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报告制度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行政执法报告制度(精选8篇)

行政执法报告制度 篇1

【发布日期】1996-09-25 【生效日期】1996-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报告制度

(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五日交通部)

第一条 为全面掌握交通系统行政执法工作情况,加强对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检查,根据《 交通行政执法监督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各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在每年初制定本地区或本部门的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安排和计划,并将执行结果于第二年第一季度向上一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三条 各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或相应机构具体负责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报告制度的落实工作。

第四条 执法工作情况的报告内容包括:

(一)本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基本情况(行政处罚的实施情况、行政许可的开展情况、规费征稽情况、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况、处罚决定的执行情况、行政复议工作开展情况、行政应诉工作开展情况等);

(二)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情况;

(三)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四)交通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建议;

(五)交通行政执法工作中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第五条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和部属的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向交通部(体改法规司和主管业务司局)报告并具体规定其所属地区和部门的报告程序。

第六条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执行本制度情况可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对于逾期不报告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补报;

(二)对拒不改正的,建议其主管机关或直接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实施行政处分;

(三)对于交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上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

第七条 本制度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行政执法报告制度 篇2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投资的迅速增长和能源需求的上升,以及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增加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的环境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是法律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1]。环境行政执法是环境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2]。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是环境行政执法的组成部分,也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所谓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是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行政处罚、行政命令等具体行政行为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政管理措施。它是提高环境行政执法效率的重要保障。

1. 中国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制度的由来和发展

中国十分重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立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确立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规定了各级政府、一切单位和个人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3]。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环境执法一直陷于“猫捉老鼠”的陷阱中。环境执法人员来检查时,排污单位就开动污水治理设施,或者停止生产,执法人员走后,又恢复其本来面目。同时环保部门在地方政府追求GDP快速增长的高压下不敢执法、难以执法。2008年6月发生在云南省的阳宗海砷污染事件,明显地暴露出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等现象普遍存在,这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害。面对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国家环境保护部适时建立了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制度,把后督察工作作为环境监管与执法的重要环节,并在全国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活动。

2007年6月,胡锦涛主席在《国内动态清样》上批示,“对环保部门在督察中责令停产整顿的企业要有后续督察措施,对拒不执行的要依法严肃处理。”2007年8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印发《关于加强环境执法后督察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7]104号),要求各地对环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查处的环境违法案件行政处罚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重点检查责令限期治理、停产整治、取缔关闭以及停建、停产等处罚措施的落实情况。这次清理拉开了中国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的序幕。2007年11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0家跨国公司进行了专项环境保护后督察。2008年4月,环境保护部组织14个督察组对2003年以来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领导批示、国家挂牌督办和群众反复投诉的292个重点案件的整改情况进行了现场督察。2008年4月环境保护部组织相关省对2007年区域限批期间曾向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通报的环境违法企业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后督察,并于2008月6日印发《关于通报相关环境违法企业后督察情况的函》(环办函[2008]353号),向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通报了后督察情况,促进了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2008年7月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环发[2008]45号),将后督察作为环保专项行动的三个工作重点之一,要求各地对2005年以来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挂牌督办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措施落实情况、2006年以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专项整治各项措施落实情况以及2007年开展的造纸行业专项整治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后督察。2009年组织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后督察、环境保护部挂牌督办案件后督察和环境保护部直接查处、委托各督查中心调查以及转省级环保部门查处的360起重点环境违法案件的后督察。2010年各督查中心对环保部督办的104起案件进行了后督察。2011年3月1日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实施了《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办法》,从国家规章上明确了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的地位。近几年来,各级环境监察机构不懈探索,实践、总结和提炼环境督察的核心业务,逐步形成了以“日常后督察”、“专项后督察”、“专案后督察”、“区域后督察”、“流域后督察”为重点的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工作格局。

2. 中国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制度的主要内容

2.1 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的对象

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不以执法相对人的意志而转移,所有未执行环境行政处罚、行政命令等的单位和个人,都将是后督察的对象。实施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的事项主要包括:

2.1.1对罚款、责令停产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关闭,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情况实施后督察;

2.1.2 对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责令限期缴纳排污费等环境行政命令的执行情况实施后督察;

2.1.3 对其他具体环境行政行为的执行情况实施后督察。

2.2 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程序

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是环境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有严格的程序。包括制定年度后督察计划、确定后督察对象、收集信息、制定后督察工作方案、开展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现场检查、编写并提交《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报告》,县级以上环保部门根据后督察报告提出的处理建议依法进行处理或者处罚,若后督察主体是上级环保部门,应向下级环保部门反馈并责成下级环保部门依法处罚或处理。必要时,还可向相关地方政府反馈,或者联合纪检监察机关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向社会公开拒不执行已生效的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企业名单,并可以将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情况以及相关处罚或者处理情况向同级商务部门、工商部门、监察机关、人民银行等有监管职责的部门或者机构通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时,后督察人员不得少于两人。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程序见图1。

2.3 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案件的处理与处罚

2.3.1 上级环保部门对下级环保部门作出的环境行政处罚、行政命令等具体行政行为执行情况后督察案件的处理与处罚

(1)将督察情况、存在的问题、处理意见等及时向下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反馈,同时责成下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罚或者处理;

(2)向后督察所在地相关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反馈;

(3)联合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调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2.3.2 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对本部门作出的环境行政处罚、行政命令等具体行政行为执行情况后督察案件的处理与处罚

(1)对逾期未依法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对逾期未按要求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应报请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或关闭。

(3)对逾期拒不缴纳排污费的,应依法予以处罚,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4)对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逾期未履行或者未落实环境行政处罚、行政命令等具体行政行为的,应依法移送监察机关追究相关人员相应责任。

(5)对逾期未履行或者未落实《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办法》所列的行政处罚、行政命令等具体行政行为,严重污染环境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应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挂牌督办或者暂停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已经实施挂牌督办或者暂停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不予解除。

(6)对逾期未按要求改正环境违法行为的,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措施,或者采取责令停止建设、责令停止试生产、强制拆除、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或者代为处置等行政强制措施。

(7)对当事人或者相关责任人涉嫌犯罪的,应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8)将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情况以及相关处罚或者处理情况向本级商务部门、工商部门、监察机关、人民银行等有监管职责的部门或者机构通报。

(9)在职责范围内向社会公开拒不执行已生效的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企业名单。

(10)联合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调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环境行政执法后督查工作结束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将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情况以及相关处罚或者处理情况向下级人民政府、下级环保部门,同级商务部门、工商部门、监察机关、人民银行等有监管职责的部门或者机构通报。同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法定时间内向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本部门执行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的情况,对后督察效果不明显的,申请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开展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

3. 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3.1 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能力亟待提高

奋战在环境保护工作第一线的环境后督察人员,他们的执法水平、工作能力、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贯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但当前中国的环境监察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无论是人员专业水平、知识结构等都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要求。近几年来,环境执法装备虽然得到了部分更新,然而许多环境后监察人员不能熟练使用这些装备,从而影响了后督察效率。

3.2 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急待完善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制订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预防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法。针对特定环境保护对象,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放射性污染防治等法律。国务院制定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地方人大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大批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中国已经建立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截至2010年底,共颁布1300余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的颁布,有力促进了中国环境执法工作的开展,为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法律规定已不适应当前的形势,还有一些法律规定缺乏操作性,难以执行到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颁布20多年,还停留在对污染物排放浓度实施控制的层面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违法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但对未办理环评手续,擅自投入生产的违法行为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又如对超标排放废气,且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单位,国家没有进一步的处罚规定;再如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发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并采取改进措施,但对未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行为,没有处罚规定。为推动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工作的开展,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时不我待。

3.3 公众参与环境后督察机制急需建立

做好环保工作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4]。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是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作出的环境行政处罚、行政命令等具体行政行为执行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许多公众生活、工作在行政管理相对人周围,对其违法行为和执行环境行政处罚、行政命令等的情况具有区位优势。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参与权、知情权。但《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办法》对公众参与环境后督察未作规定,各地也未建立公众参与环境后督察的机制,因此,强化公众监督,建立公众参与环境后督察不仅必要,而且非常急迫。

开展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对作出的对企业的罚款,责令停产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关闭,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情况;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责令限期缴纳排污费等环境行政命令的执行情况及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情况及时向社会公示。让公众知情,让公众参与监督。公示制度可以保证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工作进行得更加公平合理,增加透明度,可以减少和约束执法相对人的违法行为。

4. 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制度的完善

4.1 完善环境后督察队伍培训制度

目前,环境执法后督察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5],不能适应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工作的需要。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工作办法》规定:“国家建立环境监察人员培训制度,实行持证上岗。新进的环境监察人员应当在半年内参加培训时间不短于60学时的环境监察初任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在职的环境监察人员应当每5年至少参加1次培训时间不短于40学时的环境监察岗位培训。”但多年来,不同专业基础的监察人员,在同一教室培训同一内容,专业基础差的听不懂,专业基础好的感觉早已学会,因此培训效果不佳,缺乏针对性。对不同专业基础的环境后督察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将成为今后的培训方向。

4.2 逐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经建立,有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许多具体的环境行为作出了明确要求,但对环境执法相对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应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第八条第三款规定:“试生产申请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建设单位方可进行试生产。”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对未经同意擅自进行试生产的行为,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等等,因此应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使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使环境违法行为能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

4.3 建立公众参与环境后督察制度

4.3.1 公众参与环境后督察是贯彻环境民主原则的要求

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环境行政执法效能,保护公共生态环境。最终目的在于使生产者、经营者能充分考虑其生产、经营活动对公共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避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具有浓厚的“公共”意味。这是因为,首先环境保护具有明显的“公益”色彩。中国政府保护环境的目的不是为一部分人、更不是为某个人的利益服务,而在于为本国全体人民创造一个适于生存的良好的环境。其次环境保护具有广泛的公众动员性。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一个必需的要素,与每一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环境质量的好坏对每个人都有直接的影响,因而与其它事务相比,公众对保护环境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从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中可知人民有参与环境管理的权利。另外《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政策。既然公民有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那么公民就有权利参与环境后督察,特别是对建设在他们周围的对自身环境利益有影响的排污单位有无可争议的监督权。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机构应当征询他们的意见,这也是贯彻宪法上环境民主原则的要求。

4.3.2 公众参与环境后督察可以提高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效率,降低执法成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生产企业遍布于城市和乡村,数量大、布局分散、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对这些企业实施环境监察和环境后督察路途遥远,常常是监察人员未到现场,违法企业已得到信息,为抓住企业的违法事实,环境后督察机构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居住在企业周边的公众,对企业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颇为了解,发动公众参与环境后督察,可以提高后督察工作的针对性,提高环境后督察效率,降低执法成本。

4.3.3 公众参与环境后督察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

中国关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立法目前已初具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但目前缺少公众全面参与环境保护和具体参与途径的规定,许多民众还不知道自己有环境保护监督的权力。公众通过参与环境保护监督,改善自己周边的环境质量,可进一步提高更多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可逐步健全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使公众在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 结语

长期以来,环境行政处罚和行政命令的下达并没有彻底根除环境违法行为,也没有有效的后续监督措施。将环境执法后督察作为环境执法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环境行政处罚、行政命令的一项后续行政监管措施,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加以规范契合时代需要。

摘要:面对许多环境行政处罚、行政命令难以落实到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现状,国家适时推行了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制度。主要介绍了环境后督察制度的由来、后督察对象、程序、措施,分析了后督察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环境执法,后督察制度,程序,执法效能,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陆新元,Daniel J.Dudek,秦虎,等.中国环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6,19(Z1):1-11.

[2]郭正,陈喜红.环境监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9-20.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察[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5-11.

[4]叶有红.关于环境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2:141.

教育行政执法法律救济制度探讨 篇3

关键词:教育行政执法;法律救济;行政执法

1 教育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行政执法的概念和特征

教育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工作人员在现实生活中实施教育法规的活动,是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所采取的直接影响公民、社会组织或其它社会力量有关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或者对其教育权利与义务的行使和履行进行监督的具体行政行为。教育行政执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国家意志性。教育执法是一种代表国家的国家教育行政主体为主体实施教育法规的活动。(2)法律性。教育执法应当依法作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3)强制性。教育执法体现在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保证教育执法进行。(4)单方性。教育执法主体可以通过法律赋予的权力执行,并不考虑相对人的意志。

1.2 教育行政执法中的问题

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特点加之受传统“权大于法”观念的影响,容易使人们在行政方式上习惯于按个人意志办事,忽视依照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因此,教育执法便成为依法治教最困难的部分。如果不加强对规范教育执法的监督、制约,以及赋予相对人法律救济方式,将会影响我国依法治教进程。

2 教育行政执法的申诉制度

(1)教育执法行为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事实清楚的,应当维持原执法行为的结果。

(2)对于教育执法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程序规定,滥用职权、超越职权的,应当责令改正,造成损失的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3)教育执法行为维持部分合法,但部分违法的,应当撤销部分违法的执法结果,造成损失的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3 教育行政执法的行政复议

3.1 教育行政处罚

教育行政处罚是指教育行政执法主体对违反教育行政法律、法规的教育相对人实施的教育行政制裁。实践中,教育行政处罚存在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关系不清;行政处罚执法主体的权限不明;行政处罚的范围过宽;行政处罚程序不完善等问题。在教育执法中,对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权利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依法作出和执行有关撤销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取消颁发证书资格、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决定,复议机关应当依法受理有关行政复议请求并作出处理决定。

3.2 教育行政強制行为

教育行政强制,是指教育行政执法主体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相对人采取的限制其自由或财产,以及实现已确定的教育行政目的的义务的强制性行为、措施。

3.3 教育执法侵权

相对人对教育执法主体在执法过程中侵犯了教育执法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即可提起行政复议,如侵犯学校自主管理权,挪用教育经费、违法集资、征收财物、违法履行其他义务、经营自主权的。

3.4 其他教育执法的违法行为

由于教育执法的范围比较宽泛,教育执法的自由裁量行为也应受到法律的制约。所以,应当不断完善教育执法行政复议的范围,以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复议机关在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当依法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进行处理,即要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又不能违反程序法。

4 教育执法的行政诉讼制度

教育执法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对其诉讼请求与行政执法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依法依程序作出裁判。教育执法的诉讼活动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诉讼双方当事人分别为发生争议的执法主体和相对人。行政诉讼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行政机关负有举证责任,除了行政赔偿案件中对赔偿数额的确定外,不得适用调解。另外,由于目前的条件限制,相对人还不能对教育执法主体依据的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诉讼。

参考文献

[1]李晓燕.教育行政执法[J].人民教育,1997,(10).

[2]徐广宇.关于教育行政执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1999,(3).

行政听证制度研究开题报告 篇4

行政听证制度研究

关键字:听证制度 权利

选题原因:

行政听证制度已经在我国生根发芽,但是,与国外成熟的听证制度相比,我国的听证制度无论是在制度规范方面,还是在具体的程序操作和实际取得的效果方面均存在着问题和不足。笔者拟在对行政听证制度基本理论阐释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规范性分析,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针对这些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期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不断完善有所裨益。

选题研究现状:

听证的基本内涵是“听取当事人的意见”,法理基础源于英美法上“自然公正原则”的第二规则,即任何人或任何团体在行使权力可能使他人受到不利影响时,必须听取对方的意见,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和防卫的权利。

国外研究现状:德国行政程序法第28条规定“在颁布影响参与人权利的行政行为之前,应给参与人陈述对有关决定为重要的事实的机会”。日本行政程序法第三章第三届第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符合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而为不利益处分时„„应实施听证”。韩国行政程序法22条规定第三项规定“行政机关对当事人为课以义务或限制权益之处分时„„应向当事人等提供提出意见之机会”,如此等等。我国研究现状:我国听证制度起步较晚但越来越多的法律文本也能关注这一事物。最早规范行政听证制度的是1996年3月1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其第五章“行政处罚的决定”第三节中专门规定了听证程序。它的颁布实施弥补了我国行政处罚领域内听证法律制度的空白。时隔两年, 199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将听证制度又引入行政决策领域,其第23条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用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随后原国家计委相继发布了《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关于公布价格听证目录的通知》、《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进一步将政府价格决策的听证规则得以具体化。2000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再次将行政听证制度引入我国行政立法领域,其第58条规定: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其后,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进一步设定了听证制度的具体内容,这充分体现了民主精神的行政立法要求。2002年10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也吸收了听证制度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为行政机关依法规划,保护环境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2003年8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在第四章“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中规定“听证”一节,进一步扩大了行政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同时也细化了行政程序。2005年8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第98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二千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

证;违法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同年,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更是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行政行为决策,应当实行听证。《纲要》的出台,明示了今后将听证作为行政机关的法定义务加以要求和规制。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理论价值:

行政听证制度尊重了相对人人格尊严。评价法律程序正当性的主要标准是它使人的尊严获得维护的程度,这种体现于法律程序本身的价值是以人类的普遍人性为基础而提出的。行政听证制度为行政相对人基本尊严的保护提供了制度的平台,为相对人尊严的保护提供了一个合理的预期。行政听证制度能够确保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机关对其做出不利决定前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在形式上为相对人提供了陈述和申辩的机会,也使其人格尊严得到了行政机关的充分尊重。另外,行政听证制度能保障行政相对人参与权。以往的行政以行政主体的意思表示作为决定性因素,以其单方性、强制性为显著特征。行政听证制度作为现代行政的重要制度能够在相对人表达自身意见和与行政主体互相询问证人的过程中充分保障相对人参与权,在听证过程中将相对人想法充分与行政主体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自然有助于化解双方的对立情绪,有助于实现行政目标。

现实意义:

行政听证制度有利于行政机关查清案件事实。行政听证制度源于司法听证,具有准司法的性质,主持人居中主持,双方各自发表意见,询问证人,在交叉质询的环节可以使行政机关更清楚的查清案件事实,提高行政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行政听证制度能提高行政机关行政的透明度,保障相对人知情权。听证的过程本身就是行政机关将行政行为的依据、证据向相对方展示的过程,同时,听证过程中允许社会公众进行旁听,更能够提高行政机关行政的透明度,保障相对人的知情权。

选题的研究思路:

1.首先对行政听证制度的基本理论制度进行梳理,通过与国外听证制度的简单对比,明确研究行政听证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分析我国行政听证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撰写本文可采用文献调查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

选题的研究内容:

一、行政听证制度基本理论阐释。该内容中笔者对行政听证的概念进行了诠释;对行政听证制度的理论渊源进行了介绍;对行政听证的分类、功能和意义进行了区分和阐述;并在最后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三项基本原则作了归纳。

二、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分析和问题所在。该内容中笔者首先对我国的行政正式听证制度作了规范性分析,介绍了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的具体规定情况,并根据该规范性分析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其次提出了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完善构想。该内容中,针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立法规定、适当扩大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完善行政听证主持人制度、完善行政听证笔录制度、建立对听证的监督救济机制、完善公民的行政程序理念这六个方面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进行了完善构想。

结语 部分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现状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表示了期望。

选题的资料准备:

专著:

1.王名扬: 《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年版。

2.宋雅芳: 《行政程序法专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3.杨惠基: 《听证程序理论与实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页。

4.应松年主编: 《当代中国行政法》(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年版。

5.张树义主编: 《行政程序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6.[美]理查德.B.斯图尔特: 《美国行政法的重构》,沈岿译,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

7.姜明安主编: 《行政程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8.吴大英、任允正、李林: 《比较立法制度》,群众出版社 1992版。

9.章剑生: 《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10.杨建顺: 《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年版。

11.皮纯协: 《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12.赵文洪: 《私人财产权利体系的发展——西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13.蒋勇等: 《行政听证程序研究与适用》,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期刊:

1.丁煌: 《论行政听证制度的民主底蕴》,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l期。

2.张新佳: 《公益行政听证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完善》,载《江苏党校报》,06 年 9 月 15

3.熊秋红: 《刑事辩护制度之诉讼价值分析》,载《法学研究》,1997年6月。

4.李小勇: 《行政听证制度的价值分析》,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11期。

5.杨海坤: 《关于行政听证制度若干问题的研讨》,载于《江苏社会科学》1998 年第1期。

6.杨海坤: 《行政听证程序---中国行政程序制度的重要突破》,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 3 期。

7.马怀德: 《论听证程序的基本原则》,载《政法论坛》1998 年第2期。

8.宋炉安、张越: 《试论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5期。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自查报告 篇5

一、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提高卫生行政审批效率,根据《盐池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卫生局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规范,进一步减少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按照“合法、合理”原则,将卫生局原来17小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减少合并为9项,审批时限压缩54%,工作流程减少8个环节,审批要件减少12个。

二、具体措施

在xx年电子政务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卫生局积极采取措施,扎实推进全县卫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卫生局领导对深化行政审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切实加强对行政审批工作的管理。

(二)压缩时间,精简材料。从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出发,对现有审批事项承诺时间进行压缩,对申请材料进行精简,对通过日常监管即可的内容材料予以取消,对类似“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材料”等笼统性表述进行了规范,使办事流程更加简化,审批时限进一步缩短。规范后的卫生局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由原来17小项减少合并为9项,审批时限压缩54%,工作流程减少8个环节,审批要件减少12个。

(三)积极推进,规范审批。对目前保留的审批事项,组织依法清权确权,编制行政审批目录,明确审批权力的主体、依据、运行程序和监督措施等。完善行政审批配套制度,规范审批流程。建立完善卫生局行政审批的各项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将卫生局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入政务大厅窗口,专人负责集中受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四)加强管理,提升质量。健全完善盐池县卫生局政务服务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度、AB岗工作制度等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加强对政务大厅工作人员的管理约束,及时沟通协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收集和了解办结事项的反馈意见,做到热情接待,微笑服务,耐心解答。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打假报告制度 篇6

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落实“五不放过”原则,实现信息共享,协同作战,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打假工作的有效性,特制订打假工作报告制度。

一、稽查队向辖区政府汇报执法打假情况每年不少于2次、每月向市局报告本辖区行政执法工作

开展情况不少于1次,对责任区的难点问题应及时书面报告市局及政府。

二、以下重大案件上报市政府:

1、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金额达到1万元以上的案件;

2、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人身伤害的案件;

3、对自身能力难以解决的跨区域案件;

4、大案、要案和区域性质量问题的案件;

5、因地方保护致使案件难以办理的案件;

6、需要上级部门督办、协调的案件。

行政执法报告制度 篇7

新《管理规定》特别重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资格的入门管理、年度考核和出口管理。尤其是在入门管理中, 将关口前移, 从入门前培训开始进行细致规范, 充分体现了从严把关的立法理念, 必将为有效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提供可靠保障。

法律地位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包括《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和《海事行政执法证》。从事海事执法工作的人员应当持有《海事行政执法证》, 从事其他交通运输执法工作的人员应当持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 此证是取得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资格的合法凭证, 是依法从事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海事行政、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的身份证明。也就是说,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既是执法的资格证, 又是执法的身份证, 任何人在从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之前, 必须首先取得此证。未取得此证的, 一律不得从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

严把培训关

任何人申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都应当先参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 再参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 经考试合格后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或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依法发放执法证件。新《管理规定》共使用了13个条文专门规范入门前培训和考试事项, 约占条文总数的三分之一, 足见交通运输部对入门前培训和考试的重视程度。

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才能申请培训:十八周岁以上, 身体健康;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正式编制并拟从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品行良好, 遵纪守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但是,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不得申请参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和考试。

免予培训的条件:在法制管理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岗位工作15年以上, 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者在法制管理或基层执法岗位工作10年以上, 且具有法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申请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资格, 经省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审核合格, 可免予参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和考试。

培训规划、大纲和教材由交通运输部负责组织编制;交通运输部和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根据教学设备设施、教学人员力量等情况组织选择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机构;资格培训教学人员应当是参加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人员, 或者经省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认可的法学专家、具有丰富执法经验和较高法制理论水平的专业人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基本法律知识、相关交通运输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现场执法实务和军训, 其中面授课时数不少于60个学时。

培训由交通运输部和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实施。

此外,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获得执法证件后,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应当结合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及时组织在岗培训, 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严把考试关

申请人参加完入门前培训后, 还要参加入门前考试。新《管理规定》对入门前考试作出了以下三方面的统一性规定:

统一考试大纲和考试题库:交通运输部负责组织制定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各门类的大纲和考试题库, 并逐步推行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计算机联网考试。实行计算机联网考试是将来的必然发展趋势。

统一命题、制卷和阅卷: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负责组织本地区、本系统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 按照执法门类分别实行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阅卷。考试按照申领执法证件的门类分科目进行。

统一考试内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包括以下内容: (1) 法律基础知识, 包括宪法、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 (2) 专业法律知识, 包括有关交通运输的法律、行政法规和交通运输部规章, 以及与交通运输密切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 (3)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包括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道德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执法风纪、执法禁令、执法忌语、执法文书等; (4) 交通运输部规定的其他相关知识。

考试结束后,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负责将资格培训和考试的相关信息及时录入执法人员与执法证件管理系统, 并在本地区、本系统范围内进行公示, 公示时间为一周。公示期间无异议的, 报交通运输部备案审查。

严把考核关

对于经培训和考试获得执法证件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 发证机关应当结合实际每年组织对其进行执法工作考核。

考核分为以下四个等次: (1) 优秀:工作实绩突出, 精通法律与业务, 执法行为文明规范, 职业道德良好, 风纪严明, 执法无差错; (2) 合格: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熟悉或者比较熟悉法律、业务知识, 执法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良好, 遵章守纪, 无故意或者过失引起的执法错案; (3) 基本合格:基本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了解一般法律、业务知识, 执法行为基本规范, 具有一定职业操守, 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引起的执法错案; (4) 不合格:法律、业务素质差, 难以胜任执法工作;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引起执法错案。

发证机关应当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在岗培训情况、年度考核结果及时输入执法人员与执法证件管理系统, 并在本地区、本系统范围内进行通报。

发证机关每年应当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进行年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考核等次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的, 保留其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 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对其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予以年度审验通过。未经发证机关年度审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自行失效。

畅通出口关

有进就应当有出, 在严把入口关的同时, 还要畅通出口关, 理顺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关系。新《管理规定》规定了暂扣证件和吊销证件两种出口方式, 其中, 暂扣证件只是暂时失去执法资格, 而吊销证件则是永久丧失执法资格。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发证机关作出暂扣其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决定, 并由其所在单位收缴其证件:年度考核等次为不合格的;无故不参加岗位培训或考核的;涂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或者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转借他人的;其他应当暂扣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情形。因前述情形被暂扣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 在暂扣期间不得从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活动。对暂扣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 发证机关应当对其进行离岗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的, 返还其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发证机关作出吊销其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决定, 并由其所在县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海事管理机构收缴其证件:

受到刑事处罚、劳动教养、行政拘留或者开除处分的;利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权牟取私利、从事违法活动的;利用职务收受贿赂、以权谋私等行为受到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的;以欺诈、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因违法执法导致行政执法行为经行政诉讼败诉、行政复议被撤销、变更, 并引起国家赔偿, 造成严重后果的;违反执法人员工作纪律, 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连续两年考核等次为不合格的;违反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禁令, 情节严重的;其他应当吊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情形。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对吊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不服的, 可以在接到吊销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该决定的机关申请复核。收到复核申请的机关应当组成调查组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被吊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 不得重新申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

行政执法报告制度 篇8

内容摘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其对行政执法的监督遵循了法治规律,体现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和监督。但是当前我国行政执法还存在较多的弊端,本文以基层行政拘留为例进行分析,认为在当前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法治化的历史背景下,需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的法律监督,从而构建起科学完善的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制度。

关键词:行政执法检察监督 法治化 制度设计

一、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必要性

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其价值意义和现实需要在不断突显。

(一)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符合国际法治潮流

从不少国家的立法来看,将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已成为国际法治潮流。例如,在英美法系国家,法院对行政法义务违反者判处的刑罚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法院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违反者判处的刑罚,另一种是法院按照《刑事诉讼法》以外的简易程序判处的,刑法典以外的其他法律规定的较轻的刑罚。[1]可见,英美法系国家对限制人身自由处罚的“轻罪”(类似于我国行政拘留)是由法院作出的,是一种司法权的监督。检察机关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符合司法权监督行政权的潮流。[2]

(二)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是国家治理法治化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强调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社会,更加鲜明地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要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的执政理念和法治理论深刻揭示出了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于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而言,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就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治理实践中,逐步形成依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依法化解矛盾冲突的良好法治习惯。在推进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法治化的大历史背景下,强调要完善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实行司法监督制度。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应督促其纠正,即要通过强化检察监督来助推国家治理法治化。

(三)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是人权保障的重要途径

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对其加强监督非常必要。一是基于行政拘留属性的考量。有学者指出,任何剥夺人身自由的监禁处罚(如行政拘留、劳动教养等)其本身就带有刑罚的性质。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行为,可以剥夺公民15日(合并执行时可达20日)以下的人身自由,其本质上具有准刑罚性和人身强制性。由于行政拘留适用的广泛性、较大的裁量尺度和监督的缺乏性,再加上适用主体即公安机关相对于公民的优势地位,其适用不当非常容易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因此,必须将行政拘留的决定、执行、救济等所有程序纳入法律监督的范围,保证行政拘留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二是基于劳动教养废除后行政拘留权可能大幅扩张的考量。201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对于原来可以适用劳动教养的对象和行为如何处理,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均有不同意见,有观点认为,可直接用“教育矫治制度”代替劳教制度,也有观点认为,应将劳教行为分流到《行政法》、《刑法》两个领域后分别依法调整。[3]后一种观点已逐渐成为主流观点,根据这一思路,保守预计每年可能有30%-40%的原劳动教养行为将纳入治安管理处罚的范围,而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可以适用行政拘留的条款高达84项,占处罚总项的66%。因此,从可能性上,预计今后有约20%-26%的原劳动教养行为将分流至行政拘留范围内,导致行政拘留越来越多、行政拘留权越来越扩张。在这一大趋势下,规范和监督行政拘留权将不断突显其必要性。

(四)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是具有较大优势的司法型监督

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既不同于行政执法的内部监督,也不同于法院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其性质定位应是一种优势性较强的“司法型监督”。司法权具有注重权力过程的形式性、中立性、交涉性、价值取向的公平优先性、稳定性、专属性等特征。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的法律监督,充分体现了司法权的上述特性,这种监督以制定法既定规则为标准,通过启动相对超脱于社会具体生活的固定程序,对某一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作出相对合理的权衡,具有司法权的判断性和行使权力过程的形式性,这种监督具有司法权的公平优先性。与行政机关内部、法院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相比,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在监督方式、监督效果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二、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基层行政拘留为例

(一)行政拘留适用范围很广,但自由裁量权过大

据统计,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章“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共计54条,只有3个条文未设行政拘留。另外,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处罚设定的具体的条、款、项来看,共计127项(上述54条计算在内),可直接适用行政拘留(含单处拘留和可以直接选择拘留)的高达84项,占处罚总项的66%,行政拘留是治安管理处罚的主要处罚种类。同时,行政拘留的自由裁量权有过大之嫌。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行政拘留期限为1日以上15日以下,合并执行不得超过20日。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处罚设定的规定方面,几乎在每个条文中都规定视不同的情节轻重采用不同的处罚种类和幅度,但对于情节轻重的具体判断标准,则由行政执法人员自由把握。

(二)行政拘留全程监督制度缺位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对行政拘留的监督和控制只有三种方式:一是处罚决定权的层级控制,即行政拘留处罚只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派出所没有作出行政拘留的决定权。二是被处罚人有权对行政拘留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三是被处罚人有权对行政拘留申请暂缓执行。但是,第一种监督方式主要体现的是行政拘留决定权的分配,属于公安机关内部的监督。第二种和第三种监督方式基本上是事后救济和事后监督,且申请暂缓执行是附条件的(要求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提供人保或交保证金)。特别是法院对行政拘留的审查,只是事后对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拘留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属于事后监督、有限监督的范畴,与国际上通行的事先司法审查做法相去甚远。因此,目前我国对行政拘留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机制缺乏问题较突出。

(三)行政拘留与刑事拘留衔接错位

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均可暂时剥夺人身自由,但两者在法律性质、法律适用和法律后果等方面截然不同。从实践来看,目前关于两者之间的衔接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以罚代刑”问题。有的公安机关在对行政相对人决定行政拘留或执行过程中,发现其可能涉嫌犯罪,却由于某种原因并不移送侦查部门立案,而是简单“以罚代刑”了事。二是随意转换问题。由于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决定权都掌握在公安机关手里,个别公安执法人员并不严格遵守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而对两者随意转换,导致行政处罚措施和刑事强制措施错位。

三、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制度设计

(一)确立行政执法平衡原则

为解决行政拘留处罚过程中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我国应确立行政执法的平衡原则。《行政法》意义上的平衡原则,又称比例原则或必要性原则,指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行为的强度必须与被执行人违反法律的严重性相适应,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确立和实施比例原则,根据不同的情况酌情处以适当的行政拘留,并对“情节严重”合理把握,可以解决实践中有的公安机关把15天的最长行政拘留期限“全部用满”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各地公安机关“同案不同罚”的行政处罚不平衡问题。确立行政执法平衡原则为检察监督提供了监督标准。

(二)建立行政执法司法型监督制度

就具体设计而言,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拟分“两步走”:第一步,在目前法治条件下建立“备案制”司法型监督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保障检察机关对行政拘留享有充分的知情权,要求公安机关在一定期限内,将行政拘留的台账报送同级检察机关,并附简要案情,从而将全部行政拘留活动纳入检察监督的视野,破解检察机关对行政拘留信息“知情难”这一难题,而后检察机关全面审查行政拘留的合法性,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监督纠正。第二步,在我国法治进程推进到较高水平后,可建立由检察机关主导的“许可制”司法型监督制度,即在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采取行政拘留前,须事先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请,由检察机关审查该行政拘留是否具备“正当和充分的理由”,并作出是否准许的决定。但在紧急情况下,如为阻止犯罪或危害的发生、避免紧迫的危险,公安机关可以先行对行为人予以拘留,于事后一定期限内向检察机关补交申请,检察机关对不合法的行政拘留立即撤销。

(三)明确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重点和方式

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行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核心是对行政执法进行合法性审查。以行政拘留为例,其监督的重点和方式可设计如下:一是重点监督实体违法行为,二是重点监督程序违法行为,三是重点监督“以罚代刑”和“利用职务插手经济纠纷”的行为,四是重点监督渎职、违纪等行为,五是重点监督诉讼行为。对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拘留诉讼判决和裁定,发现在实体或程序上存在违法的,检察机关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依法予以监督。

(四)建立“司法化”听证机制

在行政拘留司法型监督制度正式确立之前,建立“司法化”听证程序是加强司法监督的最低标准。在行政拘留决定前增加听证程序,一是有利于查明案件的实体真实,在依职权调取的证据之外,公安机关可通过当事人参与听证掌握更多查明违法事实成立与否的证据。二是有利于提升执法公信力,体现了行政处罚的公正和透明。三是有利于加强司法机关对行政拘留的监督,司法机关可通过听证就实体和程序方面加强对行政拘留的监督。在当前国情下,可建立检察机关参与并主持的“司法化”听证程序,即在行政拘留中引入相对中立的检察机关作为主持者,通过采取一种当事人主义的构造方式,保障行政相对人申诉权和程序参与权,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拘留行为或决定进行理性的辩论或协商,保证行政拘留权始终在民主和法治的框架内行使,保障当事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和程序性权利。

(五)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衔接的监督

针对当前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活动之间的错位现象,检察机关应发挥检察职能,切实加强法律监督。一方面,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在国务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和《人民检察院办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等一系列行刑衔接规定的基础上,检察机关应坚持“不枉不纵”原则,强化立案监督职能,加强与当地公安、法院等司法机关的联系沟通,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对行政拘留中发现被拘留人已涉嫌犯罪的,督促公安机关依法移送犯罪线索,以解决“以罚代刑”问题。另一方面,可建立拘留复查制度。对于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之间转换的,公安机关应及时报送检察机关复查,检察机关也可依职权主动复查已转换的拘留行为。同时,应赋予被拘留人对拘留的复查申请权,被拘留人对拘留不服的,可向检察机关提出复查申请。检察机关经复查,认为行政拘留与刑事拘留之间转换无法定依据、证据不充分或转换不当的,应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和建议,并视情形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关责任。

注释:

[1]参见张文显:《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载《中国法学》2014年第4期。

[2]参见岳礼玲:《从规范性质看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载《法学》2013年第2期。

上一篇:关于秋天丰收的谚语有哪些下一篇:初三历史总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