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通用8篇)
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利用
摘要: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应该按功能划分而不应该按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身份”划分,使得同功能同权同地同价。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有助于城乡资本、技术、信息、土地要素的合理配置,为城市发展提供空间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真正达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帕累托改进。论文还对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土地制度改进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城乡统筹;土地利用;农村土地市场 1背景
中国的改革始于1978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仅限于原始生产力的解放(家庭承包制的小农经济),没有运用现代市场经济基本工具——资本和市场。我国未来的发展要经历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实现现代化。农村的发展关系到社会和谐、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问题,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则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土地制度改革为城市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城市土地基本建立了完善的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但农村土地制度却很不完善,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要求,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要实现城乡统筹就必须打破土地二元结构,实现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实现城乡土地统一登记。当前农村土地明显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土地的权能不完整,二是土地市场缺失,三是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要扩大内需、刺激经济、提高农村的消费能力,必须回到农村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要素、农民生活保障基础、农户最大财产的基础上,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使之利用与配置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2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土地利用
2.1要用系统和综合的视角看待和研究土地问题
土地问题并不是限于土地本身,同时也是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层面和制度层面的问题。土地是社会经济的子系统,应该置于社会经济大系统的视角下看待和研究土地问题,这就要求要摆脱传统的就“土地论土地”的简单思维,应该通过系统和综合的视角来对待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应主要包括这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人和土地结合的问题;二是资本和土地结合的问题;三是技术和土地结合的问题;四是制度与土地结合。而且土地、资本、技术、人力、制度如何更好地相互融合,促进发展也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世界发展经济体普遍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解决的重大发展问题,是中国未来发展或者下一步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建立一种公平的土地制度,使之有利于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过构建适合我国经济特点的土地产权制度使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与资本结合,通过管理制度创新使农村土地有序利用、有序流动、有序组合。
目前就我国生产要素而言,劳动力、技术可以自由流动,资本市场也不断建立与完善,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下,也是可以自由流动的,相比而言农村土地的流动性则明显不足。城市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年,城市土地已经和我国经济制度的发展基本相匹配并且不断得到优化,而农村土地改革方面虽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稍显滞后甚至是缺位。
2.2依土地属性和功能不同确定土地利用
土地和资本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要素。在土地产权清晰后可以变成土地资产,土地资产还能够进入市场,不断加深与资本的结合,就变成了资本。土地本身不可流动,但是土地资本是可以流动的,通过制度完善和创新来打通他们之间的转换通道,这样也能促进打开城乡统筹发展的屏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就农村土地而言具有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这些属性依土地用途的不同其功能有所侧重。从经济属性讲,土地是有价的,并且要通过市场配置不断促进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它还可以通过资产定价进行交换,通过资本结合进行流通,如何实现农村土地经济价值,从而激活这一巨大的“沉淀资本”①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从社会属性讲,土地利用一方面要保证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公平,另一方面还能发挥使社会稳定的保障功能。而土地的自然属性则是由于土地具有自然生产能力,要求我们珍惜土地特别是耕地、生态用地,使我们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利用土地资源,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综上,农村土地应该依规划用途发挥其综合功能,不能简单割裂农村与城市土地利用。
3城乡统筹发展中几种土地利用关系
这里主要探讨城乡土地关系、土地与公共产品提供的关系、土地配置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等几方面内容。对于城乡土地经济关系而言,笔者认为它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积累阶段:农村土地作为城市发展原始积累的基础,为城市扩张提供“取之不尽”的原始资源,通过级差收益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这期间土地利用的特点必定是粗放式的,城市蔓延,土地资源耗竭,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蔓延式发展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受到摒弃;第二阶段——集约节约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扩大,土地取得成本上升,城乡之间为土地级差收益分配展开争夺,城乡矛盾突出,社会成本增加,伴随产业调整和城市功能定位明确,客观要求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配置效率;第三阶段——城市理性增长阶段,“地尽其力,人尽其才”,根据土地特性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处理好城乡之间的人与地、人与人关系。因此城市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客观上要求实现城乡统筹和理性增长,城乡统筹并非是农民进城,而应该是双向的,城市的功能和产业也可以适度分散到农村地区,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配置,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这在国外是有可资借鉴的经验的。②
笔者研究表明,城市边界扩张、GDP增长与土地出让金关联度很高,但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变缓存在拐点,即城市增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度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有降低的趋势,城市经济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程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产业必须及时升级,如果不及时升级城市的后续就没有动力。正因为这样,我国土地的配置要符合整个经济规律,否则我们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会走向衰败。农村土地与公共物品提供,应该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置换出来,强化土地资产、资本功能,促进土地流动和交易。
农村土地与产业发展,集体土地从功能而言并不等于一定都是农用,农村可以有集体建设用地甚至集体产业用地,但需要建立科学严格的规划管理制度,保证集体建设或产业发展规范有序。总的来说,不要把土地人为分为农村与城市,而应该按照科学规划和产业布局,将土地分为农业和其他产业用地,按用途管理土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而不是按城乡管理(按“身份”有歧视之嫌)。通过产业规划布局,将农村建设用地纳入到社会经济体系。从而打通城乡统一市场,建立城乡和谐社会,这就要求唯有从土地制度层面、管理层面上加以改革,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否则新农村建设容易成为一句口号。
4几个问题和思考 4.1统一城乡用地功能
按功能而言土地分为农用地(包括生态用地)和非农用地,城乡统筹就要求统一城乡用地功能,同功能土地其价格内涵应该一致,而不应该分身份——集体还是国有。这就要求统一城乡规划,协调好土地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乡规划,使每一土地用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相一致,这是建立统一土地市场的基础。
4.2统一土地市场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基础一是产权,没有产权就没有市场,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相同权能的使用权市场,即“同地同权同价”。二是信息,没有充分信息的提供也没有市场。第三是服务,政府要提供公共服务包括法律的援助,对产权人予以保护和对纠纷的处理,包括中介机构,评估咨询服务等等,建立一套和城市一样的农村土地市场所需要的服务体系。第四是市场平台,没有交易的平台,没有市场的平台不行。第五是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因为土地的增值并不能完全归于农民,这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集体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应有的收益是留给他的,而公众或者社会产生的一些增值也应该反馈到社会上,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公平性。这样就需要合理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税收制度,政府通过土地税加以调节,建立耕地保护利益平衡机制。
4.3农村土地市场与土地金融结合
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现代农业投入,资产资本化,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实际上离不开资金。要引入资金必须有相匹配的要素,农村最大的匹配要素就是土地,应该促进土地和资本的对接,这一方面是制度问题(法律规定农村土地不许抵押、直接进入市场交易等);另一方面是管理问题,即便允许农地流转但并没有相关的市场与管理办法(细则)。
随着中央扩大内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农村基础实施投入将不断增加,如何将这些投资发挥更大杠杆作用,从而激活农村经济发展,关键是使农村土地增值,使农村不动产增值,这些增值就是靠土地功能的划定而释放出来。通过农村区域承担城市一些功能及土地制度变革促使城乡之间真正的主动“握手”,而不是一种单向的活动(征地),是双向的需要。城市为农村提供技术、资金、人才,农村为城市提供发展空间,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如果还是单向的,就会造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发展悬殊。
毫无疑问这种改革要符合“帕累托改进”,通过城乡间的技术、资本、土地、管理的充分对接,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是城乡共赢完成了帕累托的改进。否则的话,只有一方受益(城市)而牺牲另一方(农村)的改革是不可持续的。
注释:①笔者简单估价,我国农村耕地和宅基地总价值户均15万元,激活这部分资产,如同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一样使城市居民拥有资产量大增,从而刺激了城市经济增长。
一、农民获得土地的外在要求
1. 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马克思在自己的文献中多次提及,“产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利,而对于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他依据这样从生产关系中得出的本质差异,提出了资本主义的概念,剥削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非正义性。“在资本主义体制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属品……”
农民获得土地,也就如同资本家获得生产资料一般公正合理,是善和正义的体现。目前许多新自由主义学家正在研究并肯定对于资本主义的价值定位。资本家过度剥削农民劳动剩余价值,甚至人身自由,使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完全良性运转。因此,农民有理由获得被剥削的剩余劳动部分。
2. 外来势力的联合压迫
在土地改革以前,农民依旧处于过去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处于生产阶段的被支配地位。石雅贞根据东北地区的实情曾表达,“他们与地主阶级勾结在一起,并通过他们推行殖民主义政策,将东北农村经济迅速变成殖民主义、封建主义性质的经济。”日本投降后,我国的土地关系依然是封建性质的,并保留着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我国在土改时期以前,曾受到日本侵略的无道抢掠,当时的一些富有官绅与地主曾一度为了维护其私有财产利益,而不惜牺牲广大人民利益,与其相互勾结压迫农民。在抗日战争胜利过后,这些富有官绅与地主与旧封建资本势力密切相连,这也就是蒋统治下的南京政府不敢实行土改的重要原因。
农民在旧恶势力的欺压下饱受欺凌,却无计可施,土地改革运动顺应民心。这是一次将勾结外来旧势力或恶势力的利益集团彻底消除的革命运动,是农民主导的革命运动,也应当由农民来分享硕果。
3. 政治革命的格局要求
大时代背景下的民国政府,逐步脱离与孙中山所构想的三民主义与民主国家,并且政治政策与政治目标渐行渐远,甚至在抗日时期不惜国家整体利益与国内党派展开政治权力的争夺与垄断。农民的切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与保护,中共在适当的时间,完成了应当完成的历史任务,得到了广泛农民的支持。1928年,中共颁布了其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即《井冈山土地法》,三年实践摸索出一条有利于贫下中农的土地政策,于1947年,颁布了比较完备的土地革命纲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的基本原则。
事实上,许多学者都肯定了土改对于政权稳固的基础性作用,即一种政治革命的动员力量。土改成果的微观表现,不仅在于农民获得土地,更达成这样一种格局: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子扛钢枪。宏观表现在,“依据革命基础和斗争力量的变化,适时调整土改策略,以实现其最大限度调动革命力量对抗敌对势力,巩固革命成果的政治目标”,也就是说,土地改革顺应了政治革命的格局要求。
二、农民获得土地的内在需求
1. 对土地的情感需求
农民自古就有对土地无法分离的情感,就像生产者不能脱离生产要素而单独存在的道理一样简单。在上古社会,国家尚未发育成形,农民都是自我开荒,自我生产,形成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具有非同寻常的悠久历史。自井田制瓦解后,直到人民公社制形成之前,都保留了农民土地私有的传统基因。不论是土地兼并导致贫民“无立锥之地”还是名义上的国有化,都无法长期存在,或仅仅停留于表面,流于形式而已。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公社的大生产并没有带来农业的事实上的稳固增长,在“一平二调”行为中,很多农民都不愿劳作或牺牲集体利益满足自我利益,这就导致了人民公社的全面瓦解。当前,我国对农民手中的土地实施土地确权,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其原因就在于国家政策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情感的、基础性需求。
2. 对平等的权利需求
依然从历史剖析,但避开情感需求不谈,封建地主阶级与普通农民之间存在着身份上的不平等,法制保护了这样不平等的格局,随着经济的繁荣,财富的积累强化了这样不平等的格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依据农民与地主之间不平等的事实,提出了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
就权利言,农民土地所有制,其实是一种平均分配农地的私人所有制性质的产权制度,在土地改革过程中,消灭封建和半封建土地剥削的土地制度原则下,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不仅在于满足了斯科特所提出的生存伦理原则,而且更使农民具有与地主阶级平等的权利,使农民的生活更有尊严。
3. 对发展的生产需求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的生产可以维持一个国家的繁荣,农业的动摇可以摧毁一个朝代的根基。之所以从汉代始,历代皇帝都选择了“重农抑商”政策,就在于所有朝代的农业都成为他们眼中的重中之重,到了今天依然不能例外。
在土地改革以前,农民给地主干活,尤其在东北地区,这样的两极化矛盾更加突出,即少数地主富农占据多数村庄土地。有许多农民都不能填饱肚子,其真实写照就是“卖衣服,卖地,甚至卖孩子。”并非地主与富农不愿接济这些穷人,而是穷人的数量太过于庞大,富农的生活水平也相当拮据。土改时期,或许没有我们所听到的那么多大封建地主,他们打击欺压农民,小地主和小富农在今天看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户和富商,但他们之间的雇佣劳动关系,确实无法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最有效率的改变方式,就是打破这样的生产关系,使“所有权主体偏好与农户偏好从而最优绩效选择具有高度一致性,农户积极性比较高,具有很强的激励机制,制度变迁效率和农地配置效率都相当高。”实施土地改革,也就是一个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的过程,满足发展需要。
4. 对社会的稳定需求
社会稳定是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基本目标,农民数量相当庞大,我国的根基依然是农村,正如那句话所言“我们往上推三代,都是农民”,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处理农业问题,不解决农民的生存伦理问题,那么在农村必然会形成一股相当大的冲击中央政权的“势能”。
社会的稳定是土改时期的需求,也是当下不变的需求。战争年代的稳定似乎是难以达到的,但是如果社会不能稳定,政权也就无法稳固,这样的原则不论在土改时期还是今天,都是适用的。土地改革以前,不能平均地权,农民没有自己的足够的土地,形成的庞大贫民集团可能会流转到城市,成为任何党派的一员,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农村的土地过于集中,权力集中于地主与富农,社会的稳定在于少数的稳定,而这些少数可能还是旧封建残余,对社会发展没有帮助。进步的资产阶级都转移向城市,传统和腐败的地主残留在农村,他们保持着腐败的思想和生活的陋习,例如很多地主抽大烟,贿赂官商等,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
三、总结
土地改革时期,农民获得土地的依据可以分为外在要求和内在需求。外在要求包括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外来势力的联合压迫和政治革命的格局要求。内在需求包括农民的情感、权利、生产、稳定需求。这些共同构成了农民获得土地的依据。且不论土地改革的方式是否真实迎合了历史发展的要求,但其结果侧面辅助了中共夺得政权,实现了千百年农民阶级发动起义和战争的理想生活,使“耕者有其田”不再成为一句空话,这就是土地改革最基础的成功所在。
摘要:从当下看,农民在毫无辩护和司法审判的条件下获得了土地和其他财产,这是一种对私有产权的极大漠视和对法制与伦理的强烈践踏,但是这只是我们的“时代意见”。站在“历史意见”的角度,对于特殊历史时期的改革形势,从外在要求和内在需求两方面共同探索土地改革时期,农民也存在获得土地的基础依据。
关键词:土地改革,农民,土地
参考文献
[1]Karl Marx.Capital.vol.Ⅰ.Moscow:ProgressPublishers.1965.
[2]石雅贞.略论东北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经济依据[J].东北师大学报,1984(3).
[3]李薇.建国前后毛泽东土改政策调整的背景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继续坚持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基本思路。目前,围绕《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存在争论与误解。
“长久”有多久
对于《决定》“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表述中“长久不变”的含义,自从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原来制度确立的“长期稳定”改为“长久不变”以来,一直有不同理解。有观点认为,“长久不变”就是指土地承包期永久不变,但遭到了权威观点的否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后的解读是“从哲学上讲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久不变,但是‘长久不变’肯定比现在的30年不变要长。实际上,农民对农地的承包经营权,尽管在大部分省区都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30年来执行,但贵州省政府将这个期限定为50年并得到了中央认可。国家希望农民长久珍惜土地,持续投资土地,以及在从事别的行业时进行土地流转,因此,《决定》规定了这种承包关系长久不变。”
正确理解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的期限问题,需要了解土地承包经营期限的历史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承包期限主要经历了两次调整:从15年延长到30年,并明确提出“长期稳定”。1984年中央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又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将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延长到30年。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在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的同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第4条,又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第20条)。2002年修订的《农业法》再次重申“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农业法》第10条)。到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不仅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而且规定“承包期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物权法》第126条),但没有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规定的“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的内容。从“长期稳定”到“长久不变”。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决定》再次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提法,这足以表明党中央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关系,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决心。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十七届三中全会将“长期稳定”的提法调整为“长久不变”,但这并没有在之后的立法中体现出来。2012年《农业法》修订时也没有改变原来“长期稳定”的表述。
集体所有权难落实
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期限的理解还应当考虑到现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以及农民的承包地至少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担负一定社会保障功能的现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权威解读特别强调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不能动摇,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落实集体所有权”。落实集体所有权,不仅要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更重要的是要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容。在集体土地所有权禁止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土地承包利益不再与集体分享的背景下,大包干初期实行的“上交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一分配土地承包经营收益的做法早已不再坚持。如果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无限期或者永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就意味着农民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将彻底成为“空壳”,未承包到集体土地的农民作为集体成员的成员权将在很大程度上被减损。从本质上讲,所有权是最为完整的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基于土地所有权而产生的用益物权。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处分权能被严格限制,收益权能被基本剥夺的情况下,如果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永久不变,那就意味着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利属性不再存在,“落实集体所有权”将很难实现。而且,如果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特定,即使经过流转,在承包经营期届满或其他原因受让人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农民可以再次通过继续承包行为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有利于巩固集体土地所有制,保护农民权利和维护社会稳定。从目前来看,《物权法》“承包期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的规定是比较好的思路,在现阶段赋予农民永久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不现实。
“长久不变”的范畴
对于《决定》“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表述,有观点认为“长久不变”是指土地承包经营关系长久不变,而不是指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期限长久不变。对此,需要予以澄清。
课标要求: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学习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导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什么?在抗美援朝的同时,党中央在新解放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除外)领导农民完成了土地制度改革。
二、出示学习目标。提前板书,指名朗读
三、学生自学教材,思考以下问题,之后在小组交流讨论后汇报
1、阅读第一二段思考:土地改革有怎样的必要性?或者说为什么要进
行土地改革?
教师用数学统计表讲解封建土地制度,补充“解放区的天”歌曲,“白毛女”中的土地制度
2、阅读第二段:勾画出土地改革开始时间、地点、标志、内容、步骤、结果
开始时间:地点:
土地改革开始标志:颁布《》
内容:废除的土地所有制,实行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年底,除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阅读13页小字段介绍西藏地区的土地改革情况和这次土地改革与以往土改有什么不同?
4、土地改革有怎样的意义?(理解土地改革的好处)阅读14页小字
段
5、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制是怎样变化的?公有还是私有?完成课后练一练
四、归纳讨论: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五、当堂巩固训练完成多媒体出示习题及配套练习册。
六、小结:学生完成
知识与能力: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培养、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历史概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讲授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资源:课本相关插图、资料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景 破题导入
1.组织学生阅读12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
2.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具体情况请看书。
二、自主先学 知识梳理
见《自主学习指导课程》,学生自主预习课本内容,梳理教材线索(组内可讨论、交流)
三、教材挖掘 合作探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2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一)一、课标要求: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P17)
二、教材分析:
①主要内容:本课有三个知识点,土地改革的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实施以及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②编者意图:教材的编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包含的知识点为土地改革的背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与土地改革的进行;第二部分为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知识点为
土地改革完成的伟大意义,教材的编写依照课程标准,体现了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为教师达成三维目标提供了发挥的空间,但是我感觉意义给出的太直接,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③教材地位:土地改革的完成是中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象征,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重点知识,要求学生达到理解层面。
④教材处理:我的设计思路是,采用探究的方式,根据所给出的材料展开学习活动,理解土地改革的背景;再给出材料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观察分析图片材料,围绕怎样进行土地改革,展开探究活动,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和完成。最后结合材料和教材从结果和作用两方面探究土地改革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
了解土地改革的背景,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归纳土地改革的经过,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通过读图分析土地改革背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观察图片归纳土地改革内容,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表达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阅读理解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土地改革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围绕土地改革的背景、经过、意义,结合课本知识和预设材料展开探究活动,理解土地改革的全过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的情感;通过新旧社会对比,感悟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土地改革的展开和
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难点是理解土地改革的内容,分析并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在处理内容上,采用课内外材料引导,通过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介绍怎样进行土地改革,展开探究,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和完成。最后从结果和作用两方面体会土地改革的意义,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够简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时间允许,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可以在课上探究,否则,作为学生课后拓展延伸)
五、教学工具: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前不久,两会刚刚闭幕,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关注三农。这张照片反映的是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视察河南农业生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的重视,关注三农就是关注土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的祖辈是怎样获得土地的呢,今天让我们回到那个改天换地的年
代,开始我们的探索之旅,探寻祖辈获得土地的历程,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板书课题)
2.我们的探究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渴望土地;第二个模块是梦想成真;第三个模块是欢欣鼓舞。
(二)课堂互动:
模块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活 动
设 计 思 路
活 动
设 计 思 路
探究一:渴望土地
1.布置第一组自学探究任务。第一组自学时,布置第二组探究任务,教师与学生互动探究。
2.第一组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总结在社会方面、农民方面、国家政权方面的背景是什么?
3.我们理解了先辈为什么要进行
土地改革,我们今天比起他们来,不知要幸福多少倍,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点困难,算得了什么。
1.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深入认识当时的生产情况,总结背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认识到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再认识旧中国农民的贫困,通过与今天生活对比,进行思想教育。
1.分组按照学案进行探究活动。
2.探究完成后,总结知识,配合教师讲解。
3.认识到土地改革的背景,体会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1.并根据图表理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形成初步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2.形成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情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努力去争取成功。
环节衔接
土地改革是必要的,势在必行,党
和政府是不会拖延的,立即着手开展了土地改革,我们接着看第二个小组探寻的成果。
探究二:梦想成真
1.农民获得土地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决策,第二实施,第三完成。
2.学生展示探究成果,教师总结。
3.认识到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
1.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的能力、归纳课文得出结论。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通过图片,总结土地改革的其他内容。
3.通过思考题加深对土地改革的理解。
1.探究完成后,总结知识,配合教师讲解。
2.阅读教材13页,概括土地改革的结果。
1.阅读教材,并归纳主要内容,形成学生阅读、归纳能力。
2.读图概括土地改革主要内容,形成观察分析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知识衔接
土地改革两年基本完成,这么重大的社会变革,对中国社会究竟产生什么影响,让我们来看继续进行探究。
探究三:欢欣鼓舞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布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按照学案探究。
2.分别链接材料2、3、4,体会在农业、政权、发展方面的作用。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升华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展示材料,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整理信息能力与思维。为学生理解掌握土地改革意义做铺垫。
1.知道土地改革破旧立新的结果,知道土地改革中土地是由地主私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2.通过阅读分析材料2、3、4,总结土地改革的作用。
1.阅读材料,形成阅读,整理,分
析等能力。
2.训练分析、运用等能力。
全课总结
打开知识盘点,总结本课知识。得出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达成思想教育目标。
七、练习设计
见学案
八、作业:
课后自主探究百家争鸣。(如果时间充足,可在课上探究)
学完了本课,你针对祖辈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新旧社会农民处境的不同,写一篇探究体会。
九、板书设计: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二)知识与能力: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培养、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
革的信息,形成正确历史概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讲授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资源:课本相关插图、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破题导入
1.组织学生阅读12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
所有了。)
2.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具体情况请看书。
二、自主先学 知识梳理
见《伴你学》P10 “导学目标”和“知识梳理”,学生自主预习课本内容,梳理教材线索(组内可讨论、交流)
三、教材挖掘 合作探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2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2.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教师过渡:近3亿农民真正地翻身当家作了主人,将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
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1.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课中反思:
土地改革的意义两点,第一点是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这一点,要通过回忆辛亥革命的成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分清两者的不同。封建制度和封建帝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第二点是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让学生讨论理解其中的含义:农民真正获得解放
是新政权给予的,农民感激政府,从而拥护政府,积极参与其中。封建土地制度摧毁了,解除了农民身上的束缚,从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四、拓展视野 情感升华
以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为题,展开“接龙”活动,加深理解记忆。
延伸:调查一下,如今中国的土地制度与50年代的土地制度有何区别?
五、知识整合 练习反馈
1.知识整合(板书):
(一)《中华人民你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1950年颁布
(2)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1952年完成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摧毁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势力。
(2)广大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彻底翻了身。
(3)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好转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练习反馈:
中国《宪法》规定土地实行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所有制形式: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土地管理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宪法、土地管理法,与其他土地法律一起构成一个土地法律体系,形成了中国城乡土地二元制度的基本格局———以土地二元所有权制度为基础,以土地二元使用制度和土地二元征用制度为主要内容,以政府垄断为重要特征,辅以二元土地交易市场和二元土地价格,形成了一个对城乡格局、城乡产生重大影响的、体现和反映中国特有的二元结构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
在土地资源城乡“二元”分割的管理基础之上,中国政府对土地的使用和配置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对土地资源实行了高度集中的严格管制:形成了国家对于城市建设用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凡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必须通过国家的征收或征用,从而形成了国家与地方政府对农用地征用的垄断。在这种土地二元结构之下,占有最终的支配权和“终极所有权”的是政府,这是中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
二、农民与城市居民拥有不同土地权利
在中国二元的土地制度和二元的土地法律体系下,民众的土地权利被摒除在土地城市化之外。在法律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与城市土地国家所有权处于完全不平等的地位,这是导致农地产权残缺的重要因素。城乡土地市场被人为地隔离,形成城市土地市场与农村土地市场界线分明的两个不同的市场体系,而农村土地市场则被国家严格控制,农用地要转变为非农建设用地,必须经过政府审批。这样的二元体制对于拥有农村土地使用权的人很不利,也使城市土地市场的效率低下。城乡二元体制造成城市和农村的土地享有不同的权利体系。一般说来,城市土地所享有的权利比农村土地要多和更充分。
农民作为集体组织的成员,平等地拥有对集体土地的成员权,但并不能按份分割农地的所有权。《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向单个农户提供了三十年土地的承包权,但只限于农业用途,一不能进行土地交易,二不能将土地抵押融资,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权利。既然没有明确农民的土地产权主体地位,他们就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卖家”,就没有决定卖与不卖的权力。现实中经常出现土地在农民不知情时被村干部出卖、农村土地被肆意侵占的情况,而农民却很难得到合理、足额的经济赔偿,很难公正地享有土体权利。
城市居民比农民拥有更多的土地权利:虽然城市土地属于国有,但居民的房产私有权已经被法律确认,在非公益项目的拆迁中,地方政府无权动用强制性手段进行征用,作为拆迁人的开发商和作为被拆迁人的居民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民事协商关系。但在现行法规中,双方并不是一个平等的关系;作为居民而言,仍然没有选择卖与不卖的权力。原来的拆迁条例不强调被拆迁人的意愿,无论被拆迁人意愿如何,都与政府是否批准拆迁并无关系;被拆迁人没有是否同意出卖自己的私有房产而接受补偿安置的权利[1]。如果不能和开发商达成协议,或者是在规定的期限内拒绝搬迁,等待被拆迁人的就将是强制拆迁,从而上演了各种因强制拆迁而引起的人间悲剧,甚至造成被拆迁人自焚、自杀、被埋等血淋淋的惨案。
三、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引发社会问题
1. 农民土地权利弱化。
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使得土地征用过程和由此产生的补偿对农民极为不公平,这也是当今中国引发社会不满的一个主要原因。这造成他们不能分享自己的土地在城市市场所产生的增值收益,也不能将自己的土地直接投放市场。与此同时,他们所获得的土地补偿只与这些土地被农作时的价值相关,常常只是其农用价值的若干倍,远远低于其在城市被作为他用时的土地价值。这种土地收益分享的极大差异所产生的不公平,已日益成为社会紧张的来源。而目前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迄今未建立一个方便的机制,使农民能有效地对抗集体对于他们权利的侵犯,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土地权利的弱化。
2. 地方财政过度依赖土地转让收入。
现行做法助长了地方政府对土地强制征用的不健康依赖,因为政府既要依靠它获得预算外收入,也要以此去补贴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土地转让收入已经占了很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20%~30%,有些地区的土地转让收入甚至超过了政府财政预算收入。让人担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储备机构”把征用来的土地抵押给银行以获得贷款,有些城市的城建所需资金的约60%~70%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这使本来就脆弱的银行系统承担起土地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2]。
3. 低效的城市扩张模式加速耕地流失。
人为的农村土地低价,助长了土地更为粗放利用的投资方式,刺激了对土地的无效利用,包括强调城市的外延扩张,而不是对现有城市空间进行更有效利用,这导致了土地密集型城市发展中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调查显示,目前城市被征用土地中有43%闲置,城市经济发展的低效模式导致了更多农业用地的流失,使得设计和实施保护农地的措施很难成功。根据资料显示,从1957—1995年,全国累计减少耕地6.51亿亩;1997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57亩,1998年为1.56亩,1999年为1.54亩,到2003年全国耕地面积继续减少,全国净减少耕地253万公顷,人均耕地已由2002年的1.47亩降为1.425亩;中国已有5个省市和666个县区市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其中有400多个县、市低于0.5亩,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3]。这对可耕地只占国土面积14%的中国而言,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农业用地不受这种低效模式的影响。
4. 巨大利益级差与租金空间引发土地腐败。
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土地市场”,形成了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农用土地之间巨大的利益级差,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这种利益级差包括土地产出价值级差、土地社会功能负担级差、土地利益分享级差。城镇建设用地使用的内部收益高于农用土地的使用,这意味着农业用地向城镇建设用地的转化有利可图,因为国家对建设用地与农用地实行二元管理方式,那么土地在两种管理体制之间的转换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租金空间[4]。土地转换租金的控制权却属于中央和地方共同享有,地方享有更大的租金控制权。各级地方政府代表的都是各级地方利益,这导致了各级地方政府在追求地方发展的过程中,都愿意扩大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这样非常容易激化地方政府与被征地农民的矛盾,经常造成各种激烈的冲突与集体上访,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激化了社会矛盾,危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同时,现存的二元土地制也都助长了各种腐败的发展,由于支付给农民的补偿与土地作城市使用的价值之间存在巨大差额,加上从农村获得的土地只有很小一部分采取公开拍卖的方式,以及许多地方的土地管理缺乏透明度和问责,导致在土地领域频频出现腐败。
总而言之,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为地方政府大肆圈占农地、侵害农民利益、从中牟取暴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是现在流行的“土地财政”的根本原因。它加深了城乡二元结构,扩大了城乡差距,严重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对中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侵害了农民权益,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巨大隔阂,妨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改革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在全国国土范围内,取消土地市场“双轨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四、改革二元土地制度,保护人民土地权利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一个顽疾,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改革,保证城市居民与农民享有“同地、同权、同价”的土地权利,实现城乡土地制度、土地市场的一元化。
1.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革政绩考核制度。
在以经济建设、GDP增长作为主要政绩考核指标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往往会以地方利益为中心,以实现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不断征用土地、拆迁房屋、买卖建设用地,这已成地方政府扩充财政收入、带动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发展、刺激经济增长、做好政绩数据与指标的一个捷径。在仕途前景的压力与诱惑之下,就容易不顾农民与城市居民合法的土地权利与居住权利,侵犯老百姓的利益,激化社会矛盾,损害国家利益。为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重改善民生,更加重视人民的呼声、遵从人民的意愿,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成果,将老百姓的土地权益、居住权利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2. 改革二元土地制度,实现城乡土地制度的一元化。
土地二元所有权制度是中国城乡土地二元制度的基础。笔者认为,所有土地,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土地,都归属于国家所有,实行土地国有化,城市居民和农民拥有长期、稳定、物权化的土地使用权,征用土地的审批权限归国务院,实现城乡土地制度一元化,或是解决目前城乡土地二元制度顽疾的有效方法。
必须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与二元土地市场。以市场价值来确定公正的补偿,是中国征地改革中最为急迫的任务。从长期来看,要确保公平地对待失地农民,就应运用能真实反应土地市场价值的补偿标准,而这将取决于一个真实的城乡土地市场的出现。目前二元土地市场所形成的巨大利益级差是目前地方政府热衷于圈地的利益根源,因此,只要改变目前的土地二元市场,实现城市建设用地市场与农村土地市场的一体化,使农村集体土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同权”,国家征收农村土地,必须与购买城市建设用地一样,按照市场价格购买农地使用权,使失去土地的农民能得到与土地市场价值相当的补偿费用。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切断地方政府掠夺农地的黑手,也可消除村委会侵犯农民土地权益、截留土地补偿费的空间。
3. 加强土地法律建设,建立系统的土地法律体系。
土地制度的安排必须要有法律的保护,法律要明确规定各产权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及实施细则;制定政策法规,凝固所有权,放活使用权,有期限的使用权进入市场交易;促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实现土地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规范承包与发包的行为,明确所有权主体与经营使用者的权利与义务;确定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农民对土地的权利,将村委会的职责与农村土地相分离,成为一个纯粹的社区组织;规定新的土地征用制度,确定城乡一元土地市场的建立与运行,确保农民与城市居民拥有同样的土地权益;修改城市房屋拆迁条例,落实与贯彻《物权法》,尊重居民真实的意愿,确保城市居民合法的财产权利、居住权利不受侵犯。
4. 改革土地储备制度,促进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
近年来,中国地方行政管理部门设立机构进行土地储备的做法已成为一种现象,且成为一道无所不在的独特景致。这是一个迫切需要更有效管理的领域,因为地方进行土地储备的做法可能会遍及全国而使土地储备达到极大的规模,这将对整个经济、尤其是银行和财政部门产生严重的后果。现在迫切需要制定一部有关土地储备的全国性法律,综合地方政府、银行、财政部门等机构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将政府储备土地限定为存量土地,慎行公共土地征用,促进城市土地得到更有效的利用,阻止城市的无效扩张。与此同时,还要审视中国的土地储备在多大程度上背离了其初衷,它已成为一种有计划、有秩序地释放政府剩余土地的机制,并且还正在进一步朝这个方向演进[5]。
5. 赋予农民国民待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要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就必须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时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一些地区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试点结果表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赋予农民国民待遇虽然增加了社会保障负担,但由于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有利于消除因土地征用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从农村土地流转的角度看,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畅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承担着太多的社会福利保障功能。国家应建立与征地对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各级政府必须从国有土地出让、出租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社会保障基金,以保障被征地农民、被拆迁居民的生活、居住权益。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可先把土地被征用或转包给他人的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以后再逐步扩大到所有农民。
参考文献
[1]宗和.改革,通往我们的理想土地[J].廉政瞭望,2006,(9):8-10.
[2]夏祖军整理.改革城乡二元土地体制:第2版[N].中国财经报,2005-11-11.
[3]叶子荣,胡建中.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质疑[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3):15-19.
[4]李恩平.建设用地的经济学分析[N].经济日报,2004-02-09.
这张土地房产所有证,纵长44厘米,横长45.6厘米。白色机制纸。它是一份湖南省按照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颁发之式样统一制印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其中项目先由乡人民政府用毛笔填写,再由县人民政府审查统一编号加印颁发,右侧存根留县存档,所见左侧幅面发给户主本人,存根与正本分界处盖有朱文骑缝章。“土地房产所有证”7个字为大号宋体字,正文为从右至左的楷体字及表格。右侧文末钤有时任湘潭县县长于殿武的阳文朱印,证末的落款时间,盖有方形朱文的“湘潭县人民政府之印”。右侧的开头是土地房产所有证的编号[潭土字第零零柒捌肆零号],说明这是湘潭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第7840号土地房产所有证。它是以户为单位填发的,先写上户主的名字蒋顺英、蒋利华,接着按顺序写上本户全体成员(包括男女老幼)姓名,表明产权为该户全体成员所共有。该户共有6口人,共分得水田8亩1分零厘1毫(平均每人分得水田1.3亩略多)、旱土1亩零9厘8毫、柴山1亩4分9厘9毫;共分得瓦屋5间,平均每人0.8间。表格内还将每块土地的种类(水田或旱土或柴山)、地名、折市亩数、周边(东、西、南、北)所至之处及房屋的种类、面积、周边所至之处说明得详细清楚。这张土地房产所有证颁发的时间为1952年12月30日,是湖南土地改革进行到第三期时颁发的。
从这张土地房产证上折射出当年湖南土地改革的状况。解放前,湖南农村的状况是:土地高度集中,地租剥削严重;政权、党权、恶霸三结合,使得农民在政治上受着残酷的压迫,经济上极为贫困。据资料考证,在湘潭县樟果村,全村地主占人口的4%,却占有60%以上的土地。贫民蒋顺英一家没有自己的土地,姐夫刘祝坤和弟弟蒋利华是大地主家的长工,姐姐蒋顺英是地主家的佣人。因为父母早亡,弟弟妹妹需要靠蒋顺英、蒋利华抚养,所以他们一年辛苦的收成,除交给地主很高的地租外,没剩下多少粮食。全家人吃不饱,穿不暖,生活极其贫困。
新中国成立以后,湖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于1950年10月至1953年春进行了土地改革。 政府依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农具、耕畜、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统一公平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分配土地时,以乡或等于乡的行政村为单位,在原耕地基础上,按土地数量、质量及其位置远近,用抽补调整的办法,按人口统一分配,然后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
这场土地改革的结果是,地主阶级被消灭了,农民分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迅速获得恢复和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它使蒋顺英一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一家人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房屋,分得牲畜和农具等生产资料,而且从法律上保证了他们从此不再受地主阶级的剥削,真正翻身做了国家的新主人。他们全家无比热忱地投入到种田和副业生产中去,从此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土地改革】推荐阅读:
土地制度创新改革09-09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改革研究10-30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10-05
“中国农村土地改革”调研07-10
农村土地租赁土地承包土地出租合同11-23
土地复核申请05-24
土地整理宣传05-31
土地问题06-13
购买土地协议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