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教学的大学生就业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意义重大。如何在一个有限的专题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专题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找寻原因、了解法律政策和做好就业准备等进行探讨。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专题教学内容设计就业乃民生之本。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就业指导教学的大学生就业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就业指导教学的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混合式教学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接着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适用性和意义,并从师资队伍、学习模式、评价体系、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以期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

作者简介:吴旭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B201717)的研究成果。

随着“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普及,基于传统课堂教学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探索的新热点,目前有70%的国内高校教师在开展不同程度的混合式教学。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纷纷开展混合式教学法培训,为教师使用混合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打通“最后一公里”,广大教师也积极加入混合式教学法的实践应用和科学研究中。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教育部提出,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要在遵循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笔者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展开探索。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现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1.课程设置理念先进,实施细节仍需改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于2017年印发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计划(试行)》,该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创新创业基本素质课、创新基本技能课程与创业基本训练、创新创业实践三大部分,《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创新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归属创新创业基本素质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旨在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壁垒,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教学内容精准定制,个性需求仍难满足。在我校2018年新修订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就业指导课程综合改革方案》中,融入了“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的先进理念,将测评、讲授、互动、实践融为一体,构建多元化、多阶段、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按照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课程内容还包括公招考试辅导、考研知识讲座、企业现场解说等特色环节,以确保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在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任课老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程度不同,仍然无法满足所有专业、所有发展方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教学方法探索频繁,教学配套建设缓慢。笔者通过对我校2016-2018年立项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进行分析发现,有七个项目从不同角度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了探索,其中有四个项目聚焦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些教学方法包括嵌入式实践教学、体验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等。教改项目的开展呈现出以点带面的特点,极大地推动了我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此外,新修订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就业指导课程综合改革方案》提出了依托线上测试平台、网络学习平台、互动教学平台,将学业认知、职业认知、就业认识、企业认知四大模块进行有效衔接。混合式教学模式已被运用在就业指导课程中。

然而,受困于大班授课、智慧教室建设滞后等客观原因,这些新式的教学方法实施起来较有难度,只能在小范围试点,无法在全校铺开。因此,大多数就业指导课仍采取课堂讲授为主的方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教师队伍建设薄弱,专业程度有差距。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提出,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500。但是,目前我校还未设置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岗位,就业指导工作多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兼任,任课教师多为副书记、辅导员,他们的学科背景較为复杂,不少教师缺乏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讲授就业指导课程必备的专业知识,加之平时忙于事务性工作,用于提高教学水平、开展科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要求。

为了提高兼职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我校组建了就业创业指导团队,专门研究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通过参加就业创业指导师资培训、深入企业调研、邀请企业家开展讲座等方式,就业指导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就业指导能力显著提升,但离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还有一定距离。

二、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实施混合式教学的适用性和意义

1.学生:混合式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性、增强学生创造力。混合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平常表现,期末考试成绩的权重被降低,因此学生需要转变认知模式和学习方法,主动参与到线上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来。比如,在“面试与考核”章节,学生不仅需要在线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积极参与到“模拟面试”中来,才能取得本章节的成绩。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学习,对于重点、难点,学生可以反复多次进行揣摩和思考,或线上求助任课教师。学生是课程的主宰者,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2.教师: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混合式教学强调学生课下利用在线资源对理论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因此课堂讲授时间主要用来解决学生普遍反映的难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比如,在“职业认知”章节,学生课前通过线上测试平台完成职业测评,利用雨课堂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课上任课教师可邀请企业人士开展职业认知讲座,加深学生对职业的认知,以便更好地定位未来的职业发展。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大大解放了任课教师的劳动力,教师有更多精力聚焦于教学设计的优化。

3.课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丰富课程资源。就业指导课程的终极教学目标是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门课程综合了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是一门实践性和时效性很强的课程,单靠课堂讲授难以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展。因此,引入互联网进行混合式教学势在必行。自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以来,已认定一千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近30门课程与就业创业指导相关,但以创业指导类课程为主,职业指导类课程数量较少。混合式教学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实施势必会产生一大批优质的职业指导类在线开放课程,丰富在线课程资源,形成良性循环。

4.学校: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教学团队建设、改善教学环境。混合式教学借助线上资源,避免了重复性的讲授,教师可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内容的研发和教学模式的优化,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借助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改革,高校可以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比如强化教师的学习培训、提高线上资源的制作水平等。此外,为适应混合式教学改革,学校需要改造一批教室硬件设施,并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网络学习环境。

三、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建议

1.构建与时俱进的混合式教学学习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首先,任课教师要在开课之初将混合式教学的理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其次,任课教师要纠正学生的思维惯性,在学习方式上改被动式的接收为主动式的探索;再次,任课教师要及时有效地解答学生在网络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并保持良好的社交互动;最后,任课教师应优化实践环节的设计,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2.打造本领过硬的混合式教学师资队伍。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对于混合式教学改革至关重要。一是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同行经验分享等方式,提升就业指导课程任课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重视程度,使教师主动参与到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去。二是通过专题学习、外出培训等渠道,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混合式教学的复杂性,提高自己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知识储备和技能。三是通过混合式教学改革课题立项、混合式教学设计竞赛等手段,推动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理论探索,推动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应用。

3.建立科学有效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相比较,混合式教学融合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种教学模式,因此它的评价方式更为复杂。学校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将教师评学、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网络跟踪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评价要采取过程化、动态化的方式,着重将学生的平时表现纳入考核。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多以团队形式开展,学生对团队成员的参与度和贡献度更为清楚,加大学生互评的比例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4.建立分工協作的混合式教学保障体系。当前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还缺少完备的条件,应当建立保障体系来推进教学改革。一方面,混合式教学的有序推进,要求高校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切实做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到位。另一方面,还应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年终绩效考核制度和问责机制等制度保障,以此推进混合式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建设。

四、结语

混合式教学是一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尝试,它的开展为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提供了新的授课思路和方法,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各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探索出一套符合校情的混合式教学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引领青年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增强创业本领,为祖国繁荣富强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郑静.国内高校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2):44-48.

[2] 谭永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5-9.

责任编辑 胡江华

作者:吴旭丹

就业指导教学的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2:

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专题教学的内容设计

摘 要:大学生就业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意义重大。如何在一个有限的专题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专题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找寻原因、了解法律政策和做好就业准备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 专题教学 内容设计

就业乃民生之本。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多次明确要把大学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

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首要环节,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学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一个有限的专题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笔者进行了以下一些内容设计方面的思考。

一、分析就业形势,提高重视程度

开展就业指导教学,首先应当分析就业形势,提高学生对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当前,国家和各个高校围绕大学生就业都做了许多具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1.高校毕业人数逐年攀升,就业压力持续增大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呈持续增长态势,2010年达631万,2011年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2013年为699万,2014年增加到727万。加上上一年未就业的,2014年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庞大的高校毕业生队伍给国家和社会解决劳动者就业增加了不小的难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

2.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深入,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一些科技含量低的行业和企业陆续被淘汰,仍在维持的企业也难以吸引高校毕业生。我国中小型企业本可以提供75%以上的就业岗位,但大多数毕业生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工作。相反,报考公务员,或者进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外企、国企和知名民企,成了高校毕业生的首选。对大学生来说,想要实现满意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二、找寻原因,避免问题重复出现

当学生对就业形势有了整体把握后,教师有必要帮助他们找寻就业过程中遇到困境的原因,使他们对照自身情况,避免一些问题在自己身上重复出现。目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供需关系不平衡

(1)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失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腾飞,高等教育得到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78年的1.5%提高到如今的30%以上。然而在此过程中,有的高校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和自身的利益,忽视社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未能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就急于上马一些办学成本低、招生难度小的专业,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2)个人意愿与企业需求的摩擦性失衡。一方面,有的毕业生不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求职目标,对工作抱有过高的期望或幻想,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求职意愿,毕业后待业;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对人才的选聘也未能从实际出发,对岗位任职条件提出了过高的要求,造成人才的浪费。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便导致了这种摩擦性失衡。

2.就业歧视依然存在

虽然国家要求用人单位招聘时不得歧视求职者,尤其对于患有乙肝等疾病的求职者,国家还通过立法保护其平等获得工作的权利。但在实践中,就业歧视仍然或明或暗地存在。例如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容易遭受“非211”“非985”、非重点院校大学生的歧视,高校毕业女生容易遭受性别歧视,身高偏低和相貌不出众的毕业生容易遭受外表歧视。

3.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也在坚持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从培养的效果来看,部分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仍明显不足。

(1)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由于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阶段完全不同,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无法适应,不能合理地支配和充分利用学习时间,有的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进入大学就是获得了自由,从此可以放任自流。加上过去长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习,学生大都内心压抑。在大学宽松的环境下,一些人难以做到主动学习、坚持学习和科学学习,荒废了学业,造成专业理论知识不熟、专业实操技能不精、专业知识和功底不够扎实。

(2)职业道德有所缺失。随着世界多极化的演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不断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社会道德开始滑坡。生活在这个充满诱惑、千姿百态的世界,大学生也不免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新一代年轻人的身上,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品德、无私奉献情操的人开始变少,职业道德有所缺失。

(3)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手机等通讯工具的推陈出新,大学生沉迷网络、封闭自己、关注小我的倾向日益加重。一些学生课余抱着电脑足不出户、拿着手机拼命刷屏,不参加集体活动,不进行体育锻炼,不结识新的朋友,不广泛阅读书籍,在言谈举止修养的提升上、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上、顾全大局观念的树立上都十分薄弱,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三、了解法律政策,增强就业信心

1.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国家制定的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比较完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对于指导和规范大学生就业,帮助他们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了解以上内容。

2.了解国家就业政策

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国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许多政策,教师应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政策,使符合条件的学生能积极争取相应的倾斜照顾,以增强他们的就业信心。目前,国家实行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大学毕业生人数年年走高,单单依靠大城市、大企业解决就业问题不现实,学生必须做出理性选择。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调整心态和期望,慢慢学会接受和适应低于预期的工作,帮助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当前,国家在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和落后地区对大学生就业都有一些优惠政策,这些地方的发展也需要大学生贡献聪明才智。

(2)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公民有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高校毕业生服兵役既是在履行这种义务,也是他们学成后的一种就业途径。“振兴中华,从我做起”,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是一种光荣的选择,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国家要鼓励大学生以这种方式投身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自劳动保障部从2004年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以来,大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创业的机会。在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当然,创业对创业者的个人能力要求较高,也有一定的风险。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的新要求。选择创业的大学生除了要具有勇于挑战的勇气、吃苦耐劳的精神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领导能力和管理才能。

四、做好就业准备,提高成功概率

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不仅造成了人才的闲置与浪费,不利于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同时也会给学生及其家长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和一定的经济压力,不利于毕业生的身心健康、事业发展和家庭幸福。对于大学生来说,啃老不应当成为一种选择。学生毕业前有必要积极做好就业准备,提高成功就业的概率。

1.做好思想准备

每个大学生都要面对就业的现实。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对于大学生顺利进入职场生活非常重要。劳动是人生事业幸福的源泉,每个人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大学生应当珍惜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在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开辟广阔的天地,创造精彩的人生。做好了就业和创业的思想准备,就迈开了实现职业理想和走向事业成功的第一步。

2.做好才能准备

机会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一个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定能受到用人单位欢迎,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做好才能准备,提升就业能力。要坚持勤奋刻苦地学习,使自己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适当做一些学生社团工作,提高自己的沟通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多考取专业技能证书,提高自己的含金量和竞争力;大胆参与社会实践,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并学会适应变化和承受一定的压力。

3.做好信息准备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正确传递信息和及时获得信息日益重要。高校毕业生一方面要向外发送自己的求职信息,同时还要及时掌握有效的用人信息。学生应当提前准备好用于应聘的书面材料,包括简历、求职信、成绩单、获奖证书、技能证书、实习实践证明等等,且务必保证真实准确。另外,学生还要积极关注各种招聘信息,通过校园和社会招聘会、校园和专业招聘网站、报纸电台等多种渠道及时获取相关资讯,以免错过机会。

参考文献:

[1]万洁,宁晓明.大学生就业教育导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作者:王英

就业指导教学的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3:

新闻导读:《大学生就业指导》参与式教学的探索

摘要:《大学生就业指导》关乎现今状态下的就业政策,解析了深层次的就业心态并为大学生提供可用的应聘技巧。就业指导常态的思路仍并不完善,存在若干弊病亟待后续的改进。对于此,要把参与式的新思路融汇至就业指导,从根本入手完善针对于大学生的指导。

关键词:新闻导读;《大学生就业指导》;参与式教学

就业指导整合了深层心理学、教育及新闻学、信息类的学科,日常的指导授课拥有现实的指向性。传统授课单纯注重于讲解知识,忽视了真实范围内的技能培育,这种授课状态亟待改进。克服就业指导的弊病,增设参与式这一新思路,这样才会创设愉悦及轻松的日常课内氛围,激发学生潜在的认知兴趣。

一、新闻导读的必要性

大学生在校时期内都应接受就业指导,院校增设这一科目是为契合宏观的就业走向,避免盲目状态下的就业。然而现有调研表明:即便到了最终离校,有些学生仍缺失面对于就业的足够信心,也没能寻找出应有的就业方向。这种弊病的根本成因为:就业指导依循旧式的路径,日常授课趋向于单调枯燥且没能做好透彻生动的详尽解析。针对于新闻导读,现存学界并没能拟定统一的内涵。单纯从表层看,新闻导读被归入课余范围,学生应能逐渐接纳这一新方式。新闻导读要指引学生更深入解析给出来的阅读篇目,这种基础上才能辨析真正的新闻含义。导读形式应为常规的阅读,经过阅读还可创作可视状态下的演示稿。导读应为根本的性能,注重于宏观范围内的导向价值。新闻导读涵盖了如下的指导内容:就业指导课上,预留二十分钟以便于筛选最适宜探析的案例及新闻。可选择彼此探讨、小组协作特定的新颖方式,这样构建起来的导读课才会拥有更高的趣味性。教师应能注重学生必备的主体位置,尝试着自主演播。经过演播之后,还要提供后期明确的指向。这样做,在最大范围内拓展并填补了原本缺失的课堂内涵,新闻导读将会协助师生提升现存的就业水准,培育真实的就业技能。

二、参与式的导读要点

舆论表现出来的影响不可忽视,新闻导读要吻合现今政策走向并真正尊重就业的现实。参与式状态下的新闻导读要把控根本的导读规则,切实增添导读必备的针对性。导读应能设定目的,学生拥有不同范围内的就业意图,要注重课前时段内的预习。师生都可选取最适宜探析的新闻条目,敏锐识别潜在的就业陷阱并善于解析根本的政策。同时,就业指导也带有更高的灵活特性,教师可筛选不同时段、不同方式下的导读。避免偏重形式或偏向于教条,让学生都可以接纳导读并且妥善运用。

(一)设定的导读进程

新课改涵盖了就业指导并设定为侧重点,就业指导增添了参与性并且增设新闻导读。真正讲解之前,师生应能设立必备的预习小组。在各个组别内,学员都应把控选出来的新闻实例,每组阅读都应增添专题性质及更高的针对性。经过详尽的探讨,给出这一组探析得出的见解而后制备演示稿。等到真正授课时,要拟定15分钟左右用作专门的读报。师生强化了深层的彼此互动,解读要有深度并提升原有的指向性。在探讨的后期,教师归纳得出概要的各组见解,融汇多样的见解而后升华至导向性的就业指引。

(二)课内导读要点

新闻导读有着辅导的意义,在就业指导范围内有必要明晰它的重点。详细来看,导读内容可设定为协助各年度内的学生筛选最佳的就业思路,选定可查验的阅读范围。在导读基础上,面对于选出来的导读篇目还要鉴别并设定正确的评价。学习组选出来的组长应能明确本身的职责,依照划定的各类就业意向妥善予以分组。经过归纳以后,小组得出一致的彼此见解而后即可在班内演示。预留的20分钟内,师生应能紧密互动并分享导读的信息,这样构建起来的课内氛围才会表现出常态的参与式。

(三)避免导读中的误区

既是新闻导读,就要避免采纳过时新闻,让师生接纳新近的时事。导读囊括了多样的新闻,要选取最近新闻用作导读的素材。这是因为,陈旧信息不可被看作时事也不可激发深层的阅读兴趣。面对于陈旧新闻,学生将觉得尤为乏味且单调,时间一长将隐含厌倦的心态。此外,导读还应倾向于互动,在阅读及解析的基础之上充分融汇于彼此。唯有注重了研讨,点评得出的新颖思路才会明确指向,导读要紧密关联着大纲拟定的内涵。演示稿应当精致,吸引学生的思路。教师还应深入学员,真正了解面对于剧烈竞争状态下的困惑及迷茫心态,这样师生才可作为彼此的朋友,共同解析就业中的困惑。

三、参与式就业指导的新路径

大学时期必备就业指导,学生脱离校园即将面对于剧烈及残酷的就业竞争。若不具备信心、没能明确期待中的就业目标,学生很易迷失或觉得不适应。参与式教学融汇于就业指导,这种趋向吻合了新课改且有着必然性。未来探究的总思路为:细化现存的新闻导读,这种基础上凸显新颖的导读特色。经过长期的摸索即可设定成熟并且完备的导读流程。参与式的思路显出新颖的品牌效益,后续还应不断着手完善。具体而言,参与式的就业指导可适用如下的新颖思路:

(一)变更旧式的指导教材

就業指导要依循选定的教材才可真正落实。然而,旧式教材即便筛选了某些实例也较为枯燥,缺失必备的实践模块。变更这种教材,增设新颖的编排思路,这样才能契合参与教学。就业指导类的常规教材偏重理论,空洞且缺失根本的实践导向。由此可见,编排新颖的教材唯有考虑到实情才会真正吻合大学生面对着的现实。

具体而言,刚入学新生还没能拥有必备的压力及求知动力,面对着新鲜校园经常倾向于散漫。在这个阶段,先要让同学们明晰长久的学习规划,职业生涯应被密切融汇于常态的学习。例如:指引学生尝试着去撰写简历、明确应聘之中应争取的权益、接纳更广的信息渠道。与此同时,还应经常调试潜在的不安心态,真正坦然面对竞争。至于最后一学年,就业指导侧重协助过渡,要从学生变为真正的职场新人,转变原先的角色且不至于慌乱。

(二)落实小班的新式教学

相比于大班授课,小班新颖的就业指导流程更易吸引注意同时吻合了参与式模式。师生彼此切磋且共同进步,创设了更融洽的小班氛围。传统思路下的大班授课中,师生觉得彼此是较疏远的并且减低了应有的参与度。同时,学生觉得这一科目是很单调的。即便增设了模拟场景,教师也很难调动起学员的探究热情。小班教学缩减了原先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体悟友爱及愉悦的指导氛围,这就更易落实常态的指导实效。

职业发展可细分为根本的知识、就业时的心态、更高的技能等。参与式架构内的日常教学更强调于兴趣培育,这就增添了更多的就业机遇。主体都应参与至教学范围内,由此提升了更高层次内的新闻导读效应。

例如:新闻导读含有多样的案例,要鼓励班内学生真正分享探究时的乐趣。探析自我未来的进展及职业走向,逐渐明晰职业生涯并且构建图景。巧妙运用多样的导读技巧,把原先枯燥的新闻内容变换为趣味类的知识。参与式的就业指导若能激发兴趣,将会获取双倍的指引实效。遇到理论性更强的某些新闻,教师有必要增添课前的背景解析、课内的娱乐性游戏等。这样做,更能感受出就业指导独特的魅力。

(三)注重主体地位

学员应为授课时的主体,教师应当变为辅助。相比其他科目,就业指导与平常生活彼此的关系是更为紧密的。尊重学生必备的主体位置,教师要善于激发共鸣。学生本来有着较大的心态压力,应能真正体会这种压力并予以疏导。参与式的新思路下,学生才会觉得教师是他们的朋友,真正理解他们的内心。摆脱僵化的授课思路,就业指导才能收获更优的效果。

在各类院校内,大学生都接纳了各学年内的就业指导。然而,直至面对着就业的严峻态势,许多学生仍没能借以提供必备的就业走向及思路。这是因为,就业指导缺失了更深层的本质内涵,显得趋向于肤浅。新闻导读及参与式的新方式划定了课内的疑难及重点,师生彼此协助以便于筛选最合适的导读范围。这样做,学生更能参与至构建好的指导课堂且拥有了必要的主体价值。未来的探索中还应接着深化常态的就业指导,不可忽视长久的指导价值及意义。

参考文献:

[1]曾英杰.新闻导读:《大学生就业指导》参与式教学的探索[J].大家,2012,(03):272.

[2]吳旭红.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关系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82-86.

[3]黄权标.浅议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指导机制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209-211.

作者:马善云

上一篇:茶叶质量安全整治方案下一篇:镇委药材市场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