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开发管理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电视媒体对网络视频的开发,不仅能够有效应对网络视频为电视媒体带来的挑战与冲击,而且能够有效拓展电视媒体内容传播渠道、延伸电视媒体产业链,从而促使电视媒体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和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展现出更强的核心竞争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新闻媒体开发管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闻媒体开发管理论文 篇1:

南侨机工档案文献遗产新媒体开发研究

[摘要]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是世界记忆遗产,借助新媒体对之进行开发有利于打破传统方式的时空限制,更好地抢救与传播这一珍贵抗战记忆。文章认为依托新媒体开发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具有丰富开发对象群体和拓展信息传播范围的优势,但目前新媒体开发存在观念滞后、人才缺乏和资源整合的问题。应当构建保障机制,推进新媒体信息开发;依托资源优势,开展特色化信息服务;构建互动机制,優化新媒体开发工作。

[关键词]南侨机工档案文献遗产新媒体

[分类号]G273.5

Research on the New Media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Document Heritage of Nanyang Volunteer Drivers and Mechanics

Hua Lin, Zhang Jirong, Li Jingn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Archival Science of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91)

2018年5月,云南省档案局申报的“南侨机工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南侨机工档案形成于1938年至1947年,记录了二战期间,生活在南洋地区的3200多名华侨汽车司机和修理工,回国参加国际物资运输,支持抗战的珍贵历史。随着岁月流逝,这段宝贵的抗战记忆逐渐为人们所遗忘。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捷、范围广泛和用户参与度高等显著特点,依托新媒体开发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可打破原有开发方式的限制,将档案信息开发向动态传播、立体交互和点对点链接的形式转变,从而拓展档案信息传播范围,宣传南侨机工抗战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新媒体开发问题提出

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的传统开发方式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编研出版。如2009年8月,云南省档案馆和厦门华侨博物院合作,共同整理出版了《南侨机工档案史料选编——云南省档案馆馆藏部分》,公布了部分南侨机工档案史料。二是举办展览。如2009年8月,云南省档案局承办,中国国家档案局和新加坡国家档案馆联办的“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史料图片展”在昆明、北京、新加坡等地展出。此次展览共展示了200余幅历史照片和100余件珍贵档案文件。三是影视宣传。如中央电视台摄制的6集高清纪录片《南侨机工——被遗忘的卫国者》,取得了显著宣传效果。此外,部分网站也展示了一些南侨机工照片、视频。“传统意义上的抗战档案爱国主义教育,往往是抗战档案的管理者以展览、书籍、宣传片等形式进行传播,因时空限制,很难突破‘点对面’的网状传播”[1]。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的开发也存在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传播范围狭窄。囿于传统开发方式,南桥机工档案文献传播范围有一定局限性。如目前保存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数量最为丰富的云南省档案馆,珍藏有相关850个案卷,共2000多份档案文件和300多张历史照片。而到档案馆查询利用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的只有部分历史研究者、档案工作人员、影视制作者或南侨机工后人等。又如,为宣传南侨机工抗战事迹,国家先后建成云南畹町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陈嘉庚纪念馆等。受地域限制,到这些纪念馆参观学习的主要是当地青少年、军人、干部,以及少量游客等,南侨机工档案文献中描述的抗战事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其宣传教育功能也没能很好地实现。

(2)传播时间较短。展览方面,2004年1月,云南省档案馆举办“纪念南侨机工回国抗战65周年展览”;2015年9月,福建厦门市委宣传部等主办“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展”等。从宣传效果看,这些展览在传播南侨机工抗战伟绩,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果。但目前的展览都有时间限制,长的有1至2月,短的只有1至2周,这就制约了展览的时空范围,影响了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展览宣传效果的持续发挥。又如,在影视宣传方面,2009年7月,昆明电视台等拍摄《我心中的生命线》纪录片,2012年,中央电视台和昆明市委市政府联合摄制《南侨机工——被遗忘的卫国者》纪录片等,分别在电视台、影院中播出,但由于影视播放的时段限制,也对南侨机工抗战事迹的持续性宣传造成一定影响。

随着岁月流逝,南侨机工逐渐为人们所遗忘。如何创新开发方式,利用新媒体开发南侨机工档案文献,传播这一珍贵的抗战记忆,也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新媒体档案开发优势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网络技术,依托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向公众推送信息服务的传播形态[2]。利用新媒体开发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具有以下优势:

2.1丰富开发对象群体

其一,以多样化信息服务拓展对象群体。以往南侨机工档案文献主要通过档案汇编、展览、网站等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因而对象群体受到一定限制。而新媒体推送档案信息,则具有信息量大、超文本、个性化、开放化、亲民化等特点[3]。因此,利用新媒体开发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可丰富档案信息传播形式与内容,拓展受众群体,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其二,以分析信息需求拓展对象群体。传统南侨机工档案文献信息开发方式具有显著的单向性,受众群体被动接收信息且缺乏反馈。新媒体传播档案信息,不论是“评论”“回复”等Web2.0功能的开发,还是基于SNS平台的社交模块的广泛应用,都体现出其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互动特点[4]。因此,利用新媒体开发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就可利用其互动性特点,发掘受众特质,分析公众信息服务需求,为不同受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2.2拓展信息传播范围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速度、互动转发和受众群体等方面都有极大优势。据统计,我国手机网民到2016年12月达6.96亿[5],至2018年6月,增加到7.88亿[6]。2017年,微信日均用户超过9亿,微博月均使用人数近4亿[7]。中国两个主要微博平台“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有超过3亿以上的注册用户。微信公众号总数达到1000万以上[8]。为此,利用新媒体开发南侨机工档案信息资源,即可依托微博、微信等庞大用户群体,拓展档案信息服务范围,传播南侨机工爱国主义精神。

3新媒体开发滞后问题

3.1观念滞后问题

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的开发主体,主要有中央电视台、云南省档案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和陈嘉庚纪念馆等单位。就现有开发方式而言,主要有传统编研、展览或专业网站档案信息服务等形式。而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信息传播主体和对象的广泛性、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的多样性、信息传播内容的丰富样、信息推送的即时性和信息服务的交互性等特点[9]。但由于观念滞后,多数单位尚未构建新媒体开发机制,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际,转变传统被动服务观念,树立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意识,创新档案信息服务理念,了解公众信息需求特点,利用新媒体技术发掘利用南侨机工档案信息资源,拓展其传播利用范围,已经成为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开发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3.2人才缺乏问题

从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新媒体开发技术应用上看,主要需求两类人才:其一是信息技术人才。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的新媒体开发,需要解决许多信息技术问题[10],如在南侨机工档案文化App的应用中,就需要研发官方App软件,进行长期运营与维护。这就要求开发机构拥有掌握数字信息技术、新媒体传播技术的人才。其二是信息编辑人才。依托新媒体开发南侨机工档案信息,需要利用文字处理,图像、视频编制软件等处理档案信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受众需求。如利用南侨机工影视片剪辑短视频,编辑电子图书、期刊和报纸等,都需要专业编辑人才开展这一工作。目前,我国档案学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未能跟上新媒体的步伐,与率先和新媒体接轨的新闻、电商等相比,档案信息传播相对落后[11]。在南侨机工档案信息开发方面,专业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相关机构对新媒体开发技术的应用。

3.3资源整合问题

在档案信息开发的“新媒体时代”,档案信息传播的形式与内容更为丰富。如通过运用网络媒介的文字处理,图像、视频编辑和动画制作等软件,可进行多媒体写作、编辑,呈现出声音、图画、文字一体化界面,极大地增强了档案信息传播的视觉效果[12]。从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分布状况看,纸质档案主要保存在云南省档案馆、台湾“国史馆”等机构;照片、实物档案多保存在纪念馆,如云南畹町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收藏有2000余幅历史照片和4000余件实物档案等。此外,还有大量口述档案资料为相关文化机构、学者或南侨机工后人保存。利用新媒体开发南侨机工档案文献,为社会公众提供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和形式多样的超文本、个性化信息服务,就需要整合相关机构和个人所收藏的各种类型的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开展数字化资源建设,解决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新媒体开发的数字资源支持问题。

4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新媒体开发的对策建议

4.1构建保障机制,推进新媒体信息开发

其一,落实方针政策,树立新媒体开发理念。首先,要贯彻落实《2018年全国档案宣传工作要点》提出的“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增强档案宣传效果,扩大档案工作影响[13]等政策,树立新媒体开发理念,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南侨机工档案信息资源。其二,组建专业团队,实施开发工作。一是整合或引进新媒体技术人才,组建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新媒体开发团队,与新媒体运营商、计算机专家等进行多方合作,开发高质量软件。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推送南侨机工档案信息服务,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其三,整合信息资源,支持新媒体开发。鉴于南侨机工档案文献主要为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电视台或个人收藏,建议构建资源整合机制,成立南侨机工档案信息整合共享联盟,利用LAM理念与技术,在兼顾收藏单位信息权益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开展数字资源整合建设工作,构建资源数据库,为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新媒体开发提供数字资源支持。

4.2依托资源优势,开展特色化信息服务

(1)编制电子读物。利用新媒体推送南侨机工电子读物有较大优势[14]:一是制作便捷。如目前常用的电子期刊制作软件有iebook、Pocomaker、Zmaker、COOZINE等,各种制作模板之间可以通过拖动、复制、缩放等操作任意组合[15],极大地便利了南侨机工档案电子期刊的多样化制作与信息推送服务。二是具有连续性。利用相关软件编辑推送南侨机工电子期刊、報纸等,具有连续性特点。如2009年,新闻网党史频道连续推出52期《1949年档案》;2010年,中央档案馆与新闻网再次合作,推出《1950年档案》,从档案中选取1950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以相册形式每周推出1期,展示了1950年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激情岁月[16]。三是形象生动。借助于电子书的强大编辑功能,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电子图书、期刊和报纸的编研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纸质、音像、实物、口述档案文献或相关报刊资料等,按照每期出版专题的需要,将同一主题的历史文件、照片、录像、录音或实物档案等进行编辑加工,提供多文本、形象生动的专题档案信息服务,以增强其抗战事迹的宣传效果。

(2)制作音像视频。制作音像视频传播南侨机工抗战事迹,具有专题性强、形象生动、视觉震撼、宣传效果显著等特点。其制作方式有:其一,剪辑制作。为宣传南侨机工抗战事迹,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等拍摄过《赤子功勋》《南侨机工》《南侨机工——被遗忘的卫国者》等影视片。为此,建议档案馆或电视台等开发主体,将这些影视片按专题进行剪辑,以短视频的方式,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再现南侨机工抗战历史场景。其二,拍摄制作,即按照不同主题或形式,拍摄南侨机工短视频,从不同视角宣传其抗战事迹。一是展览短视频。将已举办过的展览制作成短视频,利用新媒体进行推送,可极大地拓展其抗战事迹的传播范围。二是纪念活动视频。如云南南侨机工历史研究会拍摄了“缅怀南侨机工英烈文艺晚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茶话会”[17]等视频,并在研究会网站上进行展示。三是采访活动视频。可结合口述档案采集,制作采访南侨机工或后人等短视频,宣传南侨机工抗战精神。如2016年7月7日,由德宏州委、州政府等主办的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开馆仪式在畹町举行。在活动现场,录制了由90岁高龄的南侨机工代表蒋印生先生讲述的当年在滇缅公路上参加抗战物资运输经历的视频[18]。这段视频播出后,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3)打造文化App。国内档案机构开发的官方App主要有“武汉档案”“浙江档案”“广州市国家档案馆”等[19]。博物馆也利用新媒体,开发App推送信息服务。如2011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推出官方微博账号,其后,又推出微信公众号等,构建故宫社交媒体平台,并开发出每日故宫、清朝皇帝服饰等6个专题App,提供文博信息服务[20]。为广泛传播南侨机工抗战历史,建议档案馆、博物馆和纪念馆等开发主体,通过自主研发或外包给专业公司的方式,打造南侨机工档案APP,以多媒体、超文本形式,定期推送南侨机工抗战专题内容,让不同年龄、职业、学历等群体用户体验南侨机工抗战场景,增强其抗战事迹的宣传效果。

4.3构建互动机制,优化新媒体开发工作

利用新媒体推送南侨机工档案信息服务,其优势是可通过互动平台与受众进行沟通和互动,听取公众意见,优化新媒体开发工作。其一,了解公众需求,丰富信息传播内容。南侨机工档案文献记载了南侨机工应召回国、浴血奋战、巨大牺牲与复员遣返等真实历史,其档案信息服务可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教材,为研究南侨机工抗战历史提供史料,为拍摄抗战专题片提供素材等。因此,在利用新媒体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时,可依托互动平台,听取不同受众群体的档案利用诉求,有针对性地推送南侨机工档案信息。其二,利用互动平台,改进档案开发工作。为改进新媒体开发工作,建议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或电视台等开发主体,不仅可利用新媒体互动平台丰富南侨机工档案信息传播内容,还可依托这一平台,在档案信息内容编辑、传播形式改进,以及传播工作规范等方面广泛听取公众意见,优化新媒体开发工作,弘扬南侨机工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提供文化助力。

注释与参考文献

[1]程薇薇,王伟,王宇,王静.自媒体时代抗战档案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途径探析[J].中国档案,2018(6):36-37.

[2]熊澄宇.整合传媒:新媒体进行时[J].国际新闻界,2006(7):7-11.

[3][7][9]陈乾奕.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8(8):15-17+49.

[4][11]卢兴.基于新媒体的档案信息传播创新研究[J].兰台世界,2015(35):50-51.

[5]贺军.移动社交背景下的档案信息服务推进策略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8(2):72-78.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況统计报告》(全文)[EB/OL].[2019-05-27].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8]郭林,陈洁,顾程.新媒体信息传播影响度测量方法的研究[J].软件产业与工程, 2016(2):51-56.

[10]向欢.对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方式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6(9):95+ 110.

[12]樊如霞,徐舒柯.网络媒介对档案信息传播的影响与服务策略[J].档案学通讯, 2011(5):68-71.

[13]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2018年全国档案宣传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2018- 05- 27]. https://www.baidu.com/link?url=JyxOKBCH70oJrQlY4l9oghKz1lx759PoyVoKVY2aO5fXEwERU-y810GUSrncwAkJucbxfZqD-sKXrUUbwvtVEMltteHmO_q7L-eql6VaGCZOroJy5GpU0R6lGNwp6cRR&wd=&eqid=ced1c14d0015f51200 0065cec9ca1.

[14][15][19]朱兰兰,李冬.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方式的创新[J].档案管理,2016(6):46-48.

[16]共和国的脚步——1950年档案[EB/OL].[2019-05-28]. http://dangshi.people. com.cn/GB/145920/184162/index.html.

[17]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EB/OL].[2019-05-28].http:// www.nanqiaojigong.com/CN/Vedio/Index.htm.

[18]铭记这段历史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开馆[EB/OL].[2019-05-28]. http://www.ynfzb.cn/zhoushi2016/DeHong2016/252202.shtml.

[20]白珩瑶.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信息传播路径的转变[J].新媒体研究,2018(11): 12-13.

作者:华林 张继蓉 李婧楠

新闻媒体开发管理论文 篇2:

我国电视媒体开发网络视频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

【摘要】电视媒体对网络视频的开发,不仅能够有效应对网络视频为电视媒体带来的挑战与冲击,而且能够有效拓展电视媒体内容传播渠道、延伸电视媒体产业链,从而促使电视媒体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和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展现出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对电视媒体开发网络视频的必要性、优势做出分析的基础上,对电视媒体开发网络视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电视媒体;网络视频;现状;发展前景

1. 电视媒体开发网络视频的必要性

电视媒体对网络视频进行开发的必要性,主要源自于网络视频为电视媒体所带来的冲击。具体而言,从表面来看,网络视频为电视媒体所带来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在收视率方面,即网络视频可以凭借自身所具有的信息呈现优势、强互动特征等,争夺电视媒体用户所具有的吸引力与关注度,进而导致电视媒体受众数量以及电视节目收视屡的降低,这一问题则主要表现为电视媒体受众逐渐远离电视媒体而将计算机、手机等作为自身观看视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当然,网络媒体为电视媒体带来的冲击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一方面,还体现在引发电视媒体人才流失、降低电视媒体广告份额等方面。从人才流失方面来看,网络视频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与网络传播优势具有紧密关系,而且也与网络视频自身内容与质量所决定,而为了生产优质的内容,网络视频媒体不仅依托招聘等方式来争夺人才市场中的优质资源,而且吸引具有丰富经验、较高工作能力的电视媒体工作者加入自身队伍,在此背景下,电视媒体人才将会逐渐向网络视频媒体平台流动,进而导致电视媒体出现严重的优秀人才流失问题,显然,这对于电视媒体的持续发展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从广告份额的变动来看,在网络视频受众数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广告商自然也逐渐将广告投放领域拓展到了能够吸引社会大众注意力的网络视频平台当中,这导致了电视媒体广告被分流且广告利润降低。由此可见,如何通过调整内容生产策略、内容传播策略来强化电视媒体所具有的吸引力,是电视媒体面对网络视频冲击过程中需要重视与探索的重要问题。在探索与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电视媒体有必要将目光投入网络视频开发领域,从而整合传统媒体与网络视频所具有的优势,进而在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基础上,为电视媒体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 电视媒体开发网络视频的优势

虽然网络视频为电视媒体发展带来了冲击,但是电视媒体在与网络视频开展竞争的过程中仍旧具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而这些竞争优势在电视媒体开放网络视频的过程中仍旧能够得到延续,这则能够确保电视媒体所开发的网络视频即具有一般网络视频的传播特点和传播优势,也能够借助电视媒体优势获得更高的传播效果。具体而言,电视媒体在开发网络视频过程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视媒体具有良好的受众基础。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电视媒体凭借较强的直观性以及优质的内容获得了大量社会大众的青睐,虽然网络媒体的发展以及网络视频的出现为电视媒体受众数量带来了冲击,但是仍旧具有很多社会大众将电视媒体作为最为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特别是对互联网技术欠缺了解的人群大都保持着通过电视媒体获取信息的习惯。在此背景下,电视媒体在开发网络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引导自身的忠实受众成为自身所开发的网络视频的受众,从而为网络视频传播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其次,电视媒体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视频制作门槛不断降低,这则导致网络视频制作水平呈现出了良莠不齐的特征,而從受众视角来看,受众更倾向于接触与接受具有较高质量的网络视频,并容易对质量低下的网络视频产生抵触情绪,与此同时,在受众注意力作为稀缺资源的环境下,网络视频制作主体则成为了受众判断网络视频质量的重要依据。相对于其他视频制作主体而言,包括电视媒体而又不限于电视媒体的传统媒体,呈现出了更高的社会认知度与社会认可度,其中,电视媒体所具有的权威性、社会影响力等决定了受众对电视媒体具有较高的信任程度,这则促使电视媒体所开发的网络视频在传播中呈现出了明显优势。

3. 电视媒体开发网络视频的现状

电视媒体对网络视频的开发,不仅能够有效应对网络视频为电视媒体带来的挑战与冲击,而且能够有效拓展电视媒体内容传播渠道、延伸电视媒体产业链,从而促使电视媒体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和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展现出更强的核心竞争力,也正因为如此,当前许多电视媒体都对网络视频开发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也在网络视频开发工作中投入了大量资源。在此背景下,对电视媒体开发网络视频的现状做出分析与了解,对于推动电视媒体网络视频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电视媒体是网络视频开发中的重要主体。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中重要的内容生产主体,在内容制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与此同时,电视媒体所具有的人才队伍,也能够为电视媒体生产丰富的网络视频产品提供支撑,为此,电视媒体具备成为原创网络视频生产中坚力量的能力。当前,许多电视媒体通过生产原创节目并在互联网平台中进行传播,实现了自身节目传播成效的提升以及媒体影响力的强化,同时也为自身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如中央电视台通过开展持续的创新,生产了大量优质的原创节目,以《国家宝藏》这一节目为例,这一原创节目不仅可以在电视媒体平台中进行传播,而且能够依托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等网络视频传播平台开展传播,节目在上线之后就引起了热烈反响并获得了良好评价,视频上线仅5天,腾讯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就突破了3000万,很快达到了6000多万。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关注电视媒体平台中播出的节目,从而实现了电视媒体与网络平台之间的相互引流,由此可见,电视媒体通过开发原创节目并在电视媒体平台与网络视频平台中播出,不仅能够依托传统媒体优势迅速提升原创节目所具有的知名度,而且能够依托网络视频平台所具有的优势网聚人气。

其次,制播分离为电视媒体网络视频开发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在制播分离环境下,许多网络视频平台、民营节目制作公司加入了电视媒体网络视频制作当中,而电视媒体则可以通过购买与播出这些内容来获得受众关注。相对于电视媒体自主开发网络视频而言,基于制播分离的网络视频开发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电视媒体在网络视频开发中投入的资源,而且也能够有效控制节目质量与传播成效风险,与此同时,在网络视频平台、民营节目制作公司激烈的竞争中,也能够在优胜劣汰的基础上有效提升网络视频所具有的质量。当前,基于这种模式的网络视频在数量和投资额度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如在CCTV-3播出的《中国好歌曲》由灿星制作团队制作,而同样由这一制作团队制作的节目还包括《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等,这些节目都同时在电视媒体平台、网络视频平台引发了受众的广泛关注与热议。电视媒体基于制播分离所开展的网络视频开发工作主要包括买断与投资分成两种商业模式,相对而言,电视媒体在买断模式中所承担的风险要大于投资分成模式,但是如果节目内容具有较高质量并获得较高收视率,则电视媒体能够通过这种模式很多更多收益。

最后,新媒体的发展为电视媒体依托网络视频开展宣传提供不容忽视的助力作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电视媒体宣传工作、受众互动工作提供了良好平台,在这些平台中,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对节目内容进行剪辑的方式创作短视频并进行传播,这些平台的特性以及这类视频的特点决定了这些网络视频能够获得更大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力,从而有效提升电视媒体宣传效果。与此同时,在这些平台中国,电视媒体可以围绕自身开发的网络视频以及宣传短视频等与受众开展交流与互动,从而了解受众对网络视频所持有的态度,进而有针对性的调整网络视频内容开发策略与传播策略。另外,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也为电视媒体制作与传播网络视频提供了良好平台,如抖音平台具有大量受众,而电视媒体则可以开通官方账号并对自身节目精华进行剪辑与呈现,从而将自身在抖音平台中的粉丝引流到电视媒体或者网络视频平台当中,从而在提升受众数量的基础上提高网络视频传播成效。以湖南卫视为例,湖南卫视在抖音平台中的粉丝达到了830万以上,各类短视频获赞数量达到了1.6亿,显然,这都是湖南卫视在网络视频开发工作中的宝贵财富。

4. 电视媒体开发网络视频的发展前景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对网络视频的开发成为了推动电视媒体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电视媒体通过开发网络视频,不仅能够促使自身内容传播模式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环境,而且能够完成对网络用户的引流,从而获得更多受众。显然,在依托优质内容获得受众注意力的基础上,电视媒体也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核心资源,其中,广告市场空间的拓展及其经济效益的提升,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变化。与此同时,当前,许多电视不仅通过与网络视频平台开展合作来进行网络视频内容生产与传播,而且也越来越重视自建网络視频平台开发工作,在此方面,芒果TV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在自建网络视频平台得以发展的基础上,电视媒体可以选择开展原创节目网络版权分销,也可以选择在自建网络视频平台中开展独播,相对于前者而言,后者显然能够进一步强化电视媒体所具有的内容优势,从而实现电视平台与网络视频平台的协同发展。由此可见,电视媒体对网络视频的开发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如何进一步优化网络视频开发工作,则是电视媒体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5.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视频的发展为电视媒体带来了较大冲击,在此背景下,电视媒体可以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开展网络视频开发工作,从而更好的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与媒介发展环境。为此,电视媒体有必要重视网络视频开发工作,并对其优化路径做出进一步的探索,从而为自身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石莹.论网络视频直播的多重性对电视新媒体直播的可借鉴意义[J].北方传媒研究,2018(03):63-64.

[2]孙德峰.网络视频直播热潮下传统电视媒体的突围[J].记者摇篮,2018(06):82-83.

[3]张海辉.网络视频冲击下传统电视媒体的困境与出路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7):254.

[4]高阳.从传统电视到网络视频——互联网时代视听媒体传播内涵的嬗变[J].青年记者,2017(21):32-33.

作者简介:郁杰,山西天镇人,讲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通信工程、信号处理。郭献崇,河北怀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硕士,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

作者:郁杰 郭献崇

新闻媒体开发管理论文 篇3:

中国新闻类App的竞争格局与发展对策

摘 要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应用遍及各个领域。同時,伴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种类繁多的手机App纷至沓来,新闻类App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类别。新闻类App让用户随时在移动设备上接收最新的信息资讯,强大的实用性和便捷性使其备受用户欢迎。当前我国新闻类App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了解我国新闻App的竞争格局并制定相应对策,对推动我国新闻App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闻类App;竞争格局;发展对策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遍及社会各个领域,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变革和创新,新闻媒体行业也不例外。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推广,新闻类App成为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领域。新闻类App是当前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有巨大的市场和庞大的用户群体,也是各家新闻媒体开发、投入的重点。当前我国新闻类App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客观分析我国新闻类App的竞争格局并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是新闻媒体面临的急切问题。

1 中国新闻类App的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新闻类App发展迅速,众多新闻媒体都开发了自己的App,App的形式、内容、平台等各不相同。因此,要提出建设性的发展对策,首先就要了解新闻类App的竞争格局。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1 新闻类App的产权归属

当前市场上存在数量庞大的新闻类App,其产权归属各不相同,按产权归属来划分,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著名的互联网企业主导开发的新闻类App,如网易新闻App、腾讯新闻App、新浪新闻App等,这类新闻App依托其互联网品牌优势,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群体,在开发和推广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第二类是传统媒体开发的新闻类App,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凤凰新闻等,这类新闻App资历深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新闻内容的撰写、传播渠道的选择、经营和管理方面优势明显;第三类是一些市场化公司开发的新闻App,如今日头条、ZAKER等,他们大多由民营资本支持开发,在内容整理及形式创新方面有较强的优势,也具有庞大的受众群体[1]。

1.2 新闻类App的产品类型

新闻类App虽然数量众多,但产品类型并不繁琐,如果用产品类型来划分市场格局则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文字加图片类型。这是当前我国新闻App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如最常用的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搜狐新闻等都是此种类型,这类新闻App形式和内容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具有巨大的受众和市场。第二种是视频类新闻App,即新闻资讯和信息的提供主要依靠视频来进行,如优酷、爱奇艺等。第三种是音频类App,即通过收听获取信息和资讯的App,包括网络电台、音频播放工具等[2]。

1.3 新闻类App的产品内容

新闻类App中通常包含丰富的内容,以此满足用户对各种资讯的需求。总体来说,大部分新闻类App都是将新闻分为政治、经济、娱乐、社会、体育、财经等不同类别,用户使用App时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进入不同板块浏览新闻,更有效率和针对性[3]。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新闻类App都是以综合类新闻为主,即每个领域的新闻都有涉及,然后将庞大的信息汇总到App首页及各种板块中,通过丰富的新闻量来吸引用户。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闻类App专业性较强,专注做财经或者经济类内容,更加专业化,注重受众细分。

1.4 新闻类App的平台类型

当前新闻类App数量众多,不同App依托的平台类型各不相同,因此平台类型也是划分竞争格局的重要指标。具体来说,根据平台类型可以将新闻类App分为两类:一是以大型互联网公司或传统媒体企业为平台,由其出资开发和运营,这类的新闻App背景较强,资源丰富,拥有巨大的用户群,通常下载量和使用量很大,在新闻类App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二是以中小型互联网企业为平台,由他们出资开发和运营的新闻类App,这种新闻类App通常是企业为推广本企业的产品而开发,通过用户的下载和使用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这类新闻App的用户量通常较少,市场影响力也不大。

2 中国新闻类App的发展对策

当前我国的新闻类App发展迅速,用户规模也不断扩大,新闻类App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是不可否认,当前新闻类App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新闻内容缺乏原创性、针对性,与用户互动少,用户体验较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用户对新闻类App使用的舒适度、满意度,不利于其健康长远的发展,因此需要认真研究新闻类App的发展对策。

2.1 提升新闻内容的原创性

新闻内容的丰富性和原创性是新闻类App发展的根本,管理者要重视新闻内容建设,提升内容的权威性,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4]。首先,很多新闻类App都是直接将传统媒体的内容转移到移动平台,缺乏原创性和创新性,导致新闻类App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较差。因此,新闻类App在内容建设上一定要摒弃原有的不良习惯,增加内容的原创性,形成品牌权威,吸引更多的用户;其次,增加新闻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的新闻内容过于单一乏味,可以通过新的媒体技术,将新闻内容进行扩展和整合,形成多层次、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新闻内容,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用户,还有利于打造自身品牌。

2.2 重视新闻内容的推荐环节

新闻类App中包含海量信息,用户搜索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往往花费较多时间,重视新闻推荐,提升新闻内容的针对性可以很好的过滤信息、吸引用户,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当前新闻类App普遍运用社会化和个性化推荐,即根据用户浏览记录形成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推荐,但这不利于拓展用户阅读的广泛度和多样性。因此,在社会化和个性化推荐之外,人工推荐也是必不可少的[5]。通过大数据和人工合作,对新闻进行专业的编辑和整理,不仅向用户提供专属的新闻类别定制,同时还预判用户可能会需要什么样的新闻,然后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推送,大大提升用户对新闻App的满意度、忠诚度。

2.3 增强与App用户的互动性

當前新闻类App数量庞大,提升用户的使用率和忠诚度是新闻类App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运营者关注的重点。鉴于移动互联网社交的强大发展趋势,将社交及互动整合到新闻App中是提升用户体验和忠诚度的重要途径。通过用户在新闻App中的评论、分享等有助于新闻App建设的进一步完善[6]。具体的互动方式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社交软件账号如微信账号、QQ账号、微博账号等登陆新闻App;用户可以方便的将新闻内容分享到个人社交平台;新闻内容中包含的文字、图片等都可以轻松地下载与分享,不断优化与用户的互动手段,增强用户对新闻类App的满意度和依赖性。

2.4 不断提升新闻类App用户体验

新闻类App面对的是数量庞大的用户,提升用户体验是保证新闻类App长远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如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没有获得很好的体验可能就会很快放弃,一些新闻类App在开始发布时下载量较大,之后因体验不佳纷纷卸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新闻类App的运营者要重视用户体验的提升,提供科学化、人性化的服务。例如,新闻欢迎界面、浏览界面的设计;增加新手导航内容,帮助读者更快适应和进行信息阅读状态;新闻内容中文字图片的排版、图片及视频的清晰度等要尽量美观、清晰;文字、图片要具备缩放功能,提高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尽量少插入广告,且广告的插入要不干扰用户正常的阅读流程;提高新闻发布的速度,尤其是国内外突发事件及地方性突发新闻的发布速度,让用户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即能够通过App了解到。总之,要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获得更好的体验。

3 结束语

总之,当今社会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类App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开发和运营者要充分了解当前的竞争格局,并针对当前形势从新闻类App的内容、针对性、互动性、用户体验等几个方面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促进新闻类App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宫春洁.移动媒体新闻App的局限及发展策略[J].编辑学刊,2017(2):108-112.

[2]张凯乐,李日.目前国内新闻App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7):57-58.

[3]李亚男,崔银河.探究新闻App提升用户体验的新路径——以“今日头条”为例[J].新闻世界,2015(7):132-133.

[4]许俊义.同质化竞争态势下新闻App的创新与发展[J].新闻知识,2014(2):55-57.

[5]曹阳.移动互联网时代综合类新闻App的发展[J].新闻世界,2014(7):150-152.

[6]陆璐.从“今日头条”的成功突围看新闻App的生存法则[J].江苏科技信息,2014(8):78-80.

作者:杜喜德

上一篇:家具销售合同下一篇:班级简报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