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制课件管理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1年12月26日,全省市县教育局长们齐聚近代思想家魏源的故乡隆回,参加全省现代教育技术现场会。这是继“桂东会议”后,我省再次在国贫县举办这一现场会。在六都寨、石门、雨山、周旺、一中、二中等现场,代表们认真探访、观摩着,兴致勃勃谈论着“隆回经验”。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神奇魔力,同样让老师和孩子们“容光焕发”。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自制课件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自制课件管理论文 篇1:

关于校园网络在教学中几点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每一个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如何充分开发、挖掘校园网资源,服务于教育教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我校的一些尝试和教训来阐述校园网络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影响。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校园网络 信息化 数字化

随着我国教育网络化、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的不断向前推进,郑州市教育系统紧跟时代的步伐,在2002年实施了"校校通"工程,每一个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千兆光缆连接着几十、几百家中小学校,百兆线缆直通桌面,这使得我们坐在办公室里,或在教室里通过宽带上网冲浪、享受网上影视、娱乐聊天、实施远程教育的梦想成为现实。那么如何充分开发、挖掘校园网资源,使许许多多的网络资源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共享、许许多多教育教学信息能得到充分的交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借此机会,谈谈我校的一些尝试,旨在抛砖引玉。

一.发挥校园网络环境功效,培养师生信息素养,应抓意识先行

1.抓教师意识先行

为了迎接新世纪对教育的挑战,我们充分认识到建设校园网络之前,应该先让全校师生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意识。因此,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新世纪"现代教师应当了解哪些教育新理念"、"现代教师应当具备哪些信息素养"为主题的大讨论,让全校教师在讨论中统一认识,形成共识,并利用例会向全体教师传达上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场观摩与研讨会议"有关精神;积极搜寻《聚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篇》系列报道等有关课题实验的指导性理论文章,印发给课题组各位老师学习、参考。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认识,认为运用校园网络,可以提供大量的、最新的知识与学习信息,使课堂教学不再局限课本这一教科书;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多媒体超文本功能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可以实现对教学信息的个性化及交互性、综合性的组织、反馈与管理,从而使个性化教学成为现实,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让每一位教师认识到利用校园网络环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改革的意义。

2.抓学生意识先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因此,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功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意识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我们认为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才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根本。我校从1999年秋开始,便从七年级至八年级全员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前几年称计算机课),教学中从中学生最容易接受的绘画、益智小游戏、指法练习入手,培养中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时至今天,我们又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教中学生学会登录国际互联网,登录一些适合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网站。且在每节信息技术课的最后5分钟增加“网为我用”时间,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当天的其他课程难点。在收藏夹里收藏一些好的网站,如:中国少年报、雏鹰网、曙光网等查阅信息,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开展课外活动竞赛,在实践中开拓视野。

培养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的另一个途径是组织课外活动,开展竞赛,校园网络具有资源共享、传输迅速等无可比拟的优势,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环境的功效,可以从资源共享入手,如我们组织"班级主页制作大赛""感恩母亲节幻灯片制作大赛""电子报刊小制作""程序小设计"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同时利用暑假我们还组织了“科学套餐”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教育技术知识,我校专门为学生设一台服务器,开辟外网10M带宽,学生在家就可以利用ftp登录,进行远程修改,录入资源材料,要求中学生利用校园网络环境,从网络中要素材,进行小制作实践活动,定期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竞赛。学生学得有趣,信息素养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平时的积累,使我校在每年的河南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作品获奖的较多。

二.发挥校园网络环境功效,培养师生信息素养,应抓应用环节

硬件建设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2001年着手筹建校园网络建设,采用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的校园网络。建成科室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络、电子备课室网络、班级教室网络,综合布线率达100%。同时通过电信局光纤接入10M专用的宽带网,使学校形成所有办公室、教室都能使用计算机实现校际互联、国际互联、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远程教学和协作学习的多功能校园网络环境。我们不仅重视硬件建设,而且更重视软件的添加和运用。先后购买了泽达校园网发布系统,中教育星资源库等海量资源库,我们始终认为,校园网络的建设是为培养师生信息素养服务的。

1.开展课题研究。

传统的分科教学大多按科学分类设立学科。这样每门学科就是从一个科学领域的角度去认识世界的现象和本质。其优点是可以系统地、深入地考察并掌握有关科学的基础,但也容易使学生养成孤立地观察和思考复杂的事物与过程的不良习惯,随着科学发展整体化过程的加强,不同学科的原理和认识方法可以相互渗透和运用,需要多种学科协同研究的新课题越来越多。这种发展趋势要求学生看到不同学科知识体系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学习班不同学科领域内建立的共同的认识方法,形成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的整体观念,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及思维方法的相互迁移,提高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为了让校园网络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达到培养师生信息素养的目的,我校注意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进行了不同学科整合的尝试,先后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等课题研究小组,进行校园网络环境中的教育、教学改革。

语文:让学习的道路"宽"起来。课程整合实验班充分利用多媒体声像俱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优势,借助中教育星教学软件或自制课件,把语文课堂教学的识字、学词、阅读、理解及写作变得生机盎然,激发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主动去体验、去获取。如张喜乐老师教学《山水流韵》一课,精心收集有关山水特点的资料进行整全,设计、制作成课件。课堂上,根据学生爱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山水风景进行浏览、学习,包括课文、张喜乐老师自己创作的山水画、网上收集的声音视频资料的有机整合、背诵指导等,让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这堂语文课中全方位地感受到了山水之美。

每个语文单元的最后一节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到机房进行知识的梳理,更加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如:让学生制作“戏曲大舞台”幻灯片,“感恩母亲节”幻灯片等,都有机地利用网络进行语文学科的整合。

数学: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概念、推理过程,同样可以"动"起来。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难为易,这不仅解决了学生学习、理解数学知识上的重点、难点问题,还使学生发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随着形象、直观的画面去观察、去体验、去发现,利用这些生动的、信息化的知识,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创新能力。我校数学老师所上的几何课全部利用“几何画板”进行直观演示,与之配套微机课上我也给学生讲“几何画板”。使学生在数学课上对老师的演示感觉到一种亲切感,而非陌生感。我校老师刘振峰利用“几何画板”所授《黄金分割》更是深受教育部专家的好评。

英语:让学习的活动趣味化。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简单、枯燥而又难学的英语课堂,在动画环境下变得趣味无穷。学生可以边观赏可爱的动物造型,边聆听模拟对话,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消化了课本的知识。

美术:让想象的空间立体化。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影响并实践于美术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是现代教育技术与美术课整全的最好体现。宽带校园网络环境存储的大量动画、影像、图象、图形等,为美术课的教与学提供了多角度的、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画图板、金山画王、图片处理、图片编辑、三维动画等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再次为美术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美术课的欣赏、讲解、练习、讲评,甚至群体创作、组合、展览,都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在网络环境中经过整合而得到尽善尽美。这样的教学,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学习精神都是十分有利的。我校美术老师杨瑞桃已经52岁,还在学习photoshop,利用photoshop进行美术课的教学,更是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音乐:让流淌的歌声可视化。有了校园网络环境,音乐课不再局限于教师的一架琴、一张嘴、一台录音机,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枯燥的音乐理论、无休止地唱歌和听那些似懂非懂的音乐。网络上的一个个小游戏,童话故事中的7个小矮人变成了7个小音符,生动活泼的情境,使本属听觉的音乐同样变得可视化,使流淌的声音变成了流动的画面,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2.构建教学资源库,让师生用资源充实自己

为了便于现代化教学,在硬件上我们购置了2个T容量的磁盘阵列,并且我们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庞大的教学资源库,资源总容量已达空间250G。有各科每学期试卷、优秀教案等文字资料库,有教学图片库、视频片断库、音乐音效库、教学动画库和教学课件库,供教师在网上调用。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网络硬盘,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宝贵资料存放在自己的网络硬盘内,整个城域网内都可以调用。

实践证明,校园网络资源的使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大大加强了直观教学的效果,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创造教育的实践。校园网的高速传输通道加上多媒体计算机,使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成为现实。在这种环境中,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3.重视师资培训,促校园网络功效飞跃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当人们还在惊叹电气化给教育的发展带来异彩纷呈的巨变时,信息化、数字化的浪潮也已铺天盖地而来。这样"终身接受教育,分期接受培训"便成为教育工作者永恒的主题。校园网络的应用,需要教师去全程学习,才能完全发挥其功效,信息素养也才能日益提高。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培训计划、制订严格的考核标准、制订切合实际的奖惩制度。

几年来,先后举办了多种层次不同的培训班。培训主要侧重在校园网建设管理、课件制作以及办公自动化等几个方面。我们举办了现代教育技术全员培训班,目的是使我校全体教师人人都能熟悉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正确使用多媒体综合操纵台,能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获取信息,具备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管理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使得我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在参加教育部的教育技术能力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环境功效,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相互提高

1.培养了一支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应用的教师队伍。我校定期举行公开课、说课、课件制作比赛,鼓励先进,带动全体。目前,凡是开设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的教师都积极地应用校园网络媒体,通过教学课件的运用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2.办公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随着校园网络的逐步完善,学校的众多事务已在网上完成。学校行政已初步学会运用计算机处理有关事务,各处室的有关工作,如学籍管理、财务管理、课件管理已实现办公自动化。

3.课件制作水平和经验总结水平不断提高。校园网络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师生的素养,我校教师的经验论文《视频点播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获省论文评选一等奖,课件《说唱脸谱》获河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件大赛一等奖,获奖的省、市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的课件也受到老师的赞许,学生的电脑绘画,电脑制作,暑期的科学套餐,都得益于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应用。

实践告诉我们,学校应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但更应重视运用校园网络来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充分挖掘及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但我校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资源库还不够完善,我将继续发挥校园网络优势,努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加快推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材料:

[1]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 中国教育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处是大道》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作者:马华林

语文自制课件管理论文 篇2:

“魔力石”焕发的神奇

2011年12月26日,全省市县教育局长们齐聚近代思想家魏源的故乡隆回,参加全省现代教育技术现场会。这是继“桂东会议”后,我省再次在国贫县举办这一现场会。在六都寨、石门、雨山、周旺、一中、二中等现场,代表们认真探访、观摩着,兴致勃勃谈论着“隆回经验”。

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神奇魔力,同样让老师和孩子们“容光焕发”。隆回二中廖丽新老师对记者说:“我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感觉却是一位了不起的魔法师。在课堂上,我手握现代教育技术这块魔力石,将眼里饱含求知欲的孩子们,引入一个声、光、色、影的神奇世界。从此,孩子们插上了灵动的翅膀,我的课堂也充满了无尽的魅力。”

保障夯基础

在南岳庙中心小学,校长卿光好带记者参观学校的综合楼:只见除了仪器室、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还有一间宽敞的电脑室。电脑室里拥有配置较高的电脑三十多台,采用光纤上网,配备了语音系统,安装了摄像头。

卿光好对记者说,这一曾经的“闹市”现在“冷清”多了。为什么会是“曾经”呢?他说起了缘由:“这个电脑室啊,在没有开通‘班班通’和为教师人手配备一台手提之前,可称得是门庭若市,被学生和前来备课的老师挤破了门槛。现在,12个教学班都开通了校园电视台,联接了网络,配备了42寸电视机、电脑、DVD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远程教育三套电视节目也进入到了教室,而且我们的‘班班通’都‘班班用’‘时时用’,电脑室自然只能是曾经的辉煌了。”

在隆回,这种脱胎换骨式的改变已经比比皆是了。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缘于我们隆回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缘于我们落实组织保障、机制保障、经费保障,以及我们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县教育局局长彭和生谈起来思路非常清晰。

他告诉记者,隆回虽然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湘西开发重点项目县、比照执行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县和革命老区县,却也是“湖南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先进单位”、“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为什么能够“笨鸟先飞”?就在于上上下下凝心聚力。申报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我们成立了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教育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安排了县政府办的一位副主任负责牵头处理创建过程中的日常事务。县政府为此先后3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党委、政府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支持学校开展创建工作。与此配套,教育局也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工作小组,下设设备装备组、应用培训组、宣传协调组和督查考核组4个工作实施小组,分别由设管站、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办公室、督导办4个股室牵头负责。同时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要责任人的工作班子。

“县委县政府建立了综合考核机制,将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工作纳入乡镇及各部门的年度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县委督查室还定期进行督查,县内各种新闻媒体及时跟进宣传,一起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彭和生对记者说。

说到创建,就不能不说到经费投入。隆回财政十分紧张,但对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投入却不折不扣,作为教育局长,彭和生对此深有体会。启动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创建时,首先遇到的就是资金问题,预算需要6000万元,这对隆回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他去向县委书记钟义凡、县长周卫臣汇报,没想到他们的表态掷地有声:你们全力去搞好创建,任何困难我们都会想办法解决。

彭和生介绍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改革后,隆回县从2007年起,就实施了财政预算教学设备专项经费,并在县采购办设政府采购专门账户管理,在全省率先实施财政预算教学设备专项经费。按照专项经费集中使用、分级多渠道投入的原则,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经费优先预算、优先划拨、优先追加,确保经费投入到位。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近三年,县财政每年按全县中小学公用经费总额的16%安排教学设备专项经费730余万元。这个16%是一个非常可圈的看点。另外,2009年、2010年、2011年又分别追加财政拨款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用于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工作。

“县财政预算和追加的教学设备专项经费,加上教育局安排的专项经费,达2750万元。其中教育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建设2000万元,购买教学软件300万元,高初中理化生、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350万元,技术设备维修和人员培训100万元。”彭和生的脸上充满自豪。

规划成特色

台搭好了,如何唱戏?

“我们一开始就把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作为隆回教育‘谋突破、求跨越、上品位’的重要引擎工程来决策,纳入教育强县整体规划,制定发展专项计划,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意见》、《隆回县‘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工作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推进时间表。”县电教仪器站站长罗利民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那确实是一段“峥嵘岁月”:2008年,省教育厅召开“桂东会议”后,隆回教育局领导及部分学校代表先是到了株洲、广州、深圳等地考察取经,后又在分管电教工作的副局长的带领下,由设管站、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牵头,基教股、教研室配合,在局机关抽调了10余名干部,组织了一套专门班子,深入全县各中小学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工作摸底。最后得出结论,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必须走一条符合隆回实际情况、具有隆回特色的建设之路!

“概括来说,就是要‘分类规划,分步实施’。” 罗利民快人快语。

他对记者详细解说道:“2008年,我们在县城和乡镇各选择一所中学、一所完小、一所村小进行了试点装备。根据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我们从设备的配置标准、教学要达到的效果、学校配套建设的要求等方面,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力求实用、多功能用,一步到位,避免重复建设。我们还确定了2009年装备好高中和乡镇所在地初中、2010年装备全县其余初中和中心小学以及完小、2011年完善全县中小学其它配套装备并装备村小设备这样的思路。”

“与此同时,针对高、初中学校相对集中、年轻教师较多、教师素质较好的特点,我们把高、初中装配标准定为:短焦投影仪、电子白板,互联网进班进室;而针对完小教师年龄偏高、师资力量稍弱的特点,把完小装配标准定为:大屏幕液晶电视机、电脑、DVD播放机,互联网进班进室,远教卫星接收信号进班;我们还针对村小学校规模小、分布广、班级学生人数少、教师年龄偏高、师资力量弱的特点,把村小装配标准定为:装配大屏幕液晶电视机、DVD播放机。”

“实践证明,在现阶段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学校不同情况分层次装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年轻的、年老的都会用。”罗利民开心地说。

应用是关键

“宁可用烂,不可放烂。”这是记者在隆回采访时,听到的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达到教师能用、会用、用好,使‘班班通’成为名副其实的班班用、天天用、人人用。”罗利民向记者表示。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隆回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全员培训。一是培训内容多元化,二是培训形式多样化。“目前,全县教师信息技术考核合格率达100%,学校设备利用率达100%,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覆盖率达100%,课时覆盖率达60%以上,全县初、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考核合格率达100%。”罗利民介绍说。

其实,早在2005年,隆回就出台了《隆回县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实施方案》,由县电教仪器站和县教师进修学校牵头,以乡镇中心学校为基地,采取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与个人研修相结合,传统培训与网上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实行全员培训。此外,他们还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县级信息技术培训中心,对骨干教师一对一培训。并将培训情况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和职称评审。到现在,先后有1200余人次参加了省、市级网络技术、远程教育设备维护等现代教育技术培训,1万多人次参加了县级信息技术培训。全县60%的教师获得了信息技术高级证书,90%的教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70%的教师能自制教学课件。另据了解,隆回县不仅积极选拔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一系列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比赛,还自主开展了“高效课堂观摩”、“优秀课件评比”、“教育资源应用评比”等许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赛事活动,激发了师生应用热情,提高了师生应用水平。近年来,全县师生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上共获国家级奖励52项、省级奖励200多项、市级奖励500多项。

“在被称为隆回‘西藏’的麻塘山乡油漆坪村小,5名教师平均年龄53岁,个个会用多媒体,59岁的石太河老师还能熟练地自制课件。南岳庙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杨昭君两次去了许市中学考察,和他们的教导主任在网络上建立了联系,时常交流。看,这就是我们的老师。”罗利民情不自禁伸出了大拇指。

陪同记者采访的设管站副站长张立荣补充道:“此外,我们每年还要邀请省市教育技术专家,开展专题培训。近年来,每年培训5~6期,受训骨干教师400多人,仅今年就组织了网站制作、资源库建设、网络环境下与学科整合教学、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等培训。我们送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培训200多人次,由骨干教师再组织学校全员培训。在信息技术设备入校前,学校所有教师由我站统一组织操作技能培训和考试,不合格者重新培训,直到合格为止,对第二次培训不合格的教师,当年取消晋职、评优资格。”

“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年轻教师毕竟是生力军。”张立荣接着说,隆回县对条件艰苦,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愿前往应聘的边远山区学校,采取适度宽松政策,允许教育部门在当地乡镇定向招聘具有教学资格和教学经验的往届毕业生,充实边远山区学校力量。还完善了教师补充机制,全力支持县教育局通过实施特岗计划、招考紧缺科目教师、引进高素质人才等举措,优先保障充实信息技术专任教师。通过招聘、选派、培训等举措,全县各中小学校基本实现了每校都配有1名教育信息技术教师,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配有2~3名。

雨山中学校长范辉和记者谈到,一开始,一些农村学校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一时难以接受,甚至存在抵触情绪。怎么办?“我们的做法是把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出台了《雨山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制度》,并将培训成绩列入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骨干带头,采取‘培训培训者、教师教教师’的分类培训方式,首先是培养学科带头人。通过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等方式,使他们成为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其次是培训业务骨干。我们邀请县电教站和设备供货方技术人员,对学校技术骨干和信息技术管理员进行专题培训和业务指导。另外,组织校本培训,通过实施‘青蓝工程’,采取‘师徒结对’、‘一带三’等形式,由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与其他教师结成对子,组织全员培训。”

“应用自然就会带来发展。几年来,在上级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和教学竞赛中,我校教师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1名教师在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上传资源数排名全省第二;在全省课件制作大赛中,我校21名教师参赛,9名教师获省一等奖;2名教师获全省三优联评活动说课竞赛一等奖。”范辉显得十分开心。

要让学校用好现代教育技术,职能部门一定要服务好。要配备哪些器材,需要什么样的适用设备,这是每个学校都会遇到的问题。为学校定好装备盘子,也是一项十分具体而重要的工作。

“每年的春季开学后,我站就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下乡活动,了解学校设备的使用情况,了解学校设备的需求情况,指导学校做好全年的设备采购计划,全县所有完小以上学校我们都要走一遍。”罗利民对此如数家珍。

罗利民表示,设备要用,必然有损坏。为打消学校、教师怕用坏而难以承担维修费的顾虑,规定凡50元以上的维修全由站里负责,解决学校设备维修问题。“我们的措施是,第一,培训维修骨干,做到小修不出校门。每年要举办设备维修培训班二至三期,为各中小学至少培训一名专业设备维修老师。培训内容也与时俱进。第二,站里成立维修部,做到‘大修不进店门’。我们每年将一些易损易坏配件进行一次政府公开招标采购,如投影仪灯泡,零售价要1500~2000元一个,而招标价只有1000元一个,达到了双赢目的。第三,走进校园,流动维修。我站10位同志,个个都是维修员,每次下乡,必带的行李是维修工具,走到哪,修到哪。”

雨山中学的老师们说起电教老师胡乐刚时赞不绝口:“他总是运用自己的优势,帮助老师解决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疑难问题。学校老年教师多,运用班班通设备和制作课件水平低,他就通过平时校本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处理下载的教学资源,如何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安排多媒体教学知识点,进行面对面辅导、电话指导和QQ群指导。双休日老师们在家里制作课件碰到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胡老师都能通过QQ远程协助帮助老师解决课件制作中的问题。语文教研组长范嗣东,平时喜欢制作教学课件,今年11月12日,他要上一堂语文公开课,从网上下载的一个FLV文件,在电脑中是可以播放的,但就是不能插入到PPT课件中。胡老师及时给他进行了指导:先把FLV转化为SWF文件,再从网上下载一个PPT flash插件安装,再在PPT中插入SWF文件,就顺利地实现了在PPT中播放视频文件了。没几分钟,就搞定了。范老师说:高手还是高手,可帮了我的大忙了。从此,范老师制作课件的兴趣更高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劲头更高了。”

在隆回,除了建设隆回教育网、隆回资源网平台,还积极同步推进校园网、校园网站、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县教育局专门下发文件,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能自制课件,上传教学资源,在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进行实名注册,每学期必须上传教学资源2条以上。截至目前,隆回县已在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实名注册8000个,上传教育资源18万余条,在全省县(市区)排名第一。

采访时,南岳庙中心小学的卿校长很兴奋地和记者聊起前一天做的梦:梦见自己在资源网上上传、下载的排名是全县第一,非常的开心。后来发现排名掉到了100名后,就一下子急醒了。这正是隆回教育人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状态的写照。

落脚在课堂

“将现代教育技术和课改这两个翅膀实行无缝对接,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是隆回上演的一场大戏。”彭和生局长兴奋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现代教育技术,成为解决课堂教学难点疑点问题的金钥匙,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金钥匙。”

近年来,隆回把落脚点放在课堂,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每年,除了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一系列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比赛外,还自行开展了有效课堂观摩、中老年教师说课竞赛、优秀课件评比、教学资源应用评比、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竞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优质课比武、DVD光盘交互式教学比赛等许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赛事活动。还组织各学校每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备好一课电子教案,上好一堂多媒体课,写好一篇信息技术论文,上传一条优质资源。

“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实施课堂教学,使学习形式由过去单纯的书本向丰富多彩、方便快捷的多媒体转变,我们的老师很快改变了‘填鸭式’的教学。他们通过网络快速、方便地搜索到学科教学所需的内容,根据需要自主设计、组织加工所获得的教学资源,制作出充分体现教师个性的课件,体现出了资源的多样化和知识的体系化。再通过‘班班通’设备的强大功能,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融合。”万和实验学校校长贺春晖的脸上挂满了笑容,“现在,我们的教师从过去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教书匠’,变成了能驾驭现代化教学工具的魔术师了。”

雨山中学副校长肖刚刚表示,把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这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强大的诱惑,例如“透镜”一节,把课本的插图变成多媒体计算机上的幻灯演示片,集图像、文字、声音、色彩等多种信息形式于一体,通过演示大胖子“变成”小孩,而小孩也能“变成”大个子的趣味过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比如“透镜”,平常在黑板上的画图,以及在实验装置上比划,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然而,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把物体上反射光线通过透镜的这个瞬变的物理过程,以慢镜头的形式,用静态形式进行阶段性分析、观察和研究,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隆回二中廖丽新老师深得个中滋味,她饶有兴趣地和记者分享起了自己的成功体验。

“学习曹操的诗歌《短歌行》时,我首先用‘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了一个荡气回肠、豪情满怀的情境之中。然后,我就向学生透露,我有《短歌行》的演唱视频,不如咱与名人来进行个比赛吧,和视频进行PK。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有的清嗓子,有的翻资料,跃跃欲试了。结果,竟有二十多位同学试唱了诗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把视频播放了后,同学们竟然一致认为,演唱视频的情感体现还没有他们班长的到位,因为视频中多了点悲怆,而少了点曹操应有的气魄。课后,我仔细辨听了这两段演唱,我觉得同学们说得不无道理,毛泽东主席正是这样评价这首诗的:气魄雄伟,慷慨悲凉。试想,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应该是不会贪恋这么一段视频的吧!可某些时候,在农村中学,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在孩子们的眼里却具有神奇的魔力!”

“从2000年毕业至今,我就一直尝试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我的课堂教学。从仅用于教学比武等特殊场合的初步尝试,到片面追求课堂视听效果的泛滥运用,再到今天的选择性地利用,我体会到,只要教师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这块魔力石,那它就能在课堂中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变幻出无尽的神奇!”

雨山中学55岁的语文老师刘子成也感慨地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比以前上课好得多了,容量大,学生又喜欢,我教起来很来劲啊。”

采访将要结束,记者了解到,隆回还借助网络平台,实施“家校通”工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德育教育新模式;实施“健康上网工程”,开辟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站”、“心理辅导咨询网站”;通过网上德育论坛、“家校互动、师生互动”,着力打造德育品牌。像隆回二中的“三色教育”、九中的“闪光教育”、万和实验学校的“亲情教育”等德育教育新模式不断涌现。隆回县先后荣获第七、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九中的“闪光教育”受到了中央文明委和省文明委的表彰。

最感人的是他们利用电脑室建立起了“爱心视频室”,让留守学生与远离家乡的父母进行视频沟通。全县现已创建爱心视频室94个,通过QQ与家长进行了视频交流的留守儿童达6000多人。很多孩子第一次从电脑屏幕上看到父母,激动得大哭,哭着喊着:“爸爸、妈妈,我想你!”有一位孩子,跟妈妈聊天的时候,突然说:“妈妈,我想你了,你能从里面出来吗?”这句话把屏幕里面的妈妈和老师们都逗乐了,但大家分明能看到他眼里噙满了泪水。

作者:刘秋泉

语文自制课件管理论文 篇3:

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网络教学已蔚然成风。但是网络教学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网络教学的利弊,扬长避短,让网络作为我们教学的辅助工具,发挥更大的价值,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网络;传统;教学;优化;效率

几十年来,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技术落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网络教学已蔚然成风。这种网络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交互性强的特点卓有成效地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使春意盎然的语文教改园圃更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但是网络教学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网络教学的利弊,研究对策,优化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的优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通常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它注重于教师“教”的技艺,较少顾及学生“学”的规律,偏重于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智能的发展,这种教学效率低下。我们呼吁教育改革,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因为它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效率更高

网络教育资源丰富、信息量大、形式多样、方便快捷。如:打开“无忧无虑小学语文网”,其中就有大量的课件、教案、练习、作文素材。那些多媒體CAI课件,通过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的处理,组成图文、声、像并茂的演播系统,可进行视听一体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不足。有的学生可能从来未见过潮,即使见过也未必领略过钱塘江潮那雄伟壮观的景象,假如在这样的情况下讲授四年级《观潮》一课,学生对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可能不会充分理解体会,更谈不上欣赏了。在一次优课比赛中,一个老师教学这一课时利用了网络,下载了有关钱塘江潮的MTV动画,学生观看时,如同身临其境,面对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潮水,不断地发出惊叹。通过观看MTV动画,他们对抽象、模糊的“潮”有了感性认识,为他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打下一定的现实基础。然后再去学习《观潮》,势如破竹,学生轻轻松松就理解了海潮的雄伟壮观。整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状态,连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充满了喜悦之情。利用网络教学语文,使学生进入了视、听觉并用,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它使学习者的思维活动易于突破抽象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

2.网络教学能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网络上的远程教育会给小学生带来很多的益处。普通的小学生学习知识只能够局限于自己的学校和一些课外书籍,传授知识的老师始终只有几个,但如果上了网,学生就可以在一个个内容丰富、名师坐堂的网站任意翱翔。网上各种试卷和典型题目应有尽有,学生可以任意选择。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一些成绩好的同学还可以通过上网做练习,利用网上资料进行复习,浏览众多网络上的图书馆。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时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应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说,网络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3.网络教学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写作能力是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社会进行广泛交际的一个必备条件。许多学生一提作文就怨声载道,上网聊天却可以通宵达旦。其实学生的上网聊天,就是一种很实用的写作,我们语文老师只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囿于教室和一个班级学生的时空限制,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将收到更好的效果。首先,利用网络中大量的习作例文以及名家名句,给学生适当时间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增长知识,加强积累;同时,网络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网上一些优秀作文的思路和写作方法,学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其次,利用网络写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学生可以自由写作,选择喜欢的网站投稿。还可以利用BBS平台,全班交流,使学生的写作公开化,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评议、修改,老师发现问题可以通过耳机直接对话,也可以在习作上修改。利用网络进行写作教学,学生可以自我学习,也可以向老师、同学学习,甚至向班级外的人群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向网络资料库学习,从而形成合理、科学的学习途径,利用网络交互性强的特点,创设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会在的纷繁复杂的网络中迷失自己

网络上资源丰富,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充实头脑。但是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对成天面对枯燥学业的学生会产生负面影响。学生自我防范意识不强有可能自投罗“网”,而一“网”情深,不能自拔,至于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和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2.过分依赖网络,喧宾夺主,声像画的欣赏代替了语文实践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许多专家把语文能力训练的目标确定为“语感”的培养。这种“语感”的习得,是通过反复的语文实践来实现的,它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一定阅读量的积累不可能提高语文能力,这种能力不是网络上的声、像、画欣赏所能替代的。有的公开课,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制作了丰富多彩的CAI课件,整一堂课,让频繁的文本、画面切换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和思考。教师凭借自己的理解把课文进行了“精彩”的演绎,把课堂气氛搞得热热闹闹,但效果却并不好,大多数学生看了“热闹”,而忽略了“门道”,连课文都没看过一遍。

3.网络让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隔了一层,使教师心无学生,进行“机械”教学

网络上的CAI制作的课件适用方便,但是大多数教师在语文课上所用的是流程课件,语文课成了纯粹的电脑操作课。语文老师坐在电脑旁边点鼠标,学生坐在下面看文本、图片。学生和老师之间隔着电脑,缺少面对面的交流,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无法对学生的质疑进行及时反馈,灵动的语文课堂成了工厂里的机器大生产,按程序依次地生产产品。教师往往喜欢把学生往“程序”方向牵,总想让学生的思维与课件上的程序合拍,总想让学生的结论与课件上的结论相符。结果,架空文本,架空语言,忽略学生,缺少人文性。课上完了,学生读起课文来仍然结结巴巴,丢三落四,如同没有学过一样,问及课文语句,更是茫然不知所措。

三、网络环境下优化语文教学的对策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网络上资源丰富,利用得好,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但若沉湎其中,则既害身体又损心理。语文老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且让这种思想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思想境界。例如:可以组为单位,四个组进行辩论赛,正方以“上网利大于弊”为论点,反方以“上网弊大于利”为论点。让学生从网上查阅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辩论,学生就会认清网络的利与弊。教師再作总结,引导学生发扬其有利的一面,抵制和反对有害的一面,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这样能收到良好效果。为了保持其长效性,教师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会学生用明亮的眼睛、纯洁的心灵去审视美好的世界,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对自己的侵袭。

2.加强教师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网络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一朵新花,人们应该更多地呵护

它。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地建立健全相关的网络监督和管理制度,像坚决取缔“黑网吧”一样,打击“黑网站”,清理网络市场。目前,网络的监督和管理制度还较薄弱,作为语文教师,要想使我们的网络语文教学顺利进行,必须加强监督和管理。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正确的网络观的形成也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一时期的学生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受到不良网站的引诱,容易自由散漫地在网络中闲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上网时,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相关网址、活动计划等。对那些意志力特别薄弱的学生更要加强监督,如果力度不够,还要联合家长共同监督,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各个击破。

3.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优化教学设计

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语文教学,而是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与创新。融合表现为兼取两者之长,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如网络教学信息含量丰富,信息处理快捷,声像画文同步,形象、生动、高效率,可弥补传统教学口授的单调、抽象、低效率。而教师的精讲启发、师生的双向交流及教师的表情、动作、情感因素的综合效应,又有力地补充了单纯网络教学即时信息反馈弱“机械教学”的短板。传统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感性认识,是运用网络课件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创新表现为两者不只是简单相加,而是按教学设计理论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两者的结合交互作用,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内容、结构发生质的飞跃。

4.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

俗话说:打铁要靠本身硬。教学无论怎样改革,提高教师的素质总是关键所在。语文教师应具有以下几种素质:一是终身学习能力。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亦呈爆炸之势。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学科知识,提高适应时代需要的语文能

力、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以及电脑网络操作技术。二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教师应树立高尚的师德,严谨治学,爱岗敬业。三是创造素质。因为只有创新的思维品质,才可能产生创造性的成果。一个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应该心中装着学生,不管你用传统式教学还是网络教学,始终是为了达成一个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改革中教师要做到不盲目追赶时髦,也不墨守成规,而是冷静地思考,正确地面对,能够成功地驾驭课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学生在愉快、和谐、平等、有序的教学氛围中,扎实、高效地学好语文。

总之,网络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讲授一课,要用什么样的手段,采用何种教法,这既取决于课文的体裁、性质、内容,也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兴趣、爱好、性格和能力,并非每一篇课文都适合用网络来教学。目前,城域网的日趋完善,局域网的成熟,为网络教学创设了很好的网络环境,网络教学已是大势所趋。为此,我们研究网络语文教学的利弊和对策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对网络教学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扬长避短,让网络作为我们教学的辅助工具,发挥更大的价值,实现语文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M].语文出版社,1995.

[2]张孔义,方龙云.语文教育科研导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编辑 李博宁

作者:张新红

上一篇:平方根数学教案下一篇:飞行培训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