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社会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托马斯·克洛的艺术社会史观研究

摘要:美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托马斯·克洛被认为是继其导师T.J.克拉克之后,仍坚持特定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研究路径,进行艺术社会史研究的西方学者。本文以“艺术与社会”这一基本命题为基础,从其艺术社会史研究的基本框架、研究路径及现实指向入手,深入探讨托马斯·克洛艺术社会史观的一系列关键问题。概言之,克洛并未直接就“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出具体看法,而是借由艺术社会史研究的深度反思,创造性地提出了“艺术的聪慧”这一命题。在克洛看来,历史细节的堆叠会“替代”艺术品本身的特性;“原型与复制”的模式无法解释复杂社会背景下的艺术品;而利用精神分析、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则会令艺术变成一种“语言”进而失去其自身的特质。因此,若要理解艺术的“聪慧”,就需要将之置于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在这一社会关系网络中,以艺术、社会、艺术家为关键词不仅构成了艺术社会史分析的基本框架,而且需要以经济因素的变化为基础,理解经济变化下艺术的“社会角色”的变化,解码艺术对于社会变化的特殊编码。以这一分析框架为基础,克洛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史的批判传统,而且自觉借助了历史学与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并以“前卫艺术与大众文化”为核心论题,充分展现了其艺术社会史的具体研究路径。具体来看,克洛通过历史材料的深度分析,构建了一个经济变动下的历史情境。在这一情境中,前卫艺术与大众文化共享一套“符号系统”。与此同时,立足于社会学视野下,克洛进一步揭示出经济变动下发生的艺术社会“功能”的变化:一种代表着固有的文化等级制度的作品被抛弃。在公共领域中,克洛将社会中存在的“反叛性亚文化”作为作品“批判性”的来源,进而理解前卫艺术相较于传统古典艺术的变化。并且,从“亚文化”在社会学中作为一个“社会平衡”工具的立场出发,克洛对前卫艺术的命运做了一个悲剧性的判断——前卫艺术终将沦为文化工业的研发部门。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本人的创作不仅无法脱离历史,甚至是前卫艺术沦为文化工业研发部门过程的实际参与者。立足于此,克洛的艺术社会史观尤其需要从以下四个面向进行考察:一是政治性,艺术在社会网络中会充当获取政治地位的手段;市场性,艺术市场会成为某种服务于有钱阶级的“服务型经济”,艺术成为了“智力象征”;本土性,艺术并非一种“普世”的产物,而是与其相应的社会语境有关,这是一种微观视角带来的;媒介自主性,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只有在相应的社会语境中,艺术才能通过媒介实现持久的表达。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克洛的艺术社会史研究实际上是试图理解艺术中“变化”的尝试,而这种尝试也与其研究的现实指向相关。以“艺术的聪慧”命题为核心,这种现实指向一方面表现为对视觉文化的排斥。克洛认为视觉文化是“图像拜物教”的体现,而“图像”并不足以代表艺术。在克洛的逻辑下,艺术是在社会关系网络下的产物,社会中某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艺术发生改变,因此“静态”的艺术品,实际上是凝结了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社会变动下留下的“不变”的证明。更进一步说,艺术品是“文化”的特定产物。因此既不是能够被“精神分析”进而“解构”的语言,也不是某种片面的、与文本对立的图像。另一方面,克洛对于“艺术的聪慧”的追求还表现为对“艺术经典”的重视。克洛对于艺术经典的看法来自巴克森德尔,他认为艺术经典是一种与文本并行不悖的“智性表达”系统。而对这种智性表达的追求,实际上能够回归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异化”的关怀的命题。艺术家有责任在变动的社会中以自身的努力实现“文化”的表达,同时观者同样需要努力。只有在双重的努力下,人才不至于在不断“解构”的思潮中,失去得以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托马斯·克洛;艺术的聪慧;艺术社会史;视觉文化;艺术经典

学科专业:艺术学理论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 托马斯·克洛艺术社会史研究的框架基础

第一节 艺术与社会:理解克洛的关键之匙

第二节 克洛艺术社会史观形成的三重维度

第二章 托马斯·克洛艺术社会史研究的具体路径

第一节 艺术社会史的分析工具

第二节 艺术与社会的共生与反叛

第三章 托马斯·克洛艺术社会史研究的现实指向

第一节 视觉文化的艺术社会史反思

第二节 走向人文关怀的艺术经典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消费者均衡论文提纲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