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教学心得体会

2023-0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四季轮回中,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自身也在成长,面对身边的各种事物,必然会有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是我们思想成长的证明,也是我们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怎样写出适合自身的心得体会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品社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品社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

摘要:在新课改推动和新教材运用的形势下,我们历史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都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探索、改进。只有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增进学识,陶冶情操,服务社会。

关键词:新教材;新课改;知识时代性;启发式教学

一、新课改下的困惑

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广,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让教惯了旧教材的老师有许多的不适应和困惑。首先是新的教材体系不适应,同时对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比较陌生,另外,教材容量过大,这都让老教师有点措手不及,总体感受是不会教、教不会。

二、新课改下教学困惑的原因

(一)教材的变化

旧教材总体来说信息量小,分析深刻,而体系编排无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无论是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都是以时代为线索,而在某一时间段内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新教材则容量大、信息广,分析比较浅显,其体系则是分别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为线索,再以时间为纽带去阐述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和世界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变化,有专题史的思想。和旧教材相比,大相径庭,故教师会有很大的不适应。

(二)学生的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现在的学生与上世纪的学生已有很大的差别。现在一个学生每天获取的信息量远远超过教师,同时,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敏捷,遇到问题总是刨根问底。因此,我们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面对学生的这一变化。

(三)时代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你对本专业的知识有精准的掌握,还要求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不但要求掌握好汉语,而且要求掌握好最基本的英语。现在出现了许多边缘性的学科,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总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一专多能的人更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新课改下解决困惑的措施

首先,处理好教材。

新教材的容量比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我觉得在处理新教材的内容时要有取有舍,纯记忆的东西可点到为止,而对较难理解的内容要进行重点突破。如在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节教材时,我认为第一个和第三个目录可以让学生自学,而把精力放在第二个目录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上。这一目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处理时我们可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讲到十五大,这样基本上就可以把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讲清楚。就如有的老师所说的:现在主要是如何使用好新教材而不是如何教好新教材。

另外,新教材的體系没有旧教材的体系那么容易把握,似乎每一个专题与前一个专题和后一个专题之间都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是孤立、分散的。其实不然,只要你认真钻研,善于把握,它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必修三的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的四节课讲的是儒家思想的产生、正统地位的确立、新发展及受到批判;而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三节课即讲的是向西方学习技术、制度、思想一个过程也是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动摇的一个过程。这样,两个貌似无关的专题却清晰地叙述了整个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如果教师在讲课前心中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那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不会游刃有余。简言之,需要我们教师能有效地把握处理教材。

其次,提高自身的素质。

新课改下,我们教师首先要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要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按新时期教育规律办事,以最经济的时间、最合理的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新教材除容量大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对有些知识,我们可能比较陌生,比较像绘画艺术里的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立体派,还有古代哲学、物理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充电,大量获取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提高自己的素质,许多地方要和教材、学生产生共鸣,只有“熟”才能生“巧”,连教师自己都搞不清的问题而去给学生讲解,学生是不会喜欢去听的。

另外,教学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入浅出。优秀的教师要尽力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必修三讲的是思想文化史,讲到每个阶段的思想文化出现的背景时,我们都会分析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阶级、社会状况,也就是说: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哲学的观点来解释就更简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增加历史知识的储备,同时要注重文史哲的有机结合。

最后,注重启发式教学。

旧教材下,我们教师喜欢表演式的上课,一节课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感觉把教材分析得入木三分,很有成就感。或许旧教材下,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但在新课改下,我们应更多地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媒体,充实教学资料,注重情景问题的设置,问题的设置最好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如在讲罗斯福新政时,我们可以把它和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如在讲到网络的双重作用时,我们可设置假如你是牛郎、包拯、比尔•盖茨、学生、黑客、本•拉登,你会用网络做什么,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跨越时空,可激发学生分组合作从而去自主探究。

总之,新教材、新课改下,我们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都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改进。

作者简介:

陆进义,男,中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

作者:陆进义

第2篇: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心得体会

摘 要:自从体育进入初中中招考试的项目以来,实心球这个项目就一直是体育考试的一个项目,而此项目可以说是中招体育考试几个项目中,最难取得好成绩的一项,因此引起体育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对实心球投掷技术及其专项素质练习进行探讨,他们利用各种方法、器械来提高投掷实心球的成绩,我根据这些年来开展实心球教学的心得体会进行论述,希望能为促进同行更好地开展实心球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实心球教学;心得体会;投掷

一、 前言

训练投掷实心球是中学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也是中招体育考试的选项之一,同时是一项很好的提高学生体能水平、增强体质的锻炼手段。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掷实心球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并使之成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发展学生上肢、下肢、躯干、肩部的力量和肩关节、脊柱的柔韧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投掷能力;培养学生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勇于竞争的精神。在教学中,应从增强学生体质这个任务出发,把传授“三基”和增强体质紧密结合起来,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完成掷实心球的教学任务。我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实心球教学的心得体会,本文介绍这些心得体会,以供同行参考。

二、 开展初中实心球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 分析学生难掌握的技术环节

在长期教学工作中观察投掷实心球的学生,发现学生普遍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 向前用力投球靠挥臂投球为主,腿力、腰腹力用得较少。2. 多数出手角度偏低,有的出手角度高时则最后扣腕拨球易滑手,投出去的实心球向后旋转。

学生容易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投掷实心球技术中持球向后预摆这一环节感到难掌握,于是就舍难求易,凭着本能靠挥臂投球,亦导致出手角度偏低。

为什么这一环节学生会感到难掌握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一环节的动作要领:做好持球前后站立姿势后,两手掌心相对拇指成八字持球于体前。前后预摆1~2次,然后以肩关节为圆心,手臂为半径,由下至前、上、后方向摆起。同时,身体挺胸抬头直立至向后伸展成反弓状态。同时,膝关节微屈,控制身体重心,髋关节充分伸展,躯干由前屈至直立到充分后伸成反弓状。两手持球稍靠脑后,肘关节微屈,且尽量将球留在身体后面,形成“超越器械”。身体重心随着球的运动,由前脚移至后脚后,重心投影点落在后脚的支撑点后。整个动作过程要求协调、放松、连贯,身体正对投掷方向。由此可知,这一环节身体要向后伸成反弓状,即上体有向后倒趋势。

根据人体运动生理学所知,当人体后倒时,出于本能,人的头部自然会低头,引起腹部肌肉紧张性收缩来恢复正常体位,维持平衡,达到自我保护。而投掷实心球持球向后预摆,必然是向上挺胸牵拉腹部肌肉,使腹部肌肉拉长。这样,人体内部因为向后倒的条件反射导致腹部肌肉收缩,而外部持球向后预摆作用力又将腹部肌肉拉长,结果造成腹部肌肉产生强直收缩。腹部肌肉强直收缩会导致人感到难受。有了这个生理障碍,难怪学生不愿按要求做,而是舍难求易,凭本能靠挥臂投球了。学生这种简化的技术动作,上体基本上是直立的,甚至有呈前倾状态,这样就限制了手臂向后预摆的幅度,缩短了向前挥臂的工作距离,向前挥臂的力量自然有所减弱,实心球出手时初速度肯定减小。此外,也导致实心球出手时的出手高度多数在头顶水平线上下,出手角度当然就低,甚至有向出手点水平线下出球的。

(二) 为学生介绍正确的投掷姿势

学生在投掷实心球过程中存在错误姿势,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生掌握正确的投掷实心球技术,关键是指导学生协调地做好持球向后预摆身体成反弓状的“超越器械”动作。学生觉得难做,其实也可利用人体运动生理学知识来解决。根据人体运动生理学中人的肌肉状态反射规律,人体头部抬头后仰,会引起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腹部肌肉紧张性减弱,即腹部肌肉放松、伸长。这样,持球向后上方預摆上体后倒时应充分抬头,后仰头部,就可减轻因后倒引起的腹部肌肉反射造成的不舒服感觉。经过反复练习体会,学生会很快克服这一生理障碍,并且可使腿部蹬地、收腹屈体、挥臂、扣腕拨球一系列动作依次发力,协调完成整体动作,熟练后就似鞭打出去一样,快速有力。

学会了正确的持球向后上方预摆技术后,同时要注意一点,当持球向后上方预摆身体形成反弓状的“超越器材”动作时,不宜长时间停顿。因为此时整个身体重心落在后腿上,对后腿是个很大的负担,长时间停顿会影响后腿的蹬地发力,从而影响整体动作的发力质量。因此,预摆后的“超越器械”动作一经完成,即刻开始蹬地发力。

掌握了这种正确的用力方法后,出手高度都在头部的前上方,出手角度自然也就较高,并且容易控制。至于出手角度高时则扣腕拨球易滑手,投出去的实心球向后旋转现象,这主要是持球方法不正确,两手手指呈“八”字型握球的下半部分,发力不经过球心造成。合理的持球方法应该是两手掌心相对,手指张开且指尖相对,呈球状握球,以便最后用力时两手手指能扣拨球,发力经过球心。

在中学掷实心球教学中,教师还要经常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教学工作时应把男女生以投掷能力按高低分组练习,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要做好腕、肘、肩关节和腰部的准备活动。教师应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如发现有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停止练习,规范教学秩序,重新安排场地。

(三) 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时代,在实心球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笔记本电脑、摄像机辅助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笔记本电脑和摄像机的运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通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只能借助挂图来辅助示范。电脑进入体育课堂学生会很感兴趣,教师制作的课件他们可以自己操作,教学的重、难点如果不清楚,可以通过鼠标的点击得到很好的解决。放慢动作还可以弥补教师示范太快的不足,这就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技能,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练习。教学过程中,借助摄像机回放,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现状,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授课过程中,穿插播放我校运动员参加区、市运动会的片段,用身边优秀运动员的比赛片段来感召学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树立民族荣誉感,进行了爱国教育。

在实心球教学中,我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同时考虑个体差异,利用抗日战争做引子,场景设计敌方炮楼、碉堡,把全体学生比做红军战士,实心球当成手榴弹,让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投掷距离,分别掷向敌人的炮楼和碉堡,摧毁敌人赢得胜利。通过学生的爱国热情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自信心。我用手机、相机拍摄下学生学习实心球时的状态,比如投掷实心球姿势等,让学生进行观看,这样可以让学生以第三者的身份认识自己在学习实心球时的样子。找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改进。

(四) 增加学生实心球比赛的安排和密度

据心理学研究发现,初中生普遍具有好胜心,他们渴望在体育运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有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激发初中生参与实心球运动的积极性,可以多安排一些适合初中生参与的实心球比赛,这样可以使初中生普遍参与到实心球运动中,他们会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一起讨论正确的投掷姿势和发力技巧,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开启他们的智慧。教师还可以多组织一些实心球课外活动,比如实心球联谊活动,让学生坐在一起交流学习实心球运动的心得体会,实现资源共享。教师还要精心组织实心球比赛的内容。

在比赛前,要设计标明投掷距离和“靶心”的场地或设置专门“靶子”,让学生把掷实心球动作与掷远或掷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投掷效果和同伴竞争胜负结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

(五) 提高学生的专项素质力量

投掷项目比别的项目对力量素质的要求都来的高。只有一定的力量素质作为基础才能顺利地将动作完成取得好成绩。实心球项目除了腿部、腰腹、上肢等大肌肉群参与动作外还对手指、手腕等小肌肉群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初中生在生长发育阶段不能强化太多的力量练习而影响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教师在训练项目和强度上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关键部位的力量练习是至关重要。根据投掷实心球的技术特点,我对学生的力量练习主要在于:腰腹核心力量的练习和手指手腕小肌肉群的练习。且力量训练以自身体重和轻负重来提高瞬间的爆发力量。同时力量训练尽量以运动力量为主少进行静力力量训练。在力量训练中注意对本身动作的局部强化和针对性提高。让增强的力量能很好地辅助我们对于实心球动作的完成。

腰腹力量训练这方面我安排的训练项目有:平板支撑、单腿屈膝深蹲、仰卧两头起等项目。在手指手腕力量练习上安排的训练项目有:击掌立卧撑、击掌俯卧撑、原地抓抛实心球等项目。对于这些专项力量练习要求学生快速有质量的完成,主要是提高学生瞬间爆发的力量和成套动作需要的基础力量。学生通过一定的力量训练提高力量素质的同时让自身的体型有了质的飞跃且在投掷实心球项目上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让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热情、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自身的信心有很大的增強,这些都使学生在后续的训练中更加的投入,且运动成绩、身体素质成良性循环发展。

三、 结束语

投掷实心球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的投掷项目,也是我市多年来选择为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之一。它是反映学生力量、速度、柔韧、协调等素质的综合表现。然而,我在长期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投掷实心球技术掌握得不够好,影响了体育中考成绩和对体育热情。因此,如何提高投掷实心球技术动作,找出动作中不足的地方,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方案,对提高投掷实心球的运动成绩,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目前,我已经在实心球教学方面积累了一些心得,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进一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实心球教学,旨在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高洁.初中实心球教学策略整体性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7(11).

[2]曹峰,郭方印.中小学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教学之我见[J].田径,2017(6).

[3]周伟,牟琨,靳晓迪,et al.初中实心球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核心素质——兼论学生力量与柔韧素质对实心球成绩的影响[J].新西部,2018,441(14).

[4]刘高祥.“点、线、面、体”在实心球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7(2).

[5]杨浩.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有效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

[6]崔海燕.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

作者:孙志强

第3篇:使用光学显微镜教学的心得体会

【摘要】根据作者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形态学教学中的经验积累,对于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中常出现的问题,及一些应用技巧加以探讨,以提高显微镜的应用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光学显微镜;教学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熟练使用显微镜,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的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及免疫学检验等课程中均应用到显微镜对各类型标本进行观察。即使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检验技术人员的这项基本技能依然不可缺失,可以作为体现检验人员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技能之一。

本人从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工作多年,在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检验等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中,经常要应用到显微镜,通过教学发现学生虽然经过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但对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并不熟练。现将这些问题总结出来,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教学效率。

1.光线的调节

普通光学显微镜光线调节装置主要包括反光镜(非电光源)、聚光器和光圈(也称虹彩光圈)等。[1]只有调节至合适的光线明暗度,才可能看清显微镜下的结构。观察不同的标本,对光线的要求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观察染色的血涂片、骨髓细胞涂片、细菌涂片需要较亮的视野,尤其是使用油镜观察细胞形态;而应用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观察尿液等不染色标本,需要较暗的视野。光线调节不当将影响标本的观察。以血液形态学实验为例,很多同学观察的视野光线非常暗,细胞结构很难识别。

2.粗、细准焦螺旋的方向

医学院校开设形态学实验需要大量的标本,这些标本有些是来自生物公司的商品成品,有些来自临床,都十分珍贵。学生使用显微镜不当,经常会出现砸坏标本的现象,一方面给实验室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稀有标本,学生就失去了观察学习的机会。发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粗、细准焦螺旋使用不恰当。学生们一般从初中生物课中开始接触显微镜,来到医学院校后,医学基础课如医学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等也需要显微镜,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又使用到显微镜,但这些显微镜往往不是一种型号,粗、细准焦螺旋的方向也往往不一致,这就造成学生之前应用显微镜形成习惯,而对新的显微镜不熟悉,调错方向,导致砸片。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学生根本就不会使用显微镜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会提示学生,在使用显微镜还没有放标本之前,首先将物镜镜头与载物台调至最近,然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镜头和载物台逐渐远离,并牢记右手粗准焦螺旋的转动方向,一旦放置标本,记住这个调节方向,不能反向旋转,也就不会出现砸片的情况了。

3.观察位置

血液涂片制备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另一项基本技能。制备良好的血涂片应该符合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分布均匀、边缘整齐、两侧留有空隙的标准要求。由于各种细胞体积密度不同,在血图片中的分布也不均匀。一般体积较小、密度较大的淋巴细胞在体部较多;体积较大、密度较小的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尾部和边缘较多;异常大的细胞易见于尾部。因此,观察血涂片一定要选取细胞分布均匀、染色较好的部位,才能真实的反映细胞的比例、形态,一般选择在体尾交界处或片头至片尾3/4区域。[2]很多学生看到的细胞形态不典型、或大或小、染色或深或浅、细胞过多过少,甚至细胞互相挤压、结构不完整,大都是由于观察位置不当造成的。通过教师纠正,将观察部位调节至体尾交界处,学生发现细胞结构完整、染色清晰、易于辨认,节省了调节显微镜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果。

4.油镜使用

血细胞形态等往往要在油镜下进行观察。要注意调节油镜的顺序,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在低倍镜下找到像;然后调节高倍镜,转动细螺旋,方向一般为载物台远离物镜头的方向,旋转半周至一周,一般不会超过两周,避免过度旋转,在高倍镜下找到像,将需要观察的细胞放置在视野正中,滴香柏油;调节油镜,将油镜镜头尽在油中,转动细准焦螺旋,方向同前,旋转一般不到半周会看到像。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的是,一玻片有血膜的面朝上,不要把玻片放反,否则调到高倍镜后就会找不到像;二不能把高倍镜头误当做油镜镜头浸入油中,一旦发现,及时清理,避免高倍镜头污损;三有个别的显微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的方向相反,即载物台与物镜头接近的方向,这种情况就要特别注意,轻轻转动即可,不要强行旋转,以免砸坏玻片,必要时应请专业人员进行显微镜的维修;四调节油镜时,近推进尺的手可以左右或上下旋转旋钮,使玻片呈动态,更容易找到像;五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比如嗜酸性粒细胞的颗粒,也可以通过轻微前后的调节细准焦螺旋螺旋,以便观察颗粒的层次。

5.显微镜维护

正常科学的使用、维护光学显微镜可以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一定要加以重视。

首先,注意防尘防潮。镜头是光学显微镜的核心,镜头如果粘上灰尘,即影响观察,又会在清理镜头时划伤镜片;如果灰尘落入机械部分,会增加磨损,造成零件失灵;如果长期放置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及损伤零件。所以显微镜一定要有防尘罩,并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里,远离洗手池等潮湿环境,显微镜箱里应该放置防霉片或者干燥剂,并且定期更换。

其次,及时清理。使用油镜后,要先使用擦镜纸擦拭镜片,然后蘸取二甲苯去掉残留的油渍,再用擦镜纸去除二甲苯;如果发现镜头有污点,通过观察目镜、物镜、标本和聚光器,确定污点的位置,及时清理;如果镜片生霉,可以使用乙醇和乙醚的混合剂擦拭,擦拭前先用毛刷去掉灰尘沙粒,以免划伤镜片;如果镜片起雾,可以放到于燥箱中,使雾滴挥发。[3]

最后,轻拿轻放。显微镜不使用的时候,将物镜镜头调节至八字形。提起显微镜时,一定要一手握住显微镜臂,另一只手托住显微镜底座,避免单手拿显微镜;放置显微镜动作要轻,避免零件震动松卸。

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即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职业素质,又要求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踏实、认真、细致、规范的工作习惯。学会熟练使用显微镜将为其打下良好的学习工作基础,提高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及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参考文献

[1]孙宝清,许子华,任立平等.普通光学显微镜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的使用注意事项[J].医学信息,2013,26(3):415-416

[2]熊立凡,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4版

[3]高英.浅谈高校光学显微镜的管理与维护[J].医学信息,2011,1:290-291

作者简介:徐倩,女,检验师,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血液学检验的等。

作者:徐倩 王瑾

第4篇:品社教学心得体会

新窑小学 景小曼

通过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孩子们学会了诚信、帮助,树立了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感受到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了初步的、整体的认识,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 。

本学期的《品德与社会》共有五个单元:“诚信是金”“伸出我们的手”、“我的绿色日记”、“交通连着千万家”和“祖国真大”。每个单元下设有若干活动主题。为了上好这门课,我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严格按照品社教学策略,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品德与生活课本中,每一个主题单元的内容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或图片组成,这些故事或图片为我们进行品社课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或依据,但并不是说我们上课就要围绕着这些内容来上,就一定要上课本中出示的内容,把教材内容当作不可改变的“金科玉律”。在课本提供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对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补充。

2、“活动性”是本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课程的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来实现的。通过各种活动创设,在活动中力求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在各种教学活动创设与体验中实现课程目标。教学活动的创设有很多,如欣赏活动、想像活动、游戏活动、表演活动、动手操作活动等,通过活动创设,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既动手动脑动口,又寓教于乐,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小学四年级学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学生年龄在10-12周岁之间,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到了心理逆反期,开始不听话了。学生开始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身体方面有高矮胖瘦,心理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小时候看不懂,听不懂的一些知识,现在很快可以搞明白,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在学生的转折期,如何把日常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锻炼有意识记的能力,增进记忆品质;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一、矿区小学四年级学生构成及特点。新窑矿区小学位于崇信县新窑镇新窑村,周边主要经济为煤矿生产业比较兴旺,镇域经济比较发达,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在煤矿企业工作或在家务农,因此,本校四年级学生的组成主要为三大群体:一是来自煤矿企业为主和部分镇上单位的单位上来的学生;二是来自附近农村就近入学的农村学生;三是少数因父母流动务工或经商带来的外来学生。整体来说,学生家长文化层次相对较低,思想观念陈旧,多数家长较重视家庭致富,家庭教育氛围不浓,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忽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在学校教育中更好地把学生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必须对学生的现状及特点做认真的分析:

1、单位上来的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这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相对好,父母又宠爱,所以往往性格任性,花钱大手大脚,依赖性重,自理能力差,平时不参加体力劳动,也就没有劳动意识,做事拖拉,部分家长单位效益好,发的福利多,学生也在学校爱炫耀东西,有的家长将单位的办公用品送给孩子,孩子随意送人或不节约,造成学习用品攀比,学生追求享受,上学书包里装许多零食、饮料等,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习习惯都亟待重新培养,应从平时点滴抓起,从严要求,力求洗刷掉他们身上的“骄、娇”二气,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2、就近入学的农村学生。学生因不善于交流,见识少,知识面窄,思维不活跃、接受能力缓慢,学生相对胆小,顾虑较多,与单位上来的同学相比,家庭相对贫困,往往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心理素质脆弱,自卑感强,遇到挫折容易退缩,对老师的批评比较敏感,存在逆反心理。

3、外来学生。由于新窑矿区较县内其它地方经济发达,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不断增加,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形式在逐年增加,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数也越来越多,学校在校学生中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越来越多。流动人口子女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以及他们特殊的生活背景等,相对于当地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比同龄群体要面临更多的心理发展问题。普遍缺乏归属感,部分流动人口学生有较强的自卑、孤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心理,甚至个别学生报复性强、爱打架,爱说慌,小偷小摸,说脏话及不爱护他人和公共物品等现象在部分流动人口学生身上存在。

二、成因分析。 通过对不同群体学生特点和问题的分析、反思,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为了进一步做好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必须对学生特点成因进行认真分析。

1、单位上来的学生。家境相对宽裕,父母疏于对孩子进行理想前途的教育,不注意对孩子刻苦奋斗精神的培养;个别家庭家长将商场或官场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带到了家中,使孩子受影响。父母多以物质激励孩子,希望以物质奖励使孩子听自己的话,达到自己教育目的,事实上物质是激励不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的。物质在孩子身上的积聚,带来的是挥霍性的消费,带来的是品格的低下。

2、就近入学的农村学生。新窑矿区周边农村家庭经过多年的发展,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贫富悬殊逐步拉大,确有一部分家庭勤劳后致富,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还有一部分家庭仍然相当贫困,因此在周边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同时,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家长对子女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也有少数学生父母离异,部分家长在煤矿从业发生事故导致单亲家庭或长年卧床,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

3、流动人口学生,即外来学生。外来流动人口大多租房居住,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大一点的孩子即要自己的事自己办,弟妹的事要大帮小,父母的事也要帮着做。因此,放学回家后没有学习的条件、环境、氛围。父母大都早出晚归,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就算有空闲,也因为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对孩子进行辅导。另外,父母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家庭教育不力,这些都是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日常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陈旧落后。受办学条件限制,在日常德育中,长期以空洞的理论说教为主,缺乏启发;长期以教师为主,忽视学生的主动性;长期以课堂为主,忽视课内外、校内外的结合,结果使得道德教育日趋僵化,缺乏创新。

2、期望值过高,内容泛化。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的教职工,对学校德育都抱有过高的期望,总希望通过德育去完全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所有问题。期望通过德育使学生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必须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明确的法纪意识、健康的身心,这就使得道德教育的内容偏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而不断泛化,使得德育承载了许多不应有的压力,阻碍了德育教育自身应有作用的发挥。

3、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有待加强。受教育体制限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人员、经费、课程设置等方面缺乏明确的刚性的制度规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目前还取决于学校办学条件,因而随意性、主观性较大,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加快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加强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责任教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任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教育工作所需要的,责任意识的培养是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的目标和重要途径。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责任意识,让学生养成自我意识、集体意识,促进学生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全面提高。

2、构建学校心理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让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将心理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心理教育的组织领导,校长、教研组、教导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到心理教育中来,既开设开展专门的心理教育活动课,又要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并邀请心理教育专家及时予以指导。

3、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由学校担当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的重任,努力构建学校与社会、家庭“三教合一”的教育网络。学校教育是沟通社会影响与家庭教育的桥梁,在创新自身教育理念的同时,通过广泛而扎实的宣传教育工作,向社会、家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共识,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构架心理健康“三教合一”的教育网络,共铸整体教育的合力,保障心理健康教育顺利、有序、稳定、实效地开展。

4、以课题研究为着力点,进一步增强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实效性。科研课题是学校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工作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途径。今天的学生和过去相比,眼界更开阔,知识更丰富,思想更敏捷,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更高。 但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过空,忽视心理训练、生活指导和能力培养;德育方法过旧,离现实生活太远,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选择的意向,忽视学生的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培养,造成德育与心理教育实效性较低。因此,以课题研究为着力点,进一步增强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实效性,增加德育的有效供给,实现两者的结合,满足学生需求。

5、以“两育”教育为契机,抓好四年级是良好学习习惯定型和培养的关键期。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四年级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日本的一项调查表明,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因此,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是在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改变,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从孩子意志力的发展来看,正是意志发展由弱到强、由他律向自律过渡。孩子意志行动的动机增强,目的性显著提高,开始形成自觉克服困难的意志。所以,四年级是养成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如果运用两育很好结合,将会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会使孩子的学业取得成功而实现教育目标。

在教学中要让同学把知识和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期的品社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5篇:品生与品社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垛庄中心小学 张秋菊

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九月份的品生、品社教研听课活动,陈老师的课对我的触动很大。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要上好一堂课,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首先,新课程理念方面,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感悟。绝大多数课题,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像:设置悬念,讲故事,小组合作,设置教学游戏等。

第二,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

本节课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而且板书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活动都设计的很精细,而且对课堂做了很好的预设。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很精确,同学们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各抒已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并且能够打造温馨课堂,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陈老师的课件中都穿插了很多音乐,能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奖励,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课上完了学生都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我明白了一堂好课是凝聚了团体的力量,是经过一次次精心修改打磨出来的。

第6篇:品生与品社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沂水县荣仁完小

前几天我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品生听课活动,我的触动很大。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要上好一堂品生课,需要注意的问题太多,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首先,新课程理念方面,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感悟。 绝大多数课题,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

第二,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

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而且板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开驰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同学们都能各抒已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第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在执教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地创设情景,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情感、 升华学生的道德行为。

通过听课,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堂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班级,走近科学,更要带领他们走近生活,走近社会,走近那些洗涤心灵的人和事。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

第7篇:品社教学反思

四年级品社教学反思

孙 梦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通过近几年来的培训、实践、探索、教研,我们对小学品德课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和如何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取得了共识。但是,在涉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课堂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矛盾的焦点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我们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教学整体上进步显著,成绩突出,但局部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大多数的兼职教师,在精力和时间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在此,本文就教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课堂教学死搬硬套

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表演、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品德与生活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 课、“游戏” 课、“美术”课、“表演”课。我国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就在于学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任务。

2、通过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个别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二、刻意追求“师生民主”,主体主导主次不分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师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师为了展示师生民主气氛,走向了极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视。

1、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甚至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

2、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有的教师整节课上反反复复用一些类似“是这样的吗”?“是不是”、“对不对”的简单问题发问不止,缺少信息沟通,学生翻翻教材就能异口同声、准确地响亮回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心灵未能受到震撼。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直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

合作学习无疑有助于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正视自我的团队精神的培养。但是,教学中如果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过程设计简单,时机把握不好,无论什么问题都采用分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导致学生能独立完成时也合作,能够自主时却不让学生独立,有探究欲望时却让小组优秀者代替其他成员的意见,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觉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协作,合作学习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种形式多于内容的合作学习究竟对学生有益还是有害?因此,并非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分青红皂白地搞合作学习,必然有害无益。

第8篇:品社教学反思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改教研专题反思

曹云霞

《品德与社会》学科,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总而言之,通过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小学品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研专题反思

曹云霞

我们知道,品社课的实质是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现场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获取事实材料,同时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做好物质和知识的准备。

在教学中,我尽管也在尝试运用新理念、新模式打造有效课堂,但总觉得是力不从心。尽管每天把转换角色、注重学生生活体验挂在口头。但由于自己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不能很好的把三维目标体现出来。比如课前搜集资料这一关,我还没能真正落到实处,没能放手让学生去体验生活,多数时候是自己搜集,所以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的惰性,使自主学习流于形式,主持人小伟老师和马月红老师针对这一点谈了自己的做法,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让学生运用各种渠道搜集资料,促进了学生良好的行为能力。所以,我应该让学生多参与生活,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中我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托儿童现实生活,搭建生活平台,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注重课堂的实效性。

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参透教育理念,围绕县提出的十六字教学法,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各种资源,关注学生生活体验,运用不同教学方式,理解和内化知识技能,一定会使课堂真正做到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

新课程下的品社课堂教学

——课改教研专题反思

曹云霞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教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同行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提高,现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四大特点。思想品德课教学应遵循四个原则: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同时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但是,通过听课活动发现广大教师对教育改革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新的教育理念。不少教师甚至于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关系都不能准确把握。

因此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要体现出五性:即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合作性。毋庸置疑,活动课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凸现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对活动课进行了尝试,然而一些教师由于理解偏差、不当操作等,使活动课更多地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甚至用“满堂动”代替了“满堂灌”,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有效提高品社课堂教学效果

——课改教研专题反思

曹云霞

我认为要提高小学“品社”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导入的心理任务在于激发兴趣和情感,产生学习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因此,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导入的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漫画导入法、歌曲导入法、实例导入法、 小品表演、游艺活动、启发谈话、设置悬念等等。

课堂教学组织是一项融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于一体的工作。在新课改中,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可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只有教师具备了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我一般是这样组织课堂的每当我走进教室并不急着上课,我总会用目光扫视全班同学;每次安排活动之前都会提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留意全体同学的表现,同时采用许多组织教学的方法。

让课堂更加有序高率

——课改教研专题反思

曹云霞

课堂教学组织是一项融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于一体的工作。在新课改中,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可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只有教师具备了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评价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给与激励的作用,它们帮助学生定义“什么是高质量的学习”。 由此可见,评价是我们进一步改进教学完善课程的依据,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引入评价机制,可以评出方向、评出动力。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专家说“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要提高教学的高效性,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必须重视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第9篇:《品生、品社》教学现象反思

渠县望溪乡第二中心小学 代庆忠

近段时间以来,我在网上认真听读了一些专题讲座,同时我再次阅读了新课标,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就在我们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一些粗略的反思,愿能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课堂教学生搬硬套

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

2.通识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个别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二、刻意追求“师生民主”,主体主导主次不分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师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师为了展示师生民主气氛,走向了极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视。

1.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甚至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 2.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直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

3.片面理解“合作学习”,形式多于内容。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能简单形式化。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把合作学习变成了一种机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适,每节课都采用分组讨论方式,打上“合作学习”旗号。

三、过分偏重“赏识教育”,忽视科学客观评价

赏识教育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绝对化倾向。我们见到有的品德课课堂,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教师便脱口而出,一概以“棒棒,你真棒!”“对!”“不错!”“棒极了!”或赞许的掌声笼统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模糊概念不置可否,不予纠正,不敢对学生说“你答错了”,不敢划“Ⅹ”,生怕扼杀了许多“牛顿”,夭折了一些“爱迪生”。于是,课堂上“好”声一片,小红花、小五星不断发放。这样表面上的赏识,激励作用值得怀疑,恐怕只能使学生变得浮躁,对表扬的功利性产生依赖,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不良学习态度,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温柔杀手”。

四、片面强调“学生主体”,教师引领游离旁落

学为主体”原本来自于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的心心相印,心灵上的沟通和理解,思维上的碰撞和交流。实现这种默契的最关键因素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课堂教学各环节、各要素间的有效协调,形成一种教学活力。但在实践中不难看到,有的教师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时忽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课堂成为学生游离目标,牵强附会、不得要领的表演场,教师和学生都在手舞足蹈,听之任之甚至容忍奇谈怪论,看似尊重学生个体的背后折射出了新课堂的种种隐患。我认为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并不意味着教师引领作用的游离和旁落。

五、过多依赖“情境生动”,形式超越主题目的

生动的教学情景能为课堂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给课程改革带来了活力。但个别教师的过多精力用在如何让课堂气氛“情境生动”上,一节课下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斥着课堂,犹如一场高科技产品展示会,图文并茂,热闹非凡,大有越俎代庖之势,授课者心满意足,听课者大饱眼福,但效果究竟如何值得商榷。

上一篇:脱贫攻坚工作计划下一篇:商场招商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