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工作调研提纲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关党建工作调研提纲(精选8篇)

机关党建工作调研提纲 篇1

基层党政机关经费保障情况调研提纲

一、调研对象为党政机关、政法机关、参公事业单位,不含机关下属事业单位。

二、了解、分析党政机关经费保障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近年来中央、省财政出台的有关做好基层党政机关经费保障措施的贯彻执行情况、采取的配套措施、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四、县、乡政府为做好基层党政机关经费保障工作采取的措施(如出台的文件、设立专项资金及规模等)和取得的成效。

五、近年来,县乡政府贯彻落实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各地出台的津贴补贴政策情况。

六、近年来,党政机关办公条件(办公用房、办公家具、行政执法装备等)改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七、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以来,基层政法机关经费保障状况改善情况(政法口)。

八、近年来,基层财政部门和党政机关加强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九、当前,基层党政机关负债情况,债务产生的主要原因、规模及影响。

十、从经济发展、社会管理、财力状况、财政管理体制(事权财权划分、转移支付制度、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理等)、支出

管理等方面对影响基层党政机关经费保障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十一、在分析基础上,从全面贯彻落实现行政策、整合优化现有资源和出台新政策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做好基层党政机关经费保障的政策建议。

十二、汇报材料中简要说明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单位性质、人员编制、实有人数、车辆数量、主要职责、收支总体状况等。

机关党建工作调研提纲 篇2

一、基本情况

(一)检委会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建设逐步走向完备

建立和完善检委会工作机制是检委会建设规范化的前提。2003年市院结合高检院,自治区院议事规则等制度和自身工作实际,在市院原有检委会工作规则的基础上,经过认真修订和完善,重新制定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工作规则》,实行检委会委员在会议记录上签名制度,制作印发检委会会议纪要制度、检委会会议决定督办制度等。在9个基层院中,共有7个院制定了本院的检委会工作规范性文件。较为突出的如新城区检察院细化制订了《案件督查办公室工作规则》、《差错案件评定标准及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

(二)机构、人员设置基本到位

目前全市两级检察院检委会人员构成基本符合《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中规定的职数要求。9个基层院中有6个院设立了检委会专门办事机构,除新城区检察院名称为案件督查办公室外,其他院的称呼均为检委会办公室。这些检委会专门办事机构都设在法律政策研究室,并配有兼职秘书一人,承担检委会日常工作。在9个基层院中,市区4院配备了专职委员。5个旗县院由于人员编制较少,还没有专职委员。

两级院共有检委会委员90人,年龄在50岁以上的26人,占28.9%;40岁以上不满50岁的47人,占52.2%;39岁以下的17人,占18.9%。男委员74人,占82.2%;女委员16人,占17.8%。从职务上看,检察长和副检察长40人,占44.4%;反贪局长8人,占8.9%;纪检组长4人,政工科长1人二者合计占5.6%;公诉处(科)长7人,渎检科长3人,侦监处(科)长6人,控申科长2人,四者合计占21%;研究室主任4人,占5%;专职委员9人,占10%;无行政级别的检察员3人,占3%。从文化程度上看,现有委员中,研究生5人,本科学历46人,大专学历35人,法律专业证书4人;另外属于全日制法律专业本科学历的7人,占委员总数的8%。

在9名专职委员中,50岁以上的6人,40岁以上不满50岁的3人。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8人,全部为非全日制国民教育法学专业。从职级上看,正处级1人,副处级1人,正科级7人。

(三)会前审查、会务安排、编写纪要和决议督办工作基本到位

全市两级院凡设立了检委会办事机构的,对承办部门提请上会的案件和事项,都能依照检委会议事范围、议事标准进行筛选过滤和程序性审查,凡内容不全或不属于检委会议事范围的案件和事项,必须报请检察长决定,退回议案,交承办部门予以修改、补充或自行处理。凡是符合检委会议事范围的案件和事项报检察长批准,及时安排会议召开的时间,向各位委员发送讨论议案的相关材料,为检委会委员事前熟悉和了解情况,做好充分准备,有利于提高议事和决策效率。两级院对检委会研究决定的案件和事项,都要由检委会秘书编写会议纪要或起草会议决定,并印发各检委会委员和承办部门,以便遵照执行,并通过督办表的形式督促检查相关单位的贯彻落实情况。

(四)其他

目前两级院检委会都是临时召开,由于案件多,办案时限紧,例会制度很难实行。在研究案件时,遇到检察长不同意多数委员意见时,或者不作决定下次再议,或者请示上级检察院,没有报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决定的先例。

二、存在的问题

(一)检委会人员结构尚不合理

在检委会人员组成方面,按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规则》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关于规范检察委员会工作的若干意见》,检委会委员的选任,除正、副检察长外,从有利于议事出发,要体现检委会组成人员业务水平的全面性,“有关负责人”应当从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中确定,研究室主任应当是检委会委员,使检委会形成知识结构全面、决策能力强的整体。而我市两级检察院检委会人员组成尚未完全达到上述要求,基本按照其在院里以及部门担任的领导职务配备,“通才”较多而专家较少。有3个基层院的公诉科长不是检委会委员,4个基层院的侦监科长不是检委会委员,两级院10名研究室主任中只有4名是检委会委员。还有4个院因本人工作调动等原因不宜再担任检委会委员,但是又没有及时增补新委员,出现了检委会人数为偶数的情况。检委会委员必备的业务素质错位为“政治待遇”,缺乏任期换届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委员自身没有压力、业务素质要求不高、易上难下,造成客观上的终身制,成分老化,思想僵化。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检委会决策水平和议事质量。表现为议事时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二)检委会的议事决策功能发挥不到位

一是讨论具体案件多,重大业务事项少。据统计,检委会研究案件比例占到98%左右,而研究其他事项仅占2%。二是重视个案研究,忽视案件整体质量的宏观业务指导。即就个案讨论研究个案,缺乏对某类案件的宏观认识,缺乏对检察业务的经验以及存在问题的查找和思考,鲜有对检察业务实践的宏观指导。三是只重视单一承办部门的意见和信息,忽视其他相关部门的意见和信息。检委会研究案件时,仅吸纳案件当前所处环节的承办人参会,以往其他环节承办人列席检委会的情况较少。存在承办人为支持自己的观点,片面汇报相关证据的情况,这样,不仅缺少相关监督制约环节,而且不利于检委会委员客观全面地了解案件证据情况及各方面意见,势必影响检委会议事水平和议事质量。

(三)检委会工作程序不规范

1.检委会会议记录不规范。主要表现是出席人员名单没有详细写明出席委员,请假委员、承办人员、列席人员,对出席人员仅写姓不写名。个别基层院检委会记录字迹潦草,记载内容过于简单。

2.检委会档案资料不全。个别基层检察院除检委会记录外,提请检委会研究事项审批表、提请检委会讨论案件报告、检委会决定督办表、检委会会议纪要等其他资料不完整,资料归档工作不规范。

3.检委会会议纪要制作不规范。检委会会议纪要应当是一案一纪

要。检查中发现一份检委会会议纪要记录多个案件的情况,纪要发送到相关部门后,将无关案件的研究内容和信息存人卷内,不符合检委会记录内容严格保密的工作要求。

三、当前改进措施和今后改革方向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提高检委会工作质量和效率,必须加强必要的业务知识和检委会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应有计划地安排检委会委员学习法律法规和法律政策,以前瞻的理论为指导,研究检察工作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定期、不定期有选择地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使检委会委员有了解和学习相关专业问题的条件,还应特别加强对专职委员的培训,以提高检委会的整体决策能力。

(二)进一步规范检委会人员构成,提高检委会成员的素质

检委会是检察机关业务决策和指导的重要机构,应当通过其议事水平和决策的正确性表现出它在业务上的最高权威,这就要求检委会委员是检察业务的专家。因此在检委会人员选任方面,应打破传统的论资排辈、按行政职务确定检委会委员的不科学做法,除本院业务领导、业务部门主要领导外,可以将某些具有丰富办案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法律政策水平的普通检察官吸纳到检委会中。

应适当扩大检委会委员的名额。根据《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和实际工作需要,我们认为在考虑辖区人口密度和单位干警人数的基础上,市院检委会人员名额以13人为宜,市辖区级院以7-9人为宜,县级院以5-7人为宜。

(三)在议事范围上,要限制案件讨论范围,增加业务指导分量

1.对检委会议事范围建议作适当限制。要尊重司法规律,同时顺应主诉、主办检察官制度的实行,对案件事实问题一般不作讨论,而由承办的检察官以及分管领导通过直接审查证据材料建立内心确信来把握案件事实,避免相关人员通过“上检委会”推卸办案责任。

2.要适当限制案件办理前期对案件的研究处理。法律或司法解释并没有规定案件在侦查或逮捕不能提请检委会研究,但是,如果在侦查或逮捕时,检委会经常对案件性质、适用法律等提前讨论并作出决定,容易导致“先入为主”及“提前定案”,使检察机关侦、捕、诉分开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难以发挥效用。一旦起诉时根据新的情况改变了原来研究的结论,又容易产生检委会决议的不严肃问题,从而给检委会权威带来负面影响。

应定期对检察业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查研究,形成书面材料提交检委会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措施,指导检察工作。同时,检察机关每年工作报告也要在检委会上研究,所以应适当扩大列席会议人员,以便调动干警关心整体检察工作的积极性,集思广益。

(四)在议事程序上,应当使检委会讨论重大案件和重大业务问题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

应健全检委会成员的回避制度。检委会成员本来属于法律规定的回避对象,但因检委会制度运作本身的特点,当事人难以行使对检委会委员的申请回避权利,从而使检委会成员的回避基本上依赖于自行回避。“任何人不能充当自己案件的法官”,回避制度不健全,势必由程序不公正导致实体不公正。因为有的检委会成员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容易导致某种偏向;原来处理该案的检委会委员,也容易为维护自己的威信而坚持原处理决定。健全回避制度,主要是进一步明确必须回避的范围。每次研究案件时,首先由检委会秘书提出回避要求,给予有关人员一个申请自行回避的机会;同时可以探索告知当事人对检委会成员申请回避权并使其能够有效行使此种权利的方式。

应加强检委会讨论案件和其他业务问题的准备工作,注意发挥研究室和检委会办公室办事机构的作用。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对重大疑难案件的处理,除业务部门的意见外,研究室或检委会工作机构应对提交的案件进行预研,形成较为成熟的意见,这两种意见同时提供给检委会,供检委会成员参考。

应当建立和坚持例会制度。例会制度是自治区院考核的指标之一,是使检委会工作规范有序和制度化的要求,对于检委会的有效运作和促使办案部门提高办案效率具有积极意义。为灵活起见,可以规定每半月召开一次,必要时可以临时或延期召开。

(五)在议事方式上,应考虑检委会工作的外部监督问题

目前检委会实行的是相对封闭的议事方式,多数检察干警对检委会讨论的案件不知情,检察机关内部对检委会工作难以实施有效监督,而且外部监督也不充分。在调研中,有的同志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一是对基层院请示的案件,可安排该院分管检察长和办案人员列席旁听上级院检委会,既可起到监督作用,又可提供具体信息协助决策,有利于检委会委员“兼听则明”。二是对一些疑难案件,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要求助检员以上干警列席旁听,这样能够对干警起到以会代训的业务培训作用。三是对党委、人大和上级检察院交办或需上级机关帮助协调的案件,邀请党委、人大和上级机关领导列席检委会,有利于问题的及时协调解决;对提请上级检察院复议、复核的案件,邀请有关政法机关的领导和相关同志列席检委会,既有利于相互制约,又便于沟通情况,达成共识。

(六)在责任落实问题上,要强化责任机制

权力与责任应当是并存的,要避免出现“人人负责却无人负责”的情况,必须强化检委会研究重大案件的责任追究机制。

首先,应明确承办人、部门领导、分管检察长、检察长这一基本责任链,在集体负责制的基础上,实行个人负责制,出现问题后,首先循这一责任链追寻各自的责任。

其次,对每位委员发表的意见都逐一详细记录在案,如非因客观性原因导致检委会决策错误,既要追究集体责任,又要追究影响正确决策的委员的个人责任。

最后,必须规定检委会委员的任免期限,废除终身制。检委会委员可与检察长的任期相同,同年考核,同年换届。检委会委员应向全院干警述职,实行优胜劣汰。合格者连任,不合格者落选,使其有竞争、有压力,以增强检委会委员的责任感,也有利于责任机制的贯彻。

机关党建工作调研提纲 篇3

一、思想建设(22分)

1、坚持学习制度,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每周至少1次,每季度党支部书记对党员学习记录本进行调阅并签名;(2分)能够足额完成全年干部培训工作计划。(2分)学习心得一律手写并上墙,每季度至少1篇。(1分)

2、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贯彻实施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严格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1分)党支部会议记录本记录齐全并有参会人员签名。(2分)

3、加强对党员、干部和退休职工的教育和管理,措施具体可行,有记录;能够定期不定期的对离退休干部进行走访,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4分)

4、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及党员季度考核制度,每季度对党员民主评议1次。(4分)每季度开展一次党员党性分析活动。

5、创先争优活动到位,党员承诺制确实可行并公开。(2分)

6、“2.28”事件宣讲到位,成立宣讲组,宣讲相关材料(宣讲材料、统计表、宣讲日程安排、宣讲记录、计划等)齐全,宣讲效果明显。(4分)

二、组织建设(34分)

1、领导重视党建工作,党组织健全,成员分工明确,班子成员对自己工作职责清楚。(1分)党支部工作手册填写规范。(1分)支部各项工作有计划、有小结。(1分)

2、党支部书记对党建工作思路清晰,对党建工作能够做到亲自过问、亲自抓。(2分)党务干部热爱党建工作、熟悉党务工作。(1分)

1、党员管理手册使用率高,能够确保人手一册,内容填写齐全、规范。(2分)

3、按规定及时收缴党费,党员对党费核算清楚,每月20日前向上级党组织缴纳一次,无欠缴,拖缴党费现象。(3分)

4、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及发展党员33道程序,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对申请入党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培养,有名册,有培养记录。(3分)入党材料齐全,填写规范。新入党党员材料整齐无丢失现象。(3分)

5、建立党内关爱机制,实行单位党员干部“1+5”结对子帮扶机制(“1”1户贫困户、“5”5户基本户),有包户花名册。(2分)对困难党员底数清,建立花名册、登记表等电子台帐。(2分)帮扶计划、措施到位,帮扶效果明显。每月选派2-3名干部不少于15天进驻帮扶点开展宣传教育、落实维稳措施等工作,有计划、有宣传材料。(3分)

6、党员8小时外进社区,参与社区服务效果明显,单位党组织积极配合所在社区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共驻共建,资源共享。(2分)每年至少参加2项所在社区开展的服务性社区活动。帮扶社区单位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2分)。

7、党员党籍档案管理规范,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手续齐全。(1分)党员个人相关档案资料齐全。(1分)

8、积极探索新时期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新途径,党建工作有创新。(2分)

9、单位美化、绿化,环境卫生整洁,干部精神状态好。(2分)

三、作风建设(22分)

1、扎实开展“三级联创”工作,有安排部署,并有相关记录。(2分)并积极申报“五个好”基层党组织。(2分)

2、机关单位转变工作作风,服务基层群众,行政执法及窗口行业服务态度好,工作效率高,并挂牌上岗,佩戴党徽。(2分)党员模范作用发挥好,干部精神面貌好,群众反映好。(2分)

3、全面推行党员承诺制。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活动、党员责任区、党员自愿服务创建活动。(4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明显。党员承诺制有兑现台账,完成兑现达98%以上。(3分)

4、认真落实部门包村帮扶工作,有帮扶计划,有具体措施,有实例。(4分)

5、管理透明民主,党务、政务、财务“三公开”落实到位。(3分)

四、制度建设(14分)

1、“双语”学习落实到位(学习计划、学习记录、达标计划等),有相关测试试卷,学习效果明显。(6分)

2、单位领导能够对本单位及干部情况做到“四知四清四掌握”,能够做到一口清。(3分)

3、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党员大会。每月至少召开1次党(总)支部委员会(2分),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党课内容符合实际,教案手写并齐全。(3分)

五、其他(8分)

1、总支、支部支持群团工作。(1分)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健全,(1分)活动正常开展。(1分)

2、按时完成并上报上级党组织交办的各种文字材料、统计报表。(1分)每季度至少完成1篇调研材料。(2分)

市残联调研工作提纲 篇4

市残联以分管理事长为组长、业务科室为成员的调研工作专班,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业务,深入基层,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县(市、区)残联也要结合自己的本地情况和残疾人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力量,选好议题,开展不同类型的典型进行调查,形成有一定分量的调研报告。

二、调研内容

(一)扶助贫困残疾人(教育就业科)

1、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开展残疾人工作。

2、在整村推进中如何加强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

3、如何构建农村扶助贫困残疾人的长效机制。

4、如何对农村重残、一户多残实施社会救助。

5、康复扶贫贷款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宣传科)

1、乡镇机构配套改革后,乡镇残联组织建设、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到位情况。

2、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如何发挥作用,如何进一步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3、残疾人专门协会工作的现状和建议。

(三)残疾人教育(教育就业科)

1、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分析。

2、特殊教育资源的调整。

3、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的有效方法。

(四)残疾人就业(教育就业科)

1、贯彻《湖北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办法》情况(主要经验,好的做法,有什么问题和困难)。

2、残疾人就业的基本情况(城乡残疾人数、比例、城镇就业年龄段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人数、总的就业人数、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和个体从业的比例等)及对策。

3、社会福利企业退税及退税后给残疾职工的生活、工作条件改善情况。

4、自强创业的典型。

5、残疾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五)残疾人康复(康复科)

1、根据《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拟定我省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给农村残疾人带来哪些方面的利益,还存在什么问题,将残疾人康复项目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结合有哪些作法和建议。

3、重点康复与社区康复相结合有哪些好的作法和建议。

(六)残疾人维权(组织宣传科)

1、贯彻《湖北省残疾人优惠待遇规定》情况。

2、对修改省政府145号令有什么建议和要求。

3、对修改《残疾人保障法》有什么建议和要求。

4、残疾人机动车营运情况。在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上有哪些好的作法,对营运有哪些建议。

三、调研的时间、要求

1、为把调研工作与平时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做到调研与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在平时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要注意资料的收集,掌握第一手材料。

2、调研时,要注意上下联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力求观点正确、事实准确、数据确凿。

3、为保证调研活动的正常开展,确保调研质量,相对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调研调查。上半年定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下半年定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两个时间段。

宗教工作调研报告提纲 篇5

一、调查目的及意义

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有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宗教工作面临的情况日益复杂,任务更加繁重。尤其是今年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杂音、噪音明显增多,境内外敌对势力变本加厉进行捣乱破坏活动,保持社会稳定局面面临种种挑战。为了掌握林州市宗教工作情况,发现宗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拟对全市宗教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找出解决办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调查对象

全市宗教场所,信教群众,宗教教职人员。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向群众发放纸质问卷,收集群众关于宗教活动的建议。

2、走访调查—走访宗教场所负责人、宗教教职人员、宗教管理机关及行业代表,获取更丰富、深入信息。

3、资料调查—查阅图书馆资料、网上资料作为参考、借鉴。

四、调查的主要内容

(一)各乡镇、街道宗教活动基本情况

1、宗教场所基本情况;

2、宗教教职人员基本情况;

3、信教群众人员构成情况;

4、宗教活动形式基本情况;

5、乡镇领导对宗教工作的建议;

(二)村(社区)宗教活动基本情况

1、村、社区宗教场所情况;

2、信教群众人员构成情况;

3、宗教活动经费运行情况;

4、宗教活动在村(社区)中的影响;

(三)宗教场所组织与管理

1、各宗教机构组织情况;

2、宗教机构日常管理;

3、宗教场所财务运行情况;

4、宗教活动对外交流、发展及影响;

5、宗教活动的积极意义;

6、领导干部对宗教工作的认识;

(四)宗教政策执行、落实情况

1、近年来宗教工作政策;

2、林州市宗教政策落实情况;

3、宗教政策在群众中反映情况

五、调查安排

1、时间安排。计划7月20日到9月20日期间,调研全市1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

2、经费预算。经费主要包括餐费、交通费、办公费,调研分两组8人,经费预算1万元。

3、资料整理。9月10左右,梳理、分析调研资料、数据,形成调研报告草稿。

公司领导调研工作方案(提纲) 篇6

(模板)

一、时间:××××年×月××日

二、地点:×××

三、调研单位:×××(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

四、调研领导:×××

五、调研内容:

1、征求对公司领导班子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帮助指导基层解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3、征求对其他方面的意见。

六、调研议程:

1、3月X号XX点至XX点,召开座谈会。(参会人员范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部门中层正职、单位主要负责人、部分员工代表)。

2、XX点至XX点,召开座谈会。(参会人员:基层员工代表)。

3、XX点至XX点,个别访谈。(谈话人员:基层员工代表,谈话人员数量各调研组商定)。

七、就餐地点:×××食堂

注:

1、调研之前,要发放调查问卷,发放范围建议是企业班子成员、企业中层领导、部分员工代表,发放数量根据企业规模而定。调研后,收回调查问卷,并梳理汇总至调研报告内。

干部工作提纲&向调研组工作汇报 篇7

1.“奏好三部曲”助推选调生成长 抓教育,强素质,在结对帮带中增强素质。

重实践,提能力,在实践锻炼中提升境界。

搭台子,促成长,在宽阔平台上砥砺成长。

2.四项措施助推干部作风建设上水平坚持学习,常打思想“免疫针”。

强化监督,常念纪律“紧箍咒”。

完善机制,筑牢制度“防火墙”。

比学赶超,用好实践“试金石”。

3.持之以恒转作风,多措并举抓落实 抓住“ 三个及时”,确保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及时安排部署。二是及时成立机构。三是及时制定方案。

抓好“ 三个步骤”,强化思想认识。集中学习研讨往“深里走”。支部主题党日往“新里走”。开展警示教育往“实里走”。

抓实“ 三个聚焦”,推动自查自纠。聚焦整治对象,精准传达要求。聚焦整治内容,精准查摆问题。聚焦整治效果,精准处置问题。

4.“四个注重”脱贫攻坚一线练才育才选才 树导向,注重在脱贫一线培养教育干部。

建制度,注重在脱贫一线锤炼干部作风。

重研判,注重在脱贫一线发现识别干部。

强激励,注重在脱贫一线选拔使用干部。

5.“三个到位”激发干部脱贫攻坚活力 政策落实到位,让干部在政治上可提升。

待遇保障到位,让干部在物质上得奖励。

关心关爱到位,让干部在精神上受鼓舞。

6.打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组合拳” 政治上激励,树立担当实干“风向标”。

保障上给力,注入担当作为“暖心济”。

干事上包容,给出敢打敢拼“定心丸”。

7.严把“四关”提升干部选拔任用质量 严把日常了解关。

严把研判动议关。

严把考察程序关。

严把任前审核关。

8.打造专业队伍 助力乡村振兴 用活三项机制,以比提能。

用好学习的平台,以学促干。

学习先进典型,以赶争先。

建立帮带机制,以帮带新。

紧盯目标任务,以超创优。

9.“三突出”激发“四支队伍”新活力

突出选优配强。

突出能力提升。

突出严管厚爱。

10.打造年轻干部“活水池” 拓宽渠道“选”。

实践锻炼“育”。

全面立体“管”。

不拘一格“用”。

11.“五精准”激励干部勇担当善作为 精准提能强本领。

精准上下正导向。

精准保护去顾虑。

精准激励增动力。

精准惩戒促作为。

12.加强“退二线”干部管理 明确管理责任。

从严管理规范。

严明管理规定。

强化督导检查。

重申纪律要求。

13.突出“三个强化”谋划 2020 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强化超前谋划,优化培训方案。

强化形式创新,提升培训质量。

强化成果转化,增强培训实效。

14.“三+”课堂开展干部教育培训 搭建“本地+异地”课堂。

实施“理论+实践”课堂。

推广“线上+线下”课堂。

15.打造干部工作无缝监督链 政治监督保持定力。

选用监督持续发力。

日常监督精准用力。

16.用热情、感情、激情做好老干部工作 用心强组织。

用力搭平台。

用情送温暖。

17.打造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升级版” 基层推荐把首关,突出标准“划硬杠” 分析比选晾实绩,考试辨识“潜力股” 集体面试大比拼,择优选用“千里马” 18.四个持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持续做好“三项机制”实践运用。

持续做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

持续做好驻村帮扶力量选派。

持续做好干部关心关爱。

19.多措并举力促干部队伍全面过硬 学习锻造“炼”强兵。

教育培训“强”本领。

提拔重用“树”导向。

20.“三措并举”强化干部监督管理 一是强化领导干部全域监督。

二是强化选人用人全程监督。

三是强化履职尽责全面监督。

21.推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常态长效 盯紧重点环节,核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

深化专项整治,从严从实整改突出问题。

突出严早严小,强化干部日常管理监督。

利用换届契机,严明干部工作纪律规矩。

22.立规严治管紧干部 实施“两个提前”办法,把好酝酿动议关。

完善主官考核机制,把好管理监督关。

健全宏观管理规定,把好工作规范关。

23.“三点”发力

加强干部监督工作 一是多层次“采”。

二是高密度“建”。

三是全方位“用”。

24.“五个坚持”强化干部选拔任用监督 一是坚持制度落实,认真学习贯彻《条例》。

二是坚持廉政审查,严防干部“带病提拔”。

三是坚持明晰责任,完善选用倒查机制。

四是坚持报告预审,严守上级监督程序。

五是坚持强化检查,严肃干部人事纪律。

25.“四个着眼”增强干部调整交流实效 一是着眼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积极推行调整性交流。

二是着眼于服务大项工作任务,重点推行需求性交流。

三是着眼于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大力推行培养性交流。

四是着眼于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稳妥推行进退性交流。

26.阳光下选贤能、竞争中择良才 强化干部德的考核,选人用人先“问德” 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干部选拔重质量 竞争性选拔成常态,进贤之路更广阔、27.突出“三个坚持” 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坚持理论武装,持续提升政治能力。

坚持围绕中心,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坚持交流共进,持续提升创新驱动。

28.“四聚焦”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 聚焦能力提升,抓教育培训。

聚焦结构优化,抓队伍建设。

聚焦责任落实,抓考核评价。

聚焦监督管理,抓纪律作风。

29.强化“岗位练兵”锻造过硬组工队伍 一是开展“十项活动”,锻造过硬本领。

二是建立“四项机制”,提高工作效能。

三是培养“四种能力”,强化责任担当。

30.“四抓四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抓素质培养,让想干事的“有能力”。

抓实践一线,让会干事的“有平台”。

抓导向激励,让敢干事的“有底气”。

抓实绩选用,让干成事的“有位置”。

强化开创性工作思维

探索精细化管理路子 以实际行动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X 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向 XX 的工作汇报

尊敬的 XXX:

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头绪多、任务重,XX在百忙之中,率工作组到我局检查指导工作,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和全体干部职工对XX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汇报一下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县城市管理和

综合执法局不断开拓创新,多措并举,努力构建了“精细、效率、智慧、全民、全域”五个城管,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每年的城市管理工作、城市大提质及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等工作稳居全市前列,每年到我县考察学习城市管理先进经验的单位近X余个。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交出一份城市创建的满意答卷。为巩固我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我们高标准、高要求抓好了各项城市管理工作,并顺利通过复查验收。圆满完成了全市新一轮“城市大提质”三年行动,城市建设和管理进步明显。

近年来,我们以体制改革为契机,推动了城市管理的正规化建设。一是完成了城管统一制服、标识标志换发工作,换装不仅提升了全局干部职工和协管员的外在形象,更重要的是内在自身素质水平的提升,执法行为的规范。二是购置执法仪 X个,摄像仪 X 台,城管通(处置通)X 个(其中农村一体化借用 X 个),全部配发一线的执法队员服务于日常的城市管理工作,实现了城管执法全过程记录。三是全体执法队员完成了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业务轮训,学法考试合格率 100%。完成执法队员执法资格考试和科级干部轮训工作。四是按照《X 县机构改革方案》和城市管理机构改革要求,2019 年完成更名,X 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更名为 X 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入推

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我局严格贯彻落实中发〔20XX〕X 号和 X 发〔20XX〕X 号文件精神,认真执行《X城市管理条例》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为组长,其他县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职责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 X 县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了痕迹化管理。从 20XX 年 X 月 X 日开始,城管执法工作严格落实了《X 县城管执法温馨提示单》《X 县城管执法责改提示单》和《X 县城管执法处罚提示单》“三单制”。同时在服务、管理和执法过程中都是全过程记录。三是转变了执法方式。我局注重以人为本,严格落实“七分服务、两分管理、一分执法”工作法,将城市管理工作作为服务事业来抓。同时,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了城管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在严格考核考评的助推下,不断提升了城管队伍的作风纪律和工作积极性,并严格履行了执法程序,全体执法队员做到了着装整齐、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表明身份、说明来意,宣传政策、指出违章、用语规范、举止文明。有效地杜绝了简单粗暴执法和选择性执法,保证了执法的公信力,城管执法不断走向规范化。

近年来,我们注重精细化管理,打造了一座现代化城市。一是制定了具体的城市管理标准。我局紧密结合我县的城市管理需求,制定了具体的城市管理标准,涉及城市管理的方方面

面,每个部门、每个服务对象都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细则,按照标准予以管理,按照办法和细则予以执行,实行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违可罚的工作链,努力构建了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二是实行了网格化管理。将县城 X 社区 X 条主次干道划分为 X 个网格,共 X 个路段,每个路段明确城管队员、环卫工人、园林养护员、市政维护员各一名,四位一体,构建了网格化联动机制、责任包干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机制,每名领导根据班子分工和实际情况分管若干路段,实行层级管理,全局每名干部职工都有一块责任“田”,真正将管理责任细化到人。三是环境卫生更加好。通过市场化运作,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环卫保洁模式,确保了县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干净整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城北垃圾处理场共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率 100%,渗滤液处理出水水质完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四是市政设施更加完善。通过加大日常巡查和监管,及时发现修缮市政公共设施,确保了市政公用设施的完好率,功能齐备。五是园林绿化增色添彩。按照省级园林县城标准投入专门管护经费对城区 X 万平方米绿地进行了专业管护,园林绿化管护到位。六是人民公园二期工程已完成并交付人民公园管理所进行管理,对园内的绿化管护和卫生保洁工作实行了外包作业,该所的全体干部职工担负了管理职责,通过日常严格监管和考核,人民公园的绿化、市政、环卫设施管护到位,功能齐备,为全国人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的休闲娱

乐场所。同时,为增强公园的文化内涵、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该所多次协助县各个单位在园内开展群众文艺汇演活动和电影观映活动,义务为市民提供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

近年来,我们不断为 民谋福祉,构建了良好的党群关系。一是数字城管保持全市领先,X 智慧城管平台成功运行,凸显城市治理效果。智慧城管监控覆盖县城区大街小巷,平台与公安、交警监控实现了共享。每月受理有效案件达 X 余件,处置率高达 99%以上。开通了城管热线,每年受理市长热线达 X 余件、县长热线 X 余件,群众来电来访 X 件,办结率 100%,满意率 95%以上。二是政府服务“一次性办结”工作有序开展。制定了《X 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政务服务“一次办结”改革方案》,列出涉及城管领域的政务服务和行政许可事项及办事流程,并予以公开到位,主要公开了办事项目、收费标准及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结时限、服务承诺、岗位规范、纪律规定、投诉监督渠道。近年来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X 余条,在依申请公开中,我局共受理群众当面申请数 X 余件,全部按时办结,办结率 100%。全局未发生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申诉等案例。三是燃气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完成了天然气过河项目建设,城北用户已陆续安装使用了安全的天然气。成功处置一起燃气运输车辆途经 X大道和 X线交汇处发生侧翻事故。燃气领域安全运行无事故。四是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总投资 X 亿元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臻于完善并健康运行,在20XX 年 X 月份的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检查过程中受到了 X 的充分肯定。在自产瓜果销售旺季时,我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在城区合理划定 X 个临时销售点,为瓜果农提供了一个销售平台。同时通过开展城管进社区、城管进校园、城管进小区、城管进园区、邀请市民开展城管体验日等活动,让广大市民参与互动,达到共创、共建、共享。每年的 4 月、6 月,我县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协助参与、体会城市管理与治理工作,收到良好的社会响应。

近年来,我们勇于担当作为,打出了一套攻坚克难的漂亮组合拳。无论是元旦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还是两会等重大活动期间,无论是在中省领导、省内外兄弟县市来 X 考察调研期间,还是精准扶贫、重点企业帮扶、农贸市场整治攻坚、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北大桥头夜宵摊点整治、超门店整治、机动车上人行道乱停乱放整治、校园周边秩序整治、城市“牛皮癣”整治、油烟污染整治、渣土扬尘整治、噪声整治、抗洪抢险、抗冰救灾、非洲猪瘟防治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X 城管人勇挑重担,敢于奉献、攻坚克难,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一次次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赋予的各项使命任务,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全县人民的点赞。

近年来,我局铁腕治纪,塑造城管良好内在形象。为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城管队伍,我局对干部职工的考核、考勤纪律进行了补充和细化,抓细小和养成。明确规定:全体干部职工必须按规定时间在指纹签到机上签到,当月累计五个工作日旷工,取消行为人当月的绩效奖,一年内连续旷工达 15天或累计旷工达 30 天,参照公务员管理规定予以辞退,对全年全局所有干部职工考勤考核排名位列后五位的直接评定为局年终奖发放的末等次。通过严格的考核,每月对考核考勤情况予以全局通报,奖惩兑现到位,有效杜绝了“吃空饷”问题的发生,全体干部职工都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更大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履职尽责的使命感。

二、下步工作打算 1.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化推进工作,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创新工作机制,继续施行“五个城管”即“实施精细化管理,构建精细城管;实行网格化管理,构建效率城管;实施数字化管理,构建智慧城管;实施社会化管理,构建全民城管;实施全域化管理,构建全域城管”。

2.以“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和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抓手,深入扎实开展各项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质,改善人居环境。

3.扎实推进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界定城市管理职责,划转县城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全部行政处罚权和环保、工商、交通、水务、食药等部分行政处罚权由县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实行综合执法,建立明晰的行政处罚与行政管理的衔接机制。制定权责清单,规范执法制度,改进执法方式,完善监督机制。充实执法人员,优化人员结构,严格执法队伍管理,统筹解决执法人员身份编制,规范协管队伍。

4.按照“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三年行动工作总体部署,持续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行动,在思想建设、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方面下功夫,推动全系统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形象大改善,始终坚守“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城管精神。

5.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惠及民生。一是落实城乡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新增城镇燃气用户等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工作;二是加强餐厨垃圾收集和处置建设,实行市场化外包作业;三是加快 X 路改造项目建设。

机关党建工作调研提纲 篇8

革宣传提纲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统筹考虑相关群体的社保待遇政策,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堵“后门”、开“正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一、充分认识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始建于1955年,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前,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实行大体相同的退休制度,即退休干部、职工的退休费由单位负责,而未实行社会统筹互济制度;单位和职工个人都不缴费;退休费标准按退休前工资水平的一定比例确定。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以城市为中心、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随着国有企业改变统收统支体制,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配套改革了用工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和保险福利制度。在退休保障方面,将原来的企业保障改为统筹互济的社会保险制度,单位和职工个人缴费构成统筹基金,职工退休后从基金中支付基本养老金,均衡了企业之间的退休费用负担;退休费计发办法改为按缴费长短和多少计算,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最终形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而机关和事业单位仍沿用原有退休制度。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地区和行业对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探索。一是全国有28个省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全国约2100万人参加。二是中央和地方一些科研院所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相继启动“事转企”改革,并按照“老人老办法,中人逐步过渡,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制定了养老保险政策。三是XX年国务院决定在山西等5个省市先行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与事业单位总体改革配套推进。总的来看,这些局部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为全面实施改革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没有改革的整体设计,政策的统一性、规范性不足,并未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退休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现行退休制度实行近60年,对保障退休人员生活、稳定干部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逐步暴露出一些矛盾:一是现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费用由财政或单位承担,单位之间负担畸轻畸重,一些地区和单位,特别是一些基层事业单位退休费不堪重负,无法保证及时足额支付。二是由于制度模式不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困难,制约了人力资源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三是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退休费(养老金)待遇确定和调整难以统筹协调,待遇差距拉大,引发“双轨制”、“待遇差”矛盾,社会上要求实现养老制度公平的呼声渐高。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社会保险法和“十二五”规划也作了相应规定,社会各方面共识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规定,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

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xx发xx号,以下简称《决定》),于XX年10月1日起实施。

二、深刻领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决定》的出台,对于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党中央把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建立,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普遍参保,加上城镇企业职工和其他就业群体,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覆盖了全国8.3亿多人;只有5000万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退休人员游离在养老保险制度之外,成为制度全覆盖的“短板”和“孤岛”。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期只有5年时间,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的重大举措。

(二)有利于促进机关事业单位深化改革。近年来,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开始实行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部分地区还开展了公务员聘任试点,事业单位也正在加快分类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制。为了形成能进能出、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分散单位的退休费用负担,确保事业单位养老金发放,必须建立统筹互济、社会化管理的养老保险制度。

(三)有利于逐步化解“待遇差”的矛盾。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不缴费而享受较高水平的退休费,权利与义务不对应,成为矛盾的焦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基本养老保险实行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制度模式和政策,体现制度公平和规则公平,可以逐步化解待遇差距较大的矛盾。

(四)有利于全面体现工作人员的劳动贡献。将现行退休费计发办法改为按缴费水平、缴费年限确定基本养老金待遇,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能够更加全面地体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劳动贡献,进一步增强激励性。

三、全面了解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基本思路

(一)改革的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出发点,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逐步建立起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二)遵循的原则。一是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既体现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又体现工作人员之间贡献大小差别,建立待遇与缴费挂钩机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提高单位和工作人员参保缴费积极性。二是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按国家规定切实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相应的养老

保险待遇,形成责任共担、统筹互济的养老保险筹资和分配机制。三是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合理确定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水平,切实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四是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立足增量改革,实现平衡过渡。对改革前已退休人员,保持现有侍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对于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员,通过建立新机制,实现待遇的合理衔接;对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五是解决突出矛盾与保证可持续发展相促进。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量力而行,准确把握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先行解决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的突出矛盾,再结合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坚持精算平衡,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

(三)改革的基本思路。概括起来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等城镇从业人员统一实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按照多缴多得原则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五个同步”:一是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避免单独改革事业单位引发攀比。二是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形成多层次保障体系,在优化养老待遇结构的同时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三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在增加工资的同时实行个人缴费。四是待遇确定机制与调整机制同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计发办法突出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今后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而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工资增长等因素,与企业退休人员统筹安排,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五是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改革,不再搞局部试点,防止地区之间出现先改与后改的矛盾。

四、准确把握《决定》的主要政策

《决定》明确了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对组织实施工作提出了要求。这项重大改革自XX年10月1日起实施,重点政策主要有9项:

(一)关于改革范围。明确改革的实施范围,是顺利推进改革的前提。《决定》规定: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这样规定,与现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和经费保障制度是相适应的。宣传中需要注意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全国机关事业单位约41万离休人员不纳入这次改革范围,他们离休待遇的调整由中央有关部门另行制定政策,资金由原渠道解决。二是编制外人员目前大都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要通过继续推动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其养老保障权益。

(二)关于缴费比例。合理确定缴费比例是这项改革的重点。总的考虑是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保持一致,以利于实现制度衔接。具体政策、标准是: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本人缴费工资高于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部分不纳入缴费工资,低于平均工资60%的以60%为基数缴费,即“300%封顶、60%托底”。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统一计息,不实行实账积累。宣传中需要注意把握的是,在单位工资总额和个人工资中包含了现行规定不纳入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部分,在单位工资总额中还包含编制外人员的工资,这些都要在计算缴费工资基数中予以扣除。

(三)关于改革基本养老金待遇确定机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是基本养老金待遇确定机制的价值取向。改革后,基本养老金待遇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以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人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每缴费1年计发1个百分点,即缴费年限越长,待遇水平越高;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历年个人缴费的本息,除以规定的计发月数,即缴费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这样规定,比原来按“最后工资”分档确定退休费,能够更全面历史地体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劳动贡献,也与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相一致。

(四)关于改革前后待遇的衔接政策。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是涉及到人员利益的重大改革顺利推进的成功经验,这次改革也采取同样办法。对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维持原待遇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将来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之和;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由于改革前的工作年限里没有实行个人缴费,其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有体现这段时间的劳动贡献,因此将这段时间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为更好地保持中人待遇的衔接,这次改革设定了10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办法对比,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低于老办法的,按老办法补齐;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高于老办法的,对高出部分有所限制。这样,基本可以保证原有的不降低。

(五)关于完善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这次改革后,要统筹考虑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以及城乡老年居民基本养老待遇调整问题。这有利于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原则,避免因待遇调整机制不同而导致相互攀比。这次改革,国务院同时决定首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第11次连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就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的一项实际举措。

(六)关于严格基金管理和监督。按照社会保险大数法则,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应实行省级统筹,以增强基金调剂和支付能力。鉴于目前各地的实际情况,国务院《决定>明确,具备条件的省(区、市)可以从改革一开始就实行省级统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先实行省级基金调剂制度,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向省级统筹过渡。养老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确保安全。

宣传中需要针对社会上的误解和质疑,清晰地说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别管理使用。这是考虑到,机关事业单位的缴费大多由财政资金支付,单独建账管理基金,有利于明确各级财政贲任;而且机关事业单位的抚养比高,不与企业混用基金,有利于防止机关事业单位“吃”企业养老保险结存基金的问题。

(七)关于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参保人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内同一统筹范围转移,只转接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另一种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内跨统筹范围转移,或者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转移,由于涉及不同地区的财政平衡或者不同制度的基金平衡,所以在转接养老保险关系时,既转移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还要转移部分基金。宣传中要强调说明,无论哪种转移,工作人员转移前后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都连续计算,不能使之利益受损。

(八)关于职业年金。在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为机关事业单位改革范围内的所有工作人员(不包括已退休人员)建立职业年金。资金由两部分构成:单位按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两部分资金构减的职业年金基金都实行个人账户管理。工作人员退休时,依据其职业年金积累情况和相关约定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这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优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结构,实现新老制度待遇的平稳衔接。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会同财政部拟订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将在进一步征求意见后,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九)关于加强经办服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原则上实行属地化管理。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业务经办流程和信息系统,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由社保机构支付,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门管理,京外单位由所在地区管理。这有利于事权财权相统一,也有利于经办服务和信息安全。各地区可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的经办管理体制。

五、关于同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统筹考虑相关群体生活保障

(一)同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XX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确立了符合机关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工资制度,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改革实施以来,基本工资制度顺利入轨,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有序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稳慎实施。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领域存在工资结构不合理、工资正常调整机制不健全、工资差距调控机制不完善、基层工作人员待遇相对偏低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的要求,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进一步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分步骤推进。这次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适当优化工资结构,提高基本工资占工资的比重,缓解基本工资占比过小、津贴补贴占比过大的突出矛盾。同时,进一步体现工资政策向基层一线倾斜,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适当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待遇。

(二)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经国务院批准,从XX年7月1日起,统一将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即在原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上增加15元,提高幅度为27.3%。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金支付分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和政府承担的基础养老金两部分。XX年启动新农保试点时,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前几年,由于新农保和城居保从局部试点向全覆盖推进,部分地方尚未纳入国家试点,不宜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但授权地方根据实际在55元基础上增加基础养老金。许多地区已经提高了新农保和城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

XX年首次全国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惠及超过1.4亿城乡老年居民和数亿城乡家庭,受益面大,受益方式直接,有利于更好保障和改善低收入或无收入的城乡老年居民基本生活,促进城乡消费,维护社会和谐。二是进一步巩固了中央和地方分担责任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助机制。国务院确定全国城乡居民础养老金最低标堆,并按此标准对中西部地区金额补地区补助50%;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既体现了公平,也考虑了地区差异,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三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各级财政增收幅度减小,特别是中央财政增收幅度减小的情况下,中央财政对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助资金的增幅远高于收入增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城乡居民老年生活的关心支持。

今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研究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确定机制和待遇调整机制,结合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和各级财政的承受能力,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同时,积极组织引导参保群众,提高个人缴费水平,将政府保障与个人保障有机结合,共同提高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三)继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从XX年1月1日起,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o%。这是XX年以来连续第11年调整基本养老金,预计将有近8000万退休人员受益。到XX年底,经过十年连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明显提高,由XX年的647元提高到目前的XX多元,增长了2倍多。连续较大幅度调整基本养老金,对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近几年,在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仍然连续较大幅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真切关怀,对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将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把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尽快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今后,国家将逐步建立覆盖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

乡居民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物价变动、职工工资增

长、收入水平提高等情况,并兼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财政负担能力等因素,统筹考虑各类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四)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

XX年,为进一步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解决困难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国务院决定,将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再次提高60元,达到人均380元。同时,提高个人缴费标准30元,达到人均120元,完善政府和个人合理分担的筹资机制。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制度建立之初,就确定了政府补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筹资机制。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城乡居民医保的筹资水平不断提高。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从XX年的人均40元,提高到XX年的320元,增长了7倍。同时,为帮助困难群体参保并享受基本医疗保障,政府对困难群体参保个人缴费部分,再给予补贴。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城乡居民参加医保的财政补助标准,有利于增强居民医保制度保障功能,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和提高待遇标准,新增资金重点用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将有效减轻群众、特别是患大病的困难家庭就医费用负担,使人民群众更充分享受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获得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待遇。

上一篇:扫黑除恶宣传实施方案下一篇:我感谢长大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