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验收流程

2022-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土地整治项目验收流程

盘锦市建设项目竣工土地验收工作探讨

【摘要】2012年9月10日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以盘政办发[2012]31号文件下发《关于落实建设项目竣工用地验收制度的通知》,标志着盘锦市建设项目竣工用地验收制度正式建立和全面实施。本文对盘锦市建设项目竣工土地验收工作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詞】盘锦市;建设项目竣工土地验收;成效;问题;建议

一、土地验收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2012年9月10日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以盘政办发[2012]31号文件下发《关于落实建设项目竣工用地验收制度的通知》,标志着我市建设项目竣工用地验收制度正式建立和全面实施。该制度的下发实施,使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有了一个总抓手,促使批后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彻底解决在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土地证》发放后对土地使用者无制约手段的被动局面;对规范依法用地行为,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力促进批后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具体表现在:

1)可以有效防止建设单位越界移位建设而产生土地权属纠纷及违法占地问题;

2)可以督促建设单位尽快开工,按时竣工,预防闲置土地的产生;

3)可防止工业用地项目不按投资强度建设或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

4)可以防止建设单位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和容积率及建筑密度而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

5)可以大大提高土地使用者履行合同的自觉性。现在,土地使用者不能按照合同约定时间开工、竣工的,大都能主动提出延期开工、延期竣工申请,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

6)办理转让、抵押、变更登记手续的用地单位,只要在土地验收时发现存在违规违约行为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再予以办理。因此,土地验收制度不但是开展批后监管工作的总抓手,还是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有力手段。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土地验收制度颁布实施以来,尽管各县区为能有效的贯彻执行这一制度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土地验收工作得以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起来,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重审批轻监管的思想普遍存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思想意识在部分地方领导和用地单位中,还没有真正的树立起来。由于现行建设用地审批方式和职能分工,各级各部门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用地审批上,而且又一味的强调供地率,造成了土地批后监管难以有效开展。

2、部门之间配合协调不够,造成了土地验收制度难以有效贯彻实施。例如:《土地验收制度》规定,“对已纳入用地验收范围的建设项目,未经国土资源部门用地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但是,调查发现,有的地方的部分建设项目没有经过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验收,建设部门就直接办理了竣工验收,严重违反了《土地验收制度》中的有关规定,使得《土地验收制度》很难有效贯彻执行。

3、分期验收难以进行。对于一次性出让面积较大、投资额较多的房地产项目,开发商采取了分期建设。同时,为了加快资金回笼,开发商申请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分期验收。对此,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很难像规划管理部门那样进行单体验收,因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土地检查验收的依据是土地出让合同,而合同只有一个,所以分期验收就缺乏了依据,难以准确有效的实施。

4、工业项目竣工土地检查验收工作还没有全面开展起来。究其原因是因为工业项目在拿到土地证后,再也没有了制约它的措施和手段。而且有的工业项目开工建设,靠的是行政干预,项目竣工后才补办相关手续,因而土地检查核验工作很难开展起来。

5、项目开工认定难。对如何算作开工,新颁布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作了明确规定,“依法取得施工许可证后,需挖深基坑的项目,基坑开挖完毕;使用桩基的项目,打入所有基础桩;其他项目,地基施工完成三分之一。”但是有的项目,为了规避或缓缴有关配套费用,未取得建设部门颁发的施工许可证,就开工建设;甚至有的没有进行开工申报,造成了开工认定难。

6、部分出让合同约定开工时间不甚合理。调查发现,有的出让合同约定的开工时间是在签订出让合同之后的3个月,很不合理,造成了到期很难按时开工。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强节约集约用地宣传,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建立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加强建设用地供后开发利用全程监管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供后开发利用全程监管,促进各项建设依法依规用地,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2、进一步加大沟通协调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内外工作机制,促进建设项目竣工土地验收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一是注重搞好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内部各科室的沟通协调。在办理供地手续时,将供地批文、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连同供后监管方案一并发放;同时,在用地单位进行变更登记或土地使用权抵押时,相关科室要征询监管部门(征地事务处)的意见,有违规违约行为的,不予办理;二是注重搞好外部协调,加强与发改、建设、规划等部门的沟通,共同执行好《土地验收制度》,确保土地验收工作有效推进。

3、实行履约保证金制度,确保建设项目按时开竣工。对已成交的国有建设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签订出让合同时,受让方需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签订开竣工履约保证金协议,按照实际成交价款的5%缴纳履约保证金;保证金最高额不超过500万元,作为土地使用权人履行出让合同按期开工、竣工的保证。项目按期开工经现场核查后返还50%履约保证金及利息;项目按期竣工并验收合格后,返还剩余50%履约保证金及利息。非因政府原因,未按期开工、竣工的超过约定开竣工日期的,每超一日,从履约保证金中扣除按照相当于土地出让价款1‰的违约金上缴国库,直到扣完为止;竣工核验不合格的,履约保证金作为出让合同违约金缴入财政,并按出让合同约定追究有关违约责任。

4、实行分期供地制度。对符合城乡规划、用地面积较大的项目,国土资源、规划部门要认真研究对接,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分期供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分期分地块签订出让合同,避免出现一个出让合同,分期建设却难以分期验收的问题。

5、全面推进工业项目土地检查核验工作。对工业项目土地检查核验主要检查用地单位是否达到投资强度和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是否符合规定。如发现竣工时建设占地面积尚未达到总用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投资额未达到25%以上,视为投资强度不够,其未利用部分的土地视为闲置土地处理;如发现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超过部分面积视为改变土地用途,按规定补办有关用地手续,补交有关规费及出让金。如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视为违法改变土地用途,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补办有关用地手续,补交有关规费及出让金。

6、全面实行开竣工申报制度。用地单位应提前15日向国土资源部门书面报告项目开、竣工时间。未按合同约定或划拨决定书规定期限内开工、竣工的,由国土资源部门按约定和规定进行处理。

作者:杜娟

第2篇:土地整治项目验收材料清单

附件1

xxx土地整治项目验收阶段材料清单

1、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后附表样式见下页);(找到,没下载)

2、申请验收项目汇总表;(没找到)

3、县局对项目的验收批复、预验收报告及验收人员名单(原件);(甲方)

4、项目自验(或初验)后的整改情况报告;(甲方)

5、项目承担单位自查报告;(甲方)

6、项目竣工报告;(已做)

7、项目建设情况表、项目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表、项目投资预期效益表、 土 地整治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前边都找到)、新增耕地面积汇总表;(没找到)

8、项目区竣工验收图(已做)、实测地籍图(补)、和竣工后项目实测报告(已做)、项目实施前后土地利用现状图(已做);

9、项目决算报告及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出具的工程竣工决算批复;(甲方)

10、项目审计报告(当地审计机关出具的原件);(甲方)

11、设计工作报告(设计单位);(甲方)

12、监理工作报告(监理单位);(甲方)

13、施工管理工作报告(施工单位);(甲方)

14、权属管理工作报告(项目承担单位);(甲方)

15、实施方案和招标方案及其批复;(甲方)

16、项目有关合同(施工合同、勘测设计合同、监理合同、招投标代理合同等);(甲方)

17、土壤检测技术报告、由农业部门出具的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报告(原件);(甲方)

18、有水利设施的项目应有由水利部门出具的水利设施质量评定报告(原件);(甲方)

19、土地整治后工程交付协议书、固定资产移交书;(甲方)

20、工程管护协议书、管护制度;(甲方)

21、有关影像资料;(甲方)

22、项目复核报告、图件等相关资料;(甲方)

23、变更材料及其审批文件(若有变更,必须有相关材料)。(甲方)

第3篇: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浅析

【摘要】土地整治项目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为合理利用土地的整理,因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修复,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等活动。

【关键词】土地整治;竣工验收;管理

1.引言

按照类型划分为农用地整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具体工程涉及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其他等方面。 其资金主要来源于统筹安排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以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和其他涉农资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主要指项目的申报立项(申请、可研)、设计(专家论证、财政初审)、政策处理、招投标、实施(施工、监理)、验收(初验、阶段验收、终验)、审计、后续管理等。项目是指一个过程,而不是过程完成时形成的成果,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管理者对项目进行管理的行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是将土地整治知识、专业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到项目各项活动中,以实现或超过项目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希望。

2.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全面深入展开,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

2.1项目规划缺乏综合性和科学性

部分地方没有对土地整治工作进行认真谋划,规划思路、规划原则、规划目标不明确,落实措施不够得力,规划综合性不强。土地整治与村庄、交通、水利、电网、林业等相关规划没有很好地衔接,“统”的功能不够; 规划与当地实际不符,现实性和准确性不能满足指导项目选址和设计的要求,项目选择随意性大,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同时土地整治项目设计也存在不科学性,比如灌溉水源多引用地下水,甚至在具有地表水源的情况下依然开采地下水,而又不及时对地下水进行补源,造成地下水位大幅下降。

2.2项目进度相对滞后,资金使用效益显现不充分

进度缓慢是当前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客观上讲,项目的招投标等前期准备需要一定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但主要原因在主观上是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没有将项目当做主要工作来抓,造成到期的项目仍未竣工,该验收的没有及时验收,验收后整改落实不到位,验收合格文件下达不及时等。从以往对已建成项目的检查中发现,项目的建设成效没有充分显现,主要表现在项目没有亮点,耕地质量等级提高和农民增收不明显。这些项目的延期效果显现不够充分都与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安排不合理有很大关系。

2.3市以下管理队伍难以满足当前项目管理的需要

项目管理机制改变后,规模整治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日常监管、验收等权限全部下放到市级,省级仅是备案。市级的权力和责任大大加强,也做到了责、权、利的统一。但随着土地整治项目资金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社会关注度的提高,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市级监督和县级土地整理机构与各局委及乡( 镇) 、村等各方协调任务十分繁重。但部分市、县( 区) 没有正式成立土地整理机构,或者成立的土地整理机构不是独立事业法人单位,管理人员少、办公设备落后,在项目管理责任大、任务重的情况下,严重制约了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不能满足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从而也导致项目监管和实施管理工作不到位。

2.4庭承包责任制对项目实施和管护形成制约

由于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约,项目建设过程中占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田间渠系建设过于迁就工程用地问题,造成农田水利建设过于破碎和零散,不能发挥灌溉效益。项目竣工验收后,虽然签署了后期管护协议,但是由于家庭承包责任制等原因,造成项目后期管护流于形式,特别是对田间渠系的破坏,成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挥效益的致命伤。

3.竣工验收管理措施

3.1高起点规划,确保项目规划的综合性与科学性

高起点规划就是要加强项目与村庄、交通、水利、电网、林业等相关规划的衔接,统筹考虑田网、水网、路网、林网、电网和村庄建设。与相关农业发展规划相结合,规划应与时俱进,充分考虑集中连片、聚合资金、综合治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用项目作支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建设,科学整合,叠加实施,形成综合效益。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克服随意选址、按行政命令选址的问题,严格按规划实施项目,不受人员变动和机构变化的影响。

3.2 加强对工程实施的监管力度

①认真研究制订项目建设监管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②建立项目建设的推进机制。抽调土地、农业综合、公安、规划设计等精干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有业务指导组、农民质量监督组、监理等组织。同时,建立重大示范项目,推进工作周例会、月通报、季考评、年总评及定期督查等,坚持联审联批制度,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③明确项目责任分工。对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复垦整理、拆迁、服务均确定分包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更好地推动项目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3.3加强土地整治管理队伍建设

随着土地整治项目投入不断增加,土地整治管理队伍必须加强。市、县两级土地整理机构需理顺关系,进一步改善管理人员素质较差、办公设备落后的现状。因此,成立和规范市、

县两级土地整理机构建设,加强市、县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承担繁重的土地整治事业奠定基础。

3.4 利用土地流转破解后期管护难题

2014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农业用地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承包权,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正是解决土地整治项目规划破碎、管护难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根据群众意见进行土地流转,从而建设系统化的农田水利工程系统,通过“谁承包、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加强项目后期管护,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3.5 国外农村土地整治经验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但是各国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大多也是通过土地整治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技术、农业基础设施等配套体系建立从而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国家的农业自给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结语

制定工程后期管护具体方案、措施和奖惩机制。 工程后期管护是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的关键,对于整治项目工程设施能否发挥预期的效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得工程设施能够很好地发挥应有功能、延长使用寿命,应由整治工程所在地的相关管理部门根据工程设施的实际情况制定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工作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颁布可行的工程管护方案,明确规定管护主体、原则、内容、方式、资金来源以及工程主体的清理和责任等内容。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工程管护好的单位和农户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 ,有利于调动整治工程管护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对于那些破坏工作的农户进行惩罚,切实保证后期管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华蓉. 浅析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管理. 华北国土资源,2013(6):81-82.

[2] 王芳. 浅谈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 科技视界,2014(28):

[3] 郧文聚,杨晓艳,石英.土地整理概念的科学界定[J].资源与产业,2008,10(5):1-2.

[4]韩育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整治策略分析[J].企业研究,2012(8):182-183.

第4篇: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精)

贵州省 XXX 土地整理项目 竣工验收报告 (模板

根据 XXXX 竣工验收申请,按《贵州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 目管理办法》 (实行 (黔国土资发〔 2009〕 149号及《贵州省 国土资源厅关于到期未验收省级土地整治项目集中开展验收工 作的通知》 (黔国土资发电〔 2014〕 43号要求,由省国土资源 厅组织国土、农业、财政等相关专家组成验收组, xx 年 xx 月 xx 日对 xxx 项目开展验收工作,验收组以技术单位提交的工程复核 报告为基础, 听取项目承担单位、 工程复核单位及监理工作汇报, 查验项目工程建设、资金、权属、管理等方面档案资料,通过现 场工程复核, 向相关单位进行质询, 经验收组讨论形成如下验收 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为 xxx xxx 投资土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 目,承担单位为 xxx 人民政府;该项目于 xxx 年 xx 月批准实施, xxx 年 xx 月开工建设 xxx 年 xx 月申请验收。

项目区位于 xx 乡 xx 村,涉及 xx 村、 xx 村、 xx 村、 xx 村、 xx 村、 xx 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 xx °xx ′ xx ″ -xx °xx ′ xx ″,北纬 xx °xx ′ xx ″ - xx °xx ′ xx ″。项目区东接 xx ,南抵 xx ,西与 xx 接壤,北抵 xx 。分四个片区。

项目区总投资 xx 万元, 建设规模 xx 公顷, 建设工期 xx 年, 施工

费 xx 万元,根据经批复的设计报告和(变更设计报告 ;建设任 务为:拟建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 xxx 亩。 具体工程见工程汇总表;

二、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竣工报告及复核报告, 项目完成情况及质量评价见工程汇总 表: 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统计表

三、耕地质量完成情况

该项目土地整理实施后,通过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 程、田间道路工程的修建,提高了灌排面积和道路通达度,项目 区整治前耕地质量国家级利用等平均为 10等,整治后耕地质量 国家级利用等平均为 9等,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 1等。

四、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资金使用按照相关规定有效执行, 实行了专人专账管理, 经费开 支审批程序完备,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公开透明。 ??? 有限公司 对该项目进行了审计, 送审结算金额 ??? 万元, 审定结算金额 ??? 万元,共审减金额 ??? 万元。

五、土地权属管理工作

该项目土地整治后土地权属,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本着 “尊 重历史, 注重现实, 有利经济发展和稳定和谐; 大稳定, 小调整、 组消化,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权属无纠纷,权属未进 行任何调整。

六、工程运行、管护情况

该项目明确了项目管护基本原则、管护内容、管护方式、后期管 护资金渠道、 工程设施的保修、 管护主体的权利与责任等相关内 容,并签订了移交协议。

七、制度执行情况

承担单位设置了组织机构, 明确了业主三专五责, 有效执行了法 人、公告、招投标、监理、合同等制度法人制、监理制等。

八、档案管理

该项目各类档案执行了档案管理制度,明确了档案管理责任人, 各类资料齐全完整,规档完备。

九、竣工验收结论

该项目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工程质量基本合格, 原则同意通过验 收, 未完成工程及达不到设计要求所涉及的资金予以扣减, 具体 以审计报告为项目结算依据, 剩余

资金按原渠道返回。 已建工程 及时移交并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及做好工程维护措施, 国土资源局 应及时在国土资源部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网站上完成 项目验收信息报备工作。

十、验收组成员签字 组长: 主审专家: 副组长: 附:项目验收组成员名单

???土地整理项目竣工验收组 ???年 ??? 月 ??? 日

第5篇:土地整治项目申报流程图

[来源:内乡县国土局 | 作者:原创 | 日期:2009年11月30日 | 浏览656 次] 字体:[大 中 小]

乡镇申报—-县局汇总、初审---技术资质单位编制可研报告---县政府组织八部门及专家论证---市局审查资料、现场踏勘---市局组织部门相关专家论证---市局批准立项---地形勘测---征求项目区乡村组代表意见、建议---县局与技术资质单位协作编制规划设计、投资预算---县政府土地开发批复、部门防洪及水保措施批复---市局组织部门相关专家审查、论证、批准---省国土厅、财政厅审查备案---(进入招投标实施、验收、项目信息备案阶段)。

第6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程序及流程图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流程图如图2-6所示。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程序如下:

(1)申请。

申请验收单位向市行政服务中心国土资源窗口提出验收申请,同时提供以下资料:

①验收申请文件。 ②验收呈报表。 ③项目立项批准文件。 ④竣工报告。 ⑤项目面积勘测表。 ⑥项目建设情况表。 ⑦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 ⑧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地类平衡表)。 ⑨土地利用现状图(图斑图)。 ⑩规划设计图。 11竣工验收图。

(2)国土规划科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查,并组织现场踏勘和丈量。

(3)提交局长办公室审议通过。

(4)审批。规模在100亩以下的由省厅委托市国土资源局审批;规模在100亩以上的市局签署意见后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

(5)申请验收单位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国土资源窗口领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批复文件。

第7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TD/T1013─2000

(六) 2008-04-24 11:02

条文说明 目 录 1 范围 2 验收条件 3 验收组织 4 验收依据与内容 5 验收程序和方法 6 验收意见 1 范围

本标准是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工作的技术标准,因此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工作相关的条件、组织、内容、程序、成果要求和建立技术档案等内容均提出了要求。本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经各级政府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及各级财政资金扶持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验收。 2 验收条件

2.1 本标准中的“项目实施部门”,是指各级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项目时确定的项目承担单位。“实施部门”在申请验收前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完成自验。

2.2 本条规定的相关文本、图件与项目验收申请是项目验收的重要资料,是开展项目验收工作的依据,应在申请验收时同时提供。对于不同类型的具体项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必备材料内容。 3 验收组织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本标准规定验收组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其中应包括土地、农业、水利、林业、财务等相关专业人员。 4 验收依据与内容

4.1 开展项目验收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针对具体各类项目的相关管理办法都是项目验收工作的依据,考虑到本标准作为一项技术标准,适用范围较广,因此仅将经批准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项目规划设计及相关标准确定为验收依据。

4.2 本 标准所指的验收,并不仅仅是项目工程的验收,而是对整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开展情况及效果的全面验收。因此,本标准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具体特点,将主要 工程任务完成情况、开发整理土地的面积、开发整理土地的质量、土地开发整理效益、土地权属、资金管理、项目管护措施共七个方面列为验收内容。

4.2.1 本条主要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验收的内容,包括项目批准时所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工程质量情况。

4.2.2 当前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最主要目的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因此开发整理土地的面积是验收中的重要内容,而对面积的考核不仅要考核实施面积,更主要的是要考核新增耕地的面积和开发整理前后各类土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4.2.3 增 加有效耕地面积一方面靠增加耕地,另一方面靠提高质量,同时耕地占补平衡能否真正落实,关键在于土地的质量。因此,本标准将开发整理土地的质量作为一项重 要验收内容。本条使用的“开发整理土地的质量”专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后土地的质量情况,考查土地是否达到了相应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质量的要求。 4.2.4 土 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效益是评价项目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特点又决定了其产生各项效益的周期较长,同时受项目以外的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本 标准将效益验收的时点定为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同时将项目的效益界定为“依据验收时点的实际情况,在正常管理、维护条件下能够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

4.2.5 进行土地登记是保障土地权属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明确要求,虽然目前部分省、市的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没有全面开展,但是为了体现标准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将“依法办理了土地登记,颁发了土地证”作为一项要求提出。 4.2.6 对于项目资金管理情况的考核主要是针对涉及各级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对于其他项目可以不予考核。

4.2.7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应严格依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应与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衔接起来,因此将整理后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十分必要。 5 验收程序和方法

5.1 本条规定的验收申请与受理程序,是对各级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各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基本程序要求,具体的程序与细化要求以相关管理办法为准。

5.2.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应依法开展相应的工程监理与质检工作,因此,对工程质量的验收,主要是查验工程质量检验资料及有关质检部门意见。

5.2.2 土地开发整理面积的验收包括对开发整理前的土地利用现状情况和开发整理后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的确认。开发整理前的土地利用现状,应以详查和变更数据为基础,开发整理后的各类土地面积,应由专业部门实地测量得出,验收的重点是抽查和核对相关数据的准确性。

5.2.5对于权属的验收,在查验相关权属资料的同时,应对涉及的主要权利人进行走访与座谈,多方听取当事人意见。

5.2.6涉及各级政府资金支持的项目,应依法开展项目审计工作,项目审计报告是验收的重要依据。

5.3 验收报告的内容应全面反映项目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项验收内容的考核情况,同时验收组应提出项目存在问题、整改要求,并对项目是否通过验收提出明确意见。 6 验收意见

6.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整等相关成果与图件资料应及时移交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条件的地区,应尽量采用电子文档保存技术档案。

上一篇:物业工程维修岗位职责下一篇:人才战略社会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