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社会调研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就业指导课社会调研(共8篇)

就业指导课社会调研 篇1

暑期我自己在家办了一个补习班,虽然很小,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感触很深,心里也很自豪,至少可以理直气壮的和别人说,我的暑假没有白过,过的很充实,我也从中学习到很多的东西,增加了自己的经验。首先;

第一,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专(钻)心”:我为这次实践的顺利进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虽然说对于初中的知识不在话下,但我还是找来了教材和教参等专心备课,力求做到在知识上准确无误;除了在“教什么”上下功夫,我在“怎样教”也丝毫不敢马虎,我争取用最好的方法,教给他们最多的知识。一个月的教学生涯,使我懂得了老师的责任和学生的需求,我在讲课方面,我需要分清楚什么是重点,不是重点的可以一带而过,针对重点拿分的项目要详细讲解,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以后的考试中,成绩有所提高。如此,才是补课之功效有所发挥了。

第二,从事教学工作需要“耐心”:面对一个年纪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他们对知识接受和记忆的方式和能力都有其特点和限制,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从自身主观出发“想当然之”。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要“耐心”的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同时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对路,切忌“简单粗暴”。毕竟他们还小,有些我认为很简单的,对他们并非如此,切记不能烦燥,不能讲了一遍没听懂就凶学生,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这在我第一次上课的过程中,有犯这种毛病,所以后来我改了很多,尽量让自己耐心。

第三,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与人“交心”:在教学中不能够“闭门造车”、“一叶障目,不视泰山”,要多与外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教育背景。我注意了与家长的交流,一方面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有利于我“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我及时将教学进展及时反馈给家长,有利于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同时,我还向多位我以前的老师请教,他们的经验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在习题布置与讲解上,我要尽量备课,一定要挑些有针对性的题目给学生做,不能做了很多题,但是很多都不是重点,那样会浪费更多时间。另外学生甚础比较薄弱,必须先强化基础才能够去提高层次。

第四,就是要和学生处好关系,要让他们把我当朋友,而不是老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沟通。让他们相信你,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习中。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难处,两个男孩由于成绩差,比较自卑,上课没兴趣,提不起精神,家长说是上课不专心,经过了一个月的相处,我认为是懒惰,听课时,时常会走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时,我心里会感到很恼火:自己的付出与收获完全不成正比;可是除了耐心别无他法。每当他们走神时,我都会提醒,耐着性子讲下去。他们做题时,喜欢用眼睛观察,而懒于动手。听课时,也常常处于梦游状态,从未做笔记。这正是他们学习懒惰的体现。我清楚地知道:懒汉在学习上是绝对吃不开的。于是,我三番五次地告诫他们,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成绩提高。其实受挫最大的是他们的不懂装懂。明明讲过的内容,过了两天,检验复习的时候,我把那几道习题拿出来,让他们去做。结果,他们几乎是全军覆没。我有一种前功尽弃的感觉,这是我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事后,我不断地反思:是自己的原因,还是他们的原因?不管怎样,有一点很清楚:那几道习题,他们根本没听懂。答案在于他们的懒惰思想使他们遇到稍难的题目就会放弃,不懂也懒于发问,因为他们懒得钻研。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才第一次深深体会到了做老师的难处,也第一次扪心自问我适合做老师么?会做一个好老师么?

教学生活,苦中有甜,喜忧参半。由于每天上午要上课,这就迫使我改掉了假期睡懒觉的习惯。开始的几天,我都是在睡梦中起床,提着昏沉的脑袋去洗漱。那种转变的滋味真不好受!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上课让我重新拾回童年的心理,我知道了必须将心比心。也许你感觉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你是以你的水平来感觉的。你无法体会一个孩子的想法,一定要知道他会什么,不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或是不喜欢什么,有针对性才能见效。就不如说学英语单词,“listen"教了他很多遍,他仍然不会,这时候你不要急,慢慢的一点一点影响他,告诉他是怎么发出来的,或是举个现实生活例子,谐音什么的。最后他懂了,会了。家教生活让我更加有耐心的做每件事,也让我想起了很多东西,有很多感触。我认为,城市与农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生长在这两个世界的人们,在某些方面会有不同的表现。农村的孩子都要到地离去帮父母干些粗重的农活儿,他们能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莲山课 件 >深刻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他们不会懒惰。相反,会更加勤劳的工作和学习,为的是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然而,城市家庭一般生活很优裕,孩子生长在如此的环境里,个别甚至不会去吃苦。上学放学有人接送,提出的种种要求都会得到满足,甚至连自己的房间都会有人整理打扫。生活如此安逸,就很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能了很有必要。

我通过这次为时一个半月的实践,从另一个侧面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发现一些了自己的不足,使我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弥补和提高。可以说,这次实践让我是“受益匪浅”。

就业指导课社会调研 篇2

一、实施“问诊式”调研, 全方位掌握社会需求

面对现代医学模式的改革和医学教育国际化标准的不断推进, 为了适应新农合、新医改形势的社会需求, 我校切实把调研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系统工程来谋划, 全程把握招生、教育和就业的核心环节, 提出了“应对市场, 全面调研, 掌握需求, 深化改革, 推进就业”的工作思路。为此, 研究制定了《广西医科大学就业调查制度》, 对调查目的、调查人群、调查地域、调查单位层次、调查内容和调查反馈应用进行了界定细分, 在用人单位、就业工作人员、毕业生、在校大学生、校友、中学生、家长等7类对象中开展了“三问三诊”的“问诊式”调研活动, 把握用人单位需求趋势, 掌握就业市场规律, 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一) “问”人才需求动向, “诊”市场需求脉搏。

为充分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动

向, 学校组织了“2008—2010年广西医疗卫生单位人才需求调查”、“新农合医院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专业需求和专业设置意见的调查”、“校友对广西医科大学办学情况意见的调查”以及“用人单位对我校拟设本专科新专业需求的调查”等5项问卷调查, 形成3份调查报告, 其中, 《基于就业视角的我校本专科新增设专业论证报告》对36个医学相关本专科新专业 (方向) 的办学情况和就业前景进行了深入剖析, 为我校优化专业结构的招生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二) “问”人才培养方向, “诊”教育薄弱环节。

奔赴7个市41个县级技术协作医院进行实地调研, 并开展“家长对广西医科大学办学水平评价的调查”、“中学生对广西医科大学办学水平评价的调查”、“2004-2006届本科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评价的调查”、“2004—2006届本科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广西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查”及“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调查”等6项问卷调查, 形成《广西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查报告》等5份调查报告, 掌握了社会各界对我校办学情况的反馈意见, 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 明确人才培养改革方向。

(三) “问”就业服务水平, “诊”就业工作盲点。

通过走访、座谈和“用人

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和就业工作评价的调查”、“大学生对我校就业工作的评价”、“就业实训教育活动情况调查”及“就业工作人员对我校就业工作评价的调查”等4项问卷调查, 征集了对我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50个相关问题和46条建议, 为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提升就业工作服务水平提供改革路径。

在两年时间组织开展的14项问卷调查和44次实地调研中, 共回收有效问卷6656份, 部分问卷调查覆盖了广西100%市级医院、80%县级医院、90%来校招聘单位、97%毕业生、93%就业工作人员, 以及2350名中学生、380名家长和470名校友, 力求做到覆盖广、数据实, “问”得准, “诊”得明, 探求深, 研究透。以调促研, 学校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创新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背景下的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研究》等5项省部级就业工作科研课题, 《构建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09年广西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用好用足“三剂”良方, 全程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 优化专业结构, 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治标须治本, 基于对新形势、新需求及学校发展状况的审视

和分析, 制定了《广西医科大学科学发展三年计划》, 提出了“努力建设区域性具有特色优势, 以医学为主, 理、工、文、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的新目标。同时遵照市场规律,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就业状况为依据, 对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进行了调整。停招和限招部分就业情况不理想的专业 (方向) , 新增和扩招部分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 (方向) 。2009年, 我校新增和恢复9个本专科专业 (方向) 的招生, 调整2个专业批次、1个专业学制、1个专业类别的招生, 招生人数增加了18%, 学校一本、二本、高职批次招生的平均录取分数, 分别高出广西控制分数线27.2分、30.2分、194分以上, 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基础上保证了生源质量的稳定, 这是11年以来我校应对市场需求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本专科招生改革, 使专业设置更加合理, 办学层次更加完善, 实现了我校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从招生“入口”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二) 实施“143”教学改革, 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调研发现, 用人单位对录用我校毕业生的工作情况总体满意度达95.14%, 但毕业生在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有所欠缺。因此, 学校贴近市场, 以质量促就业, 实施“143”教学改革, 完善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1”即成立人文管理学院, 作为广西唯一培训机构, 负责全区医师的人文执业技能培训, 促进人文技能与医学教育相互渗透, 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4”即建设口腔、预防、七年制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四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致力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 相关学科知识宽广, 现场工作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其中口腔和预防专业为国家级建设项目。“3”即开设“双语教学班”、“教改试点班”和“循证医学班”三个教改实验班, 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其中, 循证医学班本科生共发表SCI论文20多篇, 第一届本科学生谭爱花在《英国外科学杂志》 (2007年影响因子为4.092) 上发表论文, 作为该年广西高校唯一的大学生, 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循证医学教学团队完成的《创建我国本科循证医学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 推行“三大模块”就业教育改革, 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调查显示, 80%的大学生对我校就业工作表示满意, 但有72%的大学生认为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 74%的就业专职人员认为要增加实践实训课程。为此, 我校创新就业教育, 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细分为课程、素质、实训等三大教育模块。一是优化课程模块。在畅通必修课主渠道的基础上, 开设KAB创业教育选修课程。二是拓展素质模块。以广西高校唯一的《医大就业在线》杂志、简报及网站为媒介, 以“百家医院走进医大”、“模拟招聘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临床技能操作大赛”等活动为载体,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是创新实训模块。以“感悟明天的需要”为核心理念, 组织大二学生在暑假期间回生源地所在的相应单位, 进行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训, 成绩纳入学分体系, 重点在于使学生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有非专业技能的感悟和收获。同时要求完成个人SW0T分析报告、就业实训总结及社会调查, 并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分享实训体验。2009年, 96%的学生顺利完成实训教育模块, 形成了《感悟明天的需要—就业实训优秀总结集》及《规划职业人生—优秀SWOT个人分析汇编》成果集, 学生家长和实训同学的满意度分别达98%和97.2%。

三、实现就业工作“三个转变”, 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2007年, 我校独立设置招生就业处, 明确提出了“适应市场、服务至上、强化教育、规范管理、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的工作理念, 实施了集“工作理念、组织目标、组织设计、工作机制、服务平台和反馈体系”为一体的“六位一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突出服务至上的核心价值观, 实现就业工作从“简单推销”向“营销服务”转变, 从“领导主抓”向“全员参与”转变, 从“自我循环、单向调整”向“紧贴市场、互动共赢”转变, 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并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为毕业生提供人均岗位数超过2.52个, 比上年增加了1.16个, 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84.25%, 市级就业率达69.73%。学校总体就业率从2007年的75.81%, 分别上升至2008年、2009年的94.92%和93.12%;就业率从2007年居广西本科院校倒数第4位, 上升为2008年和2009年的第4、第2位;并连续两年荣获“广西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在广西就业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2009年荣获“全国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1名同志荣获“全国就业

一堂失败的调研课 篇3

案例描述

片段一:引入新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特殊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用处比较广泛,请观察图形,(幻灯片出示图片)。

生:(看图片无语)

师:你们看到直角三角形了吗?

生:看到。(教师指着幻灯片上的图说明直角三角形在哪里?接着由于课件的不熟悉,居然点出了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原因剖析与改进:我一进教室,满脑子都是自己的课件上的东西,因此引入就开门见山,学生欣赏图片找共同的图形,变成老师自己说这些图片中都含有直角三角形,这样既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同时失去了与学生的密切配合,课堂氛围较为冷场。这是自己准备不充分及自己的心里慌张而导致的。接下来同样的内容我在第2个班级中讲授就非常顺利。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三角形(出示直角三角形纸板),请问这个是特殊三角形吗?

生:是直角三角形。

师:你见过生活中的直角三角形吗?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举手的也在教室里找直角三角形的物体。(可见我的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效,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学生想不起来的,再用幻灯片演示一下,让每个学生有个直观的认识。)

师:小学里我们学了直角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这个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引出了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片段二:直角三角形性质教学

师:每学一种图形,我们都要学习它的定义,定义之后是……

生:性质。

师:既然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那它有什么特殊的性质?

生:一个角是直角,另外两个角相加90°。

师:你怎么知道相加是90°?

生:三角形内角和180°,一个角是直角,另外两个之和当然

是90°。

师:出示投影,边显示边讲解详细过程如下:

已知:在△ABC中,∠C=90°

说明∠A+∠B=90°的理由。

解:在△ABC中

∵∠A+∠B+∠C=180°(三角形內角和为180°)

∠C=90°(已知),

∴∠A+∠B+90°=180°。

∴∠A+∠B=180°-90°=90°。

(此时有几个学生已觉得没意思了,只管做作业,而班级里的那十几个差生仍不知教师所云。)

原因剖析与改进:这一环节的结果是我始料未及的,原本打算让所有的学生听懂,尽量放慢脚步,再说本节课内容也不多,我不想让一个学生掉队,可结果导致优生走神,差生还是跟不过来,自己在那里唱独角戏,浪费了时间。其实这里只要有学生能够回答出性质,叫个别学生简单说明理由即可,没必要进行幻灯片上的演示,但当时的想法可能真像专家所说的,自己受课件牵制了,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

片段三:例题的教学

师:知道了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是互余关系,你能在下图中找互余的角吗?(出示例1)

例1.如图所示,CD是Rt△ABC斜边上的高,请找出图中各对互余的角。

生:(思考一会儿,七嘴八舌地说哪几对是互余的角,且毫无秩序地找。)

师:(听学生的口答进行相应板书。)

师:为什么这几对互余?

生三三两两地答,教师进行板书过程的整理。

师:找两角互余的方法是:1.找直角三角形,因为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2.找直角,看是否被分割,如果是,则出现相邻且互余的角。(最后投影又显示这些推理过程,自己也愣了一下。)

原因剖析与改进:这是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性质的应用,

在匆忙地备课时我未加思索,学生应理所当然地能找出互余的

角,但实际并非我所能预料的,这样就产生了与学生生成的一个冲突,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率不高,气氛沉闷,因为这已超出大多数学生的解决范围。其实我不能一下子把这个题目给拿上来,接下来在第2班级的教学,我是分三步走的:第一步,在黑板上的直角三角形添加斜边上的高,问学生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请用直角三角形的符号表示出来;第二步,找出图中互余的角;第三步,图中哪些角相等?这样设置三个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带学生进入思考,学生的参与面会变大,因本班36人中有11人的成绩是相当不理想,我想这样这部分学生应该能回答出一些结果。

教学反思

短短的一节调研课很快就结束了,可我却还只讲到课本的第2个例题,成了一节上不完的调研课,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课前充分准备的必要性,不能只停留于表面。

要打造高效课堂,课前的充分准备,备课要关注细节,上课要关注学生的生成,课后要及时反思等这些是离不开的。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我认为,与有效的问题设计、有效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练习设计,有效的教学反馈、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能力等等这些是分不开的。还应该以了解学生,理解教材,把握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为前提;突出备课,合理运用课件;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是关键;面向全体,注重反馈,特别关注弱势群体是保障。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智慧和个性的舞台。现在我们每位老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都尽可能地使课堂更具有效性,直至高效。

就业指导课社会调研 篇4

实践调查参考选题

社会类:

1.家乡“三农”问题调查

2.我眼中的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调研)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4.农民法律意识、法律常识及维权情况调查与研究

5.农民对土地的意识变迁及其成因调查

6.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调查

7.某地区农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调查研究

8.某地区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调查

9.农村党建促进农村科学发展的调查

10.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开拓农村市场调研

11.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与分析

12.家乡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调查

13.家乡社会保障制度覆盖情况调查

14.城市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

15.金融危机下现代企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16.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与研究

17.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调查

18.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19.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20.弱势群体生存状况调查

21.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22.某地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研究

23.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24.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25.当前社区服务问题研究

26.社区物业、基础建设等相关调查

27.当前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28.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

29.节日旅游、娱乐市场状况的调研

30.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31.春节等节日浪费现象、礼品市场等相关现象调研

32.春节期间社会交通运输问题的调研

33.当前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34.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

35.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

36.妇女地位及妇女问题调查研究

37.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秩序状况调查

38.某市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状况调研

39.本地区中小企业发展调查研究

40.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41.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情况调查

42.农村或城市社区封建迷信存在方式及存在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教育类

43.某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研究

44.某地区义务教务发展状况调查

45.当代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

46.当前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调查报告

47.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48.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49.江苏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

50.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51.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法调查研究

52.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53.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54.从学生角度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55.现代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56.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中小学教育

57.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调查研究

58.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调查研究 59.某地区民办教育发展典型调查

就业指导课社会调研 篇5

及大学生就业建议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而作为一名即将毕业面临找工作的大学生,我们也尤为关注大学生就业实际情况及就业选择的问题。因此,针对此问题我们做了完整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①外企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②大学生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③大学生普遍期望能留在主城区工作。

一、调查分析:五种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

通过调查的结果,经过详细的分析发现,影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因素可以分为五类:

因素一: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

为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调查小组在问卷中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①是否愿意到农村工作?②是否愿意留在西部地区工作?③最想去什么样的地区工作?④最想去什么样的单位工作?

调查结果发现,将近八成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部分学生愿意去西部就业;大中城市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

22.6%的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而77.4%的学生不愿意去,也就是说有将近八成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从性别来看,男生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比女生高出5个百分点。21.5%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这比一般人想象的比例要更高些,因为西部地区并不等于农村地区,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家西部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显得落后,因此,65%的毕业生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由于学生最看重的是发展前景,而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程度,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调查小组将单位划分为8类,即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学

校和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外企”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单位,占近30%。实际上,最近十几年来,外企一直受到学子们的青睐。同时 “党政机关”的吸引力更加强烈,不少地区掀起的“公务员热潮”也更加证实了这一点。究其原因,调查小组分析认为,除工作相对稳定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公务员是个非常体面的职业。“高新技术企业”排在了第三位,超过“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与我国近年来重视科技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制定人才优惠政策密切相关,也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待遇有关。尽管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仅排在第四位,但仍然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力量之一。

调查小组分析认为,择业取向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受到个人因素如偏好、理想、能力等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因素比如父母职业、家庭收入等的影响,更受到社会因素比如劳动力市场状况、经济景气程度等的影响。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则可以说个体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大;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则可以说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大。从调查统计可知,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比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可以推断社会经济环境对他们的择业意识和择业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调查小组认为,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存在着明显的倾向性:大部分同学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愿意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单位工作。从大学毕业生就业倾向的普遍性可以看出,一种大的经济环境背景在制约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

因素二:家庭经济状况,是择业时形成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

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约束下,大学生以职业价值最大化为择业目标。大学生择业时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多,选择更具风险性职业的可能性增加。调查小组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毕业生对待职业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收入相对较高,风险较大,富裕群体在择业时更倾向于“外企”、“高新技术企业”,比其他群体高出3个百分点。而其他群体对收入一般、风险较小的职业选择概率较大,如党政机关、学校和科研部门等。

因素三:联系单位个数越多,就业概率越高;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从工作搜寻的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是调查小组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另一个切入点。调查小组通过“信息和获取信息的途径”、“期望工资水平和搜寻成本”和“搜寻密度和搜寻广度”这三个方面,将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细化和量化,研究结果发现,性别、专业属性的不同,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比如,男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女生高,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高;学校所在不同地区的毕业生其工作搜寻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东部地区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毕业生期望收益过高是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调查小组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大学毕业生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能提高2%,大学毕业生着重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将提高1.4%。从“第一年期望的月工资水平”的系数符号和“搜寻成本”的系数符号反映期望工资越高,搜寻成本越大,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越低。

因此,建议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工作搜寻的主动性,具备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尽可能地挖掘劳动力市场中的有效信息,在找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基本信息更多地反映给用人单位,减少用人单位的筛选成本。同时应制定与自身水平相适合的期望工资水平,工资标准定得过高,将会影响就业效率。工资攀比和“漫天要价”以及不切实际的工资要求,往往使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望而却步。

因素四:社会资本影响就业意向和求职行为

目前,大学生毕业时主要面临三种选择:就业、考研、出国。调查数据显示,打算就业的毕业生占大多数,决定继续深造的学生也占据相当的份额,在做出这种选择前途的决策时,毕业生的父母及其家庭的情况对其选择会有一定影响。父母的职业等级越高,毕业生往往选择继续学习而不急于就业。也就是说,积累了一定社会资本的家庭,有能力为子女继续求学提供稳定的经济资助。

调查小组同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更加偏好去企业单位。其中,父母职业等级和收入的影响作用相当显著,而母亲的学历和职业对毕业生这一选择的影响比父亲更为突出。可见,家庭状况较好的学生比较偏好去机制相对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而家庭状况越差即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少的学生,选择去稳定的党政机关单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就业意向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毕业生所掌握和了解的信息量多少的影响,而社会资本是开拓信息渠道的重要工具,可以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竞争实力,增加求职的“砝码”。调查小组在研究中发现,有26.4%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途径,仅次于招聘会和网络媒体;12.3%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仅次于招聘会,排在第二位;认为社会资本是自身竞争优势的学生占19.5%,而25.9%的学生可能由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而意识到社会资本是自己在求职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由此调查小组得出结论:社会资本的影响,使得大学毕业生对“前途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家庭在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上做出的集体决策。

因素五: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大学毕业生极化现象

在调查研究中,调查小组还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大学毕业生就业极化现象加剧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区域和城乡分布不均衡,短期内有利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减弱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能力,但从全局来看,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从微观角度来看,它提高了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回报率,也对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市场机制已经成为我国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大学毕业生就业极化现象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极化现象,加剧了高素质劳动力的地区分布和城乡分布的偏斜,进一步加大了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政策建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就业指导

我国已采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自主创业等5项政策来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 ①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政府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高校毕业生中招募志愿者,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一级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单位服务两年。

②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

③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提供税费优惠和小额贷款,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辅导等服务。

④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

⑤实施“高职(大专)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对需要培训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就调查结果分析,提出如下具体性的建议:

建议一: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降低创业门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整个就业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调查小组建议,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虽然目前我国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都已取消了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的限制,但对于已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流动则远非是无限制的,特别是对那些已去农村和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若要再回到城市工作,则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因此,不仅要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而且要为往届毕业生的工作转换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另外,要降低大学生毕业生的创业门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这既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增加就业。

建议二: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加速培养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对就业指导的需求正逐渐增强。对于“大学生应该何时考虑就业”问题,有28.2%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应在四年级,45.8%认为应在三年级,11.6%和10.1%的学生分别认为应在一二年级。而对于就业指导来说,56.7%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应在四年级开始。由此看来,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只是针对毕业生的,应该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高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之中。调查中,大学生基本上能够适应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转变,但仍有16%的“不知道如何适应”或“不能适应”。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直接,大学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在结构上应体现出跨专业的特色,要求指导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合理的

知识结构。调查小组建议充分利用高校的知识资源,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加强就业指导的学科建设。

建议三: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尽快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的将来定位,在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家用人单位的老板公然声称:坚决不用大学刚毕业的人。在他看来,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毛病”太多,几乎不可用,以下是这位老板从应届毕业生身上挑出的主要问题,看法未免偏激,仅供参考:①期望值过高;②心理不稳定;③耐挫能力差这山望着那山高;④不愿踏实做事高骛远,不切实际。

这个事例说明大学生还应该从自身入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的调整自己以尽快适应工作单位的需求,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

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很小比例。

大学生应该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路子。有人认为,现在的创业大环境对大学毕业生愈来愈有利。从2002年起,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同时社会上也启动了创业激励机制和创业教育,各类创业大赛竞相举办,也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就业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有创业的条件,当然会选择出来“搏一搏”,但是从普遍意义上看,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这是因为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创业资金缺乏,社会经验不足。”一招聘单位的老总这样分析,大学生创业的大环境仍不够成熟,各种措施仍不能够配套完善,启动资金不足,注册、税收的繁杂,使一些创业者望而却步。

建议四: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工作搜寻的主动性,具备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尽可能地挖掘劳动力市场中的有效信息,在找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基本信息更多地反映给用人单位,减少用人单位的筛选成本。同时应制

定与自身水平相适合的期望工资水平,工资攀比和“漫天要价”以及不切实际的工资要求,往往使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望而却步。

建议五:高校对就业不理想专业动刀,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

高校中,电子、计算机科学、自动化、土木工程等多年来持续热门的专业备受学生青睐,原因是它们的高就业率。据一些高校招生负责人分析,今年各高校新增的专业主要有两大趋势。一是仍然追逐热门专业,另外,就是专业进一步细化。高校新增专业要有超前意识,别跟热门专业“凑热闹”一段时间,部分高校相继传出将在今年“砍掉”一些就业不理想专业的消息,这其中包括一些往年招生火爆的专业。大多数的基础学科专业就业率都偏低,但不能说明它们不重要。在对市场信息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做到专业设置“提前半拍”,才能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合拍。

高校应该正面面对来自就业和招生的双重压力,因此让专业设置和就业状况挂钩,将有助于激励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做到围绕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任何一所高校都不愿意让一小部分就业形势不太理想的专业影响到学校在就业市场上的

调查取数

调查结果一:三成大学生愿意去外企

为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研究调查小组在问卷中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是否愿意到农村工作?是否愿意去西部地区工作?最想去什么样的地区工作?最想去什么样的单位工作?

调查结果发现,从性别来看,男生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比女生高出5个百分点。此外,21.5%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而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65%。

调查小组将单位划分为8类,即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和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外企”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单位,占近30%,选择党政机关的将近20%,“高新技术企业”则排在了第三位。

调查结果二:期望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调查小组得出结论:大学毕业生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就

能提高2%,大学毕业生着重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将提高1.4%。从“第一年期望的月工资水平”的系数符号和“搜寻成本”的系数符号反映,期望工资越高、搜寻成本越大,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越低。

调查结果发现,男生对工作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女生高,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高;学校所在不同地区的毕业生其工作搜寻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东部地区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毕业生期望收益过高是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就业指导课社会调研 篇6

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基层平台”)是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为全面掌握全市基层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思考。

一、现状与成效

全市现有乡镇157个、街道办4个,社区129个、行政村2378个,农村劳动力150.8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70.2万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人社系统坚持把基层平台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城乡统筹就业和各项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纵向体系已具雏形。我市的基层平台建设始于2003年,当时,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意见》(陕发﹝2002﹞16号)精神,在全市各街道和工作任务重的乡镇设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在街道所辖社区设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由县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垂直管理,形成了(省→市→县区→街道、乡镇)四级管理和五级服务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网络,使全市各街道、乡镇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工作有了固定的工作平台。2007年10月,本着“节约成本、便于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决定将县区政府所在地各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站资源有效整合,实行集中办公、集中管理、集中服务,在全市10县区共建立集中办公的社会保障服务中心27个。本次乡镇机构改革后,撤销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设立乡镇直属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服务站,将原劳动保障事务所、民政所、扶贫办、农村合作医疗办等站办所的职能整合归并入社会保障服务站,在该站按照编制设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岗位,接受县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截止2011年底,全市各街道办、镇(乡)共设立社会保障服务站164个。

工作队伍初步组建。2007年5月,我市统一招聘60名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230名就业与社会保险协理员(统称“劳动保障协理员”)充实到各基层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队伍注入了新鲜活力,对推动劳动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石泉、岚皋、宁陕、镇坪等县区还在行政村设立了就业服务信息联络点,聘请村文书或当地能人担任就业服务信息员,主要负责本村人力资源登记造册,信息资料收集、统计、传递,落实帮扶措施和维权服务等工作。截止2011年12月,全市基层平台共有工作人员2184名,其中街道、镇社会保障服务站677人,社区258人、村级信息员(兼职)1249名。

经费保障水平提高。街道、镇社会保障服务站的人头和工作经费由所在县区财政负担,统一纳入预算;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所需经费从就业再就业资金中列支,劳动保障协理员和村级信息员工资由公益性岗位补贴予以支付。在此基础上还通过以奖代拨和工作补贴等形式解决一部分基层平台的工作运转经费。2012年,全市共为基层平台预算经费1100余万元。

服务优势越发凸显。基层平台及其工作人员,主要承担辖区就业人员的求职登记、失业登记、职业指导、职业培训、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档案托管、社保代理等具体工作职能。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制定了“五清楚”、“六送到”和建立“七本帐”的具体工作要求。“五清楚”即摸清本辖区就失业人员的家庭状况、就失业情况、技能特长、就业意向、就失业和社保政策享受情况;“六送到”即为辖内劳动者送政策、送观念、送信息、送技能、送岗位、送温暖;建好“七本帐”即建立辖区内劳动者就失业情况台帐、用人单位招用工信息台账、劳动者求职信息台帐、就业困难人员跟踪服务台帐、职业技能培训台帐、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享受情况台帐、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登记台帐。各县区及人社局也将上述职能履行情况作为对乡镇和社保站考核内容之一,积极推动基层平台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自2006年以来,全市共有45个社区获得充分就业社区称号,其中省政府命名的星级社区4个。

二、问题及成因

我市基层平台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管理体制不尽顺畅。县区人社部门缺乏对基层平台工作统筹调配的权限,基层平台工作人员专职不专责、工作效率低的现象较为普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工作力量仍然不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以后,基层平台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而本次乡镇机构改革中全市又撤并乡镇40余个,工作机构减少、工作量相应加大,且社区工作平台总量有限(建立机构或配有工作人员的仅占社区总数的60%左右),村级无正式工作人员和机构,现有工作人员素质相对偏低,加之身兼数职,导致工作力量匮乏,影响了工作推进。

经费人员保障受制。各级财政财力紧张,为乡镇(街道)预算的人头经费十分有限,社区、村级基本无任何经费来源。工作人员待遇主要依靠公益性岗位补贴予以支付,同等条件下个人待遇差距较大,同时缺乏晋升空间,甚至还有部分聘用人员的社保待遇未完全落实到位,出现了“从事保障工作的人没保障”的尴尬局面和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的稳定性。

三、建议和思考

随着社会管理的不断加强和创新,城乡居民就近方便地享受公共服务的愿望更加强烈,基层平台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和突出,健全体系、完善职能,努力实现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已成当务之急。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予以改进:

在管理机制上求变。基层平台的双重管理现状,职责不分、权限不明,成为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发展的瓶颈。建议借鉴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国土资源所等其他垂直管理单位的成功经验,将镇(街道)、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纳入各级人社部门垂直管理,并将社区工作人员实行专职配备,使基层平台真正做到专人专责。

在经费投入上求效。将基层平台(包括社区、村)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加大以奖代补力度,探索建立社会资金投入办法,提供多渠道经费保障。适当提高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待遇,建立人员工资与社平工资联动调整机制,参照当地同等人员情况,提供各项福利。在资金和项目建设方面,降低基层配套比例,逐步增加并切块下达业务经费,以保障基层平台的业务支出和发展需要。

在队伍建设上求新。建立基层工作人员正常的进入退出机制,对于其中优秀的可过渡为事业编制,逐步以专职取代兼职,避免身兼数职、频繁调换,以稳定基层工作队伍。强化人员培训,采取在职培训、上派锻炼、轮岗培训等灵活多样、因需施教的培训方法,提升基层队伍的综合素质。

在基础设施上求全。积极协调争取扩大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试点,建立健全基层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体系,尽快实现人力资源网上管理、求职登记网上办理、信息发布网上展示,实现“一点登录,全市查询”。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在服务内容上求优。要明确基层平台工作职责和岗位规范,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经办服务流程,完善考核奖励机制,推行星级评比管理,充分调动基层平台管理服务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任务在基层落实、情况在基层了解、工作在基层创新、力量在基层凝聚的工作机制。

调研组专家评点整理课 篇7

我们省教研室负责小学教学的所有同志一起过来, 因为这是一个跨越学科的探索。整理课是一个非常本土、非常实在的, 而且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操作层面的探索。它有许多的益处, 白校长的介绍, 各位老师的介绍, 刚才我们几个老师提到的问题, 我都比较赞同。整理课的设计是一个大板块的设计, 我们提倡板块教学。

(省教研室初中小学幼教部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滕春友)

对整理课所蕴含的思想, 我是高度认同的。关注学生学习元认知,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学会学习比掌握什么要重要得多!温州市实验小学设置整理课去关注学生元认知, 对我们现在教育教学的现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整理课中的“整理”是一种基于学科又高于学科的东西。这样一种改革的行为, 给我们其他小学 (包括我们中学) 以很好的借鉴。

在听课的过程中, 我访谈过四个孩子, 从他们的反馈, 结合大家刚才描述的情景, 现场的感受, 都看出整理课产生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我最大的感受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如此之好, 在整理课中体现得那么明显, 我感觉非常幸福。

“让学生学会学习”“先学后讲”大家都在提, 一直都在提。但是我们在实验小学看到了一种新的实践, 他们找到了教学方式变革的抓手。

学科间的分工太精细了之后, 学科老师之间的交流会很少。其实, 虽然学科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但学科之间真正作用在学生身上的是一致的。现在我们很难看到有三个老师同时走进一个教室, 很难看到孩子在一个课堂里将数学、语文、英语的书都放在一起, 更难看到孩子们把不同学科的整理材料塞在不同的文件夹里, 但是在实验小学看到了。

整理课不是一个单独学科在做, 是由几位老师在合作, 打破了一个学科的概念, 跨越学科看“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这对老师综合素养和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都不无裨益。

省总领导深入涟钢调研指导工作等 篇8

本刊讯 5月28日,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黄新民率省总宣教部、《湖南工人报》有关同志,深入涟钢调研指导工作。市总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安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刘绍文陪同考察。

在全国钢铁行业普遍遭遇“寒冬”侵袭的大背景下,涟钢生产经营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目前减亏脱困的任务极为艰巨。为此,涟钢工会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从创新形式和手段、广泛宣传劳模精神入手,营造氛围,焕发激情,提振信心,深入开展群策群力劳动竞赛活动,全力助推企业脱困发展。近期,该公司工会精心策划组织“追寻劳模足迹、弘扬劳模精神”劳模事迹巡回报告团,到各二级单位巡回宣讲20场,精心制作《劳模—钢铁脊梁》劳模宣传文化墙,均在职工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他们精心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竞赛方案,积极借鉴和捡拾国有企业给安全生产先进车间班组敲锣打鼓送喜报、戴大红花等好传统、好做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引导广大职工万众一心岗位奉献、挖潜增效。他们重视改善职工民生,积极推行职工大病救助慈善行动,全面整合资源,增强帮扶效果,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企业劳动关系。黄新民对此深表赞赏,并指示湖南工人报重点宣传报道涟钢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娄底乃至全省的重点骨干企业——涟钢的脱困发展鼓劲加油。(邓江华 谢艳)

市检察院职业道德建设受到省总领导好评

本刊讯 5月29日,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黄新民一行,在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安敏陪同下,到市检察院检查指导检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

在听取了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曹运伟工作情况汇报后,黄新民强调,娄底市检察院职业道德建设领导重视位置高、措施得力效果好,特别是“娄底检察精神(忠诚、勤奋、公廉、包容)”的提炼和践行,符合时代要求,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检察特色,是娄底检察的精神名片。希望及时总结职业道德建设经验,推出更多的典型人物和先进单位,不断提升娄底检察院创先争优工作成效。(葛泽凡)

“民营企业招聘周”架起“就业桥”

本刊讯 5月28日,娄底市总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安敏,副主席彭宏志出席“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启动仪式暨专场招聘会。120余家民营企业和1000余名求职者参加了启动仪式。

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单位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在民营企业和求职者之间架起了“连心桥”。120余家民营企业提供了1500余个工作岗位供求职者选择,市总工会设立政策咨询服务台,免费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社会保险法知识问答》、《职工维权知识问答》等资料5000余份。据不完全统计,启动仪式当天,共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蒋智华 邓双开)

娄底市总发力职工文化建设

本刊讯 “有组织才能生存,有宣传才有形象”,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安敏在6月13日召开的全市工会组织宣教工作会议暨职工书屋赠书仪式上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以职工书屋、农民工业余学校等职工文化阵地建设为抓手,引导职工崇尚读书和学习,合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特别是要精心培育和营造一种健康向上、和谐共赢、奋发有为、创新奉献的劳动关系、企业精神、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不断增强企业的文化软实力”。

娄底市总工会一贯坚持文化立会,被誉为“书香工会”,是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和市直党工委确定的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示范点,荣获了省级文明单位和市首届“书香机关”殊荣。自2008年全总统一部署开展职工书屋建设以来,市总工会一直高度重视,扎实推进。一方面精心办好全国工会系统少有的的大型工运、文学综合期刊《脊梁》杂志和脊梁网站,另一方面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全面推进以职工书屋为载体的职工文化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全国、省、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175家。市总主要领导还亲自带队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和检查验收职工书屋建设,并一次安排专项资金10余万元为全市50家职工书屋配书。此次组织宣教工作会议为其中的12家书屋代表赠送了图书,其余48家职工书屋经验收合格后,也將尽快将图书配送到位。(邓江华 谢艳)

娄底市总推进世界500强在娄企业工会工作

本刊讯 5月3日上午,娄底市总工会召开驻娄世界500强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工作座谈会。来自17家驻娄世界500强企业工会主席(任)参加会议。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安敏在讲话中要求世界500强17家驻娄企业工会主席(任),要充分认识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推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代表职工依法主动启动要约程序,确定好协商内容和重点,并向单位行政发出协商要约,使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市总工会副主席彭宏志传达了全省工会推进世界500强在湘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会议精神,集体学习了《湖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各单位汇报了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进度、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葛泽凡)

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娄底获佳绩

本刊讯 6月21日,由省总工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科技厅、省经信委联合举办的湖南省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落下帷幕。来自全省14个市州、省直机关、省直基层工会共16个代表团154名技术能手参加决赛。娄底市代表团共有9名选手参加计算机程序设计、铣工、车工三个工种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我市代表团分获团体优秀组织奖、计算机程序设计团体第三名、铣工团体优胜奖、涟钢集团公司谭琦琏获得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第五名的佳绩。涟钢集团公司陈文彬受省大赛组委会指派直接参加7月全国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工种技能决赛。(葛焕明)

娄底市总调研指导万宝新区工会建设

nlc202309051505

本刊讯 5月8日,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安敏率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万宝新区,面对面调研指导工会组建和工会工作,重点与新区主要负责人研究了工会建设模式与发展方向,并对工会主任候选人进行了实地考察。

万宝新区成立于2010年8月,2011年1月正式挂牌,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五区十八片”之一的娄底水府示范片区的核心区和主要承载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突出“两型”引领,强调规划编制、着力项目建设、狠抓团队管理,全力推动开发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在认真听取新区开发建设和筹建工会的有关情况介绍后,安敏要求新区工会工作筹备委员会,充分发挥工会优势,积极履行组织、引导、服务和维权等基本职责,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劳动竞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职代会制度建设、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职工素质提升、困难职工帮扶等重点工作,在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园区上作出不懈努力,着力创建示范片区中的工会工作示范点。(邓江华)

娄底市总督导乡镇基层工会工作

本刊讯 5月17日,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安敏率市总有关部门,深入涟源市斗笠山镇、涟源市地方电力有限责任公司面对面检查指导乡镇工会发展、职工文化、职工书屋建设,并实地了解企业职工因近期强降雨极端天气受灾和基层工会组织职工奋起抗灾救灾、重建家园情况。

斗笠山镇所辖煤矿等涉煤企业众多,民营经济较为发达。近年来,该镇工会积极围绕大局开展工作,在团结动员职工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加强安全培训和群众监督、帮扶困难职工、依法维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和不懈努力。已先后成功创建湖南省“六好”乡镇工会和全国百强示范乡镇工会。

该镇是涟源市此次受灾较为严重的4个乡镇之一,不少企业不同程度地遭到暴雨袭击,其中2家煤矿被严重水淹,损失惨重,抽水清井、维修复产任务极为艰巨。安敏勉励斗笠山镇党政工领导坚定信心,群策群力,坚决打好抗灾救灾攻坚战。安敏要求,娄底和涟源两级工会一定积极向省总工会汇报涟源的灾情,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尽最大努力帮助受灾企业职工共度难关,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邓江华)

娄底市首届卫生监督技能竞赛圆满落幕

本刊讯 5月22日至23日,市卫生局、市总工会联合举办全市首届卫生监督技能竞赛,省卫生厅副厅长林安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鄢福初等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出席开幕式。竞赛项目分为现场知识竞答、理论闭卷考试、现场模拟执法、实验室检验考核、职业健康检查技能考核。来自全市卫生系统5个代表队、3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涟源市代表队获得团体一等奖,被授予“娄底市五一先锋集体”荣誉称号;刘值和荣获个人一等奖,被授予“娄底市五一标兵”荣誉称号。(葛焕民)

涟源市总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

本刊讯 近日,涟源市总工会广泛开展以“强作风、促发展、优环境、惠民生”为主题,以娄底市总部署的“三对接、三不让和一通道”等“七个一”为载体的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

深入学习宁乡经验,以“狼式”工作法抓帮扶项目,打造困难救助、就业救助、法律援助、金秋助学等项目化帮扶品牌;以“鹰式”工作法优环境,帮助“双联”被联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優化发展环境;以“鸭式”工作法抓作风、抓规范,脚踏实地,夯实基础,建立健全了《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等13项规章制度,坚持靠制度运作、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为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吴俊杰 彭伟)

娄星区人大常委会调研工会工作

本刊讯 近日,娄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希亮率调研组一行到区总工会调研。在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后,彭希亮提出了6点指导意见:一要着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要着力改革创新;三要着力服务职工群众;四要着力强化基层;五要着力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六要着力加强职工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加快娄星区工人文化宫新建、改建工作进度。(娄 星)

涟源市总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本刊讯 5月上旬,涟源市多个乡镇遭遇强对流极端天气,短时间内突降冰雹、暴雨并伴有龙卷风,安平、斗笠山、龙塘、石马山等4个乡镇受灾严重。据初步统计,受灾企业220多家,直接导致41家规模企业停产,直接经济损失1.7亿余元,受灾职工群众3万余人,受损房屋7244间,倒塌房屋469间,因房屋倒塌导致12人受伤、4人死亡。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该市总工会第一时间与政府办、民政、乡镇等部门单位沟通,调查了解受灾企业和职工群众的数量、分布情况,积极动员全市各级工会与广大职工奋力抗灾救灾,并将灾情迅速向娄底市总、省总汇报争取上级工会支持,以帮助受灾企业恢复生产和受灾农民工度过难关。(彭伟)

涟源市总以“五项工程”推动机关支部建设

本刊讯 从2012年5月开始,涟源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惠民生”主题,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工作要求,贴近基层需求,回应党员关切,顺应职工期盼,重点推进“五项工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基层、联系职工群众的“连心工程”,党建带工建“活力工程”,党员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党内帮扶关怀“温暖工程”,基层组织运转“保障工程”。着力增强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完善加强支部建设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机关支部推动发展、服务职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吴俊杰 彭伟)

冷水江市总与双峰县总开展工作交流

本刊讯 6月7日,双峰县总工会干部一行6人到冷水江市总考察交流工会工作。在实地参观了布溪办事处工会联合会、布溪社区工会后,举行了工作交流座谈会。座谈会上,双方就企业工会主席职业化和乡镇工会规范化建设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工作经验,并表达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良好愿望。(彭峰)

双峰县总举办乡镇科级干部男子篮球赛

本刊讯 5月22日,双峰县总工会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乡镇科级干部男子篮球赛,永丰镇等16支代表队、160余名运动员参赛。

nlc202309051505

(彭峰)

娄底技师学院(筹)工会举办职工演讲比赛

本刊讯 5月24日,娄底技师学院(筹)工会举办“学雷锋精神,树师德新风”职工演讲比赛。来自学院各单位的10名选手以极具个性的语言和教职员工躬身实践、教书育人的实例,展现“园丁”风貌,讴歌雷锋精神。演讲比赛的举办,对于进一步调动全院教职员工学雷锋精神,树师德新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具有积极意义。(葛泽凡)

娄底市中心医院召开职代会

本刊讯 5月26日,市中心医院召开四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五届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安敏到会致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医院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等。选举产生了第五届工会委员会委员,刘宏军、熊金辉分别当选新一届工会主席、副主席。(葛泽凡)

员工论坛为企业挖潜增效

本刊讯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暂时困境,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紧紧依靠职工办企业,多措并举,在公司内部网设置“员工论坛”网页,注册会员己达4000余人,发帖总量14万多条。通过员工论坛”,有效地促进了职工与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之间就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创新和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等方面的思想交流、问题探讨,充分发挥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显著成效。挖潜创效较去年同期相比超过2.6亿元,减少有息债务17亿多元。(葛泽凡)

市水利局代表队乒乓球赛获佳绩

本刊讯 5月7日,由省水利厅主办的全省水利系统“湘水杯”职工乒乓球赛,经过三天紧张激烈角逐,在常德安乡圆满落幕。来自全省水利系统30支代表队,180名运动员参加了团体、班子成员单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等四个项目的比赛。我市水利系统6名参赛运动员,发扬娄底水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顽强拼搏精神,取得了团体第二名、男子单打第五名的好成绩。(葛泽凡)

市地税局工会举办职工辩论赛

本刊讯 5月8日,市地税局工会举办了“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主题职工辩论赛。来自全市地税系统6支代表队的24名选手,紧紧围绕“地税事业的发展主要靠德治”和“地税事业的发展主要靠法治”这个辩题,展开了精彩的思维博弈。5月11日,该局工会还组织机关同志赴长沙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引导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学雷锋,创先争优作贡献。(葛泽凡)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会开展主题教育

本刊讯 为传承雷锋精神,争做雷锋传人,5月10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会,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赴长沙雷锋纪念馆开展“学雷锋精神,创一流岗位”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大家瞻仰了雷锋雕塑,认真听取了讲解员关于雷锋的生平和事迹介绍,在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一件件雷锋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前,大家对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雷锋精神有了新的感悟,并纷纷表示要以雷锋为榜样,以争先创优为载体,立足岗位学雷锋,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践行雷锋精神,争当雷锋传人,为建设幸福娄底作贡献。(葛泽凡)

娄底市住建局羽毛球馆开馆

本刊讯 2012年6月1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刘和生、市羽毛球协会等领导参加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羽毛球馆开馆仪式。随后由市住建局工会与湖南湾田集团工会组织了“湾田杯”羽毛球团体男女混合比赛,参加比赛队员32名,按照比赛规则进行了友好、激烈的比赛。市有关领导和市羽毛球协会领导给予参赛代表队颁发了奖牌。(袁中华)

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创建学习型医院

本刊讯 主要是从建立学习制度、制定考核和奖惩措施、创新学习载体、突出学习重点、注重学习成效等方面入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进医院安全优质服务和医疗业务量快速增长。(葛泽凡)

市公安局工会举办环山跑步比赛

本刊讯 5月16日上午,市公安局工会组织局属各部门150多名民警,举行环珠山公园跑步比赛。活动充分展现了娄底公安民警不畏艰难,敢打敢拼,誓保一方平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风貌。(梁文科 曾峰 葛泽凡)

娄底第一职业中学召开职代会暨会员代表大会

本刊讯 5月26日,娄底市第一职业中学召开五届一次职代会暨会员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学校《行政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年度考核量化方案》、《职称评聘量化方案》等议案,并选举产生了学校新一届工会组成人员。经过与会代表的投票选举,成选文等5人当选为娄底市第一职业中学工会委员会委员。(葛泽凡)

娄底市水利局工會开展科普宣传

本刊讯 为向广大职工群众宣传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文化,5月22日上午,市水利局工会组织部分具有水利专业知识职工,到娄星广场设立咨询点,开展咨询宣传活动,向广大职工群众宣讲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和预防山洪灾害常识及防汛避灾应急小知识,并发放《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汛避灾应急小知识》、《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等宣传资料1000多册,使广大职工群众受到一次生动的水利科普知识教育。(周佐晚 葛泽凡)

上一篇:语音基础知识心得体会下一篇:中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执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