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学心得体会总结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老师教学心得体会总结(通用11篇)

老师教学心得体会总结 篇1

姜校长说:“陶老师的报告像山间净澈甘美的清泉,令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像盛夏徐徐春来的微风,令人神清气爽,如饮甘霖。更像艺术灿烂的阳光,映射到我们内心的深处,令我们感到温暖和幸福。但同时也让我感到了一种危机感,一种不读书就要被淘汰的社会现实。”今天有幸听了陶老师的报告,见识了他儒雅的风度,渊博的学识,演说家的口才,不禁让人精神振奋,豪情满怀。

学校培养学生是一种责任,教师读书也是一种责任。好学校是一方池塘,而校长就是那个挖池塘的人。从去年开

始我和其他老师一样深受姜校长潜移默化的影响,重新又拾起了多年不曾摸过的书。从最基本的《读者》,《意林》,慢慢走向专业化书籍《学生第一》,《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老师》等等。读书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让我学会了思考。从书中重新找回了自信快乐的自己。我从不奢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思想家,但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决心做一个心中有梦、志向远大、有思想、有信仰、有追求的新教师。他应该具备以下四者:一是教育专业者;二是学校生态的建构者;三是学习和生长的开发者;四是信念的传播者。

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个合格的专业者,应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教师专业化的支撑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也就是基于“人本”的对学生的尊重、研究、认识;“一次充电,永远放电”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师应当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教师的专业知识和

教育理念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师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成为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弄潮儿。一个真正的教师,他对教育的认识,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育手段的运用,对教育现象的思考,对教育契机的捕捉,都有着极强的专业能力、素养和精神的要求,并且,所有这些都必须在教育实践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才会产生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做一个学校生态的构建者: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成就学生、发展自己。在“照亮”学生的过程中,同时也“照亮”了自己。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有眼力的人,能够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想到问题,能够从别人看不到事情的地方发现事情。所谓眼中有事,这事是什么?是课堂中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是操场上学生生命的张扬,是寝室中学生生活的多姿多彩,是食堂里学生身体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是大自然中长大的一草一木,是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一言一行。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

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这是一位哲人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认识到:宽容,不但是一种仁慈和关爱,更是一种信任和激励。

学习和生长的开发者:“别让我为了学生懵懂或前学后忘而伤心痛苦,让我比做母亲的更为慈爱,像母亲一般爱护那些不是我亲生的小孩……给我朴质,给我深度,让我每天教学时避免烦琐平淡,让我在工作时,抛开个人物质的追求和世俗的苦恼,让我的手在惩罚时变得轻纤,在爱护时更加温柔……”(智利著名女诗人米斯特拉尔语)

信念的传播者|:教师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理念即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有位专家曾经指出:“人类的精神史就是一部阅读史。” 金庸先生有一句名言:“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有人说:对于女性来说,书籍是

最好的美容品;对于男性来说,书籍是挺酷的一张名片。俄国作家契诃夫认为,人应当有三个头脑:生来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幸福的教师都明白:只有多读书方可重新认识自己,保持头脑的清晰,在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读书会让枯燥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会让工作永葆活力,会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心灵永远保持纯净,宁静,浪漫,激情……阅读是学习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阅读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最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每天有阅读的时间,有思考的时间。阅读,让我们归于平静,与伟人、名人对话;思考,让我们穿越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

教师工作千头万绪,大至家事国事天下事,小至扫地关窗擦黑板,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事事都要操心,用“忙、累、烦”三个字,来概括教师的心境最恰当不过了。可是,如果你每天都带着埋

怨和“恨铁不成钢”的急躁心理,那么,你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做个辛苦的教书匠。要想做一个快乐的教师,首先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不要老想着工作的忙碌和辛苦,而同时还应想到,我们这个职业特有的“快乐财富”——每天都被学生的青春气息滋养着,是难得的精神“滋补品”。这是从事其它职业的人们享受不到的。

现在阅读成了我和女儿每天的必修课。虽然她还不能自己阅读,但是每次我用充满激情的腔调给她朗读时,我俩都会情不自禁的摇头晃脑,沉醉其中。表情洋洋洒洒、甚是得意!而且通过读书她认识了好多常用的字,背下了许多优秀的篇章和诗句。

让读书变成一种习惯,变成一种乐趣!你会觉得生活如此美好,一切都是可爱的!

有人说:“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他

老师教学心得体会总结 篇2

但, 本人在教学中了解到中学生对音乐教材内容 (音乐欣赏, 视听练习等等) 反应冷淡, 学习兴致黯然, 本人还从其他学校的音乐教师中了解到80%的学生却偏爱通俗流行歌曲, 导致正常的音乐教学难以完成, 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如何扭转这一偏离教学原则的局面呢?我想到用一句爱因斯坦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在歌曲教学中, 多运用伴奏带

平时, 歌唱教学中, 音乐老师习惯性用钢琴带唱来教学生, 当然, 这未尝不可。但想要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演唱潜能, 进入音乐意境, 不妨试试多用伴奏带带唱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 运用伴奏带可以体现歌唱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不注意教师钢琴伴奏的前奏或间奏, 一曲要经过反复数次练习之后才能完整唱下来, 但运用伴奏带, 学生则会高度集中注意力, 认真区分伴奏音型, 不同的乐器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体会

伴奏效果, 从而使演唱变得准确和完整。

第二, 运用伴奏带, 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歌唱兴趣。若一堂音乐课都用钢琴进行教学。学生则会兴趣大减, 教师自己也觉得索然无味。然而, 两者合理进行教学, 不仅使学生理会到歌曲的知识结构、速度、力度、音乐等方面。还能掌握音乐的律动性, 感受各种节奏型。

第三, 运用伴奏带, 体会音乐形象, 有较好的情感表达。钢琴单一的音乐伴奏, 易使学生觉得乏味, 歌唱兴致不高, 从而音乐形象也难以展现出来。而采用各种乐器根据歌曲的不同风格特点来配器的伴奏带, 能带学生自觉地进入演唱角色, 从而将歌曲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达到声情并茂地境界。

二、在视唱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创造良好的教学开端, 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能使喜而愿学, 学而不厌,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音乐教学效果。视唱教学是音乐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视唱训练是相当枯燥, 乏味的, 为了促进这一环节的积极发展, 我认为:

1. 适当安排视唱, 切忌集中一堂课训练, 否则物极必反。

●郑惠艳

2. 在练习一首新曲时, 先练节奏后加音高或先攻难点后逐个击破。

做到由易到难, 分布训练, 减轻学习难度, 提高教学质量。

3. 在练习一首新曲时, 让学生先分

析, 后视唱, 做到有的放矢,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在教学方法上多样化, 不断地使学生感到新鲜, 有趣味性, 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现在的学生喜“动口”而不喜“静听”这一习性, 在欣赏教学中, 借助时代背景, 介绍作者及文学标题, 讲解等多种手段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引导学生心领神会, 浮想联翩, 带领学生“身临其境”真正融入到音乐中。如欣赏《十八相送》, 教师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家喻户晓的故事将学生引入音乐中, 使学生寓教于乐中了解古代人民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中向往和追求美好自由的生活;又如欣赏“祥林嫂”,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语文课学过的《祝福》将他们带入音乐中, 让他们知道封建宗法制度的吃人本质。

夏治平老师治疗阳痿经验总结 篇3

关键词:名医经验夏治平阳痿中药针灸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76-01

夏治平老师是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早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执教20年,今仍被该校聘为博士生导师。主编和参编中医著作l9部,其中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等六部专著代表部级和国家级水平,《简明针灸学》译成英文,受到国外针灸学者的重视。夏老从医6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男科疾病的治疗,现将夏老治疗阳痿经验总结如下,以馈同道。

阳萎,《内经》称为“阴萎”“阴器不用”。《内经》把阳萎的成因归之于“气大衰而不起不用”;隋唐诸家多以劳伤、肾虚立论,认识到阳萎是虚劳的一种病理反映,起于房劳伤肾,肾中精气亏损,阳气不足所致。宋明诸家对阳萎的理法方药大有发挥,到了清代,各医家对阳萎的研究各有补充。如沈金鳌“抑郁伤肝,肝木不能疏达,亦致阳萎不起”;林佩琴提出“先天精弱者”也可引起阳萎的观点,对阳萎成因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夏老多年来对本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阳萎病因虽多,但主要为肾虚阳衰、肝家郁滞和血络不通所致,且有时常相互影响。为此,夏老治疗时常用益肾温阳、疏肝解郁和活血化瘀之法。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补肾兼顾阴阳

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开窍于二阴。若劳伤于肾,精气虚损,命门火衰,则阳事不举。临床上命门火衰阳萎,夏老多以益肾温阳汤治之。方中鹿角片、仙灵脾、巴戟天、锁阳等温肾壮阳;党参、蜈蚣益气活血通络而荣宗筋;枸杞、山萸肉等养血滋阴。同时在益肾温阳药中反佐了龙胆草,以达到阴阳相济的目的。夏老推崇明代医家张景岳“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夏老指出,治疗中切忌为速求一时之效,纯用强肾干燥之品,以防耗伤阴液,阳应而阴废。当然也不可一味滋阴,既有壅滞胃气之弊,又可因寒凉损伤阳气。

2疏肝不可或缺

阳萎的治疗,过去常以温肾壮阳为主。近年来,从肝论治阳萎正得到广泛的应用。夏老治疗中亦常用疏肝之品,盖足厥阴肝经循行于阴器,与肝关系密切。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若肝脏的疏泄功能失职,不能调畅情志,则可导致气机不畅。阳气郁结,肝脉失于温养,宗筋弛纵而导致阳萎。临床上常遇此类患者用温阳之品,或短时有效,或毫无起色。夏老治疗多以柴胡疏肝饮化裁,每每获效。方中药物柴胡、枳壳、川芎、延胡索等疏肝调气;蜈蚣入肝经,其性走窜,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以开肝经之气血郁闭,使肝气条达,疏泄正常,经络畅通,气血得行;此外佐以白芍、当归养血活血,补肝柔肝,营养宗筋,既能养血益精,调和阴阳,又能防止蜈蚣辛温走窜伤阴之弊。诸药同用,气血兼顾,经脏同治,有补有通、寓通于补之中,共奏疏通肝经郁闭之功。

3巧用活血通络

夏老在治疗阳萎久治不愈者或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常用活血通络法。方用《医林改错》身痛逐瘀汤去秦艽、羌活、苍术,即当归、赤芍、桃仁、黄芪、川芎、红花、党参,加没药、地龙、五灵脂。夏老指出,祖国医学素有“久病入络”“久病成瘀”之说,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既有“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流而瘀”。阳萎日久,经络瘀滞,气血失畅,宗筋失养,若不重用活血化瘀则难起此沉疴痼疾。而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部分老年患者夏老认为上述原因常导致血粘度升高,阴茎血管动脉硬化,而致局部血行不畅。用活血通络法治疗后则可改善阴部动脉血循,促使阴茎勃起,更好地达到振阳起萎的作用。夏老曾治数例糖尿病患者,阴茎不能正常勃起,四肢不温,畏寒特甚,血糖明显升高,予以上药加锁阳、肉苁蓉,服10剂后周身轉暖,可以性交,服20剂后病情已一如常人。

4针药结合相得益彰

老师网上直播教学总结心得 篇4

身为班主任,我会随时关注QQ群中发生的小问题,协助任课老师及家长提供全方位帮助。

身为英语任课教师,我认真备课,提前将录课视频看个透彻,将课本知识点整理清晰,在属于我们的英语网课中带动学生们,通过抢答等小活动,让孩子们能参与进来。课程结束,孩子传的习题我也会通过文字或语音的形式给予答复。

关于老师直播上课教学总结心得 篇5

如何引导学生的居家学习更“真”、更“实”,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家长放心,更让学生受益终生呢?我们认为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独立思考,是学会自主学习一个很好的途径,目前尝试三步自主学习策略:

第一步提出疑问。通过预习,结合学习任务单,学生记录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疑问。

第二步自行解决问题。通过教师发放的学习资料以及借助各种工具,解决自己的疑惑。

第三步集中答疑。学生记录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针对情况,每天每学科的第一节课是集中答疑环节。在线上,老师侧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质疑的问题首先进行生生互助,由线上被动接受学习到互助展示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如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发挥老师的主导性,讲解重难点。

这样的线上教学流程,侧重于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思维,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老师线上教学总结心得精选 篇6

1.《信号与系统》课程选择了中国大学MOOC的国家级精品课程,选用本校线下教学所用教材编者讲授的视频资源,参考教材也是线下教学所用教材,课程内容与教学大纲基本相符,非常适合学生选择学习。在平台上布置作业与学习任务。

2.建立了QQ群,用于发送教学资料、布置教学任务,与学生进行交流、答疑,提醒并督促学生完成各项任务。

3.利用钉钉软件,建立了班级,以直播的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总结,习题讲解,与学生进行研讨、答疑。

4.制定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资料,将电子版教材、教学大纲、课程重点、难点及要求等提供给学生。

二、教学过程

1.第一周周二第一大节为本学期第一次课,课程利用中国大学MMOC平台的慕课堂对学生进行上课情况管理,7:55邀请学生进入慕课堂,8:02开始签到(由网络原因,8点时无法提交申请)。共133名同学,其中1名同学因家中无网络无法学习,其他同学127人完成签到,1人迟到,5人未签到。由结果看同学基本能按时完成签到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学习,也因为第一次上课,所以几名同学由于手机等原因没有完成,之后也与教师进行了沟通。

2.课程进行期间由学生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观看视频内容,并利用QQ群进行沟通、答疑。第一次授课,同学大多数问题都与授课过程有关,讨论学习内容的较少。但整个教学过程中,大家交流比较活跃,气氛较好。

3.计划每周周末安排一次直播课,对本周所学习的进行梳理,讲解重点、难点内容,讲解例题、作业题,与学生进行研讨,集中答疑。

三、心得体会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所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也一直在根据学生特点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采用线上教学,优势在于MOOC平台上的课程资源质量较高,学生在此期间可以通过网络观看名师授课的内容;课程资源可以随时、多次观看,直至听懂为止;平台上也可导出学生学习工程中的各项数据,可对学生进行管理。但缺点是线上授无法监控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

新的授课形式,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无论是QQ群,还是钉钉班级群都能快速建立,布置任务比较顺畅,沟通交流也较活跃,也希望在后续的授课过程中能一直保持此状态。

教学过程也出现了少数卡顿的现象,但MMOC的特点是非实时授课,可以重复观看,所以卡顿基本不影响课程学习。

为提高教学质量,将MOOC平台课程资源与本校教学要求相结合,计划安排直播课,对MOOC平台授课内容做强调、补充,希望能在疫情结束学生返校后,将线上、线下更好的衔接起来。

老师教学心得体会总结 篇7

一、如何处理好教师在情境探究教学中的作用

1. 情境探究教学, 可以描绘成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进行情境探究教学就一定要把教给学生科学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放在比教给学生形式化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这种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关系如下:

也就是说, 情境探究教学并不能只是着眼于教师的活动, 而应该是以学生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着眼于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教师的教只是为学生的学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活动必然要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活动, 而教和学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形成和发展。

2. 要明确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引导要做到“深浅”适宜, “深”会包办代替, 降低学生创新思维的价值;“浅”则学生茫然不知所向。正可谓:“导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另外, 教师还要以和学生平等的心态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 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得出探究的结果;在学生难以自己进行的环节, 教师应根据探究的内容和当时的情境给学生搭台阶、帮助学生跨沟坎。当然, 教师的帮助程度越大, 就意味着学生自主探究的程度越小。教师根据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的问题, 固然问题的质量高, 能把握探究的重点, 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提高课堂效率, 但是, 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自己提出或确定探究问题, 可以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将是永恒的。但选择哪些学习情境要让学生自己确定, 提出问题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如何把握好创设教学情境的最佳时机

创设教学情境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通常, 问题情境的创设大都在教学的导入、过渡阶段, 也可以在教学的结束阶段。一堂课的开始可以通过实验、知识的逻辑顺序导入, 联系生活与生产现象提出问题情境;一堂课结束后, 可以提出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形成悬念式问题情境。有些教师认为, 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 比让他们“不满足地”离开课堂要好一些。事实上这恰恰破坏了学生持续学习的动机。心理学家齐加尼克对此作了证实, 他让两组被试做作业, 让其中一组做完, 而让另一组中途停止。过相同时间后, 检查其记忆, 发现做完的这组被试记得少, 而没做完的那组被试记得多。因此, 一个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在结束阶段创设一些问题情境, 让学生带着一些未解决的问题离开课堂。学完一个单元, 也应带着一些问题进入以后的学习单元, 使他们的学习动机得以长期保持。

三、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情境呈现方式

1. 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情境呈现形式。

如: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采用实验情境较好, 而化学基础概念和理论采用问题情境或化学史引入较好等。

2. 实际教学中情境的设置大都采用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

一般说来, 采用“问题情境”呈现的教学设计一般有如下步骤:

第一步: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 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 这些问题不是一般的判断式问题, 也不是课本知识可直接“按号入座式的问题”, 而是既有一定思考性、综合性, 又与生产生活实际有关的问题。

第二步: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边看书, 边思考, 并进行合理的猜测或假设。这期间可结合问题做桌上条件允许的实验 (这种情境可在实验室中进行上课) 来验证自己的推理, 或观察教师在演示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事实后进行分析思考。

第三步:师生互动, 针对所提问题师生、生生之间展开讨论, 不断补充和完善。

3. 问题情境的设置要有合理的程序和阶梯性。

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 从而使问题的提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如概念的理解分层次, 例题的要求分层次, 练习完成也分层次。例如:有的教师高一开始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 就将氧化还原反应的所有概念一次灌输给学生, 这样使得刚从初三升入高中的学生感到高中化学难学, 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实际上, 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是分四个层次, 由浅入深逐步完成学习的。第一个层次是初中化学从氧元素的得失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初级概念;第二层次是高一化学第一章从化合价变化角度和电子转移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第三层次是在高二化学第一章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这是对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综合运用;第四次层次是第三册学习的“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是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和概念的完善和总结。这四个层次, 层层深入和推进, 同样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水平, 设计合理问题情境, 真正让知识的意义建构落到实处。

4. 在创设化学实验教学情境的过程中, 教师还应处理好形式、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形式和手段是要为目的服务的, 因此,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教师不能单纯地追求形式的新颖性、手段的先进性和多样性, 而应首先考虑如何有效地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 再进一步设计采用何种形式和手段。

四、如何收集化学教学情境素材

化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 离不开一定的情境素材。因此,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素材, 是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首要环节。

1. 有关化学及其教学的杂志和书籍等是化学教学情境素材的基本来源。

《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杂志, 都设有“化学与社会”、“教学研究”、“实验研究”等栏目, 这些栏目中的很多内容, 都可作为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素材。除了期刊杂志以外, 从有关化学及其教学的书籍中, 也可以获得化学教学情境素材。例如, 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走向科学的明天从书》, 它不仅介绍了当代的科学知识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科学人物和科学方法, 而且展望了科学的发展前景。其中涉及化学科学的共有6册——《化学的明天》、《化学与营养保健》、《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走向高分子时代》和《漫话国宝——稀土元素》。

2. 互联网是化学教学情境素材的重要来源。

从互联网上获取化学教学情境素材, 是一种较为快捷有效的方式。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化学教学情境素材的重要来源。

3. 热爱化学教学, 关注周围生活世界中与化学有关的素材、事件等, 做一个化学素材“收藏家”。

平时在电视、报纸上看到的与化学教学有关的素材要及时记录或剪下来, 日常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食品、用具等也要不断积累。如一次性餐具、各种塑料制品、各种商品包装袋、说明书、各种纤维制品、金属和合金制品、矿石标本等等都是收集的对象。笔者平时在旅游参观时拍摄和收集的许多矿石样品图片和标本, 在上课时展示给学生看, 学生都很感兴趣。

五、实施化学情境探究教学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1.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情境探究式课堂教学

目前课程改革虽然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但现在这批高中生基本是“灌输式”和“应试教育”模式下“大考小考, 周考月考”的产儿。进入高中, 出现厌学情绪者较多, 能否参与课堂探究, 教师如何引导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持之以恒, 认真设计教学过程, 创设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品尝成功的滋味,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适应情境探究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一开始学生对课堂实施探情境究式教学模式很不适应, 感到无所适从。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 他们立刻被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所吸引, 他们对教师在课堂上设置的学习情境兴趣越来越浓。学生适应得很快, 到一个单元结束后, 只有两三个人一直感觉这种模式过于复杂, 学习任务太重。其主要原因是, 他们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条条框框的系统性、条理性非常强的讲授式教学方法。

2. 如何处理好实施情境探究式教学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把握情境设置的难易程度, 使学生的探究水平逐步得以提高, 遇到学生的现有水平无法解决的问题时, 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情境的呈现方式, 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或者给学生以理论指导和帮助。例如:学生在探究“氯气和水反应的产物”时, 推测出现了这样的反应:Cl2+2H2O=2HCl+H2O2, 学生现有水平无法对其正确与否进行判断, 这就需要教师再设情境或者讲解, 促使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如何处理好实施情境探究式教学与课堂容量和时间的关系

在实际教学中, 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设计成情境探究式。探究式学习由于模拟了人类发现知识的原始过程, 所以要耗费较多的时间, 这对于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是不利的。实施情境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增进对科学的情感, 理解科学的本质。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哪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 哪些内容要教师给出相关信息或启发讲授, 哪些内容教师直接讲授, 这个问题需要教师仔细斟酌。在开放的科学课堂上, 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想法, 甚至有许多不太正确的认识, 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如何来处理, 这是很关键的问题。核心的思想是:教师要视教学内容的价值来区别对待。对于那些具有普遍迁移价值的知识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 也就是对于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原理要给出足够的教学时间。如果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而且是该学科学习中比较重要的内容, 就更不应该放过这样的教学时机。即使是不太重要的问题, 但许多学生的兴奋点都集中在上面, 也要给学生机会去弄清楚, 哪怕是利用研究性学习或课余的时间。尤其是当学生的探究活动没有完成, 大家仍在兴致勃勃地研究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必须不要太多地考虑时间问题, 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继续探究。

以上只是笔者在实施情境探究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希望能对目前全面实施的课堂探究教学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可作为笔者在今后教学工作继续努力的方向。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笔者在实施情境探究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希望能对目前全面实施的课堂探究教学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可作为笔者在今后教学工作继续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探究教学,学习情境,创设情境

参考文献

[1]蔡慧琴.关于探究性学习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 2005, (06) .

[2]费秀芬.由一堂课引发的对探究性学习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 2005, (06) .

[3]谷生华.探究性学习应处理好几个关系[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2) .

兴趣是写字教学的老师 篇8

一、兴趣开路,让学生“乐写”

1.创设情景,激发写字兴趣。写字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凡是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写字也是如此。写字兴趣的培养可以从讲故事开始:①古人习字学书的故事。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等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②能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故事。在写字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把国际友人对中国书法的赞美,把知名人士对中国书法的论述讲给孩子们听,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③解字说意,编写小故事。为了引发学生识字兴趣,根据字形结构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象形、会意字,学生能在活跃轻松的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心理。

2.循序渐进,发展写字兴趣。在教写字过程中,学生练习的量不要太大,例如教学“三”字,在引导学生观察后,我只让学生写一遍,写完后,让他们把自己写的字与教师示范的字进行比较,自己找差别,也可互评,然后再写第二遍。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后,仍写不准确时,我再示范、强调。这样使学生逐渐明白一个字运笔位置的处理方法。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会写”

1.基本笔画。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而每一个笔画都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几个过程。在认识基本笔画时,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以便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2.字的偏旁。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规律就可以触类旁通。

3.字的结构。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宽窄有别,要注意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长短、宽窄也要注意。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比较多样,在教学中要提示学生注意观察。

三、有效评价,使学生获取成功体验

坚持不懈地进行写字方面的有效评价,即时激励学生,能使整个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写字氛围。以“三”字教学为例,当我发现许多同学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字形结构、笔画的好坏,而是自以为是地举手认为自己写得很好,我就表扬那几位没有举手(写不准确)的同学:“这几位同学真了不起,能发现自己的问题,相信下一个字一定能写准确……同学们,发现问题也是写好字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我接着鼓励:“你们能否再认真地对比一下呢?”举手的同学马上低下头更认真地观察自己写的字,与黑板上老师的字进行对比,注意力的集中是可想而知的。这样,学生既学会了认真比较,又养成了诚实的良好习惯。

实践证明以下一些方法是比较有效的:

1.星级制度。每次作业面批时,我都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红星。一个单元进行一次小结性评比,8颗红星以上的学生拿到一朵小红花,学期末评出星级作业,并给予奖励。

2.小组竞赛。每节写字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包括写字的姿势)。获胜的小组每人得到一个“小动物”奖章。

3.个人竞赛。每个单元都进行一次写字比赛,前三名的同学在学习园地展出,获得进步奖的学生得到一个“小动物”奖章。

4.定期举办作业展览。定期举办作业展览,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写字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

四、分层要求,增强学生写字信心

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我根据汉字的书写难点或学生在写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每次练习时提出了一个有针对性的具体要求,让学生“一练一得”。例如有的学生字写得特别大,超出了田字格的范围,在没田字格时,写的字更是“张牙舞爪”、“左踢右扫”。面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分步提高的做法,适当降低写字要求,首先让他们在格子上写,以写在格子里为目标,达到这个要求之后再提高其他要求。这样阶段性的要求使学生容易接受,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还在教室设置了写字作品展示栏,将同学们字写得工整的、运笔好的、结构处理较合理的、有进步的、以及字写得漂亮的都在作品展示栏里给予展示表扬,同时组织同学们互相欣赏、互相评价提建议。

五、齐抓共管严要求,促学生持续发展

良好的写字习惯不能靠几节写字课。我们使学生的习字由课内向生活之中延伸,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我们经常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教师也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最近的写字情况,请家长关心、帮助学生习字。

老师线上教学工作总结心得 篇9

会议一开始,王小影老师传达了总校领导对老师们提出的五点要求:第一,疫情吃紧、复课无期,要求老师们做好长期上网课的准备。第二,清明节后网课必须保证课时,督促六年级教师更要加劲。第三。要求各校教师必须设计好每一节教案,上好每一堂课,留好每次作业,做好批改后的讲评。第四,每一节课都要网上签到,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联系,追踪逃课学生。第五,各校老师在网课期间必须端正态度,既要保持教学进度,又要保持网课质量。

首先由丁义梅老师谈学校教学工作上的安排和建议,丁老师肯定了老师们尤其是年轻老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的态度,并分享了自己宝贵的经验,可以说是肺腑之言,她在上好课的同时,注重到年轻老师的直播群里听课,学习技巧,通过吸收新鲜血液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

接下来其他老师针对课堂上是如何组织教学,学生管理以及作业的处理等,进行了一个深入而有意义的探讨,目的是积累经验,查漏补缺,共同进步。

李玉娟老师首先发言,面对一年级的孩子,她工作做得特别到位。她的发言可以用六个字来形容——“准备细、课业精”,从早读签到开始到上课讲评以及作业处理真的是精心地在完成线上教学工作。

接着季婷老师发言,她主要从自律和习惯的养成两方面来阐述,最后分享了“番茄工作法”。她在学习中在不断地成长,在上网课时注重和家长、孩子及时交流,使其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并注重习惯的养成。

苑向艳老师分享了自己线上教学的心得,她认为线上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让孩子们真正的实现了“停课不停学”,使得教学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由于之前已经有过网上授课的经验,这次网课并没有刚开始的慌乱,孩子们也对钉钉授课有了经验,基本能够完成授课目标。

王仙娣老师针对不同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比如早读时间开视频会议,讲授课内容时用直播形式,提交笔记和讲题时又用到了在线课堂。尤其是她在新课结束之后,马上让孩子们提交笔记,这个做法既新颖,效果又好。

接下来,梁洁、马聪、冯月琰和王雪莲等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网课期间的心得体会。大家积极踊跃,献计献策,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线上教学经验。

最后梁校长总结发言,他语重心长地向老师们提出了十点忠告,既有疫情防控方面要求,希望老师们能遵守当地防疫政策。又提到了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给老师们今后的线上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停课不停学老师网上教学总结心得 篇10

即在网络教学中,我应该转变思路,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线上教学资源充裕的情况下,作为语文教师,我的定位应该是学生学习“助学者”或“供给者”。

不管是哪种角色,实际上它仍然没有离开线下教学总的思路,即“以生为本”这个核心。

我的一些做法是,第一,不能一个人对着电脑屏幕讲不停,学生在长身体,每天都坐在屏幕前,对健康尤其是眼睛影响比较大,每节课的时间又是短暂的,因此对于线上海量课程资源,要做筛选,优中选优,不能一股脑儿全输出。第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筛选后的学习资源,是作为教师我所认为的好的资源,具体好不好,是否大部分学生都能吃饱,且易于消化,还要依据学生的学情,做更具体的推荐。第三,作为一个年轻的老师,也不能妄自菲薄,虽然有些网上课程出自名校名家之手,在听过后,如果觉得该课程或者那种讲法效率低下或者学生听完意义不大,完全可以舍弃不用而大胆推陈出新。总之,学生是我们的,我们是他们的亲老师,比谁都了解,这块田现在从学校挪到了屏幕上,秧还是那些秧,怎么灌溉,我们应该更有底气。

孙双金老师的教学三味 篇11

朱家珑先生曾这样赞誉他:“孙双金老师在讲台前,风度翩翩,光彩照人,他出众的才华,缜密的思维以及和学生之间特有的默契,把教学活动引入艺术的殿堂。”的确,——你听,在他的语文课上,孩子们书声琅琅不绝于耳,真的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你看,在他的语文课上,孩子们品味语言不断咀嚼,时而静思默想,时而奋笔疾书;你瞧,在他的语文课上,孩子们思维碰撞语出惊人,俨然变成了一个个思想者、小诗人。

20多年来,我已记不清学习了孙老师多少节语文课,在他的课堂上,可以分明感受到其间弥漫开来的三重教学味道,吸引着我,熏陶着我,指引着我。

一、文本解读,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味道

孙老师语文课堂的精彩,首先是源于他独特的文本解读,他总能在寻常文字之中看到“波澜起伏”,一般教师看到的是一个个线性排列的文字,而他看到的则是文字背后诠释的内涵,层次清晰,聚合有序。这种力透纸背的文本解读能力,自然使他的语文课“出乎预料之外,却在文本之中”。因而,听孙老师的语文课,从头至尾,你都能感受到一种智慧的味道。这种教学智慧不是教师一味地在“炫技”,而是以教师的智慧解读,引领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处,读到他们从未留意到的那一部分,最终把阅读智慧传递给孩子们。这样充满智慧味道的语文课,没有陈词滥调,也不循规蹈矩,每一课都是全新的,展开的是一次新鲜的文字之旅,孩子们乐此不疲。

请看孙老师《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片段设计:

出示“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这段话。

1.“我的心绷得紧紧的”写出我的什么心情?(紧张)我为什么如此“紧张”呢?

2.“这”指什么?我们来看看这是怎样的火,联系上文,找出写火的句子。

3.平时手指头被火烫了一下,你会怎样?而此时,邱少云被烈火包住了,该是多么痛苦啊?

4.想到这些,我此时的心不但紧张而且……(担心)为什么担心呢?(年轻的战士)为什么年轻的战士我会担心呢?除此之外,还担心什么呢?

5.我不敢看,又忍不住不看,这又是怎样的心情?(矛盾)“眼巴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敢看啊?哪又为什么忍不住不看呢?

6.朗读“我的心像刀绞一样……”

这时我的心情怎样?(痛苦)把文中“刀绞一样”改成“针扎一样”,好不好?

7.小结:这一段作者细腻地写出了我“紧张——担心——矛盾——痛苦”的心情变化,从中也可以看出邱少云的处境怎样?(越来越危险)

一段文字之中,或隐或显地潜藏着“紧张”“担心”“矛盾”“痛苦”四种复杂的心情,文字是一条线,心情是四颗珠。孙老师引导着学生循着这条文字之线,慢慢地采撷到这四颗心情之珠。我们叹服于孙老师文本解读的火眼金睛与独具匠心,这段文字之中隐秘着的情感密码,就这样被深入浅出地解读出来了。这样的语文教学,文本越读越饱满,学生越读越智慧。

二、巧妙组合,让语文课堂潜藏发现的味道

孙老师语文课堂的精彩,还源于他对文本独特解读后的巧妙组合,他总能巧妙地把一篇文本中的字词句段全部激活,给它们设置最佳解读空间,让它们释放最大语言魅力。因而,他的语文课堂充满极大的变数,熟悉的文本,熟悉的语言,不同的排列组合,不同的呈现方式,就自然潜藏着独特的味道。学生们走进他的课堂,就是和孙老师一同经历一次文字发现之旅,魅力无限,引人入胜。

请看孙老师《二泉映月》教学片断实录:

师:刚才同学们都用心去朗读了课文,读得非常好。这篇课文有许多生字词。(出示词语灯片,每行三个词,共五行)认识吗,谁来读读?

生:月光如银 双目失明 委婉连绵

月光似水 卖艺度日 升腾跌宕

静影沉璧 经历坎坷 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 热爱音乐 舒缓起伏

水波映月 向往光明 恬静激荡

师:读得很好,很认真。他是横着读的,你还可以怎么读,有什么发现?

生:我准备竖着读。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第一列都是讲月亮的。

师:月亮、月光的。

生:第二列是讲阿炳的感情的。

师:是讲阿炳的身世的。

生:第三列是讲《二泉映月》的美的。

师:是啊,讲的是《二泉映月》的旋律。

第一列,那么美的月光,你怎么读呢?

生:(柔和地,深情地)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第二列是讲阿炳的身世的,怎么读呢?

生:(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鼓掌)

师:他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谁来读第三列乐曲旋律?

(生充满感情地读,掌声再次响起)

……endprint

孙老师的这个词语教学片断,可谓匠心独运,充满内蕴。在引导学生实实在在的朗读词语时,孙老师突破了传统朗读的樊篱,他在形式上巧作设计:横着读,字正腔圆,读准每个字音;竖着读,发现体悟,读出三组词语的内蕴,月亮月光——阿炳身世——乐曲旋律;感情读,渗透语感,读出三组词语中的感情色彩。此外,孙老师的词语教学暗合重点,课上出示的三组词语,是孙老师从文本中精心选择的,它们串联起文本解读的内容。课堂上,学生们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词语,不机械,不枯燥,每一遍的朗读有每一遍的新发现、新体会,其中潜藏的味道慢慢透析出来。这样充满发现味道的语文课谁会不喜欢呢?

三、品味语言,让语文课堂弥漫诗性的味道

孙老师语文课堂的精彩,更源于他善于引导学生聚焦语言、品味语言,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甚至是一个标点,在他的课堂上,常常会被“擦拭”得熠熠生辉。他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总是弥漫着浓浓的诗性味道。这种诗性不是刻意为之,往往都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这种诗性也不是教师的口吐莲花,而是学生们语言、思想、情感的自然升华。在孙老师的语文课上,我们越来越多看到的是他正在悄悄地隐藏自己,让自己尽可能地“矮化”下去,但恰是这样的语文课上,我们越来越多看到的是学生们灵动起来了,情趣盎然,智慧盎然,诗意盎然。

请看孙老师《儿童诗》教学片断实录:

出示《阳光》: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指名读,集体读。

师:你喜欢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生:我喜欢“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它让我感到了妈妈的温暖。

生:我喜欢“阳光在花上笑着”,把花儿当作人来写。

……

师:“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这两句里的“爬”和“笑”可以交换位置吗?

生:不可以。盛开的鲜花像娃娃的笑脸,所以说“阳光在花上笑着”。

生:我也认为不可以。阳光在窗上慢慢地移动,只能说“阳光在窗上爬着”。

师:阳光他有脚啊,会在窗上爬着;阳光他有脸啊,会在花上笑着,写得多生动啊!它们都是拟人句,可这里第三句“阳光在溪上流着”不是。我对第三句不满意,溪水本来就是流着的,这句话可以改一个字——流,改得比诗人还要好。谁来做个小诗人?

生:我觉得应该改成“阳光在溪上跳着”,因为小溪上有波纹,在太阳的照射下一闪一闪的,像太阳在跳动一样。

(鼓掌)

师:跟我们的小诗人握个手,“阳光在溪上跳着”,太棒了!

生:我觉得可以改成“阳光在溪上跑着”,因为小溪在流动,阳光和它一起流动,就像在奔跑一样。

……(学生先后说了“游”“走”“飞”“飘”“滚”“睡”“跃”“玩”“摇”“唱”)

师:你们一个个真是了不起的小诗人!什么是诗呢?就是用恰当的语言,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写得充满生命活力,写得和小朋友一样活泼可爱。你们能不能给这首小诗再加上一句,阳光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同桌讨论。

生:阳光在树上睡着。

师:一个“睡”字,让我们好像看到了阳光那张恬静的脸,写得多好呀,有诗意!

生:阳光在我们的脸上笑着。

生:阳光在草地上打着滚儿。

…………

孙老师的这个《儿童诗》教学片断,从诗歌赏析,到诗歌改写,再到诗歌创作,引导着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味过程中,慢慢走近儿童诗,并沐浴在儿童诗的氛围中。诗中一个“流”字,在孙老师的点拨下,于学生的心中激起了千重浪——“跳”“跑”“游”“走”“飞”“飘”“滚”“睡”“跃”“玩”“摇”“唱”……千万别小看了这一串动词,它们一旦融入诗句中,就变得灵动起来,诗句活了,学生也活了。此时,语言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而学生们一个个在悄然中成了小诗人,他们思维活跃着,心灵开放着,语言丰富着,智慧喷发着。是呀,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孙老师的语文课就是顺应着儿童的天性,因而总是弥漫着浓郁的诗性味道。

上一篇:超声检查报告审核制度下一篇:一份特殊的寻人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