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社会教育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年来,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自身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这是我国教育界把教育问题放在社会系统中认识,并寻求整体解决方案的教育认识论的一次重要跨越。学校教育的生存、改革与发展,日益深刻地受制于学校教育赖以存在的外部环境及其治理体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系统社会教育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系统社会教育论文 篇1:

学校社会音乐教育的合作与互动对接构想

【摘要】不管是从素质教育的视野下,还是从文化艺术为本体的基础上,学校音乐教育理应成为音乐教育的重心,但是,如果能将社会音乐教育中以社会文化为本的创新教学融入或补充进去,将音乐感知与技术提高有效合理的配合,将教学与体验相配合,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认知和欣赏都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体现出互动对接的高度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社会教育;学校教育;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

项目名称:省级课题《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的互动对接课例研究》项目编号:CXLX13_397;主持人:陆秀秀。

在高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发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影响着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人从接受学校教育开始到走上工作岗位,人生大于1/6左右的实践是在学校度过的。 由此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了个体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是其他教学形式所不能替代的。社会教育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下的,作为一种多样化的教育形式,竟然有着“未成年人的教育与社会关系不大”的观念。 以下我会依据前人的观点进行陈述构想的缘起。

一、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无可厚非,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之间可能有着层层递进的关联,但绝不是兼容并进的,教育的宗旨和理想层面主要的是关注个体的整体发展,学校教育的功能却不在于此,学校教育需要调和好分配、监管、学术-职业功能,学校教育的宗旨与普及成就有关,这是根本上的差别,既然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普遍的差别,又有着分属的关联,那么如何能够将他们做到兼容并进呢?此时,我们应该看到社会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社会教育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在知识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可以扩展和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和特长”,社会发展多元文化的介入,社会教育模式多样丰富,渗入到了生活中每个角落,如若将社会教育的庞大催化剂加入到教育与学校教育中,那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短期或长期的问题,就能在兼容并进的基础上得到缓解。从宏观来看,赫曼•哈肯认为“协同系统就是需要将两个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合作,形成协同效应,这样两个系统工程的干扰功能就能够慢慢削弱,优势功能能够卓有成效” 这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同与合作有着决定性的启示,美国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在《人类发展生态学》中提出,人类发展的几个关键性因素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提出“四系统观”,认为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美国学前教育学家艾斯萨提出了儿童发展的同心圆理论,也论证了学校与社区与家庭教育三者必须密切协同运作,才能有助于儿童积极地成长与发展。不管是协同论,生态系统观或是同心圆理论,都给予了教育合作论新的启示,必须在个体学习成长过程中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结合运用,才能促进全面的发展。

二、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的互动对接理论缘起

对于学校与社会音乐教育互动对接的构想,缘起于笔者对以上教育合作论,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兼容并进的思考,由此又延伸思考了分属于学校与社会教育当下的,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产生了具体去分析两者存在着何种关系、其合作又能带来怎样的价值与意义的动力。关于学校中音乐课程的创新构想,笔者认为要将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进行互动对接与合作,就需要将音乐作为一门专业,以专业性的教学进入学校音乐课堂,这样才能做到互相融合互相补充。安托尔茨关于公立学校新型音乐教学法就有着这样的新构想,他觉得理应将“课程中的音乐”理解成“音乐中的课程”;由于社会时代的不断变迁,欧洲教育界曾形成了一个公开透明的发展倾向:“各种教学样式和发展趋势迅速交替,不同的教学构想相互竞争”,无论国内外,学校与社会的艺术教学形式大相径庭,这也引起了学者的思考与深入研究,探究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何在一种合理的匹配和调和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和进步;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欧洲音乐教育的教学形式进入一个反传统的挑战时代,艾格布莱希特在《把音乐从科学种解放出来》一文中提出了“学校教材使思维愚笨化”的观念,让教育界学者们有的大跌眼镜有的据理力争,丰富的理论构想、多样化教育思潮的绽放总能收获芬芳,人们再一次发现了学校音乐教学中的弊病和改革方向,并在此时代,艾伦福特要求的“学校音乐的非学校化”和伊万•伊里希提出的“社会的非学校化”,都充斥着传统教育教学的观点,并形成了相悖论的理论观点,问题的出现和矛盾的日渐突出,最终形成了各类相关于学校音乐教学与社会性音乐教学的理论研究文献与著作,使得笔者兴趣颇高想要深入了解和研究。

我国学校、社会音乐教育在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不能避免两者具有局限性,如何能够让两者之间的局限和问题减少呢?那就是学校社会音乐教育的互动与对接,两者建立起合作的关系,才能够使优缺点互补,断层搭接,尽量减少问题的存在,从而达到优势最大化,教学全面化,合作规范化,全方位的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养与技能的提升。希望笔者的构想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为音乐教育的研究领域奉献自己微薄而不足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宋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32期

[2]详见中央文明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2011

[3]These Distinctions are original to Mark Holmes,”the secondary school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society,”p.16-25

[4]杨雄,刘程.《教育合作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P6

[5]赫曼•哈肯.《协同学导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81

[6](德国)威尔弗里德•格鲁恩.《教学大纲的一次突破》

作者:陆秀秀

生态系统社会教育论文 篇2:

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生态学思考

近年来,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自身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这是我国教育界把教育问题放在社会系统中认识,并寻求整体解决方案的教育认识论的一次重要跨越。学校教育的生存、改革与发展,日益深刻地受制于学校教育赖以存在的外部环境及其治理体系。在这里,外部环境要素及其治理体系构成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外部生态系统,没有外部生态系统的现代化,学校教育自身就无法实现现代化。

学校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学者们大都认为,教育生态学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A,克雷明1976年首先提出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交织,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教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资深教育史家、教育评论家克雷明敏锐地觉察到,鉴于当时社会发生的种种变化,不能把教育失败的所有责任都归咎于学校,必须看到学校以外的种种教育现象,对教育问题应当有新的思考。

在克雷明看来,“生态学的概念是有用的,因为它强调联系”,教育生态学的方法就是“把各种教育机构与结构置于彼此联系中,以及与维持它们并受它们影响的更广泛的社会之间的联系中加以审视”。基于这一认识,克雷明为人们思考教育问题提供了3种方式:一是全面的思考。不仅学校在从事教育,图书馆、博物馆、电台和电视台、办公室、工厂、农场、家庭等,都在进行教育。必须把教育视为贯穿人的一生、在所有情境和机构中都在进行的事情。二是联系的思考。個体总是带着他先前的教育经验进入到教育情境中来,并带着现在的教育经验进入到以后的教育情境中去。三是公开的思考。即在不同层级的政府、社会组织之间,都要公开思考教育问题和制定公共教育政策。贯穿克雷明教育生态学思想的核心在于把教育视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系统。运用生态学的联系观、平衡观、动态观来考察教育问题,是较好的抉择之一。[1]

可以说,教育生态学已成为观察、研究今天学校教育重要的方法论。之所以把学校教育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就是要深刻研究学校教育与生活、与社会、与家庭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对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刻影响。或许可以说,改造今天的教育,就是改造今天的社会,就是改造今天的文化。

我认为,学校教育赖以存在的外部生态系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从家庭生活来到学校接受教育,其行为、思想、语言,无不深深地留下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印记;同时,从他走进学校的第一天起所开启的学校教育生活,又无时无刻不受到家庭教育的直接影响。这是影响学校教育的第一层环境力量。二是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环境,包括社会教育思潮、社会教育舆论、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水准,以及一个一个走进儿童视野的成人的言行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这一切构成了影响学校教育的第二层环境力量。三是教育的社会治理体系。这里的治理,包括正规治理和非正规治理两个方面。教育的正规治理体系,包括一个地方党政领导的教育理念及其教育决策、教育行政(包括具有教育管理职能的编制、财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部门)系统的教育理念及其决策;教育的非正规治理体系,包括社会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它深刻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影响每个家庭对教育的认知和选择。

学校教育生态系统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

学校教育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对学校教育生存与发展各个要素的影响日益增强。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非学校化现象”再次出现,学校——作为传统的知识、文明与教化的专门机构,可以相对独立于社会封闭运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1.知识教育的开放性特征日益凸显

随着人类社会知识生产的不断加快,知识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与定位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知识不但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更是学校教育的手段。精选人类社会的经典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尤其是国际社会关于核心素养的提出。一方面,进入课程教材体系的人类社会的经典知识本身具有了越来越强的开放性,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加快;另一方面,人的社会性培育和综合素养的教育日益依赖社会实践性知识的教育,这类教育已不可能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体系中进行。由此,传统学校教育的封闭运行体系正日益被打破,学校教育的开放性越来越强。

加拿大教育学者迈克尔·富兰和美国学者玛丽亚·兰沃希将深度学习定义为“在现实世界中创造和运用新知识”。他们认为:“人们不是直接找到他们的爱好的,而是通过发展技能和经验才找到他们的热情所在。在新教育学中,教师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最喜欢的经历。”让学生融入进来就是“让他们关注自己——他们生活的环境,他们的家庭,他们的社区”。[2]

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认为,伟大的知识永远是和身心体验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知识的储存方式不是,或者更加严谨地说,不完全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大脑皮层中的。知识存储于人类的身心体验中。[3]显然,人类社会应该重新认识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

2.每个家庭正在被日益深入地卷进学校教育领域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家庭、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变量之一。当前,有两股力量正推动所有家庭日益深入地加入到教育中来。一股是社会教育的力量,确切地说,在各种商业广告和中小学培训机构的蛊惑下,许多家长把家庭收入的相当部分投入到校外补习教育之中,出现了令中国教育者颇为尴尬的“学校减负、家长加负”现象;另一股是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中小学生家长正在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

3.社会舆论对教育的非制度化干预越来越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无成本传播的时代。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各种知识、信息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每个家庭、每个人而言,人类社会的教育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人类真正进入教育知识的共享时代。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教育思潮,其传播速度已非纸质媒体时代可比拟。由此,基于教育知识共享形成的教育舆论环境,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即非制度化干预越来越强。

当年,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经商业媒体特别是中小学培训机构的大肆炒作,误导了多少家长,引发了多少家长的择校动机,吊足了多少家长送孩子上培训班的胃口。韦钰副部长在一些场合不得不澄清:“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绝不是指让孩子早些认字、背诗、读英语,更不是把小学的课程提前教给幼儿,这绝对是个误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意思是,从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要把孩子的发展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温暖的、健康的、互动的环境,起点要髙。[4]可见,被商业利益绑架了的媒体+错误的教育思想宣传,对教育的负面影响尤其巨大。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得不大声疾呼媒体的教育良知。

4.政府公共投入力度越强,加强公共管理的意愿越高

在人类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对公共事务的治理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就是公共财政的触角伸到哪里,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就会延伸到哪里。各种绩效考核、达标验收、检查评估活动等,成为各地教育公共治理的重要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的干预就越来越强。

公共服务依靠公共财政来保障,各级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拨款源于老百姓的纳税钱,用好公共财政的每一分钱,这是政府作为“守夜人”的基本职责,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可以违法、违规、违背规律去干预学校教育。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强烈的“GDP主义”的政绩观日趋向教育领域渗透,地方政府一味地用升学率、考试成绩评价一个地方、评价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可以说,“教育GDP主义”对当今中国教育的影响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几乎绑架了整个中国教育。

我们正视当今时代人类教育进程中出现的“非学校化现象”,并不是要否定学校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教育现象独立存在的价值,而是要正视学校教育自身的开放性,强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生活教育的融合。这是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现代化要取得重要进展。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应该采取学校教育现代化与社会教育现代化双线并进战略。也就是说,一手抓学校教育自身的现代化,一手抓支撑学校教育的外部生态系统的现代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否则,我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就不可持续。

1.家庭教育现代化

学校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现代化。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教育的细胞。家庭教育这个细胞发育好了,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就具备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推进家庭教育的现代化,是国家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更是学校的责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携手走进现代化,是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两个轮子”。

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是时代的必然。时代在变,这个时代人们所缺少的不再是获得知识的机会,而是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磨炼自己的舞台;教育在变,人们面临的不再是教育机会短缺的时代,而是追求合适教育的时代;家长也在变,今天的家长大都具有高中甚至高等教育经历,他们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理性,他们不仅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品性好、身体好、能力强。可以说,不是家长的教育思想落伍于这个时代,而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无法满足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需求。

推进家庭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家长委员会不仅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将家长组织起来,促进家长自我教育、自主成长的最佳形式。

2.社会教育现代化

学校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思想、理念、存在形态,不但须臾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而且深受社会文化和教育价值理念的影响。一个社会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水平,社会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的支持水平,往往直接反映这个社会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水平。完全可以说,没有社会教育价值文化的现代化,学校教育是无法独立走进现代化的。

推进社会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任重道远。一是向全社会普及教育科学知识。一个民族的教育科学素养,决定这个民族教育的科学水平。向社会大众全面普及教育科学知识,让人民群众懂得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如何做好家庭教育、支持学校教育。二是加强公共教育政策的社会宣传。一方面,公共教育政策必须坚持从人民群众来到人民群众中去,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让人民群众全面参与公共教育政策的制定;另一方面,要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社会大众广泛宣传公共教育政策,让大众知晓公共教育政策,明白公共教育政策,支持公共教育政策。这是今天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科学引导社会教育思潮。这里,关键是社会舆论宣传系统,要宣传好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普及教育科学知识,严禁违法、违规、违背科学常识的教育宣传。四是推动社会教育资源有序向学校教育开放。全社会要理解教育、支持教育,各种社会资源要免费向学校开放。

3.教育公共治理现代化

学校教育现代化迫切需要推进教育公共治理的现代化。一是树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政绩观。教育治理理念的现代化是教育公共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教育治理必须彻底放弃“教育GDP主义”。教育治理不是为了追求治理者的个人政绩,而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有个性的发展。二是大力弘扬教育治理的法治意识,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三是建立分权合作共治的教育治理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职能部门要建立合作分权治理模式,实现高效治理和有效制衡的统一;教育治理与社会治理之间,要形成多元民主治理机制,建立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四是完善教育治理工具。从传统的单一的“行政——科层”治理,走向由法治、信息公开、财政拨款、绩效考核、民主监督等构成的“一揽子”治理。

4.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现代化

人们所受国民教育的回报率,即人们接受完某种国民教育后所能获得的就业岗位、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以及社会地位,将直接影响人们对国民教育的价值认知和内在选择。

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不把职业教育作为子女教育的首要选择,无疑与职业教育的总体回报率比普通教育低、且相差过大直接相关。人们让自己的孩子拼命地沿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阶梯不断向学历教育的顶峰攀登,无外乎子女上了重点大学本身就意味着孩子有更好的就业前景、更高的工资待遇、更美好的人生前途。

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从国民内心深处而言,深深地受制于我国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我们急切地呼吁: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要从学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除国家法律规定的行业外,在人力资源准入上,要取消学历歧视,人才招聘不允许设立学历门槛;在工资待遇上,要取消按照不同学历制定工资起点的做法,实现同工同酬;在社会保障上,应加快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社会保障体系的并轨。注释:[1] 范国睿.美英教育生态学研究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1995(3).

[2] 【加】邁克尔·富兰,【美】玛丽亚·兰沃希.极富空间:新教育学如何实现深度学习[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8、31、33

[3] 彭凯平.知识是什么——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2013年迎新大会上的发言

[4] 徐蓓.韦钰院士:别再误读那条“起跑线”解放日报[N],2015-1-23.

作者:张志勇

生态系统社会教育论文 篇3:

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几点想法

在中华大地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农村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远离直接监护人,失去家庭的关爱和教育。目前,我国农村农民工子女已达2 000多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22%,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但是究竟应该怎样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呢?这是一个应该引起全社会重视的问题,也是本文着重探究的问题。

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1)亲子关系不良。农民工往往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养家糊口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沟通,造成亲子关系不良。2)家长教育素质欠佳。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使他们不能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来养育子女,没有多少能力全面塑造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人格特质。3)失去家庭教育容易使他们产生敌对、自卑、孤独、人格缺陷、社交焦虑、敏感多疑等不良心理。4)师生关系不融洽,自我评价消极,合作意识差,在与教师交往中的冲突性过高,亲密感和满意度更低。5)心理脆弱,易产生消极情绪,取得成绩时则认为是自己的天智和勤奋,不能认识到群体的作用,在群体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私,对集体的活动不热心,对社会舆论不在乎,我行我素,不能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导致个别学生因受到严厉批评或考试成绩不合格而走绝路。这一切都反映了相当一部学生心理不健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公民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既包括承认价值观,也包括获取价值观,也包括获取知识和学习如何参与公共生活。”公民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国民的、以平等为核心、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异质多元的公共社会,公民教育强调对社会差异的尊重和对多元社会的认同。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均认识到公民教育在尊重社会多样性、调和社会文化冲突、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成为民主社会中富有德性、责任心和关爱心的公民。笔者认为,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庞大的农民工子女群体而言,公民教育将不失为促进其社会融入的有效途径。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

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是教育的重点,更是难点。学校教育更应贴近他们的心理需要。这就要求在学校中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一方面,教师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农民工子女,与他们平等相处,诚恳相待,才能更好地完成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尊重是教育的前提,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美好的生命,因此对待他们就像对待同志和公民一样,必须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快乐的权利,担当责任的义务。”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他们应平等相处,诚恳相待,使他们人格受到充分尊重,个性潜能得以展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种形式、多个维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营造生动活泼,充满创造生机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农民工子女潜能的发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农民工子女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与氛围。农民工子女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主、坦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与强制,才能自由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提出理论假设,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大胆果断地决策和实践,才有可能创新和超越。因此,教师必须为农民工子女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充满创造生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他们犯了错误对他们要宽容、尊重,这样农民工子女的潜能才能被挖掘出来,他们才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不成为边远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孩子又一主要的活动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最初教育的重视程度,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会给孩子留下抹不去的影响;而且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十分熟悉,在朝夕相处中十分了解孩子的个性,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的程度、家庭与学校联系得紧密如否,直接影响教育实施的好坏。可见,家长总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农村家庭教育关系到中国农村明天的人口质量,关系到中国农村未来的繁荣。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补充,社会大环境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社会参与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增强学校的开放性,教育只有融入社会大系统,才能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教育的社会风气,才能建立起社会参与教育管理的机制。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学校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校园环境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3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孩子的发展才是健康的、积极的。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3个方面各自的优势,使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推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目标一致、理念趋同、过程同步、方法互补、资源共享,使农民工子女成为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

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必须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构建成“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良好教育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有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只有三者相辅相成,形成协调发展的整体,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教育效益。儿童最先受到的教育始于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教育场所,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有着独特的优势作用,可以使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家庭教育是学校整体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资源之一。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指导家庭、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还要组织好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学校应广泛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利用社会上一切积极有益的教育因素,大力扩展教育领域。学校教育活动要主动与当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组织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为人民服务的行为习惯。

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学校教育在现代大教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它应成为指导家庭教育、组织社会教育的枢纽。应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使这3方面的教育目标一致、时空衔接、功能互补,形成整体优化的育人环境。

为真正实现“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目标,学校教育应该为农民工子女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并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使他们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农民工子女同所有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

作者:郭松萍

上一篇:安全总结报告优选3篇下一篇:青年志愿者活动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