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识字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阅读教学中的识字(共8篇)

阅读教学中的识字 篇1

----201

3年参加淮南市青年教师阅读大赛所感

摘要: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随文或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是当前低年级语文教学所提倡的识字方法,关键词:奠定 感悟 提升

小学阶段识字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集中识字,一是随文识字。“随文识字”顾名思义就是在感悟课文时认识生字,是当前低年级语文教学所提倡的识字方法。说实话我接触随文识字这个新的教学方法还是在2012年的时候,而我真正理解运用这一新的教学方法还是在2013年淮南市举办的青年教师阅读大赛上。当我接到这次比赛任务时,我们教研室的陈老师就告诉我这次教学课堂中必须体现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可是殊不知,平时在课堂上,我都是采用老式的集中识字法,对于随文识字我不堪慎用,真正使用这套方法说实在的我真的无从下手,没办法那几天我就临时抱佛脚---读有关的理论知识,乍看他们所说的一些理论的东西我都能内化。是呀,“随文识字”不就是将部分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可当备课时,我是抓耳挠腮,不知所云,低年级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后都附有八至十个生字。就拿我这次比赛的课文来说,《月亮的心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要求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在备课时我所纠结的是第一课时我们到底要解决哪些生字的音形义?哪些生字我们可以留到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时教呢?后来我精心钻研教材对我所教授的课进行了调整,下面就对我所上的课谈谈对随文识字的理解和感悟。教学片断:

1、读写课题,识记 “亮”

上课伊始,我出示一颗心,问学生:孩子们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想到前段时间我们为四川地震捐款的事;有的想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此时我又让学生说一个带心的词,孩子们毕竟是一年级,词语量是有限的,很快的孩子说出心愿一词,于是我出示心愿卡片,问:这个词认识吗?有的孩子会大声回答----心愿。我接着说;现在老师的心愿就是让在座的孩子都能快乐的学习。你们的心愿是什么,能告诉我这个新朋友吗?其实我是无形之中在给孩子用心愿说话,在为孩子们做示范,让孩子在一定的语境中了解“心愿”的意思。

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愿望,听着大家说心愿,一个朋友可着急了,她也想把心愿告诉大家。看,她来了(课件出示月亮图及课题《月亮的心愿》)课题中亮是一个要求写的生字,当出示这个课题,学生读课题时,我就顺势提醒:请小朋友们注意,亮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在平时,他是第四声,可是在这里啊,他要读轻声,请小朋友跟老师读月亮。小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我们在写亮这个字的时候也要注意: 中间的口要写得扁扁的,上下结构要写得紧凑点,这样写出的亮字才漂亮,请再读课题(生读课题)通过反复地读课题,“亮”字的读音和字形就解决了

2、读、悟课文,在词境中理解词语

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是随文识字的优势。既然有语言环境,大部分生字词学生就能自己解决。

(1)、随文理解“自言自语”、“商量商量 ”

师: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畅所欲言

师:是呀,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打开书,问问课文里的月亮姐姐吧!不过在自读课文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听仔细了:请借助课文里的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开始吧

师: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都知道什么了?

生谈读书收获,整体感知 师: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师:月亮想让明天有个好天气,可是后来又想让明天下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师:现在我们脑子里产生问题了,怎么办?

生:读课文

师:读课文确实是个好办法,那就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和你的小伙伴讨论讨论

师:孩子们,看,或许这两幅图能帮你很快找到答案(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1 2)你们看,这天夜里月亮姐姐分别来到两个小女孩的家,她都看到什么了?

生:图上有小女孩、背包、窗帘…

这时我就借助图片让学生认识: 窗帘、小女孩、背包、照顾、生病等词,后来我又重点放在背的读音上。

师:你能用一段通顺的话把你看到的说一说吗?这两幅图还有一处细微的不同,你看到了吗?

生找不同

师:是呀,发生什么事了,月亮怎么一会高兴一会不高兴呢?别急,我们慢慢找原因,聪明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与两幅图相关的段落吗?如果找到了就请你多读几遍。

师:出示相关的段落,生反复读

师:孩子们你看这些都是月亮和谁说的话?自己和自己说话这就叫—

生:自言自语

师:谁愿意学着月亮姐姐自言自语说一说?

师:小朋友们,我现在就是太阳公公,哪个月亮姐姐想和我商量商量?别急,先想一想,要商量什么?自己练一练,想好了再跟我商量。这时候结合生活实际很快理解商量商量是什么意思。

师:这一切刚好被窗外的月亮看见了,你看,她悄悄地离开了窗户

师:现在谁能悄悄的告诉我月亮为什么会改变主意啊?(让学生凑到老师耳边说出答案,理解悄悄)

师:多聪明的孩子啊,你们发现了月亮姐姐的小秘密,瞧,我们课文里的生字词宝宝也跳出来了,在为你们鼓掌呢,还记得他们吗?

师:交了这么多朋友开不开心,你们注意到没有太阳的太和天气的气还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生字呢,有信心写好吗?先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我们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我们先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拿出笔在书上写一写。

一节课下来,我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刻意的把一课的生字集中起来学习,而把识字教学伴随着阅读的进程而展开,这样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也会随着走进人物的内心而不断加深,在此过程中,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有了很大的提升。

阅读教学中的识字 篇2

一、识字写字教学可以带活阅读的氛围

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 教师往往是让学生通过读写对生字进行识记。而到了中高年级, 教师可以不单单只是让学生单纯地读、写, 教师引导学生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进行识记, 因为有了低年段的教学基础, 学生大多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因此在中高年段的识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 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在学生交流时, 学生的回答还能带活阅读课的气氛。记得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珍珠鸟一课时, 我出示了这样一个句子:拨开绿蔓一看, 正是这个小家伙。教学“拨”字时让学生自己用学过的方法来记记这个字, 一位男生就说了一个很有趣的记字方法:拨开头发, 所以右边是头发的发, 头发不能拔, 拔光了就不漂亮了, 所以拔的右边不是发。这个记字方法不仅有趣, 而且带动了大家学习本文的兴趣, 在接下来的读句子时, 学生读得兴致很高, 比平时的朗读效果更好。

还有一次在教学三下《争论的故事》中“争”字时, 我给孩子们板书争的古汉字写法:这是一只手, 这也是一只手, 两只手在抢一样东西。孩子们看到古字的写法非常感兴趣, 我的课堂立马活跃了起来。我想, 这样的识字教学能激发学生对中国汉字的兴趣, 从而更好地去学习汉字, 沉浸在汉字的无穷魅力中。孩子有兴趣了, 把汉字学好了, 学生的阅读、教师的教学肯定能水到渠成。

二、识字写字教学为学生理解文本架构了桥梁

中高年级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识字任务, 保证课堂上的阅读时间, 同时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还能培养语感,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得我听了湖塘中心小学六年级的一节古诗《观书有感》, 教师先让学生读读诗句“半亩方糖一鉴开”, 再让学生提问不懂的字, 学生自然而然说到“鉴”字, 教师在教“鉴”侧字时重于构字方法来理解:上下结构, 上面要写得紧凑, 撇捺舒展, 撇横要相连并挖掘教学资源进行相应拓展, 在理解“鉴”的意思之后, 再让学生读这句诗, 明显能听出学生对这句诗的理解比第一遍读上了一个层次, 这个字的教学对学生理解诗句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还有我在教学《争论的故事》这一课时, 在教学煮和烤时, 我这样问到: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它们有什么不同?当学生说到结构不同时, 我继续追问煮和烤都是烧的方法, 那么它们的烧法有什么不同吗?看图说说, 学生说到了许多:烤不需要容器, 煮需要容器;烤味道比较香, 煮比较有营养。这样一说学生就知道课文中兄弟俩会怎么争论了, 对于后面学习兄弟俩争论的部分很有帮助, 最后我再总结一下, 两种不同的烧菜方法却都用到了火, 但火到了锅子下面啊不再是熊熊燃烧的大火了, 它变成了星星点点的小火, 就是四点底。这样不仅能在识字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还能通过理解课文来识字记字, 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三、识字写字教学有助于升华学生的阅读情感, 增强学生美的体验

学生在课堂中, 通过与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能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 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识字写字教学有时就能升华学生的情感, 增强学生美的体验。

记得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啄”字时, 就把带这个字“啄食”和一组词一起出示:惩罚啄食肝脏。在认清“啄”字之后, 让学生再读读这组词语, 并告诉教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境?学生回答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受尽了宙斯的折磨, 等等。这里我把识字教学与融入词串教学之中, 使学生在学习字词的同时, 还能升华他们对普罗米修斯的敬佩之情。再有上面提到的《观书有感》一课的教学, 最后“徘徊”两字的教学, 借助图画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识字, 变抽象为具体, 通俗易懂, 很好地体现第三学段识字教学的目标:放在字义的推敲与揣摩上, 而将认读字音、分析字形的权力交还给学生, 逐步提升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与水平, 并且还能在写字教学抓住行楷书写中“单个字、同类偏旁、整幅作品”的特点展开教学, 渗透对“写字———书法”的理解和教学。特别是最后教师让学生欣赏自己的整幅作品时, 学生在之前朗读诗句体验美的之后, 还感受到了书法的无穷魅力, 增强了学生对语文课堂及语文学科美的感受。

汉字是有生命的, 每一个汉字都凝结着一个生动的故事, 是民族文化的根, 是中华文化的情。不管是低年段还是中高年段, 都应该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 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与阅读 篇3

摘要:探究性阅读与识字教学的开展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那么,怎样正确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识字教学呢?我认为要把阅读与识字相结合,以阅读促进识字。

关键字:探究性阅读识字教学 结合 创造性

阅读促进学生的识字,两者相辅相成,是有利于学生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下面就从两个方面来论述。

一、探究性阅读

1.提高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例如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并适当运用形体语言;另外教师还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最后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方法。总之,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让学生出色的完成阅读任务,并从中获得阅读的兴趣。

2.学习讨论相结合,重视探究过程

小学生的心理告诉我们,他们的兴趣要保持的长久是很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激起他们的兴趣,重要的是要使他们保持这种兴趣,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而适当的增加教学中的讨论就显得很必要了。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产生发表观点的欲望,积极参与讨论。在阅读教学中,讨论的问题要尽可能来自学生。当同学提出问题时,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以满足自尊心和好胜心。这时,教师就要加以引导、点拨,使讨论更加顺利。其次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情境。在讨论中,教师要尽可能以讨论者的身份参与,不要轻易地对学生做优劣正误的评判;对学生的发言,要尽可能给以正面评价。在批评时,教师要注意语气委婉,态度恳切,措辞让人容易接受。这样,课堂气氛平等和谐,讨论才能顺利进行。

3.重视记忆背诵

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训练语感的最佳途径是熟读背诵。诵读多了,就有了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即语感。有了语感,无论听话还是读书,都能理解其含义,感受其形象,判断其正误,体察其具体应用中的细微差别;有了语感,提笔作文,便能表情达意得心应手,遣词造句左右逢源。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记诵积累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熟读背诵的意义,并给以具体的指导。一是背诵的内容必须典范精粹。不过人们易于感觉的还是文字的典雅精练。背诵现代白话文则主要是领悟其哲理,学习其生动性、形象性。二是背诵的方法需要讲究。背诵时不要贪多求快,重要的是背熟,使它成为自己的东西。

二、轻松阅读识字教学

在建立了阅读的兴趣后,教师再与识字教学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自主的识字。轻松阅读识字教学的主体是借助母语教学顺畅特点,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识字氛围。通过以读促识,以识促读的途径,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识字、互助识字,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尽快进入独立阅读和写作打好基础。轻松阅读识字教学的教材内容应通俗易懂,趣味性强,读识材料不带注音;还要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例如有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天文、地理、历史、新科技等。

轻松阅读识字教学意在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识字和阅读的能力,所以还要遵循几个原则:第一,轻松阅读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原则。第二,把握轻松阅读识字的极高能力的原则。第三,要注意阅读识字的快速性原则。借助阅读识字有兴趣,识得快,理解得深,记得牢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随着学生阅读识字能力的提高,适当增加阅读识字材料。第四,要注意阅读识字的拓展性原则。教师引导鼓励学生搞好课外阅读识字,不断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自觉性。

轻松阅读识字教学程序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课外识字交流。检查课外自主识字情况,激励学生主动识字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初步感知字音。学生通过生动的故事、儿歌,初步感知生字字音。2.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以阅读促进识字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认读,让学生在文中掌握字的正确发音。教师通过卡片或影片将材料中的生字词展示出,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接着,流利而有感情地读课文,强化识字。最后,去掉文中标记,让学生把句子流畅的读出来,把生字词的音读准。

通过阅读来促进识字,一方面提高了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识字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黄亢美.《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P66.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卜海梅P60.刘仁增P63.《小学语文教师》杂志,2003年12期

低段阅读教学中关于随文识字 篇4

一直以来,我们低年级的大部分老师都存在着一种理解,“随文识字”就是在感悟课文时认识生字。但同时也有着这么一个困惑:这样一来,一篇课文往往会被切割得支离破碎。

那么,究竟该怎样的随文识字呢?在网上看到这么一篇文章,觉得对我们低年级的老师来说,有很实在的用处,与大家共享。

低段阅读教学中关于“随文识字”的研究 作者:郭鸰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就是识字和阅读必须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识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方法分析汉字,使识字教学在阅读的语言情景中获得生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把汉字的工具性和文化性统一起来,重视文化,尤其是思想感情在语文课当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随文识字”的研究中,我把孩子的识字心理分成四个阶段:初读感知阶段——随理解细化阶段——复习巩固阶段——指导写字阶段。

关键词:随文识字

识字与阅读

识字心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1-3年级是识字的高峰。要抓好这个阶段,应该把识字放在教学的重要的位置上。根据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还要重视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注意课内外的联系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就是说,小学低段语文学习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识字,在识字的同时还要重视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面对一篇课文,我们既要考虑识字,还要考虑学文。但是我们教学的时间是有限度的,这就需要合理的分配课程资源,向课堂的40分钟要质量。怎么要质量?我们必须弄清孩子的识字心理,顺应了孩子的识字心理,我们才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我的理解就是识字和阅读必须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识字。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一切感知方面的学习,需要相应的正常的感觉分析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把一篇课文中要求认识的十多个汉字的音、形、义集中在一起解决,难度大,效果差,因此,我对怎样既落实识字,又不忽视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

我认为识字教学,尤其是要求会认识的字,不要过重字形的分析,应强调整体上记忆,个别有规律的可以分析,但适可而止。要求认识,不一定很精确的记忆,以后见到这个字能猜测出来也是可以的,更不要见字就组词,没完没了地拓展,所以,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反复与生字见面的方式让学生识字,应该是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师不要急功心切,不要指望着一课的生字,在一节课内都让学生掌握,其实也是不可能的,允许学生之间有差异,允许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的巩固。

我把孩子的识字心理分成四个阶段:初读感知阶段——随理解细化阶段——复习巩固阶段——指导写字阶段。根据这个情况,在随文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初读感知阶段。

1、随课题识字,分散难度。

北师大版的课文中,很多要求认识的汉字,在课题中就出现,因此,教师可以在揭

示课题时,就让学生识字。

如《小闹钟》一课,我是这样设计引入课题的:通过一个谜语,揭示出课题后,出示小闹钟图片和词语:“小闹钟”,(“闹”和“钟”是本课要求认识并书写的汉字),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问:你见过闹钟吗,他是用来做什么的?(教师在问这个问题时,也是对这两个字进行范读)生自由说后,教师就让学生和可爱的小闹钟打个招呼,并在学生个别读时,相机表扬:“你的“闹”字鼻音读得准,“钟”是翘舌音,舌头翘得真到位。最后,一起和它打个招呼。通过反复地读课题,“闹钟”二字的读音就解决了。

这两个字,也是要求书写的,因此,在读准字音后,我还注意把字形和音义联系起来,做到见形而知音义。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还注意抓题眼,运用字理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你想怎么记 “闹”和“钟”?学生记忆后,教师顺势把学生带入一种情景记“闹”:我们来到市场门口一看,里面真热闹。“钟”,给学生出示古代的铜钟画面,并发出撞击的声音,学生一下就记住钟是“金字旁”,接着,板书“闹”和“钟”字。

这一过程,符合低段学生的学习曲线规律,分散了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体现了字理识字具有的博采众长的兼容性,而且还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再相机点拨,自然而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教师在让学生分析字理的过程中,就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给他们更多更易联想的线索,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养成重领悟,重意会的审美习惯,逐步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2、按照规律,安排步骤,朗读中反复认读。

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是随文识字的优势。既然有语言环境,大部分生字学生就自己能解决,比如联系上下文猜字,借助拼音等,所以,我们认为学生进入课文阶段,教师先不要范读课文,因为教师一范读,学生凭借临时的记忆,大部分字就顺下来了(临时记住的字,我称为“假认识”)那么学生真的解决了生字问题了吗?我看未必。这样学生在自学生字的时候,就忽略了很多本来不认识的字。如果教师没有范读,开始就让学生自己读书,那么一遇到生字学生就要动脑去解决(这里也可能出现以前学习过又忘记的字)。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经历了一个不会到会的过程,会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读准字音,初步感知字形,允许模糊记忆。这种初步感知阶段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步进行:学生自读(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同桌互读(这也是一种识字方法:听读识字)——教师把本课生词从课文中摘离出来让学生认读(初识字义)——把单字从词语里摘离认读(正音)——检查读——全班读。从以上程序不难看出,我们在教学时力求体现随文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小闹钟》一课,我通过学生自读、老师范读、同桌互读、个别读、赛读等多种形式进行随文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读准字音,初识字形,初步感知字义。

3、运用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识字热情。在《小闹钟》一课初读课文的检查这一环节,老师把生词摘离出来认读时,不是枯燥地简单地让学生读两遍了事,而是通过教师的评价语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感受识字的快乐。如:“抓小偷”,学生读后,教师评价:你的手可真厉害,一子就把小偷抓住了,谁再来读?这一次,学生不仅把字音读准了,还加上了手的动作,不用分析,学生都能记住“抓”有个提手旁。再如,读“老鼠”,教师评价:你的“鼠”字翘舌音读得真准,而且,我听出来你肯定讨厌老鼠。学生再读的时候,不仅字音准,还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为学习课文打下了情感基础。

二、随理解细化阶段。

通过第一时段的教学,学生初步读准字音,感知了字形,但对生字还没有完全的把握。所以,要让学生进入生字的具体细化阶段。在什么时候细化合适呢?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放在学文之前,二是学文之中,三是学文之后。三种方式各有利弊。学文之后再认读生字,这样操作的好处是经过了反复的读文,对字形的感知越来越加深,但对字义的理解尚欠缺;学文之前就记忆字形,这样操作的好处是为学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缺乏语境,认读记忆很死板。当代的识字训练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注重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这要求识字训练应当有机地和阅读等其他语文训练结合起来,在整体发展中求得最佳效果。边读文边识字有利于识字与语言环境的结合,还能为理解文本提供有力的帮助。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运用多种方法解字义,随理解识字,感受汉字的奇妙。

教《小闹钟》一课中的生字“劲”和“惯”时,我把识字训练揉合在阅读中进行,不但完成了识字任务,而且借助识字推进了阅读进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情意感受:

师:小闹钟又来到小熊的家,看见了什么?

生:一起读。小闹钟看到——女生读纸条,男生读小熊在干什么?

师:小熊有个什么坏习惯?(板书:睡觉)小熊多想把这个坏习惯从心里请出去啊。,你们看,“惯”字有个什么部首?为什么?

生:“惯”字有个竖心旁。因为习惯已经藏在心里了。

师:是呀,小熊心里很想改掉这个坏习惯,所以在纸条上写下一行大大的字,谁来大声读给我们听听!

师:小闹钟看到这一切,做了什么?指名读(板书:使劲闹)为了把小熊叫醒,用了好大的力,你们看,“劲”有个力字旁呢!谁来叫叫小熊起床?(指导读好出语气。)

这一教例中,教师把汉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和句子联系起来,使汉字的形、音、义三个基本因素紧密联系、相识字互沟通,教师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形象生动地把识字训练的部分目标,融入到读解课文中去,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

再读课文时,我们不仅可以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进行字义的理解,还可以通过比较、借助插图(如;随课题识记的“钟”字)以及直观实物去理解。

汉字中的每一个常用字,几乎都蘸满了文化琼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把汉字的工具性和文化性统一起来,重视文化,尤其是思想感情在语文课当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恰如其分的运用各种方法分析汉字,使识字教学在阅读的语言情景中获得生命。

三、复习巩固阶段。

根据记忆的规律,是由模糊到精确的,但要经历个反复呈现的过程。学生能不能记住生字,经常复习与巩固很重要,学生记的快忘的也快。所以每隔时段教师要让学生再次认读。在操作上,可以分析完字形就认读,也可以学完课文之后,再次认读。认读的

方式要多样化,趣味化,如采取游戏的方式(找朋友、开火车、摘苹果)。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再见面。我主张每课都识字,每课都认读,要不断的强化识字过程。

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根据本课的生字,进行重组,形成一篇包含

本课生字的又一短小的文字,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认读情况,又使学生多了一次接触语言文字的机会。《小闹钟》一课我就安排的是小熊写给小闹钟的感谢信。信里涵盖了本课的所有生字。

四、指导写字阶段。

写字也是对生字的巩固,教学时不要为了写字而写字。教材关于写字的安排,有的字是本课出现的新学的字,有的字是以前课文出现的学过的字。那么对于学过的字,孩子是不是就记忆扎实了呢?这也不一定,所以即使学过了也要注意复习巩固,可让学生说说,这个字是怎么记住的。要求会写的字,不仅要牢记字形,还要懂得意思,所以,对这类字,教学时应该拓展一下,如组词,说话等。写字指导要严格要求,首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找规律,以及提出注意的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度的点拨,讲解。一定要注意结构、笔画、笔顺、起笔、收笔等。教师的范写很重要,每一笔要让学生看清楚。在实际操作中,有的老师往往忽略写字过程的指导,盲目地操作,比如,有的学生根本就没看老师是怎么写的,还有的老师站的位置不对,写字时挡住了学生的视线。有的甚至用课件代替写字。教师要注意学生写字卫生习惯的养成,要经常地提醒。每个字写字数量不易多,但要有质量,也就是写一个像一个。写字后,教师注意检测与评价。

综上所述,随文识字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识字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而通过阅读和说话造句、写作等练习又巩固了识字。明确了这一点,就能使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贯彻识字为重点,把课文的阅读和口头、书面表达的练习服从于一个重点——识字,使学生所学的字词在讲读课文和各种口头、书面的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又不忘记识字的目的,在阅读和口头、书面练习的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字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口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中的识字 篇5

关键词:语境使用和创造写出转移和同时识字阅读组合学习

语言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课程,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方式也应该是语言实践。对于低年级文化教学这一重点,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习这个词是固定的。简单的识字分类,虽然能够基于汉字的特征的语调,让学生通过类,但毕竟大多数学生或不同语言的灵活组合出现在语言中,也就是说,在阅读文章方面,出现的单词没有很规律,如何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的独立识字,学习词汇,从而提升阅读理解和情绪,学习的深度和深度,深入,同时加强使用词培训,并有效地教导这个词的阅读和表达,以提高服务。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识字与整个文本的感知和理解有关,基于文本的搬迁表达显示了学生学习的结果,特别是词的使用。可以说,识字和阅读理解是互补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着手,认真地相互促进。

首先,从语境中学习这个词,倡导读写能力。

学生学习汉字,最终用于阅读理解和表达服务,所以一个词可以用在哪里表达什么意思必须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在知识的这个词,是建立在文本的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当学习的话,你可以结合文本,从心灵的开始的意思,当这个词可以进行 基于文本的扩展,显示阅读理解的结果,也显示了准确使用新词。

对于任何一个阅读文本,学生总是从整体的感觉开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文化素质有限,对于文字的学习,一开始是从听力开始,无论是听老师的阅读,还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他们的新词学习,都是从听发音开始,记住词的名字,用新朋友的第一印象,听到发音。对于一个新朋友需要继续熟悉成为一个老朋友,学生学习单词是一样的。听力和阅读后,你需要有一个对话过程,让学生阅读自己的语言,学生继续看到和阅读的词和词进一步整合的词为词更准确。

在整个过程中,许多孩子存在顺读读现象,这是听读最大的问题。孩子对字的阅读是基于对文本的熟悉,因为低年级孩子的记忆力非常强,他们可以通过重复阅读文本的内容来阅读,但是这个词不是坚实的学习。这要求我们逐渐缩小上下文,从文本到句子,从句子到语言 词的话,逐渐集中,最终会意识到学生在学生的眼中,心中。换句话说,根据学生的整体感知文本,我们可以分别呈现包含单词和单词的具体陈述,以便学生可以阅读。除了突出关键词之外,他们还可以缩小学生的解释性词语的范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新词的组成将有一个浅显的理解,阅读理解也是一种促进。然后专注于新词的词汇,使学生阅读,最终专注于一个单词,引导学生阅读,评估是学习的关键词。通过一步一步的缩小上下文,学生逐渐专注于学习,凸显了读写能力的重点。

学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理解这些词语,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阅读,或者创造一个新的语境,在新的文本中隐藏的词语,而选择和阅读的内容,形式,主题,情感相似的文字,让学生为环境,找朋友。这种外展培训不仅能有效地发现学生的识字结果,而且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内容,丰富学生的内容和情感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让本课的学生新朋友找到 出来,鼓励学生尝试使用新单词,用新单词做出新的句子,该单词将实施到位。

在这种重复但不是单调的语言实践过程的循环中,学生不会留下新词的研究语言,这将会识别,阅读,解决,有效的整合,使得对词的研究更加坚实,文本阅读和理解清除了障碍,为内容和情感奠定了基础。

第二,扫盲驱动写作,写作和考虑。

学生学习这个词,需要从声音形状开始在许多方面实现意识,理解,使用,写作,并在有效整合阅读,我们实现了大部分目标,但学生为主词不仅掌握了实施语言的使用,还使用了书面表达,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和美观地写汉字。然而,初中文化素养要求的数量相对较高,第一段认识1600字左右,会写约800字,加倍的条款加上识别之间的差异,使我们在具体的识字教学要做的是在转移的基础上促进同步,使第一次写后,多写少,识别精细写。的

由于读写能力相对较大,我们必须努力工作并阅读 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有效地传播识字,使学生使用各种方法灵活识字,有效保护学生有兴趣学习的词,避免大量学生因为学生积累而造成的过度心理压力和识字困难。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文本散布分布的特征来阅读内容的内容,主要词汇出现在学习的主题中,同一类型的学生的文本集中在学习,更复杂的单词集中学习,具有灵活设计的扫盲任务分解,而且在不同部门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有效的识字扩展。例如,第二版的教科书第二版的第十四单元的第一卷的第二版在第二正文小米种的水稻,主题包括母亲,物种或一个复调词,那么你可以把这两个字放在主题上学习,着重于母语写作和发音的指导。在文本研究中,有多种方法来分类识字,例如,文本上的字符的摘要:鸡,鸭,猫,猪等,以及新词的文本也愿意加入这种类型的学习,使学生反狗,旁边的鸟字旁边的心和其他不同的自由基积累,同时指导学生找到汉字的语调 形状和意义的链接之间的搜索正确的方式记住词的形状,结合语言世界中的语言训练,让学生使用你愿意加入我吗?要表达培训,一词的学习和使用一体化。其他词可以放在不同的部分,特征,上下文分类学习,有效地分散识字的数量,同时扩大识字方法和范围。

对于学生知道这个词,我们不需要每一个字来指导学生写作,需要仔细指导,有效的升级。同样,小型的母鸡品种的水稻,例如,文本要求学生写八个字,但需要特别的指导和关注是不够的学生,老师会带领学生选择,如母亲和结构不是容易把握,词和第五个字由和娜娜一词转化为一个点,老师会通过有效的风扇写,指导学生观察写作和写作规则,美容,谦虚和美丽的话。对于这样一个关键词,老师先引导学生写,也就是掌握汉字的基本字,识别他们在字字中的位置,认真写好。同时精炼汉字笔画的写作要求,笔画伸展,美观,少数 通过连续观察,对比,评价,提高,学生提高写作的态度,习惯,能力和效果。虽然我们只是指导一两个关键词的写作,但是渗透的意识,培训方法可以实现有效的迁移,让学生写下每一个字。

第三,扩大课外学习,激发读写兴趣。

我们通过阅读成功地完成了识字教学,识字结果应该为学生的阅读服务。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识字和阅读方法,但接近文本提供的文字不满意学生的语言学习,我们必须有文化这种有效的辅助,使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语言世界,课内课外,以阅读为主题的阅读尝试,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自我识字的习惯,一个需求,学生通过扩大阅读,读写能力远远超过课程标准的下限。

我们的语言教材中的文章是以不同的主题组织在一起的。然而,专题文章的数量有限,并且教科书的数量可能有限,这要求教师作为导航旅行。学生对更广泛的语言世界的观点,如 儿童推荐阅读文章,让孩子可以进行更多的材料积累的主题,同时更多的理解的话,使阅读,阅读,读写一起推动。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教科书教科书第三版是北京第一座着名的建筑物。学习本单元后,老师可以推荐学生收集更多关于景点名称词汇,了解国家,了解家的同时,可以联系生活素养,同时推荐阅读简单的景点旅游,让学生享受不同景点的特色,知道更多的话。第二是关于身体的不同器官,学生在新词中学习文字,老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人体的相关器官童话作品,学生同时了解自己的同时,更能巩固学习的新词,理解美妙的人文科学。

当然,其他文本也可以用来扩展这个主题。每个主题的优秀文章可以作为学生阅读素材的原材料,这需要教师自我阅读,屏幕,推荐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读写服务的作用并在阅读丰富的认知成功 岳,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识字率,使用识字方法为自我识字提供更好的平台。

阅读教学中的识字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教材单元主题是“快乐的夏天”,分别由:《识字4》、第13课《古诗两首》、14课《荷叶圆圆》、15课《夏夜多美》、16课《要下雨了》、17课《小壁虎借尾巴》和《语文园地四》组成。本组教材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专题组织材料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写夏天情趣的,还有写夏天的气象常识的。学生可在本组教材学习过程中,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这组教材的导语,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向往和对本组教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9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3课《古诗两首》、14课《荷叶圆圆》。

3、引导积累一组搭配恰当的短语。例如“美丽的夏夜” “可口的松果”。

4、引导发现并运用形声字的方法识字。继续指导读好“问句”“感叹句”,体会不同语气所表现的不同心情。

5、继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79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发现并运用形声字的方法识字。

4、继续指导读好“问句”“感叹句”,体会不同语气所表现的不同心情。

四、教学建议:

1.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且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

2.教给学生如何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让学生朗读儿歌禾童谣,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五、课时安排:

识字4 1课时

13、古诗两首 2课时

14、荷叶圆圆 2课时

15、夏夜多美 2课时

16、要下雨了 2课时

17、小壁虎借尾巴 2课时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学与识字初探 篇7

一、识字是阅读的前提

张秀琴老师的《直映认字》已经“入户”我们幼儿园4年了。4年来, 我们注意结合幼儿的心理及生理需要, 以整体认读形式来认读, 只认不写, 不追求识字量, 重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努力创设相应的文字环境, 各班老师创设文字主题墙。例如, 关于人体、关于中国地图各省市名称的介绍;把故事布置在语言环境区, 让幼儿利用课余时间, 在教师的支持、鼓励、引导下进行识字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幼儿识字的兴趣, 又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 我们还在幼儿活动室、寝室、洗手间等适当位置张贴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文字, 引起幼儿对文字的注意。同时, 我们的认字活动也渗透在其他各个领域里。语言活动是最能体现认字量的, 我们在教学诗歌时, 会要求小朋友把自己不认识的字用笔圈起来, 然后一起“吃汤圆”———认识一个字就用橡皮擦擦干净, 也就表示吃了一个“汤圆”。最后, 能流利朗诵诗歌时也认识了一些新的字。在科学领域里, 常常会用到记录表。到了大班的小朋友已经不再喜欢用直观的图示来表示, 喜欢用词语来明示。我们就在记录表上能用文字的尽量用文字。遇见不太用的字、词我们才用图示;各种生活上常用的物品, 就绝对不用图示。在区角活动中, 我们的引导使幼儿多看、多摸、多做, 丰富幼儿知识, 开阔眼界。从认字入手, 激发幼儿的内部动机, 可以保证幼儿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取得积极的阅读效果。尽管有时幼儿在运用感官时显得不符合逻辑, 不协调, 不尽如人意, 但教师会适时地加以引导, 同时配合运用看、听、讲及语言描述等手段进行潜移默化的启发, 逐渐培养幼儿的认字兴趣。比如, 幼儿认识了“刀”, 他会把“力”“刃”都念成“刀”。这时我们就以象形字和会意字的意义来解释这三个字:“刀”的背面是平平的, “力”要使出来才有用, “刃”是刀能切肉的地方。这一系列解释, 能使幼儿的思维层层展开。

二、培养识字阅读习惯

吕叔湘先生曾这样讲:“从某种意义上说, 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以兴趣为主线, 以游戏为手段, 以鼓励为动力的全新的科学汉字教育方法。幼儿的语言是通过模仿周围的环境而获得的, 教师在平日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幼儿都看在眼里, 听在耳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个规范的、优美的语言环境, 正确的发音、规范的语法、准确、优美的语言……都会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这样的环境能给幼儿一种美的享受, 并能激发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性, 促进幼儿自主模仿与学习, 自然习得语言的运用。这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

我们根据大班孩子的身心特点, 在图书角提供了多样化的阅读材料, 有图书、图片、识字卡片等读物, 所选的书籍色彩鲜艳、形象突出、画面清晰、内容富有童趣。如《看图说话》《幼儿画报》、自制图书等, 文字出现频率相对较高, 并放置书架上, 能够使孩子方便地拿取。在开展的一些阅读活动中, 我们还尝试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活动。如:在阅读活动《唱歌》中, 我运用自制课件让幼儿欣赏多媒体动画, 它的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特点, 激发了幼儿浓厚的阅读兴趣, 使其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愉快的学习态度。这不仅加深了对儿歌的理解, 还提高了对文字的敏感度, 活动效果较好。因此, 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也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三、家园合力, 全面提升

在园期间, 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时间, 如晨间活动、饭前、午睡入睡前、离园前等等, 采用课堂的看书欣赏与游戏性的不看书欣赏相结合, 听录音与听老师朗读及听幼儿朗读相结合的方式, 让幼儿识字。在家里, 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因而, 我们非常注重家园间的共育。我们也在指导家长的过程中, 提出了相应的两个要求: (1) 注意方法, 与老师统一思路, 不以单一的识字量为目标, 着重培养幼儿的兴趣; (2)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天和幼儿共同阅读, 从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识字环境和氛围, 让孩子随时随地广泛接触汉字,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地认识汉字。

王芳老师说, 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希望———民族的希望, 世界的希望, 人类的希望。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 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根据《纲要》提出的语言教育任务, 我们力求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上, 既体现语言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又充分发挥整合教育的影响作用, 以求得整体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大班识字,早期阅读,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刍议阅读教学中渗透识字方法 篇8

一、在预习中读准字音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我们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吧(读出字音),还有谁你不认识?快把它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到课文中认生字,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二、在合作中学习生字

合作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四人围坐,每个人都用右手食指指着生字字条中的生字,从小组长开始,轮流教读,每个字连读三遍,其他三人跟读三遍,教读者一时不会了或者教错了,其他三人中任何一个可马上提醒或纠正,强化了对字音、字形记忆。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各自的识字方法,并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领悟、进而掌握最佳识字方法。通过这种简单的合作学习,所有的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有“画”这个字,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画竹叶……”的“画”和“一幅画”的“画”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动作”,后者指“图画”。再让学生说说谁会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这样教学,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让学生理解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再如《阳光》一课中有“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学到这里时,我让学生打开书第17页,读儿歌《猜一猜》中的句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通过比较读,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长”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不同,字义也不一样。

(1)图文对照或实物演示法。即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实物演示或亲手操作来理解字义。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的“鼓”字,字义比较抽象,教师可教会学生先认清字形,再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理解“鼓”的意思,或让学生演示吹气球来体会,理解字意。又如在教学生字“茎、根、叶”时,可让学生对照植物的图片看,从图片上找出植物的茎、根、叶,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就记住生字了。

(2)课文与生活联系法: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课文内容,从而理解生字的意思,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如《司马光》一文中的“慌”字,字形不好记,学生初学时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认字形,从“心慌”入手,记住“慌”是竖心旁,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体会说说:“你什么时候才不慌不忙?”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说出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不慌不忙的例子。这样将自己学到的字词同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加深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3)语境串联法。这是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即把生字放到词、句、句群中去理解,在字、词、句的联系中体会字义,以此帮助学生及时建立句、句群以至段落的概念,树立联系的观点。这样,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即理解了词义,又发展了语言。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中有一句话:“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生字“曾”、“迈”和“荆棘”学生都不懂,只有将生字放入词语、句子里,再给学生讲解,学生才会体会字义。

四、在阅读教学中巩固识字

可以抓住孩子喜欢童话故事、爱表现的特点,举行故事会、朗读赛等,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字喜欢的童话故事读给同学听,但要求他们提前做好准备,把故事中不认识的字要提前想办法认识。如:请教别人、查字典,还可以用结合上下文猜字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要与师生间的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同学间的互相交流和讨论,达到识字成果的共享和巩固。通过这样的活动,使他们充分体会到识字用处识字快乐多,进而提高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阅读教学中识字教学的贯穿。只有在阅读教学中贯穿识字教学,才能使学生在感悟文章内涵的同时,掌握词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以《卧薪尝胆》为例。

①首先是对标题“卧薪尝胆”的理解。

师:同学们,这课题的内容就藏在一个小节里呢,你能找到吗?

生:(阅读后)第四节。

师:哪句话解释了“卧薪”?哪句话解释了“尝胆”?

生1:“卧薪”,“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生2:“尝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

师:为什么要“卧薪尝胆”呢?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本课内容吧!

②接着展示本课需要认识和掌握的生字词,并把这些字词分成三组,如下。

第一组:“吴国、越国、败仗”

第二组:“夫妇、表示、奴仆、建议、免除后患、灭掉”

第三组:“屈辱、柴草、耻辱”

第四组:“转弱为强、报仇雪恨”

教师同时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组对应一组词语,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把词语连成一两句话复述课文内容,回答得最全面、内容理解最透彻的小组加星。

③在每一组同学复述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本课的识字教学,遇到不懂得的地方及时提问,同学或老师解答,直到弄懂为止。

这样,识字教学始终贯穿于文章阅读教学中,引领着整篇文章的脉络,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这些词语的音、形、义,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扩散能力。

(2)阅读教学中识字教学的迁移。 “要养成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唯一的方法是教师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文字的环境,让学生在语言的海洋里游泳。”——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语。这里的“语言的海洋”,即创设具体的教学环境。

以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4》中“读读背背”一栏的八个成语为例。

成语展示: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发奋图强、救亡图存、卧薪尝胆、催人奋进、羽翼丰满、报仇雪恨

师:这八个成语使你想到了哪个故事?

生:《卧薪尝胆》。

师:那么,能否回忆一下故事内容,使用这八个成语,再次复述一下故事呢?

生:开始,越王勾践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回国后他发奋图强,救亡图存,卧薪尝胆,他的事迹催人奋进,最后他羽翼丰满,终于报仇雪恨。

师:学以致用,完成填空。“会稽一战,越国兵败,越王勾践万般无奈,( )来到了吴国,勾践夫妇为吴王做牛做马,受尽了屈辱,只求 ( ),勾践回国后( )( ),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最后,他终于( )了。”

生:忍辱负重、救亡图存、卧薪尝胆、发奋图强、报仇雪恨。

教师联系已学的《卧薪尝胆》一文,创设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体会这八个成语的内涵,因为学生对此故事已非常熟悉,所以理解起来得心应手,既学习了这八个成语,又重新温习了一遍《卧薪尝胆》,巩固了知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阅读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到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以后,不仅课内注意识字,课外也会利用各种形式识字,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上一篇:幼儿园普通话教案课件下一篇:送给闺蜜的温暖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