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

2022-10-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当今社会,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对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制定一般制度?以下是小编收藏的《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

高校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制度的探索

[摘要]高校信息公开的可诉性,来源于高校作为经授权的公共服务机构对公众知情权的满足,来源于高校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需求。论文分析了高校信息公开行为的性质,展示了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阐述了高校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立论依据,探讨了高校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发起当事人。

[关键词]高校信息资源;高校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制度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01.001

[

高校信息公开救济制度是高校信息公开效率保障制度中的一个方面,从依法治国的大背景看,愈发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针对行政机关而言,信息公开的救济途径可以包括举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这些途径的法律效力存在差异。司法行为是最具有权威的、最公正的救济途径,真正实行法治的国家一般都将法院的裁判作为最终的裁判。《高校信息公开办法》在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救济制度方面,仅仅设计了行政举报制度,存在制度缺失;在开放透明及现代大学治理的语境下,有必要探讨高校信息公开的司法诉讼渠道。而从行政法角度分析的话,我们可以发现,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的行使或分担高等教育权力、承担教育行政的重要主体,还应当属于行政主体的范围。因此,虽然在实践中对于高校行为是否适用行政主体尚模糊不清,同时在实践中也尚未出现高校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例,但在理论上厘清高校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法理依据和法律定位,具有积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1.高校信息公开行为的性质判读

高校信息公开行为的行为属性问题,是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司法救济制度的首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高校信息公开行为是一种民事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个人和组织认为高校未依照规定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只能依据《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程序提出举报,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高等学校是公务法人的一种,具有行政法上的地位,享有一定的公权力,履行特定的行政目的,提供特定的公共服务;因此,高校信息公开行为是一种行政行为,如果高等学校在信息公开工作中做出的是具体行政行为,则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我们认为,第二种观点更具有法理性和现实性,根源在于高校信息公开的动力主要不是来自于高校作为事业法人单位的行为,而是来自于高校作为经授权的公共服务机构对公众知情权的满足,来自于高校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需求。延伸论证理由如下。

1.1高等学校是行政法上的公法主体

高等学校依法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是现代行政法中的一类公法主体。要正确理解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该条虽然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但这里的民事主体身份并不能否定高校具有的公共职能。正如行政机关是依法具有行政职能和行政职权的组织,也不能否定其在民事活动中的民事主体身份一样,高等学校的民事主体身份仅仅是其在民事活动中的身份和法律地位。我国高等学校依据《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等教育法律法规具有广泛的职能、职权和义务,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校享有招生权、学科和专业设置与调整权、教学权、科研与社会服务权、开展对外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权、人事权、财产的管理使用权等七项基本的办学自主权。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自主权是基于法律法规的授权、行政机关的委托以及高校章程的规定而生成的权力,是政府主动让渡于高校独立行使的行政权,具有公权力的性质。对高校的公务行为,依据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其完全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1.2高等学校信息公开是一种行政行为

高等学校依法公开其在开展办学活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制作、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是一种法律上的公共职责行为,是行政行为之一种。高等学校公开其获取的信息并不是依据其民事主体的地位和身份,我国要求高等学校公开其获取的信息,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高等学校信息的权利,确保其知情权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依据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高校信息公开办法》所进行的信息公开行为就只能是一种公务行为,而不是简单的民事行为。当然,这种行政行为并不是一种高权行为或典型的行政强制性行为,只是一种服务性的行为,其本身并不像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那样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产生强烈的影响,而是高等学校对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公众所具有的知情权的回应,是高校公益性的典型体现。

2.高校信息公开视角的我国行政诉讼法律的受案范围分析

我国《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未明确列举高校信息公开诉讼,但也未将其排除,而相关司法解释可以延伸到高校信息公开行政诉讼。

2.1行政诉讼法未明确定位高校信息公开诉讼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的八种具体情形,包括: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从这8种情形看,并未明确定位高校信息公开诉讼;但该条有一款特别规定,即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而该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显然,高校信息公开诉讼又并未被排除在行政诉讼之外。

2.2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司法解释可以覆盖高校信息公开诉讼

《行政诉讼法》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高校信息公开诉讼是否能受理,但对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我国已经出台了新的司法解释,如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一规定明确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的范围。该规定第四条第三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开政府信息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以该组织为被告”,该款为教育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行为纳入行政诉讼提供了司法解释依据。伴随着该规定的出台,对于政府信息公开进行司法审查的力度逐步加大,人们开始不断从公开渠道了解到一些状告行政机关胜诉的案例。2014年9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政府信息公开十大案例,这是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公布政府信息公开典型案例,目的在于统一裁判标准,更好地提高审理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质量,集中展示法院在保障公民知情权、助推打造阳光政府方面的司法实践成果。这些案例的公布,对于高校信息公开适用行政诉讼,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高校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立论依据

高校信息公开的社会责任与法律角色定位,决定了高校信息公开的行政可诉性。

3.1高校信息公开的社会职责与法律定位

高校是拥有办学自主权的公共服务机构,是独立的事业法人。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我国高校发展的方向,但越是自主的地方,就越需要自律和他律。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是为公众服务的,与公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必然要以开放的态度面对公众监督。高校信息公开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法律依据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高等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九条第一、二、三款规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信息应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条第九项规定:“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属于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高校作为教育机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其招生办学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知晓和参与,高校有大量涉及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信息需要社会公众知晓,特别是涉及高校特困生补助、学生受教育以及学生就业的信息属于重点公开的信息。

3.2高校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法律依据

《高校信息公开办法》没有对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救济做出规定,但并不意味着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行为可以排除司法审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从该款规定看,教育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条例执行;既然是参照执行,就应该是全部参照。因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教育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应当进一步考虑为高校信息公开诉讼制定司法解释,作为高校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受理的依据。尤其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司法最终解决”原则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之一,高校信息公开应当明确确立可诉性原则,即合法权益受到高校信息公开行为侵害的当事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是从高校信息公开救济角度确立的基本原则。高校信息公开的可诉性,即高校信息公开的行政诉讼途径是保障高校信息公开制度落实、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与关键。

3.3高校信息公开诉讼司法救济制度的现实需求

近年来,高校教育类行政诉讼案件在全国呈上升趋势,这类案件涉及范围广,包括高校等教育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因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产生的纠纷;受教育者、教师与教育行政部门因行政管理产生的纠纷;受教育者、教师与高校因教育教学管理产生的纠纷等。受教育者、教师与高校之间基于教育教学管理行为产生的纠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社会关注程度高。为了统一教育行政案件、特别是高校教育行政案件的审理标准,最高法院一直在积极调研推动尽早出台司法解释,以规范、统一教育行政案件的受理、审理及裁判尺度。该司法解释在起草调研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较多,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高校能否作为行政诉讼被告。除此之外,在研究其他诸如行业协会等公共组织能否作为行政诉讼被告时也备受关注。因此,如果说在司法解释还处于艰难调研起草、各方争议依然较大的情况下,把高校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救济制度作为一个突破口,破解长期困扰学界和实务界的高校行政诉讼难题大有裨益。

4.高校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发起当事人

在确定高校信息公开可诉性基础上,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律原则,明确高校信息公开诉讼的受案范围和诉讼当事人。当然,针对高校信息公开诉讼的案件受理和审查,要特别重视和尊重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自主。

4.1高校信息公开诉讼的受案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通过列举肯定和列举否定的两方面对受案范围做出了明确,肯定了拒绝公开之诉、内容方式之诉、反信息公开之诉、个人信息保护之诉以及一并或单独提起的行政赔偿之诉,还有最后的所谓兜底条款,排除了信息公开中的程序性告知、拒绝提供公开出版物、拒绝信息创制及卷宗阅览等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法律精神和法律规定,结合高校信息公开行为性质,高校信息公开诉讼的受案范围可以考虑界定为:其一,向高等学校申请获取高校信息,高等学校应当提供而拒绝提供或者逾期不予答复的;其二,认为高等学校公开高校信息不符合其在申请中描述的内容、要求的获取方式或者载体形式的;其三,认为高等学校依申请公开高校信息侵犯其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其四,认为高等学校提供的与其相关的高校信息记录不准确,要求高等学校予以更正,高等学校拒绝更正、不予答复或者不予转送有关机关处理的;其五,认为高等学校主动公开高校信息或者依申请公开高校信息侵犯其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可以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其六,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高校信息公开行政案件。

4.2高校信息公开诉讼的发起当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诉讼发起当事人的资格规定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在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中,诉讼发起当事人是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由此推论,高校信息公开诉讼的发起当事人可以包括以下几类:其一,依法向高等学校申请获取高校信息的当事人;其二,认为高等学校依申请公开高校信息涉及其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第三方;其三,认为高等学校主动公开高校信息或者依申请公开高校信息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政赔偿请求人;其四,与高校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其他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5.结语

目前的行政法学理论对高等学校行为的性质已经有了很明确、一致的看法,也就是高等学校的部分行为属于行政行为的性质,这时的高等学校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具有公法人的职能,例如学位授予的权力最为典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带动着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的公开、开放与社会开发,因而可以比照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救济制度的设计思路,来构建高校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目前具有现实操作性的措施,是考虑为高校信息公开诉讼制定司法解释,作为高校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受理的依据,明确确立可诉性原则,并作为高校信息公开救济的基本原则。

作者:马海群

第2篇: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摘 要:目前,我国的行政信息公开制度虽然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依然存在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制度缺陷多、分散零乱等缺憾,严重影响了该制度功能与效益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知情权 行政信息公开 行政信息公开制度

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是指各类行政主体根据职权或者行政相对人的请求,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将行政信息以法定的形式向相对人和社会予以公开,允许其查阅、摘抄、复制并为其提供救济的各项制度的总称。从历史上看,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滥觞于瑞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民主、民权运动的兴起和行政权力的日益膨胀,为保障公民参政和制约行政权力,行政信息公开制度逐步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确立。如美国的《信息自由法》(1966年)、《阳光下的政府法》(1976年)和《电子信息自由法》(1996年);澳大利亚的《联邦信息自由法》(1982);日本《信息公开法案》(1999)等。如今,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已经成为行政法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国行政信息公开立法的现状

建国以后,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形成了行政管理活动往往随着领导人的看法、注意力的改变转移而改变或转移的活动习惯风气,长期以来对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关注不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对于行政信息需求的急剧增加,国家对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给予了高度重视。①全国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文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既有中央一级的立法,又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特别是2007年4月5日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公布,在我国确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实践中的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大大推动了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从实践角度来考察,我国目前的行政信息公开制度体系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一)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缺乏系统的法律保护。

知情权(the right to know),又称为“知的权利”,最早是由美国新闻编辑肯特•库泊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尤其是政府信息的权利。作为行政信息公开理论基础的知情权,在我国宪法中并没有得到直接支持。在我国《宪法》第二条和第二十七条虽然规定了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人民监督,但是并没有直接确立知情权的宪法地位。而且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对各种行政信息公开规定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范,有关行政信息公开的内容散见少数单行法律之中,如 “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目前,我国虽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由于是国务院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因此从严格法理学角度来看,它仅仅只能是一种行政法规,从法律的层级来说还比较低,而且约束行政部门及其下级机关。

(二)我国行政信息公开立法以政府主导为主,缺乏外部力量监督。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反腐倡廉,透明行政,国家领导层对行政信息公开制度高度重视。早在1989年,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办事公开制度。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全社会公示、社会听证等制度,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共组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以此为契机,我国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关行政信息公开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行政信息公开立法都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实现,政府是行政信息公开立法的主体,而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立法本意在于规制政府部门,使其依法行政,这就导致自己做自己的法官现象的出现。同时,在立法的过程中,由于是政府主导的立法,政府对行政信息公开的原则、范围、内容和方式等可能会更多从有利于自己行政的角度出发,对公民信息的获取做了诸多限制性规定,从而也就实现不了行政信息公开立法的目的,使行政信息公开流于形式。再加上,新闻媒体、非政府组织、公民等主体的在立法中的参与度过低,导致我国行政信息公开立法的外部监督存在很大缺憾。

(三)我国行政信息公开立法本身存在漏洞,缺乏可操作性。

首先,我国行政信息公开的内容主要局限于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土地管理、行政处罚等几个方面,内容十分有限,对实行垂直领导的部门的信息公开,往往由于体制问题,而成为行政信息公开的 “死角”;其次,公开的方式比较单一和传统,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信息公开要求;再者,我国行政信息公开立法的程序规定不多,使公民行使信息获取权利时往往无章可循,缺乏可操作性。

三、完善我国行政信息公开立法的思考

(一)确立“公民知情权”的宪法地位。

知情权是现代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具有不可剥夺性,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情权也理所当然应得到我国宪法的确认和维护。但由于我国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公民权利意识的单薄,我国宪法中对知情权并未做出直接明确的规定,导致政府对行政信息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立法落后。为此,必须把公民的知情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权利确认到宪法的基本权利之中,这是我国建立民主政府的核心,也是构建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二)加强行政信息公开意义的宣传,提高行政公务人员的公开行政、阳光行政的理念。

行政信息公开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从事经济建设和发展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有效民主形式,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我们有效监督政府,防止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武器和制度保障。同时,行政公务人员作为行政信息公开的实施着,必须提高阳光行政的理念,破除官本位、官僚主义和文牍主义的影响,自觉接受人民和其他机关的监督,真正做到立法为公,执政为民。

(三)采用中央集中立法模式,建立统一的行政信息公立法。

地方先行立法模式、分散式立法模式和中央集中式立法模式是当今世界各国关于行政信息公开立法的采用较多的三种模式。中央集中立法模式,是由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统一制定效力及于全国的信息公开法律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统一做出规定的立法模式。这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在世界上影响最广。由于这种模式制定的法律,效力比较层次高,而且能够注意不同位阶的法律的衔接,这样就有可能协调有关法律法规的冲突,从而为具有巨大宪政价值且易遭受消极抵制的信息公开提供系统的法律保障。针对目前我国有关行政信息公开的立法现状,建议采取这样的立法模式,构建统一的信息公开立法。

(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立法技术,弥补法律漏洞。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我国行政信息公开立法起步较晚,对行政信息公开理论研究也很不完善,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吸收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进行科学的法律移植,是提高我国的行政信息公开立法的科学性的重要途径。例如国外的信息公开法,除了确定信息公开原则之外,还具体地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做法,包括政府公布会议的时间、地点、主题,政府信息公开的诉讼管辖、争议的救济等,这些细致的规定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法律体系,这些都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和学习。同时,针对我国信息公开内容有限,客体狭窄,信息公开技术落后,我们也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适当扩大,同时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适应信息时代的信息公开要求,满足人民对信息的获取权利。

(作者: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本科生)

参考文献:

[1]杨健顺、杨立宪.论我国政务公开的理念和课题.政务公开理论与实践.2000,(10).

[2]吴蜀红.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探析—以我国“信息公开第一案”为视角.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1) .

[3]王光辉.中美信息公开制度比较评析.中州学刊,2005,(06) .

[4]付立宏,赵亮. 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图书馆学研究, 2006,(10).

作者:王星举

第3篇:论行政过程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

[摘 要]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我国国家层面上的第一部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由国务院于2007年5月4日颁布,其颁布和实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欠缺行政过程信息的规定就是其中一个焦点问题。理论基础是制度建设的基石,分析行政过程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推动该制度建设,加快立法步伐。

[关键词] 行政过程信息;公开;理论基础

一、行政过程信息的内涵及分类

行政过程,从字面意思看,可简单解释为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一般来说,行政过程的功能主要包括:行政立法、行政领导、行政管理、行政决策、行政监督、人事管理等。有的学者认为政府行政过程是行政主体与其他行政参与者(如立法机关、媒体、公民等)行使各自权力(或权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设定并最终实现政府公共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有的学者认为行政过程,是指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行政活动的活动方法、活动步骤、经过环节所组成的状态就是行政过程。包括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执行、行政控制等环节。有的学者认为行政过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过程指行政主体在行政权力配置、实施与受监督过程中与其他主体产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各种表现形式和状态;狭义的行政过程指行政主体在行政权力的配置、实施与受监督过程中和行政相对人发生的相互关系在时空上的各种表现形式和状态。以上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行政过程作了不同的解读,但有一共同点是学者们对行政过程是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去定义,所以行政过程是一个特别大的概念,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本文所指的行政过程,是一个狭义具体的概念,仅指行政机关作决定之前的准备过程。而行政过程信息,即决策信息,指行政机关在作决定之前准备过程中形成的文件。

行政过程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划分。

(一)按照行政过程信息获得的来源不同可以划分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自有的信息(以下简称自有信息)和他人提供的政府信息。自有信息是基于职权拥有的信息,如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或是记录的信息,如处罚单、调查报告、会议记录等,或是行政部门之间相互传递的政府信息,如下发通知、意见、决定、审批,提交申请、汇报等。他人提供的信息是指行政相对人或者第三人提供给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如个人信息,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邮箱、婚姻状况、学历、收入、身份证号码等,企业信息,主要包括注册资金、股东、专利、经营状况、纳税证明等。

(二)按照政府提供信息的主动性程度,可分为政府主动公开的行政过程信息和公众或单位、社会组织依申请公开的行政过程信息。前者是政府主动公开行政过程信息的行为,是积极行为,政府负有主动公开的义务,如果不予公开法律明确规定应予主动公开的信息将承担法律责任。后者是政府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依法审查,按照法定程序公开行政过程信息的行为,属于消极行政行为,若没有申请人的申请则无需公开,一旦申请人提出申请,政府就必须受理并审查该申请是否属于公开范围,并作出是否公开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

(三)按照公开的内容是否完整可以分为局部公开(也称部分公开)和整体公开(也称全部公开)。并不是所有的行政过程信息都可以全部公开,有时可以,有时不可以,当行政过程信息有一部分内容可以公开,一部分内容依法律规定不能公开时,那么,应当公开可以公开的那部分内容,即为局部公开;当行政过程信息的内容可以全部公开时,应当公开全部内容,即为整体公开。这类划分有助于提醒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待行政过程信息时不能一刀切,不能以部分内容不能公开为借口,拒绝公开其他应公开的信息,以免侵犯公民的知情权。

(四)按照过程信息内容的主客观性可以分为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主观信息主要指主观性材料,比如相关官员或专家发表的观点、意见、建议、方案;客观信息主要指纯事实材料,比如调查报告、统计资料、事实描述、数据等纯事实性的资料。

二、行政过程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

政府信息公开有着广泛、深厚的理论基础,如人民主权理论,社会契约论、知情权理论、行政控权论、经济学理论、行政平衡理论、人权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推导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必要性。行政过程信息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一部分,理所当然与其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从行政过程信息公开的角度阐述与其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基础之一——知情权理论

知情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情权,包括政府和非政府信息,即国家机构的信息、平等主体间的个体信息均属于知情权的内容,其主体既可以是平等主体,如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获取对方信息的权利,也可以是不平等主体,如公共管理活动中,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狭义的知情权仅限政府信息,不包括非政府信息。

知情权作为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思想萌芽最早出现在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洛克关于国家行为应当公开的论述中,他指出“无论国家采取什么形式,统治者都应该以正式公布的被接受的法律进行统治,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进行统治,只有这样,人民才能知道其所负责任,并在法律范围内得到安全与保障,并将统治者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作为法学概念的“知情权”,最早由美国新闻记者肯特·库柏(Kent·Copper)在1945年1月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当时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有消极对待政府信息公开,任意扩大保密权限的倾向,库柏呼吁公民应当享有更加广泛的知情权,如不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在一个国家乃至世界上便无政治自由可言。之后,随着民主制度的发展,知情权的内涵逐步得到深化和丰富,发展成为一项备受重视的基本人权。一些国家通过立法确定公民拥有知情权,如瑞典《出版自由法》、美国《信息自由法》等。相关国际法也肯定了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每个人有主张和表达的权利、有通过任何方式寻求、接受、传播消息、思想的自由,如1946年联合国第59号决议、《世界人权宣言》。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知情权,但有关公民行使参与权、管理权、表达权、监督权、救济权的规定,都是以知情权为基础和前提的,暗含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如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的管理,显而易见要先知悉、了解国家、社会各方面的的信息,否则管理无从谈起,这些相关规定都构成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法基础。

作为一项抽象的权利,知情权需要具体化的制度保证其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无疑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主要途径和保障,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虽然没有出现知情权的字样,但是,以目的解释的方法对整部法规进行分析,其保障知情权的作用难以否认。而建立行政过程信息公开制度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扩大公民的知情权的必然要求。行政过程信息公开能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使公民对政府的行政过程充分地了解,进而有效参与政府决策,公众的民主权利才能得以真正实现。知情权理论既是政府信息公开也是行政过程信息公开的核心理论基础。

(二)理论基础之二——程序法治论

法治包括实体法治和程序法治。实体法治从各社会主体之间所具有权利义务角度建设实体性法律;程序法治着重程序性法律建设,主要从程序规则对权利、义务的行使过程的约束、规范角度出发建设正当法律程序,即首先必须有程序法律制度,用以规范权利、义务的行使过程,其次,该法律程序本身是正当的法律程序,兼顾、平衡各种利益,各种不同的意见、主张、批评可以充分地表达,体现了程序法本身所追求的正义、公平、公开、自由、尊严、参与、效率等崇高的价值,而这些价值正是法治精神的重要内容,程序法治既是法治的核心内容,也是实体法治的重要保障,是实现正义的过程。

西方国家极为重视程序正义,相比之下,我国长期重实体、轻程序,这与我国长期处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封建社会不无关系,在封建社会里,地方长官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两种权力,行刑不分,这种制度本身就难以保障过程公正,而官员们往往追求的只有实际结果的公正,忽视获得结果的方式,哪怕过程是违法的,老百姓则不问程序是怎样进行的,只看结果是否公道,这样一种法律运行模式的长期存在,使程序性法律一直处于弱势,在法律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当代法治的建设和发展。当代世界各国经济、文化、政治的相互渗透,中国民主、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着中国程序法治的建设,一大批非常重要的程序性法律相继实施,为程序法治奠定了制度基础。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将为程序法治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推动力。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法治政府,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这必将为强化程序法治观念,推进程序法治建设的步伐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程序法治的范围相当广泛,要求权力、行政、司法机关都要遵循合法、合理的程序来行使权力,行政行为程序法治化是其核心内容之一,用当代法治的精神来规范、约束行政权力的行使过程,是程序法治的必然要求。行政决策作为行政机关重要的行政行为之一,其决策过程必然也应纳入法治建设的轨道,而行政过程信息公开,是行政决策程序法治化的必然要求,符合程序法治的精神。决策过程信息公开制度是有关过程信息在何种范围内公开,什么时间公开,怎样公开的程序规范,这套制度能具体指导实践,规制、约束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决策前的行政行为,从而,增强了政府的透明度,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对于建设公开、透明的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度,促进公众参与决策,提高行政效率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以上可以看出,程序法治理论以程序、过程为视角,追求公开、公平、参与、平等、自由等价值,其基本精神与内涵贯穿于行政过程信息公开之中,为行政过程信息公开制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力荣.中外行政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87.

[2]高小平.现代行政管理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174.

[3]湛中乐.现代行政过程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0.

[4]李广宇.政府信息公开司法解释读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261.

[5](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85-86.

[6]宋小卫.美国《情报自由法》的立法历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

[7]李广宇.政府信息公开司法解释读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7.

作者简介:黄丽(1980-),女,汉族,广东潮州人,韩山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行政法。

作者:黄丽

第4篇:××乡镇执法信息公开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保证执法公开、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执法时,执法人员应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表明执法身份和执法权限,告知当事人检查的内容和要求,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告知以口头形式为主。

第三条 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前,告知当事人行政强制措施的内容及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不服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告知以书面形式为主。

第四条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告知当事人其违法行为的事实、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对其处罚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条款的相关内容;告知依法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以及申请执法人员回避的权利。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同时告知当事人如不服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及期限。告知以书面形式为主。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可采用口头告知形式,但事后应当记录在案。

第五条 执法队伍在办公场所应采取上墙方式公开以下内容:

(一)各类人员职责、管辖区域图、本部门执法人员相片、姓名、执法识号;

(二)执法范围和处罚标准;

(三)廉政建设“十不准”;

(四)信访接待承诺。

对以上公开内容必须经常进行检查,保持其完好性,发现缺损、陈旧应及时更换。

第六条 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执法依据、执法权限、职责范围、执法标准、执法程序及按照政务公开制度的要求应当公开的其他内容。

第七条 各单位应向社会公开违纪投诉途径和投诉监督电话。

第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第九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5篇:城管执法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城管执法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要求,按照市、区两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现将 2013 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2013 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规定,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规范化建设,推动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全面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 健全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中队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明确了专职负责人。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高新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明确政务公开工作的原则、内容、形式等,提出政务公开工作的目标要求,定期分析、研究、部署或调度,确保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专题会、例会和定期检查汇报工作制度,将需要公开的事项整理归类,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确保经常更换公开内容。同时,制定定期回访制度,根据公开内容,深入基层,倾听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政务公开的效果,有效增强了政务公开的透明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推进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及平台建设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在高新区门户网站平台共主动公开政务信息 158 条,其中政策法规信息 14 条,规划计划信息 4 条,执法监督信息 12 条,工作业务信息 140 条,在《潍坊市政报》《潍坊新闻网》等各类报刊、网站媒体平台发稿 195 篇。通过借助区门户网站公开栏及社会媒体等及时公布城管相关法律法规、部门文件、社会政策、办事指南等,确保权力在监督下运行、在阳光下操作,为社会各界办理相关业务提供了极大方便。同时,根据城管执法工作特点,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向辖区内的在建、待建工程发放《致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运输单位的一封信》等文明施工宣传材料 500 余份;向区内沿街

商铺发放《致沿街广大经营业户的公开信》等文明经营明白纸 500 余份,让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到人心、深入到工程管理的最基层。

四、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办理情况 2013 年,我局未接到要求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 五、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3 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未收费。

六、因政府信息公开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情况

全年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案件。

七、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及监督检查情况 建立了完善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按照相关保密要求对预公开信息进行审查,定期对我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工作情况进行自查,对公开的信息内容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检查,确保了信息公开工作的保密安全。通过审查及实时监督,截止目前,我局对外公开的政府信息中未发现涉密信息。

八、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我们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信息公开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2014 年,我们将按照管委会的要求,继续大力推进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信息更新度。我局将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及时公开信息,方便群众及时了解执法信息。

二是认真梳理,逐步扩大公开内容。本局将进一步梳理政府信息,对原有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行补充完善,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进一步推进公开信息的电子化,降低公众查询成本。

三是强化宣传。通过广泛开展共建活动,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对政府信息进行宣传。

四是抓考核促提高。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九、需要说明的事项与附表

第6篇:行政执法公开制度

第一条 为严格依法行政,确保交通行政执法公开、公平、公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交通运输行业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实行全部公开的原则,接受社会和行政相对人的监督。

第三条 交通行政执法公开的内容:

具有行政许可实施权的单位应当公布本单位实施行政许可项目名称、依据、实施主体、受理机构、条件、数量、办事程序和实施期限、需要申请人提交材料的目录、申请书文本式样、许可决定、监督部门、投诉渠道、是否收费等;

第四条 各单位、执法机构应当在其法定的权限范围实施执法公示制度。

第五条 新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自该法律、法规及规章颁布施行之日起,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应当按照本制度第三条的规定进行公示。

第六条 各单位、执法机构对申请人申请办理行政许可的有关证照、批准文件应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及时进行公示。

第七条 行政相对人对本制度规定的公示范围内所有内容都可以进行查阅、复印或下载。有关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应当

为查阅提供尽可能的方便。

第八条 各单位、执法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执法公示制度,明确责任人员专门负责公示内容的收集、整理。

第九条 除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外,其他公示内容实行审核制,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公示。

第十条 具有行政许可实施权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实施的许可事项公示的内容进行审核。

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结果应当经实施机关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 各单位、执法机构应当将本单位的办事地点、投诉网站、电话或咨询电话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 执法公示的形式可采取在办公场所公示栏或触摸屏公示、印制办事指南,也可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站进行公示。市交通局将以交通网站作为公开的平台,按照规定进行执法公开。

第十三条 违反上述公示规定所应承担的责任:对行政许可事项需公示而未公示的,对责任人员予以警告,并责令写出书面检查;再次发生的,予以通报批评;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公示而未进行公示的,按照《天水市交通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有关规定,给予责任追究。

第十四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7篇:关于做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

公开工作的通知

市直有关部门:

为深入推进我市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开工作(以下简称“双公示”),根据国家发改委、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和枣庄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双公示”工作通知如下:

1、具有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职权的部门依据“信用山东”官方网站“双公示”专栏所公示的事项目录,按照全省最新统一模板(附件

1、2),遵照表格中所显示的数据填报说明,将本单位双公示内容于每月28日前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市发改局,由市发改局统一推送至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并报送枣庄发改委一并推送至“信用山东”网站。

2、国家发改委将于近期对“双公示”工作开展第三方评估,为做好评估准备工作,按照省、市工作要求,请于6月28日前将2017年1-6月份的双公示信息先行归集报送,并确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双公示工作,将联络员信息(附件3)一并报送至市发改局。

联系人:盖 琳

联系电话:15098276536 5527275 电子邮箱:tzfgtgk@163.com 附件:

1、行政许可模板

2、行政处罚模板

3、联络员信息表

滕州市发展和改革局 2017年6月19日

第8篇: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的若干法律问题

江苏省政府法制办公室行政复议处 韩震龙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部中国特色的阳光法案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中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又一重要进步。《条例》为公民的知情权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促进了政府工作的阳光透明。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政府信息公开事后的救济和监督,对于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自去年5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据初步统计,全省共受理因政府信息公开而引发的行政复议案件68件。复议实践中,由于《条例》实施时间较短,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复议机关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申请人资格确定、举证责任分配等问题理解不一,本文拟就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是指复议机关对哪些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行为具有管辖权。对此,江苏省政府制定的《江苏省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办法》,特别从《条例》全文中提炼出六类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一是认为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条例》第九条规定主动公开而没有公开的;二是依照《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行政机关不予公开的;三是认为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侵犯其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四是认为行政机关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公开的;五是依照《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认为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相关的信息记录不准确申请更正,行政机关不予更正的;六是认为行政机关提供政府信息违法收取费用的。以上列举的六种行为基本涵盖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具体到某一个案件,笔者觉得还应当把握以下两点:一是要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行政行为的性质,只有那些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相对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才有可复议性。因此对申请人认为第一种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应当在立案阶段就审查该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与申请人是否有利害关系,即申请人是该主动公开行为的特定对象,如果该主动公开的行为与申请人没有必然联系,则不应当纳入复议受案范围。如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政策、统计信息,财政预算、决算报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等。这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涉及的是社会生活的宏观方面。对于这些应主动公开的信息,虽然行政机关有公开之义务,但并不是每个公民都因此而拥有请求行政机关具体履行公开义务的权利。因为这些信息更多涉及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大部分情况下,公民不能直接申请行政复议,其只享有《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举报权。只有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其不利影响时才能申请行政复议。

二是在确定受案范围时既要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供尽可能的复议救济,又要考虑政府信息公开在我国的现实情况,口子既不能开得过大,也不能开得过小。

二、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的确定

根据《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的申请人是“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这一规定,确定申请人资格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申请人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这就将权利主体限定在我国公民或组织的范围内。从已经制定有关信息公开法的国家的立法例看,公开请求权主体大多包括外国人,但依照《条例》的规定,目前在我国,仍只限于本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申请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这与《行政复议法》第二条规定是一致的。分析《条例》的相关规定,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向行政机关主动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认为行政机关不予公开或者虽公开但仍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申请人。对于这一类申请人资格的确定,在立案阶段存在两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须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即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与其合法权益有着必然的联系,否则应不予受理。一种观点认为,只要主动申请信息公开被行政机关拒绝的都具备申请人资格。笔者认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权利是《条例》所设定的,是一种法定的权利,如果这种权利受到行政机关拒绝,仅从形式上看,申请人已经与这种拒绝行为存在着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复议机关应当受理。至于申请人的知情权是否真正受到侵犯,则应当在受理后予以审查。

第二类是针对行政机关根据第九条到第十一条规定应主动公开信息却不予公开的行为而提起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对于这一类申请人资格的确定争议也较大。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赋予任何不特定的主体对行政机关主动公开信息的行为有复议权,则就认可了公益行政复议或诉讼的存在,而目前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还不能赋予公益行政复议的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对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行为不能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则对于这一类行为,《条例》设定公民的知情权就得不到保障。笔者以为,对这一类行为,在受理审查时应当与依申请公开的申请人资格审查有所区别,因为在主动公开的情况下,行政机关的公开或者不公开针对的是不特定对象,申请人与行政机关之间并不像依申请公开那样,存在一个申请与拒绝的关系。所以,应当重点审查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行为与申请人合法权益是否存在利害关系,如果这一行为可能给申请人造成某种不利影响,则就具备申请人资格。 第三类是第三方认为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侵犯了其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可以作为申请人提起行政复议。

三、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确定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确定取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世界各国信息公开法发展的方向是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以及信息公开义务主体的范围。《条例》确定的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只包括行政机关,不包括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具体而言,关于主动公开信息,《条例》第九条将义务主体确定为“行政机关”;关于依申请公开信息,《条例》第十三条将义务主体确定为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另外,根据《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开政府信息的活动,适用本条例。”由此可见,《条例》确定的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这些主体均可以成为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

值得探讨的是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复议被申请人资格。《条例》除前述的两类义务主体外,第三十七条还规定: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本条例执行。这一规定应当说是《条例》较前的一项重大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于这一类公开行为能否提起复议或诉讼,争议较大。根据传统的行政主体理论,公共企事业单位既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因此不能成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笔者以为,这些公共企事业单位的私行为或者纯市场行为不应当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来调整,但如果其行为是一种公权力的行使,往往与人民群众利益又都有着密切联系,则应当纳入行政复议的范围,且《条例》也明确规定其涉及公众利益的信息公开的行为参照《条例》执行。因此,公共企事业单位可以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时效

《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根据这一规定,复议时效从申请人知道行政行为的作出之日起起算,最长不能超过六十日。对于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作出公开或不予公开行政决定的,复议时效从行政机关以某种形式向申请人提供信息或答复申请人之日起计算。

对于申请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不予答复的,应当按照行政不作为来确定时效。《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照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

(八)项、第

(九)项、第

(十)项的规定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未履行的,行政复议申请期限依照下列规定计算:

(一)有履行期限规定的,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二)没有履行期限规定的,自行政机关收到申请满60日起计算。《条例》第24条规定:“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根据上述两条规定,申请人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机关不答复的,申请人申请复议的时效应当从行政机关收到信息申请15日(有告知延长的30日)起计算60日。

五、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

(一)行政机关的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就是指当事人为证明其主张,所承担的提出证据的责任。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中由行政机关对其作出的行政行为举证既符合《行政复议法》的精神,更符合政府信息公开的特点。第一,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政府信息能不能够公开的问题。而政府信息掌握在行政机关手中,只有行政机关知道文件的内容和性质,所以必须由行政机关证明该政府信息是否应当公开,而不能由处于不利地位的申请人承担举证责任。第二,政府信息公开实行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因此,政府信息都是假定应当公开,除非法律规定不公开的情形。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大多是申请人对行政机关不予公开政府信息不服而提起,行政机关应当承担不予公开的举证责任。具体而言,行政机关应当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1、被申请人拒绝提供政府信息的,应当证明该政府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并证明其已经履行法定的告知和说明理由义务:(1)不属于政府信息;(2)属于不予公开范围;(3)不属于被申请人公开;(4)所申请的信息不存在。

2、被申请人已经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的,应当证明该政府信息内容准确,提供信息的方式和载体形式合法适当。很多情况下, 行政机关虽然公开了政府信息,但不符合申请人在申请中描述的内容、要求的获取方式或者载体形式的,申请人也会提起复议。对于这类复议,行政机关就要证明:(1)政府信息内容准确。因为《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2)提供信息的方式和载体形式合法适当。所谓提供方式,包括邮寄、递送、传真、当面领取等;所谓载体形式,包括纸质、光盘、磁盘等。一般而言,行政机关应当尽可能地按照申请人要求的方式和形式提供,确实无法按其要求提供的,要作出合理说明并证明所采用的方式和形式合法适当。

3、申请人复议行政机关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其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被申请人应当证明该政府信息不涉及申请人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已经书面征得其同意,因公共利益决定公开的,应当说明理由。

4、行政机关拒绝更正其提供的与申请人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的,应当证明政府信息记录的准确性或者其无权更正。《条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有权要求该行政机关予以更正。在两种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拒绝更正:一是该政府记录并非不准确;二是该行政机关无权更正。因此,行政机关作出拒绝更正的决定,就要证明符合上述两种情形之一。

(二)申请人的举证责任

在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中,申请人的举证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申请人复议行政机关对于信息公开申请不予答复的,申请人要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2、复议被申请人拒绝更正政府信息记录的,申请人要证明被申请人提出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何以不准确。

3、申请人需证明其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系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

4、在一并提起的国家赔偿复议中,证明其受被复议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三)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的举证、质证

按照《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被申请人应当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但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由于其固有的保密性和专业性,则被申请人只要能够提供书面证据材料,证明其拒绝公开的政府信息已经依照法定程序确定为国家秘密,或者能够提供有关主管部门、同级保密工作部门出具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结论的,复议机关就可以不要求其提供该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同样面临着保密问题,但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向复议机关提供,并由复议机关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免予公开出示和质证。

六、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的决定方式

《行政复议法》规定了五种决定方式:维持决定、撤销决定、履行决定、变更决定和确认决定。《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增加了一种决定方式:驳回复议申请决定。政府信息公开复议案件比较常用的决定方式应当是维持决定、履行决定、驳回复议请求决定和确认违法决定。

1、关于维持决定。适用较多的是申请人复议行政机关没有按照申请人要求的方式公开或者公开的内容不符合申请人要求或者没有按其要求变更信息,复议机关经审查认为行政机关公开信息符合法定形式或者已按其要求变更信息或者依法不应当变更的,复议机关决定维持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

2、关于履行决定。《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对于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拒绝公开,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履行其法定职责,不理睬,不答复的,复议机关经过审查,认为被申请人的拒绝行为理由不成立的,或者不作为违法的,可以决定行政机关履行公开政府信息的法定义务。这里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决定责令履行法定职责要有实际意义,如果已经没有实际意义,就无须再决定履行。二是决定履行的内容应区别不同情况确定。对于行政机关明确拒绝的,如果经过司法审查,认为拒绝不成立的,可以直接决定行政机关公布特定政府信息。对于在法定期限内拖延履行,或者不理睬、不答复的,如果拖延行为理由不成立,应决定行政机关在一定期限内答复,但不宜直接决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三是对于责令履行期限,可以参照《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能当场答复的,决定行政机关接到申请后当场答复,其他情况决定行政机关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3、关于驳回诉讼请求决定:《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申请人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后发现该行政机关没有相应法定职责或者在受理前已经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决定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另外,行政复议机关审查后发现申请人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受理条件的,复议机关也应当决定驳回行政复议申请。

4、确认违法决定。适用较多的是复议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的行为侵犯其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复议机关经审查认为行政机关的公开行为的确侵犯申请人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但因行政机关信息已经公开,具有不可撤销性,因此这种情况下只能确认该公开行为违法。

第9篇: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布信息的保密审查,规范信息公开行为,确保涉水信息安全与供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参照《安徽省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暂行办法》、《铜陵市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暂行办法》,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公开原则

公司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应遵循“先审查后公开”的原则。在信息公开前,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省、市有关规定,对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三、审查方式

公司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负责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工作,实行“未经保密审查的信息不得公开、未经解密并准予公开的信息不得公开、公开与保密界限不清的信息不得公开”的方针,既保证信息及时有效公开,又确保信息安全。

信息公开保密审查采用“自审”和“送审”相结合的逐级审查制:提供信息的部、室对信息是否涉密和能否公开进行初步审查,由信息发布机构进行复核,经信息公开领导小

组领导签发后方可对外发布。

信息发布应填报《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签发单》,履行审批手续。

四、罚则

公司将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工作纳入考核。对未经审查批准,擅自对外公开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照考核制度追究责任人责任;情节严重,在信息公开工作中发生泄密事件的,对负有直接责任或者领导责任的人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应的泄密责任。

附:

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签发单

编号:年月日

上一篇:健康主题的手抄报素材下一篇:积极分子竞选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