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精选16篇)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篇1

我国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先生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所著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是我国最早的具有史学概论性质的著作,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具有很大影响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专著。拜读完此书,为梁启超先生渊博的知识所深深地折服,对史学的概念有了大体的了解。

第一章史的意义及其范围

何为历史,何为历史学,这是我们不曾考虑过的问题,直到《史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出现。然后梁公告诉我们:“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首先,历史是人类全体或其大多数人创造的,而不是个人所为,所以它的性质是社会的而非单独的;复次,人类社会的活动必须是连续不断的,因为社会是螺旋形的向上发展的;再次“凡活动,以能活动者为体,以所活动者为相”,所以凡是能活动的事项,能使人类的情感、理智、意志产生的事项都是历史的范围;再次,社会活动成就的取得全社会人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包括重要的英雄式人物的作用,也包括小市民的作用,而且活动之间因果关系是特别不容忽视的。最后,现在史家做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为统治者服务,而是使国民知道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未来的生活之间的休戚关系,从过去的生活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现世后世所用。

第二章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通过这章,对中国史学的发展就会有整体的印象。

诗歌、《易》、《诗经》是史的最初体裁。中国的各种学问中,史学最发达,这和史官建置沿革之早与职责之崇是分不开。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他做《史记》开创纪传体。“《史记》本纪以事系年,取则于《春秋》,八书详记政制,蜕行于《尚书》,十表稽牒作谱,印范于《世本》。其世家、列传,既宗雅记,亦采锁语,则《国语》之遗规也。”断代为史,始于班固的《汉书》。与纪传体并峙者为编年体,陆贾之《楚汉春秋》、荀悦《汉纪》(现存新编年体之第一部书)善钞书者可以成创作。袁枢之《通鉴纪事本末》开创了纪事本末体。政书有《通鉴》、《通典》。上述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政书四体千年以为目录。梁公说:“自有左丘、司马迁、班固、旬悦、杜佑、司马光、袁枢诸人,然后中国始有史。”

梁公认为史籍可分为两类:一曰供后人著史之原料者,二曰制成局部的史籍者。注释有二:一曰注训诂,如裴骃、徐野民注《史记》;二曰注事实,如裴松

之注《三国志》。近代著录家多别立史评一门,史评有二:一批评史迹者,二评史书者。“自有刘知几(《史通》)、郑樵(《通志·总序》)、章学诚(《文史通义》),然后中国始有史学”。清代史学有数类创作:顾祖禹之《读史方舆纪要》、顾栋高之《春秋大事表》、黄宗羲之《明儒学案》为中国有学史之始、赵翼之《甘二史札记》。还有很多类书在清代极为发达:表志之补续;史文之考证;方志之重修;年谱之流行;外史之研究。

第三章史之改造

梁公认为“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总离不开贵族性”,所以现今的人该读何史是历史改造中的首要问题。他还认为改造后的历史应该为生人而做,而非为死人古人而做;史学的范围应以收缩为扩充;做客观性质的历史;人类活动相注重其情态;还应改掉古代著述的短句单辞、不相联属。因此梁公认为今日之史当分为专门史与普遍史。

第四章说史料

史料,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者也。史料能保留下来真是一件不易的事。隋牛弘在《请开献书之路表》中有“书有五厄”的论述:秦始皇焚书,一厄;王莽赤眉军入关对典籍的焚毁,二厄;东汉末年董卓迁都造成京都典籍被毁,三厄;西晋末年的“刘石乱华”,书籍散亡殆尽,四厄;南朝梁时的侯景之乱,梁元帝自焚藏书于城外,五厄。明代胡应麟在牛弘“五厄”的基础上补上五厄,为“十厄”,在《论历代书籍存亡》中提及:隋末广陵焚书,一厄;唐开元盛世藏书毁于安史之乱,二厄;北宋靖康之灾,图书遭毁,四厄;绍兴之祸,南宋图书遭兵燹,五厄。

梁公提出得到史料的途径不外有两种:一是在文字记录以外的,二是用文字记录的史料。

在文字记录以外的史料的性质可分为:现存之实迹,传述之口碑,遗下之古物。这其中包括(甲)现存之实迹,(乙)实迹之部分的存留者,(丙)已湮之史迹其全部意外发现者,如意大利庞贝古城、我国直隶巨鹿县发现的古城,(丁)原物之宝存或再现者,如高昌一壁的发现,另外殷周间礼器、兵器、度量衡器、符玺、镜属、货币、玉石、陶瓷、瓦砖、地层中之石器。(戊)实物之模型及图像。

文字记录的史料有:(甲)旧史,(乙)关系史迹之文件,(丙)史部以外之群籍,(丁)类书及古逸书辑本,(戊)古逸书及古文件之再现,(己)金石及其他镂文,金石之学在晚清达到极盛,(庚)外国人著述。

第五章史料之搜集与鉴别

对于搜集史料的方法,梁公举了几个他亲自研究的例子,如研究春秋以前部落分立之情状,研究中国与印度文化沟通之迹而考论中国留学印度之人物,研究中国人种变迁混合之迹,研究六朝唐造像,记录每次读到的“也可里温”字样。他每次都将脑筋练纯熟,使之有锐敏的感觉,再加上耐心,这样史料便能搜集到位。很多大家如洪迈、赵翼都是这样做的,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其中还得特别注意一种消极性质的史料,它是指某时代无某种现象,反之则称积极的史料。

正误辨伪,是谓鉴别,对于鉴别史料的方法,最直捷的方法就是举出一个极有力的反证,如中国佛教起源的问题,上海托始于战国时楚之春申君黄歇的问题。其中当同一史迹而史料矛盾时,从原则上是以最先、最近的为最可信,有时也得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清乾嘉诸老的严格的考证法,也就是近代科学家所倡用的归纳研究法最值得采用。辨别真伪得先辨书再辨伪事。十二条辨别伪书的公例,六条证明真书的条例,七条伪事的种类,七条辨别伪事的态度,对我们而言都是金玉良言,对待史料的真伪时有了一定的功底。

第六章史迹之论次

梁公认为史迹的论次首要是着眼于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先生在讲解的同时告诫我们要善于整理表以便整清史实之间的关系。对于自然科学与历史的区别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三点见解:其一是自然科学的事项常为反复的、完成的,历史事项常为一度的、不完成的。其二是自然科学的事项常为普遍的,历史常为个性的。其三是自然科学的事项是超时间空间的,历史事项是恒以时间空间关系为主要基件。对于史界因果的劈头一大问题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其中有“历史的人格者”、首出的“人格者”、群众的“人格者”的概念值得注意。对治史者研究因果的态度及其程序也提出了八条意见,在第八条观察所缘中,梁公对当时义和团运动的爆发的缘由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当时排外心理、迷信心理、直接缘、间接缘分析到位,综合类当时的社会形势:日本的大陆政策,俄国的东侵政策,德国的远东发展政策,清朝的宫廷问题等。还讲出了义和团运动的三项业报。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这可分为总论、分论两部分,总论注重理论的说明,分论注重专史的研究。在总论中梁公对史家的四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刘知几在《史通》提出了史家三长:史才、史学、史识,后来章学诚又提出了史德,而梁公对其次序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先史德、次史学、次史识、最后是史才。

史德,梁公认为史家第一件道德莫过于忠实,正因为魏收心术不端,《魏书》才被大众认为是秽史。在这方面应极力铲除夸大、附会、武断的毛病。

史学,有了道德之后便讲史学了,凡做史学的人必先有一种觉悟,曰贵专精不贵杂博。要有丰富的史学,专门以内的东西,非知到透彻周备不可,有了专门学问,还要讲点普通常识。关于专精下苦功的方法是:勤于抄录,练习注意,逐类搜求。

史识,讲的是历史学家的观察力,观察要敏锐即所谓“读书得间”。观察的程序可分为由全部到局部、由局部到全部两种。要养成正确精密的观察力,还要注意不要为因袭传统的思想所蔽,不要为自己的成见所蔽。

史才,即文章构造的技术,这都体现在文章的组织与文采方面,组织看其剪裁和排列,文采看其是否简洁、是否文采飞动。如何养成史才,前人说:多读、多作、多改,梁公提出:多读、少作、多改。

分论中详述了人的专史、事的专史、文物的专史、地方的专史、断代的专史的做法。

人的专史即旧史的传记体、年谱体,专以一个人为主,伟大人物是人的专史的主要对象。大概可分为列传、年谱、专传、合传、人表五种形式。其中专传是以一部书记载一个人的事迹,列传是以一部书记载许多人的事迹;专传一篇即是全书,列传一篇不过全书中很小的一部分。

事的专史即旧史的记事本末体,专以重大事情为主。

文物的专史即旧史的书志体,专以文物典章社会状况为主。文物的专史主要按政治、经济、文化三类来做。

地方的专史即旧史的方志体,因中国幅员太广,不能再以帝都为中心,而应分为若干区域,以观其各时代发展的痕迹。

断代的专史即旧史的断代史体,专以一个时代为主,不必再以一家一姓的兴亡来划分。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篇2

我对中国的佛教建筑抱有浓厚的兴趣, 加上近来研读《佛教文化概论》, 学到了不少佛教知识, 我决定以此作为这次读书笔记的主题。

在研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后, 我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并试着作出解答:

1 佛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其总体布局有些什么演变

佛教产生于印度, 相传为释伽牟尼在公元前6至5世纪所创, 并于东汉明帝永平10年 (公元67年) 由西域僧人传入我国。在当时的首都洛阳建造了第一座佛寺——白马寺 (引自《中国寺庙文化》) 。由此开始, 佛教建筑在中国整整延续了18个世纪而没有间断。

《魏书·释老志》这样记载白马寺:“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 从一级至三、五、七、九”。所谓“依天竺旧状”, 应指的是有一座“塔”, “重构之”指的是多层楼阁。这就是当时佛寺的主体。和后世的楼阁式木塔一样。佛寺早期, 它只是一座塔, 带有浓郁异国色彩。

南北朝时期, 国家动荡, 僧人参政, 统治者有意识的利用佛教统治人民。这时佛寺建筑有了大发展, 演变出了两种主要形式:一是东汉以来的浮屠祠式, 规模日趋庞大, 以多层塔为中心, 围置廊院。《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汝南王曾在东汉灵台顶部建造砖塔, 改为佛寺。二是利用或改造府第为寺院, “以前厅为佛殿, 后堂为讲堂”, “王侯第宅, 多题为寺”, 此类佛寺是典型的中国建筑。

是否这两种形式在今后并行发展了呢?历史证明隋唐时期的佛寺极少有以塔为中心布局的了, 或寺旁另建塔院, 或建双塔, 或塔阁并峙, 可能都是过度形式, 大量而典型的布局多受唐初道宣和尚所著《戒坛图经》的影响——前殿后堂, 围以廊院, 正面山门, 四隅角楼, 两侧小院。塔的地位渐从中心到侧, 再到后山, 甚至被抛弃。这样的演变应如何解释呢?

这要从塔的最原始作用说起, 塔最初是为存放舍利而建, 作为陵墓性质的塔自然是寺的中心。但人们想见到佛, 而不能满足于对着一个藏着佛的舍利的建筑祈祷念经, 于是佛像产生并越造越高大, 进而代替了塔的地位, 佛像需要建筑来遮风避雨, 于是容纳佛像的建筑被越来越重要。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雄宝殿, 都是容纳重要佛像的建筑, 从保留下来的佛光寺大殿的规模气势就看得出此类建筑在佛寺中最重要的地位。

另外, 楼阁类建筑也广泛被应用。佛寺高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独乐寺观音阁及乐山大佛那已损毁的楼阁。高阁出现在寺院建筑的格局, 是和佛教中的密宗信仰的兴盛有关的。

密宗, 出于古印度后期佛教密教, 唐开元初传入, “信奉金刚界、胎藏界两部经藏, 讲求即身成佛、快速成佛。”据其信仰, 修法需筑坛——“曼荼罗”。坛上供奉多种佛及菩萨, 且是高大站像。 (引自《中国建筑史论文集》) 这种功能要求促成了建筑空间的变革, 逐渐形成了以高阁为主体的平面布局形式。

高阁在寺院中的布局主要有: (以下引自《中国建筑史论文集——唐宋高阁建筑》)

(1) 高阁居中:高阁占领佛寺正殿的位置, 形成一种新的寺院空间。

(2) 两阁对峙:东西二阁对峙是一种很普遍的格局。唐诗中有“双楼夹一殿, 玉女侍玄元”的诗句, 除此之外, “双楼夹一阁”的布局也很多。

(3) 三楼相连:敦煌壁画出现了不少三座楼以阁道相连的处理。立面上三楼都是正立面朝前的, 不同于两阁对峙中的侧立面朝前。但此种形制未留下任何实物, 只见于壁画。

(4) 三门之制:山门, 唐又称“三门”或“中门”, 多为楼阁式, 对日本建筑有很大影响。

(5) 其他建制:如角楼、钟楼、经楼等。

唐代佛教建筑中楼阁建筑发展较快, 不仅代替了塔的位置, 也对寺院建筑布局建制有较大影响, 产生了多种布局方式。

宋代以来, 轴线位置上的阁常常置于大雄宝殿之后, 虽地位不及唐时显赫, 然而常以其宏大的体量、精巧的结构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赞叹。《石林燕语·癸辛杂识别集》载:“汴城楼阁最高而见者, 相国寺资圣阁”即相国寺之后阁。

综上所述, 佛寺的基本布局演变可概括为:从“独塔”走向“前塔后殿”再走到“前殿后塔”再到“前殿后堂”然后是“前阁后殿”最后到“前殿后阁”。

2 为何唐代以前的佛寺保留下来的极少

或许这也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翻阅资料时, 看到梁思成先生苦苦寻找唐朝时期的木构建筑, 看到日本人叫嚣研究唐代木构建筑只有去日本时, 我想日本的木构建筑正是唐代从我国传入的, 他们保存下来的只有唐代的建筑并不奇怪, 可是为什么木构建筑延续了两千年的中国, 留下一栋唐代以前的建筑如此之难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翻阅了一些书籍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等) , 找到了一些解答:

(1) 当然根本原因应当归结于木结构本身难以持久存在, 木材是有机物, 由于易燃、易腐蚀难以长久的保证不坏, 许许多多木构建筑或是被大火烧了或是遭到虫蛀随着一场地震轰然倒塌。我们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建筑, 很多都有遭遇火灾并屡次修复的记载。所以, 以木材为材料的佛寺建筑, 难以保存。

(2) 但仅仅由此解释似乎不够深入, 或许可以从政治角度找到一些答案。中国历朝历代更叠总是遵循不破不立的原则。于是要么迁都, 要么就烧房子。最为惋惜的是那楚霸王项羽把三百里阿房宫附之一炬。或许许多包括佛寺在内的建筑就是因为妨碍了新统治者的统治而惨遭厄运吧。

(3) 佛寺本是可有可无。佛教作为一种宗教, 只是被作为统治工具而传承了下来。但当其过度发展, 甚至有损统治者利益时, 必然会遭到封杀。《唐会要》卷四十七记载辛替否上疏:“今天下佛寺盖无数, 一寺堂殿, 倍陛下一宫, 壮丽甚矣, 用过度矣, 是天下资财而佛有七八。”可见建寺之奢靡。在唐武宗时期, 曾拆除天下寺院四万余所, 佛教受到严重打击。后来, 五代末年, 周世宗大举灭法, 又废天下寺院三万余所, 从此隋唐佛寺一蹶不振。

或许正是以上原因造成了我们缺少唐代以前建筑的现状。

以上是我在看过一些相关书籍后, 总结出的对中国佛寺建筑较为感兴趣的两个问题, 一方面记录研究, 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文中推理如有不妥之处, 请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

读书,请做读书笔记 篇3

钱钟书真是一个狂人,但他的“狂”绝不是轻狂,他敢睥睨天下,是因为他学问非凡,又性情率真,固守“文章之德,真理之勇”的学人信念,不惺惺作态。

钱钟书被誉为中国20世纪的“文化昆仑”,他的学识都是读书做笔记得来的。他离世后,夫人杨绛整理他的笔记,仅外文笔记就有34000多页,“日札”(随意写的读书心得)也有23册2000多页。

对照钱钟书,我以为,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如果真想学习,做到学业有成,进而做学问,还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静下心,认真读书;二是不怕烦,扎扎实实做读书笔记。

有的同学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资讯检索很容易,哪里还需做读书笔记!这是不对的。网络检索得到的信息,一般只能停留在“了解”“知道”这一低级层面,往往转瞬即逝,不会产生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很难积淀深化为思想和智慧,不是真正的学问。做笔记会迫使我们深度阅读、感悟,这样,我们就有了深刻的体验。如果能再不断回顾、更新,融会贯通,便会积淀成为学问。

我曾教过一位小卢同学,女孩子,个子不高,小小的年纪,性格沉静得像一湖水。我很惊异地发现,她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显得是那样的出类拔萃。原因很简单,她从小学就开始坚持做读书笔记。她有三本并不太厚的笔记本,内容大多是摘抄的优美词句,间或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甚至还记录了对文章中人物、事件、思想的思考、评判。她的很多思想都是通过读书获得的,都可以在笔记上找到痕迹。

朱永新说,阅读和思考是达到精神高峰的唯一途径。撇开有些功利色彩的“学习”“做学问”,毫无疑问,读书有益于人的成长,而做读书笔记则使我们在成长的“途径”上走得更加坚实,更快更好。

所以,读书,请认真做读书笔记。

《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 篇4

读了《中国大历史》这本书,我看来主线有三条:

其一,作者说了黄土地带是中国历史的源流,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针对这一点,作者提到了千百年来,中国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而黄土地带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源头,可见黄土地带的重要性。而且,西安是十一朝古都,这又为黄土地代添了几许功绩。同时黄河流域的治理问题更影响到中央集权的产生,因为当上层建筑不适用于经济基础时,适合时下发展的上层建筑便会呼之欲出。还有,黄土地区的气候使得农业问题的产生,而解决问题需要强有力的中央体系。这一切都体现了黄土地区作为客观条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在作者的描述中,中国历史的产生,发展,辉煌,都和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头是黄土地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细细想来,西安的作用却是留存至今,凡是对中国历史有些了解的人对西安一定都不陌生,就算是中国的文化也在西安有很多的体现。还有,在西安兴起的周朝,其兴盛可见一斑,远远超过在东部发展起来的商朝,所以西安这一地带,注定要对历史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其二,作者认为儒家的思想对历史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中央集权都颇有影响。首先,作者认为亚圣孟子的观念更为成熟,对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更有帮助。孟子的观念作为客观条件对秦的发展巩固很有帮助,他认为君主是必要的,等级是要有的。而后,汉武帝尊重儒家思想,同时也沿袭了严酷的刑法来维持人民秩序,所以说汉的政治文明是多种思想的结合体。总的来说,书中提到的儒家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风向标,对中国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这点我承认,但与此同时我个人有几个不同观点;我认为儒家重农抑商的观点就值得考量,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对西方商业的发展望尘莫及,也就突显除了其思想的弊端,但放在当时看,确有它的先进性。另外,书中提到的儒教,我不是太明白,能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又不被提倡,实在很难理解,难道是说中国人思想的保守性已经到达这个地步了么!的确,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部分之一,等一直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们学习,”仁””仁爱”也一直被人们所提倡。

另外,就是中央集权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清朝是先构成集权体制,并没有等待社会多元化,集权也没有国家的象征,所以远不如西方的法制化,西方更加民主,自然。在我看来,时至今日,中央集权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大力量。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篇5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是从春秋到三国的历史故事.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我国的历史故事.本书讲了五个系列:《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历史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都对应着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

这本书有许多许多的故事有“春秋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等等。每一篇文章都是林汉达的心血,每一个故事都是他一生的知识结晶。记录了历史上一件件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一些成语典故。每一个章节都写得栩栩如生,读起来不那么枯燥,都是那么活灵活现。我也在其中领会到一些道理。比如说第一篇故事“千金一笑”这篇故事出现在两千七百多年一前,讲述了一个周幽王为了看到褒姒的一笑,点燃了烽火台,引起了战争,最后周幽王的儿子就是周平王带兵打退了敌兵,大家封他为天王的故事。这故事恰好反映了现代人们的心态,为了自己的私欲,毁了自己的一生。还有一篇故事也令我印象深刻,就是人们常称的管鲍之交,现在形容人们之间最真诚的友谊,就像是管鲍之交一样,其实这也是有历史典故的。这个事件发生在郑国,那时候郑国很强大,当时也有不少的诸侯国,像齐、鲁、宋、卫、陈等等。郑庄公在郑国为国卖力,忧国忧民,又是很能干的国君,他跟许多人有来往,而且很多人都很尊重他的意见,连周朝的天王都怕他三分,拿他没奈何。他一死,四个儿子都要抢夺君位,闹得郑国没有一天太平的日子,每天都鸡犬不宁。最后老四继承了君位,郑国就渐渐衰弱下来了。齐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他的母亲是鲁国人,另一个叫公子小白,母亲是莒国人。这两个公子的师傅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他们是古时候最要好的朋友,然后他们互帮互助,把两位公子的关系弄好了,都有了很大的成就。从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友谊的重要性,人们不能失去友谊,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像管仲和鲍叔牙一样取得更大的成就。

读了这本书后,我了解了中国的一些历史和典故,丰富了我的知识;同时我也懂得了许多道理,也让我在写作方面有所长进.我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故事书,推荐大家也去读读这本有意义的书.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篇6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叫《神农尝百草》。它主要讲了神农教会人们耕田种粮食后,看到人们经常因为乱吃东西而得病,甚至丧命,在疾病面前,人类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等死。神农心里很焦急,他决心尝遍所有的草他做了两只大口袋,一直挂在身子的左边,一直挂在右边。他每尝一样东西,觉得可以吃的就放在左边袋子里,觉得能治病的就放在右边的口袋里,将来当药用。

神农的足迹遍布了江河山川,高山峻岭。他尝遍各种花草,认识了许多药草,用它们救了无数人的性命。最后,神农因为尝了“断肠草”而毒发身亡。人们隆重地安葬了神农,尊他为农耕和医药之祖。我被神农舍己救人、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折服。

怎样写读书笔记 篇7

嘿,这本书真不错!图文并茂,还加了注解。我大体上可以读懂,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读书笔记。于是,我和表哥便相约去向爷爷请教。

爷爷说:“笔记,笔记,就是拿笔记下来而已。至于记什么,怎么记,全取决于你读书的目的。学校让你们诵读《弟子规》,是为了什么呢?”

“这还用说?当然是要让我们懂得应该遵循哪些道德行为规范。”小羽说。

“更主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我补充说。

“由此看来,你们的读书笔记应该以写读后感为主。写读后感也是不拘一格的。可以先摘抄《弟子规》上的有关语句,然后就此发表看法。也可以像记日记那样,按日期来写自己的阅读心得。”

“我要送给你们一件小礼物。”说着爷爷便翻箱倒柜地找出两本很漂亮的小本子,“不过礼物不是白送的,得先在上面写一篇读书笔记给我看。”

我俩就像从首长那里接过枪一样,毕恭毕敬地向爷爷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接过小本子:“坚决完成任务!”

到了第二个星期天,我和表哥又来到爷爷家,向爷爷交了上次布置的作业。

2012年10月6日 多云转晴

今天,我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了这么一幕。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艰难地爬上了车,站在一个坐着的年轻人的旁边。车上的乘客都把目光射向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这才很不情愿地把座位让给了老爷爷。

年轻人边让座边嘟嘟囔囔地说:“这是啥道理?花钱的站着,不花钱的反而坐着。”(按照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乘车是免费的。)

我听了这话,就感到很不舒服。《弟子规》上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良好的社会风尚。你现在年轻,随着时光的流逝,你也有年老的一天呀。所以我建议大人们也应该读读《弟子规》。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读到这几句,我不禁会心地笑了。这几句话太有针对性了,好像是对我说的,因为我叫门的时候就是这么回答主人的。

这样回答显然是不合适的。“是谁在叫门?”“我!”十分熟悉的人或许能听得出来,否则,主人便不知道你究竟是谁。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养成“人问谁,对以名”的良好习惯。

爷爷很感兴趣地看了我们俩的小本子。我的读书笔记是用日记的形式写的:

表哥的读书笔记则采用了另外一种形式:

历史读书笔记 篇8

《中国历史故事》主要讲述了从春秋、战国、东汉、西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比如《千金一笑》、《退避三舍》、《三家分晋》、《统一中原》、《昭君出塞》、《投笔从戎》。每一个故事多令人难忘。

掩卷沉思,里面的无数英雄好汉无不令人折服。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项羽了。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他在乱世中绽放了未有的光华,他的传奇让人觉得刘邦、韩信等只是这乱世的配角。

在钜鹿,面对秦军,是他率领江东的子弟以少胜多,震慑诸侯,我仿佛看到了血染征衣的项羽挥戈于千军万马,楚军的呐喊响彻云霄,看书从未有过这样真实的感觉,不知是司马迁传神的笔抑或是那喊声本存在于虚空之中。钜鹿是他的一个起点,那时起,他注定是楚人的骄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在项羽的振臂间得到应验。

面对危难,置之死地而后生,不退缩终将成功,是项羽为人们所立的榜样。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生动的故事如,《张良拜师》让我明白了,最人要谦虚并尊重他人。就像张良尊重老人一样。

有好人也有坏人,如《千金一笑》中周幽王为了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最后一直外族入侵时无人来救。这告诉了我们不要为了眼前的一些小利益而花“大价钱”。还有宋襄公为了“仁义”二字,以至于惨败。这让我们知道了为人处事要灵活变通,不要一味的遵守一些条件。否则,会导致失败。

历史读书笔记 篇9

自然因素”。虽然以我们的知识水平无法对作者这样的观点进行正误的判断,但是作者思想的宏观性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思维高度。

作者在总结“历史”的定义时表达“历史不仅仅指过去的事实的本身,更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那么这样的历史毫无疑问是带有主观性的;作者在书的后半部分指出“历史研究建立在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之上”,这样历史研究所需要的真实性和历史本身的主观性便产生的矛盾;在这一矛盾中,作者承认“绝对真实的.历史是永远无法获得的”,“在现代技术手段基础上的复原历史也是有限的”,但是“真实的历史仍然是历史学家永恒的追求”;作者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历史的真实性与主观性的思维方式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10

安娜为了调解哥嫂纠纷来到莫斯科,在火车站与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安娜的高雅风姿和笑容中蕴含的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使渥伦斯基为之倾倒。

安娜在归途中发现渥伦斯基也同车而行,她心神不宁,却又兴奋,回到彼得堡后,安娜和渥伦斯基在社交场合经常相遇,在一次宴会上渥伦斯基向安娜表白了爱情。他们两人单独在一起时间过长,引起人们议论,回到家卡列宁警告安娜要注意社交礼仪、遵守妇道。而这种官腔和说教反而使安娜关闭了心灵之门,从此她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在赛马会上终于暴露:当渥伦斯基的马摔倒时,安娜的态度完全失常。回家途中安娜向丈夫承认了她是渥伦斯基的情人,但卡列宁却要求安娜一切维持现状,只是不许在家里接待渥伦斯基。

安娜的处境越来越糟,她怀了孕,分娩时又患产褥热,几乎死去,病危时她向丈夫请求宽恕,并希望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出于基督徒的感情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愈后又无法继续与丈夫生活下去,终于不等丈夫同意离婚,就与渥伦斯基一起到国外去了。

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从此,安娜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得不到离婚许可,与渥伦斯基只能是非法结合,上流社会的大门对她紧闭,处处遭受冷遇。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想方设法消磨时间。当渥伦斯基一人外出时她就怀疑他另有新欢,因此两人发生口角。一次在争吵后安娜陷入绝望境地,一面写信发电报,一面追随渥伦斯基到了火车站。这时,她朦胧中想起他们第一次的相见以及当时一个工人被轧死的情景。这仿佛暗示了她的归宿。安娜向正在驶来的火车扑倒下去,生命的火焰熄灭了,她的痛苦也永远摆脱了。

二、安娜的形象分析

安娜是个带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色彩,但同时又无法摆脱上流社会的道德规范束缚因而充满内心矛盾的贵族妇女形象。同时,她也是一个外表美丽,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女人。

当她不懂爱情时,身不由己的嫁给了虚伪,冷酷,自私自利且与自己年龄悬殊很大的沙俄政府官僚卡列宁,并与他维持了八年平静而无聊的婚姻生活。随着她个性的成熟和人格的独立,她开始对自己的婚姻状况感到不满,她越来越明白她不可能从卡列宁那里得到自己所渴望的爱情,她也不可能爱卡列宁。她的内心燃烧着一把火,这注定她不可能从一而终,而是会拼死追求幸福,宁可遭受社会唾弃,也要过上真正女人的生活。

当她与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相遇时,她那长期被压抑的人性和爱欲终于冲破了种种道德观念的束缚,她不顾上流社会的非难和攻击,大胆的向伏伦斯基表达了火一般的爱慕之情,俩人很快坠入情网。安娜因私情怀孕,虽切齿痛悔,又大病一场,但还是弃家而走,依伏伦斯基而生。

这也许是女人共性的悲哀,把自我全放在一个男人身上。安娜也不例外。与伏伦斯基在一起,她体验了偷偷当一个情人的甜美和紧张,品尝了私生子的痛苦和与死神相见的恐怖,经受了忏悔,认罪,再反悔,再决心私奔的挣扎,享受了与爱人相伴出国旅行的幸福舒畅......她对伏伦斯基倾注了全部的爱。可是安娜并没有意识到,她那如火如荼的爱伤害了伏伦斯基的自由,她想控制伏伦斯基的全部生活,甚至垂死挣扎时,还自己以为“他不敢不爱我,不能不爱我”。伏伦斯基感到她的爱是“沉重”的,“阴沉”的。所以他逃避安娜,这无疑是安娜走上极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临死前的安娜不再信任任何人,她怀疑伏伦斯基与索多金娜幽会。她的思想行为处处走极端,觉得她“从来没有像恨伏伦斯基这样恨过任何人”,决心要用死来报复他,一会儿跟他大吵大闹,一会儿低三下四的向他认错。她突然有了很多错觉,一会儿像见到了儿子谢辽沙,一会儿好象伏伦斯基在亲吻她,一会儿听见伏伦斯基在说粗鲁的话,她忽然梦见一个小老头在敲一块铁板。她莫名奇妙的恐惧,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她盲然不知所措,烦躁不安,胡思乱想。她忽然热衷于梳妆打扮,心想只要打扮的漂亮了伏伦斯基就不会离开她。她一会儿决心去死,一会儿又自言自语“不啊,怎么都行,只要能活着”......安娜就是在这样的心理状态混乱和自我误导下一步步走到那火车轮下......

三、结语

这样的爱情从一开头就是一场灾难,它从伤口出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伤口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渐渐她便陷入恨意与悔意的深渊中。在这过程中,她折磨了那些无辜的人。安娜就这样由一个思想单纯的贵族妇女而演变成一个思想复杂,充满怨恨的可怜妇女,就如渥伦斯基回忆第一次见到安娜的模样。当时也是在火车站上,她是那样神秘,迷人,充满爱心,自己在寻找幸福,同时也给别人幸福,而不是他记忆中最后一刻那种冷酷,复仇的形象。安娜虽有反抗社会的勇气,然而却无法摆脱上流社会的惯性生活,即使她最后选择以死来控诉社会,她的思想也太狭隘,她的死也是犹豫不决,矛盾的,以至于在死前那一刻,她被自己的做法吓呆了。“我在哪儿?我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她想站起来,想往后闪开,可是一个庞然大物无情地撞在她的头上,拉住她的背部。

因此很明显,她的自杀并非是想与社会彻底决裂而是以死来实行报复,假如在自杀前一刻,渥伦斯伦在他身边,我想无论如何她也舍不得这样做。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不用说在当时社会,即使当代,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种因赌气而选择以死来惩罚“敌人”,解脱自己的人。

在安娜的身上,我很自然地看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影子,某些家庭潜在的危机。生活并非太多矛盾在为难我们,而是我们将太多的时间用在缠住这些无中生有的矛盾以致于栽倒在这些矛盾的旋涡中。

《历史的观念》读书笔记 篇11

研究历史是不是就能使人们更好的理解人事?史家怎样才能在人类文明史上或思想史上扮演一种相当于或类似于近代自然科学所曾扮演过的角色?科林伍德的回答是:传统的史学是不能承担此重任的,因为传统的史学只不过是剪刀加浆糊的历史学,或者说剪贴史学。传统史家的工作大抵不外是以剪刀浆糊从事剪贴工作,重复前人已经说过的东西,只不过是出之以不同的排列与组合的方式而已,历来的史学家却寄希望于通过这种史学就能做到鉴往以知来。剪刀浆糊历史学或剪贴史学就是排比过去的现成资料,再缀以几句史家本人的诠释;有时科林伍德也把它称之为“前培根式”的史学。科林伍德认为这种史学完全是徒劳无功,他攻击这种史学说:“根据抄录和组合各种权威的引文而构造出来的历史,我就称之为剪刀浆糊历史学”,“有一种史学全靠引证权威。事实上,这根本就不是史学。”在剪贴史学看来,仿佛史学家的任务就只在于引述各家权威对某个历史问题都曾说过什幺话,都是怎幺说的;换句话说,“剪贴史学对他的题目的全部知识都要依赖前人的现成论述,而他所能找到的这类论述的文献就叫做史料”但真正的史学却绝不是以剪贴为基础就可以建立的。借用黑格尔的话说:我们从历史中所学到的东西,实际上只是并没有人从史学中学到任何东西。真正的史学绝非以剪贴为能事,史学家本人必须确切决定他自己所要知道的究竟是什幺东西,这一点是没有任何权威能告诉他的。他必须努力去寻找一切可能隐藏有自己问题的答案的东西。剪贴史学那种把历史当做“连续发生的事件的故事”完全是“假历史观念”;真正的史学必须是就史学家心目中所提出的具体问题,根据证件来进行论证。史料的.排列与组合并不就是,也不等于史学。史料,像剪贴史学那样都只停留在史学知识的外边,史学必须从这个“外边”或外部过渡到“里边”或内部去。史料不是史学,史学是一座大厦,而史料则是建筑这座大厦的砖瓦;建筑材料无论有多幺多,都不是建筑物本身。事实的堆积和史料的考订,充其极也只是一部流水账,要了解这部流水账的意义,则有赖于思想。

克罗齐强调离开思想便没有实在,因而也就没有历史的实在。古奇在评价克罗齐时曾说“克罗齐看不起通常的编年史方法。过去之对于我们,仅仅在于它作为过去所发生的事件的主观概念而存在。我们只能以我们今天的心灵去思想过去;在这种意义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意思并不是我们标榜的一切历史都是为了当代服务,而是说我们只能以我们今天的心灵去思想过去,而将过去的历史加上了当代的思维,变成了带有当代思维的历史。

1982年,他在度假时酝酿出本然的真史和伪史之别这一论点。真史必须说明支配历史事件的有目的的活动;历史文献或遗物仅仅是证件,而其所以能成为证件,则在于史家能就其目的加以理解,也就是说能理解其目的何在。伪史或假历史学则不考虑目的,从而仅只能成为把史料分门别类归入各个不同时期的一篇流水账。这一“目的”才是史家的立足点或着眼点,离开了它就谈不到对历史的理解,也就无所谓史料或历史的证件,因此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就是说人们必须历史地去思想,必须思想古人做某一件事时是在怎幺思想的。思想是灵魂,抽调了思想,历史或史学就将只剩下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史学家重演前人的思想,并不是,也不能是简单的重复。

自然权利与历史读书笔记 篇12

导论部分和第一章,处理历史主义。认为历史并不能消解自然正义,宽容和自由一旦变成律令,本身就是不宽容和不自由的。终于琢磨出自然法的重要性来了,这就是西方社会的本土看门理论,整个社会都奠基在这个“谎言”之上。它是Peter Berer那道“神圣的帷幕”,是玛丽道格拉斯的“natural symbolism”,是“外儒内法”的那个“儒”,所以李猛他们才拐到这条路上去,值得好好深究。

第二章,讨论韦伯。施特劳斯努力论证“价值与事实”也就是“正义与科学”之间的分野是多么不可靠而又虚伪,以外部视角去理解历史和人物是多么隔靴搔痒。作为一个纯治文本的学者,他没能完全说服我。他批驳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理性源自哲学变革而非宗教变革的看法,则很有可能是对的。最后将哲学与科学的分野追溯到西方自然权利观,终于进入正题了。

第三章《自然权利观念的起源》,从古希腊谈起,认为靠神启和习俗是无法论证城邦,也就是人类社会合理性的,因为每个社会都有这些东西。靠功利主义(他把它混同于习俗主义)也无法论证,特别点出独善其身的伊壁鸠鲁哲学是其在古典世界的代表。下面估计是要从政治哲学的开端,也就是苏格拉底那条路线开讲。

第四章《古典自然权利论》,苏格拉底-柏拉图-斯多亚学派显然是施特劳斯心目中的“少林正宗”。不满习俗主义传统,苏格拉底采用辩证法试图与人讨论每个存在物本身到底是什么。最终确定人有理性、有语言、有政治技艺,这是人不同于动物之所在,因此人的社会性是人的关键特征,其典范形式则是πολιτεια,即“政制宪法生活方式”,由此进入各种政体的讨论,而西塞罗则代表了罗马混合政制,施特劳斯认为这是自然权利的一种“淡化版本”。第二派是亚里士多德,他从具体而非理想的角度来讨论自然权利,而且认为它是可以变易的,至于托马斯·阿奎那,施认为他的作用只在于将自然法传统建立在了神启德基础上。三派分别占了35页、9页和1页,可见施特劳斯最欣赏的还是苏-柏-斯代表的“封闭社会”。

但是我想他把创立了“宇宙政治”的斯多亚学派拉进这一派有点勉强,而且要说自然权利的神圣根基,《理想国》里面已经说得很神棍了,并不用等到阿奎那。

里面最有启发的一点是谈到柏拉图的认识论,理念ειδος代表的肯定是视觉嘛,逻各斯λογος代表的是听觉和说,所谓辩证传统,与此相反的是伊壁鸠鲁派,首重触觉。我就在想,与人类学最接近的可能还是伊壁鸠鲁派,统计定量的那波人的老祖宗是柏拉图,企图通过视觉外观去把握和治理,人类学都是上手摸到才算数。

第五章论霍布斯将近40多页,干货满满。自然权利论在他那里发生了关键性的变革,霍布斯依然承认需要政治哲学,但是不再将至善作为政治的目标,也不再承认自然可知,而是将人最能自知的情绪——“怕死”作为理论的基础。于是以理性为导向,以义务为先,以美德为重的古典理想主义政治哲学转变成了以自保为导向,以权利为先,以契约为重的现代现实主义政治哲学。回避政治的伊壁鸠鲁派被他拉进了政治哲学的核心,树立起政治享乐主义的现代政治基本原则。施特劳斯指出了这种理论中的几个漏洞,例如自保原则在面对死刑、兵役时该如何自洽。并着重指出怕死这种情绪也不那么坚实,因为还有人怕地狱胜过怕死,所以整个现代社会的祛魅和科学化就是必要的了。由自保原则推出消费主义、福利国家、各种公民权利都是顺理成章的事,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断裂就在于此。

论洛克的部分。主要观点是:1,洛克对自然法的观念看似来自圣经,其实纯来自理性;2,与霍布斯一样强调自我保全的权利本位,但更重视财产权,认为其先于公民社会。洛克肯定贪欲,只要不伤害别人,不浪费,就会有益于公共生活;3,因此他的“自然法”并不来自“自然状态”而来自公民社会。人——而非目的、美德、神,才是核心——一切善恶都以人之苦乐为准。

第六章的卢梭部分,强调自由先于理性,自然状态比公民社会更好,不过到底什么是自然状态他自己也是模棱两可。施特劳斯最后点了出来,卢梭其实就是喜欢旗帜鲜明地摆出个不妥协的姿态,至于不妥协的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不愧是所有小左的祖师爷,不喜欢。

做好读书笔记 实现高效阅读 篇13

很多学生阅读了很多的书籍,但都是囫囵吞枣,对所读内容缺少思考,这样的阅读很难有明显的收获,是低效的阅读。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来提高阅读质量,实现高效阅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让学生通过做读书笔记来实现高效阅读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笔者将自己的一些尝试与大家分享。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开始阶段,如果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老师首先应该先把学生引导到阅读中来。这一阶段教师不妨在教学中淡化课文的地位,多给学生介绍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书籍。男生一般比较喜欢看军事、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书籍,女生则喜欢看情感细腻的幻想类的书籍。教师不妨给他们推荐这些书籍,并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笔者曾经给学生布置收集歇后语的作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给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让他们去收集歇后语,两个星期后举行歇后语比赛。作业布置后的两个星期里,学生热情高涨,在组长的带领下,大家积极到图书馆借书,或到阅览室看书,每人都带上了自己的笔记本,把书上看到的歇后语抄到本子上。虽然他们这一阶段的阅读效果不是很好,但是让大部分的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书籍,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二、明确作用,让学生爱上读书笔记

当学生开始阅读课外书籍后,教师应该专门给学生说明做读书笔记的好处。《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没有积累就学不好语文”,“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真正的书”。写读书笔记,是为了积累语文知识、为了读好书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真正的“过目不忘”的人几乎没有,再好的记忆力也比不上手中的笔,将读过的书中的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摘抄下来,要用的时候翻开笔记就能找到。如果写阅读心得式读书笔记的人读书往往更认真、更深刻。

除了告诉学生读书笔记的好处之外,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名人读书笔记的故事。古往今来,很多名人在这方面留下佳话,有些笔记还颇有风趣:汉代路温舒小时家贫无钱于是便将蒲草采回家,边读书、边在蒲草上做笔记,读了一本,又抄一本,终于谙熟《春秋》经义,成为有名的法学家。南北朝时的任未,外出求学时无钱住客店,便在树林里搭个小茅棚住,然后削荆条为笔,以树汁为墨水,读书做学问。因买不起纸张,便把书中的优美词句写在树干上,等有钱买到纸后再抄录下来,后人将此树林称为“经苑”。元末著名学者陶宗仪,避乱江华亭时,躬耕于田野,累了便坐在树下歇息、读书。每有所感,就取出随身带来的笔砚,在树叶上记下来,并将树叶笔记放入准备好的陶罐中,埋入树下。经过10余年的积累,竟有树叶笔记数陶罐。后经加工整理,终成颇有学术价值的《南树辍耕录》。名人们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们的事迹也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动力。

三、指点方法、让学生会做读书笔记

在学生做读书笔记之前,对他们进行方法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读书笔记有几种常见的形式,

(一)摘录式

这是读书笔记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形式。主要是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摘录时也可以由简到繁,一开始,可让学生看到一个摘抄一个,让他们觉得比较容易做,培养兴趣为主;渐渐地,要求学会用筛选、整合、分析、比较的方法来摘抄。这样,学生对词句就会更敏感,更有捕捉力。

(二)纲要式

这是经过分析和综合,把全书或全文的内容要点提纲挈领地分条罗列出来。较为省事的纲要是以抄录文中的各级大小标题为主,然后在各标题下罗列出该部分的细目或重要观点。纲要式读书笔记还可以是用自己的话对全书或全文内容精炼扼要地概括,这种形式的纲要较为简要,应能忠实反映出原作者的主旨和重点。

(三)札记式

这是读书笔记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记下自己的心得感受,也称随感或读后感,它不拘泥于文体、格式,写起来可长可短。因为在写心得的时候,要注重捕捉思想火花,使思想接受洗礼,联想和想象能力会得到极大的调动。如果在读完一本书之后能写出札记式的读书笔记,那对这本书的理解一定会较为深刻。

以上三种读书笔记的主要方式由简到难,在实践应用中应该循序渐进,让学生从最简单的摘录开始,在养成习惯,有一定的做读书笔记阅读思考能力后再尝试写纲要式和札记式读书笔记。

四、维持热情,让学生坚持做读书笔记

阅读需要热情,做读书笔记更需要热情,这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工作,时间久了,学生可能会懈怠。要让学生保持做读书笔记的持久热情,需要开展一些辅助型的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把读书笔记作为专门的一项作业,要定期上交检查。对优秀的读书笔记进行表扬,使学生有成就感。把做得好的读书笔记作为范本,让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有章可循。

其次,要定期开展读书笔记交流活动。可以是交换阅读读书笔记,也可以是佳作推荐,把自己读过的精彩文章推荐给同学;还可以是心得交流会、读书知识竞赛会等多种形式。

再次,教师也要参与交流活动。大部分学生对老师都会有崇敬心理,如果老师能与学生一起去做同一件事,学生往往会对那件事有更大的动力。教师如果能跟参与到做笔记,交流心得的活动中来,不但能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热情,还能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使师生关系更融洽。

小学生历史类读书笔记 篇14

1.唇亡齿寒:比喻利害关系十分密切。这则成语故事起源于:晋国要灭掉虢国和虞国,晋国假借虞国的道路先灭掉了虢国,又轻而易举的消灭了虞国。

2.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这则成语起源于楚庄王振兴楚国的故事。楚庄王即位三年,未发过一个号令,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大夫申无畏借喻暗讽他是只不会叫,不会飞的鸟。他笑着说:“别看它三年不飞,可它飞必冲天;别看它三年不鸣,可它鸣必惊人。”

3.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奋发图强。这则成语故事起源于:越王勾践败兵后,勾践被逼十到吴国当一奴一隶。回到越国后,把柴草当褥子,饭前先尝一尝苦胆,立志报仇雪耻,富国强民,后来一举攻下了吴国。

4.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这则成语起源于:赵国使臣蔺相如带和氏璧去秦国换取十五座城池,见秦王有诈,就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和氏璧完好的回到赵国。

5.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这则成语起源于:赵惠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来廉颇终于醒悟,第二天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家里请罪。

6.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则成语起源于:赵国的赵括只知道读兵书,不知道临阵应变,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军打败。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篇15

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共产党于197月23日成立了,毛泽东、朱德、陈毅于1928年4月在井冈山胜利会师。这两个关于共产党的重要日子,标志了中国注入了新的力量。从此,共产党走过了28年艰苦卓绝的日子,才正式宣告新中国成立。

我也是信奉共产主义的少年,胸前的红领巾标志着我的理想:当好一名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以后学习要奋进、踏实,脚踏实地的应对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品德上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与同学之间团结互助,这才能对得起自己胸前的红领巾,当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我以后也要勇于创新,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为党和国家争光,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添彩!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全民手拉手。不仅要奔小康,还要为党着想。党的三个代表思想要牢牢记在心中,党为人民造福,人民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党,为国家建设科学的阵地。

做好读书笔记 增添阅读底色 篇16

(一)阅读的底色——心灵丰盈

教语文为什么一定要注重阅读?这是每个语文老师一定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

课文是“例子”。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我们要花大量的精力研究语文学科教学的技术。叶老说“课文不过是个例子”,每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不是学习的目标,借助这个“例子”让学生积累词汇、培养语感、训练语言运用才是目标。

语文是“场”。课文里有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文化内涵。课文不等于语文,语文它应该是个“场”,生命的场、文化的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与人的精神内心最为息息相关。学生如能广泛而自主地阅读,就可以接受来自道德、艺术、审美等众多文化的熏陶。如果学生能沉浸到这个场中,学生的视野一定会更开阔,学生的心灵一定会更丰盈。

(二)读书笔记——增添阅读底色

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读书笔记到底记什么?下面我借助学生的读书笔记表达我的理性之思。

1.读书笔记是“记”更是“思”,是思想的成熟

最近在读《海子传》和《城南旧事》,海子与林海音一样都从事文学创作,但是两人的童年却大不相同。海子生在大山,一辈子只指望读书然后走出大山,不再是农民,但他的童年仍旧是快乐的。林海音出生于广东,她的童年没有太多的管束,自由自在。如果让我选择一个人的童年,我会不假思索选择林海音的,但每个人的命运是不一样的,不必怨天尤人,过好自己独一无二的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读书笔记应从摘录开始,摘录是最初级的积累,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但是读书笔记不仅仅是摘抄,更应是记录阅读时的感想、心得、启发,是人生的思考。

2.读书笔记是“悟”更是“行”,是人生的修为

我这些天在读一本书《遇见世界最好的爱》。这里的文章都是写“爱”,用一个小故事让我们明白爱的真谛。就像老师说的,书能改变我们的思想。读过这本书后,我慢慢能理解爸妈的良苦用心,对他们越来越好,不怎么对他们大呼小叫了,我们的矛盾似乎一下子少了很多。

学生通过作品与站在作品中背后的作者对话,使自己和文章交融,从而同化文章的意义,获得某种感悟。当感悟和自己的处境发生某种关系的时候,读者会使文章的意义成为自己的意义,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践行这种意义。此时,读书笔记已经不是语文范畴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而是心灵的成长,人生的修为。

3.读书笔记是心灵的“赏识”

当我那拿到本子的时候,我喜欢的那句子下多了两条红线,我相信别人和它也产生了共鸣。我的读书笔记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是一件激动的事。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换阅读书笔记,是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的换阅能让人反思自己的不足,并互相加以促进。

阅读是灵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书笔记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积淀、成熟的思想、获得人生的修为、心灵的赏识,它让阅读的底色在人身上熠熠生辉。

二、读书笔记的实践之旅

(一)初一读书笔记教学

1.形式规范?摇每天阅读

初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准备一本厚点的本子。在要求写读书笔记前,先教给学生读书笔记的样式。然后要求学生必须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并写下读书笔记。

2.以本为本?摇采撷精华

对学生而言,读书笔记记什么是最大的问题,我选择以语文课、语文书为本,向四围延伸。如语言、经典课文以及相关的延伸文章等。

3.熟读成诵?摇朗诵展示

每周我都会安排一节早读课请学生读读自己的读书笔记,争取能背诵一部分内容。每周安排一节语文课,请每组学生推荐出一到两名学生从一周的读书笔记中选出一段文字进行朗诵展示,朗诵的内容提前做成PPT以便于其他同学欣赏。

(二)初二、初三读书笔记教学

学生进入初二,褪去了童年的稚气,多了些理性。在初一读书笔记教学的基础上,初二读书笔记的教学更注重理性。

1.含英咀华

初二的读书笔记教学中,我开始鼓励、建议学生使用红黑两种颜色的笔做读书笔记。红色的笔主要是用来记录学生对摘记中的部分字、词的点滴体会。由于读书时的心境、情境不同,同一段文字会给读者不同的感受,有些经典的内容也需要学生反复阅读。所以每周有一天,读书笔记的内容安排为回过去阅读本周的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写出阅读的新体会。

2.八面来风

严格地说学生的读书笔记不能叫读“书”笔记,因为学生不光读书,还读同班同学的文章、读歌词、读动漫、读广告、读电视剧的台词、读纪录片解说词……当学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养成了积累语言的习惯,信息就会从四面八方涌来。

3.如切如磋

读书笔记中许多智慧的做法都来自于学生,在交流中互相砥砺,取长补短。读书笔记一周上交一次,老师一方面了解学生读书情况,一方面也把好的做法或学生正在阅读的好的书籍在班级推广。一个月安排一次同学们之间交换着看读书笔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获的就更多了。

成绩的提高与否不是读书笔记教学的追求,成功的读书笔记教学要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积淀、成熟的思想、获得人生的修为、心灵的赏识。无论读书笔记的形式如何变化,通过大量的阅读,通过读书笔记,不断建构自我的精神世界,并获得个体的意志、气质、情感等心理品质,为一生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这就是阅读的底色。

上一篇:浅谈关于高职院校中高等数学的分层式教学下一篇:学生党员民主评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