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多媒体小学语文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教多媒体已经被应用到教育领域。在小学教学中,电教手段成为学生的最爱,发挥了强大的功能形象生动地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利用电教多媒体进行教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笔者在小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对电教多媒体教学不断探究,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与大家共同分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教多媒体小学语文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教多媒体小学语文论文 篇1:

浅谈电教多媒体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而运用电教多媒体进行审美教育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而言,在教学中可以从合理选用音乐让学生感知美;利用幻灯片再现美;借助影像资料让学生理解美这几方面进行实施。

关键词:电教多媒体;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指利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培养教育者,使其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有助于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

一、小学语文课堂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

心理学研究表明,7-13岁之间的儿童正处于个性心理发育成长的少年期,对美有着较敏感的体验能力,而语文学科本身就是具有美的魅力的学科。因此,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可谓相得益彰。语文学科本来就兼具艺术性,语文教学必须融进美的因素,运用审美的独特方式,符合它的学科特点,才能使语文课教学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运用电教多媒体进行审美教育,符合儿童审美心理特征

我们知道,儿童对鲜艳的色彩、突出的形状、变动的形象、动听的乐曲,有节奏感的旋律,有着特别强的感知力。换而言之,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对美的鉴赏能力还很低,因此一般凭借形状、色彩和声音等感性形象来感知审美客体,从直观获得对事物美的认识和判断。儿童的思维具有可感、跳跃等特点,在审美活动中,容易捕捉事物外观的特点和运动形式,尤其那些新鲜有趣、具体可感的形象更能吸引其注意力,而对抽象的道理、枯燥的说教没兴趣。

电教多媒体可以运用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外在形式,直观、生动地再现小学语文课文中丰富多彩的美丽形象,使形象由语言文字的间接显现转化为用相应的物质材料来直接显现,增加感知强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美育效果。

三、电教多媒体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第一,合理选用音乐让学生感知美。如教学《草原》一文,可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倾听草原上的各种声音:鞭子声、马蹄声、牛羊的叫声……在这声、情、景的地交融中,让学生闭目遐思,学生会很快进入蓝天白云、小丘绿草、牛羊骏马等构成的草原美景图中。此时此刻,再播放《美丽的大草原》,就会使学生心驰神往、如临其境,情感自然达到高潮,对大草原的美、大自然的可爱,心领神会,与作者的感情产生极大的共鸣,使美的教育水到渠成。再例如,小学诗歌教学特别重视朗读,如《咏鹅》《春晓》《咏柳》等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音乐美,因此可以借助一些被谱了曲的古诗的演唱CD或一些著名演员朗诵古诗的CD来进行教学,这都为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打下基础。

第二,利用幻灯片再现美。例如《祖国多么广大》一文所描绘的景色十分美丽,但对小学生而言不少内容还很陌生。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幻灯片将大兴安岭、海南岛、长江两岸等景点的代表性图片呈现在学生眼前,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功能,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兴趣,使学生在画中理解美、感受美,达到一种无法形容的愉悦,从而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第三,借助影像资料让学生理解美。如教《瀑布》一文,单凭说教式教学,学生很难领会到瀑布声、形的雄伟壮丽。教学时利用影像资料,让学生欣赏美得超出寻常的瀑布:轰轰作响的瀑布从高山上飞泻而下,串串乳白的水珠闪着光亮,简直成了“珍珠的屏”。突然来一阵风,瀑布水花飞溅,光闪闪、亮晶晶,如碎玉崩溅,似珍珠飞舞。学生目睹上述场景,很快便领会了“风吹瀑布,如烟缭绕,如雾蒙蒙,如尘滚滚”的美妙景象。如学习《船过三峡》一文,让学生看影像资料,使他们真正地领略山之奇(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缠绕)、水之急(江水在群山中七拐八弯,左冲右撞)、船之险(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总之,运用影像资料能够引起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兴奋,令其陶醉在美的氛围中,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运用电教多媒体进行教学,是造就学生具备发现美的眼睛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赶“时髦”、花哨太多、搞形式主义、不顾教学实际盲目甚至滥用电教多媒体、混淆了教学目标的主次等现象,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立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4):112.

2.梁玉玲,王金玲.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浅谈[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2,(01):73-74.

3.程秀珍.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意义[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2):123+158.

4.袁春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74-75.

作者:聂秀芳 袁文智

电教多媒体小学语文论文 篇2:

电教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教多媒体已经被应用到教育领域。在小学教学中,电教手段成为学生的最爱,发挥了强大的功能形象生动地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利用电教多媒体进行教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笔者在小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对电教多媒体教学不断探究,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电教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优点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非常短,他们喜欢动,时间长了就会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他们的注意力需要一定的兴趣来吸引,而兴趣的吸引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来得以实现。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巧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由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到自己自由寻找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得到了激发,他们不仅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还节省了老师的授课时间,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句子或词语非常抽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也很难让老师讲得清楚,老师讲了,很多学生很也无从理解。这时,我们可以用电教多媒体很容易地解决。因此,我们要让电教多媒体在最恰当的时机得以应用,以发挥它的最佳功效。

(3)解决课文的重、难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电教多媒体非常生动,既有动也有静,图文并茂,既对学生有视觉的冲击也有听觉的冲击,能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这样就能让学生很容易感受到难以感受到事物。例如,在学习《林则徐》一课时,很难让学生理解销烟的宏伟场面,学生不能理解当时人们的心情,所以场景的渲染是教学的一个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果学生能对当时的场面有深刻地理解,那么,文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也就非常清楚了。在学习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提问学生:“大家仔细读课文,并带着一个问题:林则徐是怎样销烟的?”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后,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我用多媒体播放了林则徐销烟的场景,并播放了与之有关的电影资料。学生置身于硝烟的场景中,仿佛进入了那个年代,学生的爱国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被当时的壮举感染了。

(4)介绍地理位置置身课文意境。我们发现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地理位置的内容,而小学生出游机会少,对地理位置没有整体的概念,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果我们借助电教媒体,则可以让学生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他们能“眼见为实”,能把地理知识显现出来。因此,电教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对地理位置有所了解,通过地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进一步了解课文表现的意境。例如,《峨眉山月歌》有“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诗句,学生对峨眉山不了解。如果我们在多媒体上展示“清溪、三峡、渝州”的一些知识,以及它在我国的地理位置,学生就会对峨眉山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有关知识后,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把握就会更深刻。

(5)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思维不是很清晰,在语言上往往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没有很明显的次序。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以灵感。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司马光》一课时,我把提前制作好的课件带入课堂,把制作好的小动画让大家看。一个孩子掉进大水缸,被缸里的水淹没了,这时停止了播放,并在字幕上打出:“这时,你怎么救这个落水的孩子?”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想出了各种办法。我再提示说:“大家看司马光是怎么救孩子的。”接着播放课件,司马光砸破缸后,缸里的水迅速流出,缸里的孩子得救的情景。再让大家讲一讲为什么司马光的这种办法最好,大家又开始发言了:“时间最短,孩子才能得救。”“工具最简单。”通过课件的播放,把最难理解的内容简单化,教育孩子们要学习司马光独特的思维方式。不是“让人离开水”,而是让“水离开人”,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件对孩子的发言具有启发作用。

(6)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形成。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具有非常完美的艺术特色,在很简练的文字中却包涵着很丰富的思想内涵,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从小就要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育。由于时代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古诗词在日常的生活中非常少用,再加上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学习古诗词时会感觉很吃力。新课程标准对于古诗词教学要求的重点是在于积累,不需要深入地理解,孩子们学习古诗词都是机械地背诵,不注重理解,这种情况导致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将多媒体技术与古诗词的欣赏结合起来,通过文字与画面的结合,就能把这些内容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记忆中。例如,在学习《鹅》这首诗时,让学生明白这首诗中包含了这样的内容,既有鹅的叫声,也有鹅的样子,也有鹅的动作。笔者在教学时,制作了课件,画中出现这样的画面:有一只白色的鹅浮在水面上,脖子在不停地伸曲,不时向天空鸣叫,镜头慢慢拉近,浮在水面的白鹅更为清析,羽毛是那么白,红红脚掌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划动,是那么悠闲。课件在播放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有重点地观察,特别是对水、鹅的颜色、动作等方面的观察。教学过程有了多媒体的参与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乐于参与学习,对诗篇的内容有了很深刻的印象。

二、电教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不足

(1)多媒体脱离教材,多形式化。教材中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所表现的知识不一样,因此,在课件的选择上也应该有所不同。而有的老师把同一个课件稍微修改一下就带入到下一个课堂上,让学生感觉知识的重复或者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运用多媒体多而杂。电教多媒体虽然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但不并是说在课堂上用得越多越好,也并不是每节课都要用,也不是什么内容都可以用多媒体,多媒体的运用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精简的程序,让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如今,多媒体越来越普及,使用也越来越方便,并向科学化发展。但也不可否认,老师过多地使用多媒体给教学带来了负面的效应,我们教师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总之,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知识变得更为直观形象化,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已经准备好的板书比老师在黑板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更节省时间,使课的容量加大。再加上色彩鲜艳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集中。可见,电教手段是学生学习的添加剂,是教学的好帮手,对学生的许多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我们老师要进一步研究并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作者:姜海萍

电教多媒体小学语文论文 篇3:

浅谈使用电教手段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 电教手段能够让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充分调动起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让学生更热爱语文课堂的学习。主要分析如何使用电教手段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 电教手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1 前言

小学语文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因为小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小学语文学习,才能够夯实语言理解和组织表达能力。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已经逐渐引入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上效果会更好、效率会更高。但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于电化教育手段的利用并不是很理想,有些学校在开展语文电教化教学时,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没有对电教化教学进行规划。因此,探究电教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合理、科学地运用电教方式,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鼓励更多的学生热爱语文,最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 通过电教手段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吸引力不够强,仅仅采用板书说教的方法,学生不容易对语文课程产生学习兴趣。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适当地采用电教化手段,能够让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产生兴趣。小学语文可以让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比如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等抽象的历史概念,通过电子化教学,播放视频或者图片等形式,学生能够产生更为具体详细的认知印象,从而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产生学习兴趣是一种能动过程,通过电教手段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1]。

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学当中的宝贵的财富,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价值是非常高的。但是古诗是古代的文学家所创作的,其内容相对不容易被理解,很多古诗中的平仄、韵律等,都会给学生在理解上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很多学生也不容易喜欢上古诗的学习。运用电教化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学生喜欢唱歌,用歌声表达内心的种种想法。古诗中很多都是讲究押韵的,实际上可以让学生通过电教视频等模式,学习古诗歌唱的方式。很多优美的歌曲都是从古诗或者古词改编而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注重对相关视频的提取,转变成为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材料,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到日常的课堂学习中。这样的课堂学习不会过于枯燥,通过让学生聆听古诗词歌唱,并且在语文教师的鼓励下,逐渐放开自己的声音歌唱等,可以让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气氛较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将古诗词转变成为歌词,能够让学生减轻背诵的辛苦,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爱好。

3 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启发思维与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取文章中心内容,并且分析文章中的关键字、词等段落内容,是学生需要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技能。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语文课程不能够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发言的氛围,那么课堂教学就变成“一言堂”,很多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语文课程中的内容,也无法掌握语文阅读并且提取中心大意的能力。针对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培训。电教手段中的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够让现象和事物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放大或者缩小调整,其表现力超过纯粹说课。电教手段突破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时间以及空间上的限制,更多的学生能够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理解,最终调动动脑思考的主动性。

比如在教学《赵州桥》时,很多小学生根本没有办法真正理解赵州桥为什么在中国乃至于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是一项创举。要解决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明白赵州桥的特点和在建筑过程中攻克的难题,比如赵州桥在建筑上的结构特色。很多学生不容易理解建筑学中的概念,可是运用电教手段,能够让学生观看赵州桥的剖面图。学生通过电教中的多媒体呈现方式,可以发现赵州桥的每一个桥洞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半圆形,而是形成一个弓形,这种弓形结构能够支撑桥梁上的结构;如果赵州桥的某一个弓形结构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到整座桥的结构安全。因此,赵州桥虽然没有桥墩,但是其桥身确实非常的牢固,桥洞发挥了稳固的作用[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电教手段,一边展示赵州桥的结构,一边讲解,但是这种旁白讲解不需要非常多,因为在电教手段的辅助下,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座桥梁的特点,也能够很好地理解赵州桥的建筑者,通过对赵州桥的了解,充分激发出对于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热爱。而且小学语文教师在电教手段的辅助下,可以展开小组研究讨论,让学生从集思广益地理解课文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上台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指着电教平台上的图片进行说明。学生通过知识的吸收和反馈,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篇课文当中的内容,对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进行具象化理解。

4 通过电教手段引发学生对课程的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非常多的中国或者外国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能够入选小学语文课本,本身就具备非常强烈的吸引力。但是学生因为自身的社会和人生阅历并不是十分丰富,不容易对语文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电教手段,能够让学生对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情感美学,深化对艺术形象的理解。从文艺审美学的角度考虑,只有通过心理上的理解,特别是对情感的理解,才能够推动个人对于文字的理解。

比如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文章中,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教师莎莉文老师对自己的影响,特别用了“再造生命”这样的词汇。一个女作家为什么会认为教育如同再次塑造了自己的生命?关键是因为海伦·凯勒是一个盲人,她看不到光明,也分不出眼前的颜色。对于海伦·凯勒而言,生命本来就是一片黑暗。可是因为莎莉文老师,海伦·凯勒真正理解了自己的人生原来可以过得不一样。学生要在课堂学习中对于这样的一段感情进行理解,可能没有海伦·凯勒一样的人生经历,不容易真正被她的文章打动。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把一些身残志坚人士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运用电教手段,把海伦·凯勒这种面对身体残障时的痛苦更加具体地表现出来;同时把这些身残志坚的人如何克服困难的场景,用更为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对比展现,学生对于海伦·凯勒的文章能够有更加具体的理解,最终真正被这样的一篇文章打动,产生对课程内容的情感共鸣,教师在教学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5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小学语文课程中可以广泛采用电教化手段,实现小学语文课程在教学上的生动化、具体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采用电教手段,特别是通过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能够让文章中的形象和事物更加具体,最终打动学生,让学生热爱语文学习,实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刚.巧用现代电化教育手段优化课堂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8):305.

[2]郭祖英.反思电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13):37.

[3]孙小红.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体会[J].陕西教育:教学,2010(11):60.

作者:王茹

上一篇:培训工作汇报三篇下一篇:上半年工作汇报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