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哲学中生命的价值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死亡是伴随每一个人且不可避免的过程,因此对于死亡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死亡哲学也随着哲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现代死亡哲学的研究方向有死亡的本质、死亡价值、死亡意义、人类对待死亡的态度,人类克服和超越死亡的方式等。本文主要研究了死亡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以及人类能否避免死亡和人类对死亡的看法,并由此引发出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死亡哲学;人类;生命价值;

从古到今,死亡都是哲学家们讨论的话题之一。死亡这个概念本身的未知性和迷惑性也导致了人们对他的恐惧和好奇。西方对死亡哲学的研究历史悠久。哲学家们对于死亡的研究从古希腊开始。伊壁鸠鲁认为“最可怕的恶是死,但死却与我们毫无关系,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不存在;当死亡来到的时候,我们又已经不存在了。”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死亡哲学的基本逻辑程式是“若不能死,就不能生”。近代随着文艺复兴和科学实验的出现哲学家们开始怀疑“勿忘死”的思想,并对中世纪时的死亡观念进行了批判。经历了近代的过度,现代的死亡哲学理论则更加理性和系统化。哲学家们对死亡的讨论更加纯粹,排除了外界因素的影响。研究方向转向死亡的本质、死亡价值、死亡意义、人类对待死亡的态度等角度。

一、死亡的概念

死亡与生命是一个相对的观念,在研究死亡的本质时,首先要明确生的概念。众所周知,生的概念就是“活着”,即一个生命体能够进行各种生命活动,身体一直保持活性的一种状态。但是我们也会说逝者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对于英雄我们会说永垂不朽。这也意味着我们对生的观念不仅限于生理上能够进行生命活动,也包括了精神方面的存续。在这个角度上身体的死亡不再重要,灵魂是可以脱离身体存在的,“活着”意味着灵魂的存续。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时代对“生”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相对的,对于“死亡”这一概念的理解在不同情况下也就不尽相同。对于生命的不同观点对应了死亡的不同概念。

最普遍的“死亡”的概念是指身体的死亡。这也是我们一直在使用并且每个人都了解的概念。人的身体会随着时间衰老直至死亡。在心跳停止的那一瞬间人即被宣布死亡。其他的则有精神层面的死亡。精神层面的死亡并不是指神话中所谓“魂飞魄散”的概念,而是说一个人的同一人格消失了。作为能够思考的智慧生物,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有着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所在。那么假设一位脑死亡且确定无法恢复的人,他的生命特征依然存在,但是能够确定他是其本人的最重要的东西——思维,已经不复存在了。在精神层面上,这个人已经死亡了。如果有足够高的科技能够将另一个人的思维记忆等大脑活动内容全部复制到这位脑死亡患者的身上让他醒来,我们会说醒来的人是被复制大脑活动的人而不是曾经脑死亡的人。脑死亡者在我们的概念中已经死亡。假如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类的寿命极大地提高。经历漫长的时光之后,对于年轻时的记忆几乎全部消失,三观,思维都与曾经的自己完全不同。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能否像上一个例子一样认为曾经的那个人已经死亡,现在活着的是一个新的人呢?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格同一性决定了一个人是甲而不是乙,那么当这个人格消失时,我们也可以定义为这个人已经死亡。

由此可见,思维、意识、精神,或者说人格的消亡也是死亡概念的一种。虽然现阶段没有技术可以分离人的身体和意识,但是这种想法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对于生者而言的死亡。死亡这一概念本质上对死者是没有影响的。一个人死亡以后他本身不会再感知到世界,世界也不会对他有任何影响。对于死亡的概念其实是生者的想法。这其中寄托了对于逝者的怀念,以及逝者的精神和思想对生者的影响。例如哲学家,思想家等伟人,在他们的角度上自己已经死亡,但是他们的思想对于其他人的影响时长是远远多于他们的生命的。再比如亲人或者朋友的死亡带给我们的影响要比陌生人大的多。对于亲人朋友本身而言生命的结束就是终止,但是对于生者而言依然要承受他人的死亡带给自己的影响。我们在一些节日中会进行祭祀,在封建社会甚至认为人死后依然能够享受祭祀和供奉。这也间接说明了死亡的概念不仅限于身体的死亡。在进行祭祀的人眼中,被祭祀者是能够接收到这些祭品的。他们依然“活”在人的臆想中。而当无人祭祀,渐渐被遗忘的时候,他也就“死亡”了。所以也有文学和影视作品说“最终的死亡是遗忘”。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死亡都是我们想要逃离和躲避的一种状态,那么人类是否能够避免死亡或者如何避免死亡就成了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人类能否避免死亡

人类身体的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一些科幻题材的影视或者文学作品中有将人冷冻或者更换器官来维持寿命的剧情。这种方法可以延长人的生命很长时间,但是最终还是会死亡。

如果将一个人人格的消失定义为死亡的话,那么即使他的身体能够一直支持生命活动,在他的人格消失(不论是由于移植了其他人的大脑还是漫长的时间使人格完全改变)的时候,我们自然认为他是死亡的。多数人认为精神或者意识比身体更加稳定,更不易摧毁。但是根据分析我们能看出精神的存续并不如身体稳定。因为一个人的人格,三观会随着他的经历以及所处环境潜移默化的改变。当这种改变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我”就不再是曾经的那个“我”,针对“新我”而言,“旧我”就已经死亡了。拥有多重人格的人思想中有多个人格,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展现出不同的人格。在与人交流时不同的人格会出现不同的反应。看起来根本不像同一个人。经过治疗以及时间的推移有一些人格会消失,这也可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死亡”。由此可见,精神层面的死亡是完全无法避免的。

身体和精神剥离开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现阶段并没有科学依据证明他们能够被分离。即使可以,我们也还是逃脱不了死亡。所以死亡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无法回避的状态。那么人对于死亡的看法和态度就至关重要了。

三、人类对于死亡的看法

人类对死亡是恐惧的。人类社会中很少有人不畏惧死亡。即便有“舍生取义”的道义,那也是对这种道理的赞扬和褒奖,如果死亡不可怕,舍生取义就没有被歌颂的必要性了。死亡本身对于个人而言并没有值得恐惧的东西,因为没有人知道死后是什么样子。不清楚死后是痛苦还是美好,那么恐惧死亡本身并没有意义。可是为什么人们会惧怕死亡呢?其实人对于死亡的恐惧来自于未知。没有人知道死后的世界,这种未知是完全的未知,没有任何迹象可寻。能够寻找到的东西越少,对于未知的不安感越强烈,惧怕心理就会越强。所以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本质上是对未知的恐惧,是对于自己无法了解到又无法避免的事物的恐惧。

死亡具有孤独感。因为死亡的过程需要一个人承担和度过。没人能经历你的死亡,这个过程是必须要自己进行的。即使是在同一场事故中身亡的人也要经历各自的死亡过程。这个过程是充满了孤独的。没人能替我死,死亡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不论是谁都不可能代替其他人经历死亡。我们经常说某人为救他人为人而死,但是这只能把死亡到来的时间延后,并不能让人避免死亡。死亡是不能代替的。总有一天,死亡会到来而且人会独自一个人死去。

四、研究死亡问题的意义

死亡的未知性让我们想要探索它。但是死亡本身是与生活割裂开的,单纯研究死亡而不思考研究它能带来什么是没有意义的。从哲学上来说,个体的死亡并不代表事物的结束。个体死亡,但是他的遗产、问题、关系等等并没有消失,而是被继承,或者被瓜分。我们无法避免死亡,但是死亡的未知又让人恐惧。对比之下生命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无法避免死亡,所以人在生活中就会更加努力,由于生命的有限而更加珍视生命。对于死亡的恐惧让我们能够积极发展医学延长人们的生命。因为死亡终将来临,所以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努力的生活为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每个个体的努力能够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不断地发展与进步。看的更高更远的伟人们把目光放在整个国家和世界,他们的努力并不仅仅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整个人类社会繁荣的未来。也有许多为了国家和人民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他们值得人们敬佩正是因为他们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生命中做些什么事人人都要思考的问题。当我们对于死亡有着一定了解时,对于生命和如何生活这一问题也会有一个新的思路。我们“探究死”是为了“珍惜生”。死亡哲学也是如此,无论是什么时期,对于死亡的研究都对应着现实的生活。这也是研究死亡问题的意义——为了能够更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徐萌.对伊壁鸠鲁死亡哲学的思考[J].新西部,2020(06):113,115.

[2] 衷鑫恣.朱子死亡哲学的四条要义[J].朱子文化,2019(01):11~13.

[3] 陈依苗.简析伊壁鸠鲁派的死亡哲学[J].浙江伦理学论坛,2018(00):175~181.

[4] 何丹.老庄的丧祭思想——兼与儒家死亡哲学比较[J].哲学分析,2018(04):70~83,196~197.

[5] 吴亚南.庄子的死亡哲学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8.

[6] 陈雯.死亡尊严的哲学维度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

上一篇:门诊导诊护士工作技巧论文下一篇:基坑支护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实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