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运行竞争管理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在通过与传统市场条件下企业间关系的比较分析,阐述了网络经济下企业间独有的合作竞争关系及其存在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经济环境中企业间网络(战略联盟)之间选取竞争策略所面临的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网络经济运行竞争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网络经济运行竞争管理论文 篇1:

网络效应与反垄断抉择的两难问题浅析

【摘要】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竞争表现出一些不同于传统的新现象、新趋势,然而,它依然难以回避规模经济与垄断的马歇尔冲突。本文从市场结构、标准化和兼容性三方面对网络正效应以及负面影响进行讨论:正因为网络的报酬递增影响与厂商的垄断行为相互交织,网络经济下反垄断面临着两难抉择。

【关键词】网络经济 网络效应 反垄断 抉择

按照网络的数学定义,网络是实体被模式化为图论中的节和链。当节和链相互作用而形成某种特定的经济联系并成为一个系统时,就可以将其视为组成了一个经济意义上的网络。经济网络由主体之间特殊的经济关系所定义,即各经济主体之间存在互补性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就是“网络效应”,它是网络经济区别于其他经济的根本原因,并由此衍生出网络经济的各种特征。对网络经济的研究以罗尔夫斯(Jeffery Rohlfs)1974年的论文为奠基,其中涉及到了如倒U型需求曲线、多种均衡特征、“网络”扩张中的启动问题和临界容量等网络效应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网络效应是网络经济的本质特征

网络经济下的网络效应是网络经济的本质特征,表现为网络用户规模对产品效用变化的影响关系,它可分为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两种类型。直接网络效应的实质就是需求方规模经济,表现为购买相同或兼容产品的用户数量对产品的效用价值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间接网络效应中,产品的效用取决于互补产品的品种、质量和价格。随着一种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市场出现更多品种的互补产品可供选择,而且质量更优,价格更低,从而消费者更乐于购买该产品,这就间接地提高了该产品的价值。

网络的这种自增强机制使网络经济系统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多态均衡,系统中可能存在两个以上的均衡,比如用户数量为零和大于零,系统最终选择哪一个均衡是不确定的和不可预测的。启动问题,只有超过临界容量的网络才能生存下来,均衡的非唯一性和临界容量的存在使市场表现出“一边倒”特征,即一个网络垄断市场。路径依赖,经济系统对均衡状态的选择受到前期历史的影响,甚至可能是微小事件和随机事件影响的结果。锁定,消费者受兼容性和因网络效应而加强的转换成本影响,选择受限,导致系统一旦达到某个状态就很难退出,如市场被锁定在一种技术或者产品之上。

二、传统经济中的反垄断诉求

1、垄断的社会福利损失

根据帕累托标准,垄断者定价高于边际成本,使福利从买方转移到卖方,并不属于社会福利损失。然而,除非需求是完全无弹性的,垄断高价将减少需求数量。因垄断高价停止购买的消费者所遭受的损失并不能被生产者的赢利完全抵消,垄断价格扭曲了消费者的购买选择,部分社会资源被闲置,如此将产生无谓损失。而争取垄断地位又将促使竞争者们不断投资,直到为获得垄断地位所花费的成本等于垄断的预期利润,如此,垄断利润将全部转化为成本,可能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甚至是浪费(阻止科技进步,企业内部出现低效等等)。

2、马歇尔冲突

“马歇尔冲突”第一次揭示了规模经济与垄断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并使之成为现在市场结构理论中所探求的核心问题之一。大规模生产能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然而,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也因此不断加强,垄断的厂商规模可能会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发挥作用。大规模生产产生的经济性与多厂商的竞争格局,哪个对于提高社会福利更重要并不容易判断;并且现实经济中垄断与竞争相互渗透,这意味着垄断的市场结构可能是有效率的。

3、两种垄断控制制度

结构主义的垄断控制制度源于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哈佛学派。哈佛学派的分析认为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少可以作为判断效率的标准。在制度控制上,则表现为主张强化反垄断政策,控制行业集中度,通过对企业的分割、禁止兼并等行为,调整阻碍市场竞争的不良市场结构,恢复和维护竞争的市场秩序。

行为主义的垄断控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认为厂商一般难以通过单方面的行为获得或增强垄断力量;且高市场集中度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并非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强调对待垄断指控中运用合理性原则进行判断,从生产效率和分配效率两个方面衡量经济效率;主张反垄断政策的重点在于对企业间价格协调行为和分配市场的协调行为实行禁止和控制。

总之,即使在传统经济下人们对“反垄断”也是不断质疑和不断重新定义的,开始它企图阻止和消除垄断,而后重心转向“保持竞争”,然后又转变为强调“提高效率”。判断垄断的方式除了企业的控制力,更需要判断其行为的合理合法性。只是合理性原理更加不易把握。

三、网络经济下网络效应与反垄断抉择的两难问题

1、网络经济下的竞争与垄断

从静态的视角看自由竞争不一定能产生经济性,即自由竞争并不能保证完全竞争,也不能保证帕累托优化。就市场结构而言,虽然网络经济环境下消除进入壁垒可以促进竞争,但它并不会显著影响市场结构。就市场绩效而言,垄断条件下潜在厂商的进入对于在位厂商的产量、价格以及利润产生的影响微小,对于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也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存在很强的网络效应且相互竞争的产品互不兼容时,单一厂商生成的网络收益与其市场份额及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总剩余成正比;而厂商数量较少时却能增强协调性,也能通过加强正向的网络效应弥补无谓损失。因此,在网络经济环境中,垄断的存在可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且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常常可能意味着总剩余的最小化。

从动态的视角看垄断也不一定能取得达到长期均衡,即从垄断结构的产生而言,无法保证其合理性,从投资行为而言,垄断结构可能加大社会资源浪费。

在网络效应带来的报酬递增的环境中,B.W.Arthur认为经济运行呈现出不可预测、路径依赖、不可偏转等特点。当报酬递增的因素以及与此相关的转换成本难以抵消时,竞争早期的小概率事件就能够导致某种技术获得并长期维持市场标准地位;此外技术市场成败的关键可能在于推广某种技术的时间先后顺序。因此,在报酬递增导致的多重均衡中,动态演进的某种路径可能并非福利最优的会成为最后的赢家,而完全可能是劣等方案“赢家通吃”。这一逻辑使得一个无论有效还是无效的市场选择都会不断扩大,直至竞争者退出市场。

对于技术创新而言,存在网络效应时,购买产品的消费者越多,产品效用越高。因此,网络效应影响NPA(New Product Announcement)的投资激励。垄断企业的NPA投资与网络效应正相关,而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投资与网络效应负相关。当孤立价值对消费者的重要性大于网络效应时,垄断企业将过多资本投向R&D活动以提高产品质量;小于时,垄断企业将过多资本投向NPA活动以提高产品的知晓度;而当孤立价值与网络效应对消费者同等重要时,垄断企业的投资决策与社会最优是一致的。

对于技术更新而言,完全垄断时,当新旧技术单位产品利润相等,企业存在着技术创新的动力。然而,为了用户数量最大化(同时吸收等待新技术不使用旧技术以及价格弹性高不选择新技术这两类消费者)进而利润最大化,企业在创新之后往往没有动力进行技术更新,更倾向于保持新旧技术并存。在异质网络效应下寡头竞争情况时,为了强迫对手退出市场,拥有新技术使用权的厂商有动力进行技术更新,从而使整个市场仅有该厂商所拥有的技术可供选择。所以,存在一定竞争的情况下比完全垄断时,厂商具有更强的动力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更新。

2、技术标准竞争与市场标准化

一方面,外部性问题可能致使行业自发形成标准的动力不足,自发形成标准的程度和速度并非最优。另一方面,网络经济中更容易出现封闭式标准,次优技术标准锁定市场使得标准化强化了市场失灵。这就使得无论是对待市场现存标准还是试图通过政策对标准进行规定都不可太过乐观。然而,在网络经济下,以旧技术或新技术形成标准化,都能达到消费者、生产者选择一致并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要求的区域。

3、兼容与非兼容

一方面,兼容提升产品价值,扩大、整合网络效应。就产出而言,Katz和Shapiro得出结论,兼容环境下产业的总产出水平高于存在一些不兼容企业的任何均衡行业的总产出水平,实现兼容对整个产业和社会都是更有效率的。就技术创新而言,兼容性提高弱势标准共存于市场的可能性,平衡网络效应对于弱势标准共存的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兼容并不绝对利于竞争,甚至可能降低价格竞争程度。在不兼容情况下,用户对兼容性的需求加剧厂商激烈竞争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因此能导致价格和利润的降低。可兼容时,网络效应对厂商的压力减小,竞争反倒趋缓,虽然消费者的总效用可能因网络效应增大而得以提高,但是消费者境况可能变差。就其对技术更新的影响来看,非兼容网络产生市场标准的竞争条件最宽松,最容易形成事实标准。总之,在不兼容条件下,竞争程度与网络效应的大小呈正相关,这种竞争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福利。然而兼容通过增大网络效应,也使得社会总福利得以提升。

网络效应作为网络经济的本质特点,网络正效应的发挥及其隐含的负面影响是网络经济中一系列两难抉择问题的根源。中外统计资料都表明了竞争与垄断双双被强化的市场发展趋势与特征。市场结构演化的一种趋势就是市场集中度越高竞争程度越高,网络经济依然面临着规模效应与竞争的“马歇尔冲突”,总之,在网络经济中,在思考与抉择网络效应与反垄断问题时超越单向、简单化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朱彤:外部性、网络外部性与网络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1).

[2] 闻中、陈剑:网络效应与网络外部性: 概念的探讨与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0(11).

[3] 彭恒文、石磊:异质网络效应、技术进步及社会福利[J].南开经济研究,2008(2).

[4] 王庆功、杜传忠:网络经济与政府反垄断改革[J].齐鲁学刊,2006(6).

[5] 闻中、陈剑:网络效应、市场结构和进入壁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2).

[6] 杜云:网络经济中的垄断与公共政策分析[J].当代财经,2006(3).

[7] 夏大慰、熊红星:网络效应、消费偏好与标准竞争[J].中国工业经济,2005(5).

[8] 张小平、甘仞初:产品兼容性和企业的合作与竞争[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8).

[9] 张帆、李垣:防降价均衡下的产品兼容性、网络效应和品牌效应[J].管理工程学报,2005(4).

[10] 李太勇:网络效应与进入壁垒:以微软反垄断诉讼案为例[J].财经研究,2000(8).

[11] 吴小节、宋铁波:基于网络效应与不完全信息的垄断企业R&D阻挠行为[J].管理工程学报,2008(2).

[12] 周绍东、朱乾龙:网络经济下垄断的动态效率探析[J].南方经济,2006(11).

(责任编辑:张琼芳)

作者:田远芬 卢 军

网络经济运行竞争管理论文 篇2:

网络经济下企业间关系及竞争策略浅析

摘 要 本文在通过与传统市场条件下企业间关系的比较分析,阐述了网络经济下企业间独有的合作竞争关系及其存在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经济环境中企业间网络(战略联盟)之间选取竞争策略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网络经济 合作竞争 战略联盟 竞争策略

一、引言

网络经济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全球化经济,它以信息网络作为基础平台,以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以电子商务主导商品流通,以互联网联系全球市场,是并行于传统经济板块的新型经济板块。网络经济是创新推动型经济、是直接交互经济,还是无摩擦经济、虚拟经济和竞争协同型经济。在经济运行中,网络经济以边际收益递增规律为主导,并使价格体系出现了新的发展;在经济增长中,源自网络经济的技术进步、外在经济、以及交易费用降低等动因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经济效率上,网络经济也以更高的交换效率、更高的要素配置效率、以及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更佳组合,实现了比传统经济更高的经济效率。

二、网络经济中企业组织的形成与特点

(一)网络经济中企业组织概述。

新古典经济学中只分析在给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市场行为,对企业本身的形成、存在的原因没有进行分析。科斯在1937年发表《企业的性质》,开创了新制度经济学,开始了关于企业本身问题的研究,他运用交易费用来解释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存在的意义。科斯认为:当市场交易费用大于企业内部的组织费用时,企业就是比市场更有效率的调节机制,交易被企业内部化,以降低交易费用。

在网络经济下出现了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它既不同于科斯的实体企业,也不同于市场,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组织,称为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实现某种机遇所需的若干企业资源集结而成的一种网络化动态合作经济实体。它具有优势资源整合和市场快速响应两大优势以及柔性化、扁平化和虚拟化的特点。虚拟企业的通常的两种形式就是业务外包和战略联盟,其中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二)网络经济下的非一体化趋势

在传统经济下,企业为避免机会主义,降低交易不确定性,减少契约履行成本,更多采用非市场治理形式——一体化组织。但在网络经济时代,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的特征并不明显,反而更多采用外包、合作、联盟等形式,称为非一体化。

非一体化有交易费用上的优势,非一体化的交易成本小于一体化的交易成本。信息技术的进步,便于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减少了有限理性,这就为减低交易费用奠定了基础。信息沟通的加强减少了相互不信任,增加了预期的确定性,从而使契约更容易达成和履行;对实行外包企业来说,由于不存在交易对象的唯一性,交易费用很低;对于接受外包的企业,加入外包体系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资源优势,给其带来明显的利益。

(三)网络企业与传统市场中企业的比较。

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的存在当做一个既定的前提,只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行为。企业与企业之间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根据理性人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在市场条件下企业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竞争的关系。企业之间一般不存在合作行为,即便存在合作行为一般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一旦不合作的净收益大于合作净收益时,就会存在违约风险,而这种情况通常是一定的。

网络经济下与市场条件下企业间关系不同,在市场交易中,交易的收益预期是清晰的,交易时根据完备的契约来进行的。网络企业之间也签订具有法律意义的正式契约,但契约是不完备的,契约中未规定的“剩余”部分则是由双方通过自我实施的隐含契约来协商执行。当影响交易收益的分配不确定事件发生时,双方会在双赢的目标下进行协调并达成一致行动。当一方违反契约时,不仅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而且还要受到来自行业规范和商业信誉的压力,而在网络经济下后者往往比法律惩罚更让企业承受不起。

三、网络经济下企业间的合作竞争关系

合作竞争的概念最早由Nalebuff在1996年提出,他用博弈论来描述包含了竞争与合作两个组成部分的现象。同年,Maria Bingtsson对企业网络的合作竞争进行了研究,认为合作是企业网络中的一种新的企业关系形态。Loebbecke等则将竞争合作与知识转移联系起来,认为知识的共享性是合作竞争的基础。

竞争博弈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表明,在竞争的环境下,两个企业最终的均衡选择必将是上图中的(2,2)收益集。显然,对于这两个企业而言,如果它们选择合作博弈,都不降价,将会得到一个更高的收益集(5,5)。这就是所谓合作能够创造双赢的局面。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合作博弈是很难实现的,当违约净收益大于零时,必定会出现违约行为。另外,合作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惩罚机制不够完善,就会扩大违约风险。

网络经济改变了企业间的竞争规则,出现了一种新的竞争形式——合作竞争。网络企业之间强调合作,有以下几点原因:传统的物质资源是排他的,竞争就是对有限资源的争夺,网络经济的资源的可共享性,使得企业合作比竞争更有利,可以形成正和博弈;科技发展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产品的技术要求日渐提高,迫使企业在竞争中必须合作,通过合作加速产品开发,提高创新能力;高科技产业的高风险,使任何企业都难以独自承担,而合作将风险分散化,使高风险投入成为可能。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看到,在网络经济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参与到合作中来,在相对完备的惩罚机制的约束下,企业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合作竞争而获得生存和发展。

四、对企业间网络之间竞争关系的思考

杨瑞龙、冯建按企业间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把企业间网络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在强关系网络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非常紧密,而且网络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企业间网络与外部的交流较少,外部成员也很难与网络内部成员进行交易;在弱关系网络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松散的,网络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网络成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一般地,当企业间网络存在一个核心企业时,由于该企业对网络中的其他成员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这时形成的一般是强关系网络;当企业间网络中的各个成员之间实力相当或差距不大时,这时所构成的网络大多是弱关系网络。

对于从事同类相关产业的企业间网络而言,网络与网络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以及面对这种关系该怎样选取策略值的思考。笔者认为,对于从事同类产业的企业间网络而言,网络与网络之间应该是一种竞争关系,但这种竞争关系又有别于市场环境下一般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其形成和策略选取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无论是强关系网络还是弱关系网络,网络之间的竞争都面临一个竞争主导者的选取问题。倘若强关系网络中选取核心企业作为竞争主导者,那么这里又存在着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的提高的问题,相对于弱关系网络而言,竞争主导者的选取更是个难题。另外,由于网络经济的扁平化特点,在网络经济中,一个企业往往会同时成为两个或者多个企业间网络的成员,这样,一个企业间网络在进行竞争策略的同时可能导致该企业在另一个企业间网络中形成破坏合作局面的主导者,这对个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又是一种挑战。总之,在企业间网络之间竞争的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邓伟康,韩耀.网络经济下的合作竞争与超竞争情报战略研究.情报科学,2005,(9).

[2]杨瑞龙,冯建.企业间网络的效率边界:经济组织逻辑的重新审视.中国工业经济,2003,(11).

[3]黄璐.网络经济平台上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003,(3).

[4]张春法,韩耀.网络经济下企业的非一体化趋势与超契约治理.2005,(2).

[5]周应堂,狄晓丽.网络组织结构与企业竞争力分析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作者:张磊 宋建平

网络经济运行竞争管理论文 篇3:

网络经济对工商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网络经济在我国逐渐兴起和发展开来。网络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信息产业以及服务业,网络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和运行规则的转变。本文主要结合网络经济的特征,就网络经济对工商管理的影响以及相关对策进行探究,希望能够进一步创新网络经济的管理思路,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网络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使得我国整个市场环境更加公平与健康。

关键词:网络经济;工商管理;影响;策略

1前言

网络经济的形成依赖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其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相较于传统的经济形势,网络经济更加方便、快捷,如何对网络经济进行管理是当前工商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

2網络经济与工商管理概述

2.1网络经济的概念

网络经济指的是借助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开展的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在表现形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完成商品的销售和服务。网络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来说,能够大幅度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租金消耗,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可以为整个社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使得各行各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最大的改变。但与此同时,网络经济的发展也给相关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增大了工商管理的难度,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合理有效的开展网络经济工商管理是当前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研究的重点。[1]

2.2工商管理特征

工商管理指的是与企业相关的一系列工商管理行为,包括人力资源的利用、员工积极性的调动、财务资源管理、成本节约、市场营销活动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等。工商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分析与明确市场经营活动规律,帮助企业掌握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经济发展的方向并不规则。而工商管理的目标便是管理经济发展,科学和专业的工商管理工作能够帮助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同时也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环境。[2]

3网络经济对工商管理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首先,网络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节约工商管理的资金成本,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完成日常工商管理工作的申请、注册以及公布等相关环节的线上办公,避免大量办公纸张的使用,同时也可以节省办公场所,综合降低资金成本。其次,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实现交流和沟通,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的完成相关事件的跟进与讨论,极大的提高了人们掌握信息的速度。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筛选企业的信息,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同企业的管理和分类。另外,网络办公也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减少线下办公消耗的时间,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利用互联网完成相关环节的审核,有效解决线下办公信息滞后性的问题,便于工商管理部门及时快速的获取市场的信息。网络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网络信息透明化的建设,帮助企业可以更加公平公正的开展竞争,防止恶意竞争现象的发生,营造更加开放和透明的市场环境。[3]

3.2消极影响

网络经济给工商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会造成消极影响,阻碍工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自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数量获得了迅猛的增加,私有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导致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网络经济的出现降低了企业经营的成本,使得企业入场门槛也相应降低,导致市场上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进一步增大了市场竞争。有的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违反市场规则,采取不正当、不公平的竞争手段,给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难度。其次,信息技术作为网络经济出现的载体,同时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例如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商务等各种新兴产业。由于互联网发展速度较快,导致新兴产业层出不穷,这也给新兴产业范围的界定带来一定难度,影响工商管理部门界定其经营主体,给具体的登记工作造成阻碍。另外,我国的工商管理工作是依据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来进行的,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很多相应的法规条款存在空白,导致工商管理法制体系在当前环境下存在一定的漏洞,使得工商管理部门在具体工作期间缺乏法律支撑和条款依据,影响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正常落实。[4]

4网络经济背景下工商管理开展的相关策略

4.1加强工商管理理念的完善和创新

从当前工商管理环境来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工商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往的工商管理方法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较差,科学性与专业性存在缺陷,无法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收集市场信息,从而难以快速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市场环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工商管理模式必须要依托网络经济时代的技术,快速准确的获取信息,消除传统工商管理与互联网之间的壁垒,将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有机结合到一起,构建专业规范的网络经济体系。结合国家对工商管理的要求,不断创新工商管理理念和方案,为社会经济提供优质、专业、可靠的工商管理服务,引入新型工商管理方法,控制好经济成本,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工作积极性。转变工商管理模式,使得网络经济的发展可以在全方位的管理下进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5]

4.2提高工商管理技术水平

依托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网络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并创造了大量的经济价值。与此同时,工商管理部门必须要认识到网络经济时代的特征和内涵,学习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规律和市场环境,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修养,组织相应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工商管理部门要结合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有强度、有层次、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使得工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快速准确的识别网络经济发展期间的不良行为,构建有序、公开、公正的网络经济发展秩序。

4.3提高工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为了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需要进一步做好工商管理团队的素质建设,加强对工商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要求工商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相关高新技术,并将之科学用于具体的工商管理行为当中。工商管理人员必须要熟记工商管理相关各项法律法规,并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以及相应的软件,更好的适应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管理模式,为新时代工商管理工作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这样不仅有利于工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对于工商管理人员自身的职业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工商管理部门还可以适当的引入专业高水平的工商管理人才,充沛工商管理队伍,并发挥这部分工商管理人才的带头作用,全面提升整个队伍的专业水平,保障工商管理质量,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价值和作用。

4.4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工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社会经济的规范和持续发展有不可或缺的影响,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政策和基本法律法规是工商管理工作依托的标准和原则。在网络经济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网络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工商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依据。首先,需要针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展开充足调研,明确主要的法律漏洞,落实管理细则,完善法律法规,创造健康有序的市场活动环境,使得各个行业能够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责,加强对市场环境的监督与管理,提高执法力度,使得各项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能够充分落实开来。另外,还需要针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对后续市场发展情况进行详细预测,根据市场发展需求以及国家战略规划,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与发展,落实法规条款,做好对各个企业的调控和监管,建立系统完善、专业可靠的工商管理体系。

4.5构建系统完善的组织框架

网络经济涉及到的环节较多,分枝较多,整个系统相对错综复杂,给工商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企业要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并针对网络经济的要求创建一系列相匹配的管理方案。工商管理人员要做好细节的落实,针对每一个细小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将之反馈到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工商管理框架中的每一名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并严格按照规范开展各项工作,保障每一个工作环节能够有效衔接起来,使得框架结构可以稳定的运作,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在组织框架能够稳定运行之后,还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进行合理定位,保证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保护市场环境的公平性,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事,严禁黑色交易行为和恶意竞争行为。按照框架内容严格把关企业的各项登记管理流程,一旦发现企业运营问题,需要立即停止登記,维护行业发展的平衡和健康。

4.6拓宽工商管理方式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各个行业的进步,给很多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计算机技术发展也使得很多新兴的经济模式逐渐出现,给工商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式已经与现代的经济发展趋势不兼容,因此需要结合行业的长期发展要求,做到网络经济时代工商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进步,完善业务管理开发模型,优化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为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网络经济市场相对于传统经济市场来说更加容易发生欺诈和破坏的不良行为,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拓展工商管理方法,创新工商管理措施,制定适合不同行业的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在具体工商管理工作过程中,针对不同级别的管理部门需要提出不同的考核目标、培训计划和发展规划,采取分层次的培训方式和考核方式,进一步强化工商管理团队的管理技能,提高监督管控力度,使工商管理人员能够掌握相应的行业信息技术,及时发现网络环境下的问题,并进行严肃处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另外,国家立法部门要针对当前网络经济时代的经济问题,创新和完善目前的经济法律体系,要求工商管理部门认真分析和解读国家法律法规条款,对新增的法律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严格遵守,开展专业的工商管理工作,保证整体工作质量,使经营市场可以得到更好的维护。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的发展不仅给工商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机遇,而且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调整。工商管理部门需要结合网络经济时代的特征,进一步优化管理方案,创新管理技术,提高管理质量。以科学的管理态度和管理策略开展工商管理工作,发挥工商管理的价值,提高网络经济发展监管能力,推动我国网络经济的法治建设,以更好的维护和建立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盛莉.网络经济对工商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4483.

[2]郑来臣.网络经济对工商管理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商情,2020(51):150-151.

[3]张明娟.网络经济对工商管理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6(2):187-187.

[4]邵思.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7.

[5]王艺霏,金环.浅论网络经济对工商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数码世界,2017(12):335.

作者简介:梁祎琳,(1989.9-),女,民族:汉,籍贯:河北省唐山市,学历:本科,职称: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作者:梁祎琳

上一篇:放射科工作总结范文2下一篇:渔政监视治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