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意义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意义(共9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意义 篇1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对人类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产生和发展的,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科学世界观和理论工具,它的产生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意义;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其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以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条件和社会科学条件为基础的,其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社会条件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满足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应用而生的。

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是机械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发展成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斗争也使无产阶级不断走向成熟,特别是19世纪30年代开始,在欧洲先后爆发了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起义不仅使工人阶级逐渐从一个自在的阶级发展成为一个自为的阶级而且也使工人阶级意识到自身力量的强大,无产阶级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无产阶级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和解放。但是,在当时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流派,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作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其自然科学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出现了星云假说、地质演化论、有机化学和尿素的人工合成等新的自然科学学科和自然科学发现,特别是出现了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以及达尔文进化论等三大自然科学发现,显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和辩证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总结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揭示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同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启发下,马克思、恩格斯批判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吸收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最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品格。马克思、恩格斯具备崇高的理想和献身精神,强烈的批判精神和超越精神,他们系统地研究了自古希腊以来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阅读了大量的自然科学著作,熟悉和通晓当时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积极成果,这为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精深的理论体系中蕴含着对整个世界睿智般的理性思考,它的产生对当今社会有重大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主体观,对主体是什么做了科学的规定。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绝对精神或绝对理念是无所不包的万能的“主体”,而从事现实活动的人不过是理念的化身。马克思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把人归结或等同于“自我意识”的神秘主义观点,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科学的主体人的理论。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无疑“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是“类的存在物”

即社会历史的存在物,但又不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意味着人是实际活动和实践创造着的现实主体。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和把握的主体,就不再是唯心主义哲学所讲的思维、理性、观念、自我意识的化身,也不是旧唯物主义所讲的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而是一种包含着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能动创造属性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样的人,就是在自然世界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上,现实地塑造属人的自然、属人的社会历史的实践创造者。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揭示与现实的人彼此相关的感性世界的本质,从而建立了全新的客体理论。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把人等同于自我意识,因而也就把人的实践活动看作是自我意识的自满自足的对象性活动,进而把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产物——感性世界看作是外化的自我意识,认为“对象不过是对象化了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外化就是创立物相”。而马克思把人理解为包含着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能动创造属性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理解为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因而人与他周围的世界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设定的关系,亦即对象性的关系。这种观点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的和人的对象性实践活动的相关性,既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抽象的客体理论,又科学地确立了“感性世界”这一客体的理论。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重心转移,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所思考、所研究的重心,是与主体人息息相关的感性世界,所要揭示的是这个感性世界生成、发展的现实本质及现实基础,以及认识和把握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对人所生活的感性世界的生成和发展的作用与意义。它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把对世界的理解由“客体原则”推进到“主体性原则”,在哲学的思维方式上实现了革命变革,在哲学功能方面实现了由“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革命变革。

参考文献:

【1】肖安邦,孙兴玲, 2006.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中国社会出版社

【2】吴德勤, 2004.永远的马克思.上海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意义 篇2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产生基础

1. 马克思生态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

工业革命破坏环境和人自身。19世纪40年代, 资本主义社会能够创造巨大物质财富, 大量地从自然界中掠夺资源, 造成局部地区的环境破坏, 进而导致人类生活的生物圈和人类所创造的技术圈正在失去平衡, 生态问题已列入到马克思的视野里, 成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 为马克思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现实性与可能性。

2. 马克思生态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超越和批判地继承的前人思想, 其中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影响最为重要。一方面,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脱离生产实践, 对世界的认识统一于“绝对理念”的唯心主义观点, 但与此同时继承了黑格尔的否定性辩证法, 肯定了人对自然的主体能动性;另一方面, 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自然观在人本主义中的地位, 批判其脱离社会历史实践, 看不到人类实践、人类历史对自然界的影响和自然界的属人化的观点。

二、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展过程

1.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萌芽阶段。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萌芽主要体现在1841年的《博士论文》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认为, 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具有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传统, 他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积极的能动性和自由意志, 这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发展、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正确认识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1]马克思肯定了人的能动性, 强调哲学和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 透露出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辩证法, 其生态思想以一种萌芽般的状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2.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马克思理论创新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费尔巴哈哲学以及黑格尔哲学。此时,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古代自然哲学研究方向不同, 逐渐与哲学、政治经济学相结合。马克思在哲学方向上的根本改变标志着他所倡导的哲学革命的完成。因此, 可以说马克思的“实践的人化自然观”进入了中期的形成状态。

3.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成熟阶段。

在《形态》中, 马克思着重以实践为线索, 而在《资本论》中延续了他的生态思想。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 把劳动看作是人与自然之间能量与物质交换的中介, 这是在具体现实的经济制度中分析人与自然关系, 是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的重要发展, 标志着其生态思想逐渐成熟。

三、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

1. 实践:

生态思想的基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观点。[2]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也是构建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人类实践活动离不开目的、手段、结果等, 马克思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自然界为人的生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资料, 人通过实践活动超于自然界, 又在实践中改造着自然, 进而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2. 人:

生态思想的起点和归宿。马克思将“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自然力的人”作为他的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马克思阐释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看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主动性和支配地位, 但人对自然的支配地位却又不能超过自然的承受能力, 否则会危及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3]马克思对生态问题的关注最后也是落脚于人的, 揭露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出现的并且对人的身心健康都带来了巨人的负面影响。人的解放,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马克思认为, 人的解放包括人从社会和自然界关系中获得自由, 生态危机的消除, 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和解,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3. 辩证法:

生态思想的维度。马克思在分析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 不仅看透了外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同时人在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能动的存在物, 人类是在不断地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 克服了古代哲学自然观的缺陷, 提出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过程中必须遵循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 人的超越性在实践中能够改造自然, 但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 又要维持物的尺度, 他不是仅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来关注生态问题, 而是立足于社会关系来认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演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摘要:生态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的生存悖论。这种现实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期望从理论层面上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良策。20世纪后半期以来, 随着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兴起, 马克思生态思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 从生态哲学角度挖掘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思想,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敏.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 11.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及其意义 篇3

摘要:马克思在哲学范式方面实现了重大转变,摒弃以往哲学家纯理论推理的思维方式,把哲学的根基建立在人的生命活动方式——实践的基础之上。而实现这一重大转变的关键在于马克思哲学中的感性思想的确立,对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的研究,有利于挖掘马克思哲学超越于以往哲学家思想的合理性,理清发展脉络,同时,确立感性思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论意义地位。

关键词:哲学范式;思维方式;实践;感性思想;理论意义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26-04

马克思在确立自己的感性思想之前,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做了较高的评价,“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的基础。从费尔巴哈起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的著作越不被宣扬,这些著作的影响就越扎实、深刻、广泛和持久;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惟一著作。”[1]4在继承了费尔巴哈以及黑格尔合理思想来源的基础上,他的感性思想的体现以及确立绝大部分都是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李嘉图的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反对他站在资产阶级立场阐述的经济学原理的过程中阐述出来的。实践作为人的一种感性的生命活动,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任何哲学的本质特征,要深刻理解实践观是怎么样在马克思哲学中确立起来的,只有深刻地挖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思想,才能更好地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在《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深刻地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是《精神现象学》。对于《1844年手稿》,我们也可以说,它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2]。

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体现出他的感性思想的呢?他的感性思想是如何超越以往哲学家思想的呢?感性思想具有什么样的内涵以及对他整个哲学基础的确立有着怎么样的意义?笔者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他的感性思想:

一、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对费尔巴哈“感性观”的扬弃

对黑格尔哲学巨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批判过程中,费尔巴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批判旧哲学那种纯理论化倾向,哲学走向感性的现实,他认为费尔巴哈是“惟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1]96费尔巴哈首次提出了把哲学根植于现实生活中,这一感性思想摆脱了之前哲学家的思想都是头脑中的逻辑推理,远离人们生活,堆积在书籍中的文字,满足于对整个外部世界的解释和文字游戏的习惯,对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但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观”,不是简单的全盘接受,而是批判继承发展。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巨大绝对精神体系的批判中,具体有几个方面的贡献:(1)他指出了黑格尔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本末倒置,“把第二性的东西当作第一性的东西,而对真正第一性的东西或者不予理会,或者当作从属的东西抛在一边”[3]455;(2)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他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外化,人们对宗教中上帝的崇拜,其实不过是对人自身本质的崇拜;(3)指出了人的本质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体现的,即“爱”。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贡献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和重视,费尔巴哈力求克服抽象,回到感性本身,取得感性确定性,把哲学拉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来的努力对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中特别指出,“感性(见费尔巴哈)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1]89可见,马克思对其思想的肯定和赞同。

马克思接下来对费尔巴哈的“感性”学说作了严厉的批判,他指出了费尔巴哈的缺陷:一是“把否定的否定仅仅看作哲学同自身的矛盾,看作在否定神学(超验性等)之后又肯定神学的哲学,即同自身相对立而肯定神学的哲学。”[1]97二是“还把否定的否定、具体概念看作是思维中超越自身的和作为思维而想直接成为直观、自然界、现实的思维。”[1]97他认为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辩证矛盾精神的同时,仅仅把这种矛盾看作是哲学体系内在的矛盾,而不是一种包括自然界、社会等一切领域存在的矛盾,所以在摒弃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同时,把这种宝贵的思想给抛弃了。另一方面,费尔巴哈的“感性观”只是直接把抽象的概念简单地直接对等为现实中的感性存在,把复杂的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简单的“爱”的关系,即爱的宗教,没有深究出其内部根本的原因。也就是说只是一个把抽象的东西简单“物化”,在历史观上,面对抽象的现象只能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虽然费尔巴哈揭露出了黑格尔以及以往哲学家的思想弊端,但是,对于如何克服这些思想上的弊端,自己也没找出合理的有效方法,他提出的一系列自己的“感性观”,表面上是克服了以往哲学抽象的形而上性,但是自己还是在“抽象化”的理论堆里打滚。

马克思正是意识到了费尔巴哈“感性观”的抽象性,才为克服其中的抽象性而努力。在费尔巴哈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他只是简单地把人与自然的统一付诸表面感官的统一,而没有达到根本性的统一。马克思意识到这一点,改变了以往哲学家把实践这一概念仅仅运用在道德理论的习惯,应用到人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活动中,进而改造了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在马克思看来,“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与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只是在社会状态中才失去它们彼此间的对立,从而失去它们作为这一对立面的存在;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的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种任务,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1]88这句话就是他新哲学产生的一个标志,马克思就是运用实践的观点改造了费尔巴哈的“感性观”,形成了他的科学的哲学观。

二、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的感性思想绝大部分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其中内容比较丰富,大多都是在批判国民经济学中反映出来的,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他的感性思想内涵:

(一)整个世界都是一种感性存在,人、自然界、社会私有财产、全部历史都是感性存在,不是黑格尔认为的作为绝对精神的产物而存在

人是作为感性而存在的人,“他首先是作为工人,其次是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够生存。这种奴隶状态的顶点就是:他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够生存。”[1]53每个人都是首先是一种肉体性的存在,他通过这个观点揭露出了工人不得不接受资产阶级剥削的原因,即必须满足自身的肉体需求,在不断满足自己需求的过程中,变成肉体的奴隶“他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自己作为肉体的主体,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1]53。在自然观上,他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同样是感性存在,“自然界、就它自身而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着。同样,整个社会私有财产虽然作为一种无形力量压制着整个社会的人,但是也是感性存在着的,“这种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1]82从马克思这句话就告诉我们,私有财产只不过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异化的物质产物,整个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也是一种感性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是一种感性存在的历史,而不是一种脱离现实在人头脑里面构想的产物,“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整个历史是记录人感性存在痕迹的历史,满足于人的需要而存在的、储存人的感性行为的“记事本”。总之,整个世界都是作为感性存在着,突出感性的地位,反对整个西方哲学家抽象的纯形而上学倾向,与费尔巴哈大相径庭。

(二)人是一种类存在物,通过劳动这一感性活动实现人的类本质对象化

人不仅仅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而且是一种类存在物,“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1]56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类的本质对象化为外在事物,总是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来改造外部世界。人把自身对象化为外部世界,去改造外部世界,是通过劳动,劳动在人类的产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给劳动规定了内涵“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4]120。劳动是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自由地改造外在世界的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人的自由性,在劳动中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只有通过劳动改造着对象世界,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作为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1]57人在改造外部世界过程中,使整个世界产生了“二重化”,一个是“自在世界”,一个“属人的世界”,“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现自身。”[1]58劳动不仅在改造外部世界,也在改造人自身。因此,人作为一种类存在物,通过劳动不断地在实现自己的类本质对象化,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超越自我。

(三)人是一种对象化的存在,在私有财产的条件下产生了异化

人是一种将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存在,但是“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的形式,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1]88-89也就是说人把自身的本质对象化为一种固定物质的形式,而这种物质的形式反过来成为一种制约人发展的力量而存在,而这种情况在私有财产的条件下,表现为商品对工人的制约,“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是作为敌对的和相异的东西同他相对立。”[1]52-53商品虽然是工人的对象化产物,但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导致生产者与商品相分离,商品不是作为满足于生产者自身需要而存在,而是反过来作为一种异化的力量而压制工人。所以,必须对这种异化的东西实现扬弃,才能解放出工人阶级,“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成为人的。”[1]85-86马克思通过揭露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关系,深刻地揭露出人的本质——对象化的存在,提出了在私有财产条件下产生人的本质的异化,并且提出了解决这种异化的途径,就是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马克思超越于费尔巴哈感性观的一大亮点。

(四)人是一个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存在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也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但不是像费尔巴哈那样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爱与不爱的关系。费尔巴哈把人的对象化简单地等同于爱的对象,通过爱来阐述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这样就把整个社会的人与人的本质关系简单化了。人是一种类存在物,费尔巴哈认为人区别于自然界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具有类意识,但是没有马克思指出的那么准确。马克思认为人这种类存在物与其他生物的区别在于“一个种的整体特征,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征”[1]57。人的这种类存在就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在马克思的《1844年手稿》中这种社会性主要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被抹杀个性,被束缚在生产链条上的社会性,表现出感性特征,而不是那种抽象的人与人的简单的“爱”与“不爱”的关系。他同时指出个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1]84每个人都是在感性活动中个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

三、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的特征

(一)感性直观性

整个哲学研究对象不再是那种抽象的、远离人的生活的虚幻世界,而是根植于人的生活中的能够被人感知的世界。马克思充分吸收了费尔巴哈的“感性观”,彻底摆脱了先前哲学注重内在逻辑性的体系的研究,通过分析人类的经济生活来揭露人、自然、社会的本质。人的本质问题是整个马克思哲学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认为自己的哲学是真正的人道主义哲学,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围绕着人的问题而展开。他所提出的人,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人,人既是肉体的存在,也是精神的存在,即一种感性的存在。他通过揭露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揭示了整个世界的真正本质。他在人的研究上,对人的本质作了比较具体的概括,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他认为人的本质不只是仅仅满足于区别于动物的“类意识”,人的本质体现在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体现出的各种不同关系,也就是说人的本质都是通过感性活动体现出来。他的感性思想完全摆脱了费尔巴哈那种抽象的概括性,真正实现了从现实生活中来揭露整个人、自然界、社会的本质。

(二)富有辩证性

马克思在吸收费尔巴哈的“感性观”的基础上,对其思想进行了批判,发现了费尔巴哈的感性观把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也抛弃了,在揭露人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不能把握住里面的实质核心,陷入了形而上学。在历史观上,费尔巴哈由于没法用现实感性的物质来解释抽象的历史现象,而陷入唯心主义历史观。马克思正是发现了费尔巴哈的弊端,充分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进行了改造。他认为人不断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否定外部世界的过程,在改造世界中否定自己又肯定自己。这在马克思哲学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表现得比较明显,人在使自然人化的同时,也是人的自然化的过程,人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否定—肯定—再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中,不断自我超越,自我发展。人不断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在不断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过程。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总是试图不断打破现状的遮蔽状态,为追求更高的生存真理而不断自我扬弃,为追求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状态也不断奋斗。这就体现出比较强的辩证性。

(三)具有实践性

马克思的感性思想中,最重要的是感性活动,即实践。在经济生活中,人的感性活动主要表现为劳动。马克思不仅仅停留在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直观唯物主义的层面上,费尔巴哈的“感性观”只是让主体作为一种外在的一端,对客体进行“直观”。主体没有对客体进行任何作用,只是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外在地“直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主体”其实也是“客体”,完全是一种被动地附属于感性对象的存在。马克思克服了费尔巴哈抽象的“直观”,从人类的生命活动——实践来阐释他的“感性活动”。他认为人不是被外在的“物”所决定着,而是通过感性活动即实践来不断改造感性对象,在改造过程中不断创造历史。黑格尔以及之前的哲学家也提出过实践观,只不过他们的“实践观”要么是道德里面的行为实践,要么是精神的活动,基本上都脱离人的物质生产活动。马克思通过批判国民经济学里面的劳动等观点,把实践这个概念运用到人的生命活动中,这一点可以充分看出马克思“实践观”的真实性和现实性。人类就是通过感性活动而不断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区别于动物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改造外部世界,不断地变革整个社会及自己。正是“感性活动”这个概念实现了对“感性直观”的超越,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产生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四、马克思哲学感性思想的意义

(一)马克思感性思想的确立为马克思整个哲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是工人阶级登上历史政治舞台,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有三大理论来源,即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的古典哲学,其中德国的古典哲学是其直接的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两大重大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在继承吸收费尔巴哈的“直观”的感性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感性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感性活动——实践。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直接现实性,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己的关系才是现实具体的,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人的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变革外部世界的活动,人通过实践对象化自身的本质,不断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身,是一个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过程,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及辩证性;人的实践活动是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形式而存在,是人类独有的类生命存在方式,它是为解放整个人类而服务的,为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存在方式而不断否定的人的感性活动,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目标的特性,是一种真正的“人道主义”哲学,是为整个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建立都无不与他的感性思想密切相关,特别是他的感性活动——实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是区别于任何时代哲学的根本性的区别。

(二)实现了对“人”的地位以及本质的科学解释

在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中,人的地位经历着“重视—不重视—重视”的逻辑发展过程。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对人的地位比较重视。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的自我标准作为万物的准则。苏格拉底一改之前哲学家们只关心世界的本原,而忽视人的问题,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的人,重点对人的道德等问题进行研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晚期希腊哲学派别,都是着重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中世纪时期,在基督教的统治下,人的地位被贬低,人只不过是神的附庸,人的一切意志都必须服从神的安排。近代以来,文艺复兴运动的掀起,人的地位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人还是“变相”地被抽象化的“精神”统治者。到了费尔巴哈,揭露了宗教的本质为人的本质的外化,但是,人这一存在还是一种“抽象”的存在物,没有真正地得到揭示。马克思通过分析工人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实践活动,确立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己的关系,进而确立了人在自然—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他认为人能够进行感性生命活动——实践,是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本质区别,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劳动,正是实践活动,才形成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那种从一定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概念,而是一种活动。人就是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不断自我解放、不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2]443。人就是不断挣脱社会中“异化”现象,共同为建立“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社会而努力。

(三)实现了整个哲学范式的变革,为哲学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马克思哲学之前的一切哲学思想都重在怎么样去解释整个世界,马克思哲学则是一种根植于人们的实践中,重在指导人们怎么样改造整个世界。之前的哲学家力争于为整个世界建立一个可以诠释的理论系统,在提出自己的哲学思想之前,都是努力寻求自己哲学思想大厦需要建立的那个基点,然后运用综合与分析法等逻辑推理方法以保障自己理论系统的自在一体性。很多哲学家刚开始都是根植于当前的社会现实,紧跟着时代精神提出的,但是,追根寻源地寻求那个最高的形而上的存在之时,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绝大部分又是陷入了神学的泥坑无法自拔。人们普遍认为黑格尔实现了整个西方哲学的集大成,哲学已经“终结”,无法前进之时,只有马克思哲学实现了根本性的变革,根植于人类的感性活动——实践,通过人们的最普遍的生活——经济生活,来诠释他的新变革。他的哲学是一种革命性的哲学,是通过研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探讨无产阶级的革命方式,预测整个人类社会的走向等理论,来指导整个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是一种真正实现了理论结合社会现实的“活”的理论。这就打破了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桎梏,为哲学新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丁立卿.马克思的哲学变革——《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意义 篇4

尹汉宁

《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20日16 版)

总书记指出,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重大任务。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以下简称《十讲》),紧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紧贴党员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受广大党员干部欢迎。初读《十讲》,感悟良多,想侧重从《十讲》中有关方法论的阐释、尤其是从其中的7个方法入手,谈一些学习体会。

一是深入实践的方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哲学史上革命性变革的显著标志。《十讲》深刻论证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深入分析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实践的新趋势、新特点,深刻批判了新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错误。新教条主义从西方“本本”出发,“照抄照搬西方理论,表面看新鲜诱人,事实上削足适履,误国误民”;实用主义貌似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但往往是“从某种主观需要出发,断章取义、寻章摘句,把严密完整的理论分割成只言片语,硬套到实践上去,恰恰窒息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十讲》指出,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和历史观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十讲》还对“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作了深入阐发,指出要分清实际中的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局部与全局、主流与支流、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把握事物的本质、内容、全局、主流、必然和趋势,反对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坚持实践的观点,注重深入实践的方法,有利于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有利于端正学风、作风。

二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我们分析任何事物,都要从历史的联系和发展中去把握。《十讲》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深刻指出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行了哲学解读,又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学理支撑。该书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了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影响,历史活动与人民群众的内在关联,以及评价人物和事件必须坚持历史标准等。

三是系统思维的方法。系统性是事物的基本属性。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使联系的系统性得到了进一步具体化和深化。《十讲》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出发论述联系的系统性,并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实际阐述系统思维方法。谈到系统思维的结构性时,《十讲》联系改革开放初期的实际情况,分析指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人员、土地、生产资料都没有什么变化,但由于生产组织结构改变了,结果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谈到系统思维的层次性时,强调“顶层设计”对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性;谈到系统思维的开放性时,指出其对于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方法论意义。在此基础上,《十讲》提出了如何实现系统优化的问题,指出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十讲》还明确指出,运用系统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在实际中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要立足整体、总揽全局,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探索试验,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弄清楚大道理与小道理,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有生机活力,又协调有序。

四是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分析方法是把握事物规律、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根本方法。《十讲》在对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作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要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即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进而指出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本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避免用抽象的概念和原则代替对具体事物本身的具体分析。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必须依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

五是底线思维的方法。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其统一体现在“度”这个范畴之中。底线思维是适度原则的体现。《十讲》运用质量互变原理分析改革开放也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飞跃过程,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因此,办事情、作决策,不能走极端,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也就是要“适度”。“底线思维”是“底”与“顶”两个关节点的对立统一。守住法律底线、政策底线、利益底线、道德底线等,才能达到事业的顶点;胸无大志,没有攀登高峰的目标,“底”线也就守不住。分析变化中的形势,要从最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比如就业、物价、社保,要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用底线思维,保“基本”。又比如对利益关系进行调整,要用底线思维寻找最大公约数,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六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方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十讲》深刻论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进而指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要求“两个结合”,即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领导群众的基本方式是说服,而绝不是命令;领导干部不能不顾现实与可能,跑得太前,成为冒进主义者;也不能落在群众的后面,成为尾巴主义者。

七是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具体体现,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客观规律的具体途径。《十讲》翔实列举了“眼睛向下”“有的放矢”“亲自出马”“解剖麻雀”“全面调查”“由表及里”等具体方法,并提出了运用媒体、网络、问卷等间接手段,以及掌握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等专业理论等问题。要求走出机关门,走进百姓家,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做到亲知、真知、深知,在深入的调研中向人民群众学习,获取规律性认识。

以上的7个方法,只是本书一部分内容。总之,《十讲》改变了以往哲学教科书仅以理论逻辑建构体系的做法,始终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改革开放实际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展开阐述,为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份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清单,使抽象的理论具体而鲜活,是推动全党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部理论力作。

马克思哲学革命意义再探讨 篇5

鉴于青年马克思诗歌创作经历以及马克思哲学在西方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德国浪漫哲学为桥梁,从哲学与诗的.勾连中来反思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哲学的超越.从研究对象、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上反思传统哲学对生命的忽视、感性的压抑,突出马克思哲学是以浪漫哲学精神为根基实现对传统哲学反叛的,马克思哲学也因立足现实的根基而根本不同于浪漫哲学.

作 者:徐辉 Xu Hui  作者单位: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上海,33 刊 名: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9(6) 分类号:B0-0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传统哲学   浪漫哲学   现实历史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意义 篇6

论文关键词:哲学 宗教 本原

论文摘要:对哲学和宗教的关系进行界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澄清它们各自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宗教与哲学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其共同之处表现在哲学与宗教本质上都是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一种认识、领悟和理解;其差别表现在哲学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而宗教则诉之于信仰。二者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是历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在古希腊,哲学从宗教脱胎而出,逐渐形成了思辨的特色,但始终没能摆脱宗教的影响,例如毕达哥拉斯不仅是一个数理哲学家,又是一个宗教神秘家,柏拉图晚期思想也带有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古希腊后期,特别是大希腊化时期,古希腊的哲学思想逐渐和来自东方的犹太教相融和,宗教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中世纪的西方世界,宗教成了绝对权威,其他一切包括哲学都必须为宗教服务,哲学成了宗教的奴脾。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类理性的觉醒,逐渐打破了教会的黑暗统治,哲学再次摆脱宗教的束缚,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至今对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的思考远没有结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哲学从文艺复兴以后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了自身发展的轨迹,而宗教逐渐被边缘化,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否就能说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不再需要宗教?在单一的科学理性统治下,宗教到底有没有价值?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要对哲学与宗教的关系要有清晰的界定,必须弄清楚它们各自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发挥的功用。

罗素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他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他的这段话,比较清楚地概括了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它们既存在共同的地方,即都“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又存在相互区别的方面,那就是哲学诉之于理性,而宗教诉之于权威。

先谈一下哲学与宗教共通的方面,从本质上讲,他们都是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一种认识、领悟和理解,他们所关注并试图解决的问题都是一些关乎人的安身立命的根本性的大问题。“我们说宗教与哲学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世界观,就是说它们都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一种态度。

通常认为哲学一词(Phisophie)起源于古希腊,其含义为“爱智慧之学”,这是惯常的讲法。古希腊人第一次提出了“万物始基”的问题,确实是一个智慧的问题。为什么“万物始基”这个问题“智慧”,是因为它包含了人类对于确定性的追求。人生在世,终日在茫然不安稳的状态中度过,确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是谁?我来自哪里?万物的杂多是否有统一的“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哲学的开端,是人为求得心灵的安稳找到生存的可靠根基的本性使然。由此可以看出,哲学所关注的问题,确实是人安身立命的大问题。古希腊人对本原问题的思考是人类精神生活方面的一件大事,是理性的觉醒,是“逻各斯”的觉醒。

前面讲过,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一种认识、领悟和理解,回顾一下哲学史,便不难理解。古希腊人哲学思想的产生最开初便是思考自然现象,最先产生的哲学也被称为自然哲学。他们追问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世界的结构是怎么样的?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奇;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愧愚蠢,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人具有为了摆脱“愚蠢”的天然本性,于是希腊人最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答,“泰勒斯肯定万物不仅生于水而且复归于水’,川,赫拉克利特说:“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凡此种种,尽管希腊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答案繁多,没有统一的见地,但毋庸质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确实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哲学随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而诞生。哲学起源于对自然问题的思考,但哲学关注的领域并不仅仅局限于自然问题,希腊人把哲学思考的对象转向了关注人自身,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便是最好的例证。近代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表明,哲学思考的对象越来越丰富,人怎样才能幸福地生活?什么样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法律、艺术、语言等等都成了哲学思考的对象。就这样,哲学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同哲学一样,宗教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关乎人的安身立命的根本性的大问题,这一点似乎较哲学有过之而无不及。生与死,祸与福,善与恶,今生与来世,现世与彼岸这些都是宗教关注的问题。宗教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这种角色是不可替代的。

前面谈到,哲学与宗教在本质上都是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一种认识、领悟和理解,那宗教呢?稍微了解一点宗教的人应该不会否定这一结论。宗教也会追问自然万物的开端,例如基督教的创世说,基督教认为世界是由绝对的神(上帝)创造的;佛教认为,世界万物皆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所谓“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而万物因缘生灭的根本原因是主观的“识”与客观的“名色”。可是“物无自性”,因而万法皆“空”。宗教也会关注人自身的问题,人的生老病死,人的救赎,人的灵魂轮回都是宗教关注人自身特有的视角。人的降生并不就意味着幸福和快乐的降生,而人活在世上时刻可能面临诸如失败、疾病、贫困、死亡等“苦”的考验,人在肉体与心灵、物质与精神、利益与道义的交斗中,常常会感到精神力量的匾乏,宗教就是一种心灵的慰籍。宗教也关注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基督教、佛教都追求一种至善的理想,都有一种普世情怀。基督教的上帝、佛教的佛祖都是如此,通过他们的教言、训诫,引导人们怎样趋善。由于这种善的象征和趋善的训诫与人类渴望善的心灵是相通的,所以,其成为人类向往、持守善的根据是非常自然的。由以上可知,宗教与哲学在他们各自所关注的问题上是有重合关系的,正是这种重合关系才形成了哲学与宗教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他们共同关注人类安身立命的终极问题,为人类的发展提供精神庇护所,使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始终保持并永远充满希望。它们维系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的基础。

哲学与宗教二者之间除了有共同关注的问题之外,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正如罗素所说,哲学诉之于人类理性,而宗教诉之于权威。

哲学从产生起就打上了人类理性的烙印,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哲学是从思考万物本源的过程中产生的。为什么要思考万物的本源?因为远古时代的人们生活在一个非常不确定的环境,天有不测风云,常常居无定所,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所以他们要追问那个可靠的根基,寻求精神的安定。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说泰勒斯首创了一种寻求万物本源和归宿的哲学。泰勒斯要追问的是在变化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什么?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是什么?这正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觉醒,是“Logos”的觉醒。通观整个哲学史,哲学思想的发展都是人类积极思辨的结果,是人类理性的使然。 由于人类理性在哲学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逻辑推演便成了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一种哲学思想的建立,首先就是建构一套概念体系,依靠这套概念体系进行推理,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一点颇像自然科学,只不过自然科学的概念体系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哲学的概念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哲学的重点不是研究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而是要突破这种关系,超越这种关系,达到一种终极所指,但仅靠概念的推演又永远达不到,因此最彻底的哲学还是要走向信仰。

宗教诉之于权威又怎么理解呢?这里的权威是指“神”的启示、教义教规以及宗教信仰必须遵循的某些法则。基督教认为世界是由绝对的神(上帝)创造的,而上帝是万能的,不容怀疑的;基督教的基本信念如三位一体、原罪说、创世说等,都是“神启”之真理,亦是不容置疑、无需论证的。在佛教中,真如、涅架、法性、佛性等都属于佛教最高范畴,是神圣的领域,是不容怀疑的;佛教要求众生崇拜佛、佛法;佛教认为对佛的智慧、佛教真谛的把握要靠“悟”。换句话说,宗教信仰与概念的逻辑推演毫无关系,它仅仅就是信仰,是一种不加怀疑的虔诚的遵守。正如汉斯・昆所说:“对现实的同一性、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根本信任,对于人类理性之原则上的合理性的信任的根据只是在于,这一切从本身角度看并非毫无根据、不可坚持、毫无目标,而是建筑在一种根源、终极意义和终极价值之上;建筑在最现实的现实之上,这种现实我们称之为上帝。

不难看出,宗教有点少说多做的味道,更加强调一种行动上的践行,在信仰的基础上的不加怀疑的行动。而那些宗教所必须遵循的规则有没有合法性呢?“神”的启示是否为真,如何证明?这确是宗教本身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宗教受非议最多的地方。其实。对宗教法则的怀疑是可以的,对宗教的权威进行质疑也是合乎情理的,但在没有亲自体证那些法则的情况下作出的评判,在某些人看来同样是值得怀疑的。

因而,实践性是宗教的一个重要特征,理论上的推演是无法理解宗教问题的。

宗教的那些启示既然是不容质疑的,那么,它们的来源就必须是自明性体验,来自于对生命本原的直接证知,要达到这种自明性体验和对生命本原的直接证知,同样是一个实践问题。只不过宗教的这种实践是有它自身内在的规定性的,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它有一整套身心训练方法,要掌握这套方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领会、参悟宗教的某些身心训练方法,确是要付出一番努力与虔诚,一颗谦卑而慈爱的恭敬心是少不了的。在这个意义上,宗教可以弥补人类精神的匾乏,宗教以其特殊的方式和智慧,能在人的品质完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佛教的教义、戒律、敬拜仪式,乃至朗诵佛经、造佛像、建寺庙、布施财物等行为,都会对人的品质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对哲学与宗教的区别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哲学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而宗教则诉之于信仰;哲学依靠概念进行逻辑推演,而宗教依靠一整套身心训练方法进行体证。哲学通过理性的反思由现世返回本原,而宗教通过启示由本原之光照亮现世,二者是相反的两个过程。

文艺复兴以来,科学理性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在19世纪后半叶,现代人让自己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的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造就的‘繁荣’。”川哲学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前也逐步丧失了其独立地位,单一的理性思维在哲学的天空弥漫。“哲学毫无顾忌地‘指点江山’,各种哲学尽显神通,科学主义的肆无忌惮、经济主义的无限膨胀、个人主义的激情张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缺乏‘神’的哲学为基础的。所以‘上帝死了’之后的西方一直致力于宗教的再构,而中国儒家哲学的当代儒教诉求,实在是儒家哲学对宗教性‘本体’的期盼。片面夸大人的理性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人的理性毕竟是有限度的,不掌握好这个度,理性的过分膨胀将会导致灾难后果,在此意义上,宗教对哲学的价值形成有益补充。

哲学是理性的事业,在这方面和科学是一样的,但同时哲学还有反思的特点,怀疑与批判是哲学的武器。面对单一理性造成的负面影响,哲学不可坐视不管,近代西方大批的思想家对这种状况进行了批判和揭露,冯・赖特在他的文章《科学的形象与理性的形式》一文中写道:“由科学和技术所造成的生活变化并不只是为人类造福,工业化国家正面对着因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带来的严重间题。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以异化和重压的形式产生了心理上的反弹。而且,还存在一种严重威胁,世界的自然资源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需要;最后但并非是最不重要的一点是,还存在着破坏力无与伦比的武器对人类的威胁。”面对单一科学理性的强势,哲学的任务究竟是什么?是屈从于科学的模式,还是另走他途?答案是,哲学虽然不能放弃理性的思辨,但哲学的最终任务确应该是指导人的生活,关注鲜活的生命个体,这是布伦塔诺的观点。哲学决不仅仅只有思辨的一面,决不仅仅满足于概念的堆积,体系的构建。从根本意义上讲,哲学是生命的体验,生命就是创造,只有在不断的创造的基础上去发现生命的真实意义,才是有价值的生活。这是不是和宗教有些相仿呢?宗教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命,特别是人的精神生命,哲学与宗教在此融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意义 篇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其理论精髓在于关注现实, 改变世界。在如今民主和大众文化兴起的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了满足这种社会需要就要使自身大众化, 能够化大众。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怎么来定义呢?首先我们来阐释一下大众的涵义。尚庆飞教授曾指出, “大众化中所谓的‘大众’指的是人民大众, 他们具有超越政治、经济、宗教、地域、年龄、性别、职业等界限的特质。”[1]即从事现实生产生活实践的人民群众, 他们是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逐渐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 并最终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不断的创新。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的需要, 就必须推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具体理论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想改变自身现在所处的境遇, 就必须注重自身理论的研究, 不断地改进在研究中的不足,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首先,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范式的转换, 特别是转到实践哲学范式, 这从根本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其次, 一种理论只有在精神上能够引领和吸引大众才能最终得到大众的认同, 所以应该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研究与大众化的结合。再次,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化中国的大众, 只有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才能更好的大众化。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范式的大众化

衣俊卿教授曾说, “哲学范式不是指某种具体的哲学分析方法, 而是指哲学的总体性的活动方式, 涉及到哲学理性活动的各个基本方面, 是指哲学理性分析, 反思和批判活动的最基本的方式和路数。”[2]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演进经历了这样的轨迹:马克思在创立它的时候是实践哲学的范式, 而后在经过列宁和斯大林, 马克思主义哲学被体系化和科学化的过程中就明显转向了意识哲学的范式, 虽然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过程已经开始向实践范式转化, 但是还没用超越意识范式的束缚。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范式是:向大众生活世界的回归。哲学不再冷落大众生活或远离大众生活, 不再是纯粹的思辨, 而是大众的哲学。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式把自己的研究对象始终着眼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债实践活动中展开的社会结构和历史结构上, 摆脱了意识哲学范式对普遍知识的绝对真理的追求, 摆脱了形而上学思维的束缚。把理论深深的扎根在整个历史运动和大众的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不仅仅要从主题上回归生活世界, 而且必须完成自觉的哲学范式的重新选择, 即回归真正的实践哲学范式。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大众化

在一种理论要说服大众, 让大众产生认同感, 并且在生活中坚持和信奉。那么这种理论就必须既要有科学的理论体系还要有终极关怀的特质更要能关注现实。本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精神。但是目前在很多哲学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过于追求体系性, 导致教学内容过分抽象化和理论化, 教学方法过于模式化, 忽视了哲学本应具有的终极关怀精神和批判现实的功能, 也不善于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性, 信仰魅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涉及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规律,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人生历程的一般轨迹, 人的活动的基本意义, 其中无疑包含着丰富的信仰因素。侯惠勤教授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将个人生命的不朽奠定在历史发展的无限性上’, ‘个人实现不朽的基本方式是投身于人类的解放事业’。”[3]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找到一个精神的依托, 信仰的支撑来领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要特别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仰精神的研究。实践精神, 革命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 是这一开放体系的精神实质所在, 也正是我们所应该切实坚持和继承。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进程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西方, 批判和吸收了西方哲学的文明成果而创立的。历史已经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作为指导思想的胜利。更要体现中国人的哲学思维。符合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实际需要。要有中国作风, 中国特色, 中国气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化的是在中华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大众。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渗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都关注人的生活世界, 因此不管在认识论、辩证法还在唯物论、历史观上都有某些相似、相通之处,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必须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中国古哲学的遗产,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中国哲学相衔接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中华民族的历史特征、现实环境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理论的表达方一式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更直接地与人民大众的思想沟通来, 成为人民手中的锐利武器。孙亮曾引用毛泽东的理论说:“毛泽东曾明确指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有的中国特性。’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清楚’‘讲明白’中国人自己的事情, 才能真正意义上得到大众的关心, 而且大众还乐意接受。”[4]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要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认同, 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自身理论的改进, 传播方式的更新, 把理论用于指导社会实践中。下面就分别论述以上三种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途径。

(一) 改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史以来最科学的哲学, 批判的吸收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切积极的文化成果, 创立以后也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可是现在很大部分青年同志都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枯燥乏味。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需要改进在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化, 贫乏化的弊端, 同时不断地提高哲学教师的队伍水平建设。首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进行改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封闭的体系, 不是终极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哲学, 是因为它永远要随着实践的发展, 大众的需要而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内容, 改进自己的表述形式, 依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地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一切非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为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服务的, 代表落后阶级的利益, 是腐朽的意识形态。这种提法是不加分析, 不加研究, 简单化的一种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各种思想不断相互激荡和交流, 大众的视野不断地开阔, 接受各种思想的渠道不断增多。如果否定其他思想的正确内容, 不能辩证的看待其他的思想。大众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狭隘的, 是家长式的哲学。在思想多元化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有拿来主义的精神, 海纳百川的胸怀, 批判的吸收各种思想的精华, 不断地发展自己。在教学方法上往往论证少, 宣布多。给大众的感觉是强行的灌输。这严重违背的哲学的精神。哲学是重视论证的, 为了训练人思维能力的。一种理论如果没有严密科学的论证, 只是靠老师在讲台上的坚决的态度和权威, 这种理论是没有说服力的, 是不能让大众信服的。其次要改善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吸收了人类历史上优秀的文化成果, 这就需要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要熟悉中外历史, 特别是哲学史。不懂历史就不懂现状, 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 就不能深入透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学习现代科学, 马克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

(二) 更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方式

随着现代的科学和民主高度发展, 大众文化也日益兴起, 它具有其它任何形式的文化都无法比拟的广泛性、平等性和普及性。在大众文化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主流的价值观如何能够在日益多样化的社会思想中被大众所认同, 接受, 喜欢, 和使用呢?如何能够成功的大众化呢?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主要靠组织影响, 教育影响等。而在今天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重视大众传媒影响, 发挥传媒的便捷性, 形象性, 个性化, 互动性, 兼容性的特点, 以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其中电视就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电视受众面广, 通俗易懂, 老少咸宜。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现场纪实性和声画结合, 多通道传播的特点。它集声音, 音响, 影像, 图表以及其它符号于一体, 从各个角度, 多渠道作用于观众, 从而表现出极强大的传播优势。除了电视途径, 还可以有其他方式。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视频资源, 还有公益讲座, 主题展览等, 将文化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在如今一个媒体发达的时代, 大众越来越喜欢通过现代媒体技术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采用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三) 用大众化的哲学理论来指导实践

用大众化的哲学来指导实践,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走进大众, 贴近大众, 同大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解决大众生产生活实践的问题。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不断地符合大众的生产生活经验, 与大众的心理产生共鸣, 才能让大众产生认同感, 进而才会有相关行为的产生, 这就为大众接受外部理论宣传构建了一个基础平台。正如当年恩格斯告诫一些在美国帮助搞工人运动的德国工人那样:“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越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工人, 而越多有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 (在德国人的帮助下) 去检验它, 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5]其次,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能够化大众。其中一个很重要方式是理论内容要最大程度地反映, 表达人民群众的利益。大众对价值观的态度, 通常与它们满足自身各种利益的程度有关。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 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 解决了, 满足了群众的需要, 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 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 热烈地拥护我们。”[6]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一定要渗透进寻常百姓的社会生活中, 这样既可以倡导主流的价值观, 大众也可以遵循主流价值观维护自身利益。这样的价值观才能有很大的社会附着力和影响力, 才具有很大的普适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摘要:自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以来, 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艾思奇等马克思主义者的传播下, 曾被大众普遍的接受。为了避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生活中被逐渐边缘化, 实现马克思在创立学说时:“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理想, 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本文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大众化相结合的, 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途径

参考文献

[1]尚庆飞.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途径.河北学刊, 2008 (3) :18-20.

[2]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哲学研究, 2005 (8) :3-10.

[3]周宏, 侯惠勤.当代信仰问题的哲学思考.理论战线, 2002 (11) :47-50.

[4]孙亮.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前提结构与途径吁求.思想理论教育, 2009 (23) :27-32.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5:68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意义 篇8

导航与自由--老子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过份热衷于功名利禄,向往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不为精神上的提高,只为满足自己身体官能的需要,以至人性扭曲,人格沦丧.同时,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过份开采自然,大肆掠夺资源,破坏了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的和谐,打破了生态平衡.凡此种种,笔者认为提倡老子之哲学精神,提倡其“无为而无不为”和万物一体的思想,乃是时代所迫,当世所急.

作 者:沈晓武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1 刊 名:凉山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NGSHA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4 6(2) 分类号:B223.1 关键词:“道”   “无为”   “礼”   万物一体   诗意   功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意义 篇9

虚实军事哲学及其意义

尹家波

武汉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摘要:虚实军事哲学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基本用兵原则和谋略哲学,《孙子兵法》虚实篇从多个方面阐述了“避实击虚”“因敌而制胜”的方法和意义。“虚实”军事哲学不仅适用于古代战场,在现代战争的谋略运用中也运用广泛。牢记虚实原则的作战前提,掌握其规律和方法以及能够正确判定和创造出虚实,才能把握现代战争的战略决策。

关键词:孙子兵法;虚实;战略

《孙子兵法》是一部影响中国军事哲学的巨著,它的军事谋略、战争哲学、军事方法、谋略规划、计策思想等,已经被古今学者用在各个领域中。作为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成书至今已有千年,千年来逐渐浸染中国的古典文化和思想内核,对中国传统思想、内政外交和军事方针、战略制定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高赡,逻辑缜密严谨,被人们尊奉为“ 兵经”、“ 百世谈兵之祖”[1]。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

《孙子兵法》虚实篇从用兵“虚”“实”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人手,全面论述了指挥作战“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争取主动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方法。书中论述的“兵以诈立”、“出奇制胜”等思想,千百年来影响了为数众多的军事专家和国家战略决策者。

“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出奇制胜,是孙武军事思想的精华。然而,如何用诈?诈从何来?如何用奇?奇出何处?这一切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继续探讨的,虚实军事哲学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战场上的所谓用诈,说到底就是以虚为实、以实为虚,藉以引诱敌人,调遣敌人;所谓出奇制胜,其关键所在是避实就虚,以实击虚,出其不意、攻其不守,最后克敌制胜。因此,虚实原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法宝。孙子十分重视对虚实这对范畴的研究和运用。其中提到

《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课程结课论文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者;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谋略思想,均强调了避实击虚、因敌制胜、攻其所必救、先处战地而待敌、致人而不致于人等军事理论的重要性。《孙子兵法》中谈到的战术思想以及大量采用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或明或暗、或正或反、或柔或刚等各种方法手段以制约对手来达到最终取胜的目的的战术方略可以被借鉴[2]。

虚实哲学思想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渗透了中国军事哲学思想的精髓,《孙子兵法》这部论著中,《形》《势》《虚实》三篇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纵观全书,不难发现孙子的虚实哲学在论著中均有表现和渗透。虚实哲学是解决用兵问题的关键,即使是在现代战争中,虚实军事哲学仍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现代战争的战略思想、决策制定、军事方针,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虚”与“实”

“虚实”在古代兵法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何谓“虚实”?不同的事物范畴有不同的理解。“虚”与“实”是一种状态,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在军事上,“虚实”是指军队的坚实与虚弱[3]。孙子强调的虚实思想,流传下来,内涵丰富,不同的军事专家对“虚”“实”有着不同的理解。既可以把它理解为军事力量强弱的对比,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军事目的,把军事行为划分为是明显的军事行动与幕后军事行动,例如:汉高祖刘邦与西楚霸王争霸时期,刘邦大军为了走出汉中,进入中原,不得不做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举。在这个实例中,我们不妨把修栈道视为实,把度陈仓视为虚。

从军事战略思想的层面来看,还可以把虚实哲学理解为军事方针政策的内涵运用。例如:在强调软实力的现代国际环境下,世界各国往往采取军事威慑的手段克敌致胜,而不是采取军事行动发动战争。例如: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可以视作实,中国与印度发生领土争端难以解决,中国在中印边界开展大规模军事演习,可以称之为虚。这种思想观,类似于通过战略威慑、军事布局等手段,以实现军事手段才可以达到的目的,具有良好的效果,又能够避免军事冲突。

《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课程结课论文

从军事战术手段的层面来看,虚实可以是军事部署的强弱分布。《孙子兵法》所强调的“兵以诈立”“出奇制胜”正是这种针对军事部署情况采取的军事手段,中国军事哲学讲究避实而击虚,虚破则实损,避强而击弱,弱亡则强消。兵家在选择作战目标,确定进攻路线和主攻方向时,坚持避实击虚,作战行动就会顺利如庖丁解牛。新中国开国元勋、一代伟大的军事专家毛泽东善用的游击战术,以及著名的十六字作战方针,也体现着虚实军事哲学的智慧,他说:“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著名的军事思想,虽然仅有16字,却涵盖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虚实军事哲学,其思想要义正是击其所需,避其所实。所以说,这也是孙子虚实思想的体现。

二、虚实军事哲学在战争中的应用

虚实军事哲学在中外战争史上均有应用,而且取得了令人称奇的战绩。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虚实军事哲学的巨大意义。

1947年秋,我军在攻占石家庄前,首先攻克石家庄外围重要据点正定城,然后立即调头北进包围了徐水,摆开发动保北战役的架势,目的是诱使石家庄守敌北援徐水,将敌军歼灭于北上途中,然后乘虚而入,解放石家庄。据守在石家庄的国民党第三军罗军长料到,这是我军的调虎离山计,迟迟不派兵出城。为了引蛇出洞,我军钟天民旅长以大无畏的胆略,猛攻徐水,迫使蒋介石对石家庄守敌施加压力,让他们赶快北进。可是,老谋深算的敌军长的主力仍然不离开石家庄。为了尽快把敌人引出来,钟旅长决定智斗顽敌,又一次制造假象,故意放弃徐水,向西撤退。罗军长认为这是我军的溃败,时机已到,于是率第三军离开石家庄北上,准备完成蒋介石南北夹攻我军的计划。解放军引蛇出洞终于成功,便趁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昼夜强行军240华里,赶到清风店,抢先占领战略要地。在清风店战役中,我军全歼敌第三军,活捉敌军长。接着,我军又急速挥兵南下,一举攻占了华北战略要地石家庄。

再看一场战役,也是经典战役。1948年秋,傅作义拟率军突袭华北重镇石家庄,当时我党中央迁入石家庄附近的西柏坡不久,为了保障党中央机关的安全,毛泽东写了一篇新闻《紧急动员一切力量准备迎击匪军进扰》,一时间我军民积极响应、制造声势,最终吓退傅作义大军,以“空城”击退来犯之敌。

虚实哲学在这量场战役中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与孙子在其《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课程结课论文

中的“虚实篇”里论述的军事活动中的“虚”与“实”是一致的。在战斗中,敌我双方为了隐藏各自真实的作战意图,往往采取一些虚虚实实的作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此来麻痹对方,达到出奇不意,克敌制胜的目的。解放战争期间石家庄保卫战中我军的“虚实战略”,无不说明了巧妙运用“虚”与“实”在军事战役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虚实军事哲学的战略意义

中国目前面临很多的边境争端,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依托中国日渐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国家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与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谋划关系重大。面对目前日渐复杂的南海问题、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印边界问题、中越海洋权益争端、台湾问题等,中国可以采用虚实军事思想,通过中国古典智慧逐一解决。我们分析这些事件,也可以从中找到中国虚实哲学的脉络。

以中日钓鱼岛争端为例,中国目前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期,需要和谐的国家环境,适宜韬光养晦,不适合发动战争。所以中国政府一直采取柔性办法解决钓鱼岛争端。其

一、通过每年的保钓人士登岛宣誓主权体现中国主权之争。从表面上看,保钓行动是民间组织,但是细究之下不难发现,中国政府每年对保钓行动的相关支持是非常充分的。不难推断,这也是中国处理钓鱼岛争端的智慧体现;其

二、渔政船巡航南海海域。不少人抱怨中国软弱,不采用军舰飞机大炮巡航南海,却采用装备地下的渔政船巡航南海,有人质疑这是政府软弱和不尽心之处。其实不然,这正是国家决策者的高明之处。渔政船是非军事武装,中国渔政船在南海巡航,并不是军事行为,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外界关于扩大事端的指责,一方面又能体现中国政权在南海的存在感,同时,外国军事力量找不到借口对我渔政权进行攻击,真是一举三得,这正是看似软弱,实则强悍的虚实军事哲学。

三、频繁的军事演习。中国海军走出第一岛链的呼声愈演愈烈,但是伴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快速崛起,国际环境却不容乐观,不少国家视中国为潜在对手。所以中国目前只能采取低调崛起、低调发展、在必要时候通过军事演练等方式展示肌肉,威慑四方。通过军事威慑,不仅可以避免周边国家对中国南海的觊觎,还能避免军事冲突升级。这样的虚虚实实,正是中国军事哲学的博大精深之处。

当前的菲律宾枪杀台湾渔民事件,我们也不难看出虚实军事哲学的端倪。事发后,中国便派南海舰队、东海舰队开赴公共海域进行军事演习,但是中国政府并没有对外宣称这一演习与菲律宾事件的联系。以有礼威胁论有节的形式进行了

《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课程结课论文

军事威慑,又能够让相关国家无话可说,避免了中国威胁论纸嚣尘上,还能够避免台湾当局面临尴尬指责。

当前中国面对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借鉴孙子的虚实军事哲学予以解决,往往通过内政外交、软实力展示的方法,还能够比荷枪实弹的效果好,这正是“兵者,诡道也。”

四、结语

上一篇:生产计划述职下一篇:垂线导学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