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23-0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起可持续发展教育, 笔者首先想到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生活教育与生俱来, 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虽然是先生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朴素论述, 但却是在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提出了了个人的发展需要可持续性, 然而当时的社会并未对先生的这一思想给予重视。半个世纪后, 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 因为生活在今天的人们虽然过着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富有的生活, 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隐患和危机。在对自身的生产、生活行为的反思和对现实与未来忧患的领悟基础之上,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然而,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而是由人参与和推动的自然与社会互动的社会历史过程。[1]教育无疑就是推动这一过程的主要手段, 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21世纪议程》中谈到了“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表达环境与发展议题的关键……它也是组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道德意识、价值、态度、技能和行为的关键。”

从目前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来看, 可持续发展教育被公认为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教育概念, 它包涵了生物学、化学、地理学、历史学、伦理学、艺术等等。因此, 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无疑也是多途径、综合性的。笔者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 感受到在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方面历史学科有着自身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长期以来, 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囿于时代对历史、历史学和历史教育的僵化理解, 对历史的认识虽然不再囿于阶级斗争史的单一理解, 但仍围绕于政治史、经济史、科技史、思想史抑或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和的片面理解;对历史学的认识也仍局限于研究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的理解;对历史教育的认识则还处于通过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规律的探索和认识, 培养用“规律”来征服他人和自然的人的理解。在历史教学中不仅将自然、生态环境、人口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排斥在外, 从狭义的人和社会的范畴内来解读历史和进行历史教育, 割断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 忽视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联系与影响, 忽视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而且在历史教学中透着浓浓的人类中心主义气息, 比如在教材中经常以褒义形象出现的“战胜自然”、“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中学历史教育中出现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缺失必然会严重影响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现代人的教育任务!因而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中学历史教学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做出一些贡献, 希望我们所从事的历史教学能够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

首先从历史学本身的功能来说, 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历史学科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历史学涉及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它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是人类所有活动的真实留影, 是后人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的最基本的素材。列宁曾就历史学的这一特性这样说过:“历史之于民族, 正如记忆之于个人。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记忆, 那他就成了白痴;一个民族如果不讲历史, 那就会成为愚昧的民族。”从中我们不难看到, 历史学本身千百年来就担负着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离开了历史, 那么他离自身的毁灭已经不远了, 所以历史学科自身就是我们民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前提之一。因而在历史课堂中对广大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无疑是我们历史学科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此外, 从史学的人文功能来看, 史学肩负着向全体学生——这支未来参与持续发展的大军进行更为广泛的人文主义教育。从广义上来说, 历史学不但是研究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而且也是研究自然环境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与然关系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因而当前的历史学的人文功能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唯物史观和社会道德之外, 还应具有着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如果缺失了以上三种意识的教育, 我们的历史学科很可能就无法担负起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这一使命。近几年来很多历史同行们已经看到了这一方面的重要性, 纷纷奋笔疾呼, 并且近两年来的历史高考中也渐渐体现出这一要求, 比如2005年全国文科综合卷Ⅲ第37题, 提出了探讨黑人人权的问题, 全国卷Ⅰ第39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 北京卷第23题提出了“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国际文件”, 以上都说明了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上大有可为而且应该大有可为。

其次, 从史学的独特地位来说, 在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笔者在此试举两例:首先, 中国古代先哲们的智慧为我们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留下了丰富的素材。中国的传统哲学深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传统, 不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一直肯定以和谐互助为主, 而且肯定“天人合一”、“物我合一”乃至于“合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仁心。”战国时的孟子、荀子等先哲就提出了很多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如《孟子·梁惠王》谈到“数罟不入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木材不可胜用也。”《孟子·王制》中写到“河池渊川薮谨其时禁, 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这些观点反映出我们的祖先已经意识到环境的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其次, 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中心的变迁, 也形象、生动的教育了我们这些后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一个主要的发祥地, 自夏、商、西周至秦、汉、隋、唐时期, 这一地区南部的西安、咸阳与偃师、洛阳等地, 一直是最主要的政治中心, 秦、西汉与唐代, 国力鼎盛, 声威远播, 首都咸阳、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会。这一地区的北部与西部甚至成为中央王朝粮食和军马供给基地。然而唐末以后,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急剧恶化与社会经济逐渐停滞衰退, 今天的黄土高原地区已成为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为剧烈、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一个区域, 水土流失面积达34万平方公里, 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0吨/平方公里的面积占49%, 每年平均通过黄河输入下游地区华北平原与河口的泥沙达16亿吨。目前中国大陆18片贫困地区中, 本地区占4片陕北风沙丘陵区、晋西吕梁区、宁南地区和陇中定西地区, 全国300个国家级贫困县中, 本地区就有94个。造成黄土高原地区这一历史巨变的原因, 虽然有环境的自身变迁和人口、交通等社会政治方面的原因, 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唐以后历朝地方政府对这一地区盲目地掠夺式经营, 随着滥垦滥伐的日益加剧, 森林缩减、草原退化, 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史料可以说不胜枚举, 所以笔者认为在历史学科中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三, 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 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发展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历史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 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 处处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因而在新一轮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在教学理念上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要素。情感不但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 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 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认识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 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不仅强调科学价值, 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 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从而在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无疑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价值取向趋于一致。

然而, 由于一些总所周知的原因, 当前历史课上的实际教学内容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需要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不仅教育内容涉及可持续发展的部分非常有限, 更主要的是在这有限的部分里, 往往也是零散、表明的, 没有形成系统。因而, 笔者寄希望在今后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能大胆尝试采用新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 并同时结合历史学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学科资源, 探索如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笔者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的教育界能够将陶行知先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真正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 真正使我们的教育能够为了一切的学生, 能够为了学生的一切!

摘要:20世纪初, 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人需要可持续发展, 半世纪后, 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世界各国所推崇的一种发展模式, 而可持续发展教育则是推进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发展模式的主要手段。当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 笔者期望通过历史学本身的功能, 历史学独特的地位和优势, 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等三个方面来论述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期望在不久的将来, 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够真正进入我们的课堂。

关键词:历史教学,可持续发展教育

参考文献

[1] 史东根.可持续发展教育报告[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19.

上一篇:重庆地区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浅议下一篇:和谐校园构建下的生命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