜心育人。

工作措施:出台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环境的政策文件,明确地方责任,全面清理和规范针对教师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填表及各类社会性事务,实行目录清单制度,未列入清单或未经批准的不准开展。

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31.纵深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

目标任务:持续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加强源头治理,强化警示教育,营造风清气正教育氛围。

工作措施:各级教育部门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党组讨论和决定党员处分事项工作程序规定(试行)》要求。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突出政治巡视,在整改落实上发力。指导和推动直属高校党委对所属单位党组织开展巡察。推进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查自纠和集中整治工作。规范清理直属机关检查、验收、评估、评审等工作,强化纪律要求。整治师生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32.在教育系统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目标任务:切实增强教育干部队伍执政本领,把加强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作为重要政治责任,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动力和能力。

工作措施:贯彻落实《关于贯彻落实(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奋进之笔”中心任务,组织开展各级各类专题培训。贯彻落实拟出台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完善素质培养体系、知事识人体系、选拔任用体系、从严管理体系、正向激励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工作体系。组织实施“司长风采项目”“处长奋进纪实档案”“厅长突破项目”“高校书记校长履职亮点项目”,把重大项目实施作为考察识别、考核评估和展示干部风采的平台。贯彻落实新时代直属机关、直属高校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工作实施办法,组织开展优秀年轻干部专项调研。

33.加强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

目标任务: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强化直属单位党建和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小学校党建。

工作措施:把2019年作为教育系统“支部建设年”,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在高校广泛开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活动,作为教育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内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自选动作。出台新时代加强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文件,选优配强高校党政正职。研制深化直属单位综合改革的相关制度文件。会同中央组织部启动修订《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研究制订高校党建工作标准。继续实施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持续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和研究生“双百”(百个研究生样板支部、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活动,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直属机关党支部“对标提升计划”。推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健全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的建设。制订《中小学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基本要求(试行)》。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着力加强信息化、精准化、规范化建设。

34.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目标任务:着力推进精准思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继续打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

工作措施:组织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和“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组织开展高职高专马工程重点教材高校思政课和部分文科类专业课教材专项调研。推动高校按要求配齐专职思政和党务工作队伍。落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直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 邢星

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原创论文 篇3:

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创新样本

【调研背景】

健康是人民最具普遍意义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进一步明确了人民健康在党和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如何将党建工作与医改深度融合以更好服务群众,成为公立医院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于1943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湖南省厅直属大型综合性附属医院,是湖南省学科最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医院之一,是国家卫生部首批授予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面积 107 亩,在职职工 2725 人,编制床位 2315 张,现设有 49 个临床科室和 8 个医技科室。随着“新医改”进程的推进,药品零加成、分级诊疗等政策的落地,大型公立医院发展不断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从规模效益到质量效益,都需要摆脱思维惯性和定势,以创新之力从内部生发动力、深挖潜力,实现转型。

近日,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有关专家学者,深入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调研党建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为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基本思路。

坚持问题导向 破解改革难题

抓住党建,就抓住了解决各种矛盾问题和推动医院转型发展的关键。应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公立医院建设成卫生健康战线的生力军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

七十六载风雨兼程。自建院以来,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发展,大力实施“质量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文化昌院”政策,医院得到长足发展。然而,随着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开展,南华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目标的确立及区域内医疗服务的激烈竞争,对医院发展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新任务。特别是巡视整改所暴露出的十八大以前从严治党不严不实,党组织软弱涣散以及党建与中心工作“两张皮”,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公立医院公益性彰显不充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青连斌指出,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公立医院过度市场化经营,导致社会责任缺失、公益性下降,这既背离了公立医院的办院宗旨,也加剧了人民群众普遍反感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公立医院是党领导的卫生健康战线的生力军,是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始终加強党的领导。近年来,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抓好党建是政治,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巡视整改为契机,聚焦突出问题,着眼标本兼治,以壮士断腕精神圆满完成了巡视整改的各项工作,扫除阻碍医院发展的顽疾,以党建创新推动医院转型发展初见成效。特别是国家心血管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专科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等“国字号”相继落户医院,进一步提振了医院发展信心,医院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抓住党建,就抓住了解决各种矛盾问题和推动医院转型发展的关键。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正在带领全院党员,再接再厉,把以党建创新推动医院转型发展向纵深推进。

善用创新思维 引领改革发展

跳出单一化的党建工作模式,“党建三创新”为保稳定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点燃了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调研组一行深入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了解医院党建工作情况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为凝聚思想共识,为医院转型发展寻求坚强保障,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改“重业务、轻党建”观念,跳出单一化的党建工作模式,以党建创新为导向,围绕中心工作,突出实践特色,积极创建“附一党建品牌”,特别是在干部管理、基层党建、思想引领、干部培训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其“党建三创新”为保稳定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点燃了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基层党建,加强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教授王东指出,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党员队伍和党支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着力抓实支部建设,才能使党时刻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真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为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在探索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刻认识到,加强党对中心工作的领导,要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示范性,积极探索党支部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此,医院根据党支部“五化”建设总体要求,将 18 个支部调整为22 个支部,让理论水平高、 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干部担任专职支部书记,配齐选优党建队伍。探索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注意从学科或潜在学科带头人中发现和培育党建带头人,进一步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的融合。全院 22 个支部共有支委 96 人,其中“双带头人”64 人。同时,首创“负面清单 + 个人绩效”问责模式, 出台《党员(干部)“负面清单”管理办法》,列举了 24 条负面清单内容,从细微处入手,划出党员的“行为禁区”,将党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纪律等逐一规范细化,使每位党员清楚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从而把好言语关、行动关,守住共产党人的基准和底线。依托党务管理系统建立了负面清单信息数据库,全面归集管理全院党员、干部负面行为记录,负面数据纳入绩效考核,影响支部、个人评先授奖、晋职晋级。并首次设立党务工作部,统筹管理全院党建工作,打通医院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通过完善党支部组织架构,大大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及党员在全院的影响力、辐射力,为推进好党建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智慧党建,规范党组织管理方式。互联网的便捷性、交互性、开放性、实时性等特点,极大的促进了生活、工作的便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大势,强调全党要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 + 党建”成为党建工作发展的新潮流,这不仅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创新党建工作、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借助智慧党建平台,各党组织实现了党建工作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插上了信息化“翅膀”,实现了党建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智慧化。

2016 年,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创开发的党务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依托这一网络,可进行全院党内基本数据管理、党务工作管理、党务统计分析和考核等多项业务,把基层党组织建到了网上,把党员连到了网上,不仅提高了党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也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党员漏管失控的问题,推动了党建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

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认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当前,医院要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誓言刻在心中,从理想信念上扶正祛邪、固本培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同时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创新党建活动方式方法,强化针对性,切实提高教育实效,让主题教育入脑入心。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 307 医院原院长刘素刚认为,人才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要以党建为抓手,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学科人才培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唐钧指出,党建层面的初心使命一定要落实到本职工作上。就医疗服务行业而言,就是要与职业性的初心使命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具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做一个可以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满意感、安全感”的好医生、好护士。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合新时代党员队伍新面貌,坚持“思想教育 + 文化引领”相结合,通过开展专题书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党小组风采大赛、微党课、微电影、迎春晚会、红歌快闪等多种党建活动,有效吸引和凝聚党员。同时,构筑荣誉奖励体系,首创制定《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荣誉体系设置方案(试行)》,涵盖附一医院名人、党团综治和教学 3 大类 15 项,让榜样引领示范,让模范带动群众,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按照“培训质量第一、突出特色品牌”的原则,医院还完善整合出一种集讲课、体验、实践为一体的“院内党校 + 院外基地”紅色培训模式。此外,还采用“关爱基金 + 住院慰问”关怀模式,成立党员关爱基金,设立住院党员帮扶慰问金。通过全面优化党建活动形式,切实强化了党建活动的教育、引导、规范、宣传作用,实现党建水平持续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加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建创新为导向,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厘清了医院发展思路,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夯实了党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近年来,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3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100余项,作为合作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 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 项。此外,药占比耗占比大幅下降,教学、科研工作齐头并进,极大限度满足了民众对于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推动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迎来发展新时期。

聚焦使命任务 拓宽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新路

以党建为抓手,加强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为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重中之重。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在社会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筑牢公立医院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质,不仅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迫切需要,是公立医院增强队伍凝聚力、实现大发展的重要保障。

调研组认为,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实践,以党建为抓手,加强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为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

要把好“脉搏”,提升公立医院党建工作重视度。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是坚持党性原则的根本要求,是维护公益性的重要抓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只有不断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才能保障医院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才能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激发医护工作者工作热情,更好维护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本质特征,为增进群众健康福祉不懈努力。在医院巡视整改、深化改革与转型发展的关键和特殊时期,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时转变观念,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推动本院党建工作的开展,坚持医教研并举全面发展,全力打造让患者满意、员工幸福的现代化研究型附属医院,公立医院公益性不断彰显,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楼外景

要找准“病根”,强化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融合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医院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实践证明,脱离中心抓党建,脱离业务抓党务,医院党建工作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就会失去生命力,就会出现“两张皮”现象。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把好党建之舵,用好业务之桨,加强机关管理效能建设,加强临床科主任责任制考核,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上率下,树立良好医风医德,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要开对“良方”,加快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创新度。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合社会发展变化与自身存在问题,按照“抓好党建就是抓好前进方向、抓好党建就是抓好组织保障、抓好党建就是抓典型示范”的思路,探索出一条“以党建三创新保障三稳定促进三发展”的新路径,为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提供了创新样本。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善于夯实基层党建,创新党建推动模式 ;善于运用互联网新技术,创新党建管理方式 ;善于结合形势发展任务和党员的思想实际,创新党建活动形式,为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开展开出了“良方”,真正推动医院实现快速健康有序的科学发展。

上一篇:教师主观能动继续教育论文下一篇:乡政府消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