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识字比赛的方案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年级识字比赛的方案(精选6篇)

一年级识字比赛的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识字是孩子进行阅读与作文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读写与阅读,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同时也更加深入的研究我校《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提前读写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我校一、二年级组定于5月11日举行识字比赛。

二、参赛对象

每班进行预赛后推选10人参加决赛。

三、比赛内容

1、试题:学校打印卷

2、内容:一年级:已学过的 字与课外识字相结合。

二年级:优美文章一篇。

四、操作流程

1、向学生宣传发动,明确比赛要求

2、进行比赛

(1)比赛时间:2012年5月11日下午第三节课

(2)比赛地点:一年级实验班二年级实验班

3、评委评奖

4、颁奖

五、比赛规则:

1、以考题中的字数为满分,每字占一分。

2、实验班按照本班人数的40%划分一等奖名额,班级按照总人数的40% 划分一等奖名额。

六、比赛形式:

1、四五年级每班选拔出7名同学参加小监考老师的专题培训。

2、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监考老师一对一检查。

开发区中心小学2012、5、7

浅谈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教学 篇2

[关键词]识字;识字教学;孩子们;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一年级识字量大的特点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学习目标。目标的提出,顺应了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那么,怎样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培养学习能力,让学生从想学、乐学到主动学呢?下面简单谈谈我的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灵活多变

识字教学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个“阵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方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孩子识字兴趣,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春雨的色彩》一课中,贴进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都特别感兴趣,我采用分角色朗读,带头饰表演读的读书方法,激发了学生和学习兴趣,不知不觉,孩子们就学会了本课的生字。

2.“猜字谜”识字

“猜字谜”识字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孩子们喜爱,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引导孩子们自编、互猜字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如“告”字,孩子们编:一口咬掉牛尾巴;“拿”字“掰”字,合手拿,分手掰。

3.加减法识字

在教学识字 中,我用“练一练”来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如:木+寸=( ) 王+元=( ) 宀+元=( )……还让学生自己编题,在课堂开展竞赛,帮助学生记牢字形。

4.“换部首”识字

汉字中大部分是形声字,可以利用其形旁的区别和声旁的联系来进行识字。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换部首”识字方法的探究,发现了一些形声字学习的小秘密:声旁表间,形旁表义;只要声不变,换上不同的形旁就可能组成一组音形相近的字,如以“青”为声旁能成“请、情、晴、清”,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5中的“言来互相尊重,心到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

5.“火眼金睛”

准备孙悟空的图片及有关的卡片,再出示形近字的卡片。如:办--为 渴--喝 清--青等字,让孩子们比较,巩固记忆。

二、课外识字,方式多樣

课内识字是识字教学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课堂外的识字往往更加丰富、更为重要,我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识字。

1.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尤其重要。我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在家里的物品上贴标签。如:在电视上贴“电视”,在冰箱上贴“冰箱”等,这样孩子们的兴趣主更浓了,加上经常见,自然就记住了。

2.用读故事的方法激发识字兴趣

儿童故事都是图文并茂,并且汉字上有汉语拼音。可主孩子多读故事书,这样不仅能激发识字兴趣,还能培养观察图的能力,为习作找基础。

3.利用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进行识字教学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识字愿望,只要我们积极引导,一定会收到好效果。我利用周围的文化氛围进行识字教学。如教室墙壁上的“今天我值日”,校园的草坪上的警示牌“别踩我”等。

4.利用社会环境进行识字教学

孩子们吃的零食的包装上有汉字,街上商店的店名等,这些都是识字的活教材。

5.巩固识字的方法也很重要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记得快,忘得也快。怎样巩固识字是非常关键的,不然方法再好,也是一时的快乐。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配配对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有趣、有效的巩固练习。

总之,教无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大胆改革、勇于探索、不断向高效课堂迈进,让孩子们能在愉快的氛围里自主地学习,给孩子插上翅膀,在识字的自由王国里自由翱翔。

小学一年级写字比赛活动方案 篇3

书写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练习,结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要求,同时为了使学生重视写字练习,进步学生的书写能力,大面积进步写字教学质量,预备举行本次写字比赛。

二、比赛时间

20xx年 4月24日

三、比赛范围

初赛:一年级全体学生(班里举行),复赛:每班5名同学,分班举行。

四、比赛要求、内容

一年级学生用铅笔书写,内容自选。

五、评比标准

1.书写规范、正确、工整、美观,字迹大小匀称,整体效果好。

2.总分为10分,保存小数点后一位。

一年级识字比赛的方案 篇4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努力营造全校读书氛围,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崇尚知识、热爱读书的浓厚氛围。让师生爱上阅读,学会思考,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二、活动目的

根据学校“校园读书节”安排,结合在学生中开展的读书活动,特在一年级举行“我阅读 我快乐 我成长”讲故事比赛,此次活动的开展是对学生读书活动的检测和拓展。

三、比赛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6年4月14日下午。地点:阶梯教室或操场

四、参加对象

一年级各班选2-3名学生参赛。

五、比赛要求 1.故事内容健康、高雅,格调清新、明朗,充分体现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2.故事取材要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主要以中外名著、童话故事或自己亲身经历的童年趣事为内容,可以尝试有创意的表演形式;

3.参赛选手必须在3—5分钟内脱稿独立完成,普通话标准,表情丰富,动作自然大方。

4.主题突出、鲜明,健康向上,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内容充实,结构合理。

六、评分标准

1.故事内容(20分):故事内容健康、高雅,格调清新、明朗,充分体现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2.语言(30分):语音准确,声音洪亮,表达自然流畅,节奏优美,富有感情。

3.表达(30分):表达自然得体,动作恰当,感情处理得当,富有创意,引人入胜。

4.形象(20分)服饰得体,举止动作自然大方,上下场致意、答谢。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5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9名,其余为优秀奖。

八、评委名单

刘巧玲、张丽芳、付荣清、张小红、张爱华。备注:

1.字幕:“我阅读 我快乐 我成长”讲故事比赛。2.请一年级班主任下午第一节下课后带学生到阶梯教室。

3.比赛顺序由班主任抽签决定。宁化第二实验小学

一年级识字比赛的方案 篇5

阚家小学 姜洪泉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朝、霞、夕、蝶、蜂、碧、紫、千、李、杨、秀”13个字。

2、掌握两个难记字:“碧”和“紫”。

重难点:

1、字音上,知道“朝”是一个多音字,并能准确读出“朝”在文中的读音。

2、字形上,能用归纳相同部首的方法识记“雾、霜、霞”、“蝶、蜂”、“李、杨”;能用直观的方法识记“碧”、“紫”。

3、字义上,重点了解“朝、夕、秀”。教学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认读。

2、多音字 “朝”要在词语中辨认,一个读音是文中“朝霞”的“zhao”,介绍另一个读音“chao‘

3、“雾、霜、霞”都有雨字头,“雾、霜”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霞”可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假—霞)。“蝶、蜂”都有虫字旁,也可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忆。

“李、杨”有木字旁,联系生活中的姓氏记忆,“李”还可用加一加记忆(木+子)、减一减(季去掉撇)的方法记忆,“杨”可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忆(汤—杨)。“碧”字编成顺口溜:王老师,白老师,坐在石头上讲故事。“紫”是形声字,教学“紫”字可欣赏多媒体图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当你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景象时你会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当学生看到秋天万紫千红美丽的画面时,一定会兴趣盎然,尽情发言,也许还会出现一个小高潮。)

4、“朝”既是一个多音字,又是较难理解的字,“朝霞”的“朝”是“早晨”的意思,可在句子中理解“同学们迎着朝阳,走在上学的路上。”“朝东”的“朝”

则是“面向”的意思。“夕”经常与“朝”连成词,如“朝夕相处”,也可放在句子中:同学们在学校里朝夕相处。“傍晚”的意思也就出来了。

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 篇6

关键词:一年级;识字教学;教学方法

新课改后的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年级语文实验教科书》中,要求学生的识字量特别多,识字教学又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好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怎样让小学生把课文中要求认识的字都认识并记牢呢?这是件令教师们很头疼的事情。我本人担任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也有几个年头,下面就说说我在识字教学中总结出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丰富的识字环境和氛围

新教材的每篇课文中要求学生认识的字都在10个以上,再加上要求学生会写的字,最少也有20个。这么大的识字量,要求学生在课上全都认识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下或在家里认字,这就要求给学生创设识字的环境和氛围。我首先和学生家长联系,要求他们把学生要认识的字做成生词卡贴在床头等位置,学生可以随时在家识字。在学校里除了利用黑板报丰富学生的识字环境外,我还精心布置好教室环境,在教室的一面墙上贴上要求学生认识的生字、词语或图片,借助这些字词的具体运用情节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识字意识。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因此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

(一)猜谜语识字

学生年龄小,如果让他们单调地读、记生字,效果很差。如果教师编字谜,让学生猜字谜,这样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三人同看日出是春”“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告”“一半水里游,一半吃青草是鲜。”我发现,在让学生猜字的时候,就连一些学习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想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加一加、减一减识字法

加一加、减一减识字法就是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字形、部件、独体字等,进行加一加、减一减就成了新字的方法。如:禾+中=种,日+月=明,白+水=泉,植-木=直等。学生在数学课上学过加减法,在语文课中也有加减法,觉得很好玩,在玩的过程中识字,使学生乐学、好学。

(三)比较识字法

有一些形声字或字形相近的字,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着来记忆。如:清、情、晴、蜻、睛,这几个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声旁都是“青”,它们的韵母都是“inɡ”。“晴”的形旁是“日”,表明这个字与“日”有关,是天气晴朗的“晴”。再如“火、伙”、“半、伴”虽然这两组字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还有“妈、奶、姐、姑、娘”,因为妈、奶、姐、姑、娘她们都是女的,所以这些字都是女字旁。运用这种方法能使孩子牢固建立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有效地提高识记效率。

三、鼓励识字

一年级的孩子们的特点是都喜欢听表扬的话,都愿意得到教师的奖励。因此在学习生字的时候,我把要求学生认识的字先板书出来,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比一比谁记得快,谁记得多。记得快的、多的予以表扬和奖励。这样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学生争相识字、记字,希望自己比别人记得多,争当识字冠军。

四、生活中识字

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因此识字教学也应该是开放的,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我们要运用好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识字。如:和妈妈逛街可以识字,认识街上的广告牌、店名、食品的商标等;外出游玩可以识字,认识公园里警告牌上的字等;看电视也能识字,认识一些动画片的名字、一些地名等。这样既扩大了识字量,丰富字词积累,又培养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增强了我要学语文,我要识字的意识。

上一篇:进一步强调科学发展观下一篇:中小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