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具备更完善、更科学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内部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管理的重点,其好坏关系将直接影响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对促进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论文 篇1: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不以经济效益为前提,而以实现社会效益为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符合本企业财务工作规程的内部控制制度。本文主要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建立,并用实例说明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财务体系;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内部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不以经济效益为前提,而以实现社会效益为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符合本单位财务工作规程的内部控制制度。

1、财务体系的建设

财务体系是指财务机构、会计人员和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机结合,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财务体系。单位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建立会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细化责任,特别是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形成一个内部控制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有章可循的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职务,并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进而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例如,对于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和制约; 对于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必须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对于重大决策事项,应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签章,并做好会议记录备案等各环节责任要明确。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除了上级部门有比较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并可以遵照实施外,单位应当制定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如制定财务管理办法、经费支出标准、差旅费报销办法、会议费报销管理办法、库存现金管理办法、采购管理办法、收入支出管理办法等到内部管理制度。适当采用财务集中管理,按照事权和财权匹配的原则,理顺财务管理体制,对于规模比较小或者财务管理比较混乱的单位,上级单位可以考虑收回其财务管理权,只在这些单位设立报帐点,规模比较大的单位应尽量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确保全单位财务管理政策统一,会计核算集中。例如对于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可以遵循以下的方法:对收入业务实施归口管理,明确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各项收入并进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帐外帐;有政府非税收入收缴职能的单位,严格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建立收入分析和对帐制度;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财政票据发票等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均应发行规定手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票据专管员,建立票据对帐,做好票据的保管和序时登记工作;明确各支出事项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加强支出审批控制;单位应当明确支出的内部审批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控制包括对审批的权限和级别进行规定,包括分级审批、分额度审批、分项审批等方式。审批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得越权审批;加强支出审核控制,财务部门在办理资金支付前应当全面审核各类单据,重点审核交易所来源是否合法合规,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使用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规定,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支出凭证应当反映支出明细内容的原始单据,并由经办人签字或盖章。通常对原始交易所也应做出明确要求;超出规定标准的支出事项应由经办人员说明原因并附审批依据,确保与经济业务事项相符。加强资金支出和会计核算控制。财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办理资金支出业务,签发的支付凭证应当进行登记。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应当按照公务卡使用的管理有关规定办理业务。财务部门应当根据支出凭证及时准确登记帐簿,涉及合同或者内部签报的,财务部门应当要求业务部门提供与支出业务相关的合同或内部签报作为帐务处理的依据;加强支出业务分析控制,为单位领导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对于支出业务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强化内部审计

强化内部审计,不仅要提高内审职能的地位,保持其与被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还要设置专职人员,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独立行使职权。 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监督和指导,杜绝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而影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正常施行,帮助单位建立和完善现有的制度,指出单位管理上的漏洞,从而促进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这样,通过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紧密结合,才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其在内部会计控制中的监督评价作用。原北京某区教委出纳员周某分三次挪用公款达211元,被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20年,但200万元的教育资金却难收回。15年前,周某到北京某区教育局财务科做出纳,15年的工作经历,周对教育局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其中的漏洞也心中有数。周说:“我可决定提取现金的数量,支票也由我处理,可随时加盖印鉴。在每月同会计对帐时,我同他们只对总额,而不进行明细帐核对;也没有定期的内部审核。另外,我挪用公款,银行帐上有反映,但我们的银行对帐单由我保管,单位也不易发觉。”从案例可以发现,该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都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出纳员权限过大,支票和印鉴一人保管,这就给他挪用公款犯罪提供了机会。其次定期的内部审计没有到位,周某15年的财务工作都没有内部审计,是导致事业资产损失的重要原因。

4、依法依规开展会计工作

单位应当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时进行会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对于国家来说,要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审计机关或社会中介机构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监督和指导,杜绝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而影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正常施行,帮助单位建立和完善现有的制度,指出单位管理上的漏洞,从而促进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这样,通过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紧密结合,形成合力,才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其在内部会计控制中的监督评价作用。

作者:韦涛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论文 篇2:

行政事业单位如何有效实施内部财务控制

【摘 要】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具备更完善、更科学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内部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管理的重点,其好坏关系将直接影响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对促进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实施;措施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即在内部管理基础上,相关部门运用控制论的理论与方法,对单位财务活动进行科学规划的管理制度,在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的特殊性,使其机构设置比企业来说相对简单,内部财务控制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现存问题分析

1.单位整体意识不足

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内部财务控制理念,在工作中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往往只重视业务的发展,对内部财务控制思想的理解相對肤浅甚至产生过误解。例如:部分管理者极端地认为与其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去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倒不如多在业务方面下功,他们认为开源远比节流来得实在。长此以往,这种意识从管理者蔓延到全体员工,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很难想象其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状况。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岗位分工明确,不同程度上可以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避免相互推诿,责任认定不清的现象。然而,殊不知分工和协作原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单位内部各岗位不仅要分工明确,更应该互相沟通、协作,才能达成共同的目标——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不完善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已经熟悉内部财务控制理论,也制定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但是由于运用方法的不到位,考虑问题的不全面,导致已有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很不完善,甚至存在较大漏洞。(1)有关工作人员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过程中未能充分理解内部控制理念和特质。(2)制度不严谨造成实际执行的不严格,如日常公用支出、财产物资管理等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够严格,财务审批权限不够明确,缺乏大额支出集中审批制度等。(3)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违反内部财务控制科学性、制约性的要求。同时,部分单位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为徇私舞弊或贪污挪用等违法乱纪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

3.财务授权批准体制不规范

授权批准体制,即行政事业单位有关业务的进行必须获得授权批准才能继续进行的制度。一方面,授权批准体制提高了各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授权批准体制对提高资金的效益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促进了科学合理的单位控制管理的实现。然而,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的授权批准中,常常是某个管理者或有一定权力的人员“一言堂”来决定,只用一支笔就批准了整个部门的全部资金使用权限。这种个人占主导因素的决策,将产生极大的阻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建立,很容易导致内部财务控制流于形式,并且未经集体讨论的个人决策,往往容易导致严重的失误,致使行政事业单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4.财务预算管理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采用了全面预算管理办法,但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少误区。首先,单位内部缺乏针对各科室人员责任预算的有效约束措施,除“三公经费”以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在审批及使用环节的控制力度还有待加强。诸如办公费、差旅费、劳务费等常规费用项目,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控制乏力。其次,预算覆盖范围大,涉及内容较多,尤其是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方法通常采用的是增量预算法,这种方法最容易掩盖低效率和浪费。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实施措施

1.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意识

一般来说,意识的强弱决定行动的快慢,所以首先要改变行政事业单位各级人员对内部财务控制的观念。顶层管理者应该首先意识到加强单位内部财务控制意识的必要性,树立良好的榜样,带领员工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同时,各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共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得的顺利开展,实现单位的既定目标。

某省级事业单位J隶属于环保部门,2010年以前,J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缺失、内控意识薄弱,经常出现财政资金无效浪费的现象,例如年末固定资产清查时经常出现固定资产盘亏,甚至毁损的情况。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之后,意识到单位内部财务控制意识缺失的严重问题,下定决心狠抓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建立及落实。具体措施有:(1)新的管理者深知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自身主动学习建立内部财务控制的理念和方法,结合单位环保工作的目标进行初期规划。(2)邀请大学教授以及业内专业人士,为单位员工定期进行内控制制度相关知识的讲座。同时,要求单位财务核算中心每周进行一次部门内部工作经验交流会,每月邀请财务专家为核算中心开展一次讲座,并严格执行讲座签到以及考核制度。(3)当前两步取得初步成效之后,由分管财务的局长牵头、局机关监审处会同核算中心,共同参与制定省局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其后专门开展全体职工大会,会上通过宣讲的形式将内部财务控制思想及制度条例传递给每一位职工。

J单位自2010年以后,由于全体员工内控意识的强化,单位非常顺利地建立健全了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以往出现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当、经费不足的情况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并且还获得当地政府的提名表彰。由此可见,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实施,必须首先加强单位各级领导及全体员工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

2.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保证财务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1)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三重一大”审批制度,合理分配有关人员的财务权限,对资金流动的全过程进行约束和跟踪,重要资产重点关注。(2)设立财务监督考察体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设立内部资金管理系统,将各项资金进行分类管理,利用网络实时监督,保证资金安全的同时降低了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量。(3)坚持“岗位分离”的原则,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互相牵制,共同发力,防止某些部门一家独大的现象。

以某園林事业单位A为例,近两年国家极力倡导“绿色、开放、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园林绿化的财政资金投入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政府为了保证这部分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组织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专项审计,发现该单位财务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存在缺陷,单位内部控制政策未能对员工及部门领导形成有效的约束,导致内部财务控制执行不规范,资金管理随意性较大,经常性支出挤占专款支出现象屡屡发生;另一方面,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差,对于信息化建设目标不明确,缺乏信息化内部财务管理人才。

案例中,就完善A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有关人员提出几点实施措施:首先,加强资金流量管理,强化资金管理意识,通过各种指标对资金流量进行分析,明确各部门资金流量的职责。其次,实行内部监督机制,发挥各部门相互监督作用,进行岗位分工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信息系统控制等等。最后,加强信息化建设同时注重专业人员的培训。这些措施都是针对A单位实际情况,用以完善A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有效方式。这些措施不经提高了内部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员工素养,这将有利于该单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预算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经费预算是当年各项财政支出的总指标,是单位内部财务支出控制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年度经费预算的控制方面,单位一定要下足功夫,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的、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年度经费预算。更改和调剂年度经费项目将会降低年度预算经费的权威和约束力,预算一经审批,不得随意更改,不能随意调剂。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结合单位各部门分工的不同,分配相应的资源,即将年度预算经费细化分解,使各部门能明确自身内部财务支出标准,进而有规划的进行使用。行政事业单位应高度重视内部预算控制制度在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工作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支出控制制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各职能部门的财政支出行为加以规范,确保各项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执行,最大程度地发挥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价值。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财务控制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有:合法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实时性原则。实施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郑娟娟.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14):101-102.

作者:叶旭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论文 篇3:

新形势下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新形势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我国当前内部控制建设领域的重点问题。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不少行政事业单位也将接受市场经济的考验。鉴于此,加强和完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十分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一、引言

为了建立健全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我国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该项规范及其指引的颁布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对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及透明度有着深远意义。随着我国对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阻碍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鉴于此,2010年,财政部部长在财政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相比,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相对薄弱和滞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行政事业单位也意识到,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保证资产安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力途径。内部控制渗透在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尤其在金融危机后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内部控制将进一步发挥它的先进作用。从我国事业单位的现状来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意识还较为落后,内部控制建设情况不甚理想,不仅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也给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在新的形势下,事业单位要想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用,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

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管理层重视自身政绩和事业的发展,忽视了单位的内部管理,同时也缺乏对内部控制相关知识的学习,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深刻。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认为单位的主要职责就是服务于公共事业,对单位的成本核算、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管理得过且过,认为内部控制的建立就是走走过场,或者是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没有太大关系,甚至将预算控制与内部控制之间划上等号。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却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执行,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另一方面,由于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上的不科学,导致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约束意识十分薄弱,再加上单位内部缺少对内部控制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导致工作人员缺乏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所必要的能力,难以切实发挥财务控制和监督的作用,业务控制脱节现象十分严重。

2.缺乏合理、完善的内外部监督体系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合理、完善的内外部监督体系,因此难以有效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不能对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形成具有威慑力的监督。尽管有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设置了纪检监察部门,但是在现阶段的管理体制下,纪检监察部门缺乏应有的独立性,直接导致监督力度薄弱,监督覆盖面较窄,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形成监督。尤其是针对一些权力较大的行政事业单位,其政务活动的公开程度有限,社会公众了解的信息也十分有限,社会监督难以形成。一些事业单位从自身实际利益的角度考虑,都会尽量采取一些保护措施,缺乏全面的信息共享和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此外,审计部门往往都将工作重点放在预算领域,难以对行政事业单位形成持续性监督,再加上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其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发现问题的动力。如果任由该现象发展下去,会极大削弱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功能,最终导致单位内部控制全面失效。

3.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偏低,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需要依靠高质量的会计基础工作和高水平的会计人员。从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普遍状况来看,其会计基础工作质量整体偏低,规范化程度不够。客观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相对企业来说较为简单,在加上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对其规范性进行严格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技能知识陈旧,观念落后,会计判断不准确,对内部控制的执行常常存在偏差,也直接导致了内部控制实际执行效果不甚理想。

三、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分析

1.强化内部控制意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

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的效果直接受到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影响,鉴于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需要从上到下进行对内部控制相关理念与知识的学习,为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氛围。首先,单位的领导需要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承担首要责任,要能做到以身作则。通过对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的强化,提高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的受重视程度,使得内部控制相关制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在制定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时,一定要树立起人人负责的观念,明确权责关系,大力推行经济责任制,将相关责任风险与单位管理层的政绩直接挂钩,促进管理层更好地履责。最后,还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宣传和培训,让其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主动维护内部控制环境。

2.尽快建立单位内部审计、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为了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尽快建立起内部审计、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相结合的监督体系。首先,要提高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视。内部审计不仅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逐步强化内部监督的重要依托。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层次,树立起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使其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其次,在政府审计层面,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所涉及的财政资金的管理,从预算抓起,细化财政资金考核项目。同时,审计部门也应该积极配合,采取定期审计、专项审计等方式,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的效用。最后,国家还应该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赋予纳税人更高的法律地位,引入社会审计机构,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力量。

3.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建立教育机制,提高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的高低会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产生显著影响,会计基础工作不过关,会对内部控制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推行产生负面影响。鉴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有意识地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强化会计系统自身的控制作用。企业可以建立起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大力推行电算化工作系统,这样既可以避免实际工作中的随意性,又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进一步规范日常的管理工作,对会计岗位进行科学设置,确保各个岗位之间能够互相监督和制约,实现有效的会计控制,最大程度的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建立培训教育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养。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打造高效内部控制制度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应当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还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主动学习的热情。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举办定期培训、专业讲座、外出考察等等方式,促进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从而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

四、结语

客观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帮助行政事业单位适应社会发展,这一过程任重道远。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必须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从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出发,着力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基础。同时将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予以打造,跟进相关子系统的配套工作,循序渐进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胡晓梅:浅议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3).

[2]陈又东: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

[3]马晓萍:刍议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11(1).

作者:赵奎修

上一篇:幼师教育实习工作总结下一篇:省级政务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