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视角下科技哲学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我国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而科学普及从根本上影响和决定着国家与民族的创新创造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科技传播视角下科技哲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技传播视角下科技哲学论文 篇1:

论科技新闻的人文色彩

【摘 要】科技新闻是对科技成果、科技事件、科技人物等进行的报道,担负着向公众普及科技的责任。科技新闻包含着人文色彩,科技新闻人物包含着人文情怀,科技发明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科技新闻报道是培养理性的人的重要途径。在人文主义的视角下,从事科技新闻报道应该挖掘科技人物的人文精神,揭示科技成果的人文意义,实现科技新闻的人文传播。

【关键词】科技新闻 科技传播 人文色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传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公众对于科学技术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加。公众需要了解科技知识,公众科学知识的普及也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要实现公众科技知识的普及传播,科技新闻报道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然而在当下,科技新闻因与读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仍存在着大多数读者读不懂科技报道的尴尬局面,如何让科技新闻更加好读、易读,成为了新闻研究的新课题。

一、科技新闻中人文色彩的含义

1、科技新闻与人文色彩的含义

科技新闻是对科技成果、科技事件、科技人物等进行的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中涉及的人物,其本身的故事具有人文色彩,他们进行的科技活动的目的也是为人们服务的,同时,科技新闻还能让读者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培养科学精神。“人文”一词有着渊源的历史,中国古代很多哲人都对人文进行过相关的论述,《大学》中阐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就提到了自我修养这一要素,孔子思想里的“仁”,也包含着人文的含义。在西方,人文主义来源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强调自我意识,成为独立的理性的人,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思想体系。人文的实质是对“人”的思考,注重强调人的因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整个民族和国家来说,人文主义不仅仅是指个人,还扩展到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2、科技新闻的人文解读

虽然从表面上理解,科技和人文两个词存在词义上的悖论,科技侧重于科技发明创造,是偏理性的客观主义,而人文则更多体现的是哲学思想,是偏感性的主观主义,两者似乎没有太多的交集,看起来无法共存。但是实际上,科技是科学工作者们旨在为人们的幸福生活和社会发展而进行的研究创造,从科学家和科技成果自身来说都具有着人文主义的因素,而科技新闻的目的是将这些科学人物、科学成果呈现给世人,普及科学知识,让人们思想更解放,视野更广阔,更具有科学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技新闻也是一种追求人的价值实现的方式。同时,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科技新闻终究通过写作的方式将信息进行传达,是一种写作手法的运用。然而在现实中却出现了将科技新闻写成专业论文的现象,科技新闻没有人文性,出现过多的专业术语而让读者不忍猝读。所以,将人文色彩注入到科技新闻中,让理性的科技也散发着感性的人文魅力,是科技新闻传播新的出路。

二、人文色彩是科技新闻其中应有之义

1、科技新闻人物包含着人文情怀

科学发明创造都是由人来完成的,科技新闻人物包含着人文情怀。科学家探索过程中经历的失败,不被人理解时内心痛苦的挣扎,以及科学工作者自身的兴趣爱好等等,都是科技新闻中人文色彩的体现。比如在iphone系列产品面世之时,各大媒体的报道不仅只关注产品技术层面,也将眼光投向了发明者乔布斯,从他小时候的逸闻趣事,个人经历,到创业中的故事,全面地展现了“乔帮主”这一科技人物形象。乔布斯逝世之时,新周刊推出的纪念乔布斯的专版《头文字i》中,就从哲学的角度对乔布斯的一生做了精彩的阐述:“乔布斯把人类引向‘i’时代,不是iphone、ipad的i,而是科技让信息权利重新洗牌,每个个体都有机会独立选择,建立自己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然后创造自己的价值。”这段话巧妙地将写作的落脚点落在了“人”的元素上,把乔布斯的创新行为升华到哲学的高度,是从单个的人推广到对所有人的思考,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

2、科技发明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

杂交水稻技术的发明,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医疗科技技术的发展进步,让更多病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电子科技产品的发明创造,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科学发明创造始终围绕着为人服务这一中心而进行,科学成果本身就具有人文的色彩。在关于袁隆平的报道中,流传甚广的是他的中国梦:“我梦见,试验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几个助手就坐在像瀑布一样的稻穗下乘凉,我把这个梦叫‘禾下乘凉梦’”,人文色彩蕴含在新闻之中。所以,科技新闻仅仅写出技术的研发过程是远远不够的,应透过科技成果本身的目的,挖掘其中“人”的因素。

3、科技报道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人文主要是指人的人文情怀,既是一种较为感性的情感,也表现为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也是人文主义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科技类报道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非专业人士对报道领域不太了解,所以科技新闻工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要化繁为简,给予科学引导。科技新闻要帮助人们分辨科学与伪科学,揭示伪科学背后的谬论,破除封建迷信,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丰富人们的人文内涵。

三、科技新闻中人文因素的注入

1、科技新闻要挖掘科技人物的人文精神

科技新闻报道中的人是科技新闻的主体,在报道中注入人文因素首先要挖掘科技人物的人文精神。在新闻写作中,有着“见人见细节”的说法,在将科学知识传播给读者的过程中,那些细小的情节才是打动读者的点,能让原本高深枯燥的科技知识变得富有感染力和人情味。比如在中国科学报中一篇《“为”与“不为”:大学校长的选择》的文章中,作者抓住了校长赵跃宇提出的“任期内不申请新的科研项目,不招收新的研究生”的两不方针这一细节,表现它在探索高校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故事,体现其作为高校管理者勇于创新的精神,让这个科技人物更加立体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2、科技新闻要揭示科技成果的人文意义

科技的目的是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所以,在科技新闻报道中注入人文因素,就要揭示科技成果的人文意义,关注科技成果和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比如苹果系列电子产品问世,人们更希望知道该项产品是不是拍照更清晰,容量更大,屏幕触感更好等等。同时,有些科技成果也存在着对人们不利的一面,随着科学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专家学者将科学成果作为自己赚钱的筹码,故意隐藏科技成果的负作用,而将有利的方面放大,科学欺骗的现象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科技报道应该敢于揭露真实的情况,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科学,防止出现科学欺骗的行为。

3、科技新闻要实现科学技术的人文传播

科技新闻传递有价值信息,只有读者想看爱看,才能实现了报道价值。所以,给科技新闻报道注入人文因素,就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来思考。在写作中多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人们不太易懂的科技知识或产品比作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帮助读者更形象地理解报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比如在中国科学报上一篇《转基因作物三十载》的文章中,作者在提到转基因作物发展面临瓶颈时,将其形容为“极为困难的‘青春期’”,形象地展现了曾被喻为“神话”的转基因作物发展的困境,还将转基因食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形容为“魔法”和“恶魔”,读起来饶有趣味。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也能让受众通过直观感受对科技报道产生心理认同。神五、神六飞天的图片详解、三维动画和太空模拟图,都让受众直观感受到了科技成果造福人类的重大意义。

科技新闻不是报道高深的科技理论,给科技新闻中注入人文的色彩,让新闻有人情味,是科技新闻自身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媒体在进行报道内容、方式的选择时更关注“人”的要素,更考虑读者的感受,让科技也诗意起来,成为能满足读者需求的阅读享受。□

参考文献

①傅爱军:《中国科技新闻十大百姓化趋向》[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1

②刘建明,《为科技新闻增值的人文要素》[J].《新闻大学》,2000(1):80

③张金辉,《由神五发射看科技新闻报道的人文视角转变》[J].《创新探索》,2004(1):33

④饶晓娟,《浅谈科技新闻的“第二种翻译”——以〈三联生活周刊〉的科技报道为例》[J].《科技传播》,2010(2):12

⑤陈泉涌、袁志勇,《脱掉科技新闻报道的长衫》[J].《新闻战线》,2008(5):10

(作者: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作者:陈瑶榕

科技传播视角下科技哲学论文 篇2:

关于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我国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而科学普及从根本上影响和决定着国家与民族的创新创造能力。从时代发展视角,分析当前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在此基础上探讨科普人才的内涵与范围,总结科普人才的胜任特征和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最后对如何建设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进行思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 科普人才 队伍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新时代赋予科学普及新的历史使命,对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科普人才是科普工作的关键支撑,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始终是科学普及发展面临的核心课题。当前结合新发展的时代背景,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意义重大。一方面,进入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对科普人才的内涵和范围要有新的思考和认识;另一方面,立足新时代,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有必要对科普人才特征和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思考科普人才培养在新时代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下一步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1 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我国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发生着重要演变,全球治理体系及治理规则发生着深度调整,科技创新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焦点。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若干领域开始成为全球的创新引领者,然而,抢占科技制高点,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的创新任务依然艰巨。科学普及作为创新之基,承担着应对全球变局和国内发展需要的时代使命,需要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因此,新时代科普工作要把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优先的位置。

当前科学普及深入创新价值链,形成与教育、文化渐进融合的发展态势;逐步构建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媒体、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广泛参与,多元化主体的新格局;呈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正加速推动科学普及方式手段的转型升级。科学普及的内涵不断丰富,包括价值观、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发展、文化、生态文明、国际属性[2]。科普工作日趋复杂,涉及面广点多,国际联动需求频繁。高质量是科学普及发展的主基调,需要与之相协同、相適应的科普人才队伍。因此,新时代科普工作对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质量成为新时代科普人才工作的关注点。

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指出:“加强专职科普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科技出版、新媒体科普、科普研究等领域专职科普人才队伍。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设立科普岗位。建立高校科普人才培养联盟,加大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力度,推动设立科普专业。”[3]20由此可见,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正进入全面展开、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4],也是新时代科普人才工作的基本遵循。

2 新时代科普人才的内涵和范围

2.1科普人才内涵的分析

随着科普的发展,科普人才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调整和变化。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要明确科普人才内涵理念与定位,《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科普人才定义为“具备一定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从事科普实践并进行创造性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劳动者”[5]。这个定义突出了科普人才的“科学素质”“专业技能”“创造性”“贡献”等特征,从专业基础、创新能力、价值贡献三个维度对科普人才做出了界定。

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对当前科普人才内涵进行分析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是新时代科普人才应具有新的特征。例如,在专业基础维度不能仅考虑科学素质,还应该增加人文素质,重视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人文素质包括哲学、历史、文学 、语言、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研究水平和体现出来的内在素质以及人文精神,主要强调逻辑思维、语言文字、人际沟通、伦理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人文素养促使科普人才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促使科普人才更好地理解科学普及的发展和时代内涵、更好地胜任科普工作,完成新时代科普领域的重大挑战和重要任务。

二是新时代科普人才界定应突出时代特点。例如,新时代科学普及在提升全球科学共识、应对全球性挑战、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方面的作用日趋重要[2],这意味着科普人才应具备国际视野,有国际对话与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例如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6],因此需要强调科普人才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能力和素质,使科普人才的界定更具有时代意义和时代价值,使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2.2科普人才的分类和范围

科普人才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科普人才划分为不同类型。已有研究将科普人才按照职业化程度、科普工作组织层级、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及其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以及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等标准进行多维度的分类[7]。如以职业化程度为标准,科普人才可划分为专职科普人才和兼职科普人才;以科普工作的组织层级为标准,科普人才可划分为基层科普人才和中高层科普人才;以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及其对社会的贡献程度等为标准,科普人才可划分为高层次科普人才和一般科普人才;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标准,科普人才可划分为科普创作与设计人才、科普研究与开发人才、科普传媒人才、科普产业经营人才、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人才等。在《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中,专职科普人才被划分为科普场馆人才、科普基地人才、科技出版人才、新媒体科普人才、科普研究人才等[3]20。

新时代科普人才既要具备专业能力,向高素质专业化发展,体现在思维、素养、技能等层面,又要具备专业精神,勇担新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从新时代对科普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出发,本研究认为在新时代科普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科普人才主要有三大类型:第一类是以科研人员为主体的科普人才,这类科普人才掌握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受过系统的科学方法训练,具备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是科普的第一“发球员”;第二类是以科普工作为职业的人员,包括科普研究与管理、科普创作以及在科普场馆工作等以科学普及为主业的各类人才;第三类是主业工作与科普工作紧密相关但是又不完全只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如科技记者等。

3 新时代科普人才的特征与培养现状

3.1科普人才的特征分析

基于对科普人才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出新时代科普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一是要掌握专业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二是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语言文字、人际沟通、伦理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三是可以开展科普实践或胜任科普研究工作;四是能够在科普工作中进行创新。科普人才是多类型、多序列的,不同类型科普人才的特征也有一定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 尽管专职科普人才在科普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科研人员作为科技知识的创造者,仍是科学普及不可替代的主要力量。以下针对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内在素质特征进行具体分析,以期对今后推动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有所启发。

2017年,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部署“我国科普工作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院士咨询项目,该项目依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相关团队,开展了科研人员科普胜任力研究,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 591份。基于数据结果分析发现,科研人员认为其做好科普工作需要具备以下4个内在素质特征。

一是要有高目标价值动机。调查发现,53.5%的科研人员认为其开展科普工作主要是为了实现专业价值,即学科的社会责任,表明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更多的是基于内在动机的驱动。科研人员的科普动机很重要,科研人员忙于攻克科研难题的同时为什么还会选择开展科普工作?如果只是基于外在的科普工作任务安排,毫无疑问较难达到预期的科普效果。只有科研人员从内在动机驱动出发,发自内心地觉得科普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才能真正把科普工作做好,这也是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需要具备的内在素质特征之一。

二是要有强专业能力内核。调查发现,49.2%的科研人员认为从事科普的主要优势是专业能力强,这也是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需要具备的关键特征。科研人员如果自身专业研究水平有限,对相关科技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很难对其他非专业人群开展科普工作。只有在专业领域的研究造诣达到一定深度,对相关领域的科技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深刻理解的科普人才,才能深入浅出地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普及,使得不同的群体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科普的内容。

三是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自信心和幽默感性格。调查发现,科研人员对于开展科普工作所需的性格特质的选择中,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沟通能力(60.8%)、自信心(57.3%)和幽默感(55.8%)。科研人员把科普工作做好的前提和基础是做好科研工作,在专业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然而科普工作与科研工作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科研人员除了具备研究能力外,开展科普工作还需具备其他的能力特征,如与不同群体对话交流的话语体系转换能力以及相应的沟通技巧等。

四是要有较高的自我認同度。调查发现,61.0%的科研人员认为自己能够做科普,这种人格自我认同度也是科研人员做好科普工作的主要特征。科研人员首先要认同科普工作的价值,基于这种认同,开展科普工作时才能满怀热情、积极主动,才能使得科普工作达到相应的预期效果。

3.2我国科普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基础在于科普人才的培养,难点在于如何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科普人才。在我国,科普人才培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高等院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科普人才;二是通过继续教育以短期培训、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科普人才。

3.2.1通过高等院校培养科普人才

高等院校主要以培养高层次科普人才为主。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已有十几所重点高等院校明确设立了科技传播、科学普及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培养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科普人才,早期的主要培养目标集中在传媒和科技传播理论高级人才的培养上。近年来,试点工作主要是为科技场馆和相关行业培养科普教育人才、科普产品创意与设计人才、科普传媒人才[8],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培养体系,探索了有效的培养模式,但仍存在培养规模偏小、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机制模式单一、培养过程动力不足、外部政策等环境不利、与就业需求不够匹配等一系列问题[8-9]。

3.2.2通过继续教育培养科普人才

继续教育是提高科研人员科普能力、专职科普人员业务水平和科技记者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短期培训、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相关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对于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提升科研人员的科普能力。科研人员不愿做科普、不屑做科普、不擅长做科普、不敢做科普的根源或多或少与科普能力不足有一定的关联[10]。很多国家拥有较为成熟的科普人才培训体系,旨在从科研人员中培养科普骨干。例如,美国建立了专业的科普培训机构,如石溪大学艾伦阿尔达科学传播中心,为提升科普培训的专业化程度,设立了专业的科普项目;如国家药物滥用研究中心的传播技巧培训,通过灵活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效率 [11]。我国通过科普培训的方式促使科研人员转化为科普人才的工作做得还不到位。科研人员对适应新形势开展科普工作等方面有很强的培训与交流需求,但这些需求未能得到很好地满足[12],导致其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和贡献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一项调研显示,虽然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较高,但在科普活动策划组织、科普创作及大众传播技能等科普专业方面普遍能力并不强 [13]。

二是提高专职科普人员的业务水平。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全国科普人员(科协系统以及学会工作人员)培训班上的随机访谈情况得知,科普人员普遍存在科普理论素养较低、科普实践能力较弱、科普手段单一等业务问题,迫切需要通过科普培训和学习来提升业务水平。2016—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连续4年举办全国科普人员培训班,共培训科普人员 6 000 人,但与全国科普人才的培训需求相比还只是杯水车薪[14]。

三是提高科技记者的职业素养。科技记者是指从事科技信息采集、编辑和报道等科技传媒相关业务的从业人员,从业领域主要包括科技报刊(科技期刊、科技类报纸等)、广播电视科学栏目、网络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以及专业的科学网站等[15]。由于大多数新闻记者仅具有新闻传播学专业背景,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工科、理科知识素养的培养,相应的科学素养欠缺,导致报道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科技报道中相关的科学知识[16],在采集和报道科技新闻时无法准确完全地进行论述,从而难以实事求是地进行科技新闻的传播,对报道的信息没有能力判断真伪[17]。当前,新闻记者科技新闻报道培训短缺,是科技新闻报道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18]。需要大力提升科技记者自身的科学素质水平等,确保其在与科研人员的沟通交流过程中能准确地理解科技知识的内涵,并在向大众传播的过程中规范地进行表述。

3.3我国科普人才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是科普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综上可见,目前科普人才培养仍处于摸索阶段,要在强化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究其原因,关键是科普人才培养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这种规划和设计主要是指由相关部门负责从国家层面研判科普人才发展趋势,进行政策规划和设计,完善制度安排,优化外部环境,让人才培养更加契合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政策规划和设计来说,从科普人才政策25年的演变[19]可以看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科普人才政策不变的宗旨,2013年之后科普人才政策以培养专业科普人才、壮大科普队伍为核心,专家库、领军人才等高层次科普人才的提法不断增多,有利于加强新时代科普人才的培养和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然而其中也存在政策内容跳跃、不连续,政策的落地与执行程度差以及政策制定滞后等问题,需要集中规划和顶层设计。

3.3.2科普专业学位尚未设立是高等院校培养科普人才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

通过高等院校培养科普人才离不开科普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当前相关学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科普专业尚未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立的一级学科点或二级学科专业,科普人才培养主要挂靠于其他专业之下,如试点中的科普硕士培养分别挂靠于教育、新闻传播、艺术等专业之下,形成科普展览策划与设计、科普产品设计、科普视觉传达设计、科普信息与交互设计、科学与技术教育、科学传播、青少年科技教育等不同的培养方向,在培养目标和方向上易错位,培养工作易被边缘化[8-9]。

3.3.3科普人才培训体系尚不健全是继续教育培养科普人才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

科普人才培训体系尚不健全,科普人员培训机会少,与其他领域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相比,在培训制度、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方面,急需常态化、制度化;科普人才继续教育供给能力有待提升,為科普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公共服务还不到位,体现在课程资源不丰富、教材建设刚起步、师资规模和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培训、培训基地建设机制不完善等方面[20]。

4 强化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进入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科学普及的使命、内涵、手段随环境之变、需求之变、技术之变而发生新的变化,由此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机遇和挑战。当前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等重要环节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为强化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4.1深化新时代科普人才的基础理论研究

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依赖对规律的科学揭示,科普人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以发现人才成长规律,建立能够科学解释现象、指导实践的基础理论,保障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质量,促进科普学科建设与科普人才发展。进入新时代,科普人才的内涵和特征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理论研究也要与时俱进。因此,深化新时代科普人才理论研究,是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4.2加快推进科普人才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科普人才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关系着科普人才的校外培训与高等院校教育培养的互补衔接,关系着科研人员、专职科普人员和科技记者等不同类型科普人才的科普能力、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因此,建议加快推进科普人才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可以考虑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业务主管部门监管、用人单位和施教机构为实施主体的科普人才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便于相关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4.3 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中落实“同等重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的“科技三会”上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21]。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同等重要”还没有落实到位,如政策制定上的差距。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科技人才政策1l项,各部委颁布科技人才政策15项,短短一年间,全国57个城市颁布了80余项人才新政[22],可以看出国家对科技人才的重视。与科技人才政策相比,我国科普人才政策相对滞后,因此建议加快推动国家重大人才政策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适用,特别是在职称评定、资源配置以及奖励考核等方面的政策,将“同等重要”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中落到实处。

4.4营造科普人才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

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改善科普人才的发展环境可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加入科普队伍中,可以增强科普人才对科普工作的认同感、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和单位要重视科普人才、关心科普人才,营造科普人才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助力科普人才队伍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高宏斌,周丽娟.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看科普的概念和内涵[J].今日科苑,2021(8):27-37.

[3]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 孙锐.新时代人才工作新在哪儿[J].人民论坛,2021(30):72-77.

[5] 任福君,張义忠.科普人才的内涵亟需界定[N]. 学习时报,2011-07-15.

[6] 陈凤英. 十九大报告诠释全球治理之中国方案——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与作用[J].当代世界,2017(12):16-19.

[7] 任福君,张义忠.科普人才结构如何合理[N].学习时报, 2012-01-08.

[8] 袁梦飞,周建中.我国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 (12) :1431-1439.

[9] 李正风,朱洪启,王京春.新时期推进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普研究,2021,16(4):87-91.

[10] 王大鹏,黄荣丽,陈玲. 科研与科普结合历史视角下我国科研人员科普能力建设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11):1390-1397.

[11] 姜萍,李敏.科普与创新比翼背景下的科学家科普培训——美国的经验及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34(2):71-75.

[12] 李红林,陈玲,黄荣丽,等.加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建设,促进科学家参与科普[EB/OL]. (2019–01–10)[2021–11–23]. https://www.crsp.org.cn/KeYanJinZhan/ YanJiuDongTai/122923912018. html.

[13] 莫扬,荆玉静,刘佳. 科技人才科普能力建设机制研究——基于中科院科研院所的调查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1,29(3):359-365.

[14] 王晓义.从科普人才培养维度看科普教材出版[J].科普研究,2020,15(3):84-90.

[15] 周荣庭,李雅筝.面向公众的科技传播从业人员的素养研究——以科技记者的素养体系构建为例[J].今传媒,2014,22(6):8-11.

[16] 杜积西,赵笠鑫.新媒体时代科技报道失范成因与规范路径[J].今传媒,2019,27(5):8-9.

[17] 郭静.互联网时代科技记者的改进与转型[J].科技传播,2019(3):149-150.

[18] 刘玮,郝元涛.比较中美科技/医疗记者培训模式的差异——以医疗报道为例[J].今传媒,2018(9):56-60.

[19] 任嵘嵘,杨帮兴,郑念,等.中国科普人才政策25年以来的演变、趋势与展望[J].中国科技论坛,2020(4):139-150.

[20] 赵东平,高宏斌,赵立新.中国科普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导报,2020,38(5):92-97.

[21] 新华网.南方时评: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重要讲话精神[EB/OL].(2016–06–02) [2021–11–2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6/02/c_1118975419.htm.

[22] 苏榕,刘佐菁,苏帆.十九大以来国内科技人才政策新态势分析及其对广东的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19(20):129-134.

(编辑 颜 燕 李 莹)

作者:袁梦飞 周建中

科技传播视角下科技哲学论文 篇3: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科技文化传播的影响

摘要在科技创新这一源动力的推动下,科技传播手段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用以交流的媒介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媒介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了科技知识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科技文化传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使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媒介变化对科技文化传播的影响,更好地实现当代及未来科技知识的传播与发展。

关键词科技文化传播 新媒体技术 科技传播手段

1 科技文化传播中媒体的重要作用

“所谓科技文化传播是指科技文化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即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普及”,也可以简称为科学传播或科技传播。作为一种面向普通民众的传播过程,它的主要功能是使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技术素养,具备参与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政策讨论的知识基础。如今,科技文化传播的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社会功能和公众形象的不断变化而随之变化。正如著名媒介思想家麦克卢汉提出的理论——媒介即信息,媒介的渗透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种科学传播的行为。过去我们传统的科学普及方式是线性的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现在已经逐步变成公众与科学家之间双向的交流互动,随着新媒体的介入,这种交流使得科技文化传播的运作方式发生了重要变革。新媒体必然会成为科技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因为它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信息载体,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力,科技文化传播对于新媒体技术的重视是与当代媒体的重要性紧密相连的,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媒体影响力毋庸置疑。互联网的出现使传播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对科技文化传播的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FLASH动画,群发邮件,网站博客,手机新闻和在线信息服务等等使科技文化传播的渠道变得更为快捷,使受众可以利用最方便快捷的方式获取科技文化信息,了解科学的多元背景,以客观的态度评价科学的发展,以公正的原则推进科学的发展。从科学史和科技文化传播发展的历程来看,科技文化传播与媒介的发展变革密不可分。目前科技文化传播更多地依靠报纸、电视、以及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技术进行。在对科技传播的理解上,基于社会发展视角的科技传播研究持一种较为广义的理解,认为科技传播既包括科学的传播,也包括技术的传播,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技术传播是科技传播的四个基本渠道。在科学与公众之间,媒体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的责任,更肩负着对反思、疑问、求证、解析、探究这类从简单处发现大道理的科学精神、方法、思维的传播。所以媒体是科学与受众之间的桥梁。公众可以通过媒体对科学的看法、疑问得到及时的了解反馈,获得科学家的解释,这样才能最终达到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目标。同时媒体也是科学与政府之间的联络员。目前我国科学技术的研发工作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资金投入,政府需要了解哪些项目是急需资助的,哪些项目可以延迟资助;需要清楚自身的决策是否有不足之处,需要确定出台怎样的科技政策;需要知道科技界出现了哪些不良现象,以及如何避免,等等。总之政府需要急事了解科学界的最新情况和需要,而这一切都与媒体的及时发现和报道是分不开的。媒体更是科学与世界的纽带,科学与经济、文化、哲学、教育等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的新思维,新方法与其他学科的变化往往都是紧密相连的,如某一数学模型的完善可能影响金融市场预测的准确性,庞加莱猜想获得证明直接影响物理学的相关内容等等。所以可以看出科技文化传播对公众、国家、世界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对人类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而新媒体在科技文化传播中扮演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

2 新媒体在科技文化传播中的价值定位

2.1 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的新的媒介形态。新与旧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是在媒介形态当中,这种“新旧”并不仅仅是指时间上出现的先后,其中还包括了技术与理念上的先进和落后之分。一样事物不可能永远都是“新事物”,“新”永远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时代在不停地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就会有新旧事物的更迭,传媒领域作为时代的先锋行业这种新旧更迭就更加的频繁了。正如电视之于报刊、广播而言在它应用之初可以称为新媒体一样,本文所指的新媒体是指在现阶段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常见传统媒体给予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生媒介形态的概括性名称,在未来必然会有我们现在无法预测的更加先进的媒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07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中曾经提到:“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视频音乐播放器(MP4) 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能够实现个性化、互动化、细分化的传播方式,部分新媒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传播,如新媒体博客、电子杂志等。”新媒体是信息科技与媒体产品的紧密结合, 是媒体传播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包括平面媒体(电子出版物、数字杂志、数字报纸、触摸媒体),广播媒体(数字音频广播DAB、CMMB),电视媒体(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网络媒体(www网站、Flash动画、网络视频、IPTV),移动媒体(手机短信、WAP网站、手机电视)等等。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推广,新媒体已成为传媒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从市场的分析来看,新媒体产值增长迅速;其中,移动媒体、网络媒体增长最快,IPTV、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是以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随着数字技术的充分应用,才实现了现在的手机、数字电视、个人电脑等设备终端的全面联网使用,所以可以说没有数字化就没有非线性传播方式全面取代以往的线性单向传播的技术支撑。所以人们常常将新媒体也称为数字新媒體。

因此,我们可以将新媒体的定义总结为:基于数字化技术基础的、能够实现交互传播的、非线性运行的大众传播媒介。本文所讨论的新媒体技术只限于目前应用较广的几种新型媒体形态。

2.2 新媒体的价值

新媒体技术的,卫星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媒体在不断发展自身技术的同时为科技文化更广泛的传播创造了技术条件。新媒体不仅承担着把科技文化知识从其发现者提出者传递到知识的接受者和应用者,帮助他们实现共享和应用这些知识信息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使科技文化知识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扩散到不同个体间的责任,并最终实现跨时空的科技文化知识共享。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学科体系的日益细分,科技文化传播过程功能分化现象和科技信息流分层现象的日益明显,现代科技文化传播一般分为科学技术传播——科学技术文化传播——科学技术文化哲学传播三个阶段。新媒体作为知识与受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会把不同受众所需要的科技文化信息通过其方便快捷的渠道传播出去,整个传播过程也是双向的。通过新媒体技术,科技文化知识的受众可以选择自己方便熟悉的媒介形态,以最简单的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科学家的声音可以以最快速度传递科技文化信息,。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对马王堆等古墓的挖掘实况,对“神舟”系列飞船升天的实况直播都邀请了科学家做嘉宾,使公众对科学的理解随媒体的报道而加深。这样通过现场直播让公众目睹科学活动,还可以让受众亲自参与到科学节目的制作当中并得到反馈信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往往在与信息发布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以及其发表评论的权威性和深刻性。而新媒体不仅具有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更具有其自身优势。新媒体的真正的核心价值在于:使用者个人的实用性、对信息需求者的满足能力及程度、提供信息的数量和速度。人们考量新媒体的价值,实际上是把它放在了两个体系当中。一个是现实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即它是否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有用的物质形式另一个是经济学价值体系,即它所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成果是否实现足够的交换价值。首先,新媒体技术的利用率一直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说明新媒体技术从出现到发展再到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认可。

人们也逐渐的习惯了习惯了通过数字电视技术定时点播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习惯了在交通工具上收看流媒体播出的电视影像,习惯了通过互联网了解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我们平时的习惯已经足够证明新媒体的价值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并且正在被一步步挖掘。新媒体自身也需要主动去发现和适应受众的需求,需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拓展媒体功能,在地把握当今大众传播学的规律的同时,实现媒体功能的最大化和传播效果的最佳化。但是需要媒体主动发现及把握大众传播的规律并不意味着媒体丧失了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主导地位,媒体依然具有选择提供信息和服务内容的主动性,只是这种主动性要与符合更多受众群的需求相结合。如果新媒体能够更准确地找准自己在传播过程中的定位,找到与受众之间最佳交叉点,则会实现媒体价值自身的良性循环。其次,新媒体凝结了大量的人类劳动,它是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而出现并成熟的,技术人员的劳动和智慧保障了新媒体技术的存在和发展。我们从现实的情况可以看出,技术人员的劳动确实是形成了大量的交换价值,信息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提高了现实社会的工作效率,丰富了人际交往的方式同时也为媒体行业自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分众性、快捷性等特征使其本生就具有引导使用者也参与到当中来的吸引力,人类社会当中想要站到主动的位置上就必须具备引导公众的能力,而主动地位置反过来又为新媒体推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最广阔的平台,这就是新媒体的意义所在了。所以不夸张地说,在这个时代里,谁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价值谁就有可能成为时代的主人。

3 新媒体技术影响下我国科技文化传播的变革

从科学普及发展历史的角度分析我国科技文化传播的政策及其实施体制的发展进程,将新媒体技术的影响贯穿其中,我国科技文化传播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3.1 1949—1965年传统媒介条件下的科学普及

这一时期的科普活动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基础科学知识、工农业基础知识、卫生基础知识等基础知识的普及起到了具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的边远农村以及贫困地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时主要的科普方式是通过报纸、广播这两种传统媒介传播科技知识,此外还由政府倡导主办大型科普活动,同时科学家也在城市内开展各种形式的科学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了在校学生、在职员工的科学素养以及民众对科学的兴趣。但是,不管是1949年-1958年科普的蓬勃发展阶段还是1961年-1965年科普的扎实稳定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的科普政策比较零散,主要以领导人的讲话和会议精神为主,缺乏系统连贯性。而科学普及方式尤其是科学普及内容会随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改变而改变,尤其是随着政治生活的改变而改变,例如“大跃进”时期的科普工作也随之而混乱并且出现停滞现象。同时科技工作者的境况以及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活动的兴趣也随着国家政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1959年的反右倾活动对科技工作者的境况造成巨大影响,使之参与科普活动的兴趣机会大为减少。

3.2 1966年—1977年以科普书籍和电影为主的科学普及

十年动乱期间,报纸、广播这两种传统媒介受政治因素的制约,在科學普及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减少。从解放初期开始的在节假日由政府倡导主办大型科普活动的科普方式也消失殆尽,大型文化活动以及科普活动都停办。但由于部分科学家以及科普作家的努力,少数的科普活动尚能在局部地区开展,却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普及。虽然文革期间开展的科普活动较少,但由当时的政治环境使然,学术性被排斥,在文化生活十分单调的情况下,科普知识反而容易被群众接受,尤其是通俗易懂的科普书籍、科普纪录片更为贴近民众日常生活,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民众了解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科技需要。其中:《化学纤维纺织品》、《巧用边角料》、《战胜小儿百日咳》等科教普深受民众欢迎,普及面较广,起到了较好的科普作用。在文革后期,国内出现了部分科普书籍的畅销趋势,这与现阶段科普图书滞销的局面形成较大反差。因而文革后期科普图书的内容的选材编写其实可以为现阶段科普图书的编写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3.3 1977年—2000年电视作为一代新媒体影响下的科技文化传播

1958年,新中国诞生了第一台电视,电视作为当时的新媒体出现在人们视线当中。但是中国电视新闻在早期20年的发展中,节目量不大,内容局限,形式也基本停留于开始时创办的几种类型,报道的影响小,这与我国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有关。而且电视的价格也高于当时国人所能承受的尺度,所以从1958年到1977年电视还是不为国人所知的奢侈品,并没有广泛的应用到科普活动当中。十年浩劫结束后,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7年后,电视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科普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十多年中,作为新媒体的电视机才从高高在上的“奢侈品”最终成为“家用电器”,走近亿万国人的客厅,并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1977年,中国的电视机年产量不过20万台,但到了1980年,全国已经能生产250万台了,1981年的生产量则是300万台,其中还有6万台彩色电视机。这个时期也是传统科普向科技文化传播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电视作为新媒体起了重要作用。科技节目,科技新闻,科幻剧集为科技文化传播拓宽了渠道。

3.4 2000年至今以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体主导下的科技文化传播

新媒体之所以与传统媒体有那么大的区别,最重要的一点事因为它赋予了个人对媒体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人们获取所需科技文化信息的途径不再是单一的购买科技图书,收看科教节目,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运用互联网或者其它新媒体技术获得更快捷直观的科技文化信息,由此可见新媒体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使用传统媒体的方式。新媒体可以通过现场直播让受众亲眼目睹科学活动并发表感受,可以直接通过同步接收科学家的声音图像,接收科学信息,还可以通过博客等网站使受众接收到感兴趣的科技信息并发表意见,如“神舟”系列飞船升天的实况直播节目,考古墓穴挖掘的实况直播邀请科学家进行现场解释等等。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科技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传播模式,点对点的传送邮件、在线信息和新闻网站服务等等,使传播过程不再是线性传播,而是复杂的双向、多向传播。这样也使得接受科技文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便捷,使得公众可以获取更多的科技文化知识,共同推进科技文化的发展。如今,人们可以用更适合自己的的渠道获取大量的科技文化信息,。一项针对我国34 个重点城市126 所高校近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约1000 万名大学生通过电子媒体获取科学信息远远比通过传统媒体的多得多。因此,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对科技文化传播带来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影响。

随着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广泛使用新媒体传播科技文化的时代,新媒体传播已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价值观念甚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新媒体技术大大地扩展了传播的原有功能和人们传统的接收模式。从而使新媒体传播的社会功能更为丰富多样。新媒体技术模糊了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的界线,改写了传统媒介传播的模式。新媒体技术促进大众传媒的媒体交融也为科技文化传播的全球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走向传播.科学中国人,2004 (1) :10~11.

[2]王竹,王大明.试论报纸在大众科学传播中的作用.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2).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29 .

[4]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侯强,刘兵.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4).

[6]吴国盛.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再思考[N].中华读书报.2003-10-29.

[7]王丹红.科学家应该研究媒体[ N ].科学时报,2002-05-22.

[8]刘东峰.从科学传播新发展看媒体科学素质建设[OL].人民网.

[9]吴晓江.现代科学的文化精神[M].杨福家等,主编.现代科技与上海.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 :58~268.

[10]吴晓江.科学精神与文化传统[M].沈铭贤等,主编.科学哲学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1991 :3212356.

[11]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 M].纪树立,编译.北京: 三联书店,1987:122.

作者:徐 樱

上一篇:交通领导个人述职演讲稿下一篇:大学生拓展课程心理素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