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特征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遗产特征(共8篇)

文化遗产特征 篇1

——白万勤同志文物保护先进事迹材料

白万勤同志,男,汉族,1959年生,中共党员,中专文化程度,米脂县银州镇杜家沟人。1981年参加工作,1998年调至米脂县东街小学任校长至今。

米脂东街小学位于被誉为“中华民族瑰宝”、举世无双的“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的东街内。她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元代米脂的学宫,先后称“成德书院”、“圁川书院”、“圁川小学堂”、“国立第一高级小学校”,1956年定名为“米脂东街小学”至今。

白万勤同志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很高的教育专业水平,并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1998年以来,不仅对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还以自身的模范行动为米脂的文物保护工作谱写了动人的篇章。

米脂作为陕北文化沉淀的富集区,文化源远流长,虽为山区小县,但从炎黄文明的萌发阶段起,她即几经变迁,历尽沧桑,以其独特的贡献和灿烂的文化闻名于世。米脂境内的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也是文物形势比较严峻的地方之一。

白万勤同志自1998年上任校长以来,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内心有极大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自豪感是,这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曾为米脂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处在“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内,学校的现有校址上,有米脂文庙(圁川书院的附属设施)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和作为圁川书院的学堂的“状元阁”,是“米脂县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论是古代、近代、现代,这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为米脂的人才培养做出了无私的奉献,自己能来这所学校工作,是一种极大的缘分。责任感是,作为如此地位重要的学校,绝不能让她落后于其他的学校,所以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狠下功夫,使学校的发展始终能走在全县的前列。更为重要的是,白万勤同志身处这条古色古香的古老大街上,看到文物受到破坏,他更是看在心里,急到心上,尽自己的最大所能,为文物保护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十多年来,白万勤同志不计报酬的为米脂文物保护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谱写了文保工作动人的乐章!

一、强化舆论,加大宣传,使文物保护观念深入人心。白万勤同志对于米脂东街的“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遭到人为的破坏,深感惋惜和痛心,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强文物保护,传承米脂优秀的文化遗产。

白万勤认为,文物保护,应该从娃娃抓起,只有对小学生从小灌输优秀的本土文化,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从而自发地为家乡文化遗产的保护做贡献,使文物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从而转变为自发的行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孩子们的力量,通过他们对各自的家长进行说服教育,对保护文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白万勤同志常在师生中宣传米脂本土文化。对学生进行本土文化和校史教育,并且自己主动利用自习课时间,挨个到各班进行本土文化教育。米脂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具有光荣传统的地方,历来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挂在他嘴边的一句常说的话是,我们东街小学不同于全县的任何一所学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米脂文化从古至今的一个重要的传承点,其他学校和她根本没有可比性,我们应深感骄傲和自豪!

米脂窑洞古城是米脂人民智慧的集中展示,无论是对于建筑学、文史学都有极高的保存研究价值。米脂窑洞的开凿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元代,多数建于明、清两朝。窑洞四合院的形式据称由当地大户人家首创,后来普通百姓争相模仿,最终形成了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窑洞古城。今年,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名列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初选名单。

十余年来,白万勤同志每年都利用学校的各次会议,不厌其烦地宣传教育广大师生,爱护文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文物。同时利用学校的大型宣传活动,把文物保护作为一个内容进行宣传,通过,张贴标语,书写固定标语等,大造文物保护的声势,使文物保护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

二、狠抓巡查,注重落实,确保把破坏文物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白万勤常讲,谁来米脂东街小学当校长,不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视线之中,谁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校长,如果在他的任期里,如果听之任之,使文物遭到破坏,那就更成为了一个“千古罪人”。白万勤教育师生,重点对校址内的两处文物即米脂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和作为圁川书院的学堂的“状元阁”严禁人为的破坏,一经查实将严格处理。并且把对两处文物的保护作为各班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

针对文物保护的现状,他决定,由高年级的同学组成“文物保护小分队”,特别是放节假日期间重点防护。除了对本校院内的文物切实加强管理外,还对整个“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的文物进行日常巡查,一经发现,逐级上报,然后由学校向文物主管部门报告。十余年来,历届小分队发现违法修建破坏文物的案件十余起,经过文物部门的协调都得到了妥善处理。

现在东街小学的文物保护已经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项经常化制度化的工作来搞。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的“文物巡查小分队”,和文物主管部门紧密配合,同破坏文物的行为做斗争,使米脂的优秀文化传承得到应有的保护。

白万勤认为,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文物保护制度,用制度来落实,不论谁来当校长,都不能把这项工作给落下的。

三、晓理动情,据理力争,制止乱修乱建的破坏文物及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风貌的行为。

米脂窑洞古城被外界称誉为陕北黄土地上的奇葩。米脂古城,枕山面水负阴向阳,楼台亭榭古刹高墙,涧水绕合固若金汤,民众称其为宝城。古城形若凤凰单展翅,众多的窑洞院落工艺考究独特精美,古朴的历史街区可与中国许多著名古城街区媲美。古城在如今县城的东南一隅,与现在的县城融为一体。

现在的老城,居民结构复杂,大部分是打工者和供孩子上学租住的,房子的主人都在城里买了单元房。有的房子都不住人了,堆放的是一些杂物。

如今的古城,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选择离开窑洞,搬进楼房。现在的窑洞古城,时不时有现代楼房拔地而起,瓷砖贴面随处可见,三条大街的沿街门面建筑及百年窑洞院落大门、影壁、脊兽、花草等脆弱部位破损严重。

一些外来租住户,随意搭建棚舍,甚至一些老住户随意修建一些建筑,对古城的风貌是极大的破坏。每当学校的小分队或者是其他师生发现类似情况,白万勤便会第一个赶到现场,对违建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通过妥善的办法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米脂县政府出台了 《米脂县窑洞古城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后,白万勤与当事人讲道理,摆事实更是有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十几年来,白万勤先后说服教育了乱秀乱建户8户,有的是彻底制止了,有的通过协调,尽量按原貌进行修建和改建,特别是临街的2户,白万勤不知跑了多少次,给当事人出谋划策,怎么按原来的古建风格进行返修出了不少点子,也维护了古城的风貌。

四、争资立项,维护抢修,使文庙大成殿和圁川书院的状元阁恢复昔日的风采

米脂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和作为圁川书院的学堂的“状元阁”都曾是米脂圁川书院建筑的一部分,也是圁川书院唯独得以保存的两处遗迹。作为米脂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始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虽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至今相对保存完好。

白万勤同志1998年来东街小学时,对于学校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多时,便对这所学校的来龙去脉了解的一清二楚,并且对现有保存下来的米脂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和作为圁川书院的学堂的“状元阁”的现状十分的忧虑。这两处古建筑,历经文化大革命的人为的破坏,现在仿佛风烛残年,破败不堪,目睹这一现状,谁都会伤感。作为规模和影响十分大的圁川书院,仅仅保存这么两处古建,已是十分的可怜。还有的一点是,作为学校的中心的两处建筑,对学校的安全也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众所周知,白万勤是个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他觉得,作为一个米脂人,有义务和有责任为米脂文物的保护尽一己之力,同时也为把安全的一个隐患完全排除,他决定说干就干。

资金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县一级的财政状况极为紧张,增资十分困难。他决定把目光放在省上和市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关系,积极的增资。他跑各个部门,给人介绍这所学校的光荣历史,争取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白万勤争得十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维护两处古建筑。古建筑的维护,不同于普通的工程,必须得专业的工队。完全专业的公司因为资金问题请不来,不懂专业的又怕搞不好。他几乎限于两难境地。为此,他几乎他跑遍了榆林的各个地方,还四处托人找一个比较专业的公司。给别人说好话,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别人。公司的问题解决后,还有个材料的问题。大成殿在1966年的破四旧中,顶部的龙脊兽物全被捣毁,他从网上调集资料,往回调货,尽量按原貌进行修复。最起码从外貌上看起来来比较有气势。经过修复的两处古建筑,又恢复了昔日的风采,为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争了光,添了彩!

2004年,白万勤考虑到作为文物古迹,让人看后一目了然,决定延请米脂本埠的著名书法家李勇先生和李利春先生为大成殿和圁川书院的学堂分别提上“大成殿”和“状元阁”的木制匾额,看上去古色古香,很有历史韵味。白万勤同志坦言,作为一个米脂人,为家乡历史的保存,留住古代的记忆,对文物工作做出贡献,是每个米脂人应该尽得一份责任,只要有机会,只要需要,他将在教学工作之余,继续为米脂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化遗产特征 篇2

■黄永龙

摘要:进入21世纪, 人类进入体验经济时代, 旅游者从关注产品本身转移到注重综合体验, 尤其是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上升给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 与经济属性相对的是文化遗产的遗产属性和文化属性, 后两大属性决定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其价值得以存续和利用的前提。因此, 在体验经济时代, 对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必须兼顾三大属性的需要。文章以文化遗产中的民俗文化作为研究对象, 深入探讨了民俗文化遗产如何在体验经济背景下的旅游开发领域寻求适合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体验经济;民俗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一、体验经济产生的背景和旅游业的新趋势

回顾人类经济发展史, 人类的经济活动走过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三个阶段, 进入21世纪, 人们从低层次的生理与安全需求中调转目光, 将兴趣投向广阔的精神需求领域, 这一发展趋势宣告了体验经济的繁荣时代已经到来, 在此背景下, 作为高端文化产品的文化遗产迎来了广大旅游者青睐的目光。体验经济 (the Experience Economy) 一词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著作《未来的冲击》当中。体验经济中, 消费者消费的客体不再仅仅是商品或者服务, 而更多的是获得一种体验和感知。因此要求产品的开发商和制造商从生活情景出发, 开发能够获得消费者心理认同, 调动综合感官体验的产品, 用充满感情的力量给顾客提供难以忘却的愉悦经历, 这份经历是一种冠绝, 一种不仅在身体上, 更是在情绪上、精神上和智力上的体验。与前面三种经济类型相比较, 体验经济富有的是一种舞台展示的经济功能, 提供的是难忘且充满个性的产品, 突出感受, 并历时短暂却能给旅游者留下经久不衰的难忘回忆。体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消费是一个过程而非产品单纯的物质形态, 其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

旅游者要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离不开完善的旅游体验载体系统, 不同的旅游单位其旅游体验系统存在差异, 以最常见的旅游景区为例, 旅游景区的体验载体主要有四大类, 分别是舞台体验载体、活动体验载体、环境体验载体和服务体验载体。其中舞台体验系统是基础与前提, 活动体验系统是核心, 环境体验系统和服务体验系统是支持系统。在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 能否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除了外部因素之外, 还取决于旅游者本身和媒介。旅游者本身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关系到外界刺激被旅游者感知的深度和所获得的愉悦感;而媒介则决定了旅游者的需求和市场供给之间的匹配度。

二、体验经济背景下的民俗文化遗产特征

文化遗产是指从艺术、历史或科学的角度评价, 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遗址和建筑物。文化遗产根据存在的形态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遗产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中具有典型特征和普遍意义, 并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那一部分, 主要包括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两大类。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是从经营者的角度考虑, 在文化遗产本身的资源禀赋的基础上, 通过旅游开发和策划, 进一步汇集和提升其文化价值, 为旅游者提供丰盛的文化体验产品。

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核心是跨越空间和时间的文化体验。这种文化体验分为物质、制度和文化心理三个层次。旅游者对文化遗产的旅游诉求是综合的, 因此, 光顾文化遗产旅游的游客并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体验, 他们更看重的是体验思想制度和文化心理层面的旅游产品, 这也是大多数深度旅游者对旅游品质的文化层面的要求。从体验主体上看, 旅游者的体验效果取决于他们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等诸多因素;从客体上看, 遗产地文化特色是否通过旅游产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内容是否丰富等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而从媒介上看, 是否具有统一的主题框架引导和规范旅游者的行为, 并为旅游者获得完整、丰富、创新的旅游体验提供支持。

与一般的文化遗产一样, 民俗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传承性等特征, 除此之外, 民俗文化遗产还具有多元性、变异性、中心发散性、地方性、神秘性、适应性、实用性等特征。多元性是指民俗文化的种类繁多;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的地理特征或者乡土特征, 这一特征是民俗文化民间身份的体现, 也说明了任何一种民俗事象都会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制约,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变异性是民俗在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强大的适应能力, 标志着民俗事象在流传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变化。也正因为这种变异性, 民俗文化的传承才造就了多元而庞大的民俗文化体系, 而非单一文化的单纯复制。民俗的神秘性是源于先民在科技不甚发达的年代自由发挥想象力, 从大脑中构建出种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对生活加以阐释, 进而形成了今天流传于民间丰富多彩的神怪世界和美丽的传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许多民俗文化事象今天看来荒诞不羁且难以理解, 而实际上在过去先民所生活的年代正反映了科学的落后和特定时代下的生活方式, 只是过去的生活方式已不被现代人所理解, 因此对于先民来说来源于简单而平实的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对于现代人来说平添了几分神秘。民俗文化的适应性和变异性是相生的两大属性, 而实用性反映了民俗来源于民间, 产生于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一原理。

由于民俗文化本身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 因此民俗文化遗产的亲民性在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开发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通过对民俗文化遗产生活属性的挖掘和情景再现手段, 可以开发出丰富的体验性旅游产品, 既为旅游者提供了愉悦的经历, 又达到了传承中华文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作用。

三、民俗文化遗产的体验性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民俗文化无疑是体验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 也是旅游开发操刀者不竭的灵感来源。对于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来说, 民俗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参与体验性活动的有力卖点, 随着民俗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活动的增多, 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开发者对文物保护不力, 规划不当, 解说不详, 导致民俗被误读、误用、甚至在游客的心里留下了“民俗=低俗”的错误认识。如传统的婚俗中, 有些地区在新娘出嫁离开娘家之时在地上撒米驱邪, 导游和活动组织者均向游客解释此民俗源于民众的封建思想, 甚至违背民俗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编造故事为此民俗增色。而事实上新娘出嫁向地上撒米源于过去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农村家家散养鸡鸭, 新娘出嫁朝地上撒米是为了吸引鸡鸭啄食, 避免鸡鸭啄伤新娘破坏婚礼的喜庆气氛。因此, 为了向旅游者提供真实且愉悦的民俗文化体验之旅要求开发者和经营者立足实际, 提升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维护民俗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基础上开发体验性产品。具体来说, 可从物质、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着手:

(一) 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是民俗文化的载体, 也是旅游者接触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所获得的第一感官体验, 物质打造的好坏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第一印象, 关系到旅游者是否愿意进一步深入下去体验旅游产品更深层次的内容。而要打造物质文化精品要求开发者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 将民俗文化的物质形态以适应体验式旅游发展的方式予以呈现, 并赋予符号化和象征化特征。民俗文化遗产与体验经济的结合要求民俗文化不能一成不变地展示其乡土的一面, 而要结合城市生活方式, 以迎合旅游者消费需求, 朝旅游工艺品的方向发展 (舞台展示的道具除外, 舞台展示必须较为本真地表现民俗的一面, 这样才能给旅游者带来真实的民俗体验) 。

(二) 制度层面

民俗的制度层面在体验经济当中运用较少, 主要存在于民俗事象的解说当中, 为了帮助游客更深入地理解民俗产生、变异、发展乃至消亡的历程, 为其进一步参与体验式活动提供真实的知识背景, 促进游客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 旅游开发者应对所开发的旅游产品涉及到的民俗活动和事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并将其以各种物质形态和手段予以展示, 以帮助游客理解民俗活动和事象别后所隐藏的思想和制度文化, 从而提升游客对民俗文化价值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三) 文化层面

文化层面是最高层面, 一方面要求旅游者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只有国民素质提高了, 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保护民俗文化的氛围, 那么参与并体验民俗文化才能从单纯的娱乐发展成为文化享受。消费者消费需求的转变才能推动供给的转型, 迫使开发者立足于民俗文化的核心, 即文化产品的开发, 从而推动深度体验旅游的发展, 触动旅游者的心弦, 使旅游者获得高峰体验。

旅游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就旅游开发者来说, 要注重景区整体人文氛围的营造, 将文化融入景区的方方面面, 不仅出于经济利益, 并在获利的过程中以景区的文化氛围感化游客, 在游客与旅游景区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文化互动, 达到弘扬传统文化, 促进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摘要:进入21世纪, 人类进入体验经济时代, 旅游者从关注产品本身转移到注重综合体验, 尤其是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上升给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 与经济属性相对的是文化遗产的遗产属性和文化属性, 后两大属性决定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其价值得以存续和利用的前提。因此, 在体验经济时代, 对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必须兼顾三大属性的需要。文章以文化遗产中的民俗文化作为研究对象, 深入探讨了民俗文化遗产如何在体验经济背景下的旅游开发领域寻求适合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体验经济,民俗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 (美) 威廉·A.哈维兰;瞿铁鹏, 张钰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文化遗产特征 篇3

可是这些越来越迷恋天坛“良好生态”的人们,也在注意一个悄然而至的变化,那就是天坛的自然和荒凉越来越少,人工对自然的干预越来越多。天坛对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天坛内每天集聚的人越来越多,天坛的生态负载力,其实可能是在下降的。天坛这样的文化遗产,却很不注意尊重“自然遗产”,甚至故意破坏着自然遗产。

这两年我一直在到处大谈我的“学术新发现”:人是离不开生态的,自然萎缩了,人就活得很痛苦。用这个学术观点武装我的头脑后,我看到的许多地方,突然间都有了缺陷。用这个眼光看大学的院落,发现社会上公认的有着“强大知识力”的中国各著名大学,却无法阻止校方对校园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更无人敢公开倡导“大学也该留住荒凉感”。用这个眼光去看天坛这样高规格的“世界文化遗产”,也突然发现,这些文化神圣区,同样也存在着对自然界不尊重、不理解、不弘扬的行为。

城市是生态最恶劣的地方,污染最集中,对污染的处理却颇为无力;人均生态含量最低,但对生态量的扩充和保护最不得法。园林工人,以绿化来作生态保护,以种树来建设生态系统,一年到头都在种植各种绿色,园林部门年年报上来的材料,也都在很得意地宣称本城市今年的绿化面积又高达多少,人均绿地率又增加了多少。然而,细勘他们的日常行为,你又会发出疑虑,表现出担忧。你会看到他们一到秋天就开始扫落叶、花钱雇车运到垃圾场去填埋,而不是让落叶自然归根,沤成肥,保墒蓄水;你会看到他们让树和树之间互不依靠,树和草不相关联,表面上绿色一大片,美好一大堆,实际上都是孤木单草,既让植物之间难以呼应,更让植物和动物缺乏照顾,鸟类无枝可栖、兽类无果可食、无洞可藏。好像城市的目标,是为了在把农村赶出城外的同时,也把自然赶出城外似的;好像有了文化遗产,就不需要自然生态似的,而生物多样性充分的自然生态,是最好的“自然遗产”。

同样,世界文化遗产这样的“文化神圣区”内,也有绿化部门,他们也在精心地保护着、改变着区内的绿化度,但是,他们的行为,也总有许多让人商榷的地方。一些人说,由于破坏猛烈,中国天然林还算保护得好的地方,几乎不是宗教林、风水林,就是人类足迹还难以大批量到达的区域。放眼全国,还是很少能看到人类把自然上升到神圣文化的程度,“每一座山都是神山,每一片水都是圣湖”的概念远未深入人心。

我们看到得更多的,是对自然和文化的共同破坏。文化的衰落与自然的衰弱,常常是相表里的,唇亡而齿寒,齿落而唇伤。一个不重视保护自然的群体,往往也不会重视传承文化。按这个道理,文化与自然应当是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有互相协助和帮理之意,只有处处联起手来,才可能稍富延续生命的能量。可是,你到现实中去看,却总是无法找到合意的证据来支持,你看得更多的,不是自然遗产在湮灭文化遗产,而是文化遗产在破坏“自然遗产”。

颐和园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昆明湖是京密引水渠的一个“调节湖”,密云水库的水,经过几十公里的跋涉之后,要到这里停留休整,然后再按使用用途进行分配;因此,从昆明湖到玉渊潭的“昆玉河”,就是水库之水进入城市内部的一个重要通道。南水北调中线的终点团城湖,就在昆明湖的西边,从汉江经过上千公里输送过来的南方之水,也仍旧沿用着昆明湖的调节、休整的功能。然而,颐和园这几年在拼命清除“杂草秽木”、种植“美树新草”,湖边本来长有极好的芦苇,偏偏要连根挖走,把堤岸硬化,理由是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洁,实际上,硬化的堤岸才最不利于保持水质的自然活性,芦苇是一些害羞的鸟类的最好的庇护和繁殖场所,这样一来,它们就只能重新找地方;西边的湖里本来种着些荷花,到冬天,雁类和鸭类会在这些湿地的残荷败苇着休憩、觅食,然而,这些地方正在一天天地干净、整洁下去,湖光山色的自然造化之美,越来越趋向单调和可怜。虽然公园的管理处在游路上搞了许多爱护鸟类的宣传,然而,当一个地方已经留不住鸟类的时候,做这些宣传有什么意义?

天坛也在宣传自己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上的功绩,也在大谈“尊重本地物种”,然而,天坛的绝大部分地方,上面是百年松树,下面是某种冬天还泛绿的引进草;上面是千年古柏,下面也还是某种冬天还泛绿的引进草;围起来的地方,是单一的草,没围起来的地方,也是单一的草。天坛最好的一个地方,是被天坛鸟类调查小组称为“苗圃”的一小块地,这块地,占地面积不过几亩,外边只能用竹篱笆轻轻地围住,根本挡不住那些恶意的捕鸟者的随意侵犯。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地方,由于植物多样性保留得还可以,由于林相的郁闭度还差强人意,由于游客的干扰还算较少,因此,这个地方观察、记录到的鸟类,是最多的;每次觀鸟组其他地方可以不去,这个地方是他们必来的。这个地方有任何的被改变的可能,他们都异常担忧。

偌大一个天坛,偌大一个圆明园,偌大一个颐和园,甚至偌大一个北京植物园,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可用目光穿透的。而能否用目光穿透,是衡量一个地方自然是否保护得法的最简单的检测指标。鸟类也好,兽类也好,都需要一个藏身之处,他们不喜欢随时被人看到,因此,他们需要有植物来遮盖、隐藏他们。而一个地方如果从任何角度都能够被人类毒辣的目光穿透,那么动植物就没有了任何秘密可言,他们只能到其他地方寻找生命的庇护场。

实际上,天坛地坛也好,圆明园颐和园也好,植物园燕园清华园也好,北京这些相对来说面积较大的文化院落,都可能有心地把自然环境保护得很好,都可以把生物多样性搞得很丰富,都可以在满足文化传承的同时,把自然保育得很完美;然而,恰恰是这些文化遗产集中度最高的地方,经常有缺乏自然文化的表现,显然,我们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文化遗产”对“自然遗产”的保护能力,都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滋养。

文化遗产导论论文 篇4

——以敦煌和洛阳古城为例

【内容提要】

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重要价值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对于保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维持人类社会的文化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河洛文化赋予了洛阳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古城——洛阳,其留存的文化遗产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文化遗产的发掘、评估和保护是文化遗产工作的环节之一,同时,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利用也是重要的环节。

本文以敦煌和洛阳古城为例来分析如何利用传播其城市内的文化遗产,其主要目的是激发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力度,同时发挥遗产在当地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洛阳 敦煌

【正文】

引言

文化遗产有发现与获取、甄别与评估、保护和管理、研究与诠释、传播与利用等五个环节。

其中发现与获取环节即是指如何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现和提取,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又涉及考古学等方面;甄别与评估即是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认知;保护和管理环节则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行;研究与诠释即是对文化遗产的内涵进行进一步探索;传播与利用环节则涉及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手段及如何让公众对该文化遗产进行进一步的深层次了解,如何使文化遗产产生现实经济效益等等。而这篇论文主要重点阐述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利用环节。

世界上诸多历史文化名城在进行城市文化建设中都注意保护自己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洛阳的文化建设定位也是如此。相比于其他城市,洛阳的优势尤其是核心优势就在于整体优势、组合优势: 它不是一般的圣地、古都,它是集极品根文化和极品古文化于一身,伴有山水之灵气、牡丹之情趣的圣地、古都,有非常的神圣感、非常的神秘感和非常的活力感。洛阳是神圣的、神秘的、有活力的华夏民族圣地、历史文化名都、山水牡丹花城。

著名的敦煌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季羡林先生的话可以充分说明敦煌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敦煌文化在世界上的重要影响。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因为全球化而遭劫掠,但就敦煌学的国际化和敦煌艺术的蜚声世界而言却又是因应全球化而采取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播和交流的结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现在节假日也增多了,于是有很多人选择通过游玩来丰富自己的生活。随着历史文化遗产各种价值被不断的发掘,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感兴趣,迫切地渴望了解历史。以三大石窟闻名的敦煌市和洛阳古城就是很好的例子。

一、文化传播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以敦煌莫高窟为例

敦煌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代表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其保存历代壁画4.5万平方米(不包括重妆后覆盖在内壁的),彩陶2400余身(不包括影塑),唐宋木构建筑5座,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华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1]

从文化传播方面来看,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一名中国文化传承者,将敦煌莫高窟文化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华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是很有必要的。

早在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伊始,就有一些世界著名的汉学家、考古学家、博物馆学专家等纷纷涌入中国西部地区,对敦煌文献产生了极大兴趣。不仅将部分文献带到了自己的国家,还以他们渊博的汉学知识和汉语知识,对所藏文献进行了识别、鉴定,做了大量的摘录并用不同文字为之撰写了题记。这一文化宝库的发现,“是近代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其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之一,就是导致了一门真正世界性的学问——敦煌学的逐渐兴起、形成和发展”[2]。如今,敦煌学是世界上唯一以地名命名的国际显学,全世界对敦煌学研究的热潮,促进了敦煌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也体现出中国古文化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力以及与其他多种文化的融会贯通。

1987年12月,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知名度越来越大。

“自1979年莫高窟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游客人数逐年增加。1979年仅1万多人次,1984年达10万人次,2006年达50万人次,2012年近80万人次;根据预测,游客人数还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3]

与此同时,每年旅游人数的日益暴涨,大量游客的蜂拥而至。外国的旅游者的评价对莫高窟的评价是:“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相当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 “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然而,在敦煌莫高窟旅游业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对莫高窟造成巨大的破坏。大量旅游者涌入窟中,严重破坏了窟中原先安静、平衡的环境。大量的水气使许多先人的壁画、彩陶开始褪色,昔日色彩鲜艳的壁画、彩陶现都已变得苍老了许多。对于敦煌莫高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播、传承以及发展,这是一个重大问题。我们保护敦煌莫高窟,说到底,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传承其中佛教文化等文化精神。

二、洛阳——“旅游强市战略”

——利用文化遗产与城市互相促进发展

洛阳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以三个最而著名。一是建都最早,二是历史最长,三是朝代最多。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有源远流长且具代表性的历史发展过程,尤其表现在都城历史的连续性上,有“古都之最”的荣誉称号。有人说“中国历史,五千年看洛阳”。

“唯有洛阳古文化优势,则为别的城市所望城莫及,这也正是洛阳所以还能吸引中外游人的原因。古文化优势决不单单是文物古迹,应当是指洛阳的整个古文化而言。”徐金星说。

龙门文化旅游园区以石窟景区为核心联系相关的文化资源而建立的。其中的龙门石窟可以说是中国石窟艺术的 “里程碑”,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的雕塑充分体现了每个朝代的政治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水平、服饰欣赏和宗教信仰等,它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历史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龙门文化旅游园区发展目标是把龙门文化旅游园区建成河南省文化旅游体制改革重点试验区和示范区,集温泉、生态、文化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011年,以旅游节会为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取得了丰硕成果。历届牡丹花会,经贸活动和招商引资总额累计达3328.51亿元,其中引进外资55.7亿美元,引进市外境内资金626.61亿元。[4]

我个人认为,旅游强市战略的提出,以及“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旅游宣传口号都极大地提升了洛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得洛阳的古都形象和山水牡丹花城形象逐步树立起来,尤为可喜的是圣地形象的塑造也逐渐起步。去年,我有幸去了洛阳古城游玩,无论走到哪里,新区、老城、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牡丹花的身影。整个洛阳城都沉醉在牡丹的香气里,所有咏颂牡丹的诗词佳句加起来,都不及眼前所见的十分之一。“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人们赏花、爱花的热情好像在四月份都被空前的激发释放出来了。洛阳的文化旅游与城市文化相互促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在旅游的过程中导游同时也会跟我们一一介绍一些景点的典故和来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与传播。

三、总结

文化遗产的利用就是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及其整体环境下,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科研功能、教育功能、休闲功能和文化产业功能等,利用遗产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文化交流[5]。

保护徐州文化遗产 篇5

近几年来,通过全市文化工作者认真执着的追求和艰苦细致的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市文化遗产资源家底,普查整理出了一批重要的文化遗产项目,建立了基本完备的文化遗产资源档案,编辑出版了一批重要文献。这些都为徐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那么如何 才能进一步保护?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4年,成立了徐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徐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和徐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心,对徐州市民族民间文化做了一定的调查了解,并出版了一批文献。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后,我市在原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了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各县(市)、区先后成立了相应的专业机构,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网络基本健全,为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强化政策保障。自2005年以来,徐州市政府坚持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当地宣传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实行统一筹划,统一部署,设立了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并逐年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截至2009年7月底,徐州市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已累计下拨专项资金360余万元。仅徐州市人民政府5年内就划拨专款240余万元,用于全市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收集整理、研究、宣传、保护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以及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的开展。2006年,徐州市出台文件,要求各县(市、区)政府设立每年不低于10万元的专项资金。各级切实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市文化局还专门将原云龙区文化馆办公楼无偿划拨给徐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办公场所,并先后投入50余万元,用于保护中心购置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微机、打印机、非线性视频编辑机等“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和数据库建立所需的先进设备。仅市文化局每年拨付给保护中心的日常办公经费就达5万多元,有效保证了日常运行经费开支。2009年上半年,各县(市)区还专门下拨了“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专项经费。各级的财政支持,有力地保证了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加强专业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培养一批高素质的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是高质量完成“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为有效指导全市“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高标准完成全市 “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市共组织普查培训班56期,培训人员达2525人次,参与的社会力量达到32000余人。仅徐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先后派遣21人次参加了省和国家组织的文化遗产普查培训,并选派周光雷同志到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学习锻炼5个多月。仅市文化局组织全市的业务培训班就达8期,并召开了3期现场会,共发放培训资料2万余册。

与此同时,市文化局还可以经常邀请国家、省、市有关专家和老艺人授课,现场指导工作。先后多次邀请了省文化厅社文处负责 文化遗产工作的领导和省文化遗产专家徐艺乙教授为我们授课;2008年4月,市文化局邀请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

庆善同志,就文化项目申报工作实施了具体的业务指导和帮带。通过经常性的业务学习、适时组织业务考核、不断组织业务培训,全市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进一步丰富、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实施科学指导,提高工作实效。为扎实推进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徐州市文化局一方面注重树立典型,强化典型引路;另一方面加强跟踪调度,搞好督察指导。为顺利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我市先后召开了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部署会、推进会、经验交流会和现场会等。

2009年4月,徐州市文化局下发了《关于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采取了分片包干、分项会审等方法,积极组织各地开展普查工作 “回头看”,做到“不漏一村一社、不丢一类一项”。仅巡回检查、辅导各县(市)、区普查资料汇编工作,平均每个县(市)、区达到4次以上,并先后举办了3期辅导培训班、召开了1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工作现场会、组织了1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书稿会审和多次调阅修订。徐州市“非遗”普查工作始终走在了全省前列。2008年 10月,江苏省文化厅在徐州市邳州召开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现场会,徐州经验在全省得到了大力推广。

五是,加强传承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市政府和文化部门一方面积极鼓励、资助或推荐文化遗产项目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或国际上的有关展演、比赛,多渠道培育市场,积极拓展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对代表性传承人,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积极鼓励民族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培养青少年兴趣,使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

2006年以来,充分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和重大节日举办各类“非遗”项目的展览、展演等活动,并把“非遗”项目传承工作纳入课堂教学、纳入“送文化”下乡活动之中。经常组织指导 “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传习所和“非遗”项目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同时,积极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加国内外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演活动。2005年,在江苏省第二届文物节———绝技展上,徐州市精选的150余件展品受到了与会领导及观众的青睐和好评,被省文化厅、省文物局授予优秀设计、创意奖;2008年,组织全市71件摄影作品参加江苏省文化遗产摄影大展,其中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作品获得了2个银奖,5个入选奖。王桂英的剪纸艺术曾被上海电视台与徐州电视台联合录制成专题;剪纸艺人张丽君曾获得首届中国民间雕刻、剪纸大赛金奖及江苏省工艺美术最高奖“大阿福奖”;还有剪纸艺人陈永年、石雕艺人岳喜明、“中华巧女”张桂英等,其作品曾多次获国内、国际大奖,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及个人购买、收藏的作品不计其数,为省和国家赢得了较高的荣誉。

此外,徐州市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应该遵循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原则,文化遗产保护的永续性原则。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 篇6

敦煌莫高窟保存着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还有一尊长达16米的卧佛。那尊卧佛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工匠高超的。技艺。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多、资料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西方学者称其是“墙壁上的图书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壁画画在洞窟的四面墙壁上、佛龛内,壁画的资料丰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你看那些飞天仪态万方,多么美啊!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琴弦;有的彩带飘飞,漫天遨游;有的闭目凝视,侧耳倾听……飞天是由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如今,飞天已成为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成为敦煌艺术的标志。

文化遗产特征 篇7

世界遗产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个地区和国家文明的标志和象征,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世界遗产的价值[1],世界遗产地的环境[2],世界遗产保护技术及方法[3],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4,5],世界遗产空间差异及趋势[6],潜在世界遗产[7]等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世界遗产保护、世界遗产资源、世界遗产旅游等方面的研究[8],研究范围越来越广,但有关潜在自然遗产的特征与可行性研究仍较少[9,10,11],缺少滨海湿地遗产申遗的研究。

截至2015年8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共1031处,包括世界文化遗产802处,世界自然遗产197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32处。中国作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截至2015年8月,共有48项(包括文化遗产34项、自然遗产10项、双重遗产4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2位。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在数量上不平衡现象比较明显,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苏州会议确定:已有世界遗产的缔约国每年最多可申报2项世界遗产,但其中必须有一项是自然遗产。那么,加大对世界自然遗产申遗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中国10项世界自然遗产中,生物多样性类别和地貌景观类别遗产地的数量相对较多,未来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应优先考虑申报数量较少的化石产地类型、陨石冲击类型、水体景观类型、构造地貌类型、冰川地貌类型、海岸地貌类型的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12]。中国滨海地貌非常丰富,但有关滨海湿地型自然遗产资源申遗的研究极其少见。

盐城滨海湿地作为亚洲大陆边缘,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滨海湿地,已列入世界重点湿地名录,已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已纳入“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东亚-澳大利亚迁徙涉禽保护网络”,是世界重要的自然遗产。因此,强化对盐城滨海湿地自然遗产的特征及申遗可行性进行研究,能为其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开展湿地遗产旅游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保护全球多种濒危物种和盐城滨海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盐城滨海湿地概况

盐城滨海湿地(E119°27′~121°16′,N32°34′~34°28′)位于江苏省中部沿海,辖响水、滨海、射阳、大丰及东台5县(市),海岸线长582km,总面积4553km2,占江苏滨海湿地面积的60%,全国湿地的14.3%,是中国最大的滨海湿地保护区[13]。盐城滨海湿地既有快速淤长岸段,又有强烈侵蚀岸段,基本以射阳河口为界,以北为侵蚀型岸段,以南为淤长型岸段。湿地类型主要有芦苇湿地、草滩湿地(包括盐蒿、互花米草)、淤泥沼泽湿地、人工湿地(包括养殖水域、水田)等5种,是典型的粉砂淤泥质滨海湿地。盐城滨海湿地是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14]。建有丹顶鹤和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也是连接不同生物界区鸟类的重要环节,是东北亚与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水禽重要的越冬地,是挽救一些濒危物种的最关键地区,如丹顶鹤、黑嘴鸥、獐、震旦鸦雀等,盐城滨海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5]。

3 盐城滨海湿地遗产特征及申遗可行性

3.1 世界自然遗产应具备的特征

《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是申报世界遗产的指导性文件。如果遗产符合下列一项或多项标准,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该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即可确定为世界自然遗产[16]:(Ⅶ)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和美学价值的地区;(Ⅷ)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重要地质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Ⅸ)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Ⅹ)是生物多样性原址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盐城滨海湿地自然遗产是否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特征是申遗成功的基础因素。在申遗之前,需将对照上述标准对盐城滨海湿地自然遗产的特征进行科学系统论证分析,核准是否满足申遗的标准,为申遗做好基础研究工作。

3.2 盐城滨海湿地遗产特征及申遗可行性

3.2.1 国际重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森林和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滨海湿地是重要的物质资源,在维持区域和全球生态平衡以及提供野生动植物生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7]。滨海湿地作为高度动态和复杂的生态系统,作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第6个核心计划,其具有洪水截留、地下水再充填、地下水释放、沉积物截留等水文功能,具有营养物截留、营养物输出、就地碳截留等生物化学功能,具有生态系统维持、食物链支持等生态功能。盐城滨海湿地作为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滨海型湿地,已列入世界重点湿地名录,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国际滨海湿地区,是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国际重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国际上保存最完好的原生盐沼湿地之一。其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标准(Ⅸ)。

3.2.2 罕见的淤泥质湿地景观

世界海岸的75%是基岩海岸,盐城海(滨海)岸湿地则是全球最为典型的淤泥质滨海湿地与盐城海岸紧紧相连,辽阔而平坦,规模巨大。而且盐城滨海淤泥湿地既不裸露于海底,也不位于河口或峡湾,而是位于海岸带,以海岸浅湾为顶点向海呈辐射状分布,这种淤泥质沙洲湿地景观世界罕见[18]。基本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标准(Ⅶ)。

3.2.3 全球典型的生物多样性栖息地

以原生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濒危物种保护为目标的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已成为世界主流之一[19]。盐城滨海湿地拥有大面积的滩涂、沼泽、盐碱地,动植物资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维管束植物有223种。动物有兽类20多种,鸟类182种、两栖类和爬行类27种,鱼类150种、棘皮动物10种、环节动物62种,腔肠动物8种、浮游动物98种,具有典型生物多样性地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滨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和以世界濒危鸟类丹顶鹤为代表的多种珍禽,是世界重要的迁徙水禽停歇地和越冬地,也是当今世界上丹顶鹤迁徙种群最主要的越冬地[20],对丹顶鹤等迁徙性珍禽的全球保护和研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其次,盐城滨海湿地区建有麋鹿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濒危动物麋鹿的栖息地,是拥有世界1/3的野生麋鹿,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麋鹿保护区。盐城滨海湿地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天鹅、河鹿等19种动物的栖息地,是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世界全球典型的生物多样性栖息地。基本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标准(Ⅹ)。

3.2.4 全球显著的地质地貌特征

盐城滨海湿地是由黄河、长江、淮海我国三大河流携带的巨量泥沙逐渐沉淀堆积而成,也是世界上接纳河流输沙量最大的地区。尤其是黄河作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变迁成为塑造本区地貌形态的最重要因素,对盐城滨海湿地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盐城滨海湿地现已经成为一个准封闭的系统,体现了的地貌演变中的典型滨海湿地演变特征。其次,研究表明盐城滨海湿地形成于海平面从一个较快的速度向较低的速度转变的时期,盐城滨海湿地的地质地貌变化过程,较好的记录全球海平面的演变过程。基本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标准(Ⅸ)。

综上所述,盐城滨海湿地基本符合《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标准,并且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的特征,具有良好的遗产资源的完整性及真实性,具备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可行性条件。

4 盐城滨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意义

4.1 利于保护盐城滨海湿地自然遗产

盐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良好、是世界濒危动植物等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是世界重要的淤泥质滨海湿地,但生态系统较脆弱。特别是随着湿地工业及旅游业的大力开发,其生态系统破坏的速度将加快,原生的地质地貌将逐渐消失,生物多样性的得不到保证,对区域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如果盐城滨海湿地能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将极大的提高其保护与管理水平,获得更多的保护资金,提升盐城滨海湿地区的国际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滨海湿地的形成、特征,开展滨海湿地科普教育使得公众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4.2 利于强化滨海湿地遗产研究

滨海湿地型自然遗产作为重要的自然遗产资源,在对气候调解、环境美化、濒临动植物可持续栖息生活等方面的作用,未引起学者专家的足够关注,普通居民也了解极少。盐城滨海湿地如果申遗成功,相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的提升,公众对滨海湿地的了解更多,使得公众对滨海湿地环境保护意愿更强,能更好的保护湿地资源,保护原始的生态系统。

4.3 利于完善世界遗产名录

当前世界遗产名录中文化遗产远多于自然遗产,可见自然遗产申报将得到更多重视与支持。湿地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地貌类型、重要的自然资源,当前世界有关湿地自然遗产的项目只有一项,只与湿地的世界资源数量和规模不对称。随着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自然遗产的重视,滨海湿地遗产项目必将进一步发展,得到认可,也将丰富世界遗产名录。

4.4 利于丰富中国遗产类型

自从1987中国第一个世界遗产项目申遗成功,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申遗的热潮。但当前中国世界遗产仍偏向文化遗产项目,况且已申报自然遗产目录中,以山岳项目为主,自然湿地型资源遗产较少,特别是与海洋相关的世界遗产至今没有,这与中国海洋大国和1.8万km海岸线的地位不符,如果盐城滨海湿地申遗成功,将丰富中国遗产的类型。

5 结语

盐城滨海湿地作为世界典型性、代表性的重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国际上保存最完好的原生盐沼湿地、世界濒危生物的重要栖息地,独特且罕见的淤泥质滨海湿地地貌景观,基本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标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的特征、具有良好的资源完整性及真实性,具备了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

文化遗产的守望 篇8

本期的《焦点》·风土中国,讲述的正是人类一个个依附着生命和历史印痕的故事。

地域无疆,历史永恒,在中国的各个角落,到处都流传着生命的不老传说。西域的都城干阗,深埋在浩浩流沙和酷烈的漠风中,但残存的古城遗址仍向世人诉说着逝去的繁华;专辑《被遗忘的边城》叙述的是广东地区连州的古老村寨,那一砖一瓦,都蕴藏着古老的故事,垫足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品读不尽;深圳是一座没有方言的城市,深圳的大鹏所城、成头岭遗址,无处不是文明与文化的徽记,留存着那段渐行渐远的历史记忆……

各地各民族截然不同的婚俗文化,也深深留下了历史和生命走过的足迹。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连州地区,古朴传统的瑶家婚礼和汉族婚礼各有特色、相映成趣,共同传达出人类对生命的敬重,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灾后的四川,一高大俊朗的羌族小伙和温柔美丽的藏族姑娘喜结连理,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举办婚礼,愈发彰显出生命在灾难面前的坚韧和顽强。

上一篇:防水工作总结总结下一篇:图形的平移运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