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翅目花蝇科(Diptera:Anthomyiidae)各属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分析方法

1.1 内群及外群的选择

对总计36个分类单元进行了支序分析研究。研究中选用的内群34个, 为中国花蝇科Anthomyiidae已知34个属各属的模式种或代表种 (见表3) ;外群2个, 分别为蝇科M u s c i d a e家蝇属家蝇M u s c a domest ica Linn aeus, 175 8和丽蝇科Ca ll i p h o r i d a e丽蝇属反吐丽蝇C a l l i p h o r a vomi t or i a (Lin n a eu s, 1 7 5 8) 。

1.2 性状编码

通过对内群、外群的比较, 选用了31个特征, 特征性状的极性判断采用二次性状分布频率的外群分析法 (黄大卫, 1 9 9 6) 。其中 (0) 为祖征, (1) 和 (2) 为衍征, (?) 为特征不确定。具体特征及特征状态:1、复眼: (0) 裸; (1) 具毛;2、额宽: (0) 至少为头宽的1/3; (1) 明显小于头宽的1/3;3、间额鬃: (0) 无; (1) 有;4、上眶鬃: (0) 无; (1) 有5、触角芒: (0) 裸或具短毳毛; (1) 短羽状至长羽状;6、口前缘: (0) 不突出于额前缘; (1) 突出于额前缘;7、口器: (0) 前颏长为高的3.5倍以下; (1) 前颏长为高的3.5倍以上;8、口器: (0) 前颏发亮, 无粉被; (1) 前颏具粉被;9、体长: (0) 大于5 mm; (1) 小于等于5mm;10、体色: (0) 无金属光泽; (1) 具金属光泽;11、翅侧片: (0) 裸, 至多在腋瓣下肋下方具一些细毛; (1) 腋瓣下肋或附近至少具1个鬃;12、前胸侧板中央凹陷: (0) 裸; (1) 具毛下侧片: (0) 无鬃列, 至多具短细毛; (1) 具鬃列;13、背侧片: (0) 裸; (1) 具毛;14、翅前鬃: (0) 缺如; (1) 存在;15、小盾端腹面: (0) 裸; (1) 具毛;16、腹侧片鬃: (0) 1+1或2+2; (1) 1+ (2~3) ; (2) 2+ (3~4) 或2+1;1 7、C u 1+a n 1合脉: (0) 不达翅缘; (1) 达翅缘;18、干经脉腹面: (0) 具毛; (1) 裸;19、前缘脉腹面: (0) 裸; (1) 具毛;20、腋瓣: (0) 下腋瓣带状, 等于或短于上腋瓣; (1) 下腋瓣大于上腋瓣;21、腋瓣颜色: (0) 黄白色; (1) 棕褐色;22、足: (0) 灰或黄色; (1) 全黑或至多黑褐色;23、后胫端位后腹鬃: (0) 无; (1) 有;24、第五腹板: (0) 常形; (1) 至少鞍板状或突立于腹下、内缘具赘叶或具突或密的短鬃等;25、第六背板: (0) 裸; (1) 具毛; (2) 退化;26、侧尾叶: (0) 完全不分叉; (1) 至少小分叉;27、肛尾叶: (0) 简单, 常形, 无长鬃毛; (1) 复杂或分叉或至少具一对长缨毛;28、阳茎端部: (0) 侧阳体未分化; (1) 具侧阳体;29、阳茎端部: (0) 无端阳体; (1) 具端阳体;30前后阳基侧突: (0) 简单, 常形; (1) 复杂; (2) 退化。

2 结果与讨论

(1) 内群与外群家蝇Musca domestica L i n n a e u s, 1 7 5 8和反吐丽蝇C a l l i p h o r a vomitoria (Linnaeus, 1758) 基本分开; (2) 中国花蝇科34个属为一个并系群, 主要分为A和B两大群; (3) A群分为C、D两大分支, 主要的支持特征为12 (前胸侧板中央凹陷) 和26 (第六背板) ; (4) C群分为E、F两群, 主要的支持特征为5 (触角芒) 和24 (后胫端位后腹鬃) ; (5) E群翘尾球喙花蝇相对独立, 主要的支持特征为3 (间额鬃) , 29 (阳茎端部侧阳体) 和3 0 (阳茎端部端阳体) ; (6) F群分为G、H、I三群:G群分为J、K两群, H、I群中的蓟地种蝇和鬃足近脉花蝇分别为单独的群; (1) J群分为L、M两群, 主要的支持特征为24 (后胫端位后腹鬃) ; (2) K群中的亚山花蝇为单独的群, 主要的支持特征为7 (前颏长) , 8 (前颏) 和26 (第六背板) ; (7) D群中的粉腹鞭隰蝇为单独一个群; (8) B群中的宽须须泉蝇为一单独分支, 主要的支持特征为4 (上眶鬃) 和17 (腹侧片鬃) , 与外群最接近, 可能是花蝇科中最原始的类群。

总的来说, 花蝇科34个属是一个并系群;须泉蝇属、球喙花蝇属和鞭隰蝇属与其他31个属亲缘关系较远;蝗蝇属、毛眼花蝇属、粪种蝇属、柳花蝇属、拟花蝇属、短角花蝇属、花蝇属、植种蝇属和摩花蝇属亲缘关系较近;叉泉蝇属、种蝇属、隰蝇属、和莠蝇属亲缘关系较近;蕨蝇属、菊种蝇属、华蕨蝇属、华草花蝇属、草种蝇属和纤目花蝇属亲缘关系较近;泉蝇属、球果花蝇、粪泉蝇属、海花蝇属和邻泉蝇属亲缘关系较近。本结果与范滋德 (1988) 和薛万琦 (1998) 等的分亚科体系有些交叉, 有待以后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本文分别运用PAUP4.0b和MacClade 4.0软件, 选取中国花蝇科目前已知的34个属的模式种或代表种为内群, 蝇科Muscidae家蝇属家蝇Musca domestica Linnaeus, 1758和丽蝇科Calliphoridae丽蝇属反吐丽蝇Calliphora vomitoria (Linnaeus, 1758) 为外群, 对总计36个分类单元进行了支序分析研究, 初步分析并探讨了中国花蝇科各属间的形态系统发育关系。

关键词:中国,双翅目,花蝇科,支序,系统发育

参考文献

[1] 范滋德.中国常见蝇类检索表 (第1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5:41~53.

[2] 范滋德.中国常见蝇类检索表 (第2版) [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4 2~5 4.

[3] 范滋德, 等.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三十七册, 双翅目:花蝇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8:1~58.

[4] 黄大卫.支序系统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1~160.

[5] 薛万琦, 杜晶, 佟艳丰.蝇类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4~19.

上一篇:建筑方案设计中节能设计思想的运用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