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剧本创作探讨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动画剧本创作是动画专业的基础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影视动画剧本创作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影视动画剧本的创作和改编。文章基于对“影视动画剧本”创作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促进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动画剧本创作探讨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动画剧本创作探讨论文 篇1:

新媒体时代动画剧本创作课程改革研究

内容摘要:动画剧本创作》作为动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在动画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当前,我国动画事业中原创人才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剧本创作的乏力,《动画剧本创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文章基于此,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及其对课程教学的影响,及《动画剧本创作》教学现状,然后探讨了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动画剧本创作》课程改革,包括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渠道、注重创新精神、坚守民族风格等。

关键词:新媒体 《动画剧本创作》 课程改革

在经历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面临新的春天。动画产业有着广泛的市场基础,但一直以来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这和动画人才的欠缺有着很大的关系。优秀动画人才,特别是动画编剧的缺乏,从源头上制约了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动畫专业作为我国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自然需要从课程体系改革的角度出发,采取好相应的措施。文章以《动画剧本创作》课程为例,探讨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一.新媒体时代及其对课程教学的影响

媒体是社会信息传播的媒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有着不同的代表性媒体。传统媒体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要类型。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对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新媒体的诞生不仅丰富了媒体的种类,也改变了媒体的发展趋势。新媒体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媒体,既包括门户网站,也包括新型的手机APP。相比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无论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亦或是传播方式、传播效果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对课程教学活动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新媒体可以拓展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新媒体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中心,既可以从网络中搜集下载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资源,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其次,新媒体会加剧网络负面内容对学生思想健康与全面发展的侵害,各种不良现象得以寄生于新媒体中,影响新媒体的教学应用价值。如何趋利避害是当前新媒体应用中的首要目标。

二.《动画剧本创作》教学现状

1.课程课时量少,重视程度不高

虽然国内外动画师都认为剧本是动画创作的核心,但在课程编排中,《动画剧本创作》课程却并没有放在重要位置。有的学校对动画专业并没有开设该课程,只是在其他课程中附带学习。对于开设了该课程的学校,由于课程安排时间较少,与其他技术课程所占时间形成鲜明对比,导致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2.学生文学基础较薄弱

当前学习动画的大多为艺术类考生,其专业成绩较为薄弱,学生在语文写作中时常出现错字、病句等问题,对我国传统文化作品的阅读少之又少,学生的文学素养整体不高。真正热爱动画而学习此专业的学生很少,其对学生动画创作带来很大影响。

3.新媒体时代网络恶搞盛行

随着当前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引入校园,网络恶搞的现象逐渐兴起,网民通过网络可以任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一些负面的内容对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用一些网络语言,比如,“傻逼”、“萌萌哒”等,其将这些网络用语应用于动画剧本中,使动画剧本充满主观情绪的网络博文;另外,有的学生还对剧本创作进行网络恶搞,以践踏他人尊严、随意嘲笑的方式为乐,使学生的价值观出现扭曲状态,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三.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动画剧本创作》课程改革研究

《动画剧本创作课程》系动画专业的主要课程,在动画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动画编剧人才的培养中有着非常关键的地位。当前我国动画事业之所以处于瓶颈期,很大一部分因素就在于优秀动画剧本的缺少,粗制滥造、千篇一律的动画剧本充斥市场,拉低了我国动画的整体格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动画剧本创作》授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动力,从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出发,做好相应的课程改革就势在必行。

1.优化课程体系

动画创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前期的创意开发、中期的动画制作以及后期的动画营销三个环节。三个环节在动画创作中均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特别是创意开发环节,更是决定动画制作效果的首要环节。但在动画专业教学中,课程设置极为不合理,中期动画制作占据了最大的比重,前期创意开发课程相对较少,使得动画专业教学成为彻底的“技术流”教学,这对于动画人才的培养无疑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新媒体时代动画专业教育中,最急迫的任务就是优化课程体系,加大前期创意开发课程,特别是《动画剧本创作》课程的教学。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动画剧本创作》课程改革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新媒体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在资源的搜集与整理上有着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大数据技术兴起后,更为新媒体搜集动画剧本创作课程所需要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到新媒体的便捷性,以此为依托,优化课程体系。

2.创新教学渠道

一直以来,课堂都是《动画剧本创作》最为主要的教学阵地。课堂教学有组织、有目的,有助于教学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但同样,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较为明显。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一方面为技术层面革新了教学的方式方法,信息化教学,比如多媒体教学等成为教学活动的主流,另一方面则为教学活动开辟了新的阵地,网络教学等线上教学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动画剧本创作》的教学改革中,教师首先要加强教学网站的建设,依托于学校内部网站,上传相应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弥补课堂学习的缺失与不足。不仅如此,移动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大屏智能手机的流行,使得手机取代电脑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最多的电子产品,教师需要从学生的信息接受习惯出发,开发相应的教学APP,或者依托于现有的社交软件,开展移动网络教学。比较典型的便是微信公众号中的微助教,教师学生不需要下载APP变能开展移动教学与移动学习,简单便捷。

3.注重创新精神

主题模糊、故事老套、角色重复是当前动画剧本创作中的三大症结,创新意识的缺乏乃至创新能力的欠缺则是导致这三大症结的根本因素。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激发自然也就成为动画专业学生教育的根本要求。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很多的不同,最为显著的一点便是新媒体以创意为导向,无论是传播内容、传播主题,亦或是传播路径、传播效果,都富有创意,可以说新媒体是信息技术主导下的创意创新型媒体,这一点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因而,在新媒体时代,动画专业人才创新精神的培育相对要简单一些。创新活动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总要依托于既有的创作实践,在动画艺术发展历程中,无数优秀剧本推动了动画编剧业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深入了解此类剧本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搜集出对学生有效的教育教学信息作为教学辅助资源,为《动画剧本创作》教学改革的开展铺平道路,使学生在继承中创新,传承中发展。

4.坚守民族风格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而言,利弊兼有。新媒体一方面破除了信息传递流通间的障碍,对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各类型的讯息提供了方面,但新媒体也弱化了信息审核的功能,使得良莠不齐的信息在大学生群体间广泛传播。就以《动画剧本创作》的课程教学为例,西方的剧本理念以及创作风格固然对我国动画剧本创作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但很容易消解中国动画的民族特色。早在建国初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特伟就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并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就,各路动画电影人才创作改编了一大批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底蕴的优秀动画电影,最为典型的便是《大闹天宫》。当前,民族底蕴的消解与民族风格的消失,是我国动画电影长期得不到应有发展的主要因素,坚守民族风格自然也就成为新媒体时代动画电影发展与创新的客观需要与根本追求。在《动画剧本创作》的教学授课中,教师要注意以民族元素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层次。

四.结语

新媒体作为重要的媒体形态,在当前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课程教学也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动画剧本创作》作为动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更应该从新媒体时代的基本属性出发,采取好相应的教育教学措施,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动画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華.在《动画剧本创作》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71-72

[2]陆小玲.新媒体时代《动画剧本创作》课程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181-182

[3]高颖.动画剧本创作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1):96-97

[4]何志方.浅谈动画剧本创作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思考[J].求知导刊,2016 (24):112-112

作者:李庚睿

动画剧本创作探讨论文 篇2:

影视动画剧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摘要:动画剧本创作是动画专业的基础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影视动画剧本创作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影视动画剧本的创作和改编。文章基于对“影视动画剧本”创作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促进本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动画剧本;课程教学;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引言

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影视动画剧本创作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影视动画剧本的创作和改编。学生了解影视动画剧本的基本知识,学会如何处理影视动画剧本的素材、题材和主题,掌握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设置的方法,懂得影视动画结构的基本类型、基本要素、表现形态和技巧,知道影视动画剧本语言的基本理论及其运用技巧,熟练地进行影视动画剧本的改编。

一、影视动画剧本创作的重要性

一部动画片的制作流程大致包括三个阶段。前期策划、中期制作和后期制作。那么在这三个阶段中,前期往往是最重要的,因为剧本创作是一部影片的灵魂,是一剧之本。剧本创作是一部影片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几乎所有伟大的影视动画作品,都是十分注重前期的创意和剧本的策划,而且越成功的作品,越重视剧本创作。

近年来我国动画产业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质量总体低下,故事无趣、内容幼稚,剧情老套,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动画剧本方面的专业人才,剧本缺乏创新性。所以在课程教学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走在时代前端的动画剧本创作人才。

但如今在影视动画剧本课程教学中,往往偏向于一般性的影视剧本创作,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文字写作,这种授课方式达不到影视动画剧本创作的课程目的,也不利于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应当改革教学方法,针对影视动画剧本的特点,在课程教学中,注重与时俱进。应当积极关注国内外优秀的动画、最新的案例、教材等。注重影视动画剧本创作理论与课堂实践相结合。

二、培养学生对动画绝本创作的灵感来源

影视动画剧本对影片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选材与选题也是动画作品创作的首要工作,是决定动画片能否成功的第一要务。很多学生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往往觉得缺乏素材,没有内容可写,照搬照抄。那么创作灵感来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素材的收集

1 .从个人生活体验出发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龙猫》,灵感创作来源就是童年在乡下生活

的一种体验。《悬崖上的金鱼姬》也是他晚上睡在悬崖边上的一个小屋子创作的。由此可以看出很多优秀的动画作品创作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

2.从文字和历史资料

迪士尼动画《花木兰》根据中国民族传说改编,《秦时明月》动画取材于台湾文化小说及历史资料。这类题材依据历史材料编写的小说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同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3.从实地考察和个人采访出发

《功夫熊猫》的场景取自中国,背景是以风格浓郁的中国画风格呈现。在制作《功夫熊猫2》时,制作团队亲自到四川成都采风,实地考察了成都大熊猫基地、青城山、宽窄巷子等成都的标志性景点,以及山西、武当山、北京等地。片中,阿宝和他的鸭子爸爸生活的小镇,就被打造成成都小巷子的模样。影片的重要场景“凤凰城”,川西民居风格为主的古式建筑,大红灯笼高挂,随处可见的黄包车,整座古城坐落在云雾缭绕、水墨山水中间,别有一番意境。梦工厂团队更花了很多功夫建造恢宏的“宫门城”,这些细节设计都是参照了当时他们走过的成都宽窄巷子与锦里,使人们在观赏影片的同时能够充分领略到中国文化。

三、改革方法与措施

(一)结合优秀案例

该课程主要是理论学时,在授课过程中如果一味只是讲授一些枯燥的知识点,整门课程下来学生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学生在课程中也不愿意去学。针对动画专业艺术生的特点,多从一些经典、当下流行的优秀动画剧本进行讲解,和学生去分析,去探讨,让学生从被动转化为主动。让學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将知识点举一反三。

(二)作品赏析与练习相结合

例如教师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或者熟悉的动画作品片段,自己尝试写出对应的动画剧本,写完后再与原剧本进行对比,寻找之间的差距,这样以此来锻炼学生图文之间转化思考得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此项训练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对成果进行展示,再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手段

学校一直重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大赛为抓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综合技能水平。将课程相关赛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比赛,让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四)结合实际项目进行项目化教学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项目化教学已经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结合实际项目进行项目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将一些好的创意进行保留,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同时也可以将老师手中的一些横向课题让学生参与其中,项目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实践、沟通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专业实践,得到锻炼。

四、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影视动画剧本》课程是动画作品最基础和关键性的内容,为提高学生的剧本创作能力,需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以顺应当今行业发展、市场需求。所以要及时调整和改革课程的教学体系与方法,需要业界从业人员的锐意进取和不断探索,让学生能够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刘一凡,苗鹏.论动画剧本的构成[J].电影文学,2011,(21).

[2]刘克晓,刘婷.论高校动画专业的设置[J].群文天地,2011(10).

[3]陆小玲.浅谈《动画剧本创作》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J].戏剧之家,2014.

1.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0年校级一流课程ys_《影视剧作》专业核心课程建设(AXG2020_jwc_3046)

2.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_创新性案例教学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设计色彩课程为例(2020jyxm0833)

3.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_拟真情景教学模式在设计学科中的应用——以UI设计课程为例(2020jyxm0839)

作者:王雅微 王勤勤

动画剧本创作探讨论文 篇3:

浅析古典文学动画剧本改编现状及有效方法

摘要:现代动画片很多采用古典文学故事进行改编。本文尝试探讨古典文学动画剧本改编现状,从理论层面上分析探讨改编的基本手法,如何令古典文学作品改编动画剧本后更符合观众要求,从而获得更多的观众认可。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动画剧本改编

中国古典文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艺术创作供给了丰厚的素材。中国古典文学题材的改编是我国动画发展史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本论文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尝试探讨古典文学动画剧本改编现状,从理论层面上分析探讨改编的基本手法,如何令古典文学作品改编动画剧本后更符合观众要求,从而获得更多的观众认可。

一、当代中国古典文学改编类动画的现状

(一)当代中国古典文学改编类动画的概况

古典文学剧作进行改编是动画创作的重要来源,许多优秀的国内外动画作品灵感来自各类经典文学作品。例如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成就了深入人心的迪士尼动画《狮子王》。纵观中国动画发展史,中国第一部动画《铁扇公主》亦是第一部古典文学改编类的动画,根据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改编的家喻户晓的动画《大闹天宫》,动画《哪吒闹海》改编自古典小说《封神演义》等等。经典的古典文学作品拥有众多忠实的读者,他们对于原著的喜爱是发展古典文学改编类动画的重要支撑。

(二)当代中国古典文学改编类动画的基本面貌与特征

中国古典文学改编类动画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在浮躁的社会中,古典文学作品为动画剧作提供创作灵感,令许多动画制作者误认为,动画剧本取材于古典文学,可以凭借着原著的魅力,吸引观众的目光。认为古典文学改编类动画就是文学原著加入动画化的处理便可以了,令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精髓得不到很好的传播,失去了改编古代文学作品的真正意义。这种误解也是导致了众多古典文学改编类题材动画难以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二、古典文学改编类动画剧本改编的基本手法

(一)对原著人物的基本承袭关系

原著人物是指古典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主要人物角色。将古典文学改编成动画主要着重于古典文学题材中的人物形象上,有着鲜明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是改编者着重刻画改编的重点。

在中国动画史上,许多由古典文学改编而来的优秀动画作品都注重再现和重塑原著中人物角色和人物性格,获得观众的认可与喜爱。例如家喻户晓的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节选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前七回,完美地重现了原著中孙悟空的桀骜不驯的人物性格与反抗精神,并基本还原了节选中所有人物角色,例如玉皇大帝、太白金星、东海龙王等。对原著人物的基本承袭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最终成为一代经典。

(二)对原著思想的基本延续关系

思想是一部文学剧作的灵魂,在动画改编中,大部分改编作品的主题思想继承了原著所表达的思想。在改编中,改编者重视原著思想,并会深入理解原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情绪,有利于在改编工作中对于故事情节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编创出新的强调主题思想的合理故事情节及内容,丰富了改编的动画作品,给予观众新的亮点。

《大闹天宫》虽然节选自《西游记》,但并不是全部照搬原著。导演万籁鸣认为“在改编应尊重并忠实于原著,但是不等于照抄和不应拘泥于原著……”[万籁鸣口述,万国魏整理:《我与孙悟空》,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6、141页。]他在创作中着力把孙悟空刻画成反抗者的形象,并推翻了原著中孙悟空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指山的结局,而是孙悟空最后把天宫弄得天翻地覆后回到花果山和猴儿们过上了快活的日子。这样的改编基本延续了原著思想并做了合理的创新,在符合故事发展的同时令观众眼前一亮。

(三)对原著的有限异化

有限异化指在原作允许范围内,进行合理的阐释与创新。这种异化要求改编者在深入了解并吃透了原著精神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对原著的立意进行引申和发挥,合理地丰富原著中的角色和重構或增减原著中的情节,达到对原著的创新。始终要求改编者在原素材的范围内进行再次创作发挥。

根据《木兰诗》改编的动画《花木兰》就是对原著的有限异化,在动画中增加了一只小龙和蟋蟀的角色,同时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增加了对抗匈奴的精彩故事情节,强化了花木兰的英勇善战,对故事起了升华的作用,很好地阐释了故事的主题。

(四)对原著的彻底异化

改编中的彻底异化原则是指改编者在审美创造过程中完全跳出原素材,甚至背离或者反驳了原著的题旨。在这过程中,原著素材只扮演着触发审美主体灵感的媒介,是一堆原始素材的存在。彻底异化原则尊重改编者主体自由精神。

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就是对原著的彻底异化。它以名著《西游记》为原有素材,选取了孙悟空、猪八戒、白龙等角色进行创新的编排,并加入小师傅江流儿等角色,以对抗妖魔鬼怪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

三、提升古典文学题材动画剧本改编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一)时代化人物塑造与人物形象的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早已看腻了万能的英雄主角,因而他们现下对刻画平民英雄的影视作品有了新的审美要求。在古典文学改编类动画中,由于原著早已深入人心,英雄人物在观众心中有了神话般的能力,在新的审美影响下,观众希望看到原著中主角能有与普通人一样的痛苦和烦恼,缩短英雄与普通人的差距,令观众在观影中更能产生代入感。

例如在《大圣归来》中,新的塑造下大圣不再是那个会72变,拥有大闹天宫能力的神话英雄,他被封印了神力只是一个普通人,观众随着故事发展,跟随着齐天大圣为了小师傅江流儿打败了五行山中书生面相的大妖王。因拥有平民英雄齐天大圣而使影片获得了极高的赞扬,也使得《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最终成就了9.36亿的票房。平民化的改编产生了新形式的作品,令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耳目一新,大大提升了观众的人物形象期待满足,从而使影片获得成功。

(二)时代社会因素融入与主题的晋升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不断地进步,观众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前简单的说教式动画已经不再满足观众对于主题的期待,他们更期待新的动画作品在给予人生启迪和正能量下,更多地能展示出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艰难,并且强调更深刻的历史和人文。观众不满足于单纯的矛盾冲突和大团圆结局,有着真实的情感的画面才能满足现代人内心的空洞和需要关怀和温暖的内心,他们期待在古典文学改编类动画在改编过程中,增加更多细腻的情感表达和赋予更多人文的关怀,达到对主题期待满足的晋升。

(三)时尚审美趣味的浸入与风格的升级

审美情趣是指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它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决定了观众所喜欢的影视、动画作品风格。当今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观众渴望娱乐,产生了带有强烈玩弄和娱乐的心态。“恶搞”思潮的不断蔓延,成为影视、动画作品中满足观众娱乐需求的有力方式,迎合了我国主要观影人群的审美情趣。例如动画中有《花木兰》同样地用恶搞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影片中三个士兵男扮女装恶搞成宫中嫔妃,配合花木兰潜进了被匈奴攻占的皇宫,士兵们穿着女士长裙结合滑稽、夸张的妆容十分地惹人瞩目,恶搞后的嫔妃形象令观众笑声不断。古典文学改编类动画中,加入“恶搞”等时尚戏谑形式,形成相对轻松娱乐的动画风格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潮流,从而最大化地提升观众对于以往古典文学改编类动画的风格的期待。

(四)娱乐性人物对话的设计与人物对话的擢升

在快节奏下生活的现代观众观看影视动画的最主要目的是放松身心和调节生活,在动画中增加娱乐性的人物对话能加强动画的趣味性,产生喜剧效果,会令观众印象深刻。在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小师傅江流儿与齐天大圣之间一连串的趣味对话逗得观众开怀大小。江流儿:“大圣,你说我念经的时候佛祖能听吗?”大圣:“听见,肯定能听见,那老头最爱搞闲事了。”江流儿:“四大天王是兄弟吗?”大圣:“是姐妹”。这种设计后的娱乐性人物对话一改以往古典文学改编类动画的台词风格,在满足观众原有的人物对话期待上达到了提升状态,并带来新的审美水平。

(五)民族元素音乐的强化与视听语言的跃升

近年来,我国动画发展中存在大批盲从模仿,生搬硬套地嫁接美、日动画的现象,失去了中国的民族特色。但是,构成观众审美文化心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民族文化传统,它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浸透到影视观众的内心,进而影响观众审美趋势。不可否认的是,一直以来我国民族文化传统让我国影视、动画艺术有着丰富的滋养和独一无二的特性,而视听语言就是展示民族元素的最好表现。声音及音乐作为视听语言的一大要素,可以很好地结合画面,建立独具中国风的动画作品。

事实上从《铁扇公主》到《大闹天宫》再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功的中国动画一直注重借鉴我国戏曲以及民间音乐元素,这种民族音乐的运用有利于满足观众长期以来渴望世界认同的民族心理及对民族的认同感,进而令观众对视听语言的满足实现跃升。

综上所述,在面对当前我国动画产业对于古典小说的改编所产生的问题,综合古典文学剧本改编的基本手法,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上五方面使我国的动画产业对古典文学的改编更加引起大众的关注。

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观众力求使自己活生生的现实性与从动画中获得的刺激处于最紧密的和谐之中,以至于两者以一种和谐的方式产生共鸣人文精神就这样得到了确认和建构。因此,将观众满意作为当前我國动画对古典文学改编进程上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目前我国动画发展所遇到的困难,使国产动画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使更多更好的大众所喜爱的动画早日涌现。

参考文献:

[1]秦俊香.《影视接受心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陈旭光.《影视受众心理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佟婷.《动画剧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吴云兰

上一篇:数学教案第旋转下一篇:兴农网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