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新方法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道关口,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占据教学时间的一项内容,再加上农村一二年级孩子学习能力和习惯层次差异,这就让本有难度的汉字识字教学困难重重,出现参差不齐的学习效果。而现在的“双减”背景下,规范了一二年级不能布置书写家庭作业,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方法上探讨双减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识字新方法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识字新方法管理论文 篇1: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小学生写字水平

【摘要】国家强大和文字的广泛运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文字有助于进行双语教育,实现学生的双重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更多面向未来的少数民族地区人才。促进国家通用语言在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地区的中小学的深入实施,需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理念的深度紧密融合,建设新网络时代汉语教师队伍,构建新的网络语言学习资源空间,实现优质语言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升我国小学生文字的综合运用表达能力,实现我国少数民族区域内的小学以及文字教学的跨越式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措施

引言:文字是我国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文字不仅是多学一门语言,更重要的是增进民族团结,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中华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和维护民族团结,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开展国家文字教学十分必要,但是因为少数民族与内地的文化差异,导致教学困难重重,不过新教学理念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带来了巨大机遇。釆用新思维、使用新方法,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将新的教学方法与文字教学进行融合,用新思维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字教学,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培养提供切实帮助。

一、民族地区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认知不够充分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重要要求,教师需要抓住养成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保障学生能够做到工整、规范、整洁。但是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养成教育的核心要求,忽略了对学生写字水平的考核及评价,极少有教师能够意识到学生写字质量与成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过于注重作业对错的判断及分析,写字指导直接被弱化和忽略。

2.识字写字相分离

教师的主观想法会直接影响教学方向和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观上直接将识字与写字课相分离,两者条块分割,独立性非常强,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隔离,没有实现穿插开展和有机融合。有的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在写字教学时只是进行象征性的引导,往往在课前最后几分钟要求学生机械完成任务。学生无法在课堂中接受教师的写字指导,写字训练机会和时间不足,难以真正地实现对症下药。

3.缺乏写字指导

在我国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程教学中,学生正确熟练掌握写字动作基本意识技能培养非常关键,教师需要努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正确掌握基本的写字读书姿势动作,培养引导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习惯,这一点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有明显的作用。但是民族地区小学的识字写字教学要从写字基础姿势教起,包含不同的细节要素。有的小学教师没有对学生的错误执笔和端正书写字的坐姿进行及时性的正确提醒、指导和严格性的监督,没有以多种方法有效纠正教育学生的不良书写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学生无法真正养成良好的执笔和书写端正姿势的好习惯。

二、提高民族地区小学生写字水平的有效策略

1.示范教学引领,落实新教育课程标准

教师需要抓住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深入剖析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及重点,尽量避免过细分析和简单研究,进一步明确识字写字的指导实践和训练方式,突出识字写字的有机融合地位。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与特点的分析比较复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是一个较大的考验。教师过于注重细节分析,忽略了识字写字指导时间和训练时间的合理把控。整个教学环节本末倒置,难以凸显识字写字的重要任务和核心地位。对此,低年级语文教师需要注重灵活调整及合理分析,借鉴学习同行的正确做法,在确保学生识字书写教学实践的同时,突出识字写字的重要地位,明确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学生行为习惯和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的简单示范非常关键。在安排学生识字写字时间时,教师需要及时分析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促进识字写字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以识促写,巧妙安排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精心安排教学环节,针对性地实现识字写字之间的完美融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确保教学质量。细读课文感悟每个环节的内容设置非常关键,例如为了能够让全体学生对《守株待兔》环节中的民族文化历史寓意内容有一个深刻的阅读理解,在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出字之后,教师还需要结合汉字的难易程度,挑选出汉字教学中的侧重点,让学生自己练习该文章之中的不同生字。教师需要注重反复地指导,通过简单展示和评价的形式促进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积极落实写字和识字教學环节。

3.读写结合,激发兴趣

要做到想真正让一个学生真正能够实现高效率的识字和会写字,教师首先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及时激发。低年级教学以学生的兴趣为重点,需要反复强调如何识字与写字,安排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促进整个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活跃性。为了充分体现学生识字听读写字的活动实效性,情境图的创设非常关键。这位教师还建议可以通过开展师生互动对话的多种形式,创设一种读读听写活动结合的识字教学活动情境,激活课堂,活跃课堂氛围。这种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实现识字与事物认识之间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玩,提升学生的思维力、记忆力和观察力。

三、结束语

民族地区小学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科学安排和精心设计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识字写字实践。教师还需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石互玲. 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教学的方法[C]//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五).,2021:513-515.DOI:10.26914/c.cnkihy.2021.050457.

[2]张智慧. 文化素养下的低年级写字教学[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四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21:277-279.DOI:10.26914/c.cnkihy.2021.044515.

[3]王兴龙. 让孩子们爱上书写——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研究[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五).,2021:195-197.DOI:10.26914/c.cnkihy.2021.039251.

[4]特日格勒. 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小学低段识字与写字教学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DOI:10.27230/d.cnki.gnmsu.2021.000417.

作者:韦国礼

识字新方法管理论文 篇2:

农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在“双减”下的教法探讨

摘要: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道关口,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占据教学时间的一项内容,再加上农村一二年级孩子学习能力和习惯层次差异,这就让本有难度的汉字识字教学困难重重,出现参差不齐的学习效果。而现在的“双减”背景下,规范了一二年级不能布置书写家庭作业,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方法上探讨双减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双减;口诀式灵活运用

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双减”前的学校常规课堂中因频繁被老师通过简单的反复抄写生字来耗费孩子大量的时间达到机械记忆,有的甚至要求家长监督孩子抄写,严重侵占了孩子及家长的休息时间,孩子的学习效果与家长的严厉监督关联起来,而孩子学习目标的完成是学校学科教师的主体责任。学校教育教学是落实孩童学习目标任务的主要场所,实施“双减”后的学校教育必须严格落实中小学学生的“五项管理”,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和方法。各地都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不能布置手写家庭作业。但一年级语文上册要求会写的字100个,认识的字300个,下册会写字200个,识字400个;二年级上册会写250个,识字450个;二年级下册会写250个,识字450个。可以说小学语文的低段要解决汉字识字和写字难关。在当前农村孩子没有任何启蒙教育的情况下是很难的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探索适合“双减”要求下的新方法。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策略。

一、日常教学中,重视每课汉字教学的字音总结,引导孩子用口诀式方法归类巩固

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有这样的现象:有一部分孩子在汉字认读方面按课本的顺序呈现所教生字能读,但是打乱顺序或者过两天就有较多的不认识了,如果补救不及时就完全跟不上班级进程。而在习题中也是对汉字声母的平、翘舌以及边、鼻音完全混乱。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假相识字记忆。真相是孩子因为课本中的字都有注音,在单课的教学中,孩子瞬时记忆好,靠初次记忆都会读,但没有注重强化巩固,学多了似乎就混了,出现慢腾腾的猜读和乱读,习题练习自然不佳。我的教学中要求孩子做到字音的声韵、韵母常规口诀式归类。在教学之中,根据孩子们声母的边、鼻音混淆及平、翘舌不分,韵母的in、 ing 和 en、 eng 不清及易混的情况,在教学中我会多次强化,更注意生字教学后提示孩子们用口诀归类巩固记忆。当我们带领孩子学完声母后,很多孩子对b p q d这几个声母在实际音节运用中混淆不清,乱读乱写。我对孩子们采用了情景中的汉字口诀辅助:我是乡村小能手,山坡播种忙。流水小桥旁,得建小洋房,气球挂门旁。我把p(坡)b(播)d(得)q(气)汇成儿歌式巩固口诀:

P: 山坡山坡有高度,p的半圆在上靠右边;

b: 播种播种要落地,b半圆在下靠右边;

d:得(搭)建得建从地起,d的半圆在下靠左边;

q:气球气球高处挂,q的半圆在上靠左边。

孩子们对口诀熟记后,当带半圆声母出现,就会注意观察其位置,熟练的运用。在一年级《江南》生字教学后,我会引导孩子区别并记住声母n和l的字音口诀:《江南》交到9个汉字好朋友,声母n、l我分清,南的声母n n n,鼻音n n n,莲的声母l l l,边音l l l。我们只有让孩子在初学时把每个汉字读音牢牢地印刻下来,达到持久的记忆。

二、运用口诀式记忆方法融合孩子生活景象,充实媒体景观认知

我们现在所教的孩子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脱离乡村的生活实际内容,他们都是电子产品忠实的厚爱者,电视、手机是休闲的主要方式,很少接触农村农事生活,对农村作品题材的物件已经陌生了。小学语文一、二年级很多日积月累的诗是乡村题材,但孩子们依然没有在生活中见到过类似景象。教材语文园地里有很多日积月累是古诗,孩子们在认读、记忆上差异大;规范书写难度分层也大,如果教师不加以训练,孩子就会出现较大的积累差距:有的孩子很难背诵,拖延很长时间,甚至就永远完不成。我在上《江雪》前利用早读引入孩子们见过的雨天放牛景象,用诗句式的语言写上情景前奏:家乡远山放牛郎,滂沱大雨走小道,披蓑戴笠往家赶,孤孤单单秋风凉。唤起孩子对即将学的诗中“千山”和“万径”的苍茫辽远景象,认识了“蓑衣”和“斗笠”,为孩子感受下文“孤舟”的“孤”与“独钓”的“独”,还让孩子编了编难字“蓑”和“笠”口诀,解决了识字问题(蓑的上面草头表植物,下面衣字拆开是保护,口添长横躲中间)。日积月累《江雪》教授时,不可能按照精讲课去展开教学,但又不能让孩子死记硬背不理解的句子。只要我们课件出示柳宗元的《江雪》,诗句中的难字早被孩子们拿下,而连绵茫茫雪山和空寂的江面孤舟就会让孩子感到诗人无比的孤单,在此点入诗人此时正被贬官流放,孩子们领会诗意,达到较快的记忆。

三、强调汉字识字的单元筛查,对错字加强字形构成的口诀记忆,提高效率

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反馈方式是单元过关训练,筛出孩子们需要巩固的字词。“双减”前的大多做法是叫孩子回家抄写两遍后再过关。双减后是统一的学校监管,我的做法是对筛出的字当面引导孩子从汉字构成结合意义联想,及时弥补遗忘。在一年级单元过关时,我筛出一个孩子的“碧”和“海”没过关,我的做法是先讲一个故事:海边风景礁石多,碧蓝的天空每天吸引着观天看海的游客。王大娘、白大娘坐在石头上;海边风景美,每天见大娘。顺势引出记忆口诀:“碧”是王白坐石上,“海”的右边就是“每”。

时代总是在进步,我们牢记“教育发展与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的理念教學,

在“双减”的政策下,我们只有规范、科学的执教,引导孩子及家长认识到“健康第一”的科学观念,杜绝无效的浪费时间,将小学语文任务中的识字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的运用与发展,适应所教孩子的基础水平和认知能力,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学习汉字,达到人人所愿的“减负不减质”的教学效果。

四、收集儿歌融入课堂,有效整合拼音教学课堂,激发孩童记忆

根据儿歌能有利于激发孩童的语记忆规律,我把儿歌收集制作成临时的课件放到拼音教学中,使孩子们的口齿得到锻炼,引导孩子正确发音,还让孩子们在字正腔圆的诵读中享受到了文字的艺术感染力,让拼音教学更加明显有效。在孩子们初次接触拼音教学时,我先选好的教材课件,编好上口的儿歌口诀,教学生看着每个拼音,让孩子们说说儿歌,就轻松记住了拼音字母,如:圆脸胖姑娘,辫子往右扎,嘴巴张大ɑ ɑ ɑ ;公鸡早起打鸣噘嘴o o o ;白鹅水中倒影 e e e ,直直木条带点 i i i ; 小龟侧看外壳弯弯u u u,右边露了小尾巴……慢慢地让,孩子们看着图画,也试着让孩子编编简单的儿歌记忆方法。通过图片启发、观察拼音字母,孩子们对儿歌辅助拼音字母教学有了自己的收获:水中弯腰小鱼吹泡 ü ü ü ,一个门洞 n n n ,两个门洞m m m 。广播广播插天线, b像6字竖写直 ;骑上马儿d d d ,脚板儿半圆左下边等 。又如:在整体认读音节集中巩固时,我选取了这样一首儿歌教给学生,辅助孩子有效记忆:“ 整体认读音,第一排,平、翘舌zh ch sh r z c s 带上韵母 i ,翘舌开头平舌后,整体认读不分离;第二排,大Y跑来三次做统领,小u聪明不跟他,每组带出三小弟。第一组Yi Wu Yu;第二组Ye Yue Yuan;第三组Yin Yun Ying。

五、摸清儿童实际学习行为,灵活运用现代技术渗透课堂教学

在设计拼音课堂教学时,我常常与孩子的实际学习行为联系起来。农村一年级的孩子完全没有学习的启蒙,很多孩子都是处于玩乐状态,在课件教学时要观察孩子的学习行为表现,及时引导孩子参与课堂学习,杜绝“盲眼”跟读。如在初学单韵母 ɑ o e时,不仅让孩子读课件上的字母,还要读教本上的,更要变换它们的位置读,否则,有些孩子靠听觉记住读音,而并没有掌握这三个拼音字母。在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说说所学的字母的典型特征:ɑ字带个小尾巴;o字圆圆小圆圈;e字一横画圆不能连……真正掌握拼音字母的读和写。孩子的实际学习行为是有效学习的关键。当我们通过播放有声的儿歌辅助教学,孩子们会更加专注,将看似单调的拼音字母动态教学,孩子们接受起来更容易。

汉语拼音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是语文入门学习的难关,很多老师都想避开一年级的教学。传统拼音教学是采用的口授方式教孩子读写,让老师很累,而孩子们又觉得枯燥无味,极易混淆不清,很难准确掌握。只有优化汉语拼音教学,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传统教学手段,激活孩子的实际学习行为,发挥孩子的多元能动因素,将语言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交融,才能使孩子们的在启蒙的拼音教学中享受读书的快乐。能让孩子们快樂准确地学习好语拼音,为语文识汉字教学打下牢固语言基础,需要现代技术与传统口授灵活结合,让孩子们体验到灵动的拼音教学,快乐学习,准确掌握。

作者:王英

识字新方法管理论文 篇3:

中小学汉字教学中古文字知识的建构与运用

摘 要: 正视目前中小学汉字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汉字发展源流及本质特征出发,强化古文字知识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的建构与运用,探索汉字教学新方法,促进中小学汉字教学健康发展。

关键词: 汉字教学 古文字知识 中小学汉字教学

引言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1](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将“识字与写字”单列为一个教学领域,并且将其放在五大教学领域(其他四个教学领域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之首。同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可见,汉字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汉字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其他四个教学领域的成败。

科学高效的汉字教学不仅是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还是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挑战之一。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加强对古文字知识的建构与运用是解决该类问题的一种有益尝试。通过在汉字教学中建构和运用古文字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发展历程和组构规律的了解,强化学生对汉字形音义系统的把握,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增进学生对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及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一、中小学汉字教学的现状

《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同时,《课程标准》还规定了四个学段学生学习汉字的具体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第二学段(3—4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5—6年级),“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第四学段(7—9年级),“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要识记的汉字数量多,语文课时数却在减少,目前中小学每周语文课只有五节左右。这就给义务教育阶段的汉字教学带来诸多困难。為破解这一难题,老师们在进行汉字教学时进行了诸多尝试,但大多收效甚微。

长期以来,中小学的汉字教学方式多是抓住汉字是表意文字这一本质特点,将“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强调对“形”的机械记忆。有时为辅助记忆,强化对字义部分的解释,但多是随意曲解,并没有真正涉及汉字“形”“音”“义”三者之间的本质联系。当前,一些识字网站片面追求激发青少年的识字兴趣,对汉字进行所谓“趣味性”解形释义。这不仅是对青少年识字的误导,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破坏。

一些老师尝试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索汉字的教学方法,如薛剑莉以传统文化——传统蒙学、灯谜文化、楹联文化、书法文化、成语文化的引入为切入点,试图关联传统文化与汉字教学,探讨将传统文化导入小学识字教学的可行性途径[2](95)。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二、中小学汉字教学中古文字知识建构的内容

汉字的产生是汉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字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在继续使用的表意文字。其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形成于奴隶社会前期,如从殷商的甲骨文算起,已有三千余年的历时,如从西安半坡村出土的文物计起,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3](1)。汉字发展的历史悠久,目前使用的简体汉字只是汉字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存在形式。简体字在发挥其书写方便这一优势的同时,却大大降低了汉字形体本身的表意功能。汉字发展至今,基本义、造字法和形体演变轨迹均已变得模糊,不利于中小学生对汉字的识记与运用。为破解这一难题,在汉字教学中对古文字知识进行建构和运用就显得十分必要。

“古文字”这一名称,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汉书·郊祀志》曰:“张敞好古文字。”古文字不仅保存着汉字早期的发展形态与发展历程,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样式与载体。古文字发展历史悠久,形体发展自成系统,历经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等四种字体。古文字字形蕴含着先民的创造智慧,具有极强的表意性。在汉字教学中,引入古文字形体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汉字形体演变的历时图谱,让学生系统了解汉字“形”“音”“义”的发展轨迹,增强对所学汉字的识记与运用能力。

“六书”本是我国古代汉字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六书”之名始见于《周礼》。《周礼》曰:“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这里“‘六书’的性质属于古代小学教育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六书’之名是对该科目知识内容的概称。‘六书’的具体内容涉及汉字的形体来源、理据构造、类聚关系、用字法则等,构成汉字基础知识的教学体系”[4](94)。

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开始,“六书”便成为我国文字学史上最重要的关于汉字性质和构造的系统理论之一,被历代学者普遍认同。“六书”理论对汉字形体的分析不仅在汉字研究的学术层面意义重大,而且在汉字的识字教学领域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向学生阐释汉字的构造原理及组构类型,益于帮助学生厘清汉字“形”“音”“义”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如“六书”理论中对形声字性质及组构原理的解释,对学生识记为数众多的形声字就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正如杨润陆先生所言:“形声字形旁的表意作用主要体现为它的提示作用,所谓提示指形旁一般都具有‘见山知山,见水知水’的表意作用,这些形旁都或多或少地显示出与汉字字义的某种联系,比如说范围、类别、动作、材料、工具等。”[5](11)掌握了形声字的形旁,就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由其所组构成的新字的意义类属。明确形声字的声旁可以提示由其所组构成的新字的读音,就可以以声旁的读音为线索,追索新字所记录的汉语中的词,实现对所组构成的形声字形音义的全面把握。

我国汉字发展历史悠久,古文字知识内容丰富,我们应根据中小学教育阶段汉字教学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加以利用。

三、中小学汉字教学中古文字知识建构与运用的意义

实践证明,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建构与运用古文字知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构建与运用古文字知识,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汉字教学不应是简单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挖掘汉字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汉字,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且沿用至今,充满活力。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汉字不仅通过字义系统记录着汉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化,而且汉字构造本身反映着古人造字时的社会文化状况、思想认知及心理状态。对汉字包含的这些文化基因进行探索的本身,就乐趣无穷。鲁迅在《汉文字史纲要》中指出,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在汉字教学中运用古文字知识无疑是帮助学生领略汉字之美的有效途径。

其次,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构建与运用古文字知识,利于引导学生从共时历时两个层面全面把握汉字的形音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汉字的发展历程,增强识记和运用汉字的能力。汉字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系统。汉字的系统性不仅表现在每个汉字自身是形音义的有机统一,还表现在字与字之间的密切联系上。对汉字系统进行全面把握,就需要借助古文字知识从共时历时两个层面同时切入。

再次,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构建与运用古文字知识,利于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继承,利于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陈寅恪先生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6](202)汉字是华夏民族文明的曙光,是中华民族进入人类文明时代的标志。从文化的角度讲,每一个汉字就是一块活的化石,它们聚集到一起,就构成了一座反映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巨大“史料库”。

第四,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构建与运用古文字知识,利于帮助学生对汉字追本溯源,提高对形近简化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汉字经过隶变,特别是经过近现代几次简化之后,一些部件已趋于混同,部分组构部件的表意功能已大大降低,给中小学生识读和运用汉字带来诸多困难。这时,运用古文字知识对字形进行追本溯源,不失为一种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最后,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构建与运用古文字知识,利于提高学生识记汉字能力的同时,促进内地与港澳台之间的交流,促进祖國全面和平统一,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国港澳台地区一直使用繁体汉字,海外华侨多使用繁体字,繁体字与古文字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如果我们对古文字知识了解甚少,认识繁体字的能力有限,就势必很难与他们进行有效交流,影响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繁荣。

四、中小学汉字教学中古文字知识建构与运用例证

将古文字知识运用于中小学汉字教学,可以有效解决汉字教学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如部首“阝”组字时放在左边和放在右边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区别?这些问题通过运用古文字知识很容易解决。“阝”组字放在左边时,是“● ”的简体。“● ”同“阜”,本义是“土山”。甲骨文作“● ”“● ”,字形均像竖立起来的群山之形。由“阝”放在左边所组构成的汉字均与“高低方位”有关。如“阳”,本义为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说文解字》:“● ,高明也。从● ,昜声。”[7](304)再如“陆”,本义为高出水面的陆地。《说文解字》:“● ,高平也。从● ,从坴,坴亦声。”[7](304)另外,如动词“降”与“陟”。“降”义为从高处走下来,与“陟”相对。《说文解字》:“● ,下也。从● ,夅声。”[7](305)“陟”义为登,表示由低处向上走,与“降”相对。《说文解字》:“● ,登也。从● ,从步。”[7](305)《诗经·小雅·公刘》:“陟则在巘,复降在原。”[8](276)郑玄笺:“陟,升;降,下也。”

“阝”组字放在右边时,是“邑”的简体,本义是“国”。“阝”甲骨文作“● ”“● ”,金文作“● ”“● ”,小篆作“● ”,字形均是上部是一个代表围墙的方框,下部是面向左跪坐的一个人,整个字形是表示上古人聚居之地。《说文解字》:“● ,国也。从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 。”此处许慎解释有误,邑不是从囗、从● 会意,应是从囗、从巴会意。朱芳圃《甲骨学》引叶玉森曰:“(卜辞邑)从囗象畺域。(下面)象人之变体,即人民。有土有人,斯成一邑。许君从● 说未塙”[9](3753)段玉裁注曰:“《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敝邑。古国邑通称。”[10](285)后来“邑”由“国”引申出“国都”“城镇”等义项。如《诗经·商颂·殷武》:“商邑翼翼。”[8](276)就是说商的国都庄严整齐。宋苏洵《六国论》:“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此处“邑”,即指小城镇。因此,由“阝”放在右边所组构成的字多与城镇、地名有关,如“邦”“都”“郡”“郭”等。

结语

中小学汉字教学是一门科学,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只有认识并掌握其中的特点与规律,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才能切实提高中小学汉字教学效率,真正增强学生的识字与用字能力。将古文字知识运用于汉字教学,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薛剑莉.传统文化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导入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7(36).

[3]李景生.汉字与上古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李运富.“六书”性质及价值的重新认识[J].世界汉语教学,2012(1).

[5]杨润陆.现代汉字学通论[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

[6]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8]余培林.诗经正诂[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

[9]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Z].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

[10]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台北:兰台书局,1972.

盐城师范学院教学改革课题“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国汉字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14YCTCJY044)的成果之一。

作者:朱栋

上一篇:个人总结工作(精选2篇)下一篇:计生统计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