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 篇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普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区政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弋政办[2009]28号),并制定了《弋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案》(弋文体[2009]08号)。区文体局在全区范围内部署了普查工作,下发了普查工作方案,并建立了覆盖面广泛的基层普查员队伍,形成了区属1镇、6办42个村(居)广泛参与、深入挖掘的工作局面。

在普查的经费方面,文体局投入3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普查工作的开展,同时为了工作的顺利进行普查组购置了电脑一台、数码相机一部、摄影机一部、录音笔一支、移动硬盘一块并租了一部QQ轿车作为普查组代步工具。

从普查工作开始到现在,区文化馆张馆长带领普查工作组到各镇、办进行了先后多次有针对性的普查工作培训,参与培训人次达180余人,发放宣传材料190余份,发现普查线索45条,投入普查力量76人次,走访民间艺人45人次,并对普查的信息进行及时上报。

二、普查主要线索及特色价值

根据普查方案时间的安排4月8日至4月16日普查组以村、社区为单位进行全面普查,以提供线索为主,进行简单登记。普查工作人员以文字、图片的形式详细记录了相关材料和实物资料。4月16日至5月16日针对前一阶段提供的线索,选择重点项目进行详细调查、登记和重点普查。通过普查组重点普查先后挖掘出多条有价值线索:“澛港菜刀”、“澛港鱼钩”、“制作皮毛画”、“祖传治腮腺炎、蛇头疮”、“祖传单方治蛇伤”等。5月8日至5月11日对各镇(街道)普查资料进行全面验收,通过验收发现了前期普查线索方面更加详细的资料。其中在芜湖有名的澛港三刀我们普查组多次上门寻访只找到澛港菜刀的传承人,剪刀、剃刀的传承人已无从查找。而无意间发现的瀂港鱼钩的制作工艺至今还在沿用,并在周边很多地方都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目前均为小作坊式的运作经营。已经淡出历史舞台的俗神信仰“打青苗”在当时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具有迷信色彩,但很多方面都体现了人们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精神追求。普查工作组意外普查到的已经濒临消失的皮毛画制作工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为流行,在国内和国外都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而且产品大量出口到国外,但后来因为多种原因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至今已经很少有人记起。后期普查到的人生礼俗类的《挽歌记》也很有价值,它是晚辈祭奠逝去老人的一种方式,体现对老人的悼念,主要以演唱的方式进行,这种人生礼俗基本上完整的沿用至今,但由于社会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人们对它渐渐淡忘,村落里很难再找到擅长的人。民间谚语在本次普查中收集了不少,经过筛选最后整理出一项,颇具特色。“上梁不正下梁歪”“ 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等谚语是当地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和修饰润色后形成的具有哲理的语言。本次普查到的几项医学,如“治疗腮腺炎”“治疳积”“治蛇伤”等单方至今还在民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在加强保护中得到延续和创新发展。

三、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开发和保护工作量大。在现有的工作工作人员中,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深度挖掘带来难度。二是普查工作的时间仓促、难度大。想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把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挖掘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少传承人已息手、外出打工。有些人虽在,但由于企业倒闭自己失去了工具、器械等必备条件根本无法展示技艺。还有的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性质、意义没有搞懂担心自己的绝活被别人学了去,对普查工作不配合,给普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再就是我们的普查员和镇、办分管领导都是身兼数职、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招商和大拆违各镇、办人力都投入其中,致使“非遗”工作受到影响,无法按时把计划中的工作准时落实到位,且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困难。三是整体保护迫在眉睫。弋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挥着重要的因素。如果这种方式受到破坏生产环境和生产资源丧失,制作工艺将随之失传。许多民间医学单方也可能会失去传承人。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决不是单一的,是相互关联的。要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四、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 篇2

一、非遗普查的基础与条件

华舍这个古老的江南水乡名镇, 素以“日出华舍万丈绸”著称。其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深厚。境内一马平川, 河道似网密布, 有众多的旧河遗迹, 其村落星罗棋布, 古迹众多, 古庙、古寺、古桥、古祠堂、古宅遍布各地。名人辈出, 早在大禹时期, 华舍已遍布了禹王之足迹, 有禹王与阿娇美丽的传说, 还有至今尚存的涂山里、涂山江、诸侯江、禹会桥和禹会殿予以印证。至三国时期, 蜀女织锦的故事家喻户晓, 这也是华舍丝绸业的发端。到宋明清, 以山阴第一状元王佐为首, 名人绵绵不绝。尤其是后马、张溇两村, 名人之多, 官位之高, 令人瞠目。众多的名人也造就了名人文化与名人典故, 至今仍在华舍广为流传。为此, 在全街道内进行全面的非遗普查, 既有深厚的历史基础, 更有现实的发展需要。

二、非遗普查组的建立与培训

2008年3月, 街道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委副书记任组长, 党委宣传委员任副组长, 由文化站牵头, 落实具体普查成员, 实施普查。这标志着我们华舍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正式启动。同时积极组建非遗普查工作小组, 主要成员由各村 (居) 文书以及妇代会主任组成, 另又聘请了一位退休教师帮助开展这次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并在财力上也给予了倾斜。普查前我们对工作组骨干成员进行多途径培训, 如组建培训班, 邀请浙江省文化厅文化处专家授课, 就普查的范围、方法等作了详细讲解。为进一步提高培训班的质量, 县文广局又以电教形式进行培训, 使参加培训人员受益匪浅。另外, 街道分别召开了普查动员培训会议, 落实普查的具体措施, 广泛发动群众提供普查线索, 使广大群众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普查活动之中。

三、非遗普查的走访与普查

成立组织, 培训好人员后, 立即展开了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一方面, 为了提高普查人员的素质, 我们多次邀请县文化发展中心文化遗产普查联络员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使得普查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另一方面, 我们积极争取各村 (居) 委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配合支持, 下村进工厂, 调查走访了100余人次, 新搜集了8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以及录制了相关光盘。同时根据走访的信息, 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材料, 进一步深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等, 从而提升了我们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内涵与质量。

在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 我们利用普查走访的有利时机, 对物质文化也同样作了普查登记。根据县文保所对我们华舍有指定点名的物质文化11处。但这只是点名而已, 并没有现成的可参考资料。因此, 我们在点名的基础上, 先走门串户、熟悉地形, 然后进行详细的普查 (实地丈量、采访当地村民, 确认建筑年代、由来等) 。在这之后, 又新挖掘了多处, 并根据挖掘价值的大小, 又向县文保所着重申报了14处。在这繁琐而又细致的新的文化遗产普查过程当中, 我们通过观察、分析遗产实物, 对照与衡量文化遗产普查标准, 走访当地知情人, 从各个方面、角度翻阅、查考、分析、研究可以用来参考的文献资料, 请示领导、请教专家。这次, 能够挖掘、着重申报文化遗产竟然有14处之多。这个结果真是出乎我们意料:华舍, 竟然有如此众多的文化遗产, 可想而知, 华舍在历史上创造过相当的辉煌业绩。其中新挖掘、着重申报的有:华表、锦江桥、古大木桥、荷花桥、少卿牌坊、万春戏台、龙门桥、张川永安老龙、张川庙修缮庙碑、华舍善安龙、小赭禁赌石碑 (两块) 、亭后倪家豪宅以及亭后倪氏宗祠。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少卿牌坊、华表这两处文化遗产底蕴深厚, 分别是清朝康熙年间官至一品的张溇胡昇猷本人的住所以及他的夫人的坟墓建筑物。底蕴如此深厚的文化遗产, 我们都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资料详实、内容正确。

非物质文化, 我们普查了80多项, 有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印染技艺、生产商贸习俗、岁时节令。其中民间手工技艺绍兴铜雕、金银箔铲贴 (刻纸) 、印染技艺、以及绍兴宣卷都是我们华舍具有鲜明特色的普查对象。绍兴铜雕, 我们多次联系绍兴铜雕大师、绍兴县十大民间艺人赵秀林, 他本人也相当热心于地方文化事业, 多次携带着珍贵的资料、图片等等, 亲自前来家乡支持我们的工作。还认真地给我们讲述了铜雕工艺制作流程, 以及世代从事铜雕这一行当的其中甘苦, 表现出他所经历过的深层次的思考。雕刻, 我们走访张溇当地老人王关甫, 一件件作品、照片以及相关报道资料, 还有详实完整的描述, 使我们顺利而全面地记录下“刻纸”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过程。绍兴宣卷, 则以我们街道内沙地王村从事该行业的几位中老年的表演、演唱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文字资料, 加上参考《绍兴县志》《安昌镇志》而得以完成。印染技艺, 不能不说到我们华舍, “日出华舍万丈绸”。我们走访、联系华舍印染行业前辈傅崇尚同志, 听他娓娓道来华舍印染行业的历史沿革, 以及印染技艺的发展与革新等等。我们充分利用《绍兴县志》, 利用前期文字资料《华舍村志》相关章节, 使印染技艺工序流程表达更加丰富和充实。

四、非遗普查的特色与成果

通过普查, 华舍在历史上创造过相当的辉煌业绩。山阴第一状元王佐, 故里即在华舍张溇。近代还有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者大画家董希文在华舍张溇, 周恩来的先世即是华舍后马人, 等等。还有华舍至今还流传着一句名谚:“张溇旗杆多, 后马师爷多”, 足以说明华舍人杰地灵, 人才辈出。街道内还有造型别致的后殿廊桥、万春戏台、瓜田庙戏台等等, 均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与深厚的历史底蕴。“赶庙会看社戏, 唱宣卷做道场”曾是古代华舍人鲜活的生活写照, 尤其是在明末清初, 华舍丝绸业兴隆, 有“小上海”之称, 从而也享有了“丝绸之府”之称和“日出华舍万丈绸”之誉。正是这些鲜明特色的民间传说、民风民俗构成了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五、非遗普查的保护与利用

近一年的积极挖掘、普查, 共搜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10个种类80多项, 涵盖了民间文学、印染技艺、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岁时节令、音乐、民间歌谣、等七大类,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非遗资源库。我们知道, 非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信息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可以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社会效益。随着文化产业建设的发展和非遗宣传力度的加大, 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 它既是群众文化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又是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1. 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

面对非遗保护的现状,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招贤纳才, 设立非遗保护工作专项经费, 已成为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事宜。第一, 我们对全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登记, 建档和建数据库。第二, 起草对传承人与传承基地的补助办法, 在上报后确定列入区级以上保护名录, 传承人与传承基地各给予多少补助, 解决传承人基本生活费, 激励其更好地弘扬非遗文化。第三, 让非遗走入寻常百姓家, 将采取出书、音像摄录等多种方式拯救非遗, 使相关资料获得保存, 《华舍村志》和《村落文化专辑 (华舍篇) 》两本书的编纂与出版。同时街道文化站将组织非遗保护专题和开设非遗业务培训班, 通过非遗进村 (居) 下企等活动, 将非遗普查成果展示给公众。

2. 联姻企业对非遗进行开发。

在文化的形式、内涵和功能得到尊重的前提下, 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 适度的资本化运作和开发利用, 不仅是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必然要求, 也有利于促使人们形成自觉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为此, 我们对有经济价值, 可开发利用的非遗项目进行联姻与开发。如在调查中发掘的一些印染技术与一些印染厂进行合作, 共同开发更环保的现代印染技术。又如手工技艺绍兴铜雕已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 其雕刻精致, 造型美观大方, 已成为走亲访友的贵重礼品。为这些非遗传人建立工作坊, 并帮助联系一些工艺品厂商进行销售。还有对金银箔铲贴、刻纸等非遗项目进行宣传推广。

3. 利用非遗展示推动旅游业。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 人文景观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而华舍既有深厚丰富的物质文化, 其古迹众多, 历史厚重, 名人辈出, 又有源远流长和灿烂丰富的非遗项目, 可谓天时地利得天独厚。有鉴于此, 可借助对华舍的古老物质文化——老街的开发推动华舍的非遗的广大与流传。被称为“小上海”的华舍老街现在整体格局保存完好, 可在此基础上进行老街原貌的修复, 还原当时“小上海”的情形。同时在老街中开设相关非遗项目的现场展示与开设相关工作坊, 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 使老街开发成可供展览、参观旅游的地方, 让非遗的展示成为吸引各方游客的“金字招牌”, 既推动华舍的旅游事业与华舍经济的再次腾飞, 更是保存和发扬了非遗项目的流传与繁荣。

当然, 开发利用不能以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价, 应坚持“保护第一, 以开发促保护”的原则, 恰当的开发与利用非遗来促进旅游业发展, 实现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发展。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历史文化精髓, 启示教育后人的良好素材。绍兴市柯桥区华舍街道于2008年起在全街道内进行了一次声势较大又较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取得了较大成果。非遗普查的基础与条件, 非遗普查组的建立与培训, 非遗普查的走访与普查, 非遗普查的特色与成果, 非遗普查的保护与利用: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联姻企业对非遗进行开发、利用非遗展示推动旅游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 篇3

关键词:武德镇抬鼓;非物质文化遗产;功能

武德镇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东北部,北依沁河,东连武陟县,南到黄河。温县盛产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是远近闻名的怀药之乡,同时也是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武德镇抬鼓又名吉庆鼓、吉祥鼓,据说创编于清乾隆初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当时的天地会要敬天祭地,反清复明,召集人马时就敲鼓,声势浩大,振奋人心。鼓点子敲起来的时候,镇上13个村子都可以听到,甚至一直往南20里地的赵堡街(属赵堡镇)都可以听到。天地会瓦解后,抬鼓却在武德镇一带流传下来。每逢春节、正月十五,家家户户的大老爷们儿都参与抬鼓表演,光着膀子游村,还要与相邻的村子“对敲”,比的是哪个村的人多,哪个村的鼓敲得最响亮、最好听。北方的冬天很冷,但因为心里高兴,光着膀子敲都不觉得冷,人们的脸上和身上都是汗,却没有人叫累,越敲越起劲,越敲心里就越高兴。抬鼓表演中融入了一些武术套路,丰富了内容,形式更多样化。

清末民初,连连战乱,社会动荡,抬鼓陷于瘫痪,像一个被遗弃的老人,渐渐地被人们冷落了。尽管鼓谱完整地保留下来,其中蕴含的周易八卦、阴阳五行的哲理却无人知晓。民国初年只有正月初一、初五、十五、十九(添仓)的时候才敲,此时的抬鼓既有敬天祭地的寓意,又有民间娱乐的功能。解放后,武德镇重新购置表演器具,开创了抬鼓的新局面。再后来的一段时间,人们忙于生产、生计,敲鼓的寓意就转变为“打鼓镇穷气”。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每年正月十五、十六,地方文化部门都要组织文艺汇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好转,抬鼓的意义更多倾向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它成为当地民众参加节庆、庙会等文化活动时的一项独特的民间表演活动,带来喜庆、祥和、热闹的氛围。近年来,抬鼓多次参加省、市一级举办的节日庆典、文化展演活动,比如2006年参加河南省“春满中原文化庙会节目展演”,2007参加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07年3月武德镇抬鼓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抬鼓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场

2011年2月17日(正月十五),我从家里赶到举行汇演的现场。整条街禁止车辆通行,每一个村都在排队等待入场。人很多,表演的进度快,表演完已近中午。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观看武德镇抬鼓(后来才知道,其实是表演者的应付,并没有真正的表演完全部套路)。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看演出,真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当时的场面以及带给我的震撼,鼓声急缓有致,高潮迭起,强悍有力,扣人心弦。在那次的演出上,我有幸见到了抬鼓传承人黄占利老人。当我向队伍中的一位老人了解有关抬鼓的具体内容时,那人把我带到了黄占利那里说:“你问他,他最有发言权。”老先生已经83岁高龄了,但是依然神采奕奕,倒像是60岁。据他讲,古时侯抬鼓表演的队伍十分庞大,少则五十多人,多则上百人,场面宏伟壮观。每次表演,必有12面鼓一起上阵,象征着每年的12个月顺顺当当,风调雨顺。再加上大镲、马锣、小云锣,还有一种俗称“叫勾”的乐器搭配敲打,气势显得更加威武雄壮,大气磅礴。艺术风格古朴典雅,深邃凝重,整个鼓曲听起来自由欢快。

队伍中位于第一排的是四个领点(节奏)的,手执小云锣。第二排有三个人:两个持马锣的站两边,手举黄、红两面三角旗的指挥站在中间,三角旗上是龙凤图案。而后是12面印有“武德镇村委会”6个字的大鼓纵向排开,每面大鼓配两人敲打,在大鼓上有红布条攀在人的肩上,抬鼓也就因此而得名。每个敲鼓人的边上配一个打镲的,打镲的旁边是手举龙凤锦旗的小孩子,他们的年龄大都在10岁以内,这也是队伍的最外围。在队伍的末尾是两个打镲的。旗帜的颜色很多样,有红、黄、橙、绿、蓝、黑、白七种颜色。12面鼓,24个敲鼓人,24个打镲人,24人举旗,4人敲马锣,4人领点,外加一个指挥,场上共计81人。

据老人讲,表演当天马锣没有上场,因为没有人会敲。在以前的表演形式中一鼓配三镲,“叫勾”领鼓、领节奏,马锣在鼓声之前,“叫勾”之后。执马锣的共计6人,纵向队伍的两边各3人。古时候是一鼓配4副马锣。马锣的声音应该护得住鼓的声音,镲和“叫勾”声音的配搭与鼓的声音很和谐,带来的视听感觉要比现在恢宏气派很多。旗帜的颜色和质地也不像现在这样随便。以前的旗帜是绸缎做的,上面的龙凤是丝线绣的,质地厚实,看起来极为气派。2006年,抬鼓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黄占利强烈建议下,村里备了四十面旗,但旗帜的质地不能跟以前的旗帜相比。现在的旗帜图的是新鲜,古时候的旗帜图的是气派。古时候旗帜的颜色有大红、粉红、土黄、柠檬黄、橙色、深蓝、浅蓝、深绿、浅绿、黑、白十色。鼓帮上过去写的是“武德镇天地会”, 1977年改为“武德镇革委会”,1997年改名为“武德镇村委会”,2006年重张了几面新鼓,此时的鼓帮上不在是墨迹,改为电脑印刷体“武德镇村委会 ”。

解放前不允许妇女参与表演。解放后,妇女的地位逐渐提高,队伍中就有了妇女的身影。妇女打镲,男子敲鼓。以前的镲有7市斤重,由于妇女参与,乐器做了调整,将7市斤重的镲改为3市斤重。参与表演的乐器各具特色,服装的颜色和样式不尽相同。队伍两列孩子们的服装为白色,类似于太极服,只是腰间多了一条金黄色的腰带,没有头饰;妇女的衣服是大红色的,头饰是百鸟朝凤,凤头也是红色的;抬鼓、打镲以及指挥者的着装是黄色,一块黄头巾包头;领点的除了黄色的服装和头巾外还有一件披风,披风上有龙的图案。我问老人这些服饰、头饰经历了哪些变化。老人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笑笑说,现在的服饰没什么特色,都是民族服饰店里买的,很劣质。用老人的话讲,就是“全部现代化”。古时候都是农民参与,没有服装。现在各个鼓队同样没有自己的特色服装,完全被现代化了。

现在的鼓槌不同于传统的鼓槌。传统的鼓槌粗而短,现在的鼓槌质地是桑木,细而长,小拇指一般粗,一米左右长。鼓槌外面用花花绿绿的布条缠起来。在以前,一人一鼓叫跨鼓,鼓面直径60公分,鼓槌质地是榆木,短小,着鼓点很随意,但声音很稳很厚重。后来变为二人一鼓,鼓面直径90公分,所以叫抬鼓。如果鼓槌太短,就着不了鼓;如果太粗,人费力气,所以改进成了细长的。鼓锤的另外一点改进就是鼓锤是有一定的弧度的,一方面着鼓点小声音响亮,另一方面有弧度的鼓锤在着鼓的瞬间和手之间有一定的缓冲,不至于震手。鼓锤的外面除了缠花花绿绿的布条外,还缠有被染了各种颜色的鸡毛,一亮鼓锤,鸡毛满天飞,此时的鼓锤更像是鸡毛掸子。当鼓敲起来的时候,齐刷刷的,毛茸茸的,甚是好看。现在不愿意费事,偷工减料,没了鸡毛,改榆木为桑木。

每段鼓曲要以五声鼓开头,三声鼓结尾,它的寓意是五谷丰登、三阳开泰。鼓谱分九路,开头一小段是开鼓,每一路的结束都归结到开鼓,再由开鼓开始进行下一路。鼓谱没有一路鼓谱,从第二路开始到第十路鼓谱结束后又回到开鼓,这是一遍,寓意九九归一。武德镇抬鼓最大的特点在于有套路,表现急缓有致,时而犹如万马奔腾,时而犹如春风拂面,旋律扣人心弦。现在表演的只是二路、三路以及四路,因为这3路鼓谱大伙最熟悉。每次表演前,都要专门组织大伙学习鼓谱、练习打鼓。大多数人对鼓谱是“半盆糊涂半盆浆,打着打着就迷糊”。打鼓的看指挥,由指挥来揣摩时间。时间差不多了,不管3路鼓有没有表演完,就草草收场。个别人明了没打完,大多数人也不知道完没完,反正是结束了。观众看的是热闹,领导看的是形式。抬鼓最大的特点就是很粗犷,所以过去打鼓的大都是些“二蛋”,现在的鼓打起来斯斯文文,远没有表现出鼓的特点。

当我们用历时性对比的眼光来看待武德镇抬鼓,可以发现它的功能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着,表演形式多样化且具有地方特色,道具及服饰风格随时代的变化而更新。一层不变的深刻的鼓谱寓意却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沉默,成了时代的见证,成了“遥远”的历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总结 篇4

自今年8月以来,我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来,我作为站长首先在思想上认识了普查工作的重要性,说实话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意义重大.首先,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民间文艺,技术,礼仪当前,我镇也出

现了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现象.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民间文艺,技术,礼仪,节庆,游艺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流失严重.因此,加强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其次,我相信民族的东西永远是世界的,作为文化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做好普查工作.再者,做好普查工作更是为子孙后代造福,是让历史的脚步留下印迹.1制定详细普查计划

为了做好普查工作,首先我做了翔实的普查计划

组织学习,统一思想

组织全站工作人员学习《》文件精神,安排专人去文体局学习普查工作指

导要点,和工作方法.并做好对全站人员做好宣传发动工作.2合理分工责任到人

为了更好的开展普查工作,我站做了合理分工,全镇29个行政村,12个社区,共分4个片,每片有专人负责,每片还从村和社区中抽调10至15名普查员.并组织普查员开展4次统一学习和交流会议.做好普查宣传工作.开展普查工作的重点是要在宣传上下功夫.召集各村,社区的相关人员开会宣传普查工

作的重要意义,并请记者写了相关报道.3克服困难实施督促

前期工作我站人员做了大量工作.真正实施普查工作还有相当大的难度,下乡辅导,监督是普查工作的重点,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天气炎热不说,更是还有许多人的不理解,为此我站人员和普查员多次做了解释和学习工作.对有价值的线索,更是抓住不放,多次上门做工作.对热心普查工作的普查员,我站给予了一些鼓励,利用节假日专门拜访;对于要提供线索的需要等门拜访的,我站人员决不推脱,及时准确的做好登记和记录工作.在资金,设备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普查员门,走村串户,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搜集整理,发掘保护民族民间艺术.在开展普查工作的这2个月中,我站人员不定期的实施监督工作,对工作出现的问题做了合理的处理.对普查的重点做了多次的宣传,对有排斥情绪的尽力解释工作.4.成果喜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 篇5

“非遗”普查文件下发后,昌图县即按上级普查精神和具体

要求,抓紧落实工作。经过近两个多月的地毯式调查,到7月中全部普查登记工作结束。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普查工作准备充分,措施力度到位

县政府和文化局领导对此次普查工作高度重视,按照省市要求,召开普查动员会议,下达相关文件,落实经费和人员,并对全县普查工作实施作出明确安排。责成文化局组成“非遗”普查小组,安排局业务股和文化馆专业调研人员在内的10人调查组,具体负责普查工作。市局召开普查暨培训工作会后,我县随即开展普查工作。先后召开全县33各乡镇分管文化工作的乡镇长会议、文化站长和村文化室负责人参加的普查工作及培训会,有力保障了全县普查工作地顺利开展。

二、克服困难,进村入户开展普查工作

普查工作开始,正值春耕生产大忙季节,由于全县区域面积较大,乡镇村屯众多,全县有425个行政村,普查难度大、任务重。但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积极组织乡镇文化站人员下村,调动了村文化室负责人、村书记以及村委会主任、会计等,联合开展普查登记。县局小组把发现的较为重点的项目进行了全部走访调查,镇村干部坚持进村入户或是利用生产劳动人员密集时候,问询、采访。我们要求,每村不管有没有非遗传承项目,都要人认真开展此项工作,没有的,空白表也要经村委会盖章证明,报上来,不留死角。由于工作准备充分,任务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得

1当,使全县此次的普查工作得以较好的完成。基层把普查调查登记表报上来后,我们组织业务人员加班加点逐一审阅,筛选出较有价值的项目,重新进行登记、规范文本制作、收集整理实物等,同时,基本确立出县级重点保护项目,从中优选出申报市级的项目。市局全县33个乡镇共下发登记调查表415套、收回415套。其中八面城镇、四面城镇、长发乡、古榆树镇、头道镇等表内记录详实细致,填写完整。共调查出各类非遗项目183项,其中:民间文学11个;民间美术27个;民间音乐58个;民间舞蹈3个; 曲艺23个;民间杂技1个;民间手工艺34个;生产商贸:1个;消费习俗1个;人生礼俗4个;民间信仰:4个;民间知识:14个。

整理出有代表性项有:

一、民间舞蹈类:

1、昌图镇康华的“八鞭八花”秧歌(师承);

二、曲艺类:

1、大兴乡义合村朱金侠的“大板舞”(家传);

2、头道镇凤凰山村刘国权的“二人转”;

3、四面城镇韦林村谢宝君的“东北大鼓”(师承);

4、八面城镇桥西村程禄的“京东大鼓”;

三、民间音乐类:

1、大洼镇曹家村杨丹的“盘嗦里”;

2、前双井子镇烧饼村姜展文的“盘嗦里”;

3、八面城镇大和村李国志的“器乐”(家传);

4、八面城镇街内王品清的“唢呐”;

四、民间文学类:

1、通江口镇敖家村刘仲英的“兄弟当相惜”的“故事”;

2、四面城镇小黑山村杨成山“小黑山的传说”(家传);

3、四面城村陈常清的“四面城赑屃的传说”(家传);

4、八面城镇街内郝杰的关于“八面城”、“吴帅功德碑来由”等的“传说”;

5、四面城镇二十家子村王振金的“关于高丽井由来”和“传说”(家传);

6、后窑乡六家子村孔凡国讲的“故事”(家传);

五、民间艺术类:

1、长发乡长发村董玉学的“飞白书”(师承)

2、古榆树镇故榆树村李广学的“棺椁绘画艺术”(家传);

六、民间知识类:

1、四面城镇苏家村万玉珍诊治的“红外伤、丁毒”(家传);

七、民间手工技艺类:

1、四面城镇东大村徐化生的“水泥鸟制作工艺”(家传)

总之,昌图县非遗工作在县委和县政府以及文化局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取得了一定进展,较为完满的完成了市里交办的普查任务,但距上级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有待今后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非物质文化遗产期末报告 篇6

皮影,俗称“皮影灯”、“皮影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用驴皮或牛皮手工雕制的型艺术,同时也是一种由说、唱和音乐相结合、由艺人操作的表演艺术。这种通过光影展现的“三位一体”艺术,充满独特魅力,被誉为“电影的鼻祖”、“最早的卡通(动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2003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接受著名收藏家赵树同教授捐赠的47000多件皮影及其相关文物,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美术学院皮影艺术博物馆,该馆是国内首家颇具规模的皮影艺术博物馆。本馆馆藏的45000余件皮影包括从明清到现代的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唐山、北京、河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全国各地皮影,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刻工精美、造型奇特。本馆还藏有1368件皮影手抄剧本、400余件皮影包和1套表演乐器。

皮影艺术博物馆位于杭州幽静的南山路上,濒临美丽的西子湖,是一幢古色古香的三层民国建筑。皮影的展出突破了以往位于一条水平线上的形式,全部以场景的形式展现,在其中增加了构图的成分,给皮影这一民间艺术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皮影艺术博物馆除了静态的皮影展示外,还有动态的现场皮影表演,演出剧目有《龟与鹤》、《聪明的小乌龟》、《西游记》、《迪士科》等

现代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中国美术学院皮影艺术博物馆已成为南山路上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亦已成为 美院师生寻找资源、启发思想、创造佳作的重镇。

沧海桑田,星移斗转,在现代媒体的强烈冲击下,古老的皮影艺术式微了:尘封箱底的老皮影正加速 腐烂,口传心授的皮影艺人亦逐渐老去,皮影表演后继乏人……抢救和保护皮影这一古老的国粹已刻不容 缓!

2007年,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皮影数字博物馆”项目得以在“中国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二期)”中立项。本项目以中国美术学院皮影艺术博物馆为依托,通过图文、影音和动画等形式展现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皮影领域的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采集、管理并实现永久保存。力求将学术与科普、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从而建立起一个内容完备、资料详实、界面友好、检索方便的专题性科普网站,并使之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通过后续建设,逐步发展为一个内容丰富的资源型网站。籍以为传统戏曲的再生与发展开拓出一条宽广的道路,并经由对民间传统的再认识,探索出传统文化的生机及其对当前整体文化的发展与影响,进而丰富民族历史、乡土情怀的民间传统文化,增强公众对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皮影在造型上主要吸收了剪纸的造型方式,透过窗花镂空透光的效果,同时融入了戏曲脸谱、壁画、雕塑、画像石的形态特点,把剧中生、旦、净、丑的人物性格刻画得形神兼备。皮影人物造型以侧脸

显影为多,忠良者五分脸显影,奸者以七分显影,少量专用脸以正面显影。雕刻者抓住人物最重要的特征进行适当地夸张处理。充分利用阴阳雕刻的手段,用阳刻表现正面人物清秀纯真的特点,用阴刻表现花脸、丑脸角色的狰狞。宋代的耐得翁《都城纪胜》就提到了:“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以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

皮影是二维度的艺术,而且是通过光影来造型演出的,它不像电影,可以用蒙太奇、定格、镜头推进、特写等手法来表明人物的内心思想过程,也不像戏曲,可以通过演员的肢体表情来传情达意,它只能依靠像的动作和后台的念唱来表现。因此是一种独特的屏幕艺术。皮影戏 “以影显形”,“借光显影”。皮影是充分利用光影的原理使艺术形象生动起来的,所以适度地控制好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表现出虚实结合的效果。为了让剧本具有更加令人愉悦的审美效果,皮影艺人还创造了一些方法,造成独特的特技效果,表现 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腾云驾雾、神鬼变幻、劈山倒海的场景,再加上各种声光效果,足以让现代人也觉耳目一新。

在人戏之前,先有傀儡戏。皮影是傀儡戏,功能为除煞、酬神与送神。有人说称方士少翁为汉武帝演的就是巫术。还有人认为,白居易之《长恨歌》中出现的唐明皇与杨贵妃死后相聚的描述就是当时皮影戏出现的依据。元代的汪颢《林田叙录》云:“傀儡牵木作戏,影戏彩纸斑斓,敷陈故事,祈福辟禳。”说的就 是这个意思。直到明清时期,这种功能依然存在。

一说是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仙逝,武帝悲思不已。方士齐人少翁精心剪刻了李夫人的画像,晚上在一顶方帐中点起灯烛,映出宛如其人的影子。武帝在另一帐中远远望去,李夫人摇曳生姿,栩栩如生。《海阳竹枝词》把这个故事更鲜活地表述出来:“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又有说汉代一个太子从小爱哭,由宫人抱着玩。有一天看到窗户上叶子的影子,随风忽至忽灭,觉得好玩,就不哭了,于是有了帐后动影的艺术形式。

传说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之时,楚兵围困汉兵。张良为了退兵,就在城楼上列了一大排人影,又让士兵舞动旗帜,敌兵一看,城头上守兵众多,不敢冒然攻城,自行退去。现在湖北孝感,流传着“一评二鼓三皮影,智胜项羽三千兵”的民谣。说的是楚汉相争时,刘邦听从谋士张良的计谋,用说评书、鼓书和唱皮影戏的方法,涣散了项羽三千子弟兵,取得胜利的故事,同时把张良奉为皮影的先祖。在台湾一带也有这样的说法。

如北京西派皮影传说观音曾三渡陕西华阴县。有一次观音发现华阴县将有灾难降临,便在离华阴县很远的地方,以佛光为幕,以竹叶为影,自己坐在蒲团上,演奏劝善故事,把华阴县的百姓引来看戏,解脱了一场灾难。

山西皮影艺人认为黄龙真人为皮影戏神。黄龙真人为殷纣时代故事人物,传为元始天尊手下的玉虚十二弟子之一,在一次为周武王守城战中,设空城计,以纸糊住城门,张灯晃动影人,外敌疑城中兵多将广,惧而遁逃。

直到现在,我们发现的资料还是没有明确表明隋唐确实已经出现了皮影。但资料至少表明,当时的技术,已经距皮影很近了。而且据记载,皮影到了宋代之初已达到了成熟的阶段,那么其形成期在隋唐也是可能的。

宋代皮影的繁荣令人目眩,影戏至此有了明朗的记载。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赵构等皇室成员仓皇南下,建立南宋王朝。当时的都城临安(杭州)就成为皮影的一个中心地带。

北宋的“瓦肆”,演出的“百戏”不可胜数,其中专有影戏演出。当时还出现了很多著名影艺人,历史上留下名的就有董

十五、赵

七、曹保义等。南宋官员仿汴京的瓦肆,在城内外修建了许多叫“瓦舍”的地方,招集伎乐,作为军中将士娱乐玩耍的地方,著名皮影艺人有贾四郎、王升、王闰卿等。南宋诗人范成大曾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

当时影戏的内容已经脱离了宣卷的单调模式,表演的成分大大增加了。除了历史故事,还有一些作品是纯属虚构的,影戏的戏路越来越宽了。影戏道具的材料,先是用纸来雕刻结缀,后来可能出于硬度的考虑,换成了皮革。出现了“绘革社”这样的影戏组织,和“镞影人”这样专门刻镂影人的行业(宋周密《武林旧事·小径纪》)。并以影戏为中心,形成了相关的“产业开发”。

宋以后,中国影戏分南北两派发展开来,辐射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以浙江皮影、苏南皮影、上海皮影为主的杭州影系,并渐渐向全国范围内传播。皮影戏是我国走出国门、闯入世界最早的戏剧艺术。自十三世纪更新出国门以来,一直受到欢迎。而今,东南亚、阿拉伯国家和欧美一些国家都有了民族特色的皮影,比如,印度皮影戏多以古老宗教的神话故事为主,影偶巨大且用色单薄。东南亚各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影偶较印度小,色彩华丽,雕工精致,造型夸张但也反映了民族服饰风格。土耳其、突尼西亚和北非回教国家都拿骆驼皮来雕刻,人物夸张且具讽刺批评意味。

南宋宁宗嘉定时期,由于海上商业的原因,皮影戏由海路向东南亚诸国流传,到了爪哇(印度尼西亚)、暹罗(泰国)和马来西亚。马来亚、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也都有过皮影戏,形式与爪哇、巴厘的影戏大同小异,可能是受爪哇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印度尼西亚的皮影戏,俗称爪哇影戏,又叫“瓦扬皮卫”。最初它大概是拜佛祭祖仪式的一部分,至今仍在演出前焚香祈祷。皮影戏的表演者被称为“铃吉特”,与僧侣一样受人尊敬。演出的影幕长10尺,高8尺,表演者坐在灯下,操纵影人,同时用脚叩打金属板伴奏,左手敲打箱子,来指挥乐队,并随着影人的动作诉说台词。泰国的皮影戏叫作“南”。大约在12世纪通过马来半岛传入泰南地区,与爪哇影戏相似,表演是通过幕后的火光,将影像投射在挂起的白色屏幕上,使人观看影子。“南”的影人较大,没有活动关节,实际用两根棍支撑着影人进行表演。

十三世纪初,皮影随著蒙古军队传到中亚细亚一带,十四世纪中叶传入波斯。十四世纪初,波斯有位历史学家雷士丹丁(Rashideg)曾记载一段有趣的影戏交流史料:“当成吉思汗的儿子继承大统的时候,曾派遣演员去波斯讲演一种藏在幕后的戏曲(即为影戏)。”并出现与中国皮影同质的“契丹戏”,应该算是中原皮影在西域的一个变种。

十五世纪明代成化年间皮影传入了埃及,十七世纪初明万历年间又传入土耳其等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半岛受影响最大的是土耳其。土耳其人吸收了皮影的演出形式,发展为本国的影戏,同时还创造了本国很多不同性格的人物,最有名的是“卡拉格兹”和“哈吉瓦特”。土耳其人很喜欢“卡拉格兹”这个人物,因此,在土耳其皮影戏还有“卡拉格兹”的别称。

1767年法国一位名叫居阿罗德的传教士,开始是喜欢皮影戏的镂刻艺术,作为中国民间的工艺美术品带回去的。但他观摩了皮影戏演出的独特形式后,对皮影戏更感兴趣,于是就把皮影戏的整个操作方法和制作过程带回法国,成为法国一种时髦的外来艺术,1767年曾在巴黎剧场作过表演,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法国的影戏。影戏到1776年又间接传入英国,被称为“中国影灯”。

1774年,德国大诗人歌德(公元1749-1832年)曾在威蓝展览会上向德国观众介绍中国皮影戏。他本人非常喜欢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1781年8月28日,在他32岁生日的时候,他用迈宁根公爵格奥尔格从巴黎带回来的中国皮影,演了一出名为《米涅华的诞生、生平和业绩》的中国风格的影戏来庆祝生日,并以此招待来自魏玛宫廷中的人们。1927年在德国举行的万国展览会上,中国留学生演出了皮影戏《喜相逢》,轰动一时。国外对中国皮影评价甚高,法国的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把中国的皮影戏称为“电影的前驱”,而浑司楼在《人们的剧场》一书中宣称:“有声电影的来源,不能不推崇中国影戏为开山之祖。”在收藏中国皮影方面,德国的皮革博物馆专有中国皮影的陈列。德国的“三梅班”是仍在演出的皮影剧团。

在美国,先后建立了“红门”、“悦龙皮影剧团”和“中国戏剧工作坊”。“红门”创始人是班顿女士。她由中国师父口传心授,再把经验带回美国创立“红门”,并由中国带回皮影道具。1975年,美国艺术家乔·享弗莱女士在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皮影木偶展工作四年后,开始自己雕刻,揣摩操纵方法后创立了“悦龙皮影剧团”,还得到班顿女士所赠皮影道具。1999年,她把剧团交给华裔戏剧工作者冯光宇女士。冯光宇女士建“中国戏剧工作坊”。“悦龙皮影剧团”在全国巡回演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 篇7

一、新建县非遗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为了推进新建县非物质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2009年在县文化馆挂牌成立了新建县非物质遗产研究保护中心, 为该项工作展开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近年来, 非遗中心以“文化遗产日”宣传教育为载体, 深入广场、学校及各乡镇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了宣传, 举办了一次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2010年2月, 走马灯入选参加澳门举办的“江西民族民间春节习俗展”;得胜鼓入选参加上海世博会踩街巡游活动;11月参加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非物质遗产展演, 西山万寿宫庙会入选图片展、新建走马灯入选实物展览。

建立一个非遗展示厅和一个非遗传习所, 即新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和新建县西山万寿宫庙会传习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面积约120平方米, 配备了展板、宣传栏等必要的展示工具, 收集了得胜鼓、走马灯、旌旗等实物, 还有相关图书文献、音像等资料;西山万寿宫庙会传习所设在西山万寿宫内, 面积约220平方米, 库房面积约100平方米, 配备了竹龙、旌旗等道具工具、龙袍、肚兜等服装服饰;唢呐、鼓、铜锣等民俗器具, 还有大量相关的图书文献、音像等资料。

已上报两个市级“非遗”传承人, 一个是民间文学的萧德齐 (南昌萧峰萧史吹箫引凤故事) , 一个是传统音乐的史景良 (新建德胜鼓) , 已被命名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2006年以来, 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发掘整理了一批有价值的项目。按照有关申报要求逐级申报, 已建成了一套名录体系, 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4项和县级15项, 具体情况如下:

1.国家级录 (1项)

民俗:西山万寿宫庙会

2.省级名录 (4项)

民间文学:南昌萧峰萧史吹箫引凤故事

传统音乐:新建县得胜鼓

传统手工技艺:汪山土库古建营造技艺

民俗:新建县石岗梅烛灯

3.县级名录 (15项)

民间文学:萧峰萧史吹萧引凤故事

传统音乐:新建得胜鼓、昌邑下河调

传统舞蹈:生米打狮子

传统手工技艺:大塘东坡肉制作技艺、大塘清明酒酿造技艺、松湖米粉肉制作技艺、昌邑走马灯、南矶神仙酱

民俗:西山万寿宫庙会、新建石岗梅烛灯、界栏送神、义渡柘林庙民间交易会、松湖龙舟赛、上新建社火节。

二、新建县非遗产保护存在的一些问题

1.非遗传承人断层严峻

随着农耕文明的削弱, 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 加之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的影响, 全靠口传心授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巨大冲击, 使之逐渐失去了生存和繁荣的土壤。松湖西南的杨家村老一辈都会丝弦锣鼓, 该村的丝弦乐队表演在当地颇有名气, 当我们来到该村看他们表演时, 发现表演者几乎都是鬓发已白的老人, 而曾以他们引以自豪的“工尺调”, 由于很难掌握, 现已日渐式微, 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据村民反映:年轻一代目睹着前辈们兢兢业业辛苦一辈子也无法借此致富, 自然也无激情和动力继续从事此业, 纷纷外出打工。在崇尚网络, 追求后现代主义的今天, 延续了几百年的古朴文化出现“人亡艺绝”的现象比比皆是, 这种巨大的反差使我们深感无奈。

2.非遗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非遗文化的保护是个系统工程, 保护机构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人才:为从实地获得原始资料, 需要懂得摄像、摄影、记谱的人才;为把粗糙的原始资料制成可分类和易保存的资料, 需要熟练制作和编辑的人才;为对资料进行鉴定和甄别, 需要懂得民俗学、历史学和古文学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为使更多资料征集后能有效开发、保护和利用, 需要懂得产品开发、保护经营的人才。

新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 是近年随着这项工作的重视而新组建的, 人员多为转行的, 因此, 缺乏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所需要的综合知识视野也就不可避免。

3.非遗项目推进力度不大

目前, 新建县非遗项目的保护, 文化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 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仅靠文化部门的努力, 显然推进力度非常有限。由于经费紧张, 许多征集到的资料, 不能有效地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挖掘和整理, 也不能有效制订传承和激励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政策。

调研中我们得知:汪山土库自2003年初成立修复工程指挥部以来, 管理机构迟迟未能成立。其指挥部不是法人单位, 没有常设的管理机构, 给汪山土库的对外引资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带来了极大障碍, 加之由于缺乏资金对其内部进行布展, 严重制约了汪山土库的修复和对外开放工作的进程。

4.非遗名录体系有待完善

由于新建县非遗普查起步较晚, 且受人力、物力限制, 许多有重要价值的非遗项目都未收录到, 仍然有众多的非遗项目散落民间, 亟待尽快搜集整理, 诸如民间舞蹈类的:盾牌舞、板凳舞, 节气方面的松湖黄堂宫庙会、开河节、吃生节、婚嫁习俗中的哭嫁、唱槐头、丧葬习俗中的祭杠;民间音乐方面的新建小调、鄱湖渔歌、刘英姐等;民间艺术方面的下河调、樵舍瓷板画、石岗银匠业、松湖木雕等;不胜枚举。

在县博物馆, 我们看到从新建县民间收集到的十几个傩面, 这些面具栩栩如生、形态各异, 这可从一个侧面说明傩文化在新建县有着广泛民间基础;梦文化是中国最具神秘色彩一种文化现象, 梦山民间历来有许多人来此求梦, 明清两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这里留下了许多梦的美妙传说。铜源峡不仅环境秀丽, 而且有着全国最古老、最大的300多个水碓群, 由于宣传不够, 仍“藏在深闺无人识。”这些非物质文化在新建县应列为重点挖掘的范畴, 令人不解的是县级非遗名录中却未列入其中。

三、新建县非遗保护的思路与对策

1.整合社会资源, 壮大一支保护队伍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意义十分重大。目前, 新建县已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 中心已开始承担起调查、收集、整理、保护、申报等抢救和研究新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使命。但我们应该看到, 此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仅凭一个单位少部分人是难以做好全县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工作的。所以应由政府主导, 建立县乡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专家、民间力量的积极性。

民间有许多熟悉、了解甚至对非物质文化有研究的能人, 他们是新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可以采取聘用或提供必要的经费,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为保护、研究和挖掘新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有益的贡献。

2.健全档案资料, 进行一次全面普查

为了全面掌握新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建立健全新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目录及资料档案, 政府必须组织一次声势浩大、拉网式的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 做到不遗不漏。按照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规范和标准, 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形式, 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各种资料, 把非物质文化原真性的东西记录下来, 将资料进行科学分类, 逐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数据库,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那些最原始、最自然、最具有原生状态特点的文化基因, 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存起来, 传承下来。 要积极申报全国、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对暂不能申报的项目, 则应将资料保存完好, 组织人员进行研究、挖掘, 待条件成熟再申报。

3.组织各方力量, 编写一套精品书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将其真实、完整地保存并向子孙后代充分展示其丰富内涵与珍贵价值, 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的职责, 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不应将普查到的资料、文物让它们躺在文化馆、博物馆内沉睡。政府应立即牵头成立一个“非遗”书籍编辑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类别进行详细记载, 对西山庙会、梦山梦文化、傩文化、汪山土库等一批文化内涵较深的重点“非遗”项目进行课题研究, 进行深入地挖掘, 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编成一套精品书籍。向外人展示新建县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 达到扩大新建县影响、提升新建县整体形象的功效, 真正达到科学、合理地传承弘扬新建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4.建立激励机制, 保护一批民间艺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传承人, 就意味着保护项目的自然消亡。目前, 新建县只上报了两个市级“非遗”传承人, 目前虽不能准确统计新建县有多少民间艺人, 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对一个具有70万人口的悠久文化底蕴的大县来说, 这比例显然不对称, 我们要加快申报“非遗”传承人的步伐。在调研中, 我们发现, 许多项目的传人仍然生活困难, 因此, 拨出专项资金扶持一批“非遗”传承人才, 让他们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上, 才是当前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至关重要的环节。

针对目前大量保护项目传承后继乏人的状况, 加快制定人才培养制度、带徒传艺制度、传承奖励制度。用制度规范人才培养工作, 为传承人提供优惠的传承条件和保障, 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 切实把传承项目的绩效与奖励结合挂钩, 使荣誉和利益成为吸引、激励更多人才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内在动力, 做到代代相传, 后继有人。

5.强化培训交流, 增设一点场地场馆

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不仅面临着资金问题, 同样场地场馆稀缺也是制约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的展开, 这需要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 将不断收集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存放, 为展示宣传、讲学研究、交流推广提供必要条件。一些非物质文化项目培训、演出由于没有固定的场所, 即使有活动开展, 也只能时断时续, 而活动开展保持持续性是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是至关重要的。新建县虽然建立一个非遗展示厅和一个非遗传习所, 但调研中, 我们看到场地利用率不高。文化部门如能提供免费场所, 一些非物质文化活动开展就有了“定心丸”, 活动将能按期按计划进行, 并能让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其活动之中, 民间的保护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

文化部门可以尝试组织一些民间的非遗项目的表演或比赛, 为他们提供食宿, 报销车费等, 对一些优秀节目进行奖励, 并积极为他们做好宣传工作, 努力把一些优秀非遗项目推出新建, 推向市场。为新建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提升新建县文化软实力摇旗呐喊。

6.加大资金投入, 抢救一些濒危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困难, 必须由政府出资保护。政府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 纳入财政预算,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费和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保护经费。要划出一定的资金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具体传承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执法力度, 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序、持续开展。避免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广量大, 传承、保护、抢救的任务十分繁重, 因此必须突出一批重点项目, 避免平均用力, 事倍功半, 每年确定一批重点抢救项目, 有计划地提供资助。

汪山土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孕育了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豪门望族, 但由于历史原因, 汪山土库历史文化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 就是在本县的《县志》中, 也仅有对程氏三兄弟不过百字的记载。汪山土库目前虽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布展, 但还未展示它的原貌, 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要求, 必须尽快进行文化布展, 充实其内涵, 全面提升汪山土库景点建筑文化和家族文化的欣赏性、教育性和影响力。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 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傩文化受道教影响甚深, 并保持着浓厚的道教色彩。西山万寿宫是世界万寿宫的始祖, 是道教净明忠孝道的发祥地。江西被公认为傩文化的主要发源地, 由于西山万寿宫的存在。一些边远省份的道徒, 在心受道教经典和朝觐香火后, 也把傩带回他们的故乡。因此至今很多边远省份都认为他们当地的傩来自江西新建。

7.借鉴成功经验, 打造一张旅游名片

云南丽江一位名为宣科的纳西族老人, 创建了一台“大研纳西古乐会”, 激活了“中国古音乐化石”, 使沉睡千年的唐宋音乐重新焕发生命力。有人说, 不到丽江不算到云南, 不听纳西古乐不算到丽江, 纳西古乐会使丽江引起了全国和世界的关注。武夷山大红袍作为“茶中之王”, 其传统制作技术在成为国家首批文化遗产后, 武夷山推出《印象大红袍》作为吸引重游者和初游者的引爆点, 丰富游客的夜生活, 延长了逗留时间, 拉动了消费及更加地展现了武夷山的文化内涵, 成为武夷山一张靓丽的名片。这种利用文化来促进旅游的案例或许能给我们些许提示和思考。新建县旅游景点虽多, 但缺少能展示新建县文化深厚底蕴, 能在游客心灵深处产生震撼效果的宣传片, 来到景点后留不下较深的印象, 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这是困扰新建县旅游停滞不前一个重要因素。借鉴外地一些成功经验, 建议把新建县梦山丰富的梦文化和吹萧引凤演绎的古老浪漫的爱情进行深度挖掘, 摄成电影、搬上荧屏, 让游客能充分领略到新建县丰富的文化底蕴, 同时参照兰州水车园的做法, 对铜源峡水碓群进行重点打造, 然后对景区进行策划、包装, 这不能不说是新建县“非遗”文化促进旅游发展的一步妙着。

我们要正确把握新建县文化遗产的现状和特点, 充分认识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 是吸引游客的招牌, 是旅游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依托。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相结合,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生态保护的互动平台。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 人们往往关心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注着GDP的增长。蓦然回首, 我们发现, 在各种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的背后, “商业文化和流行文化像风暴一样弥漫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原有的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家园被现代化、城市化、商业化冲得七零八落” (冯骥才) 。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正在急剧的消失。“断层和失根的文化可能使我们的灵魂难以找到精神的家园” (孙家正) 。近年来, 加强传统文化保护的呼吁不断高涨, 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篇8

姓名:王琼

专业:汉语言文学三班学院:文学院

学号:1009114034

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唐三彩雕塑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在文化方面的也不甘落后,更胜一筹。从古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同时,非遗文化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也开展了不少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工作,但是究竟保护的效果如何还应当及时的关注和了解。为此,就我的家乡洛阳的非遗文化之一唐三彩雕塑,我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提起唐三彩雕塑,大家一定会联想到美丽的洛阳古都,因为唐三彩最早出土于洛阳。国内外游人来到洛阳一定会带唐三彩雕塑留念的,并且对此做工赞不绝口。洛阳是九朝古都,要说其中的非遗文化更是数不胜数。单单说唐三彩雕塑是因为最了解,第一:在洛阳分部的地区比较的密集并且离我家近,调查了解着比较的方便;第二:唐三彩雕塑起自古代,其雕刻成品及其做法挺令我好奇的,一直想要好好了解一下;第三:历史史书学习过一点这个方面的知识。所以,此次寒假中,我重点去了龙门石窟地区的唐三彩卖点和其出土地邙山地区,并且收获不小。

确定了唐三彩为本次我的非遗文化调查对象,我首先找到了高中学习过的历史书,并且在网上搜索了图片和其大概的内容。然后自己带着这些已经了解的一点知识来到了洛阳邙山地区的一个小地方,那里是唐三彩最先出土的地方,因此对于我对唐三彩的了解帮助极大,甚至可以更好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唐三彩,进而更好地保护我们洛阳地区的非遗文化。

通过网络的了解以及等地人们的介绍,我知道了早在古代春秋时期,我国就已经会制作瓷器,掌握了这些陶业技术,这就为唐朝时期洛阳唐三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三彩的生产距今已有了13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仅融汇了中国国画的精华,并且兼有雕塑等工艺的美术特点,真可谓是匠心独运,巧夺天工。我们知道,我国古代就是天朝大国,尤其是在文化、雕刻等技术方面举世无双,所以造就了举世无双的洛阳唐三彩,并且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

据当地人介绍,唐三彩看似美观,但是其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它以经过精工细作并加工过的土作为其胚体,然后又用含有铜、铁、钴、锰、金等多种矿物质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并在釉中加入了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为了助剂,这样才是制作一个唐三彩雕塑的必备材料和步骤。接下来就是制作的过程了,先应该把素坯倒入窑中烧,这也是制作瓷器最先的步骤,陶坯烧成后,才加上釉彩,再次的放入窑中进行灼烧至800摄氏度左右,这样就制成了色彩斑斓的图形。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铅釉的流动性很强,所以我们在烧制的过程中要让釉面尽量的向四周扩散流淌,当各色釉相互交融浸润的时候,就形成了及自然而又斑驳绚丽的色彩。听完这些介绍后顿时就惊呆了,原来古代人技术这么的高超,原来一个唐三彩需要这么细心的工作、这么复杂的过程,唐三彩也的确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我为我们洛阳,我们国家拥有这样的非遗文化而感到自豪。

一直以来大家都说惯了洛阳唐三彩,可是,为什么叫做唐三彩呢?为什么是洛阳唐三彩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又进行了再次的了解和询问。我们都知道洛阳是古都,在唐代时期不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非常的发达,而以前的瓷器技术几乎

都在这里,这就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原来,唐三彩是唐代生产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的颜色有黄、绿、白、褐、蓝、黑等等许多,但是却以黄、绿、白为主色,所以这三种颜色在唐三彩中是所见最广的,人们因此把这种以三色为主的雕塑称为“唐三彩”;又加上唐三彩最早,也最多出土于洛阳,因而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洛阳非遗文化也非其莫属。

邙山区属于河南省洛阳市的孟津县,由于当地现在经济与现在洛阳市区的发展还相差甚远,而这里又是唐三彩的发源出土地,为了唐三彩这样一种高超的民俗技术,国家特列为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尽心的保护和发扬。而我们洛阳市为了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地鼓励当地唐三彩的发展并且给予了重大的帮助,也让各地的游客见证了美丽的唐三彩,并且拥有了接触和了解其的机会。

邙山了解到了的唐三彩制作过程着实让我叹为观止,赞不绝口。回到家中,还觉得不够,因此我又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洛阳非遗文化——唐三彩的其他内容,又更加深入的知道了一些更加详尽细小的内容。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毫无疑问,已经知道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可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唐三彩品种繁多,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多为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子,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

据人们对唐三彩各类雕塑的喜欢程度上来看,较多的人喜欢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扬,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撕鸣,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至于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了不同的性格特征。例如: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着色彩艳丽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鼻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等等。这些形形色色的雕塑不仅受到了人们的喜欢,而且也足为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典范精品。

学过了中国古代历史我们知道了古代人们去世后需要陪葬品,那么在唐代,唐三彩出土后在那个时期最主要的一个作用就是用于陪葬。因此对于唐三彩的烧制也更应该精益求精。据了解,在制作上面所介绍的人物俑 的时候,为了增强人物形象的质感,特地的采取了“开相”的工艺手法,即对人物的头部多不加施釉,仅仅涂以白粉;而对于唇和面颊上,则添加了朱红色;甚至对于眼眸、眉睫、胡须、帽巾或者花钿等,都用墨或彩色来描画,以增强写实效果。这样的话,栩栩如生的唐三彩雕塑也变成了高贵的陪葬品,不仅美观,而且贵重。

作为现在洛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唐三彩,其地位并不亚于龙门石窟、关林庙、河洛大鼓等等的其他非遗文化。它以自己的民俗文化著称于洛阳,著称于整个中国,著称于整个世界,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宝库中的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它虽然没有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那样的高大雄伟,也没有河洛大鼓那样的气势磅礴,但是它以自己精细典雅的做工以及自己那绚丽多彩、栩栩如生的画面和形象而闻名,并且博得众人的喜欢和热爱。

走访了孟津邙山唐三彩的发源地,又翻阅图书、史书,甚至借助网络我了解了以上的各方面知识,接下来我又走访了几个唐三彩特卖地,并且重点来到了龙门石窟。沿着龙门石窟附近的商业街步行,不时的就会唐三彩精品卖处。进入观赏一番果然名不虚传。人物俑神态各异,衣服色彩真的不尽相同;动物俑也动作各异,又飞奔的马、橫蹲的马等等;另外也有各式各样的唐三彩物品,包括水器、酒器、文具、家具等等。色泽艳丽,各式各样,这一番景象真的令我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里的唐三彩店已经开了好长时间了,因为距离龙门石窟近,所以好多来参观龙门石窟的游客顺便回买来作为纪念品。看到那些游客拿到唐三彩那种饱满满足的神情,以及他们对洛阳唐三彩的称赞,我的心里感觉非常的自豪,我为我们洛阳有这样的非遗文化而感到自豪。

总之,我对于这次亲自对非遗文化之一唐三彩的调查还是比较的满意的,因为我自己不仅翻阅了大量的图书史书,而且上网了解了更多、更详尽的内容,而且自

己亲自进行了实践,亲自走访了孟津邙山唐三彩的出土地,以及唐三彩的重点展览卖点之一龙门石窟商业街。我想,通过我这一次的调查,不仅可以让我深入的了解我们洛阳的非遗文化,增长了我的知识和见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配合了国家及洛阳市政府对非遗文化保护和宣传的政策,顺应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将会更能增强我们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宣传意识,扩大洛阳唐三彩雕刻艺术的影响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 篇9

一、前言

为了深入了解人们对当前广东粤剧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情况,特进行此次的调查。调查方式为口头调查和网络收集资料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各调查工作结束后,我将调查内容予以总结,其调查报告如下:

二、粤剧的起源和特色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明末清初,佛山粤剧活动相当兴盛,并建有“琼花会馆”。古往今来,名人辈出,好戏连台。

粤剧戏曲剧种,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且有世代相承的艺人、固定的班社组织、同业行会和传统演出场地,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吉隆坡的“普长春”,都曾培养出不少粤剧著名演员。

粤剧的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术风格近乎写意。布景简单,剧中规定情境,主要靠虚拟的表演程式来显示,程式不能表明时,就用牌子写上“河边”、“高山”等文字说明。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在反映当代生活,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气息等方面都颇有改进。剧目以生旦戏为多,重唱轻做,文戏多于武戏,但也从生活中提炼、创造了一些新的表演程式,并从电影、话剧中借鉴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灵活、通俗而细腻、偏重写实的表演风格。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

三、现在发展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粤剧曾面临港澳台流行文化的巨大冲击,但在粤剧人士的不懈努力下,不但牢牢把握住这块文化阵地,而且积极推动了粤剧的改革和发展。近10多年来,广东省各粤剧团在粤剧改革上有着不同程度的探索,且不少剧在全国造成一定影响,推出了一大批粤剧新人。同时,粤剧演出市场也比较稳定。

广东共有省、市、地区粤剧团30多个,民间社团、街头票友演出更是不计其数。以广东粤剧院为例,平均每年在国内演出110场,每场演出上座率基本保持9成以上,一场票房盈利在2—3万元以上。这一方面说明粤剧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广泛的基础,它所表现出的地域文化特点、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形式与粤语流行地区民众深层文化心态十分契合;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年粤剧同仁在粤剧发展中努力的结果。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粤剧在佛山民间如鱼得水。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全市目前有正式名称的“私伙局”206个,加上无名无姓的“私伙局”数量已经超过了400个,村村有、镇镇有,佛山粤剧根系枝繁茂盛。据悉,这些活跃在民间的“私伙局”有以下特点:一是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为宗旨,长期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娱自乐之余,为当地村民或居民提供欣赏、娱乐的好去处;二是坚持在传唱传统粤剧(曲艺)的基础上,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新曲目,不断探索伴奏及演唱的技能、技巧,以丰富粤剧(曲艺)的表演内容和程式;三是坚持活动在基层,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不忘培养和培育新人,发挥了扶持、熏陶和感化青少年的功能,目前一批年青有为而有潜力的曲艺人才脱颖而出;四是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自愿、无偿送粤剧(曲艺)下乡,年活动达到6180场次,是基层文化建设的“轻骑兵”;五是以自身的不懈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不少团队还在区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参与演出、评比并荣获了多项殊荣。

其中顺德区的均安、容桂、大良,南海区的盐步、大沥、平洲,禅城区的澜石、石湾、普君,三水区的西南,高明区的荷城等一批“私伙局”已成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力军。

四、保护措施

(一)培养年轻观众对粤剧的兴趣

对于粤剧发展存在的瓶颈,与会专家有普遍的共识,那就是观众的培养问题,没有观众,粤剧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受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戏剧观众群越来越萎缩,如何让传统的优秀的戏剧传承下去,培养观众是关键。著名粤剧艺术家倪惠英一直关注粤剧的普及教育,她提议将粤剧教育甚至各门类的艺术教育纳入教学大纲,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如在中小学每学期用一节课来开展一种艺术教育,如传统戏剧、舞蹈、交响乐等等,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艺术的种子,让孩子对艺术感兴趣,未来将成为欣赏艺术的受众。专家表示,粤剧进校园这个举措非常好,但如何进才是关键,粤剧进校园要有良好的师资和优秀的教材,好的教师能让孩子学会欣赏,而好的作品才能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开展新秀培训计划

深圳、广州、广东省粤剧学校、香港、澳门等代表作了粤剧保护、传承经验交流。2004年始,深圳宝安区全面开展“戏曲进校园”的工作,在中小学中普及戏曲艺术教育,让戏曲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采取“学科渗透”的方法,让粤剧、京剧选段、脸谱、唱词走进音乐课、舞蹈课、美术课和语文课。邀请全国各地及本地区戏曲名角、专家教学,还为中小学生量身订造戏曲校本教材,搭建平台,组织各类粤剧演出和参加全国各类戏曲大赛,丰富学生的舞台演出经验。深圳宝安“戏曲进校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传统戏曲的学习,戏曲中劝善抑恶、和谐为贵等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了学生的气质和修养,还培养了一大批戏曲小票友。近年来,宝安“粤剧娃”参加全国各类比赛获得多个奖项,还获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深圳宝安“戏曲进校园”工作得到上级的高度重视,成绩得到肯定,去年8月,在宝安区政协召开的会议上,还提出了将“宝安戏曲娃”打造成宝安文化品牌的建议。

多年来,香港也在一直努力推广和传承粤剧艺术,香港政府和民间都非常重视传统戏曲的保护和传承,专门成立粤剧保护发展基金,除了政府每年拨出资金扶持,还有团体和慈善机构筹款,民间也积极捐款。粤剧演出虽然有粤剧基金的资助,但资助一般只占投入的20%至30%,所以香港的许多粤剧团体演出都面向市场,自负盈亏,所以香港非常重视对优秀演员的培养。作为香港较有代表性的粤剧单位,八和粤剧会馆邀请香港当地资深粤剧艺术家给学员讲课,将传统的优秀的剧本作为教材,注重提升学员的专业性。从去年7月开始,八和会馆推出新秀培养计划,半年时间就开展了130多场商业演出,票价100多元一张,上座率有七成左右,全部都是观众购票进场。其中70场还结合旅游推广,在油麻地演出得到许多外国游客的喜爱,逐渐成为外国旅客必经之地。

五、传承粤剧

2012年8月,广东成功举办了首届青少年粤剧粤曲大汇演,参加汇演的73个粤剧粤曲节目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品种齐全,既有传统粤剧,又有融合现代舞蹈,展示时代精英的现代粤剧;有在保持传统粤曲艺术的基础上,融合反映学习生活情趣的节目,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成为汇演的一大亮点。汇演的参赛者大部分是来自各市的幼儿园、中小学校的学生,个个基础功扎实,小演员在舞台上的神情、韵味、唱腔、武功都深深的让现场的专家和观众折服,且最小的参赛者年龄只有5岁。汇演期间小演员们的积极参与和精湛演出,为广大市民送上一场又一场的好戏,一连4天5场的比赛展演,南方剧院能容纳800人的坐席场场爆满。汇演反映了近几年来粤剧引进校园的优秀成果,也让各界看到了粤剧未来发展的希望。

六、总结

上一篇:开源节流下一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麦当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