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技术(精选9篇)
摘 要: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普遍采用的媒体。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使现有的实验不能完全地发挥其教学作用。因此,把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旨在对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性。增加演示实验的时效性,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为创造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条件,丰富学生实验知识等,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技术、中学化学实验
多媒体教学技术,一般包括摄影、实物投影、摄像、放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
一、投影技术对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课的演示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有理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演示实验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引出课题、问题,进行讨论、探索,发现创造条件。因此,演示实验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不能演而不示,使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变成讲实验现象。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实验药品的用量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的放在是有限的,巡回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且有些现象是在实验中瞬间产生的而无法观察到,以至影响教学效果。采用投影技术,可克服上述缺陷,大大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浓H2SO4稀释实验时,对实验中关键性的观察点——温度计读数的变化,通过投影技术进行扩大,使验证性实验的验证更具科学性,用实物投影仪对氢氧化钠固体表面潮解现象进行放大,激励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上述实验在教师讲课时感到很流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感到很轻松。
投影技术主要是对实验现象进行放大,克服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特别是一些细小的、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投影技术使实验的科学性得到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条件,二、摄像、放像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伴随着一些无关紧 要的现象,干扰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影响实验的效果。由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的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给予学生信息要有选择,使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所学得的知识有价值。因此,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加工,既为学生提供实验全过程,又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失实验的真实性。例如:氯水见光分解实验可采用此技术在课堂上播放,大大增强演示实验的时效性。当学生看到氯水在几小时的光照后才开始慢慢地冒小气泡,24小时才有明显气体产生,不仅对实验结论信服,更体会到有些化学反应很缓慢发生的,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观察的有效性。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演示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在课堂上无法实施演示,借助于录相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环境,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录像技术还可以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例如:浓H2SO4实验,课堂上一般演示正确的操作,对不正确的操作进行讲解,通过录像对浓H2SO4滴入水中放出大量热量使 H2SO4液飞溅现象进行演示,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规则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对实验的成功起到一定的作用。
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学会实验基本技能的最有效途径。对一些操作较复杂的实验,通过录像对学生进行正确、规范的指导,避免了因教师实时演示需较长时间的缺陷。例如:高中化学实验氯气的制取的教学,可采用录像技术进行演示,同时对操作注意点进行局部放大,加于旁白介绍,使学生不仅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更能体验正确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氯气的毒性。对学生最终撑握氯气的性质和正确的实验操作提供保证。
利用录像技术中的功能效应,促使演示实验真实性,如:高速成或缓慢的摄像技术和放像的快、慢、倒等功能不仅使学生缓慢地看到快速成反应的变化,还能使学生快速地观察到缓慢的反应变化,让学生迅速感知易观察到的细节,提高学生观察的敏捷性,同时缩短了教学时间,增加了演示实验的时效性,提高了教学效益。
摄像、录像技术还可以显示较复杂的化工生产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便于学生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价格昂贵的实验、危险性大的实验,定性的实验,要求较多的操作技术,或装置复杂的实验也可以借助教学录相来完成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正确性、有效性、规范性。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规范都有一定 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引起实验失败,也可能引起实验事故,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典型的软件资料,对操作易出错的后果进行模拟。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先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的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例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去酒精灯的操作,一旦失误,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了氯气的实验室制的软件,对这一操作做了一些特别的处理,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反复模拟实验,一旦操作正确,计算机给予奖励提示,鼓励学生,而一旦学生操作错误,计算机则对水倒流试管底部,试管破裂的危险场面进行模拟。再如:对点燃未检验纯度的氢气发生爆炸进行模拟,使学生加深对操作错误引起危害的认识,然后再进行正确的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模拟,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更深刻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应用多媒体技术对一些装置和操作较复杂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模块式实验环境,让学生先进行模拟操作,训练实验技能,然后再进行真正的实验。例如:CH3COOC2H5的制取,在多媒体技术上,可以通过学生模拟实验,既掌握原理又掌握实验操作方法,不断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中,起到实验设计教学,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演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互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多
用心
爱心
专心
媒体“实验室”中让学生在实验室中畅游,发挥自各自的才能,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实验.例如:物质的鉴别,通过多媒体“实验室”提供学生所需试剂,由学生设计各种方法进行实验并加以判断。计算机对各种方法所产生的各种现象都会模拟,并正确判断加以正确提示,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应用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上,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能展示微观世界,微缩的客观世界,模拟化学反应,打破了学生认识中的时空限制,用各种感官来感知信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更符合现代学生的思维学习习惯,在通过交互功能和模拟技术,对一些危险性、危害性的实验,放心的让学生大胆操作,为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提供条件。
当今是网络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广泛、更丰富、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有关实验问题进行探讨、推理,同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整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帮助 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现代教学技术与实验相结合必将丰富实验的内涵,增强实验功能。
用心
爱心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机结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在高中课堂中得到普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掀起一股多媒体使用浪潮。多媒体的使用确实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使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相应变化。对此,笔者浅谈几点体会。
一、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的使用可使情境设置更加丰富
在一节课的开始阶段,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设置疑问,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激发联想,勇于探究。例如,在讲环境保护这一节课时,教师可播放一些汽车尾气、工业废水的排放、工业废气的排放、酸雨、光化学烟雾的视频,用视频来引导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多媒体的使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就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变难为易。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很难观察和理解。而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出来,可以让学生清晰观察到微观的电子转移情况,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电子转移。这样就使得这部分知识更容易被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
(三)多媒体的使用增大了课堂容量,使得知识更加系统化,提升了学习效率
利用计算机存储量大和速度快的特点,可以增大课堂习题的量,减少了擦黑板的时间,增大了课堂的容量。在单位时间内讲授的知识更多,学生的习题训练得更多,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把作业中一些共性问题,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既能看到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做到取长补短。
(四)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辅助学生学习,容易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形成系统的认识和记忆
化学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多,知识比较零碎,没有一个系统主线,而且有些知识之间联系不密切,不容易记住,也不牢固。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别、不同要求的知识分成几部分进行总结归纳,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能省时又能随时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例如,在复习旧知识时,学生已经很熟悉,所以学生会失去兴趣。这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加入一些动画和声音来改变呈现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增加学生的新鲜感,不但复习了已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和记忆相同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理解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容易对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又如,教师可将高一、高二、高三的知识点分别制成一个单独幻灯片,再将它们之间相关联的知识制成一个幻灯片,最后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幻灯片,从中找出幻灯片之间的联系,让他们思考还能不能制出更加完美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没了实验化学的学习也会变得枯燥无味,失去活力。但是现在由于各方面原因,在高中阶段学生实验基本上不开,只开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使学生三年高中下来,大部分仪器都没有见过,更不用说用了,甚至都不认识。很多学校资金紧张,但实验需要很多钱,实验药品大部分都是一次性的,不能反复使用,每次每班做实验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每天有几个班做实验,导致学校的经济承担不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弥补,如一些有毒的实验和比较昂贵的实验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来展示。例如,氯气的制备和氢气的爆炸实验,操作失误造成试管炸裂。此外,药品昂贵无法做的实验,在教室是无法演示的,教师可以用一些软件将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现象制成可操作的动画,让学生亲手操作鼠标,按要求一样一样连接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如果操作正确就可以得到预期现象,如果操作错误就会出现不良后果。通过多媒体,把现象不明显的实验人为扩大实验现象,把不能做的实验通过录像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把反应时间长的实验制成课件缩短演示时间来解决反应慢的缺点,有危险的和有毒的实验可以通过微型实验来解决,通过实物投影仪可以将微型小实验现象扩大化,便于学生观察,也减小了危险性和有毒性。
三、多媒体的使用弊端
1.有些教师每节课都用多媒体,使得教师逐渐由组织者变为放映者,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只是按照别人的思路进行教学。学生则逐渐由主体位置变为观看者,使学生失去了主动性。
2.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把现象人为的改变,不但使实验失去了本来面貌、科学性和真实性,同时使学生失去求真的欲望、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影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酸碱滴定实验,本应该分组探究的,可是教师为了省去不必要麻烦,把此部分内容制成课件在课堂上演示一下,不再做分组实验,这样使得学生就失去了操作实物仪器的机会。
3.教师通过多媒体的使用,板书写的越来越少,讲课时间越来越短,开始离不开多媒体了,使教师的一些基本功能已经退化,如画图、板书、思维和语言组织等。现在大部分教师上课就用课件,画图用电脑、写板书用键盘、思维和语言组织网上下载,没有一点儿个人的观点,连一个简单的装置图都画不好,板书写的更差劲,没有一点儿表率作用,甚至比学生写的还差劲。
一、投影技术对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课的演示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从理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演示实验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引出课题、问题,进行讨论、探索,发现创造条件。因此,演示实验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不能演而不示,使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变成讲实验现象。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实验药品的用量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的放在是有限的,巡回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且有些现象是在实验中瞬间产生的而无法观察到,以至影响教学效果。采用投影技术,可克服上述缺陷,大大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
投影技术主要是对实验现象进行放大,克服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特别是一些细小的、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投影技术使实验的科学性得到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条件,
二、摄像、放像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伴随着一些无关紧要的现象,干扰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影响实验的效果。由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的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给予学生信息要有选择,使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所学得的知识有价值。因此,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加工,既为学生提供实验全过程,又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失實验的真实性。
演示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在课堂上无法实施演示,借助于录相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环境,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录像技术还可以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
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学会实验基本技能的最有效途径。对一些操作较复杂的实验,通过录像对学生进行正确、规范的指导,避免了因教师实时演示需较长时间的缺陷。例如:高中化学实验氯气的制取的教学,可采用录像技术进行演示,同时对操作注意点进行局部放大,加于旁白介绍,使学生不仅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更能体验正确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氯气的毒性。对学生最终撑握氯气的性质和正确的实验操作提供保证。
利用录像技术中的功能效应,促使演示实验真实性,如:高速成或缓慢的摄像技术和放像的快、慢、倒等功能不仅使学生缓慢地看到快速成反应的变化,还能使学生快速地观察到缓慢的反应变化,让学生迅速感知易观察到的细节,提高学生观察的敏捷性,同时缩短了教学时间,增加了演示实验的时效性,提高了教学效益。
摄像、录像技术还可以显示较复杂的化工生产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便于学生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价格昂贵的实验、危险性大的实验,定性的实验,要求较多的操作技术,或装置复杂的实验也可以借助教学录相来完成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正确性、有效性、规范性。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规范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引起实验失败,也可能引起实验事故,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典型的软件资料,对操作易出错的后果进行模拟。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先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的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例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去酒精灯的操作,一旦失误,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了氯气的实验室制的软件,对这一操作做了一些特别的处理,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反复模拟实验,一旦操作正确,计算机给予奖励提示,鼓励学生,而一旦学生操作错误,计算机则对水倒流试管底部,试管破裂的危险场面进行模拟。
应用多媒体技术对一些装置和操作较复杂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模块式实验环境,让学生先进行模拟操作,训练实验技能,然后再进行真正的实验。例如:CH3COOC2H5的制取,在多媒体技术上,可以通过学生模拟实验,既掌握原理又掌握实验操作方法,不断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中,起到实验设计教学,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演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互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多媒体“实验室”中让学生在实验室中畅游,发挥自各自的才能,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实验 .例如:物质的鉴别,通过多媒体“实验室”提供学生所需试剂,由学生设计各种方法进行实验并加以判断。计算机对各种方法所产生的各种现象都会模拟,并正确判断加以正确提示,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应用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上,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能展示微观世界,微缩的客观世界,模拟化学反应,打破了学生认识中的时空限制,用各种感官来感知信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更符合现代学生的思维学习习惯,在通过交互功能和模拟技术,对一些危险性、危害性的实验,放心的让学生大胆操作,为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提供条件。
当今是网络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广泛、更丰富、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有关实验问题进行探讨、推理,同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整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及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被广泛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受到了来自诸多方面的挑战。很多应届毕业生因操作计算机比较熟练,一步入课堂就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往往疏忽了传统教学方式,其实未必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我们需要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多媒体教学与传动教学的有机结合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及思考。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劣势
1、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而应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楚的知识重点、难点,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而形象。尤其是用图片,动画和视频就更直观更形象。例如:在讲地球的公转时,播放地球公转的模拟视频,清楚的可以看到地球公转的方向、地轴倾向、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多媒体的应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活泼,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真实性,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上单调的教学模式,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欧洲西部的旅游时,可以播放关于欧洲西部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有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方便、快捷、高效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课件,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信息量大,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带给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更新丰富的前沿资料。
2、多媒体教学的劣势
目前的现状是无论授课内容是否适合或者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只是播音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现一些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后无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情况。
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难度增加。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信息过多过滥还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并且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传统教学的优劣势
1、传统教学的优势 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能用三言两语把某个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逻辑力量,它是任何现代技术所不能代替的,其简便易行又是不可企及的,传统教学中的讲授,演示,练习等教学方法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口头”和“笔头”的表达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交流过程中,容易组织起不同意见的讨论甚至争辩,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启发诱导。教师对问题的深刻阐述、机智的解题策略、对学生规律性的错误分析都是十分宝贵的。这些过程并没有也不会被多媒体电脑所取代。
其次,教与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传统教学又一个优点是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提高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精心设问,师生间的对话,教师的板书等等都不能少。
2、传统教学的劣势
当然,勿庸讳言,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传统教学的局限来自教师—课本传递结构的限制。譬如,传统教学对图像的处理功能相对较弱,因为图像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通过口述和板书难以充分表达,教师难以彻底剖析和讲解某些与图像有关的变化过程及细微结构。此外,传统的数学教学还有教学模式单调陈旧,个别教学能力不强等缺点。
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的思考探索
综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及出现的种种问题,我认为需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每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法和应变能力是最大的财富,而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将传统教学、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中国地形和地势》这一节的时候,如果能将版图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效率。这一节的教学要求是: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通过读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本节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中国地势,第二部分中国地形复杂多样,第三部分山区面积广大。第一部分:教师可根据自身情况在课前或者课上先将中国轮廓图画在黑板上,在多媒体中打出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剖面图,引导学生总结出中国地势的特征,在黑板上划出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示意图,并且标记出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第二部分:举例讲解山脉走向的概念,此时在黑板上画出中国主要的山脉,使学生理解到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这一部分运用板图教学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黑板上画山脉的同时,学生逐个记忆,要比多媒体直接投影出来,让学生一下子全部记住容易得多。在讲解完地形特点之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高原、山地、平原等的景观图,更加方便学生理解,加深记忆,而且学生也可对照板图记住各地形区的地理位置。
第三部分:通过阅读多媒体给出的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播放地质灾害的视频资料,更加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
采用这种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小结的时候,黑板上呈现出的就是我国地势和地形示意图,将本节课所有的重点内容体现在黑板上,便于学生加深印象。在教学过程中,又以辅助多媒体图片及视频,既使学生对地理课堂产生兴趣,又能使抽象的问题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这是单单多媒体教学或者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综上所述,无论教育技术怎样的发展,地理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她既是知识的传授着,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教学情景的设计师。她是信息社会教师团体中的一分子。她不但需要坚实的地理知识功底和精湛的教育艺术,而且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更需要现代的教育观念。一方面教育需要技术,信息时代的地理教学需要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但是任何现代化的技术都代替不了教师。至于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我还是要强调,二者 2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的质量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初中物理课程改革更加突出实验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实现实验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加快物理实验软件的开发和应用。那么到底怎样实现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呢?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摸索中,我得出一些比较浅显的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观点是以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为目的,对实验在实现三维目标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因此实验教学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演示实验教师做、学生看;分组实验则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方案进行,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活动。而按照新的课程理念,演示实验应该重视学生参与,随堂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则要尽量采用探究式,让学生真正进入科学探究的学习状态,扮演研究者的角色。这就要求实验不能只限于教科书规定的有限几个,而要根据探究活动的需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在实验室活动,为他们创造接触和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机会;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实验、选择仪器、收集数据、归纳并总结规律。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可利用视听资料、网络资源等加强实验教学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和超文本链接优势,又为“师生互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在实验教学的不同环节,多媒体技术都可发挥独特的作用:在观察环节极大地扩展实验的可视性和可重复性,在数据采集环节使物理量的测量不但简单方便,而且精度提高,在数据分析环节则让学生从机械、繁琐的数据处理过程中解脱出来,投入更有创造力的方面„„因此,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以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新要求。
二、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 1.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物理实验的演示
实验课不仅要让学生记住实验步骤和相关结论,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传统演示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多媒体技术作为演示的工具,可使静态过程动态化、微观现象可视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完成难做实验的仿真模拟、进行物理过程的动态分析。多媒体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主要应用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实验现象基本清晰,但实验过程所反映的物理规律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困难。对此,要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叠加分析信息,为学生搭建由形象思维迈向抽象思维的“桥梁”,使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客观物理规律及其应用。二是实验所包含的物理现象本质不够清晰,需要用动态模拟予以补充。如“以声消声”的实验。以教学“物体的运动”为例,教科书用一幅频闪照片来显示汽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三是在一般实验室中不可能做出的实验,可用计算机科学模拟和视频资源来支持教与学。如可以仿真传统实验无法涉及的、条件要求很苛刻的实验,比如高温、高压、强电流、强磁实验等;可以使一些微观物理现象变得栩栩如生、一目了然。
2.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物理的实验数据的处理
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作为多媒体展示工具来使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得信息处理高速化和智能化,在实验数据的获取、分析、处理上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利用数据处理软件,来处理实验数据,能够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给出,并显示出最终的结果。用记录表中的数据创建数据表,可以方便地生成点线图,有助于学生发现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学生研究橡皮筋的伸长长度ΔL与拉力F的关系时用该软件描绘的图像,从图像可看出伸长长度ΔL与拉力F的关系。3.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作为实验教学交流工具
在网络环境下,可通过下载、复制或建立友情链接的方式,将互联网上成型的虚拟实验及其他关于物理学家、学史、规律、趣闻、生产生活等资源为我所用,学生可以边学习边交流。如采用网络版“仿真物理实验室”,学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一边操作一边在网上畅游,获取新知识,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同伴交流。
4、运用多媒体视频展现生活中的物理场景
视频是多媒体电教课经常采用的一种信息表达方式。教学视频材料也是课堂教学的很好补充。例如在进行关于“惯性、惯性的应用”一节教学中,老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汽车启动、加速、及刹车的过程,使学生从上课一开始就进入了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理情景中,自然对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提出疑问,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心中的疑问,得出惯性的定义。然后再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其他的惯性现象比如惯性小车等,让学生体会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这样的授课方法要比老师干巴巴的讲解要生动的多!又如在讲授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运动专题时,播放“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环绕地球圆周运动、回收等视频,使学生对“超重”、失重、匀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等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又能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5、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相关软件进行物理仿真模拟实验 中学物理中,有很多抽象的物理过程,物理模型。即使有平面的示意图也无法形象的进行描述。教师在讲解这些物理过程及模型时就很难让学生形象的感悟到这种模型,理解上就会不到位。如果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情景,通过动态的画面将一些看不见、摸不着、课堂教学中不便演示的实验现象物理图景,物理过程展示出来,再现物理情景,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物理形象,使视觉参与思维,促进对问题的感知与探究。如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追赶、牛顿第一定律、波的干涉、电流的形成、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电源内部电子和离子的移动、电动势的方向、两球碰撞时先压缩后恢复过程中两球速度、加速度的变化。微观结构展示如:α粒子散射、光电效应、布朗运动等过程都可用电脑模拟再现物理情景,都可将物理教学中许多死的,抽象的、微观的,再现为活的、形象的、宏观的物理情景,使得学生一看就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也就有了发现问题,探究的形象模型。
6、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
学生认识事物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形象的感觉和知觉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教学要适应和促进这个过程,就要加强直观教学。而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对直观教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讲电流表、电压表时,可以把电表放在实物展示台上,把它的图像调节到占满整个银幕,这样可使每一位同学都看清电表的表头构造,同时还可以反复改变电流(电压)来练习读数。又如在讲“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尽管大家对网球都很熟悉,但由于网球和网球拍接触时发生的弹性形变只是瞬间的,不易观察,很多同学都难于理解。为此,用Flash动画把打网球的过程模拟出来,并且制定相应的按钮来控制动画的播放、暂停、单步进行等。使学生能看清楚网球运动过程中每一瞬间的形变,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三、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的两种教学模式 我认为,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一要发挥传统实验与多媒体技术各自的优势,优化实验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并应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二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基于这样的理念,我认为在实践中采用如下两种教学模式。
1.物理实验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基本不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只是将多媒体技术作为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教师要致力于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使用。一般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现象的物理过程,使学生获得的表象得以强化,促进学生识别实验现象发生及变化的条件,然后再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找出规律、特征。有些规律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模型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它无法做实验,无法直接观察,若用语言叙述,学生很难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物理过程的动态形象,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则可以展现这个动态物理模型。
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搜集、处理数据,拓宽交流渠道与信息量,把物理实验、数据处理和探究学习结合起来。如通过数字化实验系统,不仅可以进行数据采集、测量,而且还可以通过多模显示、组合显示、视图放大、图线分析、自定义变量和表达式等有效手段,使实验数据的处理、显示更加便捷。高精度的数据,形象、直观的图线图形有助于学习者进行科学探究,提高能力。
2.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为主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的探究欲望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多媒体技术环境能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有利条件。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和工具软件创设的虚拟仿真环境,学生能在动态情景空间中观察现象、读取数据、探索和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物理学习应指导学生尝试用“几何画板”、“仿真物理实验室”等工具软件研究问题。如几何光学中的平面镜成像规律、光线通过玻璃砖与三棱镜的传播特点、观察水中物体(视位置及路径)、光学元件成像规律以及与光的折射等相关的光学小实验等,都可以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这样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它既是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起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传统实验仪器的局限性,补充、完善真实实验的不理想之处。
从演示实验方面看,多媒体技术可以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再现,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特别是有些物理定律只是一种理想的模型,在正常条件下不能实现,应用多媒体技术则可弥补学生感性认识的不足,使之变得容易理解。把模拟实验与传统实验结合起来,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 电脑的发明及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校从创办开始就一直提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成为教学的常规手段。如何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我们每一个老师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英语学科 整合
[正文]
一、案例背景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供了理想的资源与环境。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软件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提倡任务型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和任务型教学的整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互动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完成设定的目标任务,从而使学生能主动、自主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增进对外国文化的理解,达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下面是高一英语新教材(下)unit 14 Festivals,period 3的教学实践案例。
二、案例过程
“The Birth of a Festival”网络教学设计方案
Ⅰ、学习目标与任务
1) 学习目标
语言技能目标:
﹡ Know something about Kwanzaa, such 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festival, the aim of creating such a festival etc.
﹡ Learn some new words and phrases.
能力目标:
﹡ Develop the ability of searching、gaining、consulting and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 Develop the ability of reading as well as other abilities.
﹡ Develop the ability of creating.
情感目标:
﹡ Develop the ability of cooperating
﹡ 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aim of creating festivals.
2) 学习任务
﹡ 课前:学生分小组查找有关Chinese Spring Festival 和Christmas 的资料,整理并呈现书面报告。
﹡ 课上:教师通过不同的任务,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再以生生编对话、学生合作讨论等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提高。
﹡ 课后给出网站,自由查找一个节日,写一篇有关节日的文章。
Ⅱ、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于节日比较感兴趣,也喜欢搜集这方面的材料,因此学习有一定的主动性.再加上多媒体的介入,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Ⅲ、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
以flash<>导入新课(上该课时正值情人节),轻快的歌曲和美丽的画面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T: What day is it today?
Ss: Today is Feb,14th
Ss all know that Feb,14 is Valentine’s Day. So ask some more questions:
T: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Valentine’s Day ?
What do lovers usually do on that day?
How does Valentine’s Day come from? Do you know the history?
说明:通过情人节自然引出西方的节日,flash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气氛,为课文的处理做了铺垫。
Step 2 Pre-reading
T: There are many festivals in the world. Which festival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China? How about in the west?
Make a comparison
To the Chinese people, 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popular. It is as important as Christmas in West.
Get the Ss to report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Christmas
Time From the first day to the 4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On Dec. 25th
Preparation Cleaning, hair cut, buying new clothes and so on Cleaning, buying presents, decorating Christmas trees, etc
Special food New Year Cake, dumplings candies, cookies
Presents Foods,fruits,clothing, etc Christmas decorations,drinks,fruits
Activities Meals, visits, Family reunion,meals
Purpose Saying goodbye to the old year and welcome the new year Celebrating 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
Question :Do you think festivals help us understand culture and history?
说明:通过比较两个重要的节日,让学生把已经准备好的材料报告出来,使学生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对Chinese Spring Festival和Christmas 有一个更深的了解,问题Do you think festivals help us understand culture and history? 为创设节日的意义讨论埋下伏笔。
Step 3 Reading
1.Skimming
T: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bout another festival-Kwanzaa. It is an important festival to African Americans. I have divided the passage into 4 parts.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Part 1 Para 1&2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creating Kwanzaa
Part 2 Para 3-8 seven principles
Part 3 Para 9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Kwanzaa
Part 4 Para 10 effects of creating festivals
说明:通过速读,概括每部分的大意,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同时训练了学生的组织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及速读的能力。
2.Scanning
1) Part 1
Get the Ss to read part 1 slowly with the questions in mind
Who created Kwanzaa? In which year?
Why did he create Kwanzaa?
What characteristics did the African first fruit festival have?
2) Part 2
Get the Ss to read part 2 slowly with the question in mind
What are the seven principles?
After Ss answered, get the Ss to work in pairs to think about a question,
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Why?
Get several pairs to report.
下面是有些学生的观点:
S1: Unity, if we don’t unite together, we can’t do anything.
S2: Purpose, because purpose can make us do better.
S3: Creativity, we can’t live without it.
S4: Faith, we should have belief in our mind.
3) Part 3
Get the Ss to read part 3 slowly with the questions in mind
Why did Dr.Karenga decide the dates one day after the Christmas?
How do African Americans celebrate Kwanzaa?
4) Part 4
Get the Ss to read the last paragraph and find out what effects will bring by creating a festival.
(以上答案见课件)
说明: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后转入细读每一部分,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训练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讨论题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Why? 给了学生一个思维和想象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Step 4 Summary
1) Watch the video to revise what we have learnt
2) Do “True” or “False” statement
1. Kwanzaa is a very old festival.
2. The word Kwanzaa means first fruit in Swahili.
3. Kwanzaa is based on old African festival.
4. Kwanzaa is celebrated on the same day as Christmas.
5. People who celebrate Kwanzaa light a candle for each of the seven principles.
6. Creating festivals helps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 and economy.
(答案见课件)
说明:通过“True” or “False” statement, 使学生巩固所学书本知识并能正确判断有关Kwanzaa的内容。
Step 5 Post-reading
1) Interview
Ss work in pairs, playing the roles of a journalist and an African American, make an interview. Then the teacher invites some pairs to act out the interview.
Model: J- journalist A- African American
J: Good morning, I’m from Ruian Daily. I’d like to know about Kwanzaa. May I ask you a few questions?
A: Sure
J: When was the Kwanzaa born?
A:……….
说明:通过这项活动,使学生们把已有的语言知识转化成口头的语言,提高了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对语言的组织能力。
2) Comparison
Get the Ss to work in pairs , compare Kwanzaa with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In which way are they similar and how are they different?
3) Discuss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many cities are creating various festivals to develop their economy ,for example, Ruian Bar Culture Festival, Shangdong Weifang Kite festival. Our school will hold the second Campus Culture festival…….What effects do these festivals bring? Good effects or bad ones?
Divide the Ss into two groups, one for good effects and one for bad effects.
To encourage them the teacher will give one point to a piece of effect.
下面是学生的观点:
Good effects Bad effects
Develop the economy A waste of money
Help understand each other A waste of time
Keep the culture alive Bring pollution
Share the happiness make some people tired
…… ……
说明:通过这两项活动,使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语言知识,发展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Step 6 Homework
1) retell the text
2) read a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history of Valentine’s Day”
3) Write a festival including :a the history of the festival
b the reason for its creation
c the principles of the festival
d the activities during the festival
Consult the website: www.holidays.net
说明:要求学生把自己整理的有关节日的资料组织成一篇文章,批改后
可以将优秀的上传到玉海中学网站,对学生的写作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促进。
三、案例思考
1.Internet 网络教学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知识新,趣味性强等特点,但有时也不乏垃圾。所以教师必须课前提炼信息并把相关网站提供给学生,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掌握更多的知识。
2.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我在布置学生预习时,叫学生去找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节日的有关信息,几乎全体学生都有去找,再加上提供了网站,学生获取信息的时间短了,信息量多了,也愿意去做了。
3.网络教学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能力和创造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比较宽札节和春节及圣诞节的异同,说出创建节日的好处及坏处,学生利用已找到的资料,节省了比较的时间,同时发展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网络教学转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不仅仅成为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评价者。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能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一、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 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 而兴趣这种积极良好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 最大限度地运用可能的条件为学生创设感性的、富于吸引力的化学图景。
但是, 课堂内的时间和空间毕竟有限, 实验室器材也未必能够完全满足化学演示的需要, 而通常用视频的形式展示相关的现象, 通过这种视觉、听觉的刺激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精神集中、思维活跃, 促进学生发现并提出化学问题。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模拟辅助化学实验, 创设化学学习情境, 直观形象、化小为大、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远为近、快慢可调, 重复再现一些中学条件下不易做成功的、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化学实验, 以及不易细致观察、转瞬即逝的化学过程, 生动地揭示事物的变化规律, 使抽象的化学现象、复杂的化学过程直观显示或模拟出来, 可以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就显得非常必要。创设愉悦、直观的化学情境,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使学生产生如见其物、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 极大地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 调动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 不受地域和其它条件的限制, 短时、高效而又明确地把很多丰富、典型的事例生动地呈现出来, 比单纯的说教更生动, 对学生更有震撼力, 从而将学生心底对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出来。例如, 我备《氨气》这一节课时, 从网上下载了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模拟动画、氨气分子结构模拟动画、氨气与酸反应的实验模拟动画。然后把这些组件插到我的课件中, 充实了我的课件, 使我的课件有内容, 又生动。最主要的还是大大缩短了备课的时间, 充分发挥了资源共享的作用。
二、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 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化学课堂的演示实验中, 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 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 模拟一些重要的, 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化学实验, 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 提高化学实验的演示效果。
譬如, 讲“电解池”内容时, 教师进行电解CuCl2溶液演示实验时, 如用传统实验手段不仅实验消耗时间长, 而且学生根本无法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如采集成功的试验图片运用投影手段, 同学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阴极的碳棒上有一层红色的铜覆盖在表面;在阳极的碳棒上, 有气泡放出。又如:在讲“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 将两个都盛有FeCl3溶液和KSCN溶液的混合溶液的培养皿放在投影器上, 可以看到溶液呈红色, 在一个培养皿里加入少量的FeCl3或KSCN晶体, 可以看到溶液的红色变深, 再向另一个培养皿里加入少量的KCl晶体, 可以看到溶液的红色变浅。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化学投影实验, 弥补了传统实验中的不足, 扩大了演示实验效果。可见, 真实实验与计算机多媒体的科学整合真正辅助了理论教学, 提高了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的整合不代表我们在教学的任何场合和环节都可以滥用, 也不代表计算机课件可以完全代替化学实验的观察、观测与演示。就可实现的化学实验与演示而言, 多媒体课件远远不能越俎代庖地顶替实验, 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感受到的化学现象对其感官的刺激是间接模拟演示无法比拟的。只有恰当、适时地把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 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否则, 信息技术的运用就可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本末倒置, 与我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化学教学实效性的初衷南辕北辙。
三、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 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
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化、智能化特征, 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拓宽了学习的渠道, 缩短了时空的限制, 增加了学生的交流和讨论的机会。在设计课件时, 我们要注意给教学活动留下相应的空间, 使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学生互动, 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和“讨论区”实现这一设想, 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由教师、学生和课件组成的三维空间丰富了课堂情趣, 调动了课堂气氛, 触动了思维想象, 锤炼了创造能力, 也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互动中都可以达到理想的目的。
关键词: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 物理实验 动画 图像 视频 声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中学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深刻变革。多媒体电子手段,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与逐渐成熟,对教育观念、教育地位、教学方式和方法带来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高中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现代教学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作为高中物理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感到最为头痛的物理实验教学,运用直观有效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常规物理实验教学中,绝大部分的物理实验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其实验过程不但受到空间、时间、环境等的局限,而且其实验数据与实验结果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或错误,这就给高中实验教学带来很大的不便、不利。尤其是有部分物理实验根本就无法在实验室完成。
运用多媒体技术指的是利用电脑综合处理文本、图片、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数字化信息的一种方法。它在现代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帮助和作用。在这里,我就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运用作一些浅显的论述。
一、中学物理实验过程中的动画处理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大部分的实验都是强调原理和实验过程的,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发现实验规律,得出实验结论,有时候用动画来演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例如,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时,平抛演示实验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遵循什么样的运动规律?如何处理这类问题?要依靠教师通过分析闪光照片、学生测量闪光照片中球间距离得到,增加了学生接受的难度。利用动画模拟实验演示课件,通过慢放、多次反复,让学生观察平抛物体的运动情况,再结合平抛运动的物体与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运动的比较、与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的比较,使学生发现: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解决平抛运动的方法是把平抛运动进行分解,水平方向按匀速运动来处理,竖直方向按自由落体来解决。把一个复杂的曲线运动用已掌握的简单的直线运动规律来解答。这对于突破教材的难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学科研究方法产生明显的效果。
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图象处理
物理是自然科学,它有很多概念、规律、定理、定律,那么利用图象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能让学生觉得更直观,观察细致,发觉细微,很好地分析物理现象和规律。
例如,在“传感器的原理”实验课堂教学中,可先通过图象展示各用传感器,分别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可以分别用图象的分解法和组合法,单一性与整体性结合加以讲解,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视频处理
适当利用视频教学能使学生更直观体会物理现象,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效应。视频的内容来源可通过录像机、VCD、电影等片段剪辑,也可通过多媒体资源库、网络下载获得。
例如在“变压器电能的输送”实验教学中,我就收集到一段从发电站到用户的全部录像资料。教学过程中视频资料不但播放了发电站的工作情况,还有工程师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的介绍,以及不同用户的用电状况。这对提高学生对变压器和电能的输送的有了整体认识!
——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
湖南省桂阳县 充。这样,既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主体性课堂的氛围与开端,又让学生尝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因为书中所讲的一些规律已经被他们在搜索故事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能给他们一种收获感。学生积极的情感是一节好的主体性课堂的开始。此外,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化学课件时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设臵形式多样的板书,如设臵多样的字体、字号,对重点语句进行字体变形、变色,配臵背景音乐、设臵文字出现形式等。可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节省单调乏味的老师板书、板画时间,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整合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在讲授酸雨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酸雨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可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国内外酸雨研究的最新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各种信息,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请示教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还可以通过 Oicq 技术、网上聊天室、BBS论坛、e-mail 邮箱、班级校友录论坛等等,甚至可以用上通讯工具如电话、手机短信等,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可以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与全班同学共享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创造精神,实现了学习的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使课堂教学能充分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关心、增进友爱,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也使教师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和知心的朋友。
三、信息技术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而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启迪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实质和核心。也就是勇于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重新组合既定的感受、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结论的思维过程。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具有生动性、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等特征,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以达到启迪创新思维的目的。
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生动地、直观地演示出来,便于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思维得到适时地启迪。例如:在学习《乙酸》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由分子结构来掌握乙酸的化学性质,可以制作一个flash 课件,模拟球棍模型,并通过动画来显示键的极性,并模拟断键的过程和其他基团如何连接到相应的位臵,从而让学生很轻松的就理解与掌握了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 机理,以及它的羟基与醇类的区别、羧基与醛类的区别等。此外,用3Dmax等制作的多视角动画或三维立体图像还可以广泛地展示各种晶体的结构、分子模型等。这些立体结构课件的使用,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对化学物质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会从量的角度来分析物质的微观组成。
四、信息技术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整合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四十五分钟理论说教的效率远不及一个五分钟实验展示。但是课堂的实验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模拟化学实验中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现象不易观察的化学实验,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模拟,可以将实验现象放大或将实验过程放慢。如离子反应、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等实验。再如如在“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教学中,改变压强对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的转化影响并不显著,运用课本实验,学生通常能注意到加压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而往往不能发现其后的颜色略变浅。因为根据人的视觉特点由浅变深的现象易于识别,而由深到浅的现象则不易感知。为此,我们采用3Dmax制作了课本实验的原形模拟和简化模拟动画课件,有意识地突出气体颜色的变化,增强实验中的现象层次差别,加深了学生对压强变化过程中气体颜色变化与组分浓度变化的认识,从而为勒沙特列原理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2、一些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损害教师和学生健康的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模拟演示来消除污染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双重目的。
3、一些难度较大可重复性差、耗时长的实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实验不易成功,或者现象不明显,影响教学效果,通过真实感极强的模拟演示,可以极大的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教学效果。如银镜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等。
4、有些实验由于药品和仪器的限制,或者有毒、有危险的实验,在现行中学教材中没有安排,或在中学化学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让学生有些感性的认识。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石油的炼制、钢铁冶炼等,大多数学生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屏幕上进行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形象逼真地表现出一步生产过程,对各个环节也可重复演示或局部放缩。通过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能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物征和变化过程,明确观察对象产生变化的现象和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5、计算机还可以用于模拟化学实验的错误操作造成的影响。一些错误的操作往往带来严重的危害,学生因为不能亲自尝试这些错误的操作带来的危害,因此对错误操作不够重视,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错误操做带来的后果,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可以制作一个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的模拟动画,将水到入浓硫酸中,使水和浓硫酸一起飞溅出来造成的 后果。模拟工业上利用隔膜电解槽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和思考练习。为了增强学生对隔膜作用的认识,对此设计一个“反证”模拟实验:抽掉隔膜,由溶液颜色的变化表示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由电解槽轰然爆炸表示氯气与氢气的爆炸反应,学生印象极深。
五、信息技术促进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渗透的整合
中学化学教材内容与其他各学科有着许多的联系,如喷泉实验、布朗运动、气体摩尔体积等与物理知识有关;酸雨、光化学烟雾的形成等与地理知识有联系;糖类、蛋白质、赤潮等与生物知识有联系。此外,现阶段的考试,尽管理科综合是以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为主,但在平时学习中有学科之间的联系,无疑对掌握本学科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①各学科内容的渗透、交叉与综合;②理论和实际结合,学以致用;③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④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必然打破单一学科知识的结构,对学科知识进行新的整合,并且,现代信息技术提供高速、大容量的信息汇聚,也为跨学科的渗透和综合学习提供了可能。如在高三化学专题复习中,可以将与其他学科联系较为紧密的专题内容设计成一个主题,在服务器上开设一个公共的讨论区,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并与教师交流见解,提出问题并获得解答。这样,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大大地提高复习效率。
五、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应避免几种不良的倾向
(一)应避免在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片面追求手段和信息技术而忽视师生互动作用的倾向。
多媒体化学课件的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重用多媒体,而忽视了自己还有粉笔和一张嘴,同时也忽视教师自身拥有的资源。教师的自身作用隐蔽了,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引导,而为机器所主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少了,直观的刺激变多了,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来讲是大量的重复感受,原本教学过程中的优势随着多媒体过多使用而逐渐丧失,多媒体本身的刺激也变得麻木,学习效果自然而然要大打折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认为:“真正的的魔术师是教师”,老师仍是不可缺少的主体,多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它的存在是为了增强老师的作用,加强师生互动,它无法替代代教师的指导作用和人格魅力影响作用。
(二)应避免在化学课件制作和网络教学中存在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特点的倾向
化学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的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化学课件和建设化学网站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而很少思考这个形象性、生动性会对化学课堂教学起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动性,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
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教学中,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色彩艳丽,动感十足,确实能够吸引学生,但易喧宾夺主,化学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能力也没有体现出来,学生从中不能体会化学思维的乐趣和感受化学情感的熏陶。同时,也切不可为求简洁而不顾科学性,如制作的“电解”课件中,由于电解氯化铜溶液及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其真实的微观情况很复杂,不可能也不需要将它们百分之百地利用动画展示出来,但有些方面还应准确表示:氯离子半径大于铜离子半径,阴、阳两极单位时间内得失电子数相等,在电解氯化钠溶液中,阴极区的氢氧根离子主要是由于氢离子参加了电极反应,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而不断积聚的,并非是由定向移动产生的。
(三)应避免在运用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向学生收集罗列知识过多而忽视信息质量反馈的倾向
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正是这种传递知识的快捷性,促使个别化学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存在盲目加大知识容量,教学过程中既不考虑学生的理解程度,也不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情况,结果学生接受信息过多,造成“死机”,另外许多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粘贴给学生,将大量素材资源罗列在一起,而缺乏对无关信息的过滤工作和必要的剪切,对于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分类工作也没有进行编辑,大部分在因特网上学习获得的都是无层次、不补充、针对性差的素材资源。对大量的垃圾信息和知识缺乏筛选。只能让学生坠入十里云雾之中。这样的教学,既无法达到学科教学目的,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因此,这种盲目追求大容量的知识和形式,让学生的“自学”的教学是弊大于利的,应该尽量避免。
总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引入化学教学活动中,合理、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感受,丰富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化学教师必须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在不断提高本学科专业水平的同时,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有成效地开展现代化的化学教学,迎接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永新
邹开煌
信息枝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及作用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1-2):73 [2]费金忠
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武进教育网
[3]崔 静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技术】推荐阅读:
[中学教育]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实验 培养学生创造力06-06
高中物理教学随笔06-28
高中物理教学工作10-27
小议高中物理教学方法06-10
高中物理教学特色理念06-22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格式07-28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设计10-15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反思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