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学习

2022-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全面深化改革学习

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高职教师学习:问题、原因与对策

[摘要]教师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代理人,其学习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效能。由于高职教育“改革多动症”、高职院校“项目依赖症”以及高职教师“搭便车行为”,致使教师学习深陷学习动力萎缩、学习效果低下、学习与教学割裂的学习陷阱。而要摆脱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学习陷阱,关键在于高职院校精准定位、精选项目、精准转型以及精准发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学习;学习陷阱

[作者简介]吴金航(1983- ),男,贵州大方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贵州 贵阳 550025)朱德全(1966- ),男,四川南充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 40071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西南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的治理体系研究”(课题编号:18SKB051,课题负责人:朱德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受到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博士科研启动项目(课题批准号:2018社科博〔7〕号,课题负责人:吴金航)的资助。

[

高职教育改革进程中,教师是重要的代理人,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改革顺利推进。可以说,“教育改革成败取决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投入程度以及所抱持的观念,任何学校变革的进行都依赖于教师对改革愿景的心理认同和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①。同时,改革发展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与高职改革发展相互促进。教师学习是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高职改革得以落实的前提。然而,高职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陷入学习陷阱,影响教育的专业发展,进而阻滞高职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因此,探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职教师学习的现实困境、成因及其摆脱,对高职教育改革和高职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职院校教师“学习陷阱”的问题表征

教师学习是高职教师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是高职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是促进高职学生素养养成的有效推手。全面深化改革境遇下,对高职教师的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研究发现,多数高职院校教师深陷学习陷阱而难以自拔,具体表征为高职教师的盲从式“尾随式学习”、缺少自觉参与的“功利式学习”、缺乏自我反思的“机械式学习”、弱化系统知识建构的“碎片化学习”、迷失自我素养养成的“本末倒置学习”。

(一)改革需要教师心中有“度”,但教师“尾随式学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度。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检视高职院校教师的学习现状,可以发现诸多问题无不与“度”的把握息息相关。在将新的高职教育改革理念落实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欲求实现有效学习,有一些“度”需要高职教师自己把握或进行反思式学习。反思式学习,即高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调控学习欲望,精准自己需要的,规避贪多、贪全而导致学习浅表化的危险;另一方面自我深刻剖析,找寻适合自己的,避免“食而不化”的困境。然而,在学习过程中,许多高职教师盲目尾随改革理念,知识照单全收,缺乏反思式学习。这种尾随式的学习方式难以形成有效学习,不利于构建高职教师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不利于落实高职发展新理念,也不适合全面深化改革时代发展之需,甚至可能沦落为“热热闹闹一台戏,一旦演完无痕迹”的流弊之中。

(二)改革需要教師真实参与,但教师“功利式学习”

“双高计划”的新理念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新高职教育理念的提出势必对高职院校已有的组织思维模式、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提出新的要求,对高职教师则意味着要更新观念,发展新知识、新技能、新专长,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高职改革理念欲求落实,关键在教师。基于此,高职教师学习是有效参与高职改革的提前。只有如此,高职教育改革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果和效果。然而,当前多数高职教师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他律行为”或“他主学习”,多以获得文凭、证书或考核为旨趣,真正围绕专业成长的自律学习或自主学习还不够。多数高职教师参加项目活动也旨在职称评定,真正以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经验提炼、课程资源开发、科研素养提升而开展的自主学习还较为薄弱。这种功利性的学习目的助长了高职教师“自我防御”的学习意识,如果缺少高职教师的自觉参与,高职教育改革必然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和成效。

(三)改革需要教师且行且思,但教师“机械式学习”

高职教师要有效参与高职教育改革,关键在于解决改革什么、为什么改革及如何改革等核心问题,而解决这些核心问题离不开高职教师反思。教师唯有通过反思,才有助于认清传统高职教育理念的陈旧落后,进而接受和内化新的高职教育理念。进一步而言,高职教育改革的过程就是高职教师反思的过程。从此意义来看,高职教师对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反思质量的高低是决定高职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名目繁多的改革、不同性质的各种考核,加上高职教师工作负担繁重,外出进修机会偏少,难免会增加高职教师的心理负荷。一些高职教师虽然意识到在职学习的重要性,但自主学习能力亟待提高。这些高职教师往往是基于外在的压力或院校不断申请项目,依靠项目推动的他律学习。很显然, 这种停留在任务与应激情形下的机械学习状态是不可能真正取得学习效果的。

(四)改革需要教师知识体系化,但教师“碎片化学习”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质量教学的根本保证。高职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高职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学习,更新职教思想理念,完善职教知识结构,提高实操能力,才有助于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然而,高职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进程中,高职教师往往通过参差不齐、层出不穷的项目进行碎片化学习,这将导致高职教师的碎片化知识增多,难以形成系统。碎片化知识虽然针对性强,但源于仅为了单一问题的解决,往往会忽视系统知识的构建,不利于教师将所获知识或问题分析框架有效地迁移到其他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中。此外,缺乏系统知识建构,易导致高职教师过度迷恋形式,忘却基础。长期接收这些碎片化知识会让高职教师丧失思考的习惯,从而变成碎片化知识的“储存器”。

(五)改革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内涵,但教师“本末倒置学习”

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场域,离开课堂教学,一切教育改革都会沦为空话。全面深化改革境遇下,各层次、各类型高职院校教师更应把握高职发展机遇,着力提高自身内涵;深化产教融合,勇于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走以提高专业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与“学”协同发展。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教师的学习没有回归课堂教学,这些教师虽然注重各种高职教育改革理念的学习,但并不关心自己对高职教育改革理念是否熟悉与理解,是否能将其有效运用于高职课堂教学中。这种本末倒置的学习信念与学习方式,可能会培养出一批只会套用高职教育改革理念,不会把自身从高职教育改革中解放出来的教师。

二、高职院校教师“学习陷阱”的生成原因

在高职教育改革呼声高涨的境遇下,国家提出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我国高职教育重塑使命、自觉求变,围绕加快发展现代高职教育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行动。然而,由于高职教育改革模式层出不穷或受项目依赖的羁绊,抑或是高职院校教师团体学习中“搭便车”的心理预期等客观性问题,难免会让高职教师陷入学习陷阱,无法有效发挥高职教师的参与作用,甚至会阻碍高职教育改革的有效推进。

(一)高职教育“改革多动症”

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是学校教育存在的价值。为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高职教育领域不断进行改革,如示范校建设、中本贯通、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中等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现代学徒制试点等。这些改革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职教育向好向善的方向发展,对高职学生、高职教育、社会经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有的改革只是形式上的改变,缺乏系统性、稳定性,甚至改革名目繁多,让教师忙于应付,无所适从。事实上,“改革不同于搬砖砌墙,不是花了力气就会有成效,而是需要耐心地调研和精心地设计。制订方案比实施方案更为关键,忽视方案设计,仓促上阵,不仅徒劳无益,甚至可能比不改革更糟糕”②。研究发现,朝令夕改的教育改革方案,除了展示形象工程,更多为文字游戏,实质上一切照旧。这种仅仅为“有所行动”而发生的高职教育改革行为,难免呈现出一种“改革多动症”的现象。事实上,任何改革的实施都不能割裂其内在的延续性与系统性,更何况这是事关“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

当社会在精神层面陷入一个对改革强迫性迷恋与依赖的怪圈,思想一旦付诸行动,就有了想方设法地改革、没完没了地深化改革,就有了各具特色的“折腾”。在此过程中,有人迷信改革,有人利用改革。大众期待的良好改革愿景,要么被自以为是、好大喜功的先锋们任意塑造、改造和再造,成为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要么被别有用心、有权有势的精英们控制和绑架,成为特殊利益集团配置资源的有效途径。甚之又甚的,是利用对改革的迷思,大肆设租、寻租,先在某些领域主动制造困境、设置障碍,进而提出改革方案,最后强力推进,在改革与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收放自如,反复获利。改革的天经地义、势在必行,造成高职教育在全面推进和局部突破中,滥开“大处方”、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比比皆是。接连不断的“局部麻醉”,与“休克疗法”带来的伤害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频繁而无序的高职教育改革可能会催生高职教师学习的盲从性、功利性、机械性和碎片性。

(二)高职院校“项目依赖症”

“項目依赖”是高职院校发展阶段教师团体学习经常存在的困境。所谓“项目依赖”,其基本含义就是“依赖项目资金拉动发展”。高职教育改革以国家多批次地启动国家职业示范校建设项目、国家骨干职校建设项目以及后续的提升职校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等为牵引,业已构建了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基于此,不少省级政府设置了相应的省级示范校和省级骨干教师项目,如省级示范校建设项目、职教专业人才试点项目、学徒制试点项目、职教体系试点项目,以及“企业顶岗”培训项目、双元试点项目、“双专科”项目等,以便广泛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各高职院校也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抢抓各种“项目”机遇,构建高职教师学习团队,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企盼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这场变革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时段高职院校治理出现了“项目治校”的现象,同时也催生了“高职院校的主管机构甚至高职院校的领导可能会迷恋于通过不断争取新的政府项目来推动组织不断变革‘发展’”③。

在“项目依赖”的驱动下,“项目意味着发展,没有项目就不发展”业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发展的普遍共识,“争抢项目”便成为各区域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于是,通过突击式的“做方案”的项目申报便成为高职院校一段时间内最重大的战略任务。尽管这一过程也在高职院校内部形成了强烈的学习氛围,但在项目建设阶段,这种形式的“项目依赖”在强调政绩和“轰动”效应的院校领导中可能更为突出,他们看重的是项目的象征意义,而不是以项目促进教师学习能力增长为目标。在他们看来,项目只是院校与地方政府和上层政府之间的一种资源获得的“游戏”而已。这种“以项目拉动院校发展”的“游戏”一旦成为运动, 就必然导致“院校跑项目”成为体制上难以规避的时弊,也将导致高职教师陷入学习困境。

(三)高职教师“搭便车行为”

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通过项目合作可能会促进高职教师的学习动机增强和学习方式转变,但也可能形成“搭便车效应”。从社会心理学来看,在群体行为中个体会因责任分散或责任不明而产生不作为或少作为的现象,即易形成“搭便车效应”。在高职院校的项目合作中,虽然项目中的全体教师客观上存在共同的利益,但由于项目合作中存在责任边界不清的现象,致使有的教师在项目合作中缺乏主动性或不作为,只坐享其成;有的教师即使参与了项目,实则敷衍了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搭便车效应”可能会抑制高职教师个体为学校的利益而努力的动力,削弱整个项目小组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凝聚力。此外,“搭便车”的人多了,教师团体的学习效率必然降低,项目容易烂尾造成“沉没风险”,甚至损害高职院校利益。

高职教师项目学习中,“搭便车效应”形成的原因是多样态的:一方面与异质分组相关,异质分组难以规避教师个体间的动机、知识、态度、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与“平均主义”的教师评价机制关联,由于多数高职院校采用“平均主义”的教师评价机制,致使项目合作中高职教师的个人贡献与所得报酬对应不明,项目团队中的教师会生发减少自己的劳动付出而坐享他人劳动成果的心理倾向。教师缺乏项目合作的积极性,会导致项目工作无效,从而形成无效的项目学习。

三、高职院校教师“学习陷阱”的突围径向

教师学习陷阱是高职院校发展进程难以规避的现象,是教师的知识、技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经阶段。然而,教师学习陷阱不仅难以适应高职改革环境,还为高职院校变革过程无意识地制造障碍,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也得不到提升。因此,亟待从精准定位、精选项目、精准转型和精准发力四个方面助推高职院校教师摆脱学习陷阱,以促进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助推高职院校向纵深发展。

(一)精准定位是攻破教师学习陷阱的必要条件

高职教育改革要稳步推进,精准定位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伴随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教育战略。为促进高职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表和线路图做了顶层设计。但由于我国区域地理、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院校发展的不均衡,诸多高职教育政策的推进还无法立竿见影。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受传统教育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的钳制,有效落实高职教育政策的难度更大,困难更多。鉴于此,高职教育改革要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稳步推进,避免不顾实际的“齐步走”和“大跃进”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精准定位高职教育未来一段时期的改革方向,增强高职教育改革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因层出不穷的高职教育改革而导致教师学习的盲目性困境。

高职教育改革的精准定位,就是决策者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全球高职教育发展趋势为导向,立足当前我国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差异,全面分析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准确把握我国高职教育的未来走势,以精准定位引领我国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高职院校应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战略为指引,基于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并设计有针对性的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方案,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得以落实,从而实现高职教育改革的精准发力。此外,每所高职院校要立足实际,走出一条适合本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一言以蔽之,只有准确定位,才能纲举目张,思路清晰,精准发力。

(二)精选项目是攻破教师学习陷阱的基本前提

高职院校领导对自身所积累的项目经验的盲目自信和过分依赖,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全能型领导的膜拜和幻想。若高职院校领导以全知全能为行动前提,往往会导致对高职教育改革项目的“抓抢”、包揽,甚至“费人、费财、费力”的“跑项目”状况。事实上,随着项目申报阶段有标准可依的“做方案”结束,建设阶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徒增,项目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会逐一暴露,如高职教师积极性不高、把握不好进度、会议议而不决以及循规蹈矩、缺少创新等问题,项目可能会被停滞甚至会被放弃。当高职教师被迫参与名目繁多、性质不一的项目申报时,高职教师学习就会陷入凌乱和碎片化的状态,从而导致教师学习陷入困境。

精选项目,就是对高职院校相关者能力有限理性的承认。高职院校相关者的精力、时间,以及对高职教育领域的认知总是有限的,任何主体没有绝对的能力来包揽性质各异的高职教育改革项目。即使“机缘巧合”拿下项目,但源于高职院校缺乏完成项目的物质条件,以及项目负责人缺乏完成项目的能力,项目实施往往会受阻或难以实现项目助推发展的功能。因此,精选项目是高职院校对自身能力有限性的反思,即高职院校重新审视自身的师资科研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项目保障机制,发现自身在参与高职教育改革项目中的缺陷与不足,并减少项目欲望,精选适合本校发展的项目,精深一个领域,探索弥补或增强项目能力。精选项目既是攻破教师学习陷阱的重要前提,也是高职院校推动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

(三)精准转型是攻破教师学习陷阱的重要保障

高职教育的发展是多方通力协作的结果。在高职教育改革境遇下,仅靠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或仅靠高职院校中的几个核心领导、专家、骨干愿意参与学习,高职教育改革难以顺利地向纵深方向推进。只有当国家教育领导机构、地方高职教育管理机构、高职院校,以及高职教师等层面的高职教育改革主体协同参与、共同组成高职教育事业发展共同体时,高职教育改革才可能达成最初的改革愿景与目标。进一步而言,就是要精准转型,即在管理组织方式上要由锥型式组织转向扁平式组织,在学习团队上要由“项目”团队转向学习型团队,在教师评价策略上要由平均主义转向激励主义。

实现精准转型,首先是构建扁平式组织,减少锥型式组织,赋予参与高职教育改革主体自決权,充分调动高职教育改革参与者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没有教师的协助和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会成功。”④其次是建立学习型团队,避免因项目所需组构的“临时团队”或“功利型团队”而带来的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性团队,建立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以学习为中心的专业成长共同体。最后是构建教师自主学习激励机制,即将教师学习与教师绩效奖励挂钩,鼓励教师外出学习、自主研究、合作探究,将教师学习研究结果作为绩效考核指标之一,促使高职教育教师自觉有效地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从而破除平均分配所带来的学习动力不足的弊端。

(四)精准发力是攻破教师学习陷阱的主要途径

精准发力着眼于高职院校坚持问题导向的管理模式,这既是高职院校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又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首先,以正视问题为前提。正视问题是一种求实的科学态度,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但研究发现,大多数高职教师在项目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往往仅凭自己的喜好来看待问题,甚至有意规避某些棘手问题,这不利于问题解决,更不利于高职教育改革的有效推进。高职教育高度发展阶段也是问题涌现阶段,新问题与旧问题交织,认识问题与利益问题交错,问题避不开,也绕不过。以求实的态度正视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为厘清高职教育问题的类型及其根源,抑制问题的发展速度,以及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其次,以找准问题为核心。高职教师学习过程中问题无处不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高职院校不能大而化之地搞“一刀切”。在项目推进中,既要找准事实性问题,也要找到态度性问题;既要找准行为性问题,也要找到动机性问题。高职院校领导要深入一线,倾听教师呼声,听取教师意见,同时也要实地调查教师的学习动机强不强、学习态度端不端正、学习行为科不科学。此外,高职教师也不能置身事外,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学习计划是否清晰,学习方法是否合理,学习结果是否有效。只有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合理采用各种方法,深入检视,方能精准问题。最后,以解决问题为旨归。正视问题、查找问题旨在解决问题。高职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固然要解决特殊问题和表面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抓普遍问题和深层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危害广、影响大。针对这类问题,不能只治标不治本,而要深查细究,由表及里,剖析原因,循因施策,真正达成改一个、少一个。基于问题导向的精准发力有利于防止高职教师学习陷入“搭便车”困境,使高职教师在观念与行动上处于稳准状态,从而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源头活水”,这也是破除高职教师学习陷阱的“一剂良药”。

[注释]

①林克松.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场所学习绩效的理论模型、实然状态与提升机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5.

②崔发周.教学改革不能只图表面热闹[N].中国教育报,2016-03-01(5).

③郭建如,周志光.项目制下高职场域的组织学习、能力生成与组织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2):162.

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5.

[参考文献]

[1]林克松,石伟平.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分析[J].教育研究,2015(5):89-97.

[2]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2(5):113-130+207.

[3]曾繁相.启示与警示:21世纪初台湾高职教育对话大陆高职改革[J].教育评论,2015(4):142-144.

[4]周晓平.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18):75-77.

作者:吴金航 朱德全

第2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深化司法行政工作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司法行政体制“一废止、两健全、三建立、三完善”的改革任务。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司法部工作汇报,对进一步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积极推进司法行政各项重点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山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深入贯彻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司法部的统一部署,科学谋划和认真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一、围绕“法治”主线,打造法治建设特色品牌

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中国,赋予司法行政机关重大历史使命。作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聚焦、贴紧、融入法治,认真打好“法治牌”。一是全面扎实推进法治山东建设。建设法治山东是省委、省政府把握顺应改革大势的科学决断,对于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法治山东建设纲要》,是指导全面加强法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要以《纲要》实施为契机,明确法治山东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路线图,推行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加强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检查考评。建立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年度工作书面报告和联络员例会制度,健全群团和行业组织社会普法教育协调协作机制、大众传媒履行公益法制宣传社会责任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档案,实行普法考试无纸化,利用网络、微博等新媒体开辟普法新平台,推动普法工作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齐鲁法治文化品牌,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劳教制度改革。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是国家法治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山东劳教过去一直被誉为全国劳教战线的一面旗帜,为社会治安稳定做出了重要历史性贡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劳教系统就开始有序做好改革准备工作,经过全面深入调研论证,改革方案经省委、省政府和司法部批准,去年6月召开全省劳教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作出具体部署。适应戒毒任务日益繁重和监狱押犯日趋增多的新形势,结合我省实际,推进劳教场所职能部分转为戒毒管理,部分转为轻型犯监狱。改革方案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法依规、统筹兼顾、注重长远,既服从了改革大局,又兼顾了多方共赢,争取了改革效果最大化。下步需要各级各单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协作配合,积极推进改革,共同写好新中国法治史上这一崭新篇章。三是持久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规范执法。这是司法行政自身建设法治机关的永恒主题。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扎实开展“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加强和改进执法监督,促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严格公正规范执法。健全执法责任制度体系,规范执法裁量权行使;落实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制度,推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统一行使和网上运行。加强监狱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网络执法平台,推行罪犯计分、奖励听证制度,强化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严格提请减刑和假释、提请和决定暂予监外执行各环节的条件和程序,深化狱务公开,防止司法腐败。同时,按照最高检和司法部统一部署,做好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人民监督员选任、培训、管理工作新机制。

二、立足“稳定”根基,创新社会治理手段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司法行政机关是重要的政法部门,必须聚焦维护稳定推进改革,更好地发挥法律保障职能作用。一是完善监狱管理机制。监狱是国家的专政工具,监狱场所安全稳定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目前监狱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来破解。针对监狱在押罪犯死亡处理难的问题,省司法厅协调公安、法院、检察院、民政等部门联合出台《山东省监狱服刑人员死亡处理规定》,消除了妨害监管场所安全稳定的隐患。下一步还要针对《刑诉法修正案(八)》施行后短刑犯和限制减刑犯增多、监管难度加大的实际,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短刑犯和限制减刑犯考核奖惩《办法》,调动这部分罪犯的教育改造积极性。落实监狱分类建设管理制度,建立不同戒备等级监狱(监区)科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确保场所持续安全稳定;抓好轻型犯监狱建设改造,落实各项安全标准,完善提升监管功能;全面实施罪犯分类调查、分类关押、分级管理、分级处遇、分类矫治,进一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二是强化戒毒和戒毒康复。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是新时期完善社会治理机制、确保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任务。要适应劳教工作转型发展形势需要,针对戒毒人员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和特殊病人这一特点,切实转变工作理念、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探索推行和不断完善具有山东特色的“3×3+N”戒毒模式,健全落实戒毒管理、心理矫治、考核评估等配套制度体系,提升戒毒工作科学化水平。积极争取戒毒场所艾滋病专管岗位相关政策,借助社会医疗资源,依法开展戒毒医疗服务。扎实推进戒毒场所戒毒康复工作,科学制定并实施戒毒康复计划,健全戒毒康复与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之间的衔接机制,努力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三是健全社区矫正制度。依法全面实行社区矫正,对于节约国家行刑成本、减少监禁刑状态下罪犯间的交叉感染、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意义重大。最近,省委、省政府在滕州召开了全省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对此作出全面部署。要深入贯彻《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探索建立县级社区矫正队建制模式,推动社区矫正中心和监管指挥中心建设。加强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建设,健全分类管理、分级处遇和分段教育机制,建立落实县、乡两级社区矫正职责、流程和标准,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认真落实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工作任务,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同时,切实履行社会特殊人群管理牵头部门职责,深入开展调研论证,研究提出《山东省安置帮教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若干规定》修订或废止的意见建议。建立社区服刑人员、戒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信息库,落实救助帮扶政策。加强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特殊人群救助管理体系,促进他们安全顺利回归社会。四是创新人民调解工作。享有“东方一枝花”美誉的人民调解制度,在矛盾纠纷凸现的社会转型期,具有十分鲜活的生命力。要坚持发扬枫桥经验,推行人民调解网格化,推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向更多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领域延伸,完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建立人民调解员准入制度,广泛设立村居专职调解员,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加强调解员法律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工作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落实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和人民调解公信力。

三、突出“服务”主题,满足更广领域法律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升级,法律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各行各业的法律需求呈井喷之势。司法行政机关在法律保障职能之外,更多担负的是法律服务职能,必须围绕中心和大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全力做好“服务”文章。一是积极推进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这是本届政府转变职能、深化改革,向法律服务行业释放的最大红利。要结合行业实际,健全普遍建立法律顾问的工作机制,鼓励支持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广泛担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村居社区等的法律顾问;与省法制办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组建省、市、县(市、区)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团,推动各级政府组成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聘请法律顾问。积极争取和落实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等政策保障措施,制定出台包括律师在内的法律顾问非诉讼业务收费办法和标准。大力推行公职、公司律师制度,推广社区律师工作室、律师会客厅等做法,推进“一村一顾问”、“一村一律师”,更好发挥律师在运用法律手段服务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具备规划合理、配套完善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社会发展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司法行政机关于此担负着重大责任。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积极引导律师所、法律服务所等机构力量向农村和社区延伸,推进城乡法律服务一体化发展,为广大群众提供均等化服务。要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加快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高效运行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探索编制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政府采购目录”,推动建立公益性法律服务补偿机制,对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的机构和人员,通过奖励、表彰、培训等方式予以合理补偿。三是积极推进政府法律援助责任落实。法律援助制度代表国家正义,体现政府良心。司法行政机关肩担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要以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的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决不允许对困难群众的求助置之不理。要让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普通群众打得起官司、打得赢官司,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当前要结合修订《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取消援助事项范围限制,放宽公民经济困难标准,进一步降低门槛、扩大覆盖面,最大限度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要理顺法律援助管理体制,建立统一协调工作机制,积极参与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建设,完善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确保案结事了、定分止争。四是积极推进公证和司法鉴定体制改革。这两项工作是法律服务业改革发展的重头任务。要按照中央和省里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做好我省事业体制公证机构向公益三类转变工作,实行规范的绩效工资制度,完善公证员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在部分县(市、区)探索打破执业辖区、扩大或兼容执业空间,做大做强公证服务业。完善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出台全省司法鉴定行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鉴定管理、实施、保障体系和制度机制,改进和加强对司法鉴定执业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行业有序发展,规范执业行为,提高鉴定质量。

四、着眼“发展”后劲,加强工作创新基础保障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全省司法行政事业发展后劲如何,取决于人才智力支持、组织机构支撑和综合基础保障,取决于这几个方面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要强化重心下移、固本强基的理念,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好基础保障不适应、不给力、不到位的问题。一是完善组织机构队伍管理体制机制。探索理顺开发区司法所管理体制,加强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管理使用,落实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公益性岗位开发政策。推动省、市、县三级法律援助中心事业改行政,实现法律援助机构职能和性质转换。总结推广德州、东营等地做法,推动市、县(市、区)司法局加挂社区矫正局牌子,建立以县区司法局为主导、社区矫正中心为依托、司法所为支撑、司法行政专兼职力量为骨干、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组织体系。参照枣庄、青岛设立村居社区司法行政协理员的做法,结合建立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将司法行政工作触角延伸到城乡基层各个角落。二是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机制。协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意见,健全侦查、起诉、审判环节重视律师辩护和代理意见的工作机制,推行律师预约和电子阅卷制度,优化律师执业环境。健全律师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完善被处罚处分律师事务所、律师的不良记录档案制度,开展律师案卷质量评查工作。完善律师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和评定机制,探索建立律师分级出庭制度。健全律师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长效机制,规范律师和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中的关系。开展选拔优秀律师到政法机关和国有企业挂职工作,完善选拔优秀律师担任法官、检察官和党政机关公务员的机制,进一步拓宽律师参政议政渠道。三是完善司法行政综合保障长效机制。完善项目库经费预算编制工作,加强各项业务保障能力建设,建立经费动态增长机制,确保“基层司法行政机关执行政法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落到实处。加强与法制、财政、物价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论证落实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范围和标准。争取将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整体规划,抓好司法业务用房项目建设,改善基层办公条件。研究建立一整套符合专业化要求的管理制度规范,制定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标准,形成符合实际、科学规范、门类齐全的标准体系。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司法行政各项业务网上咨询、网上办理、网上查询、网上监督,提升执法、服务、管理效能。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改善传统设施装备条件,借助现代信息科技翅膀,推动司法行政改革发展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E:LQF

关键词:司法行政 改革 法治山东

作者:王本群

第3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区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任务

一、扎实推进经济领域重点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中央确定的336项改革任务中,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有155项,占46%。我们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扎实推进经济领域重点改革。

(一)扎实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这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注册资本制度改革和前置审批制度改革。注册资本制度改革有5项内容。一是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改革后,除金融等行业外,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社会上形象地说可以实现零资本注册。二是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企业股东自主约定出资额、出资方式,自主对出资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不必提交验资报告。三是简化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只要申请人提交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四是工商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从过去每年年检,改为企业每年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部门报告和向社会公示上年信息。五是加强企业诚信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企业的年度报告、资质资格、行政处罚等信息,以及行政部门监管、社会组织监督、企业自我管理等措施,使其“一处违规、处处受限”,让企业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前置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削减资质认定项目,清理和调整前置审批事项,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除涉及国家安全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业外,开办企业均可先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如果经营范围中涉及许可项目的,再到有关部门办理许可,方便企业更快捷地进入市场。这项改革也将在国家削减前置审批方案出台后实行。这项工作涉及绝大多数行政审批部门,工商部门要履行好牵头部门的职责,编办、法制办及各行政审批部门要全力配合。

(二)扎实推进资源领域市场化改革。资源优势是内蒙古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们在资源配置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这些改革举措,把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既符合市场对资源需求的阶段性特征(当时煤电油运紧张,煤炭价格大幅上涨,资源吸引力增强),所上项目也符合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收到了比较好的成效。下一步,要坚持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制度机制。首先,要严格按转化项目、环保要求和市场价格配置,促进资源转化增值和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探索资源与转化项目打捆招拍挂。其次,要用资源收益支持产业发展。比如,从资源拍卖价款中拿出一定资金,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推进资源资本化改革,支持企业依托资源、借助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第三,要建立退出机制,对已配置资源但未履行相应责任义务的,清理收回所配置资源,防止圈占资源。第四,建立资源开发补偿和利益共享机制。保护恢复生态环境,改善资源开发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008年以来我们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实施了一系列电力综合政策。下一步,我们要面向全国大市场,加大电力外送力度,为能源资源的大范围市场化配置创造条件。同时,要通过深化电力市场改革,开拓区内用电市场。

(三)扎实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按照中央的部署,结合自治区实际,我们要着力在几方面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一是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建立由公共财政、国有资本经营、政府性基金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完整政府预算体系,实行全口径管理。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减少个别支出政策对预算编制的干扰。大力推进预算公开,打造阳光财政。二是大力清理财政沉淀资金。现在一方面财政资金很紧张,另一方面资金闲置的问题也很突出。一些预算支出科目在政策到期后早该取消,但每年预算还在拨款,还有不少结转结余资金。下一步,要大力压减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盘活存量资金,最大程度发挥资金效益。三是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中央提出,今年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三分之一,各级要认真落实中央的要求。对政策到期的专项资金项目进行清理取消,将内容相近、目标相似的各类专项整合下达使用,将一些长期固定的涉及人员、运转的专项资金下划盟市管理。四是防控政府债务风险。要严格控制新增债务,抓紧化解存量债务。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工作要点的部署,今年国家将出台地方性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办法,研究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的相关办法,我们要根据中央精神,抓紧出台自治区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施分类管理和总规模控制,厘清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五是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增收形势比较严峻,今年国家将进一步扩大营改增实施范围,明年实现全覆盖,预计自治区今年本级财政收入将减少约3亿元。资源税改革也将加快推进,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可能将被取消,据测算将减少我区财政收入约34亿元。要下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同时,进一步增强支出预算的约束力,规范预算追加程序,严格控制预算追加。

(四)扎实推进农村牧区改革。从我区的情况看,目前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2060万亩,草牧场规模化经营面积6321万亩,分别占全区耕地和可利用草原面积的19%和6.2%,与全国24%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草牧场流转。一是加快确权登记,明晰土地草牧场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土地确权涉及农牧民的核心利益,也是土地有序流转的关键。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2015年基本完成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土地确权登记今年开展试点,2015年在全区全面推开,2018年完成。另一方面,要对农村牧区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确权登记,为下一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牧民行使对宅基地、住房及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担保、转让等财产权打下基础。二是政府要加强对土地草牧场流转的引导。主要包括:研究出台鼓励政策,引导土地草牧场经营权流转。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工作要点的部署,今年国家将制定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意见,研究提出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意见,研究起草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拟定土地流转公开市场运行规范,我们要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贯彻落实意见。

(五)扎实推进向北开放。内蒙古有边境线4200多公里,占我国陆地边界的五分之一,具有发展沿边开放的独特优势。

总书记指出,发展对蒙古国关系特别是经济合作,要树立正确义利观,从大局和长远考虑,不要斤斤计较,能让的就让一些。这些年来,我们也是本着这个原则去做的。

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深化同蒙古国各领域合作。自治区有关部门和相关盟市要认真研究这个大课题,做好这篇大文章,绘出路线图、列出时间表、提出任务书,力争尽快在对蒙古国合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具体工作中,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让利于人,深化同蒙古国的经贸合作。

扩大对外开放要有战略眼光和全局意识,把内蒙古置于全国开放大局中思考谋划。中央《决定》提出,要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内蒙古要抓住机遇,努力争取、积极参与其中,在国家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战略之下,构筑新草原丝绸之路,进一步扩大对俄蒙和欧洲的开放,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自己的贡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五通”倡议(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初步考虑,内蒙古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对俄蒙的铁路、公路通道建设上。我们要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规划建设新的铁路、公路通道,并积极支持俄蒙加快建设与我区的连接通道,加快实现中俄蒙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二、经济体制改革要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改革互促共进

(一)经济体制改革要与政治领域改革相协调。以制度和法治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优良传统,精心做好民族工作,大力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二是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和政府职能转变,必须加快建立科学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GDP评定政绩的偏向,更加重视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生态环保、就业收入、社会事业、安全生产,体现科学发展的考核导向。要改革考核评价办法,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制度,健全组织考核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三是严格依法行政。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带头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无论履行哪一项职能,从行为到程序、从内容到形式、从决策到执行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让行政权力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运行。要适应简政放权要求,大力推进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修订,清理取消不符合改革要求的“红头文件”,为简政放权提供有力保障。

(二)经济体制改革要与文化领域改革相协调。一是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要加大依法治网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网上舆论引导,使网络空间更加清朗。二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上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以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和文化惠民工程为牵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统筹整合基层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水平和服务效益。三是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以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为目标,继续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确保在股权多元化的情况下国家对重要传媒企业的掌控。有效挖掘我区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打造草原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品市场。

(三)经济体制改革要与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要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各级政府要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一是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在制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时,既要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也要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要关注大企业发展,更要培育扶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二是积极拓展新的就业领域。我们常讲“需求创造供给”,反过来供给也能创造需求。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进步,移动互联、电子商务等产业迅猛发展,创造出新的大量有效需求。三是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把政府的作用与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凡适合市场、社会组织承担的,都可以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交给其承担,政府办事不养人、不养机构,既可以增加就业岗位,也有利于社会组织发育,这也是今后政府创新公共服务供给的一个重要方向。

要积极探索保障性住房建设新模式。今后几年我区要大力实施百姓安居工程,到2017年要完成45万套棚户区改造和52万户农村牧区危房改造任务。这么大的工程量,钱从哪里来?仅靠国家给、政府出、银行贷难以完成,必须创新建设模式。各地要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新模式。从自治区来讲,要积极争取国家增加任务量、提高补助标准,确保完成13万户的农村牧区危房年度改造任务。另外,针对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要坚持分类指导,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工作要点部署,今年将全面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研究提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管理的意见,研究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我们要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贯彻实施办法。

要强化校安工程责任制。一是规划设计责任制。对由于设计的问题导致的工程超标超概算及工程质量等问题,由设计部门承担责任。二是审批责任制。不按规定报批或违反程序审批的,追究主管部门、审批部门责任。三是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质量期内的校舍如果发生质量问题或倒塌事故,建设、监理、验收单位必须承担责任。四是资金配套和使用责任制。盟市配套资金不到位的,不得开工建设;挤占挪用建设资金的,追究责任人和领导的责任,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必须补齐资金;超预算、超范围、超标准建设的,超支部分自行解决,自治区不追加资金。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四)经济体制改革要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协调。要在继续组织实施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同时,大胆先行先试,以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一是要明晰自然资源的产权。划清国家、集体、集体所有个人承包的边界,对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的确权登记。产权清晰了,生态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就明确了。二是要努力增加生态资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把保护基本草原和保护耕地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减少草原超载牲畜数量,实现草畜平衡;加大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实施力度,提高草原植被盖度、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水资源承载能力等。三是要厘清政府和企业的环保责任。政府要科学规划,把好准入关,建立规则,严格监管,履行好国有生态资产出资人的责任;企业要建立包括生态环境成本在内的全成本核算制度,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履行生态破坏的恢复、治理和赔偿责任。四是要建立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的考核权重,对生态脆弱地区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资产增加的要奖励,减少的要追责,让“增加生态资产、减少环境负债”的要求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工作要点部署,今年将启动研究对限制开发区和生态脆弱的国贫县取消GDP考核的具体措施,研究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我们要大胆先行先试。□

(本文系巴特尔同志2014年3月19日在自治区党委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摘要)

责任编辑:王 丹

作者:王君

第4篇:全面深化改革专题学习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1月20日下午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过去几年来改革已经大有作为,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注意把握蕴含其中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改革要求,接力探索,接续奋斗,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前进。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拓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请示》、《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中央团校改革方案》、《关于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的工作规范》、《关于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的工作规范》、《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深入的工作意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总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修订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工作规则(修订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修订稿)》。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大督察力度狠抓改革落实情况的报告》。 会议指出,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制度,是贯彻党的十九大强调的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规范报告方式、审议程序及其重点,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的公开透明,使国有资产更好服务发展、造福人民。 会议强调,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要把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和脱贫难度大的贫困村作为重中之重,从健全体制机制入手,规范人员选派,明确工作任务,加强日常管理,严明考核激励,着力解决驻村帮扶中选人不优、管理不严、作风不实、保障不力等问题,确保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精准、帮扶扎实、群众满意。 会议指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要注意因地制宜,保护、保留乡村风貌。

会议强调,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在湖泊实施湖长制,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遵循湖泊的生态功能和特性,严格湖泊水域空间管控,强化湖泊岸线管理保护,加强湖泊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开展湖泊生态治理与修复,健全湖泊执法监管机制。 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深入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要重视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会议强调,拓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已经有了前期的实践基础,要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平衡好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不得以买卖宅基地为出发点,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会议指出,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要遵循医疗卫生服务和临床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创新全科医生使用激励机制,加强贫困地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会议强调,中央团校工作承担着为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教育培养干部骨干的重要使命,改革要着眼党的青年工作大局,把握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这一根本定位,聚焦团干部教育主责主业,剥离学历教育,创新办学方式,突出政治培训,努力为新时代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和共青团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会议指出,建立关于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和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的工作规范,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的重要改革举措。要根据《立法法》有关规定,紧紧围绕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咨询、评估、协调、审议等工作机制,更好发挥立法机关在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会议强调,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完善知识产权诉讼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法院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审判质量效率,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担当和勇气,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形成了一大批改革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这是继续深化改革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改革方向,继续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最为关键的是,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

会议强调,党的十九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任务,部署了一大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举措更实的改革任务。同时,还要继续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任务落实,改革的担子越挑越重。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要抓紧梳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改革任务和举措,按照党中央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保持工作力度和连续性,有计划有秩序推进落实。

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落实责任,结合自身实际,把党中央提出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推出改革方案的要狠抓落实,还没有完成的改革任务要紧抓快干,已经落实方案的还要巩固改革成果。要坚持一把手抓改革,重视搞好调查研究,善于研究和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在抓落实上投入更大精力。明年改革工作要抓紧谋划起来,用更高的标准抓好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出席,有关中央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第5篇: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学习

近期,我们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中,接触到了深化改革的知识,我来谈一谈我的学习心得,整理一下思路,很多地方会简写。也许有很多不合适的地方。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党在科学分析国内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我国获得了巨大发展。

现在,党的十八大提出新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

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坚持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既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将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我会继续深入学习

这些理念的。

第6篇:学习全面深化改革精神有感

客观分析形势 增强忧患意识

为公司乘风破浪成就职业化团队之实而努力

--学习全面深化改革相关讲话有感

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热潮席卷全国上下,站在改革之浪尖的国有企业以各种思考和行动,积极回应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简称《决定》)所释放的改革信息。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全面深化改革,我认真深刻地学习了党中央、中国中铁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讲话,结合公司实际谈些体会与想法。

一、 改革信息关键词的思考

2014年被称为“国企改革年”,这与上世纪90年代的草莽生产的国企改革不可同日而语。正确解读改革信息,解决“改什么”和“怎么改”是国有企业热闹的改革现状下应有的谨慎和认真。

1、市场

“让市场在资源配臵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让企业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如何在势均力敌的国有企业中竞争突围,争取有限的“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席位?

2、去行政化

国企改革,首当其冲是当前“企业级别行政化”、“管理人员级别行政化”“政策支持行政化”等泛行政化现象。如

-1- 何在破除国企的“特权”“垄断”等政策性支持后,在“国企”与“民企”的同台充分竞争中继续保持绝对优势?

3、法治化

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营商环境趋向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如何在不规范走向规范的振荡环境中,有效规避经营中的法律风险,逐步过渡到以合法的经营方式占领广泛市场、实现更大盈利?

4、征信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我国将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根据国家信用体系任务分解,未来将实现社会信用的全覆盖。如何立足长远,构建诚信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打造行业一流的百年企业?

以上4个问题,有待于公司在这场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突破体制和观念束缚,提升管理实效,提炼企业核心竞争力,成就职业化之实,在市场化的洪流中向着目标和愿景勇往直前。

二、对公司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两位领导的讲话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轻看成绩,重谈问题,没有将成就修饰得完美无缺,而是着眼问题,正视差距,提出改革思路,明确目标,在我内心引起了极大的共鸣。结合讲话中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遵循原则,结合公司当前实际和工作经历,我有如下思考:

(一)深化改革刻不容缓。公司从名不见经传的**分公

-2- 司,潜心运作,埋头做事,一步步地走出困境,抓住机遇完成第一桶金的积累,筑基强企,跨越式发展,成为*局区域型子分公司中声名鹊起的*公司。管理理念的先进长远、市场布局的慎密突破、流程制度的设计落地、责任成本的成功运转、培训机制的前瞻创新、企业文化的力量凝聚等,对成就公司的今天功不可没。相较于2004年成立、2007年起步,公司现在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得到了充实,品牌和影响力都迅速扩展。这样一个全新的起点,既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巨大压力,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等各界都对公司的全面深化改革方向、举措和实效投入关注,能否保持和发扬公司既有优势,开拓新优势,成为全局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主动发掘公司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是拉开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序幕的第一步。

(二)知不足而奋进。再辉煌的成绩也只能代表过去,何况我们企业的历史才刚刚步入十年之期,我们应以忧患意识冷静正确看待各种赞誉背后客观存在的不足与危机。比如:

1、企业防范和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掌控局面的主动性还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市场战略合作伙伴质和量上拓展推进不易,生产推进受制于外部环境推进和掌控艰难,公司产值阶段性储备不足等。

2、制度流程体系与公司提出的职业化团队目标,与当前精细化管理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制度体系不够直观、紧凑,部门流程的精细程度不均匀,改进和完善没有及

-3- 时更新等,没有完全发挥出制度流程在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中的指导规范性作用。

3、部门职能作用发挥存在不均衡性,员工责任约束机制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微观和宏观职能部门的绩效任务分配和考核激励不均衡,一些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员工调动频繁不利于强化责任意识和明晰管理责任,员工晋升的考评机制公平公开透明还不够,尤其是项目经理任免缺乏考核评价报告,物机人员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承担的工作强度与当前全局对物机人员的职业通道设计和待遇存在矛盾等。

4、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的监督机制运行不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和运用不到位。主要表现责任成本预算下达的及时性、部门内与部门间对成本核算相关数据的复核、分析参与度和深度不够,财务监察和审计监督职能没有充分发挥,整个体系运转对项目编报人员、公司审核人员的个人经验与能力的倚重较大,公司成本实施纲要的设计初衷并未全面实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经营方式的合规性与日益规范的市场监管要求之间的矛盾,没有很好的运用全面预算管理这个工具对企业全盘进行掌控、评价和考核等。

5、新旧文化冲突和企业凝聚力将迎来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相较于公司带着不足100人的团队,大家齐心协力绝境求生求发展的时期,企业发展壮大了,条件好了,环境宽松了,员工数量和结构多元化了,追求和思想也更多样化,公司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的难度更

-4- 大了,一些好的作风品质逐渐被歪风邪气侵蚀残食,企业现代管理的新思想、新观念推行受到阻等,领导干部中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等。

三、 对公司全面深化改革的建议

对于公司如何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中占得先机,积极作为,结合我个人的工作经历与感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以完善内控体系提效率,以精细化管理降成本(效率+成本:双轨并行)

作为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效率和成本”是在日益缩小的管理差距竞争中的致胜法宝。在公司层面,建议结合2012年-2013年内部控制评价的梳理和建议,修订和完善公司现有的制度和流程,构建起可以对公司当前乃至未来几年可以发挥规范指导和风险防范作用的内部控制体系。在项目层面,建议以**全面推行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为契机,在消化吸收顶层设计理念、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确定主责部门,联合公司各部门和试点项目职能部门确定先进、实用、高效、可操作性强的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内部控制体系实际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成立专业的内控体系建设小组,沉下心来,集合群体智慧,扎实整合、优化管理资源,形成一套以制度为依据,以流程为导向,以表格资料等书面资料为结果的内控体系,是有效解决公司发展中各种问题的根本途径。

2、以信息化构建公司大数据平台,以拓宽合作深度与广度实现发展共赢(信息+合作:发展共赢)

-5- “信息与合作”是现代企业做大做强的“秘密武器”,这些在马云领导的阿里巴巴等商界传奇可见一般。在信息方面,近年来全局信息化运用由过去各自为阵,广泛投入的信息孤岛,逐渐走向整体布局,互通共享的信息“大一统”。在过渡阶段,我们承受着信息化乱局给大家带来的工作重复,数据丢失,运行缓慢等一系列有背于信息化“提质降效”初衷的后果。眼下,我们不能坐等信息化的改进,而耽误公司管理提升的进程。建议通过梳理内控体系,理顺企业的数据流,通过现有的电子表格、可利用的信息系统,提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使用、分析和监管的各种数据。同时,提高各部门的办公硬件条件(比如每个部门配臵一台公用电脑),鼓励运用手机和电脑联动办公的各种信息化工具(包括办公软件和一些较好的APP应用)等,加强个人、部门内、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成就一个站在信息前沿的团队,最快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并且提高办公效率。

在合作方面,公司的市场合作伙伴的不断增加,公司品牌的不断加强,继而延伸到协作队伍的战略合作伙伴选择,均体现了公司对合作的重视和长远眼光。建议公司在内部控制梳理过程中,完善供应商名录管理,增加对上游和下游合作伙伴评价机制,实现资源、价值互换和共享合作红利。通过制度和流程的设计,促进公司内部上下级之间、本部与项目部、部门间、部门内、员工间的合作沟通,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3、以先进战略理念领跑行业未来,以创新驱动企业科

-6- 学发展(理念+创新:利及长远)

公司近年来能够在局内竞相发展的各子分公司中独树一臶,与公司管理理念所站的高度和管理举措的标新立异分不开。全面深化改革最先启动的就是理念更新,结合中央对国企改革定位和上级改革方向的解读,建议公司尽快明确公司的改革思路、分解目标和时间表,推进具有公司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人才培养战略和员工关爱体系的建设和落地,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比如把绩效管理真正纳入到薪酬体系设计之中,建立员工家庭基础档案,落实帮助员工解决入学、落户,家庭互助等安定后方,稳定前方的具体措施,增强员工归属感,营造“我以企业为家,企业以我为荣”的团结拼搏,积极向上的和谐发展环境。

在创新方面,建议公司要从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上寻求突破。破除陈旧思想,吸取国外和国内优秀民企的一些好的理念和做法。在管理创新方面,主要体现在业务流程和制度的创新,比如在薪酬体系与绩效评价的设计上,是否可以考虑引入KPI标准和360维度评价(上级、下级和平级的评价)机制。具体思路如下:项目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指标应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专业、规模、综合毛利率、施工管理难度、风险大小等,结合责任成本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下达预算指标,从生产营销滚动发展、预算完成、精神文明、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考核,充分体现领导班子的不同培养阶段、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项目员工绩效考核应探索建立基准水平、特殊贡献和项目激励相结合的薪

-7- 酬制度,基准水平全公司项目员工根据所处岗位建立KPI标准,设定完成工作目标进行考核计算,特殊贡献着重体现工程项目差异化的贡献大小,项目激励以项目部自行设定的工作和业绩目标,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360度评价,形成项目部的内部激励措施;机关员工绩效考核引入KPI指标体系、项目综合评价指标和360度评价,KPI主要根据员工承担的工作目标与任务来确定,反映公司价值链运行和贡献情况,动静态指标相结合,重视学习创新、企业长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潜力的评价。项目综合评价指标包括各项目的预算及其他考核项目的实现平均水平和项目对机关的效能评价等。

在文化创新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制度流程、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吸纳新旧文化和力量中正面、积极等好的部分,摒弃扰乱和制约公司发展的消极、负面等坏的部分。比如以公司成立十周年为契机,办一场能够感动大家,感动自己的庆典;加强员工PPT等先进办公工具的技能培训,培养公司内部培训师和心理咨询师;创办公司内部期刊宣贯企业现代管理的新思想、新观念,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以员工关注热点和情感话题为主题拍摄微电影等。

四、法事部工作进展和思路

法事部成立以来,通过业务学习和参与案件处理等着力提高法律事务工作专业技能。目前已结合上级法律工作三年目标要求,法事工作与管理衔接的各项工作认识,初步完成了合同文本规范(涵盖项目管理中劳务、物机、其他类22个通用合同文本和12个采购量或风险较大物资类专项合同

-8- 文本),项目合同风险控制指引,普法园地建立,法律事务工作管理办法起草(构建起了法律事务的内控体系的制度、流程和文书台账表格等)等工作。下一步的法律事务工作方向:对内管理以合同综合管理、重大决策事项和规章制度的法律审核、法律风险评估和法律事务咨询、普法宣传为主,对外以案件处理和协助办理员工积分申请和入学事宜为主。

根据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和信息统计要求,对公司所有项目进行统一编号(建议采用“开工年份+专业简写字母+编号”),在合同管理上建议公司法事部增加一名人员配臵,建立项目合同经理和合同管理员制度。具体做法如下:公司法事部合同管理员对全公司的合同文本使用进行评审,并保管全公司的合同原件,统计上报各类合同信息。项目部总经济师(工经负责人)为项目合同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做好所有合同起草、洽谈、评审、签订工作,对合同管理相关的交底、履行跟踪、合同备案、经济纠纷或案件管理等工作负责,参与公司合同范本及相关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工作。指定财务部出纳作为兼职合同综合管理员,登记合同签订、评审和执行跟踪一体化台账,并保管项目涉及全部合同的原件,随会计档案一并移交至公司法事部,按要求及时向公司法事部上报项目出现的经济纠纷或案件等信息。这样有利于在合同流转过程中即实现对合同的过程管控和跟踪评价,有利于保障合同档案的完整性,同时兼顾了关键岗位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

以上拙见源自财务、审计工作经历,在我身上留下的职

-9- 业烙印。关注数据的全面、系统和准确性,关注数据背后的真相、危机和问题,谨慎、执着地推本溯源、标本兼治成为工作中的一种习惯,不尽成熟或不尽合理之处请予以谅解。

工作的热情和执着来源于内心的责任与使命感。尤其是近年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方略和新风气的感召,*局真抓实干,谋事、做事、成事氛围的感染,公司各种新理念和正能量的感动,和为人母后怀揣的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美好、公平、纯净的大环境的感念。“虽然我改变不了社会,但我可以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为社会,企业,为大家,为环境,为未来做一些正面积极的努力”。

-10-

第7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和自学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进一步领会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增强了在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深化了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的认识,为下一阶段的教育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得到了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深刻的了解了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

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二、更加清晰的认识了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方向。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的创造力。

1、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2、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3、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4、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1、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2、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3、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4、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性政府。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

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三、为我们今后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工作方向。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四、通过这次学习《决定》深刻明白了中国的现状、经过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决定》的实施将深刻的改变着中国,将深深的影响每个中国的工作和生活,决定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会使得人民当家作主得到根本的保证。更加有利和谐中国的建设,更加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而法治中国的建设,能保证每个社会主义公民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存在。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项也是老百姓目前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之一,也关系到党能不能很好的长期执政,腐败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建设能不能取得成功的问题,是关系到党能不能

长期执政的问题。决定的实施就是要把权力关到笼子里去,让权力真正是人民服务,让干部真正的成为人民满意的公仆。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是满足人民不断需求的物质文化水平的需求,也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让中华民族的崛起从硬件崛起到软件崛起。是中国成为文化强国,让中国的崛起造福中华儿女甚至造化世界人民,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走进人民的心中,走向世界。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让人民老有所依,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教有所学。特别医疗教育的改革,会人民身体健康得到保证,解决看病贵看病难得问题,教育的改革,从小到大学,让每个公民都能受到良好教育,平等的受教育权,还有高等院校的体制创新,将加强创新性中国建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在未来的世界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科技强大,世界一流,才会让中华民族在未来的世界有一席之地,才能真正的实现中国梦才能真正的实施中华民族的崛起。

第8篇:学习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的基本矛盾已经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2.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3.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保障。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错误 ×

正确 √

正确 √

4.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

正确 √ 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6.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7.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总书记的讲话,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8.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正确 √ 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9.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0.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总书记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

正确 √ 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1.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

正确 √ 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2.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

正确 √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3.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

正确 √ 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4.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国

正确 √ 梦,关键是靠改革开放。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5.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矛盾繁多,

正确 √ 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一个新的考验。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6.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全面深化改革重在结合实际,抓好中

正确 √ 央重大改革措施的细化和落实。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7.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制度、能力和干部构成了国家治理体

正确 √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8.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

正确 √ 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9.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怎么样,关键看

正确 √ 问题解决得多与少、解决得好不好。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0.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

正确 √ 动改革。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第二部分 ;单选题

1.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以下哪项不是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的原因? A. 因为是基本国情决定的

B. 因为是经济的基础作用决定的

C. 因为是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决定的

D. 因为是国际形势决定的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2.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总书记认为,35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A. 改革开放

B. 马克思主义

C. 斯大林主义

D. 自由主义

错误 ×

正确 √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3.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党的哪一次会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党的十三大

B. 党的十四大

C. 党的十五大

D. 党的十六大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4.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以下哪项不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不可缺失的构成要素? A. 制度

B. 生态

C. 干部

D. 能力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5.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以下哪项不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原因? A. 因为国际形势的要求

B. 因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 因为改革的终极意义是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D. 因为现实提出的客观要求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6.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总书记认为,35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 A. 斯大林主义

B. 马克思主义

C. 自由主义

D. 改革开放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7.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对于怎样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A. 发展是基础、是前提

B. 公平正义是要求、是原则

C. 制度是保证、是根本

D. 按需分配是前提、是要求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8.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B. 促进出口、增加外汇

C.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D. 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错误 ×

正确 √

正确 √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9.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总书记认为,35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 A. 斯大林主义

B. 自由主义

C. 改革开放

D. 马克思主义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10. 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外出考察调研的省份是哪个? A. 湖北省

B. 湖南省

C. 广东省

D. 广西省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第三部分 ;多选题

正确 √

正确 √

1.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我国政

正确 √ 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包括哪些? A. 保障公平竞争

B. 维护市场秩序

C. 弥补市场失灵

D.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2.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为什么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正确 √ 革的总目标?

A. 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

B. 因为全面才有效能

C. 因为两者联系而辩证

D. 因为两者是改革加创新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3.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学习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正确 √ 的论述,应当掌握哪些观点? A. 关键论

B. 正义论

C. 重点论

D. 方向论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4.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

正确 √ 法论包括哪些观点?

A.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B. 坚持问题导向

C. 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

D. 坚持统筹协调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5.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在存在

错误 × 哪些问题?

A. 市场体系还不健全

B.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受制约

D. 政府和市场关系还没有理顺

C. 市场发育还不充分

您的答案:ABDC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6.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为什么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

错误 × 化改革的重点?

A. 因为是基本国情决定的

B. 因为是经济的基础作用决定的

C. 因为是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决定的

D. 因为是国际形势决定的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7.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怎样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

错误 × 祉?

A. 发展是基础、是前提

B. 公平正义是要求、是原则

C. 制度是保证、是根本

D. 按需分配是前提、是要求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8.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关于改革开放,以下观点正确的有哪

正确 √ 些?

A.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B.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C.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

D.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9.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为什么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

错误 × 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 因为国际形势的要求

B. 因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 因为改革的终极意义是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D. 因为现实提出的客观要求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10. 根据吕虹主任所讲,我国发展面临着哪些矛盾和挑战? 正确 √ A.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B. 发展方式依然粗放

C. 社会矛盾明显增多

D. 产业结构不合理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第9篇:学习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心得体会

作者:李希壮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无数的人们禁不住畅想:在改革之路上行进了35年的中国,将如何开启新的进发?创造了发展奇迹的中国人,又将再续怎样的光荣与梦想?

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只有通过在不断更新、积累、实践中的学习,才能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

学习在于更新。要想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勤于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优化结构,提升档次。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它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因此,面对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我们不能固守早已过时的工作方式方法去处理群众的态度,群众的要求,群众的期望,而应该不断地更新知识,用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理论,用新的群众工作方法与方式,真正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真正把学习作为砥砺人格、丰富人生的重要需求,挤出时间多学习、减少应酬多读书、持之以恒多钻研。唯有如此,才能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学习在于积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党员干部学习积累中要注意两点:一要扩展知识的广度。现代社会信息量大、知识面广,需要学习的知识非常多。既要学精本职的,又要大胆涉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时代的知识,这样才能在不经意间擦起绚烂的火花。二要延伸知识的深度。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只重视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陷于迷惑。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和消化。那么,党员干部要面对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的改革时,只能是束手无策。

学习在于实践。“知”与“行”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把知和行的关系表述为“知行统一”。“勤于思则理得,勤于行则事治”。因此,我们说,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根本目的是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的就是反对学习和工作中的“空对空”。党员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推进好、处理好收入分配、行政体制、民生保障制度、医药卫生和户籍制度等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员干部要在不断的更新、积累、实践中学习,深入践行“为民务实清廉”,提升驾驭科学发展、改革开放的能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党的事业建

设好,把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

上一篇:垃圾焚烧发电运行管理下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