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课程教学方法研讨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年来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临床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具备严谨、理性的护理临床思维。而护理程序是培养护生护理临床思维能力的基础。为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积极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理念的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正是我们目前急需要做的。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临床护理课程教学方法研讨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临床护理课程教学方法研讨论文 篇1:

《基础护理技术》说课设计

【摘 要】 基于临床护理岗位需要,与临床专家合作交流,设计《基础护理技术》说课,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选取与设计、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评价及课程教学特色几个方方面进行阐述。通过说课,不仅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为教学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设计;说课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护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课程说课是指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向专家、评委或同行系统而概括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一门课程的理解、教学设计方案的思路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专家进行评议,共同研讨教育教学理论,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1]。 我校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进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说课,并受到专家的好评。

1 课程定位

1.1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也是学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该课程涵盖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常用基本技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本课程为跨学期课程,分三学期讲授。在第一学期开课,使学生从专业学习的起始阶段便开始体验护士角色,熟悉护理工作流程,使其早期明确职业定位;同时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1.2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技术的目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按照护理程序完成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技能目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熟练运用注射、输液、吸氧等操作,正确处理医疗文件,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及操作动手能力。

素质目标:认识到护理工作必须以“病人”为中心,遵守职业道德,形成慎独意识和严谨细心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敏锐的观察及应变能力、自主学习等综合职业能力。

2 课程内容选取与设计

按照病人就诊顺序(“门诊—入院—住院—出院”)对应的基础护理工作,将课程内容序化为10个学习情境,26项学习性工作任务。10个学习情境分别为:“门诊、急诊患者护理、护送患者入病区、迎接新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及建病历、满足患者舒适需求、实施治疗护理等,最后是出院患者护理”。总学时164,实践学时98,理论学时66,实践:理论=1.5:1,突出了实践教学。

3 教学方法手段

根据基护课程特点和护理职业岗位需求,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将教学方法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法和演示法转变为以学生為主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如下:一是强调把学习融入专业行动,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职业性和实践性; 二是强调学生动机形成,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三是强调师生、同学间互动交流、共同探讨。

本门课程授课中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及角色扮演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到“清洁卫生护理”时选择了这样一个临床案例:一名男性患者,入院前身患多疾,入院后生活不能自理且无家人陪伴。询问学生护士为该病人在清洁卫生方面做哪些护理工作?引导学生后总结出五项工作任务,而这五项是清洁卫生护理全部的学习内容。并且插入了自己护理该病人的照片逐项进行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职业情感。

4 课程考核评价

本课程考核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即由学生评价、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评价组成。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前者占60%,后者占40%。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4.1 过程性评价。通过三学期体现,分别占20%。

4.2 终结性评价:在第三学期考核,由理论和技能综合考评组成,各占总成绩的20%。理论综合考核:在课程学习完毕考核全部内容,模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形式完成;技能综合考评:为任务工单引领式考核,所有实训项目学习接受完成,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并展示工作成果,考核过程邀请医院护理专家参与评价。

5 课程教学特色

5.1 构建了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式教学模式。以“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工作需求为主线”选择和序化了课程内容。涵盖了患者从门诊到出院基础护理的整个过程。

5.2 形成了基础护理技术学案。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生课前完成。学案特色如下:①设计过程以学生为主体。②学习内容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③新知识、新方法充分体现在学案内容中,突出实用性、前瞻性。

5.3 任务工单式考核。在第一及第三学期实施,实训考核任务工单选取了临床典型案例为考核载体,囊括常用护理技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考核,实现工作与学习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黄波兰,许红.高职 《妇产科护理 》课程说课[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 9) :112 -113.

作者:田芬霞 王杏敏 林芳卉 牛杰 刘霞

临床护理课程教学方法研讨论文 篇2: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在护理程序教学中的构建与探讨

摘 要: 近年来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临床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具备严谨、理性的护理临床思维。而护理程序是培养护生护理临床思维能力的基础。为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积极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理念的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正是我们目前急需要做的。

关键词: 护理程序教学 工作过程 教学模式

1.目前存在的问题

1.1护理程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护理程序是以促进和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活动,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对护理对象进行主动、全面整体护理,使其达到最佳健康状态。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是培养护生护理临床思维能力的基础。现今,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模式更要求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决策的能力,因此,在校内就培养护生建立起初步的临床护理思维尤为重要。

1.2中职护生护理程序的学习现状

护理专业作为我国“技能型紧缺人才”之一,市场需求量大,生源火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下降。而中职护生普遍年龄偏小,文化底子较薄弱,理解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同时,多数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他们的学习好奇心比较强,约有半数的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学习愿望较强,毕业后愿意从事护理事业。而目前陈旧的课程设置,单一的教学模式,理论与临床的脱节,双师型教师的匮乏,等等,已不适合临床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无疑给中职护理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严峻挑战。

1.3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结果分析

1.3.1考试成绩分析

传统教学模式下,随机选取3个班(180名学生),对护理程序期末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及格率仅达到61.67%。其中90分以上学生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22%,而60分以下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38.33%。对考试试题分析发现,有关护理程序理论的习题,学生的失分率为23.89%,而有关护理程序应用型习题,失分率却高达86.67%。这说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讲授护理程序不利于学生将护理程序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1.3.2临床护理课程学习中的应用调查结果

随机抽取300名已经完成护理程序学习并正在进行临床护理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结果发现:4%的学生认为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中完全能应用护理程序;53.33%的学生认为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中能部分应用护理程序;42.67%的学生认为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中不能应用护理程序。此结果说明传统教学模式下讲授护理程序,学生自认为学习效果不好,不利于应用于临床护理课程,更难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岗位之中。

1.3.3实习期间护生的应用情况调查

通过对2007级、2008级、2009级实习护生连续三年的跟踪调查发现,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死记的传统教学模式教授的护理程序,大多数学生最终只记住了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而如何评估,评估什么,怎样找到患者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却很难完成,更不要提独立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了。

2.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讨

2.1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2.1.1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要以护士工作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护理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临床护理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以任务的实现过程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选取多个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知识构建、解决问题”一系列顺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构建知识体系的最终目的。

2.1.2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此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做的是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导知识构建,进行效果评价;学生要做的是得到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构建知识,并且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2.2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在护理程序教学中的应用

2.2.1课堂问题的设计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中,课堂问题设计是最重要的。职业教育要求理论知识要能够应用于工作过程,所以,更应该传授基于工作过程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是隐性的,既是理论知识的集合,又要与临床情境直接联系,能够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问题的设计极其关键,可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设计教学问题时,我们根据中职护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及临床护理岗位对中职护生的需求,认真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与临床护理工作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将教学目标巧妙融入课堂问题中,并且考虑到问题之间的关联及问题包含的课程知识量。问题的设计应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知识到知识拓展,使学生的能力慢慢提高。

2.2.2学习情境的创设

学习情境是课堂与临床护理岗位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在创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时,我们选择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展现工作场景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建立高仿真的临床护理工作场景,带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此种在教室里创设的学习情境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使教师与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学习,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形成学习即是工作的氛围,使学生想学、乐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3教学方法

结合不同工作场景下的典型问题需要的护士职业能力和优势教学资源,组织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教学问题研讨,设计能够进行课程教学的单元,教学实施时以小组为单位,每3~6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课前给每个小组发放导学案,各小组进行课前预习讨论、查找资料;课中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通过各项目小组对问题的讨论,拟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各小组展示各自方案并再次讨论,查找不足,完善问题的答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起到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的作用。

2.2.4评价方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在护理程序教学中的探讨,建立多种考核形式组成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过程评价及效果评价。过程评价又包括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效果评价包括期末理论考试和病案分析的实践考试。通过多种核方式,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技能的合理性评价,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3.结语

在中职护理专业中,对护理程序的教学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可以将临床工作场景尽早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魏娜娜

临床护理课程教学方法研讨论文 篇3:

进展性案例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述要

[摘           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也随之更新,对健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生理层面,还涉及心理与社会层面,因此,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护理工作者,护理教育教学的开展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进展性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护生的专业能力,还能促进护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得到了护理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因此,旨在对进展性案例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的研究和改革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与依据。

[关    键   词]  进展性案例;案例教学法;护理教学;综述文献

将护生培养成在临床一线工作中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护理人员是护理教育的目的,其中护生临床思维习惯与能力的养成成为护理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临床思维习惯指的是护生能够“以人为本”,围绕病人开展一系列的临床护理活动,包括与病人进行问诊交流、有针对性地给病人实施体格检查、指导病人配合完成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并了解病人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以及心理状况,从而获得病人的临床资料,之后能够运用所学的临床专业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判断,最终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案的临床思维过程。目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高,导致临床护理环境变得日趋复杂,这对奋战在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者而言也是一种考验与挑战,护理工作者不但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需要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此外,还要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优秀的人文护理素养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等。因此,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符合临床岗位需求的新型临床护理工作者,护理教育方法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包括静止性案例教学法和进展性案例教学法两种类型,近几年后者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在护理教育的各个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因此,本文将对进展性案例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一、案例教学法的来源

案例教学法来自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启发式问答法”,它最初的宗旨是将书本中的知识设置在特定的背景中去学习,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再次遇到相似情况时能够快速地作出反应,并灵活检索相关信息而直接应用。之后,哈佛大学法学院在20世纪初将案例教学法首次尝试应用于法律教育中,之后随着哈佛商学院的成立,商业和管理教育领域也开始逐步涉猎这种教学方法,但是案例教学法被应用于护理教学中要到20世纪80年代,而我国在1979年才将其首次应用到工商管理的教学中。

二、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为了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教育工作者遵循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参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将案例设置为一个特定的情境,作为基本的教学素材,在教学开展时将学生引入案例情境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互相之间的平等对话、积极参与、多向互动和研讨,最终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

进展性护理案例是在案例教学法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的案例多是来自于临床真实的护理病例资料,在整体护理和护理程序理念的指导上,参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而编写的一种多情境案例,案例情境的呈现以护理程序为指导思想,即以“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顺序依次虚拟呈现真实的个案护理,并设置相关的评判性问题。因此,进展性护理案例最主要的特点是案例情境信息不是一次性全部给出,而是按照临床护理过程和病情发展变化分层次展开,更加贴近临床的真实情况,并以此设置评判性问题,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整体护理观念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三、进展性案例教学的设计

(一)进展性案例的设计

进展性护理案例的设计理念来自“整体护理”理念,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临床护理问题,增加学生的个案护理经验,提高学生将所学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了体现整体护理理念,学者在设计进展性护理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案例情境不适合静态的,而应像临床实际一样呈动态的发展变化;(2)案例情境中不仅要提供病人的疾病信息,还要提供病人的家庭背景、工作环境以及心理状况等信息;(3)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编写案例;(4)案例中设置的问题要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目标,即评判性思维问题占主体。

(二)进展性案例的编写素材

案例的编写素材一般来源于以下两种途径:(1)使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2)临床上的典型、真实案例。前者是编者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编写而成,这要求参编人员具备极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否则编写出来的案例极有可能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因此在正式使用前必需要对案例的质量进行多次严格的评估。而后者的素材直接来自于临床,取材真实,完全不存在前者存在的问题,案例中的情境更加逼真,所以,越来越多的护理教育者更加青睐于收集临床病历来编写案例。

(三)进展性案例教学的组织

小组讨论法是进展性护理案例在教学实施中最常用的方法,其中,整体护理理念贯穿教学的始终,护理程序作为开展教学的基本框架,即按照“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5个循环步骤依次实施,并以此设置相应的评判性问题:(1)理解案例中情境后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2)多角度思考并分析问题;(3)提出相应的护理计划与方案;(4)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案并阐述理由;(5)实施具体的护理措施并对其给予评价。由于进展性护理案例在教学开展中融入了护理程序的思维要素,使教学情境更加贴近临床护理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而言,不仅提升了临床思维能力,也增加了临床护理经验。

四、进展性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院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进展性护理案例目前主要应用于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但是在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较少,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与提高护生多方面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评判性思維能力等方面。如卢玉仙等研究者将进展性护理案例应用于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还能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并且有学者将进展性案例教学法与普通的案例教学法进行比较,发现前者更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此外,有研究表明进展性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非专业能力,体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信息检索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

(二)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进展性案例不仅被应用于院校护理课程的教学中,还被应用于一线临床的护理教学中。如谭莲等学者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本科实习护生动脉采血操作培训中,结果发现在实习护生在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实习教学质量三个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此外,有些学者通过在护生的实习教学过程中应用进展性案例,结果发现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与提升。

综上所述,在护理教学中应用进展性案例对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都具有较好的提高作用,一方面对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护生今后面对复杂多变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进展性护理案例教学法的顺利开展涉及教师、护生、学校、医院这四个关键因素,今后该如何更加高效地统筹协调好这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推进应用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此外,案例的编制是开展该教学模式的难点,为了保证案例的质量,学者通常在正式使用前邀请同行对案例进行严格的审核,并邀请资深的临床专家与护理专家给予指导与完善。但是,在后续的案例修订中学者不能局限于汲取临床专家的意见,更需要收集来自护生使用后的体会和意见,因为作为案例的直接使用者,护生的建议能够使案例更加符合学习需求,进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卢玉仙,高薇,魏志明,等.进展性案例教学过程中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非专业能力的教学策略[J].卫生教育,2018,24:140-141.

[2]谭莲,罗维.进展性CBL联合DOPS考核评价在本科实习护生动脉采血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9):1417-1419.

◎编辑 原琳娜

作者:仇晓夏

上一篇:师范生实习工作总结精选下一篇:中三班家长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