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债务融资的现状思考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 要加强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力度, 切实做到各类企业一视同仁, 1月11日在银保监会发布会上,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张金萍表态要着力解就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现实的情况是, 各种对于小微企业融资的利好政策不断释放出来, 但是由于小微企业本身就存在缺乏抵押物、创业成果尚未转化、担保体系不健全、信息交换不及时等问题存在, 尤在过去的2018年, 环保风暴、股市暴跌、去杠杆等一系列重大变故后, 使其凸显了融资渠道减少、资金量有限、融资条件更为苛刻、融资成本持续增高等因素, 造成了小微企业融资资金需求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缓解, 从而严重制约着小微企业的创业和持续发展。

二、小微企业融资窘境的原因

哲学观点, 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由此得出, 小微企业融资的窘境要从自身寻求答案。

小微企业通常具有规模小 (一般不会有三会一层) , 管理水平有限, 财务不规范, 缺少优质的资产, 信用观念缺失, 寿命大多不长的等特点;同时大多数小微企业的股东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没有做到公私分明, 遇到资金困难的时候就把个人财产投入企业, 同时融进来的资金又用在个人及家庭消费上, 造成了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混同的问题。这些特点和问题的存在, 对于金融机构 (主要是商业银行, 以下简称“银行”) 审批受限, 无法辨别风险, 很难对小微企业授信放款。

小微企业需要的资金具有短, 平, 快, 急四大特点, 而其自身获取有用的融资信息渠道很闭塞, 融资流程认识又有偏差, 所以很难及时了解银行有利的扶持政策, 且自认为从银行贷款流程及审批太久、太复杂, 又不会利用其他的债券融资工具, 就不愿意去银行融资。迫使许多小微企业宁愿选择成本高的民间资本, 可是一旦出现资金断裂, 就会导致其自身生存状况堪忧, 甚至出现暴力信贷事件使之关闭停业, 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和转型。

三、银行体系的责任制

小微企业的融资途径主要是通过银行, 其贷款的特点, 比其他体制的企业融资更具有复杂性, 使银行的资金成本增高, 加之大多数银行在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上都存在思想滞后, 并凸显了“惜贷”的现象, 解决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其体系的责任制。

目前银行责任制具有结果导向、短期化及行政化特点, 其主要困境主要有: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问责办法、组织体系和问责视野不清晰、自律检讨以及问责救济未形成制度等。银行本质上是经营资金风险的企业, 全面统筹各方面积极措施应对风险, 主动减损人为主观违规才是问责的出发点。但是目前银行信贷风险问责大多是扣发薪酬及奖金、换离审贷岗位和收回信贷审批权等, 不会深度思考风险产生的根本成因和合规的风险管理是否适应小微企业融资市场的变化。这些问题的存在, 和个人利益仕途挂钩, 使得具体操作的信贷人员便有了”懒政”的思想并促使两种不健康的心态--“嫌贫爱富”和“无所作为”, 不再跟随国家扶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走向, 要么一味做国有企业及知名的名企的信贷, 要么就在银行体系内混日子无所事事。

这种心态, 从人性的角度我们可以理解, 这也不难理解在市场化的资金交易中, 资金供给方要考虑风险收益, 银行贷款一般都会考虑是否为信誉良好的优质企业。四大国有银行倾向于对国有大型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发放贷款, 而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重视程度不够, 而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在国家行政的监督下对于小微企业信贷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有限。

央行持续向各大银行“灌水”, 希望能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压力。用强有力的行政命令督促银行让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这好比用鞭子赶着牛马走路, 一不留神, 牛马都冲了出去, 几乎无法覆盖资金成本和相应违约风险, 造成了相当比例的坏账。这就使银行不敢随便放款, 央行却“放水”不停, 资金流动性就会在金融机构中淤积。

迫于一些资金成本的压力, 各个银行变相加大了个贷的放款力度。我总结了一条规律, 央行定向“灌水”——银行不放贷小微企业, 转向贷给个贷——小微企业发不出工资, 人们贷款消费——小微企业批量倒闭, 人们失业没钱还给银行——全民上失信名单——飞机高铁没人坐, 禁止高消费——各行各业关门大吉。举个具体的例子, 据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 个人消费中, 房贷占其中的比例就达到了68.6%, 一旦定向定准扶持小微企业资金流入到房地产中, 增加了房地产的泡沫, 没有实业支持, 消费者没有工作岗位, 就不会产生正的现金流, 就无法偿还房贷, 最终导致商业银行拥有大批的房产, 这不利于我国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和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这也是流动性陷阱”最好的体现, 违背了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的初衷, 也对国家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非常不利。

四、“破冰”小微企业融资的方案

“破冰”小微企业融资的方案, 将从小微企业自身、银行、政府三维一体的进行综合改革, 才能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工具, 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窘境, 进而让小微企业真正成为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 小微企业加强自身建设、练内功、讲诚信, 提升企业形象

一是小微企业要加强管理创新, 完善内部法人结构, 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去满足市场变化, 不断转型升级, 经营状况才会得到改善, 从自身增信才能本质改善融资难的状况。二是小微企业要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做到真实、有效、透明度;同时也要加强资金流管理, 实现内部资金良性循环, 杜绝资金的浪费和损失, 增强盈利能力和还贷能力, 并建立流动资金短缺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三是小微企业要牢固树立信用意识, 逐步增信企业的信用度, 更好符合银行授信要求。四是小微企业要严格区分股东个人财产和企业法人资产, 做到产权明晰, 杜绝滥用公司法人地位。五是小微企业要与法人股东做好“切割”机制, 避免法人股东的负面影响, 造成自身的困境。

(二) 完善银行融资市场的体系, 建立综合服务平台促实体经济发展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必须“灌输”系统性全面的小微企业融资理念, 加强顶层设计, 整合各方资源扩大信用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的门槛, 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平台的建设。首先要定向解决银行问责的障碍, 推进银行问责深化改革, 建立人性化的问责机制, 加强科学系统督办体系建设。其次是积极响应银保监会颁布的小微企业信贷指导意见, 不断自我完善各项机制, 以满足其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严控每一笔放贷资金的专项使用, 实行差异化管理, 适当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 做到审批便捷。最后是建立“小微企业资金池”的保障机制, 参照德国、新加坡等做法, 鼓励银行开展政策性金融试点创新, 承担国家政策性金融服务, 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流向小微企业, 建立多角度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 更好地为小微企业经济转型升级助力。

(三) 强化政府支持与引导, 优化金融环境创条件

一是精准地聚焦小微信贷指标的薄弱领域, 把扶持小微企业的融资到位情况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 督促银行扩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并出台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并出台了授信尽职免责的指导性文件, 切实减轻银行信贷风险, 激发银行做好小微金融工作的自主动力, 同时要加大银行发行专项金融债募集资金力度, 专款用于扶持小微企业的贷款。

二是完善地方基础征信库的功能, 将小微企业的相关信息全面、真实反映给银行, 为其信贷提供“白名单”服务, 同时对进入“白名单”的小微企业, 在资质认定、项目申报、评优等方面, 予以优先支持。三是加强引导和监测, 推动引导小微金融产品的创新, 参照中国台湾、美国做法配合财政部建立地方担保基金, 推动地方完善政府性融资保险体系, 扩大信用倍数为小微企业增信, 同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通过大数据分析模型量化企业信用、评估信贷风险, 优化授信流程, 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五、结语

小微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影响着经济安全运行和社会安定, 其融资窘境页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研究小微企业融资窘境及“破冰”方案,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 只有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 解放思想, 多维角度运用各种措施, 才推动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伴随着央行2018年共有四次定向降准, 2019年新年伊始, 李克强总理接连考察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普惠金融部, 并在银保监会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强调, 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 运用好定向降准工具,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就目前而言, 一方面央行持续向各大银行“灌水”, 希望能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 而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融资很难得到资金的支持。在2018年经济增速放缓、流动性趋于短缺的压力下, 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本文通过分析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 提出“破冰”的方案。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方案

上一篇:京津冀货物运输方式的能源强度研究下一篇:浅析实践中对横向垄断行为的认定——以粤超公司诉广东省足协、珠超公司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