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自古,“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是中国文化的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核心。“一餐不吃,饿得慌”、“吃饭三碗,闲事勿管”、“平衡饮食”、“饮食疗法”等诸多的术语和熟语都在表明我国是一个重视饮食的国家。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水平也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幸福指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论文 篇1:

中国饮食文化为何进不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缺失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餐饮界的一大憾事。

世界烹饪的三大风味体系中,法餐和土耳其的美食文化项目已先后于2010年和2011年入选世界非遗名录。2011年中国烹饪协会和文化主管部门曾以“中国烹饪技艺”申请世界非遗,但未通过国内选拔。而中国菜系中的分支“韩国越冬泡菜”“日本和食”已于2013年申遗成功。

中餐申遗为何迟迟难以推进?难点究竟在哪儿?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监事会主席武力说,中餐博大精深,包容性很强,很难像韩国泡菜那样简单量化。但并不是中国美食好就肯定会得到非遗头衔。“要不断摸索,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求的规则,通过诸如世界文化遗产组织等多种此前没有的渠道,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现中国餐饮文化的魅力。”

作为目前中国美食申遗具体工作的负责者,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边疆告訴记者,协会正在与高校合作起草中国美食申遗的报告,目前第一稿已经完成,接下来要由文化部审定报告是否可以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后再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

边疆表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对技术层面的要求,更多的是在制作和食用这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求申报主体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一个区域的人文情感。韩国泡菜的申遗内容中,制作工艺大概只占了1/3,它更多地强调了泡菜背后凝聚的人文价值。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于干千表示,所有入选非遗的饮食类项目都不是简单的某个菜点、某种烹饪技法,更多内容在饮食背后,即饮食承载的文化与传统。

他说,传统墨西哥烹饪的入选,最关键的理由是:“墨西哥传统烹饪是米却肯州的社群活态祖传文化,墨西哥传统烹饪的相关习俗和知识,是不同群体身份认同的标志。”同样,土耳其小麦粥按中国非遗的视角完全上不了台面,但在这个简单饮食中所承载的有关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内容,使得这个主要集中于乡村的饮食内容得到了整个国家的广泛认同与传承。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美食的内容太多了,现在初步确定以饺子为中心的年夜饭作为申遗的主体,完全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边疆说。对所谓“申遗不成功是中餐文化太过丰富”的解读,边疆并不认同。他坦陈,之前没成功还是对标准的理解有偏差。

“中餐是符合联合国非遗标准的,现在的问题是国内没有提到一个重要日程上来。”他表示,关于申遗工作,世界各国都是举国家之力来做。在国内,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工作基本靠政府推动,但美食申遗现在多由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在推动。“为了把中国美食推到国际舞台上,仅靠协会自身的资金、能力,难度很大。”

“为了推动申遗工作,希望中餐申遗尽早提上国家战略日程。”边疆表示,只有从国家层面重视起来,中国美食申遗工作才真正有可能得以进一步推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论文 篇2:

徐州饮食文化价值初探

摘要:自古,“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是中国文化的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核心。“一餐不吃,饿得慌”、“吃饭三碗,闲事勿管”、“平衡饮食”、“饮食疗法”等诸多的术语和熟语都在表明我国是一个重视饮食的国家。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水平也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幸福指数。我国是一个跨多纬度,跨多温度带的多民族国家,因此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加之历史悠久,朝代众多,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我国饮食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徐州历史悠久,又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深受秦汉饮食文化的影响,徐州的饮食文化异彩纷呈,是我国饮食文化界独树一帜的代表。研究其文化价值,有助于我们提出保护和开发的策略,促进发展和传承。

关键字:徐州 两汉 饮食文化 价值研究

1徐州饮食文化的历史与特点

1.1徐州饮食文化的历史

徐州是中国烹饪文化的发源地,徐州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要谈徐州的饮食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帝尧时期,不得不提彭祖。他是厨行祖师:彭祖因为善于调制味道鲜美的雉羹(野鸡汤),献给帝尧食用,被帝尧封于大彭。彭祖的“雉羹之道”逐步发展成为“烹饪之道”,雉羹是我国典籍中 记载最早的名馔,被誉为“天下第一羹”。中国烹饪史略9中称彭祖“是我国第一位著名的职业厨师”,而且是“寿命最长的厨师”,至今被尊为厨行的祖师爷。徐州的菜点秉承大彭风味,制作考究,风味独特,自成体系,几乎每一道菜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称徐州。当时徐州饮食有霸王别姬、沛县狗肉等著名品种。徐州五省通衢,居“北国锁钥,南国门户”的重要地理位置,形成了这里自古兵家必争和人流量大的特点,同时带来了徐州饮食发展的辉煌。传说徐州美味“把子肉”正是来源于苏轼任职徐州刺史时由他名字命名的“东坡肉”。另徐州美食潵(sá)汤传说源于彭祖“雉羹”,乾隆品尝后甚是美味,遂赐名。“事后不久,乾隆传召:封徐州啥汤为“天下第一羹”。云龙山下依然保有乾隆行宫,这位爱好饮食,品尝美食的皇帝,所到之处必然奉以珍惜美味,也为这段传说增添了几许真实的色彩。

1.2徐州饮食文化的特点

①徐州饮食文化深受秦汉文化影响

徐州古称彭城,自古华夏九州之一。靠近中原,是中原文化的覆盖地。作为楚汉之争的主要战场,必定深受其文化的影响。这片孕育了汉高祖刘邦的土地,历史地位自然不容忽视,而在这片土地上汉高祖刘邦挥洒了自己的热血,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统一了全国。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汉代在文化和饮食方面奠定了我国礼仪的基本雏形。徐州作为汉代王朝的发源,其汉代历史源远流长,汉代文化底蕴深厚。

秦汉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为饮食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当时的饮食资源得到了广泛开发,饮食结构更趋合理,烹饪艺术更趋成熟,而所形成的饮食风俗则为整个中国古代饮食风俗奠定了基础。而作为秦汉文化发源地的徐州,深受秦汉饮食文化的影响,带有浓厚的秦汉饮食的色彩。

沛县狗肉:鼋汁狗肉已有2100多年的制作历史。沛县狗肉流传至今,不仅是因为其美味,更是因为带有浓厚的革命友谊色彩,这是刘邦和樊哙深厚的革命友谊的见证,也是对楚汉争霸历史的一段见证。

鸳鸯鸡:鸳鸯鸡得名于美丽的传说,虞姬为项羽所做鸳鸯鸡,后项羽反秦,定都彭城,鸳鸯鸡便流传了下来。“鸳鸯鸡”酥香、醇厚、色泽艳丽、造型优美,寓意深长,为人们所喜爱。

②徐州饮食博采众长

徐州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位于苏鲁豫交界处,五省通衢,交通便利。是中国古代版图上的重要一块,吸收了古齐鲁文化,古中原文化。逐步独成一家。由于地理位置敏感,自古以来是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这给徐州带来了丰富的军队文化。长年征战,又给徐州带来了丰富的人口流动,潜移默化的带来了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徐州为中心的徐海菜,推动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使得我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

徐州菜属于江苏菜系的徐海风味,跟大部分清淡、喜甜的江苏菜风格迥异,实际上这是地理因素造成的,徐州位于中国南北方的过渡地带,与鲁、豫、皖三省交界,菜系也受南北地区不同省份、不同风味的影响。历史上,徐州菜属于鲁菜风味,后来随着时间变迁、南北菜系的融合,现在的徐州菜介于南北风味之间,自成风格,形成了鲜咸醇厚、味道适中、清而不淡、浓而不腻、五味兼备的独特风味。

③徐州饮食自成一家

伏羊节,原本是徐州当地的一种民俗。每逢暑期到来,百姓都会吃羊肉、喝羊汤,以此强身健体,滋阴补气。因此,民间早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

地锅菜的汤汁较少,口味鲜醇,饼借菜味,菜借饼香,具有软滑与干香并存的特点。现在,但凡到徐州感受饮食文化的游客,没有不先探寻、品尝徐州地锅菜的,地锅菜已经成为徐州饮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标志了。

2.徐州饮食文化的价值

2.1饮食文化同旅游产业的价值

旅游资源又称作“旅游吸引(因素)”,即在现代社会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

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因素的总和。它们能够被旅游业利用,并且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通常所说的旅游包括食、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而在这6要素中,食又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充分说明饮食已经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在不断吸引着游客。品尝美食、小吃几乎已经成为旅游的不可或缺的活动,不仅能够得到生理上的享受,而且在品尝过程中能感受到地方特色,了解风土人情,继而又获得了心理上的享受。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吸引力。旅游者能从中寻求到异质文化,是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的感受。

2.1.1饮食文化能够推动旅游业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更高物质生活的同时,开始投入到精神层次的享受。加之国家经济中心的偏移,国家开始不断解放第三产业的生产力,投入到第三产业的资金不断增加,这使得旅游业和餐营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顺应浪潮,地方发展自身饮食文化的特色与旅游业结合,推出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将会大大的符合市场需求,迎来发展的契机。

徐州因为各种原因,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徐州菜系在苏菜中的影响力还不够大,不能优化配置各类饮食资源。所以,开发饮食文化旅游可以增强公众对饮食文化的关注,从而起到宣传效果,从而提升徐州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整合。饮食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增加旅游附加值、提升旅游吸引力、促进产品多样化,采用美食以打造旅游形象,用美食文化来吸引游客,在美食制作与品尝中体会美食内涵,获得精神与物质上的享受,这样可以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2.1.2饮食文化促进了旅游业就业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的扩大,生产力的需求会日益增长,而行业需要的从业人员会出现短缺和紧张。而在生产力过剩的今天,旅游业的发展势必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据测算,旅游主业就业人数每增加1人,将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3一5人,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城市就业和再就业。做好饮食产业,增加地方餐饮、旅游就业人数,以旅游促经济,己经成为各个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共识。

2.2饮食文化同非物质文化的价值

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旅游业势必会呈现突飞猛进的局面,在这样的局面下,旅游资源开发又势必会影响到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徐州饮食文化在意识形态上来讲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徐州乃至整个淮海地区是个宝贵的无可替代的珍宝。利用好它,将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且为它的保护和传承找到新的出路。重视饮食文化可以传承、保护、挖掘更多的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徐州饮食文化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徐州地区人文、经济的发展态势,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徐州饮食文化,才能从一定层面上更好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建设和人文和谐社会的构建。

2.3饮食文化的经济价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观念的改变,人们从传统的追求物质生活逐渐转变到精神生活的追求,从而人们对吃住行的质量有了要求。餐饮业的发展,可以直接为徐州带来经济收益。作为第三产业,餐饮业的发展也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的质量。开发徐州饮食文化,大力发展餐饮业,很大程度上能改善徐州市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城市的形象。也可以促进徐州从传统的重工业城市转变为新兴的旅游城市。

3.徐州饮食文化的保护机制

①将饮食文化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

徐州两汉饮食文化在意识形态上来讲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徐州乃至整个淮海地区是个宝贵的无可替代的珍宝。利用好它,将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旅游方面,饮食是一重要的方面,利用好徐州两汉饮食文化,会对徐州旅游产生大的推动。主打饮食为主的徐州特色旅游将会吸引更多旅客的前来。也可以作为徐州旅游产业从以前物质的单一旅游形态转化为物质和意识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态的重要理论参考。

②打造丰富的旅游圈

徐州两汉饮食文化的发掘有助于我们打造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徐州旅游圈。我们可以将饮食打造成产品可以开展两汉饮食文化节,推出旅游美食之旅,参照无锡的三国城,我们可以模仿他们那样建一个类似的古城,里面有诸多两汉时期的食品和小吃。最重要的还是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

③弘扬地方特色饮食文化

建设有徐州特色的食品工业。深入研究徐州菜的渊源历史内涵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指导徐州菜的制作和徐州菜饮食文化的推广;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使徐州菜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努力扩大技术交流, 不断丰富徐州菜菜品, 提升徐州菜文化品位。

4.结语

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物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传统习俗、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饮食生活和饮食生产方式、过程、功能等综合而成。饮食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流派的珍馐佳肴如花团锦簇,异彩纷呈,以徐州为中心的徐海风味则是饮食百花园中一枝十分耀眼的奇葩。在江苏饮食文化史上,徐州菜不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是整个中华饮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不仅反映在中国烹饪理论的最早提出或者说形成上,而且体现在中国烹饪实践的发展中。徐州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极为广阔的开拓空间和无穷的发展空间。要不断提升徐州饮食文化,就要深入研究其特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同时还要吸取其他饮食文化资源的精华。

参考文献:

[1]李莉.济南地区饮食文化的地方特色及发展前景探讨[D].山东大学.2007.11

[2]柴波.秦汉饮食文化. [D]西北大学.2001.5

[3]朱浩熙. 名城徐州[M]. 北京: 作家出版社, 1995

作者简介:

1.吴愧(1994—),男,贵州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2.赵剑(1992—),男,江苏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3.时吉光(1980—),男,山东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饮食文化。

基金项目:2015年徐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徐州两汉饮食文化的挖掘与价值研究,项目号:15XSM-053;江苏省201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徐州两汉饮食文化的挖掘与价值研究”(省指导项目),项目号:xcx2015061。

作者:吴愧 赵剑 时吉光

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论文 篇3:

人生百味,饮食为觉

人生百味,饮食为觉。中华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为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常常包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哲理。

在中国,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持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美美地吃点好的庆祝一番。这种“吃”,外表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是一种文化的折射,是我们借着吃这种方式表达了一种丰厚的心理内涵。

吃的文化早已经超越了“吃”的本身,取得了更为深入的社会价值和意义。2叭9年浙江省正在开展的百县千碗评选活动中,整理挖掘浙江全省各地的八碗十碗传统民间风味菜点,得到了各地广泛地响应,这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每一种文明包括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的之江文明,不仅有今年被国际组织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有五千年的良渚文化,还有距今八千年之久的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

人生百味,饮食为觉。中华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为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常常包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哲理。

近年来,浙菜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碰撞中,又呈现了新的时期特征,比如浙菜除色、香、味、型外,强调了营养的功效,注重合理膳食,讲究艺术气质,这就是文化的进步。中国浙菜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拥有长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这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浙江饮食文化需要探究的根本内涵。

弘扬浙菜文化,追求永续发展,建设美丽家园,这是新时代浙江儿女献给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一首和谐赞美之歌。我衷心祝愿浙江饮食文化研究院,全力打响中国浙菜饮食文化的品牌,振兴浙菜,文化引领,努力使中国浙菜饮食文化成为助力浙江休闲旅游餐饮产业崛起、弘扬之江灿烂文化、展示浙江发展形象、传承之江传统文明的精神盛宴!

因此,展开对浙江饮食文化的研究,发掘其根本内涵,不仅有助于饮食文化理论的深化,更是对提升浙江饮食文化软实力,影响世界,提高餐饮企业在国际上的竞爭力,也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我认为,浙江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讲,能够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质量、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用等所包含的共同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密联络。浙菜讲究一个“精”字,就是对浙江饮食文化内在质量的最好概括。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我们的先贤在二千多年前就对饮食文化的精致认识。

舌尖上的艺术在中国,文章里的美食在浙江。唐诗宋词里的亚洲文明对话,印证了之江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一条古老而文明的钱塘江,一条从南到北连着千年富地的大运河,孕育了深厚的饮食文明。弘扬浙菜文化,追求永续发展,建设美丽家园,这是新时代浙江儿女献给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一首和谐赞美之歌。我衷心祝愿浙江饮食文化研究院,全力打响中国浙菜饮食文化的品牌,振兴浙菜,文化引领,努力使中国浙菜饮食文化成为助力浙江休闲旅游餐饮产业崛起、弘扬之江灿烂文化、展示浙江发展形象、传承之江传统文明的精神盛宴!

作者:章凤仙

上一篇:产业扶贫工作总结优选下一篇:妇联人才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