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喜地看到, 部分选手的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的特点如下。
以学生为主体,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上互动良好, 学生学习趣味盎然, 学习效果明显。比如扶余三中张秀丽老师, 她的课以学生的问题为学习起点,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教学氛围异常活跃。还有北师大宁江附中的王国昌老师, 扶余一中的付丽丽老师等, 他们都有意识地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 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 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虽然备课时间不多, 只给两天时间, 但是, 参赛教师还是能够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从文本出发, 精心设计, 整体把握, 力争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比如市二高中的刘万春老师, 前郭五中的郭红玲老师, 前郭二中的曲百叶老师、扶余三中的王忱老师等, 他们或以作品的情感发展为主线, 或以走近、走进、走出、回归文本为顺序, 或从一点切入, 抓准教学支点, 或以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有条不紊, 提纲挈领, 有预设而不为预设所囿, 既放得开, 又收得拢。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 但是人文原在语文中, 而不是离开文本另搞一套。人文性、实践性、民族性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特点, 离开这些特点的语文课, 就偏离了正确的课程方向。多数参赛教师深通语文教育规律, 紧依文本,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 深入到文本的字里行间去体味, 去感悟, 去涵泳, 诵读与讨究结合, 理论与实践结合, 完全从母语特点出发组织学生学习语文。比如油田高中的董晓通老师, 市二高中的林占霞老师, 还有上面提到的刘万春老师, 张秀丽老师, 他们的课朴素、简捷、扎实而有效, 因为他们能够不离文本, 重视字词句教学, 精选符合课文特点的言语形式为课堂教学内容, 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
凸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但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只有与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融为一体, 才是有生命力的, 如有一位老师执教《祭十二郎文》, 教师能注重诵读, 抓住文中感情最强烈的第五自然段切入, 课的前面大半活动开展比较到位, 当学生情感刚刚被点燃, 教师却突然用多媒体亮出汶川地震的照片, 让学生探讨一下生死观。这个中间环节让我们明显的感觉到这是一种外加的“思想教育”的旧模式。因为这个环节是以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为借口, 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我们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 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旗帜鲜明提出加强语文的实践性, 加强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拓宽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外延。老师们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也是值得肯定的变化。但我们同时也看到,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 把迁移拓展当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一个招牌。信马由缰, 脱离文本的现象。如有的老师执教《祭十二郎文》一课, 课的后一半全都是拓展延伸, 向亲情教育拓展, 向孝敬父母拓展, 其中穿插了许多有关孝敬父母的资料。殊不知, 学生连课文尚不熟悉, 那么这样的拓展还有什么意义?拓展延伸应以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为基础, 潜心会文才是语文的根本。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 并不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 我们看到许多老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控制方式未得新课程的精髓, 显得功力不足。一是课堂提问缺少生成性。二是课堂点评中教师语言空洞苍白, 对学生灵气四溢的回答老师缺乏深入引导和挖掘, 对学生思维中的创新不敢加以大胆肯定, 对似是而非的回答也不能给出明确的评判。三是教师由于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 课堂讲授的内容不到位, 使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甚微。
首先, 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杜绝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出现“耕了别人田, 荒了自家园”的现象, 切不可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或思品课。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出发, 从文本出发。要教好语言, 要读好文本, 就要引导学生多读, 可以高声诵读, 也可以静静默读, 可以一目十行, 也可以细细品味。没有琅琅书声的语文课堂语文味必然少了许多。
其次, 教学内容要少而精, 教学设计要突出学习的目标。课堂教学中要有完整精当的教学设计。真正围绕学习目标, 抓住主要的内容, 做好取舍。切记少则得, 多则惑, 要抓准切入点, 给教学一个支点。
第三, 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实际上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来选择或研制合适的教学内容, 选择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心中有学生”首先就体现在这一点上, 这是真正的因人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 选择使用有所差异的语文教学内容,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从而使自己的学生逐步达成共同的课程目标, 这是一堂语文好课的最高境界。
一是研究文本。教师课堂上的那一份从容和自信来自于他们对文本的高屋建瓴和深入透彻地把握和驾驭。不要仅仅依靠教参以及网上资源, 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思考和研究,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内功”修炼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 必定有所成就。
二是研究教法。我们的语文课堂既不以单纯的感知为出发点, 也不以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为出发点, 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诱导, 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师问题切入点的选取要有正确的导向性, 这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牵一发而动全篇”的效果, 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
三是研究学生。有人做过这样的比方: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倒水”与“装水”的话, 我们的教师不仅是要顾着把自己桶里的水倒完, 而更要了解此时这些“装水的瓶子”的状况是不一样的, 有的瓶口斜在那里, 有的倒在地上, 有的连瓶塞都没有打开。并想方法把斜着的、倒着的扶正, 瓶塞没打开的打开瓶塞, 然后再把水准确无误地倒进“瓶子”里, 这才真正的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因此, 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 不研究学生是不行的。
摘要:在松原市第三届语文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 高中语文参赛课共15节。竞赛两天, 分别采取同课异教的方式进行评选, 第一天的参赛课题是《伶官传序》, 第二天是《祭十二郎文》。听了这十五节竞赛课后, 感悟颇多, 反思如下所述。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结构,语文课程
推荐阅读:
高中教学反思的语文07-01
高中语文线上教学反思06-09
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反思07-14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06-04
高中老师教学反思06-11
教学反思高中英语07-27
高中语文微型课堂教学10-12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05-27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反思06-08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记录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