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国际发展方向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构想,是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的内在动力,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机遇。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德育国际发展方向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德育国际发展方向论文 篇1:

高校德育的问题与创新对策的探究

摘 要: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问题是近年来困扰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究其原因,与高校德育目标单一、内容空泛、教师队伍不稳定、评价机制不完善、理论教育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不无关系。为此,必须进一步探索高校德育创新的途径和对策,以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高校德育;创新;对策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HTSS]2006-04-03

基金项目:2005年菏泽学院高校德育教学改革立项成果(编号200502)

作者简介:赵新亭(1957-),男,山东定陶人,副教授,学士,从事高教德育管理、教学研究。

高校德育实效性欠佳的问题是近年来困扰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急剧变化,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弱化。因此,进一步探索当前高校德育创新的途径和对策十分必要。

一、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目标单一,过于理想化。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目标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模式化。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目标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二是理想化。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在强调重视和加强高校德育时,期望值过高,没有意识到德育的影响与作用是一种积累效应,结果是造成了不同教育功能的错位,导致名义上“加强”,实际上的“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影响了德育的效果。

(二)德育内容空泛。具体表现在大题大作,内容空洞,一般性号召和笼统说教多,严重混淆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之间质的区别;强调道德教育的工具性作用,忽略了学生道德理性的培养,面对开放的社会和多元的价值取向问题,无法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当前正处在一个创新和变革的时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必然推动道德生活的变化,出现新的道德问题,这就要求德育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充实,务求贴近生活,以增强德育的说服力。切忌过分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教条化,忽视实践问题;切忌理想教育的内容空泛化,忽视基本文明素养。同时,要避免出现大学生能夸夸其谈如何树立崇高的理想、如何坚持集体主义,却不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注重日常的文明修身,最终导致缺乏处理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智慧。

(三)德育工作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仅相当缺乏,而且结构不合理。各高校德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历、职称偏低,知识面不宽、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也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影响了他们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高校领导对德育教师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德育教师的培养,没有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其发展,因而,严重挫伤了德育教师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了高校德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和一些教师工作责任感的下降。应当指出,某些德育教师的认识不到位、素质不佳也是德育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有些德育教师缺乏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良好的师德素质,政治上立场不够坚定,行为举止不够严谨,在学生中难以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四)德育评价机制不完善。目前,高校德育尚未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督察、评估德育质量的有效机制;学校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使德育的效果和功能受到影响。在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上,存在着知识考试与品行考评不衔接的现象。在对大学生的德育考评方面,第一课堂的评价主要以理论知识记忆为考核指标,第二课堂的德育实践活动则尚未纳入德育课程和考核体系,在知行统一的育人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五)理论教育与实践不衔接。目前,高校德育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化,目标单一,对全部学生使用一个标准,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此外,德育过于理想化,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识水平,使得高校德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当前高校德育重理论教育轻实践磨炼,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以灌输式教育方法为主,教育内容很难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德育的实效性差。

二、高校德育创新之对策新探

(一)德育观念之创新。观念的创新是高校德育创新的前提和先导。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必然会引起人们对德育地位、功能和价值认识的转变,必然会导致德育目标、内容、课程、方法和形式以至整个德育体制的改革。因此,德育创新首先应该是德育观念的创新,没有德育观念的创新,就很难推进德育理论、德育体制、德育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要改变把德育功能单纯地政治化、单一化、边缘化的认识定势,全面、辩证地把握德育功能。首先,要继续发挥德育的政治性功能。高校德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保证育人的社会主义方向,并服务于和服从于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其次,要继续发挥德育的社会性功能。高校德育可以满足各种社会需要,促进民族兴旺、国家富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再次,要继续发挥德育的约束性功能。通过各种管理制度、准则来规范约束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并实行正面的灌输。

另外,高校德育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核心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根本的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在于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全方位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及道德终极价值关怀的实现。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更加强调学生具有自身的尊严和人格,更加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在高校德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且要把这种“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帮助、尊重和激励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方向。

总起来看,高校德育的创新,就是要从观念上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从强调德育的社会需求转变为强调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统一;从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要求和教育学生转变为注意个体差异和个案教育,促进德育的个性化;从把大学生当作受教育者客体转变为当作教育者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优势;从追求高远转变为贴近现实;从自我封闭、自我循环转变为全面开放、全面渗透;从只问播种、不问收获转变为重视德育效益,并以此考核德育教师的教学质量;从重视“知”转变为重视“行”,加大德育实践的分量;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多种手段并用进行教学。

(二)德育目标之创新。当前,德育必须以培养社会主义理想人格作为新时期德育目标创新的基本方向。培养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德育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基础而确立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的最终目标与根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现代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的新发展。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阐发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态;代替那种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高校德育的创新,必须做到:一要坚持促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倡导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要确立高校德育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起主导和先行作用的观念。高校德育不仅是被动地适应社会需要,还应积极主动地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先进作用。高校德育根本目标的确立,在于对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德育目标的创新,首先是确立和张扬人在世界中的主体价值地位,确认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追求。也就是在德育目标上,从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四有”新人,拓展到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三是德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设立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坐标。人的发展总是借助于人的活动并在既定社会关系、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来进行的。高校德育活动的使命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维护人的地位和权利,实现人的自由。高校德育要为人的活动提供具体可行的价值规范体系,提供衡量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尺度。

我们现在正处于全球化时代,重视和满足人的价值需要,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思潮。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应当是高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德育模式之创新。德育应变训诫式德育为自律式德育、封闭式德育为开放式德育、单维德育为多维德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氛围型、沟通型、情感型、服务型、人格型、理解型、欣赏型、活动论和立体式等德育模式。其中,氛围型、沟通型、服务型和立体式德育模式较为常见。氛围型就是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大学生德育,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在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等环节中渗透育人功能,使对大学生的德育做到深入细致。情感型就是重视情感在大学生德育过程中的感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通过内心的交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沟通型就是改变以灌输为主的“填鸭式”德育模式,坚持以交流为主,建立起校、系(院)、教职工、学生四位一体、交互沟通的大学生德育网络体系,在平等交流沟通中,显现德育效果。服务型就是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在服务中育人。立体式德育模式就是借鉴国内外德育理论和德育模式的成果或合理性因素,根据我国高校德育规划与目标、内容的要求,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成长规律,采取的系列的、不拘一格的“立体式”德育模式。“立体式”德育模式在理论基础上除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以外,还借鉴了多元智能理论的精华,强调以开发“多元智能”为主线,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中不断生成“发展观”,强调“人人能成功”的学生观等思想和实践。目前,应当在研究以上各种德育模式的基础上,取各模式之长,去其不足,创新出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模式。

(四)德育内容之创新。高校德育内容创新,就是在高校德育中对高校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并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善于思考,勇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思路。创新能力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本领,它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创新能力包括具有较为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本专业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创新素质教育就是要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格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要求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教育。

当前,高校德育的内容要突出主旋律,就是要强化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武装学生的头脑。应当把主旋律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灵魂和核心,努力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要增强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使其掌握正确观察、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大局意识和世界眼光,用战略思维去分析和看待国际国内大环境。

德育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或者实际难题。要根据新的形势,对大学生进行新知识、新思想、新思维的教育。首先,要处理好德育内容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德育既要有超越性,又要有现实性。要让学生产生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又能让学生学会处理现实生活中复杂的道德问题。其次,要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要教育学生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要有面向世界的气魄和胸怀,勇于接受世界上的先进理念。要拓宽德育的视野,丰富德育的内容体系,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高校德育还要强化形势政策教育和基本公德、传统美德教育。目前,有些大学生因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和环境认识不清,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缺乏忧患意识,不能正确看待和理解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缺乏政治参与意识,甚至对德育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对大学生加强形势和政策教育刻不容缓。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要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修养,引导大学生从国家的角度、世界的高度看问题,使其认清当前的形势和面临的挑战,自觉地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同时,对大学生要加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国民公德教育,不断提升其道德境界。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为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并结合当前的政治和经济现实,切实把高校德育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参考文献:

[1]杜爱森.关于德育模式的理论探讨[J].理论探索,1996(2):53~55.

[2]曾咏辉.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6):107~109.

[3]郭志峰.关于德育新模式的再思考[J].东疆学刊,1998(2):18~22.

[4]简敏.高校德育模式创新浅谈[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1~113.

〔责任编辑:张家恩〕

作者:赵新亭

德育国际发展方向论文 篇2:

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必要性、优劣势和策略观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是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构想,是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的内在动力,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依托东盟国家相邻优势,深度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有针对性的从以思政育人引领发展方向,以强化理念提升内涵发展,以导师队伍保障办学质量,以人才培养促进双向流动,以社科文化搭建合作平台,以建立体系增强品牌影响等六个倡议推动双方共同发展,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提升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和质量,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服务。

关键词: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策略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就新时期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等相关问题相继印发文件并组织实施,结合高等教育办学特色,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多样化合作交流平台,拓宽国际化人才培养渠道,共同推动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如何面对“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和机遇,深入贯彻中央对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要求,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对外开放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倡议使命,主动参与中国—东盟区域教育一体化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打造广西区域特色,找准发展定位和路径,构建面向中国—东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教育转型升级发展,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提升广西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更好服务广西和服从于“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是广西高校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的必要性

(一)是响应国家发展倡议的使命要求

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是传播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是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和服务国家人才强国倡议的重要基础。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国际化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和《教育行动》,全面推进国际化发展倡议,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使命要求,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现实发展需要,也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二)是顺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方向和体现了经济社会转型的人才变革。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导致了教育资源在世界范围的重新配置,高等教育发展功能也从最初的知识传授人才培养不断拓展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校面对经济环境发生大变革时必须因时而变,要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培养大批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三)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现实需要

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前提,是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核心任务。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唐咸仅在广西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指出:“通过实施教师培育计划、选派师生出国访问交流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广西高校国际化影响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竞争,高等院校能否培养出能够承担“一带一路”建设和实施“走出去”倡议的国际化人才,将是我国成功实施对外倡议的关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中国和东盟国家國际交流合作日益凸显,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现实。

(四)是参与国际教育竞争的内在需求

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是参与国际教育竞争力的内在需求,是提高国际教育知名度的重要途径。经济的全球化导致教育市场的全球化和产业发展,加快了国际知名大学对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加速了国内名牌大学国际化发展进程,全球各国高校有了更多共同认知并在教育领域确定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等国际教育标准。高校通过借鉴这套国际教育标准,对照评估标准促进自身改革发展,提升学校“软实力”和竞争力,以全球化对应全球化,实现差异化竞争。

(五)是满足自身高水平发展的主观要求

2010年教育部印发的《规划纲要》指出:“要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提高现代化教育水平,人才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教育市场日益开放的今天,高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享有良好国际声誉的前提是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只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达到国际标准,才能实现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大学的宏伟目标。由此可见,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衡量一所高校在全球地位的重要标尺,是提高高校学术研究能力和拓展海外品牌影响的重要手段。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的优劣势

(一)优势。广西是被党和国家赋予“三大定位”(国际大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新使命要求,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的最前沿窗口、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永久举办地,拥有“一廊两港两会四基地”国家战略实施平台,是广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载体,在语言、饮食以及相关文化习俗等方面具有包容性与联通性,在对接东盟国家的科技、教育及文化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有利于深化中国-东盟开放合作。

(二)劣势。广西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较为落后,经济发展不发达,同时广西高校属于地方高校,在资源配置上相对薄弱,财政投入有限,因此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以及海外留学背景的骨干教师资源稀缺,办学水平不高,国际知名度不高,国际化交流困难,因此很难吸引国外留学生到广西留学。以此同时,因办学水平、财政能力、社会声誉等资源不足导致广西高校对外开放能力有限、国际化办学思路落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国际化教学模式难以开展、国际化教育氛围淡薄、国际化发展宣传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2],严重制约广西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国-东盟双边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的策略观

(一)以思政育人引领发展方向。思想政治素质是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高校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要建立在德性思考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通过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促进言论和行为不断进步[3],培养一个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理想信念、国际视野和意识、较高的道德素养和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思想政治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越式向前发展。因此,广西高校要以德育生态理念为视角,从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生态育人理念出发,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注重国际化人才个性化差异、构建和谐理念和谐观以及拓展思政教育育人平台,才能引领国际化人才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促进国际化人才思想政治素质提高。

(二)以强化理念提升内涵发展。办学理念是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提升内涵发展的重要基础。广西高校要树立起国际化倡议眼光,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协同机制,制定学校国际化发展倡议目标、思路及措施,并让全校师生充分认识到“一带一路”对推动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的倡议意义。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依托广西地方特有的丰富资源,更新办学理念,发展特色化国际项目,启动建设高校教育联盟、产教联盟、区域联盟和文化联盟。在更新办学理念、彰显广西特色的基础上,要从经济、文化、建设等领域树立全面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理念,从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角度出发确立自身的发展定位、办学定位,突出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推动与世界名校建立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创立符合国际化发展运行机制,加大国际化发展专项经费投入,保证学校国际化经费的有效使用,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全面提升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实现大学的现代化。

(三)以导师队伍保障办学质量。导师队伍是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广西高校要通过“送”“引”双向流动,积极拓宽海外学习交流、拓展双学位和联合培养项目,以学校学科建设为出发点,加大力度选送优秀教师和资助骨干教师赴国(境)外进行进修学习、访问、讲学、科研合作、参加国际会议和短期培训,开拓教师国际视野,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导师国际化素质和提高国外交流能力。通过设立教师招聘办事处、开展海外专场人才招聘会、修改人才引进激励政策、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专家到校进行短期访问和讲学,或聘为学校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进一步加快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具有国际视野,学缘和多元化知识结构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习经历的高层次人才,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提高教师国际化教学水平和能力。

(四)以人才培养促进双向流动。人才培养是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核心。广西高校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把高等教育市场的开拓作为优先倡议来考虑,充分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际并依托中国与东盟国家各类留学推进计划,全力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强全方位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拓宽国际人才培养的渠道,开创多元化国际办学模式,通过开设国际创新班项目、学分互认研修项目和海外游学项目和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等项目,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到国外高水平高校开展交流学习。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大力实施引进来倡议,通过打造东盟国家发展急需的特色专业、加大品牌课程建设力度、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创建国际教育园区、完善学校硬件条件、聘任专职国际学生辅导员和建立广西留学生帮扶体系等措施,营造多元化的文化生态,满足东盟国家留学生到广西学习的需要,确保广西高校留学生规模稳步提升,全面提升广西留学生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以“一带一路”国家倡议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服务定位,结合广西的区域优势和自身学科专业特点,采取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培养目标、办学思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教材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组优化,如增设东盟国家语种、东盟文化等方面的课程[4],着力构建服务东盟的“四种能力”的课程建设体系、深度融合的课堂教学体系和协调推进开放教育体系。

(五)以社科文化搭建合作平台。社科文化是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搭建合作平台的重要载体。广西高校要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服务东盟国家对人才和科研的需求,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重大复杂问题,积极汇聚各类学术研究资源,设立“一带一路”建设区域研究机构,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一体化的学术交流、科技研发和信息共享的综合平台,就科教领域的”一带一路”合作开展东盟国际科学研究,联合培养面向中国-东盟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坚持“育人为本,人文先行”的原则,大力推进公共外交,积极通过打造“国际青年中国论坛”等旗舰项目、加强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和汉语志愿者队伍建设、举办国际文化节以及派遣学习东盟语种的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到东盟博览会活动等探索推动人文交流、国际青年人才培养路径,推动和扩大人文交流平台建设[5]。继续发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主渠道作用,搭建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校长论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等交流合作平台,探索建立中国—东盟高校人文交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多元的国际化视野和思维方式,促使教育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进一步增强服务东盟国家的能力,加快推进面向东盟建设,为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6]。

(六)以建立体系提高品牌影响。建立体系是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提高品牌影响的有效抓手。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广西高校应坚持教产结合的发展倡议,提升广西高校国际化品牌影响力,着力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话语体系、标准体系和协同体系,逐步创建世界高等教育的“广西模式”,与东盟国家共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在话语体系构建上要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才能在国际教育政策领域获得话语权,并有效参与高等教育国际规则的研究和制定;要拓宽国际视野和未来视野,审视和构建全球格局,形成一种全球性的高等教育命运共同体,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格局和趋势的研究,树立国际化倡议理念,增强话语权;要展示中国文化教育的深层含义,挖掘中国教育的思想积淀,要用发展和发放理念传播好中国文化,构建以中国文化为底蕴的新时期教育话语权。在标准体系构建上要全力发展广西区域特色先进水平优质教育,加强国家教育标准体系融合发展,有效衔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标准体系,主动适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创新需求,确定标准设计的组织体系、框架体系和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体现现代化和国际化教育标准体系,从而实现提高广西高校教育质量的目的。在协同体系构建上要统筹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强化国际化教育理念与价值认同,加强教育领域交流合作、政府部门政策保障、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构建协同育人的新模式与新机制,推动知识、科技、区域的倡议融合,努力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形成广西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合力,才能真正实现广西高校可持续发展。

综合上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为广西和东盟国家开放办学、创新办学思路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广西高校应依托与东盟接壤毗邻的地域优势,深入分析国际化办学现状问题和具体策略,携手东盟国家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共同体,为广西及东盟国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提升广西的国际化城市形象和影响力,促进广西和东盟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单春艳.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进地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倡议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4):24-28.

[2]李军红.“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倡议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7(03):66-71.

[3]曾扬阳.国家认同教育的价值基础_价值困境与实现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03):44-47.

[4]杜 军 林燕飞.“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广东省与东盟国家建立海洋文化交流与合作機制研究[J].东南亚纵横, 2019(03):76-82.

[5]杜红玉.“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广西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高教论坛, 2020(01):41-44.

[6]陈东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基于国际服务贸易的视角[J].东南亚纵横, 2017(06):40-45.

作者:黎国芳

德育国际发展方向论文 篇3:

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使命、理念与实践

摘 要:研究生教育质量,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搞好研究生教育,解决好研究生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大学人的共同使命。本文从研究生教育的时代思考、责任使命出发,提出了“三化发展”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与实践举措,进而以立德树人的角度对研究生学风的建设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三化发展”

我国正处在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期,随着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的巨大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担负着“成才”教育的高校研究生教育必须进一步思考办学理念,探寻一条适应外部和内部环境变化的发展之路。对于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而言,在新的体制下,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这一现状使得研究生教育在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研究生培养如何在兼顾为行业服务中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确保学校的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特殊实践意义的课题。

双重追问,研究生教育的时代思考

1809年,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创建了柏林大学,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大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绅士教育转变到具有创造知识的研究职能。20世纪初,“威斯康辛思想”确立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以美国为代表的20 世纪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批判继承了德国大学的发展模式,把培养研究型的学术精英,拓展到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这也是我国行业高校建校的理论奠基和实践先驱。

1902年(清朝光绪二十八年)公布的三段七级学制的《钦定学堂章程》,其中第七级为建立在大学堂之上的具有研究性质的大学院,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及其教育组织形式首次在国家法制意义上正式确立。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了《大学令》,规定成立大学院,并开始招收大学各科毕业生从事研究、著述,并授以学位;1935年,颁发了第一个《学位授予法》,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全国仅授予硕士学位230人。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于1980年颁布,1981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从此,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国研究生教育从时间上来看,除去“文革”期间研究生教育中断的12年,至今已近100年。

2009年,世界经合组织以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47万名中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三项测试,结果表明,中国学生的综合素质名列榜首。然而,历经近百年的研究生办学历史和拥有“一流”学生生源的中国高校却仍然在“中国大学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中徘徊不前。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国家建设和各行各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样的“双重追问”,不仅是社会各界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疑问,更是我们这些直接从事研究生教育的行业高校教师应当直面的疑问。

甲子梦想,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与全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相比,我国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稍晚,正式的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应当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据统计,国内除了一些“百年老校”外,大多数行业背景高校办学历史大约为花甲之年。固然,高端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然而,高等教育,尤其是作为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行业、承担着行业发展高端人才培养的行业高校,对“钱学森之问”的重视和对“百年树人”的反思,是行业高校转型和振兴的征兆,我们有责任直面现实,努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试答“钱学森之问”。

2013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和《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两份重要文件,召开了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进入内涵式发展新的历史阶段。2014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又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三份文件。这是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首次印发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文件,标志着研究生教育“质量时代”的来临。

2014年是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研究生教育作为一所大学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反映的是一所大学人才培养水平和学术创新能力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准,体现了一所大学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能力。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时代使命,已经把我们的研究生培养置于一个重要的关口,在当下“慢进也是退步”的激烈竞争中,作为国家寄予厚望的重点大学,经历甲子岁月,站在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我们更应该以加倍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去试答“钱学森之问”。答解“钱学森之问”,非简单的“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需要我们必然也必须脚踏实地地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凝练办学理念,准确把握行业背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在传承创新中探索出一条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发展路径。

“三化发展”,我们的理念与实践

行业背景高校和综合性大学共同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端人才和高级智力支持,但是行业背景高校和综合性大学又存在着显著不同,前者更侧重“专才”,后者更侧重“全才”。因此,行业背景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上有不同于综合性大学的举措。坚持“特色化、精品化、国际化”发展方向,是数代北科人经过不断的探索凝练而成的办学理念,新时期,我们也不断地在实践中充实着它的内涵。

1.特色化发展:坚持传统特色,彰显行业优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4年3月颁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特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学校沉淀了材料、冶金等一批优势学科。随着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如何保持和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形成新的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为此,学校以学科评估为契机,开展了学科大讨论,就如何解决坚持特色与转型发展的矛盾形成了一致思路:

第一,把保持特色作为学校的生存之本。继续保持行业特色,以建设材料和冶金两个“优势学科群”为基础,辐射相关学科群。材料优势学科群,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核心,联合具有相关学科方向的新金属国家重点实验室、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化生学院(部分)、数理学院(部分)组成;冶金优势学科群,以冶金学院为核心,联合具有相关学科方向的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部分)、冶金工程研究院(部分)组成。

第二,把拓宽和转型作为学校的强校之路。拓宽学科覆盖面和服务面、实现办学方向由单一学科向特色鲜明的多学科转型,成为行业特色高校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学校不断加强符合行业需求的已有学科方向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和催生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兴学科方向,形成新的特色,使学校始终保持在行业特色学科专业的领军地位。近年来,学校以建设三个“学术高地”为核心带动相关学科群。例如:继续支持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保持现有学科优势;继续支持矿业学科,打造学校矿业学院的金字招牌;以材料与装置服役安全科学中心为核心,打造包括矿山、设备、数据信息、生命食品安全等学科方向的大安全学科;以国家节能减排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节能减排为核心,带动能源与环境学科建设。

2.精品化发展:强化精品意识,促进内涵发展

精品化,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学校研究生院建院30年来,始终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围绕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行了一系列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坚持质量第一,强化精品意识,力争培育精品。

第一,设计适应“精品化”战略的研究生教育定位和体系。北京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深厚钢铁行业背景的高校,经过多方调研,结合学校研究生教育实际情况,尝试探索和确立了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总体目标,开拓和构建了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平台,制定了适应“精品化”战略的研究生教育定位和体系,具体如下:紧密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目标,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主线,以推进分类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国际化教育为导向,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改革招生选拔机制、分类培养机制、导师责权机制,完善奖助体系,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工作服务水平,形成规模结构更加合理、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培养质量得到保障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第二,加强适应“精品化”战略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学校坚持“培养与引进两手抓”的原则,以培养为主,重点支持高端人才的成长。一是学校充分发挥院士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的领军作用;二是实施高端人才成长促进奖励计划,奖励获得院士申报资格的有效候选人,奖励获得“长江学者”“杰青”“973首席”“万人计划”“优青”“新世纪”等称号的人才;三是继续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422”计划),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各学科人才建设具体目标,细化学院执行计划,学校落实每年2,000万元的经费支持;四是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建设目标为培养获得“新世纪”“小杰青”称号的青年教师,坚持高门槛进人、高条件转身份,先过学术关、再过教学关;五是实施“经管人才”和“文科人才”计划,加强对经管学科、文科各学科人才的支持力度。

第三,制定适应“精品化”战略的学位标准。学校主张精品化战略的学位标准,坚持分学科引导学术创新,提高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按一级学科制定标准。为此,我们对研究生毕业制定了“严出”政策:一是对于理工类博士研究生:在SCI、EI检索源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3篇,其中有1篇须在国外期刊发表;二是对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类和科学技术史博士研究生在本学科的SCI、EI、SSCI、A&HCI检索源期刊或CSSCI核心库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3篇。上述论文要求中,可有1篇被以上检索机构收录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需提交检索证明。强化学位论文监督,实现博士学位论文100%盲评。激发博士生主动创新能力,制定优秀博士研究生免盲评制度,鼓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全面开展针对各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100%查重监测工作。

第四,创立适应“精品化”战略的环境氛围。学校坚持“文化立校”的发展战略,创设充满“学气、静气、朝气”的校园文化品格,即校园环境散发学气、教授治学保持静气、学生学习充满朝气。只有教师保持静气,才能涵养校园学气,助长学生朝气,最终滋生大学的大气,用“三气”文化撑起学校发展的广阔空间。一是校园的学气。学校立足实际,挖掘优势,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努力打造校园环境温馨、校园活动丰富多彩、校园行为朴实文明、校园精神和谐向上、校园课程个性彰显、校园管理严谨规范,既充满生机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乐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学园,营造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和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教师的静气。前不久,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获得2014年爱明诺夫奖,引起学界一片震惊。然而据央视调查,近八成公众不知道施一公是谁。这件事情引起我们的反思,即使教授做到施一公那样,学术界如雷贯耳,而绝大多数公众并不认识,因而,我们倡导教师要有“诗意栖居”的学者风范与境界,内涵典雅,潜心学问,努力用敬业、博爱、儒雅成就每一个学生。三是学生的朝气。2014年,广东茂名PX项目引发风波,PX究竟是低毒还是剧毒?清华大学化工系的学生围绕PX这一百度词条的解释,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攻防战,并最终坚守了科学的阵地。我们认为,最值得点赞的是这件事释放了很多大学生渐渐逝去的朝气。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精神状态应当如朝阳、如乳虎、如白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把个人的“成才梦”与学校的“发展梦”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努力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

3.国际化发展:坚持教育开放,培养国际视野

对当下的每一位高等教育管理者来说,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全球化,已经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我们也注意到,时至今日,几乎所有享有世界声誉的研究型大学都制定了主动出击的国际化战略。例如:由美国教育协会提出并得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一流名校积极响应的“美国高等教育全球存在”(Global Engagement)理念以及东京大学制定的通向2015年的“森林计划”(Forest2015)。国际化不仅是行业特色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更是行业特色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路径。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国际化发展思路。近几年,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国际化建设进程,学校先后颁布了《北京科技大学关于资助学院主办国际学术会议、资助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实施办法(试行)》和《北京科技大学关于“鼎新北科”学院国际化平台建设计划的实施办法(试行)》等重要文件,引领和支持学院国际化平台建设的高端发展,提升和凸显国际交流效益。文件明确提出,近几年学校在国际化方面的建设思路是:创新合作模式,全面强化学校的对外开放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推出去、引进来,打造高层次科研师资队伍;秉持学科优势,构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提升学术能力;立足自身,推动国际化能力建设。为了推动学校在国际化发展方面的建设思路,学校将2015年定为北京科技大学的“国际年”。

第二,积极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地。继续推动学生赴海(境)外经历拓展。扩大具有海(境)外经历的学生人数比例,推动实施“学知行国际交流计划”重点资助拔尖人才赴外留学,扩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实施“留学科大”计划。完善短期班、预科班、学历教育等多种培养模式,建设国内领先的留学示范基地,建设1个~2个覆盖本、硕、博全学程的与国际接轨的全英文学位课程体系,利用从国家级至校级各种奖学金渠道吸引来华留学生。深入推进与高水平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办学。成立1个~2个国际合作学院;与国际接轨,以工程类专业为优先,会计、法学等专业为支撑,重点发展“国内学历教育+国外执业资格教育”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开拓学生国际化培养新模式,以社工专业为试点,与滑铁卢大学合作开办暑期学校,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国外教师来校授课。

第三,加强国际科研与合作平台(基地)建设。学校于2013年出台的“鼎新北科”学院国际化平台建设计划,旨在引导、支持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以学院为主体、教师为主角,鼓励学院、教师与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共建实验室、互设研究院(中心)、联合开展科研与技术攻关。继续强化学校“国家科学中心平台”“工业节能减排平台”和“功能纳米材料平台”三大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新建成1个~2个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或国际联合研发中心。构建有重点、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网络,以欧洲为中心,瞄准北美,立足亚太,推动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英国华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强联合,深化与日本、韩国等国家高水平院校的战略合作。

第四,大力推进学校国际化能力建设。设立国际交流经费,支持和鼓励学院通过引智平台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整合单一的、短暂的、个别的国际交流,向可持续的、全面性的国际合作平台建设转变,扩大学校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资助学院主办国际学术会议、资助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实施“全英文教学计划”,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或通过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开设课程,或聘请外籍教师授课,提升全英文授课课程的质量和比例;推动网络精品课程建设。鼓励制作精品课程公开课教学视频,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学校MOOCs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支持教师编写双语教材。

立德树人:关于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思考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要成才必先成人。2014年3月,教育部刚刚颁布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等三个重要文件和《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重点提到“学术不端者不得参评国家奖学金,参评学年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经查证属实的,不具备当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

立德树人,正确的学位价值观是入口。研究生培养过程,不仅是一种教育行为,而且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近年来,一些研究生被只认学历的社会氛围“裹挟”,多元的价值观,让研究生的学术诚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将大力倡导健康的培养规范,对招生、评价学生,将不只是简单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和论文评价形式;学校将积极营造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和谐奋进的良好学术生态,坚决杜绝剽窃、抄袭、不当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落实到每一位研究生的日常学术活动中。

立德树人,导师率先垂范是关键。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和无教学的教育。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学校要求导师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率先垂范、恪守学术诚信,教育自己的研究生从文献检索、开题论证、实验分析、建模计算到撰写论文全过程中都要坚持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导师要勇于担当,不得将自己应该承担的学术责任推卸给学生。充分发挥导师的治学理念、影响力和号召力,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进而在研究生中形成钻研学术、潜心科研的氛围,促成研究生优良学风的不断深化。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于 洋]

作者:张欣欣

上一篇:先进班级事迹材料3篇下一篇: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