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活动方案

2022-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专业成长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教师专业成长活动方案

《青年教师不同发展阶段专业成长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摘 要:课题所指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主要研究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青年教师教育理想、团队协作、心理素质培养为研究目标;最终达到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青年教师;不同阶段;策略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1.作为待迁学校,未来几年内,海滨社区周边将新建硬件良好、资源配备完善的配套小学,这对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干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趋势: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各级部门提供了多渠道、多平台的培养举措,让我们对学校队伍建设成长模式和丰富队伍建设的路径有了新的启迪。

3.学校教师队伍现状:队伍年轻,外聘较多。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怎样促使青年教师获得更快的成长,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力军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了“青年教师不同发展阶段专业成长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力争立足实际,基于学校对青年教师现实发展的需要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形成适合我校青年教师实际的培训研讨措施,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根据教育部于2011年12月12日最新出台制定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重新修订》

教師的发展过程,以刚入职的新教师为起点,成为磨合适应型教师为第一阶段;由适应型教师发展成为合格和提升型教师为第二阶段;由知识型和经验型教师发展为成熟和引领型教师为第三阶段,从而表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

四、研究目标和策略

(一)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研读学生的基本功、研读教材的基本功、变革课堂基本功)、科研能力(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日常反思、校本教研)的实践为研究

1.入职阶段:以“入格”为目标

对象:教龄1~3年磨合适应期的青年教师。

2.能力形成阶段:以“升格”为目标

对象:教龄4~6年合格提升期的青年教师。

3.热心成长阶段:以“特色”为目标

对象:教龄6年以上,成熟引领期的青年教师。

(二)以青年教师教育理想、团队协作、心理素质培养为研究

1.培养目标

①确立教师职业目标,树立专业理想。

②“教育反思”是新手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

③通过师德建设活动、教师的读书活动、阵地建设、外出教育教学考察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转变、优化教师的专业思想,使每一个教师能自觉成为具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和爱心的学习共同体成员。

④在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形成自己的风格。

2.培养策略

①新手型教师主要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参与师德教育实践活动,使新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表现和扎实的工作作风。

②在继续强化师德教育的同时,加强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工作技能的培养,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③“教育反思”是在自然情境下对教师教育工作、生活的日常运作进行思考,要求教师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整体的、关联式的考察,这种考察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

五、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课题以我校35周岁以下(含35岁)的全体专任教师为研究对象,拟用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辅之以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采用个案研究法,在研究人员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青年教师成长过程,建立教师个案及专业成长的群体个案的跟踪分析以便检测研究的实效性,保证研究质量。

研究中后期,采用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和教训,记录成果,反思调整策略,并力争成果推广。

六、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形式

1.理论成果

①课题研究实验报告、结题报告。

②研究论文以及个案分析、叙事研究、教学案例、成长心得等课题研究文集或专著。

③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文字及图像资料)。

2.实践成果

一年适应(成为入格教师)三年成型(成为合格教师);

教龄3~6年教师成才,20%成为校级骨干教师;

2~3名教龄7~10年教师成为校级名师或区级名师培养对象。

3.实验成果展示

主题班会、教改公开课、专题论坛、学术研讨等。

参考文献:

朱玲,朱成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7).

作者简介:许俊莲,女,1987年1月生,本科,四川省成都市海滨小学,研究方向: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Young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Xu Junlian

Key words:young teachers;different stages;strategy

编辑 孙彦君

作者:许俊莲

第2篇:以优质集体教育活动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本刊记者 伍韵】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教育活动开展的水平高低既关系到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者五大领域的培养发展状况,也体现了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乃至幼儿园的整体教育水准。

金秋十月,为了展示“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征集评选的成果,推动幼儿教育事业向纵深方向发展,进一步促进西部幼儿教师的相互学习和相互交流,由中国西部幼儿教育合作论坛组委会、儿童与健康杂志社幼儿教师参考编辑部主办、甘肃省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来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以及福建等七省区幼儿教师参加的“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观摩展示暨作品颁证大会”在兰州召开。

大会期间,从《幼儿园精品案例集》中遴选出7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五大领域教育活动设计,分别在兰州大学幼教中心、兰州军区幼儿园、兰州市实验幼儿园、甘肃省保育院、兰州军区陆军总院幼儿园、甘肃省军区幼儿园、甘肃省妇联第二保育院、兰州石化幼教中心等园所进行了现场教学展示。来自七省区的任课教师克服借班教学的困难将各自精心准备的活动课程展示给与会的幼儿教师。每个活动都采取了活动展示、教师自评、专家点评和参会教师的互动环节,使大家在交流中领悟每个活动的精彩之处,在对话中扬长避短提高各自的认识和专业化能力。

本次观摩活动以其原创性、地域性、与儿童生活经验相贴切为特点,以新疆代表王静的社会活动《我们的新疆最美》、陕西代表田聪的亲子活动《小兔蹦蹦跳》、甘肃代表修利华的艺术活动《歌曲跑跑跑》、宁夏代表胡萍的健康活动《打木球》、青海代表韩永红的艺术活动《金加玛赛》、福建代表林希娟的科学活动《我们的姓》等活动设计为契机,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老师们的专业素质、掌控能力、教育机智、教姿教态,给观摩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积极的启示。

观摩展示单元结束后,大会进行了集中研讨。应邀前来评课的八位专家对各个点上的观摩教学活动进行了指导性的小结;本刊首席顾问马以念教授就本次观摩教学活动所倡导的“优质集体教育活动”的理念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本刊吴小桃主编就“幼儿园教育活动精品集”征集活动和本次大会的过程进行了总结。

最后,大会进行了《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集》出品仪式,并向作品入选作者及展示课教师颁发了获奖证书。

本次会议筹备时间短、区域跨度大、示教课例多、观摩地点分散,承办会议的甘肃省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做了大量具体繁琐的工作,大会内容丰富、节奏紧凑、获益匪浅,不仅展示了示教老师的专业能力。也体现了观摩老师认真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纪律,而且观摩的老师们能够在活动过程中带着专业的眼光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在交流中有所提高、有所收获。与会的幼儿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会议集中展示的平台,使大家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又得到了一次理论和实践的提升。

第3篇:“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化成长

摘要: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教研组教学研究的常态化,进一步促进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同时,高中思政课教师在交流和研究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文章以高中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为研究切入点,对“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及其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所起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高中思政课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教研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明确了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汲取他人的经验,提高教学素养,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 “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与高中思政课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高中思政课教师专业化成长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不断加强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已经成为教育行业关注的重点。所谓的专业化主要是对教师职业中的专业地位、现状和性质三个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高中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则是指教师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生涯中,利用专门训练、终身学习等途径,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和综合素养等,促使教师更好地满足未来思想政治教学要求。

具体来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即:通过职前培训这一环节,使得教师具备更多的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促使教师从新手逐渐成长为成熟的教师,使其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同时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指借助一定的培训,使得教师从非专业、准专业逐渐向专业的性质发展。可以说,思政课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这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也是一种状态,一个教师不断深化和成长的过程。

(二)“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学校最为常见的一种实践性研究活动,以往学校的教研活动主要包括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这些教研活动虽然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效果不甚理想,并未达到教研活动的预期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面对这一现状,我校开展了“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促使教师在团队教研活动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一周一科一课”是由教研室、教导处牵头组织实施的一种教研活动。具体来说,“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主要是按照学年或者学期对学校每个教研组内5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提出,要求他们每学年或者至少每学期在所带班级上一节课,组内所有老师参与听评课,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推动教研组教学研究常态化,并在相应的集体备课阶段对该课再次进行完善、提升。把常态化教学与教研结合起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寻找教研发展的潜质并保护之、促进之,在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入思考新课改、核心素养,促进教育教学研究。

与以往的教研活动相比,“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有效解决了传统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真正落实了教研活动。同时,在“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的实施下,进一步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常态化,促使高中思政课教师在这一常态化的教研活动中,开展研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等,进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 “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促进高中思政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价值

具体来说,“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对于促进高中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第一,有助于教师实现自我反思,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全面的认识和分析。在“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中,高中思政课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明确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学目标不科学、教学手段不科学、教学效果未达成等。教师只有明确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立足于这一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改进和优化自身的教学行为,最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第二,有助于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要条件。但是就教师这一个体来说,不同的教师专业知识高度不一,教学经验不同,致使教师在教学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通过“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高中思政课教师可以在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学习这一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促使教师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第三,有助于促进教师优化自身的教学行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是关注的重点。通过“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高中思政课教师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省,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促使教师在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借助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总结实践经验等途径,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优化,使其教学行为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有助于高中思政课教师的成长,使其成长为名师。“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不仅给教师的專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促使在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教师在这一文化氛围中,不断提升自我,最终促进教师更好地成长,逐渐成为名师。

三、 “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具体应用

(一)“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的步骤

学校在开展“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时,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以“投资理财的选择”为例):

步骤一:高中政治教研小组的教师,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将执教者、所要研究的内容上报,如“储蓄存款”“商业银行”“股票”“债券”“保险”等,教导处对其进行登记。

步骤二:高中思政课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并搜集相关的资料,提前进行备课。教师可以收集商业银行体系、业务等素材,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呈现出本金、利率、利息之间的关系,将知识体系直观、清晰地呈现。

步骤三:教研小组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做好准备工作。同时,高中思政课教师结合教研小组教师具体备课的计划,并围绕教研小组其他教师所提出的建议,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更好地开展教学。

步骤四:高中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备课成果的展示,教研小组教师在听课的时候,应做好听课记录工作,为后续的评课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

步骤五:教研小组教师在进行评课的时候,应遵循“教师自我评价——听课教师评价——教研组长总评——学校领导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意见”这一流程开展评价。

(二)“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中的评课分析

在“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中,执教教师的自我评价、听课教师的评价是其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了这一教研活动实施的效果。同时,在这一有效的评课过程中,教研小组的教师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其他人的经验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因此,在“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中,必须要重视评课这一环节,确保评课的科学性、有效性。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无论是执教教师,还是教研小组的其他教师,在进行评课时,应首先立足于教学目标,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具体来说,在评价教学目标的时候,应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核心素养目标作为评价标准,看其是否达到了课堂教学的要求。

第二,对教材处理进行评价。教研小组教师在对执教者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应对执教者对教材的处理进行评价。这是因为教材处理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体现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教材处理科学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教研小组教师在对执教者进行评价的时候,应注重对执教者的教材处理能力进行评价,看其是否把握了教材的重点、突出了教材的难点等。具体来说,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应以“结合教学目标、学生学情等,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组织,并据此科学安排教学流程,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最高的教材处理标准。

第三,对执教者的教学态度进行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研小组在对执教教师的课堂进行评价的时候,应关注其教学态度。具体来说,在对教学态度进行评价的时候,应关注三个方面,即:教学设计对教材和学情把握是否精准、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课堂教学是否严谨等。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周一科一课”作为一项常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在教研活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交流、合作和互相学习,不断提升了教师的执教水平。同时,在这一教研活动中,教师可与其他人的教学经验进行对比,明确教学中存在的差异,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业务。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学校积极开展“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利用这一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高林.中等职业教育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4):246-247.

[2]衷亚魁.小学网络教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2):60-61.

[3]陈真.見“微”知著,教学相长:微格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教师,2019(22).

[4]王俊莉.以共同体互助教研实现教师专业成长[J].甘肃教育,2019(14).

作者简介:

杨小博,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

作者:杨小博

第4篇:教师专业成长活动方案

随着本学期接近尾声,整个本学年的工作也即将结束。展望新一年的工作,想的最多的还是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妨把下一年定为教师专业成长年。围绕这一主题,组织开展活动。

学习培训是重要的手段。本学期我们也派出了部分老师外出学习培训。下一年还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通过外出学习,让老师开阔眼界。当然除了走出去,还要请进来。这一点做得很不好,下一学期要加强。然而更重要的是要让老师找到自身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否则这种学习培训就不是系统性的,可能这次是学习这个,下一次就成了学习另外一个,而能否与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还是未知。所以要加强培训的针对性。要从课堂教学的问题入手,要从每一个老师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要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也就是教学基本功。从教态、课堂教学语言、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与学生的交流方式、教学的设计、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课堂的调控等各个方面开展专题研究,使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有一个质的提升。

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地研究、细致地打磨。不仅仅是出示一节公开课,也不仅仅是评评课就完事了。要针对每一个人的课堂表现,进行细致地打磨。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追踪,不要说有人听课是一回事,自己上课又是一回事。要坚持这种改变,让课堂充满活力。

要继续给老师提供展示的舞台。本学期部门老师在读书方面进行了展示,但是还很不够,展示的不够深入,从某种程度上还比较肤浅。要让老师有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当然这种机会除了教学方面的,也可以是个人才艺方面的。而这种个人才艺的展示又会激发出教师干事创业的激情,使学校的整体氛围更融洽。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在下一年中让自己、让学校有一个大的改变和提升。

第5篇:教师专业成长系列活动方案(修订稿)

时庄街道中学2012—2013第一学期

——教师专业成长系列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宗旨,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目标,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坚持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培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与师资培训活动,着力在基本功、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几个方面,为教师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造就一支师德风范高尚、专业知识扎实、教育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队伍,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活动中提升自我,在互助中发展自我,努力争做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实现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具体活动安排

1、开展“我读书、我成功、我奉献”十大读书人物评选

实施“教师读书工程”,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在教师中大兴读书之风。组织集体阅读和研究性阅读;开辟读书论坛,交流学习体会;充分利用时庄街道中学论坛平台,让教师在网上交流读书体会;鼓励教师积累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经验,宣传教育心得,收获教育快乐。

⑴具体要求:

①“五个一”读书规划

——制定一份读书计划。每位老师要根据学校提供的推荐书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郑立平《优秀教师成长之道》),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明确读书内容,制定自己的个人读书计划。

——摘抄一本读书笔记。学校统一发放读书笔记(每学期字数不少于5000字) ——撰写一篇读书心得。一学期重点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书籍,每人撰写一篇读书心得。

——参与一次读书交流。学校每学期举行一场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各级部派

代表参与交流。

——编辑一本读书成果。每学期将教师的优秀读书心得、读书随笔等编辑成

册,作为读书成果在全体教师中深入学习交流,促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②读书方式:

个体研读。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研读,精读的力争读深、读透,读有思考,

读有感受,并且要读写同步,每月至少写好两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

集体阅读。写摘记、谈感受、谈收获、谈疑惑。

交流汇报。教师们互相推荐新书好书,无障碍发表争鸣,通过师间心际交流,

将读书思考向更广的时空延伸。

实践写作。新课程呼唤教师的反思行为,要求教师做到“勤读、勤做、勤思、

勤写”,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撰写读书笔记。

开展活动。根据本校实际,将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报告会、读

书研讨会、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让更多的老师读书,在读书中真正成长起来。

⑵活动时间及要求

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要求教师每天安排不少于半小时的读书

学习时间。 老师们须认真开展读书活动,制定读书计划,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

作,写心得札记,开展读书沙龙活动以提高读书效果。

③十大读书人物评选:

a、参评十大读书人物评选的教师,以“阅读经典与我的专业化成长”为话

题,写一份读书报告,梳理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读书心得,思考读书对专业化

成长的影响,以展示自己的阅读视野、阅读成果。

b、学校将在2013年5月组织评委,以参评教师提供的读书报告为依据,参

考所发表的教师论文(与读书活动有关)、读书学习笔记、个人博客建立读书心

得栏目,有关于读书活动的博文、教研活动有关读书论坛教师表现情况(教研组

长提供)、教师读书演讲报告会等,评选出时庄中学首届“教师十大读书人物”

进行表彰,以此促进全体教师的读书活动。

2、教师六艺活动展

本项活动的开展随学校艺术节的开展同步进行

⑴普通话

①活动目的:展示教师个人风采,锻炼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②参赛人员:每级部推选出两位教师参赛

③比赛内容:美文朗读,脱稿朗诵加分,时间3-5分钟,内容自定,可配乐朗诵。

④比赛时间及地点:11月28日综合楼一楼东会议室

⑤奖项设立: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五名

⑥评分标准

语言(40分):教师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表达准确(不重读,不错读),语速适合文章体裁的需要。语调朴实、自然,富有节奏感。

感情(20分):感情丰富,声情并茂,能再现文章情境,感情真挚。

仪态(20分):教师精神饱满,着装得体大方,能恰当地运用身体语言,表情、仪态自然。

效果(20分):整体效果好,有感染力,语言表达效果好。

⑵粉笔字比赛

以级部(科室)为单位,选5名以上教师代表参赛。报名单于月日前由级部主任报刘文涛老师处。 11月 26 日(周 一)下午第三节课在综合楼一楼化学实验室现场书写,即时评选。

奖项设立: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五名

⑶钢笔字比赛

以级部(科室)为单位,选5幅以上作品参赛,作品采取统一格式,内容自选。内容、书体、格式均自选。作品于 11 月 29日前汇总级部主任处,中学部交于刘文涛老师处,小学部和幼儿园交于蒋月红老师。

奖项设立: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五名

⑷课件制作

①活动目的:大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

②比赛宗旨:公平、公正、交流、学习

③参赛人员:各教研组推选出3名教师参赛

④比赛方式

分组分科命题,自备课件素材,集中上机制作,赛后集中评比。

⑤比赛地点:综合楼三楼微机室

⑥比赛时间:2012年11月30日

⑦命题范围:赛前通知

⑧比赛要求:

1、现场制作,如有抄袭行为或者完全从网上直接下载者取消参评资格,并按0分计算。

2、参赛教师不能带U盘和笔记本电脑,比赛时计算机房网络关闭。

3、包括课件和200字以内的课件设计说明,时限80分钟。

4、基本要求:

1)测试者如用PPT幻灯制作的课件最低应不少于八张。

2)整个课件要求布局色彩搭配基本合理,视觉效果较好。

3)课件中“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效果的应用分别不少于2处。

4)课件所展示本学科课题内容的语言文字尽量做到清楚、规范、简洁、明了。

5)课件制作完毕后,在“幻灯片最后一页”附上200字左右的设计思路说明,注意思路要与课件相吻合。

6)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要求结构完整,有始有终,封面请标明课件学科、名称、年级、教研组、制作者姓名、制作日期等信息。

7)课件制作完成后一定要保存在“以自己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中,并上交到机房服务器。

⑨考核评分

a评分时课件去掉老师真实信息,采用编号;

b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求平均分;

c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若干名。

⑸优秀备课评选

a活动目的:以先进为榜样,扎实认真备好课,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b参赛人员:全校一线教师

c时间安排:期中后业务检查时进行专项评比

d奖项设立: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六名

⑹教艺风采展示---赛课

a活动目的: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调动教师投身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的岗位成长。b参赛对象:以教研组为单位,要求教研组要进行集体备课,每个教研组推选2名教师进行参赛并将参赛时间及课题、授课班级于11月底汇总至屈辉老师处。

c时间安排:2012年12月3日至12月7日

d注意事项:

①参赛教师参赛前写好教案,于赛课前一天将教案交教导处审验。

②赛课完毕后,由教研组统一组织教师进行说课、评课,每位教师写好评课记录。教研组长将评课记录整理,交教导处存档。赛课教师交一份课后反思至教导处存档。

③要体现出学习目标及教学六环节的设计(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 ④参加赛课的老师内容自选,班级自选,评委另行通知。

3、教学通识培训学习

⑴ 目标任务:

①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内容,提高小学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以促进教师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加快中学教师专业成长和进程。

②提高中学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教师通过对专业能力理解,来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行为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中学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

⑵ 内容安排

①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教研活动的同时围绕新课标理念、教育学、心理学进行学习。

②充分发挥名师及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邀请专家进行通识培训及专家报告会。

⑶测评考试

2012年12月份学校统一出题对学习内容进行测试。考试进行闭卷测试。

4、 小课题研究

①开展目的:培养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的问题意识,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教师逐渐学习从小课题研究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最终实现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②课题内容:

教师根据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内容涉及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特色课程开发、教师个人成长等比较切实的问题均可。

③课题管理:

学校根据小课题的申报情况,关注过程性资料的展示,进行及时指导、矫正和交流。并根据教师申报、研究情况立项为校级研究课题。

④要求:

a:鼓励教师人人参报,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教研组为单位至少申报一个小课题研究。b:申报校级小课题研究的在参报县级以上课题资格评选时可进行加分。

5、博客博文

①活动目的:为深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激活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动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打造一支乐学习、好读书、能研究、有思想的教师队伍。

②内容方式:博文内容以教学博文为主,要求观点新颖,真实感人,与教学实际联系紧密,能反映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现状,可以是教育教学研究、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师生交流、培训总结、读书笔记等,体现教师专业发展因素的诗歌、散文、小说等。

③要求:

a:要求一线教师45岁以下必须有自己的博客

b:博文必须是原创,内容有新意、真实感人,有教育启迪作用;每月至少更新4篇博文。

c:本学期末进行优秀博客、博文评选活动。

时庄街道中学

2012.11

第6篇: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活动实施方案

城关镇建设小学

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活动实施方案

建 设 小 学

为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一支与学校事业快速、和谐、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读经典之书做有根之人

我们知道:读书虽然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能增加生命的厚度。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必须精选能博闻广识、熏陶感染的经典好书,每月细读细品一本,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读后感悟,

1、通过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优美散文,丰富教师的文学修养;

2、通过读国内国外的教育教学理论著述,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

3、通过读优秀教师的经验总结、教学案例、自我反思,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

4、通过读现代教育技术的有关书籍,充实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和研究的力量。

每月26日进行读书笔记展评,27—28日分组进行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比赛活动,并评出

一、

二、三等奖,将比赛结果计入绩效考核。

二、搞好两个竞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1、教师基本功竞赛

教师基本功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务处要狠抓教师基本功竞赛,帮助教师们教学基本功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竞赛内容上,坚持注重实际,讲求实效,从课堂教学直观行为和“两字(粉笔字、钢笔字)一话(普通话)一画(简笔画)一技(信息技术)”等通用于所有教师的一般基本功方面同时入手,坚持习惯养成、自醒自悟、业务训练为主的原则,采取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用竞赛带动训练、以考核促进训练。

将竟赛结果计入绩效考核。

(1)口语表达方面: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在校内使用普通话对话,每周违反3次扣1分。

(2)写字方面:能正确运用粉笔、钢笔书写规范的正楷体字,并具有一定的速度。要求每位教师的读书笔记用钢笔书写,在教学板书中练习粉笔字,教务处不定时检查,每月展评一次。

(3)简笔画方面:能按教学要求,突出教学重点,用简练的线条较快地勾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设计、绘制简笔画,体现在课堂上与读书笔记中。教务处不定时检查,每月展评一次。

(4)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方面:聘请电教馆李勤洋老师,每期给全体教师培训有关课件制作方面知识等,使教师能熟练操作电脑,制作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多媒体课件,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赛课时必须体现多媒体教学,期末进行教师课件制作比赛,以比赛促教师能力提高。

2、教师教学竞赛

打造高校的课堂教学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学生发展根本的保证。为此,学校在夯实课堂教学环节,彰显个性课堂教学特色的同时,每期都要精心组织大型的优质课、示范课、说课、教案书写比赛等,评出

一、

二、三等奖,比赛结果计入教师绩效考核。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竞赛,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干劲。

三、开展四项活动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1、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能实现学科备课组资源共享,既是提高备课水平,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又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实行集体研讨—— 一人执笔主备——集体研究完成——修改反思的备课模式,这样不但凝聚了教师的集体智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授课水平。

2、开展“分层赛课,赛后反思”活动

“分层赛课,赛后反思”的活动是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又一条

有效途径。学校每月都安排教师利用同课研究执教同一内容公开课,由校级“高效课堂”评审组,评出优秀教师,并给与指导。被指导的教师经过认真反思,重新设计教案,为全校教师做示范课。此活动的开展对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能有效地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开展“试卷拟、评”活动

实践证明,单元过关测试对夯实教学质量、推动教师快速成长意义重大。近年来,各个教研组研究开展了“试卷拟、评”活动。负责拟卷教师从命题意图、知识要点、试卷结构、分值分配、时间预定、个性化试题等方面出题,教务处从考试与学习、考试与教学等角度审核后付诸考试。开展此项活动,目的在于锻炼教师编拟测试样题的能力,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考点,促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开展“名师帮扶”活动

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校组建以续亚芳、李淑娟、焦娜萍、彭竹娜、南楠等教研骨干为龙头的指导团队,开展“名师帮扶”活动,要求名师负责指导徒弟常规教学的各个方面。在帮扶期内,徒弟取得的各项成绩分别计入师徒绩效考核中,实行捆绑考核,年终对帮扶效果明显的师徒给与奖励。这样能有效带动年轻教师的成长,为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继续深入推广《阅读数学教材的方法与途径》和《小学生学习习惯评价研究》两项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在课堂中的运用,继续完善提高镇中心校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在研究中成长。课题组继续加大对课题的研究力度,在推进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让教师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反思、整理资料、研究课堂教学等等。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专业化成长活动实施方案

城关镇建设小学

20

10、3

第7篇:教师专业培训成长方案

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依据全县关于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教师实际情况,特制定新裕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和思路

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总目标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完善自我,努力争做胜任型、特色型、专家型教师。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通过开展扎扎实实的研究、探讨、合作、交流、互助活动,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三、工作思路

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合作、交流、互助等活动,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四、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与管理,强化责任,明确任务,使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赐禄

组员:全体教师

五、具体发展要求

(一)30岁以下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要求

年轻教师是学校的新生力量,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有计划地指导培养这部分青年教师,使他们在三年内成长为胜任型教师是学校的职责。

1、上岗未满三年青年教师,必须拜师。

(1)跟班备课、听课学习,掌握常规教学基本功;

(2)每学期上2节汇报课,并学会撰写课后反思、教学案例或教学故事等,通过持续的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以学年为单位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专业发展计划。

3、积极阅读教育专著,每学期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5000字。

4、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三年内至少申报课题一个,并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效。

5、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反思,做到一课一个小反思;一学期至少二次大反思,并撰写出相应的论文、案例,并积极参加各类各级评选;每年上交论文和案例至少各二篇。

(二)40周岁以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30周岁以上40周岁以下的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其专业发展需要继续提升,目标是成为个性鲜明的特色型教师。

培养发展的方式方法是:自定发展计划,开展基于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个体创造特色,合作体现优势。

1、以学年为单位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专业发展计划。

2、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写出有质量的读书心得。

3、提交研究课题。研究的指向应该是指向解决学科教育实际的问题。研究课题独立设计承担。

4、提交1篇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教学故事(或1篇专题研究论文)。

5、每学期至少上公开课1节,并主评1节课。听课不少于6节。

6、每年做一次专题讲座、经验介绍。

(三)40周岁以上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1、每学年制定个人成长计划。

2、看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

3、每年上一节组内公开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4、积极总结教学经验,争做专家型教师。

六、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加强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的培训,积极支持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同时把培训内容和心得与青年教师做交流,定期开展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的帮扶活动,结

对教师对青年教师要认真指导,教研组要关心本组的青年教师的成长,重视基本功训练,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期中与期末分别召开青年教师教学反思座谈会。

(二)以读为本,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学习是衡量一个现代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能力之一。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将深入开展以“师生共读书,同建书香校园”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在教师中大兴读书之风。一是继续大力投资为教师购买教育书籍或杂志,及时向教师推荐专业阅读书目,鼓励教师自己购书或网上阅读,组织集体深度阅读和研究性阅读。二是积极邀请专家为教师和家长举办专题讲座,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理论素养的提高。三是举办教师读书演讲比赛,以赛促读,全面提高教师素养。四是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鼓励教师多写多投,积累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经验,宣传教育心得,收获教育快乐。

(三)通过自我反思,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善于反思是提高工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点。每天都会碰到有价值的事情,那些教学实践的火花正是教师提升自我最有价值的素材。所以,教师要强化课前、课中、课后反思,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同时我校将利用学校现代化技术条件,在老师自愿申报、自选时间、自定内容的“三自”前提下,将教师自我确认的“优质

课”、说课、常态课等作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客观材料,自我分析、自我反省、不仅能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能产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需要。

(四)互为良师,建立起学习化互助平台

青年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新知识多,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这是中老年教师自愧不如的;同样,中老年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教学机智等又使青年教师望洋兴叹。因此,我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论资历,只要某方面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都可以成为师傅。我们将以“自主、互动、开放、整合、创新”为核心,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人人争当“良师”。倡导教师自愿承担、自主结合、动态选择、互教互学,以达到相互借鉴、相互提高的目的,形成真正的“同伴互助”。

(五)科研内化,教师通过行动研究,解决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针对我校教师实际情况,我们确定我校的科研原则是:关键的教学问题就是研究课题;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参与研究本身就是成果。我们的工作理念是:研究的价值不是成果,而是获得成果之前的经历;研究的目的不是人的新成就,而是成就新人;研究的关键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发现问题。彻底打破教师对科研的“神秘感”和对成果的“敬畏感”,将科研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动,引领教师积极参与到课

题研究中来。以期真正实现:备课时,能进行二度开发,教师是研究者;上课时,教室就是实验室,教室要有“第三只眼”;下课后,教师就是反思者。

(六)搭建成长平台,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教师搭台子是加速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每学期要开展一次以学科为单位的公开课、评课、研课活动,在课堂上下功夫;支持奖励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大赛中获奖的教师,并大力宣传获得的成果。

第8篇:初中教师专业成长实施方案

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实施方案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我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根据《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学校各科室、教研组认真研究,充分讨论,现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由于我校骨干教师每年在全市流动较大,因此,我们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来抓,针对学校发展的实际和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实施课程改革,推进学校跨跃式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依据市实施意见精神,确定以校本研究为根本方式,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格为核心,通过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带动,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实际能力,进而推动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使每个教师都能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对师德高尚、业务成绩突出的教师作出重点培养,为他们在实施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能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使之成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奠定基础。

二、发展目标

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全校教师中大力提倡学习、研究之风,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追求,使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行为以及角色意识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符合新课程理念,使广大教师成为知识的传递者,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实现教师全面、自主和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上,突出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骨干教师,并使其中一部分人脱颖而出,在市、校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进而形成一支教育名师团队。

通过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的实施,使全校广大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到2013年全校教师专业化水平有根本性提高,所有任课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知识体系,通晓本学段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教材解读能力和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

1.知识结构

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有较广阔的学术视野、教育视野,有吸引学生的书卷气。

2.能力结构

努力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3.品格结构

努力促使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心态、个人品格,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和精神世界,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促进教师追求积极健康的人生。

三、实施策略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紧紧围绕“爱与责任”师德教育主题,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幸福观教育,正确认识理解当前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现实,用辩证科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广大教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和爱生情怀,加强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和师德规范教育,提高广大教师的人格素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大情感投入,调动积极性,关心体贴教师,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完善师德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师德月考评制度,严肃查处违背师德规范的教师,形成有效的奖罚机制,推动教师职业理想与人格修养的进一步完善。

2.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由于各种原因,广大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研究受到一定限制,专业知识更新缓慢,专业水平难以快速提高。为此,学校将通过各种措施加大教师培训。一是开展学习式教研活动。通过研修班学习、小组集体备课、相互交流等形式,吸引

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进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二是开展专题式研究。通过实行“教师导师制”、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学科教学研究等活动,进行专题式研讨和课题式研究,把研究与促进教师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开展活动式教研。主要是根据各学科特点,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常规教学”和“优质课教学”的“教学双优”活动,通过教学常规研究、教学问题研究、新课程研究三个层次的研讨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构建起发展的台阶。四是外出参观考察,扩大教师视野。根据学校的需要,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和参观学习,针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对口考察学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写出考察报告。

在实施校本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我校的学科带头人和高级教师等人力资源,使广大的青年教师和新教师,都拜师学艺,实行定人、定时间、定目标,加快我校师资队伍的整合和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一是以老带新。让新教师与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向老教师与科研能力相对较强的老师拜师学艺,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结对子。通过研究课、观摩课,让教师自己研究在授课中的长处与不足。使具有不同教学特色的教师结成对子,相互取长补短,逐步完善自己,迅速成为教学和研究的骨干。三是聘请名师指点。为骨干教师聘请省市区知名教师为指导教师,定期接受培训和专家的指导,使他们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充分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

3.个案剖析,反思教育。

通过剖析教育教学案例和优秀教师成长过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对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有利和不利方面的深刻比较,总结教育教学改进的措施,得出教师健康成长的规律,指导教师成长。反思教育,就是通过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的剖析,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指导实践操作。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批判,提高自反省、自我调控的能力,

4.增强教师知识优化能力。一是制定教师进修深造学习计划,不断提升学历水平,三年内使专任教师学历提升率达20%。二是通过“读

书节”活动,促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三是深入开展教师全员培训,进一步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学科专业技能和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有效地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四是参加全区专业知识考试,将成绩纳入职称评聘。

5. 开展“教师学习活动月”活动。 为了加快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决定在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学习活动月”活动,学习活动月活动期间,每位教师要读一本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或课程论著作,献一节优质课,作1万字的读书笔记,参加一项科研教改实验研究活动,撰写一个精品教学案例,制作一个学科教学课件,写一篇教学经验论文。力求使学习活动工作化、生活化、日常化。

6.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全面构建高效课堂。一是在内容上,把教师的常规性研究、理论性研究、行动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有机结合,实施“问题教研”。在观念上,立足课堂,立足课改,建设“高效课堂”。从教师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研究主题。突出教师自身的主体作用,大力实施主体参与、自我反思、同伴互动、专业引领的专业发展的模式,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7. 落实青蓝工程。一是实行接对子、拜师傅等形式,学校为工作不满三年的新教师落实好师傅,并明确师徒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实行捆绑考核。二是搞好新教师岗前培训。对新分配的教师加大指导和培养力度,通过随堂听课、同步备课、指导教法等形式,帮助他们度过教学适应期,要求他们“一年站稳讲台,两年做出成绩,三年成为骨干”。三是积极观摩名师讲课,通过观摩,使名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传递给新教师。四是学校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建立健全成长记录袋。

8.培养名师团队。依托“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知名教师的辐射作用。认真落实《荆门市教育局关于“荆门名师评选”的实施意见》,强化措施,扎实开展,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并使其中一部分人脱颖而出,形成在省市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名师团队。

9. 积极开展各种业务技能竞赛。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系列活动,先进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课堂教学改革特色,提高教学效益。通过组织开展课堂观摩、教学技能竞赛、说课比赛以及评选典型教学案例、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论文等活动,为广大教师开辟互动交流的通道,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10.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教师提出不同目标和不同要求。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个人实际,按照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的要求,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学校要为每一位教师“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并且要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电子档案”。同时,为充分发挥学校校园网络的作用,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使广大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钻研教材、辅导学生,学校鼓励全体教师(4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备电子文档教案,提倡无纸化备课,将传统的备课方式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

11.建立健全校本研训制度。构建校本研究共同体,致力于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开展“书香办公室”创建评比活动,把共同学习、合作研究、互动提高作为校本研训的核心理念,切实提高校本研训的成效。开展全校联合大教研活动,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理论学习,提高广大教师教学分析与设计能力、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和教学总结与反思能力,真正形成教学素养。开展“八个一活动”,每位教师每年要订阅一份教育刊物,每人参与一个专题研究,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报告,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学期做一次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人,每学期写一篇经验总结或科研论文,每学年上一节优质观摩课,每学年记一万字读书笔记。

四、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领导机构。

组 长: 王安斌

副组长:陈玉华

成员: 别刚熊卫朋各教研组长

2、提高认识,增强学习意识。

充分认识教师专业发展是关系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大事,是关系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教育大计,师资为本。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解决教师教育与教学工作的矛盾和学习费用。

3、建立学习型组织,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

(1)各年级组、各教研室(组)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学习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活动,积极承担各级科研课题,发动教师自找课题进行研究,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以科研推动教学改革,以科研推动学校发展。

(3)开展一专多能的培训,坚持每周一次研讨会,组织跨学科教学研究,加强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的研究和实践,实现现代课程发展和教育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4、加强过程管理,切实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督促教师制定中、长期学习计划。加强对教师基本技能的培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理论等与实施课程改革相关方面的培训和提高。凡在规定期内按计划未完成学校所给任务,不能评优选模,不能晋级升职。

5. 加强宣传和交流。要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在做好区内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基础上,拉长宣传链条,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与各教育新闻媒体多联系、多沟通,使宣传工作有深度,上高度,进一步扩大影响。定期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从物质上、精神上支持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第9篇:教师专业化成长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一支与学校事业快速、和谐、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根据各级教育精神和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师资队伍现状

1、教师自身正气不够。长期以来,学校虽然一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锻造师资队伍,完善和规范全体教师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但个别教师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思想意识不够到位,主人翁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未能自觉地抵制和纠正从教过程中的“小”腐败和不良行为。

2、教师工作锐气不够。学校现有教师28人,工作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但中高级教师中“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意识比较严重,认为“高级上了,小中高不可能,特级教师没指望”,教学上尚认真负责,但缺少了一股锐气,缺少了拼、钻的犟劲,却没有真正发挥自身的价值,没有真正做好“传、带、帮”的工作,与新教师“手拉手、结对子”没有真正发挥“师傅”作用,对新教师理论指导、教学点拨等未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一级教师认为高级教师职数少,难争难上,排不到自己头上,也缺少了斗志。

3、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艺的有效手段,每个教师应在培训中不断吸纳新鲜的知识,塑造自身的素质。学校虽然多次组织教师学习课标精神和各分科课程标准,观看各个课改专家专题讲座以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录相课,也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但效果欠佳。教师没有真正走进课改实验区实地考察别人是怎样做的,别人是怎样推进课程改革的,怎样构建与课程改革相吻合的,富有生命与活力的课堂,从而束缚广大教师的视野;另外,几年来的校本培训也未能取得显著的效果,虽然有一部分教师要各级各类教研中受益非浅,对新课程理念,新教学思想,对如何上好一堂课有了更深、更理性的理解和把握,但如何在这个层次上有更进一步的飞跃,如何在理论上有质的提升,都没有很好地找到突破口。也有部分教师,缺少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对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应付了事,态度不端正,学习不深入与自觉,素质显得不高。

4、拔尖教师数量不够。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影响一所学校的发展,一所学校品牌的打造与构建,可以带动一批教师,引领一批教师。全校28位教师中,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荣誉称号的3人,显然优秀教师的数量不是很多,拔尖教师也比较少,从而影响到学校特色活动的开展及各个学科的引领。

二、教师培养目标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促使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和知识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全面建设起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富有生机和创新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1、主要目标。“十一五”期间,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强化教科研的引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着力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以及新课程的教学能力,全面实现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重点培养和形成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壮大学校骨干教师队伍,从而建设起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和具有精湛教艺的研究型教师群体。

2、具体目标。

(1)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的需求——具备童心、母爱、智慧。努力使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和关怀,感受成长的喜悦,做一个导师型教师; (2)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在教育过程中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充实自己,焕发生命活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事业型教师; (3)具有积极的团队精神——发挥个体的作用,为构建和谐团队做贡献。能和同伴合作、分享,能主动做好家校联系,做一个合作型教师; (4)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做到“既专且杂”,做一个学习型教师; (5)具有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艺——教师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灵活地、有策略地驾驭课堂教学,并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6)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师不再是课程忠实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教学“操作工”,而是一个思考者,一个思想者,做一个研究型教师。

3、相关指标。一是教师合格学历保持100%,专科学历达80%以上,本科学历达20%;二是培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三是致力培养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及各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或教学新秀、教坛新秀;四是95%以上的教师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五是95%以上的教师能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六是70%以上的教师有教科研成果发表或获奖。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师德建设,树正气。

1、加强师德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建设,“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加大力度加强教师师德建设。一是机制引领。制定、完善《沙庄小学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将教师师德表现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二是机制激励。把师德作为教师职务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2、树立身边典型。坚持正面导向、榜样激励,学习全国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每年评选十名校级“感动校园师德标兵”,举行一次专项师德演讲比赛,利用《瓷都少年》分两期宣传10优秀教师,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使抽象的价值观和师德规范条文具体化、形象化。

3、党员活动跟进。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党支部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积极、慎重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二)提升专业水平,炼师能。

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培养是整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引领全体教师积极探索和实施教、学、研一体化的校本培训模式,真正形成教研与科研并举、理念与实践结合、学校与教师同行的校本培训新格局。

1、观念引领。在全体教师中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本学科专业和相关学科知识,由“单一型”教师逐步转变为“复合型”教师。做“优秀的学习者”、“勤勉的实践者”、“清醒的研究者”。

2、人文熏陶。成立教师教学研究室,名师工作室,建立教师博客阵地,在学校博客上开展行政及骨干教师网上好书推荐活动、组织开展读书沙龙等形式,引领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和文、史、哲类书籍,提高人文素养。

3、策略跟进。一是职业规划。开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查,指导制定基于教师个人实际并适度超前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中期和期末对照检查,帮助教师找准自己的发展坐标,促进自我提升。二是学历提升。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大专、本科学历进修。三是整合研究。大力推进教研、科研一体化的校本研究。通过日常化的学习、制度化的培训、合理化的整合和多样化的活动,以及激励性的考评制度,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研究,让细节研究成为教师的日常生活方式。四是创新制度。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月制度。利用每月一个半天的时间,将骨干教师沙龙和青年教师沙龙相结合,帮助教师不断思索,在头脑风暴的经历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五是对外交流。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邀请名家、名师到校作讲座、上示范课。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比赛、观摩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4、技能培训。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有关规定,对45周岁以下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培训内容为多媒体电脑技术,网络与教学,电子表格与教学,电脑幻灯片制作与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制作与教学,优秀教学软件应用等。

5、成果考核。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一篇教学案例,在市级以上专业机构论文评比获奖或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达70%以上。建立全体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记录教师成长的足迹。定期出版教师案例、随笔集以及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专著,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教育教学经验。

(三)打造锻炼舞台,注活力。

加强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的建设,培养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和效应的品牌教师及教坛新秀,激活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的竞争机制。

1、实行名牌教师培养制度。聘请专家、学者、名师与学校骨干教师结对子,定期选派教师外出短期学习、培训。进行充实和完善,加大对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管理考核力度,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校内的示范、辐射作用,每年举办一次高级教师教学比武,一次优秀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从而塑造名师、培养名师。

2、实行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关注青年教师,引领青年教师。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参加各类培训及每年一次的教学比试,一次现场论文大赛等活动;开展一个高级教师与一个一级教师、行政人员与薄弱班级结对帮扶活动。对其进行考核评估,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举行优秀教师教学研讨会。挖掘校内优秀教师多年教学实践积累的先进经验、策略和智慧,作为学校值得继承的传统和积淀进行总结、交流和推广,每年开展两届各级优秀教师(包括各级优秀班主任、教学标兵等)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促进优秀教师不断追求自身的专业成长。

建设一支素质优秀、业务精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学校各部门、全体教师要齐心协力、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力争把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学校教育事业的新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上一篇:银行防范诈骗案例下一篇:支委会工作目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