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社会艺术教学计划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健康社会艺术教学计划(推荐8篇)

健康社会艺术教学计划 篇1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社会健康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直以来,“健康第一”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幼儿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

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儿的幸福之源;离开健康,幼儿就不可能近尽情游戏,也不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够提供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因此,我认为健康教育要充分考虑到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无论是进行幼儿健康教育还是试图改善幼儿的周围环境、都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否则不仅不能促进健康,而且可能有损健康。

本学期我们中班组在教育活动中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当成首要任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既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纲要》中对幼儿健康发展提出几点: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1)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2)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

(3)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动作协调、灵活。

这也为我们中班组的健康教育活动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本学期主要做法如下:

一、树立明确的知道思想

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纲要》再三强调让幼儿主动活动,健康教育的第一条件就是尊重主体、积极、创造性地活动。幼儿健康教育既然将促进幼儿的健康作为最直接的目的,其教育过程就不应使幼儿感到压抑或受到伤害,然而日常生活中与之背道而驰的现象却司空见惯,值得我们反思。因此我们十分注意在幼儿的整日生活中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尽早建立起各种良好的健康行为。

二、设计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与途径

幼儿园健康教育应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与个别交谈相结合。目前,幼儿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人认为幼儿健康教育就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培养,对于这些片面的认识我们应该加以注意和防范。我们尽量多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我们还重视幼儿园课程的潜在影响,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健康教育实施中,我们不仅重视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而且应重视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本着幼儿身理和心理的需求,我园于本学期购置了大量的幼儿可选择的活动器材,以此来引导、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还培养了幼儿大方友善的交往能力。

三、实施适宜的教育方法

给幼儿自由选择、讨论、合作的空间,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锻炼身体,锻炼意志。

爱心教育需要家园合作、共同完成,家长要在家庭生活中引导幼儿尊重、关爱长辈,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四、社会活动计划

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

2、愿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

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

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具体措施:

(1)鼓励幼儿多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感受节日活动的乐趣。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感受他人的爱,初步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亲人和他人给予的关爱。

(3)采用先试后导的方法,尊重和肯定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接受他们的表现方式,再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自我表达、人际交流的乐趣,获得情感需要的满足。积极鼓励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参加各种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关心理解同伴的心情,并愿意给予帮助。

(4)在日常活动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帮助他人,愿意为班集体做事,感受集体生活的愉快。

(5)引导幼儿了解纸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节约用纸的意义,在利用废旧纸张制作物品的过程中感受创造的乐趣。

(6)尊重、关爱每个幼儿,了解每个幼儿的心理需要和情绪、情感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幼儿,同时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爱好,以此为突破口,与内向孤僻的幼儿进行交流,从而引导那些幼儿改变原有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7)引导幼儿爱护班级和幼儿园的各种物品,关注社区环境,爱护社区公共设施。

(8)引导幼儿了解我国几个少数民族典型的民俗风情,教育幼儿热爱并尊重少数民族。

(9)通过多种活动,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关注家乡的变化,知道家乡的人文景观和特产,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

(10)在集体和自由交往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和同伴分享食品、玩具、图书及高兴的事,帮助幼儿获得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健康社会艺术教学计划 篇2

1. 加强中学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给我国广大农村这片净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到上世纪末, 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已对大气造成极为严重的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 若不加强环境管理, 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经济的发展, 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 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 而且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绝不能走浪费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因此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务必从中学教育抓起。

2. 结合化学教学, 对学生开展环境化学教育

环境化学重要内容之一, 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我国公民环保意识较差, 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教师首先要从学生抓起, 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制取Cl2、NO2、H2S等有毒气体实验时, 教师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的气密性进行了检查, 注意化学药品的用量要适当 (尽量采用微量, 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 , 以及必须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 等等。实验完毕, 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 可回收的尽量回收, 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 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认识

3.1 从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 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 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健、食品等方面内容, 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 学习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是十分重要的, 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教师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础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 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展示优良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 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 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3.2 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类生态问题

教师可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 引导学生分析“温室效应”, 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2浓度逐年上升, 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有很大一部分不能透过大气层, 因而造成“温室效应”, 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 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 以提高学生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教师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固体废物燃烧、扩大森林面积等结论, 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3 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 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 取得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 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 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3.4 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结合学生已学的知识, 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例如, 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等等,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

4. 通过学生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 促进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由于缺乏生态、环境意识与农药常识, 环境科学教育又未跟上, 因而全国各地滥用剧毒化学农药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不仅危及亿万农民的生命安全, 而且祸及全社会几亿个普通家庭。教师通过学生向亲人、朋友及社会各界宣传环保知识, 不仅可促进当地环保工作的开展, 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而且可推动无公害生物农药的研究和使用。

和谐社会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然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 社会得到充分发展, 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 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予鼓励, 对环境不利的经济活动应予摒弃。为此, 中学化学教育应该把环境保护的知识贯穿于始终, 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 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指导工业生产, 优化产业结构, 变废为宝, 保护环境, 美化地球, 促进社会平稳、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仲崇立主编.绿色化学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2]胡国杰.中学化学实验室污染状况调查及防治措施[J].化学教学, 2004, (11) :9.

[3]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必修1)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101.

健康社会艺术教学计划 篇3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课堂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17-02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和谐发展。但长期以来传统的“双基”教学,应试教育,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学科,“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核心是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历史与社会》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作为农村中学的历史与社会老师,将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种种问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策略。

一、注重情感培养,密切师生关系

初中生的心理处于半成熟状态,可塑性很强。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指引人,他们与学生密切程度往往会影响孩子对他的信赖度。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以自身的品行、个性和素质修养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应密切师生关系,积极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他们的感受,尊重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这包括教师亲和的表情语言,亲切的体态语言,以及赞赏式的鼓励性语言。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多使用肯定赞赏式的语言,就会使学生特别是内心孤独的学生感受到平等、尊重,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而且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度增强,学生自然而然对本学科的学习有种期待心理,学习主动性增强,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这正是所谓“信其师,亲其道”。

二、深挖教育素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历史与社会》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得天独厚的育人优势,教师应善于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素材。其中历史犹如一部真实动人的生活教科书,在浩瀚无边的历史知识中,不乏有许多富有育人价值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学习四大发明所描绘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辉煌,学生会振奋不已,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从戚继光、俞大猷抗击倭寇的壮举中,从林则徐壮国威的虎门销烟中,学生产生了对伟大的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感;此外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如古代的成吉思汗、康熙、乾隆等,近代的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所透射出的特有的伟人魅力,无不感化着学生的心灵。如本人所任教的学生中朱某是典型的问题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纪律缺乏自制力,但他在历史与社会课中表现判若两人,特别是学习中国近代的那段辛酸的屈辱岁月,喜怒哀乐尽显脸上,强烈的爱国之情得到刺激和激发。这些丰富的教育素材,正是本学科所包容的特有教育资源,显然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对健康心理的形成起了极大的作用。

三、联系社会生活,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历史与社会》作为开放的课程,“基于学科 ,高于学科,面向现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社会生活。”因此教学时要联系生活实际,融入生活素材,充实拓展教育内涵,提升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如七年级(下)第七单元的《规则的演变》时,可引用“小强热线”“阿福讲白搭”等电视节目所报道的周围发生的交通事故直观形象地表达各种规则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拉近课本与生活距离,有利健康心理的形成。

又如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三九上《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除要遵循依纲源本的原则,我想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联系近来时事新闻内容,如日本右翼势力篡改教科书,歪曲历史,美化其侵略战争,日本政客频频参拜靖国神社等内容,使学生内心与那段血的历史、铁的血证产生思维碰撞,激起情感矛盾,激发爱国情感。并联系我国将每年的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提升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特别是在最后“我想对______(日本政府、日本人民、日本学生……)等说”板块中,更是激起学生强烈的忧国爱国之情和民族责任感。这对学生强化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活化教学形式,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传统教学观在教学活动中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甚至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容器”,这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抑制心理健康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则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乐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学时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美化教育教学环境,活化教学形式,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兴趣,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所设置的情境不能与生活脱节,必须要与学生实际有紧密联系,要让学生从思考、讨论中得到满足和快乐。从新课程的实施方式看,新课程的特点是选用富有情节的实例或案例显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情境,以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教条式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可采用影视、音像及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来创设形象情境,也可借助诗、词等文字形式,进行不同学科的知识迁移与渗透,以此来诱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在其内心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2.设计活动,体验成功的愉悦。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愿意努力和有所成就的倾向。教学时要创设学生成功的机会,如小品表演、角色扮演,让其体验成就感,从而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如在《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一课学习时,分小组派代表各扮演七个诸侯国国君,并根据老师提供的相关信息,加入学生个体的丰富想象,进行介绍该国变法方案。并将参与机会尽量向平时不善表现自我、性格孤僻型的学生。有的学生还真富有创造性地,如:“吾乃商君也,想当初……”这样在充满欢笑的环境中,原来怯生的表情绽开了自信的笑容,从而也逐渐产生对待学习、生活的积极内动力。又如关于《百家争鸣》的教学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揣摩当时特定场合下的特定人物的特定心态,设计出诸子百家的文化巨匠的台词,并配上旁白,进行角色扮演,从而一定程度上再现历史画面,尽管学生的理解与表演与历史略有偏差,但由于学生的表演自行设计创作,使其更多地体会成功,享受愉悦,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教学中,教师多给学生特别是给家庭缺少关爱性格内向的同学提供施展能力的平台,将有利改变其消极的自我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激发内部动力机制,主动内化教育要求,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3.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在实践感知,去操作,去思考,获得最直接的个人经验,从而使知识的学习通过直接体验扩展到心理的范畴,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并通过交流、合作、互相启发、互相交流,达到共同发展。基于此我在新课标视野下进行七下社会《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教学时,利用周末安排学生作“来自家乡的报告”的社会调查,并在课堂上分小组交流探讨,同学们来自不同地方,所获取的直接经验各有不同,交流讨论时非常激烈。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这一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帮助我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五、结束语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学校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勇于探索,努力寻求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最佳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2]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

健康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东萍

为促进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掌握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活动的进程,调整和确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逐步使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思路

对于健康教育的推广,学校领导和老师一向都十分重视,通过与学科渗透结合,将其渗透到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中,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目的在于营造一个健康及安全的学习环境、加强学生、家长和老师对健康的关注和重视,提高整体的健康生活意识,提高学生个人的生活素质。学校深信健康教育活动将在促进学生之间身心健康发展有显著成效,积极推动健康活动,如:长跑、举办运动会、广播体操比赛等,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工作措施

1、加强教学管理,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有个健康的体质是保证学生们生活、学习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相应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在低年级学生中进行相应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教育:

(1)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卫生、睡眠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从睡眠卫生教育入手,根据自己的年龄,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少于8—10小时,睡前、睡后应注意什么,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2)教育、培养学生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身离课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使学生知道从小要养成良好的读书姿势习惯,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习惯。

(3)让学生知道课间活动好处多多:能使大脑从紧张转向轻松,避免疲劳,是全身得到放松,从而自觉参与课间体育活动,保持充配的精力,上好每节课,并教会学生常用的、简单的、易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能。

(4)让学生懂得体育锻炼与防范措施的重要性,提高预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意识;学会分析发生意外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学习简单的几种自救和救护他人的方法及注意安全的事项。

(5)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常识宣传,让学生养成天天坚持做一两遍眼保健操的良好习惯,并做到手指清洁、动作有节奏、穴位正确、力度适当。

生命教学工作计划

王洪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学校特点、结合学科教学、结合专题教育、结合课外活动,组织开展生命教育活动,通过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具有身心健康的、富有高昂斗志的、勇于开拓创新的、承担光荣使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具体目标:

小学校生命教育整体规划,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体系,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习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

三、实施计划:

1、在教育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知道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年级有着不同要求,比如我是谁?生命有何意义?因此,在低年级可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身体,有性别意识,喜欢自己;在中年级,可让学生基本了解身体结构,基本功能,懂得保护。在高年级,可让学生了解身体生长情况,懂得同情、关心别人,初步认识体验生命可贵。

2、在内容安排上坚持提炼统整原则。知道生命教育是将散落在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提炼。同时,还包含一系列专题教育,比如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因此,在开展生命教育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3、在学科教学中坚持挖点渗透原则。知道注重发挥显性学科的优势,按纲要要求和目标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进行生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自然学科涉及许多生命科学内容、以及有关人体结构和健康内容,这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的同时,还必须让学生知道爱护身体和生命做法,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

校本培训个人计划

李东萍

今天,教育面临很多问题,正处在转型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提供给我们一个良好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时机,力争提高与发展自己。本学期,我将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扎实有效地作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为了顺应我校的培训目的,适应当今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教学意识和科研水平,具有较好的教育创新能力的教师,特制定个人计划如下:

一、总体目标及指导思想

确立学科为本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与教学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新课程理论,并及时发现、解决课改中的问题,以教研促教改。校本教研要面向学生,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二、具体做法和设想

1、教师角色正确定位。明确教师角色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引领者,决不仅仅是知识的填充者。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尤其是健康心理,情感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对一个人来说恰恰是最重要的。

2、多读书,善思考,勤积累。开放的视觉,看到了自己理论知识的匮乏,观念的陈旧。工作十几年来,满足于辛苦教书,少有的积累已几近掏空,给自己充电迫在眉睫。多读书,多学习,善于思考,勤于积累是必经之路。

3、关注自我反思。继续坚持做好教学反思,每天填好反思记录本。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什么困惑,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这样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地处理这些问题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那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

4、向同行学习。同伴协作、加强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对话,鼓励教师互助学习、探讨、彼此支持、资源共享。

校本培训个人计划

程传云

在新的课程标准推出实行以后,校本培训也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它是教师再学习深造的窗口。结合学校进行校本培训的实际情况,制定第二轮校本培训个人的计划。

一、新课程培训

1、了解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明确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转变及新客程的知识体系。

2、积极参加青年教育者沙龙活动,参加新课程改革研讨会,以研讨的结果深化新课程的认识及面对新课程所应采取的必要准备。

3、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将新课改纳入科研课题当中和教学当中区。

4、积极参加进修学校的培训或听新课改的观摩课,及时总结并归纳出新的教学思路。

二、岗位培训

1、提高计算机等级水平和辅助教学应用水平。

2、练好基本功。

3、写好每月两篇的教育教学案例和随笔,每月听课达到规定数量。

4、提高自己专业水平,抓好学校训练工作。

通过校本培训,在本轮校本培训内使自己在教学和师德方面都能够有较大的提高,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培养合格的跨世纪人才。

校本培训个人计划

史秋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荣幸。然而,面对竞争激烈的教师队伍,我感到了身上的压力,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既应具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素质,也应该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充分和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和能力,成为教学育人的一名合格的教师。为此,在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学习中,我将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理论方面。

要求自己经常阅读相关的报刊杂志、通过上网浏览最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自己始终能够拥有新鲜的血液,努力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用,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得引导者

二、道德修养方法。

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更是学生人品学习的楷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所以,我们自己要先学会怎样快乐的学习、生活,从我做起。而不是说一套做另一套,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在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不对学生有偏见,重视他们提出的意见,而不是高高在上。

三、教学能力方面。

1、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

2、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教材,积极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及时做好课后反思,总结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3、在教学方式中继续探索生活化、情景化的创设方法,丰富教学方式;

4、多听校内、校外的教师公开课,通过对比,发现其他教师的优点,加以吸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同时也通过集体交流学习等形式,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篇5

体育与健康教研组:

吾布力卡斯木 2017年 8 月25 日

9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2107-2018年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体育教学工作,为了能很好的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具体分析:

9年级(7-8-9)班里有134名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各异,此外,九年级面临着中考,他们的学习压力也非常大,由于长时间中考制度的影响,他们对体育理论及外堂测试存在着模糊的认识,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本学期将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首先从思想上让他们认识到新形式下中考勤制度,及早转变观念,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敢打敢拼勇争一流以及优良的集体主义精神。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三、全期总目标: 1)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收集并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体育时事。

3)让她们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锻炼身体。

四、具体的教学措施:

1)利用课中和课后的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转变他们的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2)认真备好课,确保学生们能够在愉悦的气氛中投入到每节课的学习中。3)课堂上,参与到学生当中去,以此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注重培养体育骨干,起到帅先的作用。多采取比赛的方式,鼓励他们敢于争创好成绩 4)课后做到及时反思总结

五、业务学习:

1)始终积极参加现在在我校开展的《国语诵读》活动,借早读,午读,幕读时间,提升自己的国语水平,并准备好明年的MHK三级考试。

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熟练各学段教材内容,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2)多听课、评课参与集体研讨,取其长补已之短。以丰富自己的阅历。

3)充分利用多媒体、图书室等查阅教学训练资料,学习新的好的教学方法。抓好特长小组的训练,争取在校及市组织的各项比赛中取得较理想的成绩。

4)学习电脑知识,能够制造出相应的课件,便于教学。

5)多与同行沟通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六、教研教改课题及研究措施: 课题:寓教于乐于体育教学之中

1、实践法(以课堂为载体,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反馈,加以改进)

七、评价教育教学:

通过测试和平时的练习采取教师或生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分优、良好、还需努力三个层次。

1)学习态度与行为:是否能够以端正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体育锻炼及体育课的学习中去

2)体能与技能:动作的掌握与运用情况

3)交往与合作精神:能否正确处理好与同伴的合作关系

八、教研课安排:

1)争取在系列课达标中取得较优异的成绩,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2)与其他同行共同搞好校队的各项训练

3)认真落实两操一课活动。

九、教学进度: 略

体育与健康教研组: 吾布力喀斯木.阿布地热衣木

生命与健康教学计划 篇6

李向韶

一、学情分析:

本班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校纪校规,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班上班风好,学风好,但也有个别学生,组织纪律涣散,身体健康意识差,本学期要加强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生珍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十课,主要内容是:走进生命花园,探究生命的秘密;男孩女孩,进行性别的教育,让学生科学对待性别,自信地生活;心里话儿说出来,教育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快乐地成长;我的眼睛亮晶晶,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的教育;预防流感有办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预防流感的简单办法;让游戏更开心,教育学生注意游戏的安全;我是安全小乘客,教会安全文明乘车,做文明小市民;电老虎,乖乖虎,增强学生用电的安全意识;我劳动,我美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品德教育;做好我自己,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扮演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教材图文并茂,知识面广,能够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情和对健康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爱生命,在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已,不断提高自己生命的价值和质量,让这种生命质量的教育在学生的一生中起到影响。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的态度。

2、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从小注意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进一步形成安全意识。

(二)知识、能力

1、能够认识自已的性别,明白自己的性别优势。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健康和卫生常识,用这些常识指导自己的生活,3、拥有健康的心理,爱劳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4、掌握一些用电、游戏的安全知识。

(三)过程与方法

1、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2、将学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活学活用。

四、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课外查资料,课堂上采用探究式教学。

2、多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3、课堂上多模拟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二周: 走进生命花园,第三、四周: 男孩女孩,第五、六周: 心里话儿说出来,第七、八周: 我的眼睛亮晶晶,第九、十周: 预防流感有办法,第十一、十二周: 让游戏更开心,第十三、十四周: 我是安全小乘客,第十五、十六周; 电老虎,乖乖虎 第十七周: 我劳动,我美丽 第十八周 做好我自己,六、教学研修

健康社会艺术教学计划 篇7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既要传授知识, 又要塑造他们 (尤其是中高年级) 良好的心理品质。新时代的教师不但要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 培养学生的能力, 还要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最终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理念的新突破。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是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在课下多同他们交流, 尤其多用赞赏、同情、肯定的语言, 更能吸引他们与老师亲近, 容易给他们留下良好的印象, 这样使他们在心理上对教师充满亲近感, 更信任教师, 教学更容易开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表现出和蔼的态度、语气, 对小学生提出的问题与阐述的各种内容都要认真、仔细地聆听, 并且对他们提出的问题, 不论简单与复杂, 都及时、耐心、得当地进行解答, 只有形成这样的“爱”的课堂环境, 才不致使学生产生恐惧、排斥心理, 进而使师生关系更融洽。如刚讲完成长中的新问题时, 有个学生仍然问:“父母总是误解我, 我非常生气, 又懒得跟父母说, 你说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他们已经懂得, 但面对这个小学生的再次提问, 我并没有生气, 也没有批评, 而是非常耐心地给他讲解。课后, 这个孩子主动找我谈心, 告诉我这堂课他光想着别的事情, 没有认真听讲。通过我对他的追问, 他告诉我, 通过课后问同学, 那些知识都已掌握。我对他做相应的心理疏导工作, 他也向我表示今后一定改正先前的做法, 努力学习, 不让老师失望, 这使师生间的关系更密切。

2.教学中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情境能激发人们的求知欲, 我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结合他们在农村的生活实际,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 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如讲回避还是正视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时, 把中高年级学生生活中的真实经历以故事 (案例) 形式呈现给他们, 让他们以旁观者的身份探索, 这使他们快速进入情境中, 各抒己见, 从而最大限度地探究学习。

3.小学生“疑问”意识相当重要。“问”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手段, 是每个人勇于追求与探索的精神。小学生的“疑问”意识, 是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表现之一, 有助于他们个人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教会小学生用他们现有的知识经验分析、质疑与提问, 以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辩论等。当然, 只要是对小学生发展有利的, 教师就要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促进学生思维和个性特征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结合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 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 巧搭桥, 妙铺路, 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师的引导、置问要精彩。这样不但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促使他们主动探究, 在兴趣的引导下获取知识。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因势诱导。兴趣是从细微之处着手, 一点一滴悉心培养起来的。这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如讲授“保护健康, 珍爱生命”时, 先从“烟”入手, 引出本课要共同探讨的主题———毒品及其危害。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有了兴致, 愿意探讨, 各抒己见, 对知识的体会更深刻, 从而自觉抵制毒品。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耐心细致的习惯。品德与社会知识的获取、巩固和应用需要大量时间阅读、整理、理解和在现实生活中训练。如对违反道德行为的处理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或和解、或调解、或诉讼等, 其中可能涉及惩罚。这就要求小学生有耐心, 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视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 辨出孰轻孰重, 万不可心浮气躁, 必须善于克制、约束自己, 逐渐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

2.多维思考的习惯。就是从多角度、多个层面思考问题, 通过多种比对, 得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如你发现别人盗用了你的物品, 你觉得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制止这种行为? 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受到侵犯, 你又会怎样处理? 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 小学生多层次、不同角度地看待问题, 从而分析轻重缓急利弊, 真正懂得且做到“三思而后行”。

3.善于总结的习惯。按照知识经验,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已经具备单独进行总结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引导他们学会总结, 使他们能更系统化、条理化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如每学完一个单元, 都让他们总结回顾本单元每一课的知识点, 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从而既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又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完整有序的知识框架, 提高自身能力。

四、深入挖掘现行教材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如讲学做有道德的小公民时, 就小学生现有的经验来说, 通过实例介绍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和行为的规范, 是约定俗成的, 不需要由谁制定, 使学生心理上感受到道德的严肃, 自觉要求自己具有良好道德;在讲“保护健康, 珍爱生命”时, 结合现实生活和小学生的知识经验, 提出探究问题“见义勇 (智、巧) 为”, 使他们形成积极探索、善于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心理品质等。

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新探 篇8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289—02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长才干、贡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在加强实践教育方面做了许多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比如通过组织指导大学生参与 “三下乡”、“四进社区” 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道德情操等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地锻炼。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实践活动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仍存在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环节的倾向,指导力量不足,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指导等问题。若能大力推行有效的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运行体制,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将能大大得到缓解,将推进我国大学生实践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的情况介绍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的创新之处

1.建立指导教师制度,实现大学生教育工作管理模式的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将建立健全大学生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制度,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或学生辅导员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专职化、专业化、专门化的实践指导,并承担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负责工作,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和管理,保证大学生实践教育工作的连续性,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应有的效果。

2.实现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四年全程化。实践活动的四年全程化即根据大学生在四年学习生涯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实践安排:一年级学生以认识实践为主,二三年级学生以专业实践为主,四年级学生以就业实践为主。在社会实践的类型上可划分三类三层次:大一新生努力接触实践,大二学生做到理解实践,大三以上学生进行目标实践。

3.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及形式的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团活动、进入事业与营利性单位体验、毕业实习及创业设计等各种形式。每个实践活动阶段都有指导教师进行协助与指导。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

1.制作《广西大学商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手册》,手册内容包括商学院学生社会实践管理规定、活动实施细则、活动评定标准、社会实践内容指南、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方法、社会实践须知、社会实践安全守则、介绍信、社会实践情况记录表和使用说明。并对我院大一学生进行宣讲和介绍。

2.分阶段分专业分配指导教师。大一学年,由商学院学工组所有教师包括党副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现状进行介绍、宣讲,向学生提出建议、意见和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的社团活动,引导和组织大一的学生参加体验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如引导学生广泛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支援工农业生产、社会调查、扶贫支教、农技培训、法律卫生宣传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大二大三学年按专业班级分配指导教师,对大二、大三的学生做专业实践指导。这一阶段的实践教育侧重于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的认知与学习能力;指导各班级各专业利用寒暑假及其他课余时间,做好社会实践的引导、指导及推荐,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帮助有困难学生,完成实践报告的批改等工作,并要求学生必须在第6个学期完成社会实践报告。

3.指导老师于第7学期末输入社会实践成绩。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的作用

1.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各项实践环节培养大学生独立获得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思堆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完成知识与能力的互相促进与转化,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为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作准备。高等教育的全部目的、一切教学形式、方法都是为了缩小乃至弥合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差距,帮助大学生顺利从学习向职业活动过渡。实践活动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3.巩固、强化理论教学效果。学生运用已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实践加以验证,才能真正理解并成为可以转化为创造性能力的知识。学生想要巩固和强化理论教学的效果,就不能脱离实践环节,而理论教学本身的局限性也将在实践性教学中得克服。

4.促进学生运用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在实践性环节中,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会碰到一些新问题,造就促进学生产生探索某些原理的需要,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提高学生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学生辅导员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能统一思想认识,从更高的层面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完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从而建立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积累学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存在的问题

1.与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结合不够紧密。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还没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专业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 致使一些偏离本专业的工作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受条件所限,大学生总是干一些简单体力工作,在总结成果时仅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对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帮助不大,社会实践活动未能体现学生的专业特点。

2.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认识不够。商学院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给予相应的学分,未取得规定学分者必须重修,否则不能毕业。这充分说明我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

3.有些实践活动仅仅是形式主义,尤其是寒暑假期间的社会实践,只由学生自己联系实践单位,未做跟踪调查,大部分学生只是托人找间机构、公司或者父母的工作单位盖个章敷衍了事。

4.学生欠缺胜任社会实践各项工作的能力。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及中国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当前的大学生普遍欠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很难适应社会实践活动的艰苦锻炼。

5.学生缺少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大部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出于完成任务的目的,没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实践教学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教师,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

2.设立专门的社会实践奖励。可以为社会实践活动设立专门的奖项,如:商学院“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调研优秀成果奖”、“优秀心得体会奖”、“优质工作奖”、“先进团体奖”等。学院每年召开一次社会实践成果表彰大会,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和累先进经验,吸取教训,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将会有力地推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3.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学院要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力争每个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基地,长期坚持,使学生受锻炼,当地见效益。

4.指导教师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服务引导。指导教师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可以通过举办“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以及“怎样进行社会调研”、“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讲座和辅导报告,帮助学生选择符合专业特点的选题、掌握社会调研方法、提高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使学生在开展社会调研活动之前有一定的知识准备,以提高社会实践水平。

5.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要充分利用学院报刊、网站等方式,深入宣传报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营造良好氛围。尤其是那些典型事例、示范基地、优秀项目的带动作用,可以使全学院共同关注和支持社会实践工作。同时,要加强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站建设,构建社会实践网上工作平台,加强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学校、大学生与实践地、大学生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研究,以指导社会实践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明,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与探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5.

[2]于红斌,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9,(2):81-82.

[3]刘长海,罗怡.论服务学习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5,(3).

[4]孙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3):97-99.

[5]方静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9):77-78.

The Research on Social Practice Bring into the Teaching Plan

MA Li-juan

(Business Institute of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

Abstract:Social practice is a important part duringthe growth and suc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a effective way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 important mean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After the proved of Business School, Guangxi University, Social practice bring into the teaching plan i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problems, and proposes solutions.

上一篇:图书馆安全管理责任状下一篇:对账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