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散文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土地的散文(共8篇)

土地的散文 篇1

我的双脚无时无刻不是踏在这片土地上,它让我得以行走,奔跑,跌倒,以及后来的骨折。但正是这些真切的感受,让我知道土地就在那里。我们睁眼看到是天空,可是我们忘了,一直托起我们身体的从来都是土地。

我站在那里,想象无数的草木从土地里掘取养分,让它们疯长在碧蓝的天空下。那些妖娆而诡异的草木在我眼前不断滋生,蔓延,将土地完完全全地遮住。它们开出惊艳的花朵,然后借助风的力量,以无法阻挡的气势在土地上肆意狂奔。我就站在这些草木中间,我感到它们要把我裹挟,绞死在茂盛的根茎之下。那时夕阳西下,满天的红云如同花开成了荼靡。是的,土地上的花开成了荼靡。我就倒在了稠密的草木之间,大朵大朵的花瓣把天遮住了,我在那里与土地紧紧相连。可是就在那个夜晚,我知道,所有的花纷飞下坠,砸在土地上破裂有声。

我从土地上站起,立在莽莽的旷野上,竖起右臂,以土地的名义指向天空,如同耸入云端的剑戟。这是一次土地无声的胜利,它让所有的物种都明白,时间的长河会不可逆转地将其带回,再重新注入到土地之中。

土地让一切都得以回归。

我们在这片土地上行走了很多年,走着走着,看饱了一路的风景。最后,就在那一天,我们都知道,我们将毫不犹豫,或者急切地走进土地。不对,是回到了土地之中。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就是那样。

回归土地,从一开始就知道的结局竟要用整整的一生去验证。

我们不该哭泣,这是一种恬然安宁的方式,就像我们无数次踩在家的门槛上,就用那种姿态快乐地回到我们每天行走的这片土地里。“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先人在多年以前就已洞察得如此通彻。这是一种祖祖辈辈无法更改的宿命,是我们共同的认知。从来没有人能走出这个原始的诡异的环。

以前,在很久的以前,我常常奢想在某个无星的夜晚,独自出行,如同一个勇士。我将走在泥泞的水草地上,面对旷野凄厉的风声独自前行。我的行囊或许有书,有剃须刀,有一壶水。我的手里握着一根树枝。我踩在水草地上,发出突兀的水声。那时我将不断行走,我将走出这片土地。我能想象经过无数个日夜之后,我会开始迷惑。我脚下的土地仿佛紧随着我的步伐,不断朝前方延伸。当我跑到山峰上,在猛烈的风中,朝着下面的土地张望时,我会突然感到无比迷茫。我知道要继续前行,始终要走下山去,双脚不可否认地要再次踏在土地之上。

那次,我感到一种灭顶地绝望袭来。

现在,多年以后的现在,我知道没有人能走出这片土地。可是,出海远航的人呢。他们相信自己能离开土地。他们的脚下是苍茫的海水。

从海岸出发,油轮在海水上向前驶去。咆哮的汽笛尖利而喧嚣,从静谧的天空上划过。油轮渐渐远离了土地,上面的人们开始发出阵阵欢笑。他们好像真的摆脱了土地的掌控。

不过,他们永远也不会想到,这片海水的底部,本身就是土地。巨大而沉重的海水汹涌而至,将土地奋力冲压,土地的脊梁猛然断裂、坍圮,从此一个无垠的凹槽在大地上出现。没人知道这个凹槽,它被海水无比持久地淹没着,像是要掩盖一个秘密。船上的人们不会知道,这片海水不过是装载于土地之上,海水以变化莫测地样子迷惑了他们。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土地。我知道,他们永远也不能走出土地。

土地成为海水残酷的本质。

土地的散文 篇2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是指由城市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口依照法定程序, 运用市场机制,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出让年度计划和城市规划, 通过对土地的征用、收购、置换、转制和到期回收的方式, 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 进行前期开发后, 有计划地将其投入市场再行出让的有效配置土地资源行为的制度。

土地储备包括土地征购、土地整理和土地出让, 土地收购是指通过征用集体十地、收回闲置土地、调整不合理配置用地和土地置换等行为取得土地使用权, 土地整理是指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拆迁、统一配套和统一开发等方式对所收购土地进行的整理与包装, 土地供应则是指根据社会发展、城市规划和供地计划而来取向社会公告、开展招商活动、建立土地招标拍卖制度等多种形式出让土地使用权。

土地储备制度, 是我国在土地管理方式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的背景下, 以经营城市为出发点, 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目的, 合理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 实现土地资产保值增值。

1996年, 上海市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1997年8月杭州市成立了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随后, 我国的土地储备机构在武汉、青岛、南通等大中城市纷纷成立。2001年4月30日,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中指出:“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 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这样, 土地储备制度的创新, 成了我国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又一重要事件。

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发展, 全国各城市基本上形成了政府主导。统一储备、统一拍卖的土地储备制度:市区范围内需要盘活的城市存量土地统一由市储备中心收购, 各个用地单位都不能自行招商、转让。土地储备中心按照土地规划的要求, 完成被收购的土地的征地、拆迁, 土地整理等前期工作后, 将储备土地纳入政府的土地储备库, 然后由政府按照年度土地出让计划以公开招标、挂牌、竞价拍卖等方式公开出让储备地块。

2 土地储备的收购、整理实践模式 (图1)

2.1 以市场为导向的土地收购、整理

广州市是我国较早实行土地储备的城市之一, 该市的土地储备工作由市国土房管局下属的土地开发中心负责。土地开发中心根据广州市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通过对全市土地供需状况的调查, 每五年编制一次全市的土地储备规划, 该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 土地开发中心根据五年规划制定年度士地开发和出让计划;广州市国上房管局土地开发中心同时对储备地块的规划、开发、出让引入项目管理模式, 让城市运营商参与地块的评估、策划和开发工作, 再组织专家评审、优化, 然后向社会公示, 结合社会各界意见, 最终订出每个储备地块的开发建设方案。

广州市的土地储备是以市场化营运模式、项目化管理为导向的运作方式, 中心成立了土地储备前期研究发展部, 对所有储备地块开展深入的可行性分析和经营策划, 对每一个储备用地, 都先做好策划、算好账, 使一级市场推出的地块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但是, 如果计划储备的土地市场前景不好, 投资风险大, 政府则会调整土地规划, 直至调整的土地规划满足土地储备的盈利要求。例如, 该市的琶洲地区作为城市储备用地项目, 经过前期的项目测算, 该区域土地的可出让建筑面积较少, 土地开发资金收支不能平衡。政府即对琶洲地区的规划方案做出了调整:如某地块是将原来的5个分地块整合, 把综合医院、行政办公、图书展览等诸多功能调整合并为国际学校, 原定为旅馆业和商务办公用地的另一地块因原容积率、高度无法满足五星级酒店基本建设要求, 就将地块划分为2个分地块, 并调整提高了地块容积率。一些开发商提出, 珠江新城的地块出让面积都比较小, 基本都是500平方米、700平方米的小地块, 这样要造出好的产品比较困难。市土地开发中心就考虑开发商规模开发的要求, 在金沙洲、员村等地区推出了一些10公顷以上的大地块出让, 而且这些地块的出让都采用了招标出让方式, 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广州市的土地储备是“以地生财”、“经营城市”的市场化经营模式, 市场引导土地储备、土地储备指导土地规划。在这种模式下, 土地规划变成了保证和提高土地储备收益的“工具”, 土地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因为土地储备的需要而进行调整, 往往会造成城市公共空间、公共设施的移址建设或缺失。

但是, 这种以市场为主导的土地储备方式使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积累了较为雄厚的资金, 使得土地储备中的征地、拆迁、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土地储备量较大, 2002年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的土地储备量为9.27平方公里, 2003年的土地储备量达28平方公里左右, 其中, 可进行土地拍卖的经营性土地约为19平方公里 (合190公顷) , 而广州市每年的拍卖土地数量约为50公顷到90公顷之间, 土地储备满足了市场对经营性土地的需求, 政府对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具有较强的调控能力, 土地储备、土地拍卖、房地产开发进入了良性循环。目前, 广州市正在制定土地储备十年规划, 重点加大对新机场、新火车站、大学城周边、沿江沿线土地储备规划的研究, 规划成型经市政府批准后, 将指导广州市未来十年的土地开发。

2.2 以开发商为导向的土地收购、整理

土地储备过程包括土地征购、土地整理和土地出让。土地储备实质上是政府垄断士地一级市场的开发, 完成土地整理后, 政府通过公开拍卖方式完成经营性土地的出让。但是, 由于一些城市的规模较小、实施土地储备的资金不足, 当有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开发商看中了大片的土地后, 政府往往就与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开发商合作, 以土地储备的名义, 由开发商代替政府进行土地储备的前期整理工作, 土地整理完成后, 政府通过招标、挂牌、拍卖等方式进行公开出让, 如果价格较低, 开发商就直接受让开发, 如果价格较高, 开发商就让其他竞拍者取得土地, 开发商则获取土地一级整理开发的地产开发利润。在这种模式下, 政府借开发商的资金实现了城市开发建设的目的, 但是, 却减少了土地储备的收益。而且, 这种模式往往是开发商主导土地储备, 开发商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随意地调整储备地块的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等规划指标, 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而随意地调整土地规划。

2.3 以土地规划为导向的土地收购、整理

土地储备离不开土地规划, 充分了解土地规划, 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土地储备部门盲目储备土地, 防止土地储备部门储备了城市东边的用地, 实际上城市要用西边的用地;防止土地储备部门储备了很多用地, 但是城市这一阶段用很少的用地, 或者储备很少的用地, 城市发展要求很多的用地, 这样做可以避免不平衡的现象发生, 保证了城市的有序发展。土地规划不能跟着土地储备走, 土地规划应当指导土地储备。

3 用地规划管理

3.1 行政管理体制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的土地规划管理部门在行政管理体制划分中属于建设管理部门。因此, 全国各个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在行政业务管理上都归属于省 (自治区) 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各省 (自治区) 的建设厅又归属于国家建设部管理。全国各个城市的规划局大都成立于八十年代后期, 甚至, 到目前为止, 全国有许多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仍然属于各市建设局 (委) 下面的一个部门。

城市用地规划管理主要是对土地规划区范围内规划建设用地的控制和管理。土地规划用地管理业务管理上与国土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 出于管理的需要,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我国许多城市将土地规划管理部门与国土管理部门合并成“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但是, 到了九十年代末, 国家成立了国土资源部后, 国土管理部门业务上进行了垂直条线管理, 各市的规划国土管理部门又相继分开, 国土管理部门直属于省级国土部门管理, 而土地规划管理部门仍然是当地政府的一个行政管理部门。在这种行政体制下, 当地市政府无权管理土地资源, 城市发展所需的用地都必须通过国土管理部门的审批。

3.2 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管理程序现状

城市用地规划管理是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核发“规划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即“一书一证”) 的行政许可行为, 是根据土地规划法规和批准的土地规划, 对土地规划队内的建设项目用地讲行规划选址、明确规划用地性质, 提供规划设计条件, 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核心工作是:确定项目位置、确定项目用地规模、确定项口规划设计要求。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用地控制和城市功能布局。

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规划法》、建设部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以及各个省 (自治区) 、市制定的《土地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土地规划等。《土地规划法》规定了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的程序: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在土地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 必须持国家批准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 向土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定点, 由土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其用地位置和界限, 提供规划设计条件, 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 方可向县级以土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 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土地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相关的行业用地规定是土地规划管理部门确定具体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的主要依据。

3.3 城市用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制定于1989年, 在计划经济指导下的《土地规划法》己经越来越不适应实际管理的需要。

在管理体制方面, 《土地规划法》规定:“城市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编制分区规划的城市的详细规划, 除重要的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外, 由城市人民政府土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对于现在的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 就是自己编、自己审批、自己公布, 监督体制不到位。土地规划随意性大, 调整变化快, “规划跟着变化走”、“领导一换、规划就变”的现象比较突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封闭的计划经济开始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型, 土地规划需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协调, 因而需要建立磋商机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公众越来越重视生活的环境和质量, 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在这种背景下, 公众参与土地规划的观念越来越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土地规划越来越需要充分听取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健全专家咨询制度, 强化规划的强制性和严肃性。城乡规划许可要严格规划审批规则和程序, 建立健全规划公示制度, 减少规划许可的自由裁量权, 保证规划许可公开透明、高效便民。《土地规划法》对于公众参与、专家咨询方面的问题却没有涉及, 使得《土地规划法》无法适应当前土地规划管理的需要。

如何切实有效地推动土地规划决策和实施的民主化, 城市的规划是为谁规划?“不是为了政绩, 而是为了老百姓!”,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土地规划的功能己经从原来的技术文件逐步向公共政策的功能进行转变, 原来的《土地规划法》仅仅是作为指导、规范和执行土地规划技术文件的法律, 而缺少作为公共政策方面的内容。在违法用地、擅自变更现有用地使用性质、变更房屋原来的用途等方面, 由于土地规划法仅仅对违法建设的处理较明确, 对于违法用地、违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内容的, 于利用原有建筑改变用途的处理在《土地规划法》中都没有明确法律责任和有效的强制执法手段, 仅仅在第三十九条规定:“在土地规划区内, 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 批准文件无效, 占用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这使得土地规划用地管理缺乏有效的执法依据, 实际管理中的执法效果不佳。另外, 《土地规划法》在与房管、工商、土地、建设等方面的法律衔接不够, 土地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不够。这些也给土地规划用地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参考文献

[1]周伟林, 严冀, 等.城市经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赵民, 陶小马.城市发展和土地规划的经济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土地管理中土地测绘的应用研究 篇3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地测绘;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3S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8-0030-02

土地的合理应用需要对土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土地管理中,特别要重视土地测绘的应用。合理科学的土地测绘技术会提高土地管理的效率,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反之,不科学的土地测绘会严重地浪费土地资源,给土地管理带来困难。

应用科学的测绘技术对土地资源实施测绘在土地开发管理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运用测量技术在对地籍调查、土地的详查以及耕地动态的监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论述土地测绘与土地管理的关系以及土地测绘在土地管理的作用,重点分析土地测绘在土地管理中的运用。我国制定一些政策之前,一般会对这个地区进行实地的测绘,然后对土地进行科学开发管理。例如,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土地宏观调控等政策,应用合适的土地测绘有利于保持土地的工作质量,有利于提高土地管理的效率,减少土地管理成本,有利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土地测绘与土地管理的关系

土地测绘是测探和调查土地及其附属物的现状等基本概况,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测探和调查。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弯取直作业对一些没有规则性的界线进行划分,通过测绘对土地进行详细的测量,这些精确的数据和信息方便土地登记和土地统计工作。在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创新下,丰富完善了基础地理信息,提高了测量土地所得的数据精度,提高了土地管理工作的效率。

土地管理是指在制定的土地资源内,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手段,按照土地开发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管理专项规划制定的目的及用途方式,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协调社会需求与土地自然资源的科学化管理过程。土地管理是一个繁杂的面向全社会的系统性的工作,在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土地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也要随之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管理工作人员要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来制定土地管理;另一方面,管理者依据土地发展总体规划的需求,研究和分析土地管理的方式,在制定土地管理时,注意比较所在地的综合利用效率,确保土地资源达到最有效的利用。

从我国土地发展的现状来看,保护耕地面积是我国日后土地管理最重要的目标,在控制建筑、工厂等非耕地的前提下,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更大地发挥每一寸土地的效益,合理调整土地用地结构,在保证耕地面积的前提下,适当地发展建筑用地,禁止以建筑用地为借口,侵占耕地面积。为了保护耕地面积,确保人民的粮食安全,土地管理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每个有关部门要充分积极地配合土地管理工作的进行,发挥各自的职能,保证土地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

在土地管理的过程中,土地测绘为土地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土地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两者密不可分,土地测绘是土地管理有效进行的基础,土地管理为土地测绘技术提供创新平台。

土地测绘是土地管理有效进行的基础,表现在:第一,土地测绘所得的数据是土地管理之前必须准备的材料,这些数据包括地籍、地形、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信息资料,是土地管理过程的依据;第二,土地测绘为落实土地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土地管理过程中,例如征地、划地等土地管理工作,土地测绘为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技术支持。

2 土地测绘对土地管理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和人口的迅猛发展,社会需求与土地供求的矛盾逐步尖锐,在这个社会环境下,土地管理工作影响着人民日常的生活,为土地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是土地测绘的基本任务。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为土地测绘技术提供了技术保证,科学系统的土地测绘数据资料为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详细的土地概况。土地测绘的科学化不仅提高了土地管理的效率,还及时发现、解决了在土地管理中的问题,测绘出的数据为土地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的依据,提高了土地开发利用工作的质量。总之,科学系统的土地测绘是土地管理的基础,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3 土地测绘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测绘技术应用到土地管理中,主要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3S技术,测绘土地及其附属建筑的详细数据。

3.1 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项测绘新技术,随着信息的发展,全球定位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例如车载导航、手机、电脑等领域,在土地测绘中发挥着重要测绘作用。全球定位系统的优点是以最快方式固定每个测量地点的物理坐标,通过信息技术改善测绘的精度。GPS实现土地测量一般采用静态工作模式,可以避免点与点间的通视,能够高精准度地完成土地测量工作。采用GPS-RTK技术,能及时掌握定位数据,获得精确的测绘精度。在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地籍测量等多个领域,

GPS-RTK技术应用广泛,是土地空间数据的重要技术手段。特别是在规模大的土地管理工作中,运用GPS技术可以及时获得土地的准确概况。GPS测量是三维的地理数据,可以避免传统测绘方法在多次清绘、转绘中带来的

误差。

3.2 遥感技术(RS)

遥感技术(RS)包括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的处理、提取和应用技术,目标信息特征的分析与测量技术等内容。它具有全天候、信息丰富、信息获取速度快、多光谱特征等优势。其0.61~30m范围内的测绘数据均可在各项土地开发管理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随着遥感技术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其已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规划管理、居民住房产权调查等工

作中。

3.3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地理信息系统(GIS)将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顺序,形成输入、检索、存储、更新、数据库管理、图形编辑、输出和数据综合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最初主要用于建立与土地管理、土地开发规划有关的土地信息系统,因而形成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土地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模式。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构建的土地开发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土地调查、统计、登记、评价、地籍管理等各项工作,为土地法律咨询提供了资料参考。利用GIS技术建立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可将空间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完整地结合,从而实现图形与数据的一体化和数据的分析、管理与输出操作等。

3.4 3S技术

未来土地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是3S技术的有效结合,3S技术是土地管理最为核心的部分。目前,3S技术主要是以GPS为数据源,由野外调绘得到的遥感影像为参照,利用GIS平台在计算机中直接绘出图形,然后对各地状况进行标注,从而直接完成土地资源的调查任务。另外,也可以将遥感资料通过数字化软件处理或直接在GIS中数字化处理后导入到数据库。通过发挥GPS、RS、GIS的各自优势,快速准确地获得土地变化信息和高质量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最终构成完整的、实时的、系统的、动态的土地测绘信息集成系统,保证土地开发管理所使用数据的准确性。3S技术的结合使用,不仅可以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促进国土资源开发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信息化。

4 结语

土地测绘为土地管理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系统地应用土地测绘技术有利于保证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路遥抒情散文:土地的寻觅 篇4

【土地的寻觅】

我和俗溪最初相识在文化革命这幕戏剧的尾声部分。而在幕社会戏剧中,我伙扮演的角色原来是属于两个相互敌视的“营垒”,漫长而无谓的争斗,耗尽了所有人的热情,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死一般的寂寥。文化革命作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结束了,但可悲的是,失败者之间的对产情绪仍然十分强烈,意外的是,我和谷溪却在这个时候成了朋友。把我们联系起来的是文学(这是一个久违了的字眼)。在那时之前,谷溪已经是省内有些名气的青年诗人,早在一九六五年就出席过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共同的爱好使我抛弃了派别的偏见,一起热心地投入到一个清风习习的新天地里,忘却了那场多年做不完的恶梦。尽管那时候的作品甚至连一篇也不能编入现在的结集里,但它在人生的篇章中永远占有不可磨灭的一面——那是在干枯的精神土地上长出的几棵稀有的绿草,至今仍然在记忆中保持着鲜活。在此期间,谷溪和朋友们编辑出版了诗集《延安山花》。当时在国内外行销几十万册,可以说这是文化革命后期中国大陆上第一本有泥土气息和文学意识的诗歌集子,不能不引起社会广泛的注意。后来,谷溪又和大家奔波着出了一张文艺小报《山花》(一九九二年将庆祝它诞生二十周年)。今国内许多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当年都在这张小报上发表过他们最初的作品,有的甚至是处女作。一时间,我们所在的陕北延川县文艺创作为全国所瞩目,几乎成了个“典型”。所有这一切,都和谷溪分不开,他热情组织了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以后,我感到诗歌这碗诱人的汤水不适合我的脾胃,就改行涂抹起了小说,但谷溪一直痴心不改,始终热恋着他的缪斯,以至今天有了这本凝聚着他几十年心血的诗集。

诗人谷溪最初的职业是位火夫。那时他刚刚告别了少年。

贫困的家境使他勉强读完高中后,便开始自谋生路;和油盐酱醋打起了交道,无论在此之前还是之后,他都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作为陕北农民的儿子,他继承了劳动者那种顽强不息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几十年里,一边应付着生存的窘迫与尴尬,同时以音稚般的执拗在他心爱的黄土地上寻觅和采摘诗歌的花朵。

谷溪前期诗歌创作的风格,几乎完全是在学习陕北民歌(主要是信天游)的基础上形成的。他对陕北民歌的迷恋甚至到了有意或无意排斥其它诗歌形式的程度。他是吸吮着陕北民歌丰富的奶汁长大的。在运用这一形式方面,谷溪达到了很不一般的境界,有些诗作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只是在内容方面受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局限,影响了作品的深度,因此编入这本集子中的寥寥无几,不能不使人感到一种历史性的缺憾。

读谷溪最初的诗作,你常常感到,那些诗不是用笔在纸上写出来的,而是用老镢头从地坦克挖出来的。有人就称他的诗是“老镢头诗”。当然,如果硬要把绣花针在绸缎上绣出来的诗和这种老镢头诗作比较,这种诗可能认为粗俗了一些,似难登大雅之堂。但我认为,面包和窝窝头各有各的味道,正如一句陕北乡谚所说:清油调苦菜,各取心里爱。

一副知识分子派头的谷溪,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液,即使西装革履加上宽边眼镜也掩饰不住这种本质。他的劳动状态首先就像个陕北的庄稼汉,而且每有收获,第一个大受感到的常常是诗人自己。每逢有新作出笼,总要醉心地不厌其烦地给亲朋好友朗诵。在外人看来,他甚至有点过分地珍视自己的劳动果实,知情得当然是理解他的,因为他的每首得意之作,都几乎是洒尽汁水以至绞尽脑汁的产物。这个人没有上过大学,写作不可能凭空厚的学识功底,他也不属于那种脑瓜灵得不弹也响的才子,诗情经常能像自来水一样流个没完,谷溪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靠天赋写诗,有时甚至要等到诗神明白无误的暗示后,似乎才“恍然大悟”,而且农民式的拙朴常常造成逮一只蜻蜓,也用了捕捉飞鹰的大网,其艰难困苦,就不是雅兴计人们所能知晓的了,即使如此费尽心机,他也不是每次都能逮住那只美丽的蜻蜓。从诗人几十年的作品来看,他收获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毋容置疑,在他所有的这些收获中,的确有许多掷地有声的货色,足以使我们对诗人的劳动产生警意,我们可以猜想他在两次收获之间,常常面对的是大片的空白。他又是一个天性不安生的人,没有守株待兔的耐心,一旦失去诗的灵性,就忙乱而狂热地将自己投身于各种社会性的文学活动之中,指导初学写作者的创作直至其它的琐碎事务,即使出力不讨好也从不回心转意,这种热忱的付出也影响了他自己的创作。当然,他从未中断过对诗的执著追求,有时甚至毫无收获的指望,他也在辛勤耕种。这一点上,再一次体现出了他的农民本色,对一个农民来说,即使面对一个纯粹没有收获的秋天,他也绝不会为春播夏耘所付出的艰辛而生出丝毫的悔意来。

由此而论,我们觉得,谷溪在人生奋斗方面的收获可能要大于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收获。我们又很难评判其间的哪一种收获于人更为宝贵,也许人生奋斗过程中所得到的欢乐,要远比所得到的那个具体结果更为美好。这不仅对谷溪而言,大概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如此。

谷溪后期的诗作变化很大,进步也很大,他显然不满足于初期的山歌野调,试图用自由度现大的歌喉唱出对生活更丰富的感受,溪水奔涌出狭小的山谷,开始在较为宽阔的河床上流淌。我们甚至有一种河流突然改道的感觉,听见某种宏大的声势在他诗歌的河流中喧响。尽管某些地方显出了一种生硬或勉强,就总体而言,他后期的诗作表露出明显成熟的人生态度。对谷溪来说,这是一个飞跃,尽管这飞跃带着实验和探索的性质,这本诗集主要收编的是诗人这一时期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显然在刻意追求一种深度,追求一种哲理意识,在展示现实生活的多棱镜面时,他尽量用冷静的手指拨亮历史的烛光给予其旷远的观照。而笼罩在这一切之上的,是诗人对陕北这块厚土的深深挚爱和杜鹃啼血般的眷恋,并以此唤起我们所共有的那种乡恋之情。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诗人在技巧方面的缺陷。另外,我们还觉得,在追求一种新形式、新表现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牺牲和抛弃原有的东西作为代价。谷溪深厚的民歌素养应该在创作追求中得到体现——当然应该是一种升华的体现。

【艺术批评的根基】

十几年前,大文学批评的广阔天空,李星时隐时现,除过少数一些人,大家并没有观察到他。但这个人不断地裂变着自由的精神原子,甚至用猛烈的火焰加燃自己,现在已闪闪烁烁终于君临人们面前,并在陕西文学批评的星座中占了一个耀眼的位置。

李星文艺批评的最大优势,在于他既拥有深厚的实际生活感受又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理论功底。这就使他有可能在对批评对象居高临下的解析之前,先行深入地对其作作品时的感受不尽相同。但是,在我看来,一个卓越的文艺批评家,一种新思想的发现者,不仅应具有高明的理性剖析和概括才能,最重要的也许仍然是首先要懂得生活——历史的、现实的生活,这是一切艺术批评的根基。这样,他的批评就不会是脱离作品远离生活的云遮雾罩,就不会有隔靴搔痒或南辕北辙之感,批评首先是准确可信的,然后才能谈到深刻和巨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需要生活,批评家也需要生活。很难想象,一个批评家不能透彻地理解作家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反映的生活内容以及他们创作心理机制所凭借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生活依据,而仅仅用古今中外一些理论书籍中得来的概念或“条款”,就敢勇气十足地对作品品头论足。不幸的是,在我国当代文学艺术批评中,这类现象并不鲜见。

李星在这方面有其天然的条件。他出身于关中平原的一个农家小院,青少年时期一直在田野和村镇上度过,这些范围内的生活感受不是以后“深入”才得来的,而他自己就一直是其中的成员。后来,尽管他在大城市搞了专业,但他也没有割断他和农村乡镇母体相连的脐带。由于陕西的大部分作家艺术家大都和他一样,不是直接从农村乡镇走来,就是和这些地方有血肉般的相连关系,因此,这些人的作品首先为李星的文艺批评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敢说就目前而言,李星对陕西文艺作品的评论要明显高出一筹。他已出版的评论集《求索漫笑》就是一个证明。在这本书中,他几乎对陕西所有有影响的作家以及全国一些相似的作家有过出色的论述,并且最先提出“农裔城籍”作家这一著名概念。对于生活的敏感和深沉的思考方面,李星决不亚于作家和诗人。只有积极地给予生活,才有权评说生活,只有对生活深入地体察,才能对作品作深刻的论断。李星的文艺批评之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使被批评和读者信服,正在于此。

但是,李星又决不是一位“乡土批评家”。他在专业理论的建高上具有很不一般的修养。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艺理论专业,在大学就系统地学习了文艺理论。毕业后不久,专业“对口”,从始至今一直搞自己的专业。尽管拖家带口,但她始终勤奋不已地读书和写作。给人突出的印象是,这个人无论对重大理论问题还是对一般的艺术观点,都力求认真钻研以至透彻理解,而不是那种号称博览群书其实常常一知半解,最终只能用“模糊语言”写评论的评论“家”。李星的评论文章条理清晰,论断力求准确,且也不乏惊人之见;一旦灵性突发,甚至诗情如潮而涌,字里行间时有电光石火飞溅。

倾听土地发出的声响散文随笔 篇5

我坐在地头,静静地看着那一畦葱绿的小白菜,还有那几株正在开花的青椒、茄子,和已经上架的豆角,这些蔬菜的叶子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晨曦里相互交换着眼神,浅浅地冲我笑着。

这些都是我熟悉并喜欢的蔬菜,很多年前,我就在乡下种植过他们,相信他们一定也都能认得我。能够在这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里拥有这一片菜园,可以每天近距离地亲近那一抹绿色,聆听它们开花的声音,看它们生长的模样,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

年前的时候,单位搞绿化,在办公楼西侧一排风景树后的院墙根处空出了一溜儿空地。立春刚过,闲置的土地上便争先恐后地挤满了青青的蒿草。

那是一个春日的下午,太阳暖暖的。暖暖地阳光里,我除去杂草,一掀一掀地把土地深翻,扬起的微尘在阳光里追逐,和着我劳作的身影一起舞蹈,于是就有了这一畦菜地。于是,那个下午的空气里,就充满了泥土的味道,那是一种久违的气息,热烈而熟悉。

我是在农村里长大的孩子,始终对脚下那片赖以生存的土地充满敬畏和感激,总感觉土地是踏实之源,只有踩在厚实的土地上,心里才会有一种安稳,才会有希望的阳光。

老家在大山深处,周围是高高低低连绵起伏的山,西、南、北三面高,唯东边逐渐走低,直至几十里外。一条玉带般的河,像是《诗经》里窈窕少女甩落的水袖,多情地依偎着村庄,以舒缓温柔的古典抒情风格,让心灵深处产生一种美好而圣洁的情愫。河水清澈透亮,河的两岸,就是那少得可怜的有限耕地,或平坦铺展岸边,或阶梯型缠绕山腰,随地势错落有致。或许正是因为少,土地就显得更为珍贵,被乡亲们视若命脉。

土地从来不辜负我们的敬畏。它敞开敦厚的胸膛,用血肉之躯豢养出小麦、大豆、玉米、红薯,还有花生、芝麻、谷子、水稻……所有的这些生命都在土地里生根、发芽、成长、成熟,并一代代延续着人们根据意愿赐予它们的姓氏和名字。

先说小麦吧。春天来的时候,那贴在大地肌肤上的孱弱的麦苗会在不经意间开始变的青翠起来,浓绿起来,强壮起来,眨眨眼,就绿油油水灵灵地铺满了田野。然后,坐胎,吐穗,扬花,神奇地在春天里一气呵成。

麦子是一年中在这土地上最早成熟的谷物。刚入夏天,就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朴素的`麦垄里,除了金黄的麦子,偶尔有几棵野草,几株燕麦,除此,便是田埂上恣意生长的绿色,将金色的麦田框成了一幅幅图画。早上的时候,能看到麦穗上的露珠,晶莹,剔透,闪着田野的空旷和黎明时的光芒,麦子以它数千年以来的姿势,成排成行,一浪浪地从田里走来,走过村庄,走过河流,和浓烈的阳光融为一体,直指远方的都市。那个时候的麦子,齐整整地站在脚下那坚实的土地上,摩肩接踵,麦芒的光芒直直地刺向天穹,在满目葱茏中独树一帜。微风吹过,沙沙作响,那是多么美妙的天籁之音,洞穿胸腔,发出有力的金属般的声响,至今仍在我的梦里萦萦绕绕,总也不肯离去。

麦收过后,家乡的土地上会生长出另一种亭亭玉立的植物,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玉米,也有人叫它苞谷。它们齐刷刷地生长在那有限的土地上,茎并着茎,伸展的叶片相互摩挲着絮絮私语,在风中化作一道道绿浪。

玉米的生长期相对较短,刚把种子丢在收完麦子的麦垅里,没几天,幼苗就迫不及待地拱了出来,不几日,已是葱绿一片。听老人们讲,如果雨水好,三伏天坐在地头能听到玉米拔节的声音。炙热的阳光下,火热的空气里,植株不断生长,仅几十个日夜,雄蕊吐穗摇曳,雌缨随风飘拂,玉米也就一天天地膨胀起来,一天天饱满起来。待秋风起时,成熟的玉米就会像列队的士兵,高擎着丰收的果实,等待农人的检阅,期盼着从流光溢彩的田野走进一个个农家小院。每当看到这种情景,一种对土地深深的依恋和热爱,不知不觉就会在心底漫溢……

土地帖散文 篇6

词典上的土地有多层释义,但在我的少年记忆里,土地指的就是鲁西南平原上我家的那几亩几分地。名叫乔辛村的百余户人家的平原小村落,村前村后村东村西,都有我家的土地。我家的土地四处分散,并不集中,这在别家的也都一样。

平原上村庄稠,土地一般都星罗棋布,大小不一,地况质量也不尽相同。早晨、傍晚,麦假、秋假,我常跟随了祖父、父亲和母亲,去田地里犁地、耕地,播种、撒肥,割麦、收豆,砍玉米、拾棉花。孩子做不得多少农活,但在自家土地里撒欢、玩耍,脚踩泥土,亲近庄稼,却是别有一番自由的滋味,也是人生弥足珍贵的回忆。

村前的土地最为整饬,旱涝保收,母亲称它为一等地。那一块地有二亩多,是我家的粮囤,春种麦子夏种玉米,每到麦季,我们全家老少挥镰收割大片大片的麦子,父亲在前,母亲断后,我和妹妹满地里捡拾麦穗。割过的麦茬黄灿灿的,倒地的麦穗沉甸甸的。它是我们家的主心骨。一年四季我们能有白面馒头吃,我去学校交伙食带粮食,全靠它了。

它能旱涝保收,早先是因为那里有一条蓄水渠,干旱季节,从黄河里引过来的水通过水渠缓缓流进麦田里玉米地里,滋润庄稼,拔节生长;大雨时节,囤积在麦田里的水又可以通过水渠排泄出去,流进池塘、水库。早些年,水渠渐渐淤积,被人填平种了地,后来,那方地里村上打了一口机井,每到干旱时节,一台大马力抽水机日夜不停,把清冽的甘泉从地下抽上来,浇灌到各家地里去,也足以保证庄稼的生长成熟。

自我记事起,这块地都是麦田,我所有麦子的记忆也都来自于村前的这块土地。从麦子出苗、越冬、拔节、灌浆、开花、变黄、收割,甚至轧场、打麦,都在这里。我在无数的文章中、诗歌中,用我的文字书写过麦子,歌颂过麦子,这都与我的麦子情结分不开的。在南坡这块我自己租种的土地上,我第一的想法仍是种上麦子,虽然,现在吃馒头用面都可以用钱从超市里买来,但面对一片麦田,看麦苗绿油油直至变黄变干的过程,体验麦芒轻刺手腕的微疼、感受收割麦子的记忆,则成为我缅怀亲人、回溯故乡的重要情感通道。在这块地边上,是我家的麦场,光滑整洁的一片空地,忙时充满人事,闲时站成风景。夏季收割了麦子,都是在这里轧场或打麦,秋季里在这里轧豆子,春冬季节,则伫立起高高尖尖的`麦秸垛或者豆秸垛、棉花垛,成为童话世界。

村后一块土地属河滩地。它处在黄河堤外,沙质,是黄河河床。枯水季节,它也能一年四季保收,春天种麦子或者大豆,秋天种高粱或者蓖麻。涨水年份,黄河水大,水位上涨,一夜之间就会淹没这块土地,成为河滩涝地。我印象中有几次跟着父亲趟着水收割过高粱。

父亲把高粱穗削下来,我负责用编织袋盛起来。但涨水年份不多,好几年才有一次。我记得一九九八年,黄河涨大水,全县调来上万人驻扎黄河大堤上,防汛防决口,那一年,我家种的是西瓜。绿秧秧的一大片西瓜地,夏天收获了一茬的西瓜后,到了初秋,第二茬西瓜快成熟的时候,突然村上大喇叭喊起来,说黄河上游开闸放水,要求防汛抗洪。父亲一听,急坏了,我家满地的大西瓜都已经长得斗大,眼看就要上市,这可怎么办?情况紧急,必须尽快收获,不能再等到瓜熟蒂落了。

于是,那天傍晚,我们全家连同左邻右舍,全奔赴我家西瓜河滩地,帮忙收西瓜。大家不顾黄河局工作人员的呵斥,冲进地里,把所有的西瓜都摘下来装车,哪里还管它孰不熟了。结果,好歹抢收个差不多,晚上黄河发了大水,一夜奔洪,第二天再去看,河面上还有漂浮着的未来得及摘完的绿皮大西瓜。这是一块经济田,收获的西瓜、大豆、棉花卖了钱,成了我们全家一年的花销和我的学费。但因为旱涝不稳,所以自我童年起,我家经济状况就不好,有好多次,快开学的头一天晚上,父亲和母亲拖着沉重的脚步,直至半夜才从邻居百舍给我借来学费。唉,这一块土地呀,让我爱恨交加。这次种地,我种了十几棵西瓜,除了喜爱这种水果之外,也算是体验当年种西瓜、看西瓜、收西瓜的生活,感受生命家庭的万般滋味。

村东一片只有几分地,算是菜园。那时候,在我们村,家家都有一片菜园,自给自足,一年到头,基本不用买菜吃。肉又很少吃,所以,一个家庭的花销除了有学生上学交学费外,几乎也很低。我家的菜园是和爷爷家、叔叔家在一起的。半亩多地,三家分开来。

菜园中心有一个压水井,那时候没有电机,浇园全靠人工压水。菜园里的黄瓜、豆角、西红柿,是水性蔬菜,一天离了水也不行,爷爷就常年在那里压水浇园。现在想来,那是很辛苦的活儿。一个细细的白色塑料管,接在水龙头上,缓缓流进每一块菜地里。爷爷的庄稼地父亲和叔叔替他种了,爷爷就全天候打理菜园,管好菜篮子。他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很大原因就是摁压水井的缘故。我也常去菜园里玩,爷爷让我压水,我压不几下,就喊累,手被磨得通红,爷爷就笑我。我去了只知道吃,摘黄瓜吃,啃茄子吃,抓西红柿吃。

我们家菜园里,最早结出的蔬菜,都是我先尝的。爷爷不阻拦,看着我吃就眯着眼小。他坐在凉棚子下抽烟,还带着一个小酒壶,凉棚子上的丝瓜秧葫芦秧慢慢爬满了架子,绿叶子遮出了阴凉,把丝瓜和葫芦垂下来,美得好像一幅画。我今天能在南坡种菜,全仗了那时候爷爷教我的一些菜园常识。

村西的那块地二等地,地质不错,也平整,但是只能靠天吃饭。没有水渠,也没有机井。母亲常在那里种大豆、种棉花,这两种庄稼抗旱。立夏之后,春豆快速生长起来,母亲就带着我去豆地里拔草、除草,或者就去给棉花打叉。天气热起来,烈日炎炎,周末或者傍晚,母亲常带领我和妹妹,去村西地里看看。不知为什么,那块地,野草和野菜总是很茂盛。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永远有锄不完的野草,稗子草、三叶草、灰灰菜、苦苦芽……,放了暑假,我不得不下地干活。

特别是锄草这活儿,还必须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最好,那样锄掉的草会很快被太阳晒干、晒死,要是阴天凉爽的时候,除掉的草如果不及时拾起来抱出去扔掉,草就很难死去,一个夜晚,它们就又倔强地活了起来,恼人得很。当然,等大豆、玉米和棉花棵子起来,我常常坐在它们下面偷懒,它们的叶子遮住了太阳,我坐在地上,屁股下面的泥土凉凉的,很是舒服,有一次我躺在里面睡着了,醒来时母亲已经回家了,天色黑将下来,看着土地里那几处耸起的坟堆,我吓得拔腿就往家跑。这块地也有很多野菜可食,每到中午或者傍晚收工时候,母亲就会拔一些苦苦芽、薄薄丁、扫帚菜什么的,带回家去,凉拌了给我们吃,或者裹了面粉过了油炸或者蒸了蘸蒜泥给我们改善伙食。那种味道如今的再也找不到了,即使是农家乐里专业厨师,也没有母亲做的好吃。

哦,土地。这就是你留给我的最深的印象。它带给我的是局部的、局限的、生动的,也是具体的、鲜活的、主观的,我没有像现在许多诗人一样见了泥土就要亲吻泥土的矫情,也没有王公贵族傲视一切、蔑视土地的无知,没有秦牧在《土地》里的土地就是政治和家国的峭拔和高蹈,也体会不到艾青“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深沉和激动。

但我了解土地、熟悉土地,爱恨土地的馈赠和艰辛,就像熟悉我村的邻居百舍一样,就像我爱我的故乡和逃离故乡一样况味复杂。土地只在我的心中,就那么一小片,就那么东西南北几条小径的距离。土地就是庄稼、蔬菜、杂草,就是征缴皇粮、打药收割、自给自足,土地就是一脚泥巴半腿草籽,就是哺育、喂养和陪我长大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以及沉眠地下亲人的坟堆。

土地的散文 篇7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地测绘,应用方法探讨

我国是一个国土资源短缺的国家, 在土地管理中实行土地测绘能够促进土地管理科学发展, 充分使得土地利用率达到最大限度, 真正确保土地资源可以得到最合理的利用。目前, 许多地方在土地管理中实行土地测绘时由于受到外界条件、人为因素的影响, 其效果还不是很乐观, 为此, 国家政府相关部门要从人力、物力、机械设备、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管理控制, 从而使得土地测绘的最终效果能够得以保证, 土地测绘的质量能够达到最优, 使得我国的土地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1 土地测绘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1.1 人为因素

土地管理中土地测绘工作主要是由工作人员来完成的,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土地管理质量的好坏, 为此, 要想真正提高土地测绘的质量, 有关部门就需要对测绘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以及考核, 切实提高测绘人员的整体团队技术能力水平。

1.2 方法因素

土地管理中土地测绘方法尤为重要, 只有好的土地测绘方法才能创造出最大限度的土地利用率, 为此, 一定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测绘方案, 降低土地测绘成本, 加快土地测绘速度, 真正提高土地管理水平。

1.3 仪器因素

在土地管理中实行土地测绘, 拥有一个好的仪器十分重要, 能够大大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率, 所以, 测绘人员应该根据土地管理中的实际需求进行测绘仪器的选择与控制, 要从正规的厂家引进仪器设备, 选择出合适的测绘仪器以及设备, 从而保证测绘仪器设备的质量, 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做好仪器设备的检查以及养护工作, 从源头上排除仪器设备的各种障碍, 真正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1.4 环境因素

在土地管理中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土地测绘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的土地测绘过程中, 相关人员要尽心的区分好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和次要的环境影响因素, 做好对于不同环境因素的提前预防工作, 同时确定出科学合理的测绘方案, 尽量将不利的影响因素控制在最低, 进而提高土地测绘质量。

2 提高土地测绘质量的控制措施

2.1 土地测绘工作人员要端正态度, 增强对土地测绘工作的责任心

在土地管理中土地测绘主要还是靠人力来完成的, 所以, 土地测绘工作人员要端正自己的态度, 增强自己的责任心, 对工作要认真负责, 真正把土地测绘工作当成一种乐趣, 对测绘工作给予足够的肯定, 保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土地测绘工作。

2.2 加强对土地测绘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提高整体土地测绘水平

由于许多土地测绘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 不注重土地测绘管理, 所以, 在许多土地测绘部门, 大多数测绘工作人员很难接触到更高层次的测绘技能培训, 这就使得土地测绘的技术水平始终停留在较低的管理水平上面, 因此要想真正土地测绘工作水平就必需加强对土地测绘工作人员技能培训的投入量, 保证能够在定期时间内给测绘工作者提供良好的专业技能学习机会, 真正使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新时代的土地测绘水平。

2.3 加强对土地测绘设备的管理与护养工作, 提高土地测绘的工作效率

在土地测绘工作中, 各个相关单位都应该重视土地测绘设备管理, 真正确保土地测绘仪器设备的正规来源, 平常加强对土地测绘仪器设备的检测与护养工作, 从而真正确保在测绘工作进行过程中各测绘设备都可以及时准确地提供所需的规范与程序, 这不但有效保证了测绘工作质量, 提高土地测绘的速度, 而且还能够尽可能地避免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测绘领域, 信息化设备已经成为了测绘工作中难以缺少的硬件设备。所以, 测绘工作要给相关工作者提供必需的硬件设备, 有效保证测绘工作的运行质量, 同时也可以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节省企业的财务管理时间。

3 在土地管理中应用土地测绘新技术

新的土地测绘技术的使用,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克服传统土地规划与管理的诸多不足, 能够促进土地规划和管理向科学、实用、可操作方向发展。

3.1 GP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全球定位系统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航天定位、地形测绘、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中, 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快速固定出每个测量地点的物理坐标, 能够及时的掌握定位数据, 获取最为精确的测绘精度, 能够高准确度的完成土地测绘任务。

3.2 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主要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 将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顺序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能够快速的建立起土地资料的数据库, 并且将空间的图形与土地的属性数据进行充分的结合, 将图形与数据实现一体化, 并且能够根据需要将数据进行输出, 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灾害评估领域以及公共设施的管理等多个领域。

3.3 RS技术:遥感技术

RS遥感技术指的是通过遥感器对地面物品产生电磁波信号进行记录并且传送, 通过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最终取得用户需要的数据, RS具有全天候、全覆盖、高精度的特点, 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资源的规划与管理、自然灾害的防治以及对环境的动态监测等领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土地管理中实行土地测绘能够大大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更大地发挥出每一寸土地的效益, 在土地管理要想更大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每个有关国家政府部门要充分积极地配合土地管理工作的进行, 发挥各自的职能, 对土地测绘新技术的开发增加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3S技术的优势, 构成一套完整的、实时的、系统的、动态的土地测绘信息管理系统, 从而真正保证土地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

参考文献

[1]丁莉东.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4) .

[2]韩小娜.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 2011 (22) .

[3]雷春.3S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13) .

土地的散文 篇8

韶关读者蒋申民先生陈述:

我和我们村里的余强宏是近邻。11年前,余强宏带着妻儿外出打工,他家中的母亲年龄大了,无法耕种土地,荒了多年,便对我说她愿意将她儿子的那块地无偿借给我使用,并表示不要我的收益,若她儿子不打工时,再将土地还给她儿子就行了。

为了将那块地侍弄好,我精心浇水施肥,近几年,我改种西瓜,收成不错,成了远近闻名的西瓜专业户。去年,余强宏遭车祸死去,其妻带着孩子改嫁他人,余母断了生活来源,要求我给予她经济补偿。出于报恩,我答应每月给她30元补贴,如果她要收回土地,我也同意。可是,余母的弟弟不依,因为当年我和余母的约定没有立下字据,所以,他到法院告我强占余母家的土地多年,并要求我作经济赔偿。

请问,我是否违反土地法?土地违法行为有哪些?如果他要告我,我该怎么办?

答:《土地管理法》规定,下列行为属于土地违法行为:

①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

②超过标准的用地数量占用土地的,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

③无权批准征用、使用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

④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非法占用被征地单位的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

⑤临时使用土地,期满不归还的,或者土地使用权被收回,拒不交出土地的;

⑥违反法律规定,在耕地上建窑、建坟、挖土、挖沙、采石、采矿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

⑦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

⑧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等等。

由此可见,你的行为并没有违反土地管理法,如果对方要告你,法院是不予支持的。

2.第一胎为双胞胎或多胞胎算不算超生?

广州市番禺区读者陈述:

主持人,我想向您请教一个关于计划生育方面的法律问题:双胞胎或多胞胎算不算超生呀?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章生育调节第十七条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第十八条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头胎生双胞胎或多胞胎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不能算超生,但不能领取《独生子女证》,不能享有独生子女的奖励和优待:干部和城镇职工十四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每年发给独生子女保健费30元至50元或相当的奖励,由父母双方所在单位各发50%。享受独生子女保健费的时间不超过10年。

3.公公婆婆逼迫我生儿子,我该怎么办?

惠州市石岐镇读者李欣小姐陈述:

我和同村的小王结婚已有一年多。由于小王是独生子,所以,两位老人抱孙心切,一直催着我生男孩子,并且一再叮嘱我,说他们家是不能断香火的。今年初,我怀孕了,公公却说如果我怀的是女儿,就要我堕胎,并且告诉我他已经和村里的一个医生联系好了,只要肯给钱,那个人就有办法做B超鉴定婴儿性别,若是女孩则收300元,若是男孩则收600元。我反问公公,如果我每次怀的都是女儿,那该怎么办?公公说,那就每次流掉,直至我生到儿子为止。

请问,我该怎么办?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第四十二条:严禁B超鉴别胎儿性别。也就是说,帮孕妇做B超鉴别胎儿性别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医生将被撤消行医资格。

对违反法律规定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对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进行胎儿性别鉴定两次以上的,或者以赢利为目的进行胎儿鉴定的单位和医生,卫生部门将撤消其执业资格或者医师执业证书。

如果你公公继续如此顽固下去的话,你可以向计生办举报做B超的医生,以断绝你公公“非孙子不生”之念,同时,还可以向妇联求助,维护你的合法权益,并做你公公的思想工作。

特约主持:毛威

上一篇:博望供电所2009年度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计划下一篇:公司金融部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