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发展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技部网站消息,近日,《贵阳市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发展规划(2014-2017)》出台,将围绕“一个载体、三大产业、四项体系、十大中心”,把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打造成贵阳金融业两张名片,支撑贵阳打造西部地区科技金融创新城市和互联网金融创新城市。规划对贵阳市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目标、体系建设、重要支撑、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安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技金融发展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科技金融发展论文 篇1:

科技金融、金融科技及其融合发展趋势

摘 要:“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起源于含义不同,但在新经济模式下,二者相互交融,成为推动“双创”的有生力量,有助于解决好创新发展中的“长线”与“短线”关系问题和风险控制问题。

关键词:科技金融 金融科技 新经济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无疑成为“点击率”很高的两个词汇,特别是当人们接触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被贴上越来越多的科技标签,这两个概念似乎与每个人都搭上了界。单从字面上看,两个词汇都是“科技”加“金融”,除了构词的顺序略有差异之外,似乎并无本质区别,以致很多人把它们当成一回事儿。其实,两者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即便是说没有天壤之别,起码两者的起源与基本释义是不一样的。

一、“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的差异

一般认为,在国内“科技金融”的诞生要早于“金融科技”(这里说的不是两种活动出现的顺序,而是指概念)。“科技金融”是一个中国人“自主创新”的概念,在西文中并无与之直接对应的说法。这一概念在国内最早见于原四川大学赵昌文教授的《科技金融》一书之中,该论著对“科技金融”做了如是界定:“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融资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研究者的这一释义,科技金融应当是市场经济下的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体系、一种制度安排。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论研究先导,2014年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意见称:“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立国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此后,服务于高科技项目、高科技产业特别是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创投体系、信贷体系、金融市场体系(老三板,新三板等)应运而生,逐步繁荣。毋庸置疑,在“双创”活动中,科技金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金融科技是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产生的一个新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科技”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另一种说法,因为互联网金融本身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活动叠加在一起,二者是具有密不可分“血缘关系”的孪生姊妹。受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金融科技”是有其英文对应概念的,即“Fintech”。也正是因为“金融科技”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另外一种更加时髦的说法,所以在公众之中,“金融科技”似乎要比“科技金融”更加“接地气”,因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来临,不仅改变了许多传统产业的业态,而且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二、新经济运行的新特征

时下大家都在讨论新经济,尽管理论界对新经济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人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域诠释新经济的含义,但毋庸置疑的是人类社会正在大踏步地迈向新经济时代(吴爱华,2017)。虽然各界对新经济的说法莫衷一是,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观察到“新经济”运行的种种新特征,这些新特征不仅改变了既往传统经济的运行模式与轨迹,也颠覆着人们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套路,这里试举一些:

供给创造需求不是神话。传统观念认为,需求拉动消费,进而带动生产,从而形成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其推论是厂商不按需求生产就是犯了大忌。但在新经济时代,这种思维模式被颠覆。试问,一代又一代的智能手机是按“需求”来生产的吗?如何解释新一代手机或类似产品上市时人们连夜排队抢购的现象,如何解释很大一部分群体手头都拥有一部以上的智能手机?事实上,这些都是源源不断的供给激发出来的巨大需求。

资源约束并非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传统观念认为,资源禀赋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如果资源要素匮乏,不仅难有发展契机,连生存都是问题。以往经济学中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理论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但在新经济条件下,前述命题也被推翻。我国的深圳在改革开放之前不过是个小渔村,没有任何资源禀赋方面的优势可言,但这并不能阻止深圳后来“特区”建设过程中一跃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成为我国最年轻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解释只有一个:义无反顾的创新弥补了资源禀赋的种种“先天不足”。

金融资本成为主导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一点经典的马恩论著中早有精彩论述,只不过随着时代的推移,我们没有从新的视野来观察分析这一问题,而是过分专注于金融自身的“深化”。其实金融自身发展如果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捆绑在一起,双方都不能很好的发展。以共享单车在短短几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并向供给市场挺进,离开了金融资本的驱动(亦即老百姓说的“烧钱”),根本是不可思议的。同理,无论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还是新产业、新业态的诞生,都离不开金融资本的引领和驱动。这样的特征还很多,兹不一一列举。

三、“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有机结合将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推手

至此,我们可以对“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发展做一些推论。尽管“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起源不同,含义各异,但在新经济条件下,无论“科技金融”抑或是“金融科技”都将走向融合发展,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只有顺应这个不可抗拒的潮流,“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才能有更多、更大的成长空间,才能健康地发展(李正新,2016)。

其一,两者有机融合,才能解决好创新发展中的“长线”与“短线”关系问题。常常有人讨论,科技金融当中孰轻孰重?其实,从系统论的角度,两者等量齐观,缺一不可。科技金融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就是要解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创新发展的路径(例如美国硅谷那样的发展模式)。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是长线,解决诸如经济发展转型、资源约束、环境保护等一列技术问题。金融创新是短线,解决科技创新的“第一推动力”与“持续推动力”问题。换言之,经济发展转型、技术改造、节能减排都需要花钱,如果解决不了“钱怎么来”,的关键问题,科技创新带动社会进步就永远是一个梦而已。而新经济条件下解决“钱怎么来”,“金融科技”就可以并且能够大有作为。

其二,两者有机融合,才能解决好创新发展中的风险控制问题。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风险可控,即便出现了风险,也能找到稀释、化解风险的有效通道。一个时期以来,我国通过“投改贷”、“创业板”、“新三板”等方式来解决科技创新的驱动问题,效果不甚理想,其主要原因就是风险控制问题(李正新,2016)。风险控制如果解决不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越大,就越容易造成金融风险暴露,甚至引发信用危机。而金融科技在在这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了很好的开端。以阿里巴巴的金融服务为例,在各金融机构都在为小额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大为头痛的时候,阿里小贷却能做得有声有色,这正是“金融科技”的魅力所在。阿里集团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成功地解决了小额信贷的征信、信用评估、贷款风险管理等环节,使原来认为不透明、不可测、不可控的风险变成了透明、可测、可控的风险。同理,这种“金融科技”的创新也可以用于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当中。

参考文献:

[1]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吴爱华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

[2]“双创教育”研究项目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李正新.中国高教研究2016(10).

作者简介:王桂堂(1959—)男。副教授。河南开封人。研究方向:金融发展与创新。张钰(1988—)女。助教。河南商丘人。研究方向:投资项目评估。

作者:王桂堂 张钰

科技金融发展论文 篇2:

《贵阳市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发展规划(2014—2017)》出台

科技部网站消息,近日,《贵阳市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发展规划(2014-2017)》出台,将围绕“一个载体、三大产业、四项体系、十大中心”,把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打造成贵阳金融业两张名片,支撑贵阳打造西部地区科技金融创新城市和互联网金融创新城市。

规划对贵阳市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目标、体系建设、重要支撑、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安排。根据规划,贵阳市将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载体,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三大产业,完善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中介体系、生态体系,打造西部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电子商务结算中心、金融大数据清洗中心、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农商行发展联盟数据运营中心、私募股权基金中心、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研发中心、区域性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信托行业大数据管理中心和民间借贷登记服务示范中心“十大中心”,力争到2017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75亿元,把金融业打造成贵阳市第三产业的龙头。

此外,贵阳市将重点引进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服务龙头企业,依托京东集团等电子商务企业平台,打造西部电子商务结算中心。同时,依托与国内银行、信托、保险、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引进北京中关村大数据处理领军企业,搭建金融机构与大数据产业融合平台,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逐步扩大金融机构大数据清洗产业的市场份额,建设西部金融大数据清洗

中心。

到2017年,政府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不低于10亿元,每年投入科技金融专项资金不低于1亿元;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投资发展基金聚集社会资本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发展科技支行、科技小贷、科技担保、科技租赁等专营机构15家以上,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达10家以上;新设第三方机构、网络信贷、金融电商、众筹融资、商业保理、互联网金融门户等互联网金融企业数量不低于100家。

科技金融发展论文 篇3: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研究

摘 要:首先针对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研究,依托现有的研究成果,采取文献综合法并集合了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际展开了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研究,并研究了一套可以定量分析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数学模型,希望可以用来指导促进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数学模型

合理引导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推进科技金融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也是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保障。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属于国家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目前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方面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实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下一步促进该创新示范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深度研究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具有典型现实意义。

1 基本理论研究

1.1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产业金融范畴,一般是指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通常来说,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来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推动,而科技产业往往是高风险产业,融资需求比较大,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更多表现为科技企业寻求融资的过程。科技金融的本质在于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以实现社会发展,同时必须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识别并且控制住科技创新带来的风险,更多科技创新带来的需求活力需要构建科技和金融结合的生态氛围。

所以,科技金融的发展同科技创新的发展拥有紧密的关系。近些年也开始针对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研究。不过大部分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政策措施方面,是以宏观视角来分析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当然也有部分研究重点集中在实证研究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围绕各个省的面板数据来构建时空模型,并通过模型来对科技金融投入与科技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比如张玉喜等人就通过研究2004年~2012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数据建立了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进行实证研究,指出短期内科技金融的投入与科技创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长期的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则不是很明显。汪发元等人的研究同样结合相似方法针对长江经济带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索了科技创新、金融投入在区域出口贸易技术水平方面的共同作用。

1.2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机理研究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属于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相互作用和联系会产生协同放大效应,用物理学上的概念来说即耦合,结合上文的分析,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动态耦合关系,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社会活动,这项活动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而满足科学发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等系列需求,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金融在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以及服务等方面实现创新,寻求金融与科技的双向互动,进而满足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各项金融需求,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科技创新的不同阶段都有不一样的不确定性,资金的投入会存在比较高的分线,投资回报率不确定,尤其是在科技开发研究的初期,资金投入非常大,但看不到投资回报,很难吸引到社会资本,但是在科技创新初期的外部正效应很强,因此各国通常会采取政策性的金融介入来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尽管政策性金融并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卻需要进行资金投入效率的评价,保证其可持续性,也就是持续性地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引领社会资本进入。

在科技创新活动持续中,投资回报率就会逐步明朗,会带来更加有效率的投资机会,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就可以通过投资科技创新来获取高额回报,进而扩大资本,这是一种正向效应,会吸引到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科技创新的投资当中,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财富聚集效应,为金融产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所以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之间在技术输入、风险管控、信息沟通、资金流动等互动和交换当中是紧密耦合在一起的,形成的也是一个区域性的创新系统,其耦合关系是动态的双向反馈来实现螺旋上升,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价值在于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发展,有利于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如何在“一带一路”以及示范区建设契机下谱写新的篇章,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有效融合非常关键。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需要金融的支持,当然也为金融体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拓展了空间,世界上历次产业革命与科技创新由紧密关系,并且均成于科技金融,实践已经证明,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紧密结合是社会变革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引擎。

2 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融合发展

2.1 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状况

十年来,合芜蚌充分发挥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综合实力取得明显进步,在2008年示范区生产总值仅仅只有2900.9亿,到了2018年,已经增加到12816.1亿元,年均增长率12.1%,在全省GDP中占比提升到42.7%。示范区研发经费从50亿提升到350亿,研究机构增加至2500多个,院士工作站100个左右,研发人员13万人,全省60%左右的高新技术企业都在示范区,总数有3080个,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5.2件。作为首批国家促进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有效融合的创新示范区,合芜蚌在十来年的建设当中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就,逐步形成了以财政投入引导,银行信贷为主体,创业投资、资本市场融资为支撑,以融资担保、科技保险、征信管理、产权交易等为手段的科技金融体系,构建了产业投资、双创孵化的政府双引导基金模式,构建了一个金融基金生态圈。

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融合政策上看,重点也是采取的政策引领社会资本支撑的模式,与国内外的其他模式相比在细节上也存在明显不同,比如说与美国相比,美国采取的方式是类似中介的方式,科技金融以中小商业银行为助力,在成熟的科技金融体系下支持科技创新。日本作为东亚圈子当中的一员,其科技金融体系与国内的情况比较相似,主要倾向于政策主导,在主要的银行制度之下,围绕政策性的金融机构以及信用担保机构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德国主要是突出市场需求的引导作用,在需求的引导下,高校以及科研院所进行科学研究,然后再有政府出台政策来引导研究成果的转化。从国内来看。比如说上海,近些年出台了很多激励和促进金融资源与科技企业有效融合的政策性文件,为科技企业打造一个可以便捷融资的政策环境,比如知识产权质押融資,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等。为了保证政策的有效落实,上海也建立一套信息服务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完善了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配套服务体系,同时也在积极引进外资,并同外资合作建立合作银行机构用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其融资模式创新了美国硅谷银行的经营模式,即债权+股权的双重融资模式,进一步还打造出科技金融α模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2.2 实证研究

结合耦合协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要素相互渗透促使融合系统,从无序进化为有序,其中协同要素之间的融合度可以使用耦合度来进行表述,因此本文采取文献综合法,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融合度指标评价模型。具体来看,假设uij是融合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功效系数,那么可以得到如下模型。

由此融合度在0~1之间,值越大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越好,值越小则说明系统还处于无序状态。进一步假设H为融合度指标,来判定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融合程度,则有如下模型。

该模型中D表示子系统的协调指数,a和b代表待定系数。根据模型可以定义当H的值在0~0.5范围内时,融合系统失序,说明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显著,当H值在0.5~0.7,说明融合系统的融合程度为中度,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进入良性互动阶段。当H值在0.7~0.8之间,则说明融合系统的良性互动进入发展阶段,当H值在0.8~1之间,则说明融合系统的融合程度进入高级状态,良性互动达到最优。

根据熵值法的计算方法,取得指标权重,并就此确定相关指标与权重,具体包括一级指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二级指标则包括研发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产业化能力、技术扩散能力(为科技创新能力下属指标);政策性科技金融、信贷科技金融、科技资本市场、风险资本市场(均属于科技金融下属指标)。三级指标方面,在研发能力方面包括人员发明专利授权书,国外文献库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成果转化能力方面包括新产品产值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在主营业务的收入比重;产业化能力方面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技术扩散方面主要是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金融方面主要的三级指标为财政拨款在总财政支出的比重,银行信贷金额,科技型上是公司总市值,科技型上是公司数量,风险投资资本总额,风险投资机构数量。

由此结合相关的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综合融合度方面政策性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总体水平是逐步提升的,但也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主要在2008到2012年之间,因为2008年要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科技金融方面呈现出扩张态势,财政投入加大但与科技创新互动规律脱节,导致出现融合程度的波动,2013年以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得到高度重视,并且国家也在寻求构建创新型国家,因此科技创新体系得到完善,政策性金融开始发力有序地支持了科技创新,但总体指数并不是很高,大约在06~0.7之间。信贷科技金融方面,长期以来都是失序状态,在近些年才开始逐步变得有序,主要是因为市场化的科研成果筛选和检定的难度大,成本高,影响银行信贷的投资回报率,所以银行信贷业务通常都抱有谨慎态度,近些年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科技信贷体系逐步完善,融合程度逐步提升。科技资本市场投资方面总体呈上升趋势,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在2013年左右达到一个高峰,后续增长逐步放缓,因为此时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资本对投资持谨慎态度,但同样也因为政策性的引导,社会资本的投资愿望都比较强烈。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当然反过来科技创新也为科技金融拓展了市场空间,是双赢的局面,而要营造出双赢的局面就必须要促进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并是二者融合后的系统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良性互动,共同致力于经济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古力亚提·加帕尔.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发展研究与思考[J].科技展望,2016,26(24):251-251.

[2]赵思雨,韩兆洲.行业跨越与融合: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研究[J].广东经济,2017,(15):48-54.

[3]束兰根.科技金融融合模式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J].新金融,2015,(6):22-26.

[4]汪发元,郑军,周中林,等.科技创新、金融发展对区域出口贸易技术水平的影响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1-2016年数据的时空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8):66-73.

作者:任向英

上一篇:工作鉴定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会计实践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