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情趣与艺术读书笔记(精选14篇)
近期,我们求实学校东校,开展了向肖川老师学习的热潮,大家纷纷阅读肖川老师的大作《教育的情趣与艺术》。我对其中的一篇《好教育与好人生》特别有感受。肖川老师说出了好教育与好人生的真谛。当今的教育界,普遍是急功近利,追求名利者多。为了学校的名声,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把学生当成制造分数的机器,一切向分数看,谁得高分,谁就是英雄,谁得低分,谁就是狗熊。不管学生的死活,让学生起早贪黑,天不明,就让学生开始学习,天黑后,晚自习要上到很晚很晚。学生们的分数上来了,但是,学生们失去了很多很多,学生们的身体垮了,戴眼镜的学生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学校提倡学生在吃饭时也要看书!残忍呀残忍!学校里死气沉沉,没有了欢歌笑语,没有了操场上学生们活动的身影。
还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甚至只开主课,取消副科,完全不顾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生们得到了分数但却失去了其它的一切。肖川老师认为,好教育包括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重视人类核心价值的侵染,重视理智训练,重视充分和得体的自我表达,好教育还包括学习内容是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学习的内在需要的,是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好人生是宽阔而又有所坚持的丰富而又清纯的,富有而又淡泊的,有情趣而又有境界的。在文明求实学校,张建平校长的教育理念与肖川老师的教育理念非常接近,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满所有副科,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尽可能多地安排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要求每天保证学生有8小时睡眠时间,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带领学生外出旅游,几千人的队伍到北京去,到上海区,到杭州去,到黄山去,到泰山去……求实学校学生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文明坚信,好教育是为了人生的教育而不是为了任何外在目的教育,不管这个目标如何神圣,动听和崇高;文明坚信,如果学生处于一种充满支持和鼓励的学习氛围中,她们就更愿意挑战有难度的任务并尝试各种各样的学习策略。
一、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提出何以必要
《提纲》第三条主要是针对爱尔维修等人的“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提出的,他们的观点虽然在当时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存在着许多缺陷。
以爱尔维修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所提出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他们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不同的环境和教育造就不同的人。如爱尔维修提出:“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使人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了”。他们的观点向“遗传决定论”提出挑战,提出人受环境、教育决定而非身份、血缘等先赋因素决定,这将当时的人们从愚民政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是对封建思想的否定,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同时爱尔维修等人的观点也体现了唯物主义原则,但是,另一方面,“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他们的观点自然地“把社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受教育者,而另一部分教育者“凌驾于社会之上”,他们认为受教育者只能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受动、被动的存在物,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看到人对环境、教育的反作用,是机械的、片面的。他们认为教育者是少数的“天才”,能够建立良好的法律制度和教育,这显然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马克思批判爱尔维修等人的观点,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人与环境、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懂得“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由此看出马克思提出该问题的必要和缘由。
二、环境和人的一致何以可能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是马克思关于人与教育和环境关系问题的结论。这句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环境创造人。人与世界的关系有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等等。从实践关系来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对人类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既为人类提供物质来源和便利,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认识关系来看,人们通过实践探寻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从而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利用规律,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
2、人创造环境。世界因人的活动分为两极,一端是自在世界,是人类活动的潜在客体,另一端是人类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和人化自然,客观世界在人出现以后才有了意义。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应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不是被动地由环境、教育决定,而是可以反作用于环境和教育。人类的活动不断地改造着外部环境,随着人们实践能力的提高,活动内容不断变化,人影响环境的范围将不断扩大。从人的本质看,《提纲》第六条写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中建立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可以说,人创造了社会。
3、人与环境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改变。马克思在《提纲》中使用的是“一致”一词,是对人与环境、教育关系的深刻解读。人对环境的作用、环境对人的作用不是相互割裂、彼此孤立的,而是在相互作用中,环境和人都得到改变,环境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体现出人的目的和意志,这是环境的改变,人为了获得成功而遵循规律从事实践活动,这是人的活动的改变。所以只有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此外,教育可以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人接受了教育以提高素质,从而可以更好地改造环境。
以此建立这样的逻辑主线:改造环境和改变人是在实践基础上相统一的过程,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环境和人的一致在此条件下成为可能。
三、关于《提纲》第三条的启示
距《提纲》写成,迄今已将近170年,这份经典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人们依然能从中挖掘出有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思想宝石。
1、处理好环境与人的关系
一方面,马克思指出环境制约着人的发展,改变人的活动。所以,宏观上要重视环境建设,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方向发展;微观上,学校应树立环境优化意识,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个人应当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贯彻到实践活动中。另一方面,人对环境有反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对阻碍,不应消极对待,而应树立信心,以高度的热情和理性的态度寻找原由,制定实施解决办法。
2、教育
首先,教育改变人。教育使受教育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知识是无形的财富,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有利于实现理想;同时,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样的发展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教育方法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教育知识也是不断更新的,所以应不断探索教育的发展点。
其次,处理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张蔚萍指出:“在教育教学中教育者的言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及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即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主导者,对被教育者和教育事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育者首先应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自身素质,进而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一是知识能力。教育者应具备教育知识、专业知识和其他基本知识,因为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的职业,要给被教育者一滴水,必须先拥有一碗水。二是思想素质。教育者需甘于奉献,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当然,受教育者除了认真学习教育者教授的知识外,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独立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受教育者也可以对教育者产生影响。
3、重视实践的作用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实践,理论只是纸上谈兵。我们应在实践中改变环境,改变自身,实现共同进步。特别是即将面对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更应当重视实践。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这既可以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足准备。学校应当重视教育与实践的结合,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和平台,如勤工俭学、就业指导等等。
参考文献
[1]北大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4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4-56.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张文质教授提到了“教育是慢的艺术”。作为一个教育一线的教师,我非常喜欢“慢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立杆见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与教育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等待着孩子长大,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慢,是对教育的理解和信赖,而我在过去的从教生涯中往往忽略了这个关键字,看了这本书,让我感觉受到了一些启示。
我们要学会有耐心。张文质教授所提到的“慢”绝对不是“怠慢”。而是要我们老师在我们的教学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也就是让孩子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也决不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这才算是张教授所说的慢的教育。而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
我们要学会宽容。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密码,带着独特的禀赋,带着不同家庭的影响来到学校。不同的个体在不同领域有巨大差异,而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是在用同一的标准衡量不同禀赋的人,这本身既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我们教师在工作中,如果再去强化这种标准的实施,也未必公平。有的孩子天生记忆力差,但他也许绘画很好,有的孩子数学不好,但也许他对语言的感觉非常好,我们要宽容、尊重这种差异,就是培植文化育人的多样性。我过去也经常会说勤能补拙,不错,但有时候再勤也补不了天生的“拙”,就像我训练一辈子也不可能像姚明那样打篮球。所以,生活中,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平时在学校中、教师间,我们不少听见“这个学生没救了,今天又考了个不及格”“XX嘴巴说说很厉害,可是作业做得一塌糊涂,有什么用呀”“XX跑步第一名有什么稀奇,考试第一名才厉害”……类似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我们的学生听了有什么感受,有的老师就是用考试分数来评判一个学生是否“成功”,是否是“好学生”,他们忽略了学生的生命感受,学生的身心,学生的思想。我们都知道,学生参差不齐,就如我们“十个手指头还不一样齐”呢,也许有的学生属于大器晚成型的,读小学时懵懵懂懂,若是逼急了,说不定埋没了将来的人才。我们需要保护他们内心深处对学习的兴趣,或许现在学的东西并不是他想学的,我们不必因为哪个学生成绩差而自责,这决不是懈怠,我们要做的是保护孩子的自尊、热情、兴趣、渴望、向往……只要我们以学生的生命为重,总有一天孩子会成长起来。也有老师经常感慨,要是全班学生都像某某(优等生)那样该多好呀!现在,我觉得有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错的。老师,教的绝大多数是普通人,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因为是极少数,有人说,天才是人类的病态,天才不是人类的常态。教育的最大收益群体应该是处于常态的普通人,而不是天才。我们就是要帮助最广大的普通学生养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学会生存生活的技能,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
我们要学会等待。任何事物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循序才能渐进。张文质教授说到慢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其实,我觉得慢还是一种科学。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速度要放慢,慢下来教师才能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使学生在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后,多给他们提供创造、交流经验、合作学习的机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力量。张文质老师书中提到“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的盼望着出成效,出成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我们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乏闲心”。读了这些话语,我陷入沉思:在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嗫嚅着嘴,想回答又说不出来,或者说来说去不在点子上。碰到这种情况,我有时会急躁,会打断学生作一番暗示。现在想来,我是不是应该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我为了急于听到孩子“正确”的回答,过早地把现成的知识和盘托出,迫不及待地将知识填塞孩子们的头脑……这都违背了教育规律。我曾经出去听课,发现有的老师业务水平很高,上的课从欣赏的角度看堪称完美,但教师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上课速度过快,他等不及学生的思考和反馈,教师成了课堂里唯一的知识输出者,没有挑战,没有临场的智慧,一切是那么顺利,但一切又过于顺利,教师教得好,孩子到底学好了吗?我不禁反思……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还没有迈开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引他,甚至一会儿捉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抓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那孩子也许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迈步。所以,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我们要学会倾听。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能戴“有色”眼镜。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所犯的过错,我们需要了解事情的真相,不可只听一面之词,以免造成“错案”,伤害孩子的心灵。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老师一句温暖的话语,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学困生,他们之所以出现目前的这种现象,是由于很多不良的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不愿意去学习,有的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为老师,可以先不要责怪他们,应该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和他们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感情教育工作,多夸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正确对待孩子,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的目的,建立信心,这样才能逐渐的赶上去。但更多的时候,在对待这些孩子的态度上,我们很多教师和家长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其实孩子不需要过多担心,而需要更多关心。孩子不需要责骂,而需要理解。孩子不需要说教,而需要倾听。孩子不需要考验,而需要分担。孩子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爱。孩子不需要寄予太多希望,因为他本身就是希望。
我们要学会关注。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对他父母、对他自己都是独一无二和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得到更多关注的话,孩子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多,教育要从关注每一个同学开始。我们能不能在大环境底下关注到每一个具体的生命呢?也就是说能不能对每一个个人有更多的生命关怀?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遗传不会改变,但是不要让遗传变成决定性的东西,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改善遗传、改进文化,就是价值引导。教师只有关注每一个个体,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老师眼中的分量,才能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地位,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情感。
张文质教授在谈到生命教育的“关键词”时,还提及了“从容、期待、悠闲、优雅、细节”,这些都是我们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要培养的姿态和心态。“慢教育”并不局限在课堂上,而应包含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从这样一个意义来讲,老师真的需要处处留心教育资源,关注教育对象,以一个等待的姿态倾情投入教育,时刻关注生命的成长。他告诫我们:要加深对教育的理解,确立自己的生命价值与目标,同时能够影响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甚至一所学校。我们教师就拥有这样的位置,我们依然要珍视内心的声音,依然要对自己有一个期待,让自己过的更好,让孩子们过的更好。让我们努力的工作,让教育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润泽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对教育永葆激情,用最初的心情做永远的教育,让我们携着平凡追逐和超越我们永远的梦想。
柳州市长塘中心校 欧翠琴
工作21年了,总觉得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总觉得自己是越来越力不从心。作为老师的酸甜苦辣都尝过,而且让人无法忘却。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苦和累成了每天的必修课。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为什么不能成正比呢?这成了长时间来我心头的不解之谜。
前段时间去图书馆发现了本好书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共有5卷,我选择了第四卷教书育人来阅读,打开目录统观全书,共有十节内容:一、人师的艺术;二、五育并举、德育主导的艺术(上);
三、五育并举、德育主导的艺术(中);四、五育并举、德育主导的艺术(下);五、不拘一格、因材施教的艺术(上);
六、不拘一格、因材施教的艺术(下);
七、民主育人、科学育人的艺术(上);八、民主育人、科学育人的艺术(下);
九、培养自学能力、自育能力的艺术(上);
十、培养自学能力、自育能力的艺术(下)。我如获至宝,赶紧捧回家看了个痛快。
城市规划 1 班学号:20116239姓名:白雪燕2012.10.15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绘画、雕刻并称三艺,他们各有自己的领域,并享有非常高的美学要求。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没有任何一种东西可以孤立其外、独善其身,艺术也不例外。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过:“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塔底分手,在塔顶会和。”建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已经成为新时代建筑不争的本质内涵。而此处的科学与艺术,已不仅仅是从前的定义,而是涵盖更多领域的大科学与大艺术,在它们的结合下,一个“大建筑”的概念顺应而生。
何谓“大建筑”。歌德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因为建筑传达给人的心情与音乐的效果相似。”的确,在从前,由于种种条件的局限,别致的建筑往往与某种特权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因此对那时的人来说,看到一栋美丽的建筑时,心情总是愉悦而向上的。可随着时代的改变,建筑的需求渐渐从少数权贵扩张到数量庞大的寻常百姓里,也正因此,新的时代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就是我们提出人居环境科学这一概念的原因——在建筑外形美的感受外,提供更多的因素,启动人们的心灵,在客观物质的世界里创造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在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下,建筑、园林、规划等与建筑相关的专业成为了同时为人与美服务的科学学科。
以下是我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一书做的一些摘录以及自己的理解:
一、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赫尔巴特提出了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也是作为教育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的一门学科。
二、教育的管理和目的
(一) 儿童的管理
“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 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 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行为的教育, 连儿童也不认为它是教育。”赫尔巴特认为, 对儿童的管理是教育者的一部分教育工作和责任, 对儿童的管理是进行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另外对儿童的管理不能太过。
(二) 儿童管理的目的
“……所以为了要使那种在烈性与欲望中成长起来的意志不被造成具有反社会的倾向, 就有必要经常对它们保持明显的压制。”赫尔巴特继承了中世纪的教育对儿童的看法, 认为儿童起初表现出来的意志就是不服从的烈性, 这种烈性是不守秩序的根源。指出为了使这种烈性不会发展为反社会倾向, 就必须经常用强制来压制。
三、教学的步骤
教学过程包括“专心”和“审思”两个基本环节。“专心”是指集中于某一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动。“审思”是指追忆与调和意识内容的思维活动, 即深入理解与思考, 把“专心”中认识的个别事物集中起来, 使之联合成统一的东西。专心和审思都各有其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在此基础上, 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阶段理论, 他把教学划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连续的阶段。
(一) 清楚
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 对学生而言, 这一阶段处于静止状态的“专心”活动, 其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注意。作为教师, 要采用提示等直观教学讲授新教材, 以便使学生清楚而又明确地感知新教材。事物能否被感知, 首先取决于学生的过去经验, 因此, 要使学生清楚地感知新教材,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观念, 以便向学生提供恰当的新观念。
(二) 联想
对学生来说, 这个阶段是运动状态的“专心”活动。经过了明了阶段之后, 学生能够将以往的种种观念迅速地正确再现出来, 并自然地引起某种联想。但是, 也往往会碰到新观念与旧观念不相一致、与旧观念不相联系的情况, 这时,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其他有效方式, 寻找某些较接近的新观念或旧观念, 去代替或调和它们。在此阶段, 重视培养和利用良好的记忆力和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 系统
经过“联合”阶段, 学生的新观念与旧观念之间产生了一定联系, 但并不系统, 需要学生进一步进行一种静止状态的“审思”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初步联合起来的种种观念进一步与课程的整个内容和目的联合起来, 使相关的新旧观念重新联合为集团, 形成普遍性的概念。在这一阶段, 想象和思维表现得特别活跃, 并具有更严密的逻辑性。
(四) 方法
这一阶段学生对观念进一步思考, 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审思”活动。教学过程达到系统阶段, 并不等于观念体系全部形成了, 还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 这便需要借助实际的练习, 使已获得的系统知识付诸应用, 使之变得更为牢固和熟练。
四、训育及其方法
(一) 训育的定义
“现在便容易对训育的概念下定义了。它与儿童的管理有共同的特征, 它是直接对儿童的心灵发生影响的, 它与教学共同的地方在于它们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赫尔巴特通过把训育与对儿童的管理和教学相比较, 来更清晰地理解训育的实质内涵, 它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二) 训育的方法
赫尔巴特提出的训育方法有:1.陶冶。训育与管理不同, 其最大的特点是陶冶性。通过陶冶, 使学生逐渐受影响。2.教师的人格感染。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具有权威性, 通过教师的人格感化学生, 是训育的一个重要手段。3.赞许和责备。赫尔巴特说:“通过应得的赞许给儿童以快乐, 这是训育的出色的艺术。”儿童、少年与青年, 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须习惯于忍受其所招致的责备并保持这种习惯, 只要这种责备是恰如其分的和可以理解的。4.建立有益于健康的生活制度。这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的首要准备”。
赫尔巴特在他的著作《普通教育学》里提出的心理学对教育学的意义, 儿童的管理理论, 教学阶段论以及训育及其方法, 这些教育思想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但对教育科学发展的贡献是杰出的, 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仍具有借鉴作用。
摘要:《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此著作中, 他说明了心理学对教育学的意义, 论述了儿童管理的方法和目的,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并且论述了训育及其方法。
关键词:赫尔巴特,管理,教学,训育
参考文献
1、实事求事的品格是最为重要的。中国人的谦虚,实质上只是一种自我贬义,一种自虐,就如冬日里街头赤膊的乞丐一样,靠作贱自我来讨赏:这种“谦虚者”差不多都有一种泼皮无赖的禀性,一旦得势,长期受到压抑的惰性就会变态地表现出来,从受虐狂而变为虐待狂。
2、在我们社会中有一些人他们要什么有什么:……他们什么都不缺,惟独缺的就是文化创造力。他们却影响甚至支配着社会的运转,这也是我们落后和不发达的重要原因。
3、对于假冒伪劣产品我们都深恶痛绝,那么,对于一个徒有其表,浪得虚名的人,我们又将如何看待呢?
4、如果你说的都是别人说过的、你关注的问题都是别人关注过的,你没有自己独到的`思想,不能给人以启迪,不管你是谁,都不能赢得读者。
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生也应如此。
6、西方官员因丑闻而落水,中国官员因落水而被揭丑闻。中国有“为尊者讳”的传统,一个身居要职、身在高位的人,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总会有人去摆平、去遮掩。“当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规律在他们身上兑现时,当他们成了一条“落水狗”、“一只死老虎”时,他们报复不了别人了,人们也就不必惧怕他们了,知情者敢说真话,媒体也可以深度报道了。
7、怎样才能做到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呢?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不随意向家长告状。……摩罗:体罚是人性中欺弱怕硬的阴暗面的又一表征。
8、有效教学:基于自主学习的观念,有效教学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学生非常明确学习的意义;有明确的学习主题和任务;对于教学过程学生有实质性的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将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作为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9、教师并不是飞蛾扑火的烈士,教师本质上是有良知的生意人。
10、有成就的人,大概都是遇到过对他们的人生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教师吧,正如滕野之于鲁迅,费米之于鲍利。杜威之于屈伯生,孔子之于颜回,苏格拉底之于柏拉图,徐特立之于毛泽东……
11、真正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起“为国育儿”的理想,努力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在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自己的孩子。……无论何时,要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你最重要的学生加以培养。……
12、我们国家有1400万教师,至少有1000万教师家庭。如果每个教师家庭都能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那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那也是我们教师这个群体对于民族的巨大贡献。
13、在当今中国,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还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诸如待遇不高、工作繁琐、心理压力大、劳动时间长等等,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14、凭经验大体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不同的职业群体中,教师子女成才率是最高的。
15、对于子女的投资,是最有意义的投资。
16、一个良好的社会要有一批不怕死的学者敢于直言,而一个良好的社会却能够保证他们总也死不了。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老师应扮演什么角色?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成为一名怎样的教师?一位称职的班主任的标准是什么„„作为一名师范生,总是会有这样的疑问。阅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或许会有收获。
李镇西老师从1982年毕业之后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从1982年到1998年(《爱心与教育》出版),16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16年与学生的有爱互动,都在本书中体现出来。李老师无疑是中国的教育家,更是中国素质教育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被问及为什么写《爱心与教育》一书时,李镇西老师的回答是:“因为我承受了太多来自学生的爱。”就是这样以一颗感恩爱、回报爱的爱心,他写下此书。固然,书中的浓浓师生情令人感动,但更引人关注和思考的是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本书不是那种抽象说理的教育专著,而是通过教育故事来反映教育哲理,是“实例教育学”的典范。
《爱心与教育》出版后,广泛得到大家的喜爱,除了本书的写作形式和内容吸引人之外,亦是有时代原因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传统教育、应试教育占据主流,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目标功利,片面追求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倾听和回应,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教育亟待改革。而《爱心与教育》正是在这时候出现,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个有理念有方法有关爱并让人有幸福感的老师。
本书内容由七篇手记构成,这七篇手记以爱贯之,展现了一位教师的童心、爱心,关怀、情怀。无数个教育实例,无数次师生交流,无数封真情流露的信件,从中我们看到了李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的童心,时刻关注学生的爱心以及处处透出的人本思想。读完《爱心与教育》,我认为民主、科学、个性是三个最能概括本书思想的词。素质教育若能真正做到民主、科学和个性,便不会流于形式,而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民主。民主首先体现在师生平等和互相尊重上。我们总是习惯于将老师置于高位,理所当然地认为老师就是比学生“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的权威当然应该被尊重,但是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才能真正让学生敞开心扉,让学生信任你。我对书中李老师的做法印象比较深刻的几处是:在每封写给学生的信的末尾的落款都是“你的朋友 李镇西”;与学生谈话时选择的地点不是办公室,而是选择跟学生一起散步、一起旅游时进行适当的交流;与学生交谈的内容不是批评教育,而是谈论时事和国内外各种话题,并借此机会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得知自己错怪学生是及时道歉等等。一名教师,只有将自己真正当做是学生的朋友,才能收获学生的真诚以待。当然,民主还体现在权力下放,学生做主上。别开生面的“班长就职演说”和“记者招待会”让人印象深刻,其实,班级事务大家参与,激发大家的集体精神,不但能使班级井井有条,学生能力得到锻炼,班主任也能“清闲”下来,一举多得。总的来说,民主教育就是把学生当成有灵性的人,而非“学习机器”;发自肺腑地爱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后进生”还是“尖子生”;教师把自己视为与学生在人格、尊严和情感上平等的朋友和探求真理道路上志同道合的同志。
科学。科学首先体现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上。不能否认,一直到了21世纪,应试教育依旧占据主流,中国教育界的基础教育改革直到第八次也没有能够真正将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因而,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研究将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成绩,如此才能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支持。这不是功利,而是现实。虽然李老师的书中没有直接地写这一点,但这是任何一名教师都不能否认的。然而,仅仅关注学生成绩的老师必然不是一位好老师。一名科学的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发展,并且将学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与道德问题区分开来。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哪能没有困惑,当孩子的精神空虚和困惑无处求救,无人解答时,或者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处理不当时,那这片阴影有可能一辈子都不能抹去。书中的《手记五:沉重的思考》中的宁小燕的悲剧以及《手记四:回答心灵的呼唤》中的心灵辅导通信,都显示出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性,但是直到现在,这些问题也不是得到了真正的充分的重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认识还十分狭隘,如对“性”和“爱情”避而不谈。依旧有不少教师习惯于把学生的心理疾病、性格弱点,当做“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问题来解决,或热情地教育,或严肃地批评,牛头不对马嘴,反其道而行之,怎么会奏效?一颗懵懂的孤独的心需要温暖和理解,心理辅导是必要的,而且必须是适时的、及时的。此外,德育在素质教育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并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一目标中占据首位。李镇西老师也在书中提到了不少关于德育的思考。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是德育问题的“冰山一角”,还存在不少其他的问题。如何推进学校德育,依旧是一重大课题。总而言之,科学的教育是严格遵守教育自身的规律,不生搬硬套其他政治经济方面的规律;同时更要符合学生心理的实际和他们的认识发展规律,把教育的过程还原成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
个性。教育要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亦是几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因材施教”。李镇西老师如何因材施教,从他送学生的生日礼物中就能看出来:刘令喜爱现代革命史,他得到的礼物是一本《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我希望程桦战胜自己,便赠给他一套《约翰.克里斯多夫》;潘芳奕爱好古典文学,我变送他一套《红楼梦》„„还有,对“后进学生”万同的持续关注和特殊教育,对“优秀学生”程桦和杨嵩的鼓励和提醒等等。一个善于发掘学生闪光点的老师,是学生的知音,是学生的伯乐,亦是学生敬重的人。个性教育,是尊重学生在性格、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摈弃“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用升学与否来衡量学生是否成才,尊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李镇西老师这样说:“在我的心目中,‘民主’是学生观,‘科学’是教育观,‘个性’是人才观。”
李老师无疑是优秀的教师,优秀的班主任,是教师这一行业中的楷模。作为他的学生该是幸福的,他也真正践行了“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他是素质教育的先行者,他的“未来班”中的学生是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受惠者。然而,时间又过去了20年,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是怎样的呢?
2006年9月1日,新《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将素质教育上升为法律规定,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全社会必须遵守的准则。就我个人而言,我应该算是新世纪教育、义务教育、素质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但我读完《爱心与教育》之后竟不由感慨“要是我的中学时期也有这样一位班主任该多好啊”。其实我的班主任也很好,尽心尽职,“传道授业解惑”,但很少找我们谈心,且交谈的时候我都比较拘谨。我没有做过统计,但平时与同学的聊天中也能感受到她们的与我相似的中学生涯:背书、刷题、考试,如此循环往复。我并不是对中国的素质教育没有信心,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确实是需要时间的,更何况教育的背后还有深层次的经济社会原因。
在三年多的课题研究中, 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和要求为指导, 以环境创设为抓手, 充分利用艺术环境积极开展幼儿的艺术创作活动, 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让幼儿在形式多样的创作活动中获得和积累审美体验, 充分享受自我创作的乐趣, 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艺术环境, 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家、美国学者加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自己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而获得能力的过程。”幼儿经常处在一个赏心悦目、丰富多彩的艺术环境中, 就会引起对美好事物的兴趣, 产生敏锐的感知, 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欣赏活动的欲望和兴趣。为此, 我们从环境的艺术性、互动性、实效性着手, 努力创设丰富的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
1. 环境创设要体现生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课题开展以来, 我们在幼儿生活、学习的环境里, 选择了源于幼儿生活、贴近幼儿生活、能够激发幼儿艺术兴趣的题材来创设幼儿环境。教师用灵巧的双手制作了形象可爱、符合幼儿审美兴趣的儿童画、窗花、剪纸等, 在宽阔走廊的玻璃上, 贴上身穿各民族服饰的娃娃、四季分明的花鸟、惟妙惟肖的动物等;在大厅和楼梯等处张贴了世界名画、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造型、典型的西洋民族乐器图案等, 吊挂着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制作的艺术小挂件;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地方, 图文并茂地展示着各种良好生活习惯的图例;走进幼儿活动室, 教师已将幼儿带来的各种喜爱的物品进行了精心的加工和再造装饰, 有序地分类摆放, 每个角落被充分利用起来, 和墙面布置相映生辉, 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2. 环境创设要体现互动性
我们在环境创设中, 注重幼儿与环境的互动, 尽可能地让幼儿积极地参与进来。为此, 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自然环境, 引导幼儿利用早上来园、课间活动以及晚上放学后的时间, 去观察这些树木、花朵有什么变化。每当树上的花朵盛开时, 幼儿就会三五成群地来到树下进行观察, 并拿起画笔作画, 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教师也会用摄像机等拍录下五彩缤纷、姿态优美的花朵。在我园的电视台里, 教师按照花开的顺序给幼儿进行回放。此时, 幼儿能惊奇地发现, 这些花开放的时间有先有后:春季广玉兰是先开白花后长叶, 红茶花比海棠花开得早, 粉色的樱桃花在海棠花后面绽放。幼儿由此了解了这些花卉的知识, 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变化, 体验了大自然的美妙。
3. 环境创设要体现实效性
要发挥环境在艺术领域的教育作用, 除了向幼儿提供各种审美的艺术信息外, 更重要的是能有利于教育的实施和呈现幼儿的艺术成就。因此, 我园教师一方面尝试与教学的主题有机地相结合, 在布置“主题墙”时, 大家将以往教师全面包办的做法改成只向幼儿提供背景画面, 把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自己制作的作品张贴上去;游戏长廊里, 挂着小组集体完成的花纸伞。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班级的走廊墙面等处, 设置幼儿作品工作室、作品栏目等, 以张扬幼儿的艺术成就, 让幼儿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如, 我们在活动区域摆放着幼儿自制的游戏材料, 为幼儿提供展示的平台。在放学后家长来园接孩子时或在家长来园观摩教学活动时, 不时能看到幼儿拉着大人来到自己的作品边, 自豪地介绍着。又如, 小舞台里幼儿穿着用废报纸、彩色皱纹纸制作的服饰, 男孩子头戴用挂历纸制作的各式时装帽, 女孩子带着用包装袋制作的各色头套, 随着音乐旋律像模像样地走着时装步, 跳着充满异国风味的曼妙舞步。
二、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学前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 如, 美术大体上经过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等几个主要阶段, 即3岁前的婴幼儿喜欢用笔随意涂画, 属于涂鸦期;3岁左右的幼儿进入象征期, 开始能用初步掌握的技能表现经验;4岁左右的幼儿开始进入形象期, 能有意识地用画笔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等。虽然幼儿的技能技巧还很幼稚, 属于初始阶段。但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 幼儿的想象、创造力非常丰富, 他们对色彩的大胆运用也不受常规的束缚, 且幼儿个性化创意的绘画、童真的形体动作、创编的歌词等, 都是成人无法比拟的, 甚至能让一些大师级的艺术家为之感叹不已。对此, 毕加索曾经说:“学会像6岁孩子一样作画, 用了我一生的时间。”因而, 我们把艺术创作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1. 艺术创作活动内容源于生活, 贴近生活, 且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深刻地指出:“艺术的特征就在于把客观存在 (事物) 所显现的作为真实的东西来了解和表现。”对于幼儿而言, 属于他们的童趣生活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为此, 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教育的需要, 每学期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活动内容, 让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如, 在“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中, 通过组织幼儿散步、郊游等活动, 让幼儿自主“寻找春姑娘”, 幼儿从气候的变化到花草树木的生长, 到小动物的生活, 到保护大自然, 这个过程是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 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教师则不失时机地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 提供相关的乐曲、作画材料等, 让幼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绘画作品等充分表达自己的想象。又如, 在“美丽的小鱼”活动中, 虽然教师提供的材料都是幼儿常见的, 并不新颖特别, 但幼儿的创意一个又一个, 有的说应清理河道, 有的讲该种些水草, 有的说要放些鹅卵石, 幼儿仿佛身临其境, 大胆构思创作的欲望被充分地激发了起来。在主题活动中, 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 剪剪、贴贴、画画、折折, 制作出一幅幅稚嫩而又富有童趣的手工作品。活动结束后, 教师把幼儿创作的作品进行剪辑、编排、装饰, 展示在教室里, 让幼儿体验创作所带来的快感, 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通过多样的艺术手法, 展露幼儿对美的感悟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的兴趣。”歌曲、律动、舞蹈、节奏乐等音乐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也是幼儿接触最广泛、最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形式。色彩鲜艳的油画棒能一下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激起他们想画画的欲望, 水粉、水墨画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毛笔蘸颜料作画既快又省, 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而手工制作既能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又能锻炼手的小肌肉群能力的发展。在三年多的实践探索中, 我们针对大中小不同年龄幼儿的艺术基础, 分别选择有音乐、美术特长的教师担任音乐、美术课题研究实践班的班主任, 并让家长协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班级, 教师则结合平时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相应的艺术创作活动。如, 在大班“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中, 我们设计了“古诗新唱”的系列音乐教学活动, 幼儿在黄梅戏曲调的伴奏下, 学会演唱古诗《咏春》, 并掌握了一些黄梅戏小生、花旦的舞蹈动作。在此基础上, 再让幼儿用已会的古诗替换演唱, 并根据所唱古诗的内容创编舞蹈动作。又如, 在“美丽的春天”主题背景下的美术系列活动中, 我们提供墨汁和不同色彩的颜料, 引导幼儿用学到的水墨画技法画出自己在春天观察到的花鸟、树木, 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创作热情, 引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美妙春光的感悟。
3. 提供多种表达途径, 给予幼儿创作展示的舞台
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 我们每学期都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给每个幼儿展示的舞台, 除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表演活动、设置“幼儿作品栏”、张贴每个幼儿的作品外, 我园每学期都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 举办艺术教育展示活动。如, 2007年下半年, 幼儿园音乐、美术、语言课题研究小组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尝试探索艺术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形式, 以“迎奥运、迎圣诞、迎新年”为主题设计了“绿色奥运”“爱心涌动”“欢乐满怀”“大一岁”等艺术教育活动。在活动的策划、开展过程中, 注重了从不同的层面提供幼儿人人参与表现的平台, 让每个幼儿都能享受、体验艺术的魅力, 并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要, 发现、挖掘每个幼儿的艺术潜能。每年六月底, 我园在开明大戏院举行隆重的大班毕业典礼, 让大班的每个孩子站在大舞台上表演, 同时在影剧院大门口举办幼儿绘画作品展示。此外, 我们还利用节日, 不定期地组织幼儿参加社区大型活动, 表演节目。幼儿有了这番展示的经历, 都会老练许多, 且更加自信。
4. 教师的评价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审美品位
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关于“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 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的精神和要求,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我园教师十分重视发挥师幼互动、幼儿间互动的评价作用。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评价时, 注重让幼儿获得更多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对他人艺术活动、艺术作品表达出自己观点的机会。在活动中, 我园教师注重鼓励幼儿充分地自由创作, 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使之体验自己表达和创作的乐趣。例如, 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观察到幼儿的画面内容不丰富或色彩不鲜艳时, 会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以幼儿的语气说出自己的想法,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从而帮助他们打开思路, 丰富作品的内容。我园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分享各自的作品, 逐步引导幼儿从一般知觉向审美知觉发展, 让幼儿之间相互欣赏、交流,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我园教师还注重将幼儿成功的作品、积极的行为表现直观、形象地再现给幼儿, 并给予充分的肯定。每次教学活动结束, 教师会将每个幼儿的作品都展示出来, 以增强孩子的成就感, 使每个幼儿从教师的肯定中得到心理上的充分满足。
总之, 在课题的研究中, 我们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 开展各种丰富的艺术创作, 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并针对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 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与喜悦, 使其在原有水平上都有相应的提高。三年里, 许多幼儿充满自信, 纷纷参加了由文艺单位、电视台组织的各种幼儿才艺大赛, 并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其中1名幼儿表演的节目《小春香》, 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期间, 应邀参加由中国舞蹈协会、深圳市文化局、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的“庆回归少儿舞蹈大联欢暨新苗嘉年华”的演出, 1名幼儿在苏州电视台的故事会栏目中多次担任小演员, 频频出镜, 并荣获2008年度《故事会》“最具期待奖”。1名幼儿被选上星光无限才艺广告片的拍摄, 每年各年龄组幼儿的精彩舞蹈表演都能得到同行和家长的普遍好评。2009年8月我园大班幼儿表演的舞蹈《学习雷锋好榜样》, 参加了沧浪区隆重的“军民鱼水情”大型文艺表演。百余名幼儿获得了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证书和全国“育儿杯”儿童书画大赛金、银、铜奖。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 我们根据教师的特长, 分别成立了美术、音乐、语言等课题研究小组, 让骨干教师领题, 带领一班人研究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的取材、方法和途径。幼儿园积累了一些美术、音乐教学的教案与计划, 初步形成了一些艺术方面的园本特色课程。与此同时, 我园开展的艺术特色教育也得到了社会与家长的认可和好评, 一些文艺、体育团体慕名前来我园挑选培养苗子, 5名幼儿被录取平江实验学校的小学艺术班。2008年苏州评弹团周明华副团长在百忙之中来到我园, 教幼儿讲苏州话、唱苏州话儿歌、用苏州话学讲故事。在奥运会召开前夕, 苏州的民间艺人在我园展示了新创作的2008厘米奥运剪纸长卷, 教幼儿剪各种造型的福娃。苏州电视台、人民网等多家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摘要: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教师要从环境的艺术性、互动性、实效性着手, 努力创设丰富的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所开展艺术创作活动的内容要源于生活, 贴近生活, 且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在开展创作活动中, 教师要通过多样的艺术手法, 展露幼儿对美的感悟, 要提供多种表达途径, 给予幼儿创作展示的舞台。不仅如此, 教师还要十分重视发挥师幼间互动、幼儿间互动的评价作用, 以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使之体验自己表达和创作的乐趣, 逐步引导幼儿从一般知觉向审美知觉发展。
该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本书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大奖、冰心图书大奖、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科研成果一等奖,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拒道传播,时至今日,因为广大教师的追捧,《爱心与教育》已成为教育新经典。
李镇西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李老师爱的回报,让成千上万的读者一教授、学者、学生及其家长感动流泪。李老师所到之处,总有很多风尘仆仆朝圣般赶来听他讲座的教师和学生。很多教师读了本书后,深为震撼和自省,从此改变了态度,因而改变了人生。
学生汪斌的父亲执意留下一筐鸡蛋感谢李老师对儿子的关爱,李老师每天用小煤油炉煮上一个鸡蛋给汪斌送去。家境困难而品学兼优的宁玮善良节俭,李老师送钱给她补充营养。在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后,宁玮情绪波动很大,李老师一直鼓励她,八年如一日的通信,电话联络,成为宁玮成功人生的最大动力。父亲病逝,家庭欠债的伍建有了辍学的念头,李老师支持同学们给他捐款捐物。假期,李老师带着学生步行三十多里山路,来到伍建劳作的田头。齐声大喊:“伍—建—你—好!”伍建泪水长流。李老师教育“后进生”万同转化的过程,更像一个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关于教师的感人事迹,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位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这样地对待一个学生,难!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在万同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差生要转化有多不容易,而一位老师,要帮助一位差生转化又是多么的困难。老师不仅仅需要智慧,更多的是耐心,爱心来感化和帮助学生。看过很多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伟大教师,而当初我们读免费师范生,很羞愧地说,大部分原因是为了逃避找工作的压力,真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程度并不高。三年大学,渐渐地被影响,习惯。对这份事业有所向往。但扪心自问,依然没有达到像校友汪精全或很多山区支教的教师那么伟大去奉献自己。只想说要向李镇西老师那样有耐心,有爱心去帮助每一位学生。相信只要付出努力,朽木是可雕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任务是帮助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他们也是我们的孩子。
然而教育,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这一点,镇西师多年以前就意识到了。所以,在爱心的背后,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甚至有对学生必要的惩罚。而镇西师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更使得镇西师的思考超出一般成功教师,而进入到了对教育本质,特别是德育本质的思考。镇西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而这份爱总觉得与其他人爱有所不同。很多老师总会表达出一种师长的态度,居高临下的教育,感觉到为人师者深藏骨髓的那一份道德优越感,并非学生所喜欢的。而镇西师却说,学生的心灵往往要比教师纯洁得多,学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师,我也非常赞成这一说法,天
真烂漫的孩子是最纯真无邪的。镇西师的爱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爱,发自内心的爱,不含任何杂质的爱,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读了十几年书,也没有享受过这份民主的待遇。记得高二时写品行建设自己在本子上写了要求师生之间民主平等。老师大发雷霆说要民主回家民主去学校没有。当时很是心寒,我们课本上的理论难道只是说说而已么,这也属于教育的矛盾吧。 看镇西师写的书,心灵上找到一种共鸣。起码即将进入教育行业的我,会学着贯彻民主政策,学生心服了,才会有好的收获。老师才能享受教育,这样的双赢,是最大的获益。镇西师就是这样的获益者,文中难免流露出为人师表有所收获的幸福。却并没有流露出一种功成名就的感觉,没有流露出对学生施过恩德的那种隐隐的得意,而是不断地感谢,感谢学生,感谢编辑,感谢同事,感谢同学,感谢一切帮助过他的人,正是这一份做人的态度,使镇西师的生命有了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书法艺术,汉字,审美情趣
开展书法艺术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 从而使其具备娴熟美观的汉字书写能力, 循序渐进地养成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 是我炎黄子孙的基本民族素养, 更是当前素质教育课改的主要方向之一。
书法艺术教育与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字作为书法的载体, 其构成元素可以纵横组合, 万般交错。从而形成了丰富的, 鲜明的汉字形态。所以汉字这个包含着特殊文化因子的符号从出现那天起, 就蕴涵着无与伦比的灵动之美、形体之美、意向之美、点线之美及空间之美。著名美学评论家宗白华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最原始的文字就具有美的特点。汉字在创造开始, 就在走着实用与艺术美的合一方向, 中国汉字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 基本停留在符号图案阶段, 而汉字则成为表达中华民族美感的工具。”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也曾有言“汉字以空间广阔, 无穷的结构之美而使线条得到自然之美的重组, 不但可以随心变化、屡屡创新, 还可在线条的复杂形态美之外追求汉字的意境之美, 使书法产生更丰富的美感。”他还说“书法艺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能‘恢扩才情, 酝酿学问’”这都告诉我们, 可以借助书法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汉字的书写过程, 是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过程。“审美欲望是人基本欲望的高级阶段。人的欲望和需求是审美的心理动力”在审美的过程当中, 主动的推敲和探索是艺术鉴赏的主要表现。中国汉字是形象文字, 每个不同的汉字都有其特殊的“形”, 要把字写得准确美观, 除了掌握汉字的基本构字规律外, 洞察力也尤为重要, 如笔画的方向及长短、组块的布局及大小、结构的重心及疏密, 形位的错让和体势的放收等。书写之前要仔细观察, 把握特点, 妥善布置, 这个操作过程就是审美能力的提升过程。字写得准确端正、整洁美观, 就会出现赏心悦目的书写效果。学生在书写的时候, 尤其在大庭广众前希望大显身手之, 这时往往能表现出积极地“寻奇”、“寻新”、“寻佳”的心理状态, 并且在“寻佳”心理的支配下, 会产生连贯的“寻最”审美心理。这种积极的心理深化了审美心理, 深化了心理创新潜能。李岚清说:“学校应高度重视美育, 通过美育塑造人格, 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必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那种以教化手段教育学生的时代早已淘汰, 未来的新世纪要用美去美化人们的心灵, 净化人们的心灵, 在美的欣赏及鉴定中提升自己, 完善自我的人格。”美育的范畴很深很广, 学科复杂繁多, 但是艺术互通。书法教育要达到有效地提升学生整体的审美水平,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学会观察, 培养审美感受力
我国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到“察之者尚精, 拟之者贵似”, 由此可见学会观察在书法学习中非常重要, 它是学生规范、准确、娴熟、漂亮地写好汉字的基础。教学实践当中, 我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汉字的组成部分, 笔画特点, 笔画顺序, 字形结构及汉字的笔意, 以保证学生在练习中能够做到书写准确、美观, 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方块汉字的形式之美, 能够在笔意中体会书法的意境之美。既有“肥不露肉, 瘦不露骨”, 又有“丰腴雄伟, 体态端庄”, 更有“风神峭劲, 清秀挺隽”。
二、深入欣赏, 提高审美鉴赏力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书法艺术瑰宝。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 我让学生欣赏了大量的商契文, 周鼎文, 秦篆文, 汉隶, 魏碑, 晋帖、唐楷, 宋行等图片, 让学生对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 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演变有初步的了解。接着在课堂上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分析为学生准备临摹的优秀范帖, 让学生理解点画力量之美, 字形之结构的变化之美, 汉字的组合的统一之美。通过反复长期地对优秀书法作品的看、读、想, 学生就会有新的发现, 新的感悟, 新的提高。在范作演示方面, 教师现场示范尤为重要, 它是书法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一直坚持一课一示范的教学习惯, 通过长期的课堂示范, 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了汉字的笔画特点, 用笔方法, 结构处理, 章法布局及创作方法,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三、大胆实践, 形成审美创造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带来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增强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在长期的教学当中, 我发现学生由于年龄小, 爱玩好比, 有强烈的好胜心及荣誉感。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 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书法类比赛, 鼓励他们大胆创作, 实践, 参与。在学校内我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硬笔书法与软笔书法比赛, 并设置不同的等奖, 一定程度生扩大获奖比例, 提高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及书法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这样的活动, 不但学生的好胜心得到了满足, 又增强了他们对书法的热爱之情。我还积极辅导小学书法班的学生参加各类书法比赛, 在“华夏杯”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大赛中, 我辅导的三十多名学生中,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三名, 三等奖十一名, 剩余学生全部获得了优秀奖。近年来我辅导的学生中, 有170 多人次获得全国级奖励, 奖励是对学生极大的鼓舞, 同时也使其他学生产生了勤奋努力的强大动力。
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练习书法的动力, 我在班级教室学习园地里设立书法展示区, 有计划地展示优秀书法作业, 这样不但推动了学生书法学习的积极性, 也让全班学生通过优秀的书法作业得到审美与启发。
千载之沧桑, 百代之磨练。中国书法艺术用它古朴的甲骨、雄浑的篆书、优雅的隶书、清秀的楷书、潇洒的行书、灵动的草书, 孕育了东方文化, 征服了世界的眼睛。它不愧为华夏神州的宝贵财富, 世界艺术的精彩篇章!我坚信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 勤奋的学子们一定会领略到汉字的点画之美, 体悟到书法艺术的神秘魅力, 提高自己的书法艺术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书法美学》陈振濂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2]《书法审美感悟》邓清远著贵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玫瑰与教育》其实是窦桂梅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集。在这本书中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的种种反思。该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谈与忧患”写的是一些关于教育体制、名家教育思想和自己的教育随想;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写的自然是一些语文课堂教学的故事;第三辑“日本教育管窥”介绍了自己在日本一些学校的见闻;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选登了窦老师写的一些读书笔记。与其他一些书籍相比,里面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理念论述,而是娓娓道来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在读窦桂梅老师的自序时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她在自序中告诉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挤”时间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要立足课堂——读有字的书,也读无字的书,即“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并且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心得。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自己不断与宁静的自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自己不断接受理智的自我批判,让实践的自己不断接受理论的自我省察。这样才是逼迫自己坚持实践,勤于阅读,深入思考的的强劲动力,是一种让我们反思着的存在。”在序中她也说到:“当我开始真正写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文字是那么笨拙,有时心里的感受很强烈,可倾吐出来的文字却很‘蹩脚’。往往不自觉地把别人的一些话,当成自己文章中的内容。后来读到鲁迅称自己的文字是‘硬写’出来的,心里这才颇感安慰;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漫长的、艰苦的修炼。”
教育与人生读书笔记1
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对书中的第五章《新教育的儿童课程》感触颇深。他所倡导的“晨诵、午读、暮省”是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
1、晨诵——与黎明共舞 唤醒生命
晨诵,在生命的黎明,你让儿童吟诵什么?前几十年儿童晨间机械地背诵课文的晨读,引发了极大多数人的反对,然后,读经运动,英语晨读等替代性课程便应运而生。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说,晨诵不是背诵而是朗诵,或者说是美诵。在朗诵的时候去感受祖国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去领略诗歌中蕴含的美好情感,从而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自信心,或者说得更单纯一点,就是带给孩子一个好心情,让孩子能满怀激情地投入一天的学习。晨诵课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感染”,当我们要带给孩子一首诗的时候,首先要找到诗歌与自己生命体验最为接近的切入点,把诗歌编织在自己的生命中,让它成为自己的诗,这样的话或许你的普通话不是很过关,或许你的朗诵技巧也不是很高超,但是你朗诵出来的诗情一定是最真。然后带着这样的生命体验把这首诗读给孩子听,去感染孩子,进而再去帮助孩子寻找贴近他们生命的切入点,也就是与孩子当下的生命结合。所以,新教育实验开发的晨诵,是一个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的复合课程。词句优美、儿童在吟诵时可以感受与理解、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这是新教育晨诵的三个基本特点。在我们自己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经典读本》作为晨诵的素材。
2、午读——阅读属于自己的童年书籍
一本丰富的书,永远不可能把它读透,无法把任何问题都解决。午读最大的作用,是为孩子的精神世界提供丰富的智力背景。孩子读书的时候,很多主题会被他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当他在生活中遭遇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会想起这些经历,从而做出最为正确的决策。关于这一点我们不难做到,我们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图书角,我们可以好好利用。可以让每一位孩子捐一本书,中午课前时间让孩子们读读课外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精彩的词句、段落摘抄在午读摘抄本上,之后反复琢磨、体味,为写作积累素材,达到了让经典走进学生记忆,流淌到笔尖的效果。美丽的童书伴随着师生一路欢歌一路笑语,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孩子们的心灵,滋润着孩子们的童年,呵护孩子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和勇气。
3、暮省——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一个学期下来部分孩子们的写作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拉进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早晨,天真纯洁的儿童诗,为同学们开启黎明的歌喉;中午,同学们畅游书海,采集书中甜蜜的花粉;傍晚,同学们通过日记、读书抄报、读书心得、读写绘、汇编诗集等等作品,反思一天的学习、生活,留下暮省的足迹。
“晨诵—午读—暮省”,是一种新的学校教育方式,也是一种儿童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一种师生交往的生活,一种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新生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师生关系改变了,老师学会了鼓励欣赏,学会了关注发现,学会了做教育。孩子们在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快乐,得到了改变。作为一种新方式,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试着去运用,并不断在运用中得到新发现。
总之,通过晨诵、午读、暮省,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开辟一条让生命更为丰富、更为精彩的道路;我们要努力播撒阅读的种子,唤醒每个孩子心灵中的美好与神奇;我们要努力去做这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当然这条路上将布满荆棘,可我有信心带领孩子们走上另一条享受的读书之路。
教育与人生读书笔记2
前一段时间有幸读了《新教育》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身为教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待我们的学生认真审题呢?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在备课时候充分把握了教材。熟悉了教学内容,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应是学习的方法。如果教师在每次读题时能做到读两遍、三遍,指导学生如何来读题。
读完此书后让我不禁感觉到拥有一名好教师的思想,能指导我们不断地开拓自己的事业,努力地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完善。但思想、主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拿来”之后也要善于与时俱进,并且在长期实践基础上进行艰苦卓绝的思考。你想关于教学研究,怎么去选择一个课题?怎么去定位,我觉得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我打算利用寒假的时间再去读几本关于类似的书来提升一下自己。
书中讲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对照这里提到的要求,我身为一名教师,觉得离理想的教师的距离很大。其中有很多要学习。这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遇到挫折不气馁,要总结失败的原因。要完全做到书中所讲的八点,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只要有这方面的意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会慢慢向理想的教师靠拢,缩小其间的差距。
不过在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极有爱心的教师。因为爱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教师爱学生,一个佷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学生。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有人可能认为潜能是要靠练习来挖掘,而我认为孩子的潜能要靠爱来挖掘。我爱我的学生,常会有这样的一个念头:某一天一个学生割破了手,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儿子,要是自己的儿子割破了手,我会怎么样?接下来的一切事情都很自然,学生也觉得你真的是很关心他。以后不管他在学习还是生活上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他都会找你诉说。师生关系的融洽,正是你首先付出了爱。所以说只要肯爱学生,就会换来更多的爱。
教育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轻者就此一撅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现在的学生普遍在家里被父母长辈溺爱惯了,接受信息的途径非常多而新潮,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第一阶段的逆反心理很强,经不起教师的批评和责骂。所以只有尊重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人格,才能拥有一群灿烂的健康向上的学生,也才能为学生所尊重。
教师爱学生,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对于个别学生总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认真至少是不重视学习的学生。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别的原因,可能是客观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作业不会做。也可能是作业量超出了他能负荷的范围……。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时时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赢得尊重,赢得信任。
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是“为了一切的人”,而不是“为了每位学生”。这里的“一切的人”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师、校长、父母和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人。新教育实验的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主要通过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师的科研范式来实现这一目的。在我看来,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我认为,在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努力做到一下几点: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首先做到。比如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等等,我们老师就要首先做到,才能要求学生阅读、写作、演讲、关心社会。教师要为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论语·子路》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教给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学会如何对待未来、对待工作、对待社会、对待学习、对待他人、对待自己。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回想我的教育经历,我的老师们教给我的很多东西都一生受用,譬如守时。
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要特别注意的是是“影响”,而不是改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我,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共同体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向学生学习。“三人行,必有吾师。”学习他们的纯真善良、充满活力,学习他们的坚持和较真,学习他们敢于提出质疑……
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我会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这就是师德!这就是师魂!
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
我们一起行动,一起坚持,一起成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创造。
教育与人生读书笔记3
寒假里,我在校领导及同事的推荐下读了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的教育文集中的《新教育之梦》。一卷在手,读后真是受益匪浅。将近五百页的文字,分为六大部分。分别记载了朱永新的教育随感。我很佩服这位专家能有这么执着的精神对待他的教育事业,并且在自己的事业中有着丰厚的建树。读过他的文章,让我有种愧疚,没有理想的目标和动力实在不能称得上有为青年,况且现在我还年轻,漫漫人生长路要走,我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新教育之梦》为我们讲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以下几个纬度:
一是对待未来的态度。二是对待工作的态度。三是对待社会的态度。四是对待学习的态度。五是对待他人的态度。六是对待自己的态度。
在这几个态度中,我觉得对他人的态度与对自己的态度同样重要。一个人能否与他人和谐相处,能否具有优良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否受到同事与朋友的尊重和爱戴,能否主动帮助别人,理解别人,是否具有积极的交往态度的体现。而对待自己是否又有自信,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把握各种机会锻炼自己也是是否具有积极的自我能力的体现。如果我们能在教育过程中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有了如下体会:
1、在教育教学上,我们不应过分执着于某一种观念,而应发挥我们的创新精神,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来进行整体思考,各个突破。着力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2、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情商的培养,而不仅仅只是开发学生的智商。事实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情对的成长、发展能起更大的推动作用。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只顾及到自己的感受,而不能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应该深入学生的心理,真正了解学生的感受,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得处理师生互动关系。
4、生活中的故事很多,以教育为主题的故事更是叫我们眼见不鲜。我们已经变的麻木,如果我们能把“它”一一记录下来,在闲暇时拿出来翻翻,不又是别有一番一会。
5、生活如同一本书,其中蕴涵着不少的哲理和启示。我们应该多加观察,多加思考,从中得些人生的蕴涵,这不仅是一种知识的获得,更是一种人性的修养。
教育与人生读书笔记4
《爱的教育》的作者亚米契斯,是意大利著名作家。《爱的教育》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日记体小说,这部小说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以充满儿童情趣的幽默语言,记录了孩子们在整整一年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全书故事简单,风格朴素,感情浓烈,展现了一幅幅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的动人画面,是19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10本小说之一。
小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刚刚上三年级的学生,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家庭。他学习勤奋努力,待人诚挚友善,安利柯的父亲是位工程师,家里的条件也算是小康,他的父母都是乐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导安利柯要帮助穷人和有困难的人。有一次母亲带着安利柯去帮助一对贫穷母子,没想到他们正是安利柯的同学克洛西和他的母亲。
安利柯的身边有着一群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的同学。班长代洛西是个热忱的孩子,当他得知克洛西的父亲是服刑回来的人时,为了不伤同学的自尊心,他小心翼翼地保守着这个秘密。当面对克洛西的父亲的时候,代洛西真挚的话使这个曾经失足的人感到了人间的真情,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气。安利柯最敬佩的同学是卡隆,这个火车司机的儿子具有高尚的心灵,面对被欺负的弱小者他常常会挺身相助。绅士的儿子诺比斯和卖炭人的儿子贝谛为一点儿小事吵架,在开明的家长的教育引导下,两个孩子反而成了亲密的同桌。同学克洛西的父亲因过失杀人入狱,克洛西的母亲靠沿街卖菜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不论怎样困苦,母亲都要让克洛西去上学。朱利亚为了帮助父亲抄写公文而累坏了身体,面对父亲的责怪和家人的不理解,朱利亚忍受了下来,并坚持帮助父亲抄写公文。当父亲终于明白儿子为何身体每况愈下,学习成绩直线滑坡时,父子俩痛哭着抱在一起。波莱科西以加倍的用功和非凡的孝心,得到了一枚奖章,他的这份荣誉令父亲幡然醒悟,从此改过自新,成为一名勤奋的好铁匠。
安利柯的老校长是一位和蔼的老人,他的儿子当志愿兵不幸牺牲后,校长常常带着学生去看路过的军队,向军旗行礼,教导孩子们要爱国。
毕业时,安利柯好他的同学们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己的老师和校长,心中充满了无限敬佩与感激之情。父亲也特意带安利柯乘火车去探望自己44年前的小学老师,给他上了一堂“尊敬师长”的好课。
正如其书名所暗示的,《爱的教育》宣扬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爱。一个三年级学生在一个学年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以及对祖国的爱,使人读起来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全书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无不包含一个“爱”字。这个生生不息的神圣字眼,虽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惊心动魄,却总让人怦然心动,甚至泪流满面,提醒人们学会用一种温暖的眼光看世界。这本书也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即期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友爱。
《爱的教育》蕴含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出素质教育的根基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教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在全书中我们看到,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在道德上坚持高的标准和要求,在个性上允许孩子自由发展。安利柯有一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亚米契斯的教育思想也体现在这个小小的细节中。
教育与人生读书笔记5
这些天,我如饥似渴地读完了一本书——《爱的教育》。这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一本日记体小说,写的是三年级学生安利柯在一学年十个月中的生活,字里行间饱含朋友、家人、师生之间的深厚的情谊、对于国家崇高的爱。每读一个故事,我就像得到了装满爱的拥抱,温暖了我的心。
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卖炭者与绅士》这一个故事了。
这个故事讲了绅士儿子法琵斯与卖炭者儿子培谛起了矛盾,法琵斯自认为父亲是上等人,很是骄傲,明明知道自己理亏,却恶毒地说:“你父亲是个叫花子!”法琵斯父亲知道这件事后,便把儿子拉到培谛身边,命令儿子:“快道歉!”卖炭者想阻止,绅士不允许,逼着儿子支支吾吾向卖炭者道了歉,并且让老师安排儿子与培谛坐在一起。
看似很简单的故事内容,却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穷苦百姓也是人,也该得到爱与尊重。绅士正是那样的人,他也要求自己的孩子成为那样的人,不管高低贵贱,尊重别人是起码的礼貌。
生活中也有许多像这个绅士这样尊重他人的表现。我就听到过发生在我们周边的真实的故事:在天台至街头的一辆车上,有位六七十岁的婆婆因为身体不适,坐不惯汽车,中途呕吐了。由于无法打开车窗,老人家吐在了车内,坐在一旁的小女孩默默的照顾婆婆,直到婆婆先行下车。最后离去时,小女孩还将车座及地板上的赃物擦拭干净。
我看到报道后,心想:这不就是我们从课本里学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吗?爱,这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字眼,爱就像空气,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婆婆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小女孩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
这位与我仿佛年纪的女孩,在哪个时刻,给予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婆婆那么多的帮助和足够的尊重,真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想,她的故事,也有资格写进《爱的教育》。
教育与人生读书笔记6
读了《爱的教育》受到了爱是心的呼唤,是人间的春风,师爱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爱的越深,奉献得越多,正如一首歌所唱“有爱的世界生命之花处处开放,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教师献给学生的是自己的知识、智慧、时间、精力,我们所期盼的只是学生早日成长、成才,这种爱是高尚的,纯正的。
读完《爱的教育》第一感触,那就是——爱。
这本书采用的是日记的形式,讲述的是一个叫恩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记录了他四年级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所见所闻,这本书说了恩利柯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也向大家介绍了他的伙伴们:勇敢的贝蒂,正直的卡隆、刻苦学习的克洛西、爱慕虚荣的瓦梯尼、敢于认错的卡洛斐、受父亲虐待的泼来可西、傲慢的诺卑斯、于助人的西西洛等等。
其中我最喜欢“父子情深”这个感人的故事,故事内容主要是写小学生朱里奥瞒着父亲每晚帮他抄写公文,语言朴实,叙述平实,但朱里奥的懂事与孝顺却打动了我。朱里奥是贫困人家的长子,父亲在铁路上工作但工资很低,他除了正常的公事外,还常常联系一些公文来抄写,每晚,他都要用正规字体抄写几百份公文到深夜。朱里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每晚12点过后看父亲上床,就悄悄走进工作间,模仿父亲的笔记开始抄写,就这样一连写了好几夜,父亲却一直没有发现。但朱里奥由于过度劳累和缺乏睡眠,导致他的成绩直线下滑。父亲很是生气,但朱里奥一直没说出真相。终于有一晚,朱里奥在抄写时无意碰落一本书,惊醒了父亲,父亲明白一切,心中充满无限怜爱和懊悔,他抱住朱里奥的头呜咽起来。多么可敬的精神!多么懂事的朱里奥!多么感人肺腑的故事!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为了帮家里减轻家里挣钱的负担。面对父亲的责骂,他有多少次想把真相说出口,可他没有,就连父亲责骂他,他也毫无怨言,多么难得可贵!要换成我,肯定受不了,试想一下,要是自己的努力,却换来责骂,那该有多委屈呀!谁希望一向宠爱自己的父亲因莫须有的“罪名”而讨厌自己呢?朱里奥的沉默与体谅,实在让我感到!
有时,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人爱自己。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一切,便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爱自己,也会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
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会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你会发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的爱的人生。
【教育的情趣与艺术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低年级语文情趣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11-29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精彩读书笔记06-03
培养健康的情趣爱好06-05
情趣词语的解释及造句07-01
民主主义与教育 读书笔记11-27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07-26
课堂充满情趣11-09
语文教学情趣化06-21
情趣英语活动实施方案09-12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情趣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