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之银行策略研究汇报(精选10篇)
融资部 宋萌萌
在我国,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他们在活跃市场、增加税收、创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小企业兴则经济活,小企业强则民众富。
6月18日,四部委联合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新标准增加了微型企业标准,将个体工商户纳入参照执行范围,指标更加灵活、简化,更有利于对中小企业的分类统计管理,与世界主要国家对微型企业标准界定一致。
一、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在始于2008年下半年的这一轮经济剧烈波动中,融资难导致小微企业生存难的问题更加凸显。
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渠道。外部融资已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外部融资按照有无金融中介分为两种方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方式的优点是资金流动比较迅速,成本低,受法律限制少;缺点是对交易双方筹资与投资技能要求高。相对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则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实现多元化负债,更适合于小微企业。
二、中小企业信贷技术
中小企业信贷技术主要可归纳为交易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交易型贷款是对企业财务比率(所谓的‚硬‛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贷款方式。关系型贷款则是基于银企关系所产生的‚软‛信息做出的贷款,是对交易型贷款的补充。
交易型贷款分为6类:财务报表型贷款、抵押担保型贷款、信贷评级贷款、保理、贸易信贷、信贷保险。
关系型贷款是指银行的贷款决策主要基于通过长期和多种渠道的接触所积累的关于借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而做出的贷款方式。关系型贷款的基本前提是银行和企业之间必须保持长期、密切的关系。关系型贷款在提高小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关系型贷款不拘泥于企业能够提供合格的财务信息和抵押品,因而最适合于中小企业。
三、我国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状况
我国金融市场基本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所垄断,其他股份制银行、地方银行数量众多,但市场占有率较小,外资银行不仅数量有限而且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小银行和民营银行较少,所发挥的作用不大。1.大银行和小银行
大银行一般偏好基于‚硬‛信息的交易型贷款,而小银行偏好基于‚软‛信息的关系型贷款有很多原因。
2.外资银行和国有银行
相对国有银行来说,外资银行对中小企业交易评级技术的优势,对‚硬‛信息的交易型贷款具有比较优势,偏好交易型贷款;国有银行对‚软‛信息的关系型贷款具有比较优势,偏好基于‚软‛信息的关系型贷款。3.国有银行和民营银行
相对民营银行来说,国有银行一般较大,对‚硬‛信息的交易型贷款具有比较优势,偏好交易型贷款;民营银行对‚软‛信息的关系型贷款具有比较优势,偏好基于‚软‛信息的关系型贷款。
国内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一个突出弊端是中小型银行发展不足,金融资产过度集中于大银行,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金融改革导致银行贷款决策层次上移,不利于基于‚软信息‛的关系型借贷开展,再加上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四、小微企业贷款的高风险高成本特征
从监管机构的角度讲,银监会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鼓励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包括督促银行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要建立‚六项机制‛,鼓励银行成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在不良贷款核销方面给予一定优惠,等等。各家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近些年也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中小企3
业信贷业务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各家银行在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时,绝大多数把目标客户定位于‚中型企业‛而非小微企业。
银行不愿意为小微企业贷款的根本原因:第一,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较高;第二,按照服务大企业的传统模式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人工成本太高;第三,由于监管机构对于银行的不良贷款生成状况有严格要求,银行往往担心会因为小微企业贷款的高不良率而被问责。
银行在进行小微企业信贷试点时,也遇到了三大业务难题:首先,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贷款的抵押担保难题;其次,考虑到小微企业的较高违约风险和对贷款定价的较低承受能力,这项业务难以做到‘收益覆盖风险’;第三,如果银行还像服务大企业那样来做小微企业贷款,一方面将面临难以承受的人工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业务发展会相当缓慢。
五、小微企业贷款的尝试和探索
虽然小微企业信贷开展起来比较困难,但银行非常有必要涉足这一领域。从我国银行业现状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金融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金融脱媒将进一步加剧,以大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传统经营模式将受到利差急剧缩小、优质客户流失等严峻挑战。未雨绸缪,银行需要改变传统模式,将目标客户从大企业逐步转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当前只是由于上述4
风险和成本等问题的存在,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显得动力不足。
要推动小微金融迅速发展,各银行必须进一步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商业运作模式。
1、开发银行搭建融资平台,打造多品牌战略
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搭建吉林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先后推出了‚万民创业小额贷款‛、‚抚松模式‛、‚成长型中小企业贷款‛、‚青年金融助业贷款‛等多个以小微企业及个人为服务对象的贷款品种。
2、吉林银行‚吉时成长‛系列
吉林银行自创立之初就将中小企业视为重点服务群体,不断创新,推出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产品品牌——‚吉时成长‛系列,下设‚吉速贷‛、‚吉祥链‛、‚吉聚通‛三大系列28个产品。
3、中国银行‚中银信贷工厂‛
中国银行是最早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成功打造了集产品开发、市场推广、信贷审批、贷后管理等职能于一身的专业化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新模式‚中银信贷工厂‛。
4、民生银行‚商贷通‛
民生银行的‚商贷通‛已经成为小微企业贷款产品中的领头羊,在业内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贷款利率采用与客户议价的方式,平均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基础上调20%左右。
5、泰隆专注于小微企业(浙江省)
作为一家股份制城商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的定位是仅为小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在泰隆的贷款结构中,500万元以下的贷款占到了贷款总额的85%,100万元以下的贷款额占50%。
6、渣打银行中小企业无抵押贷款(外省)作为境内唯一开展小型企业贷款业务的外资银行,渣打已经将这一贷款业务的额度提高至100万元。但是,渣打的‚无抵押小额贷款‛利率水平较高,目前渣打在各城市推广时采用的年利率水平在17%左右,信用贷款额度最高则可达100万元。
六、发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应当坚持和摒弃的原则
小微企业有别于大公司业务,银行必须首先认识和熟悉小微企业运作及经营的独特性,理解和容忍小微企业发展的‚不规范性‛,并制定一套单独的适合于小微企业融资业务发展的工作流程及评审标准。
为落实小微企业融资业务在发展初期‚三化‛的要求,‚批量化、流程化和规模化‛,有两大比较领先的原则有必要坚持:
第一,收益覆盖风险原则。该原则首先强调的是利率水平或客户综合贡献度等收益回报问题。小微企业贷款的利率定价水平目前大体为同档基准利率上浮30%左右。
第二,大数法则定律原则。该原则具有两重含义,即规划先行、规避行业或系统风险方面,以及‚量与质‛相互辩证的风险管理理念方面。
七、小微企业信贷需政策鼓励引导
这几年出台的中小企业扶植政策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支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相继推出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支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试点;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发债;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支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措施,鼓励引导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投资力度;加大创新基金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等等。应该说,这些政策措施对于解决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无论从深度、广度还是持续性上看,它们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仔细分析一下,上述政策措施都是针对中小企业中的特定群体,诸如高科技中小企业、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中型企业’而非‘小微企业’,并不能惠及全体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符合这些政策措施支持条件的只是中小企业群体的极小部分。因此,政府直接向特定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融资便利,并不是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之道。
地方政府同银行积极合作,建立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分7
担机制。具体而言,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风险分担基金,为银行在当地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提供担保,如果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超过某个临界值,地方政府可以从风险分担基金中拿出相应资金,为银行分担部分贷款违约损失。
小微企业正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对支撑国家经济转型、推进“三农”建设、实施城镇化战略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小微经济、民营经济的大发展, 金融服务的缺失使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尽管国家层面高度重视, 出台大量政策法规和优惠措施,但收效不明显。与此同时, 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改革和利率市场化加速的情况下, 我国商业银行大客户、大项目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银行纷纷开始了转型之路,瞄准小微金融服务庞大的客户群体,开展精耕细作。
本文基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缺失和商业银行客户转型需求双重视角,深刻挖掘基于小微企业自身发展不足导致的融资难因素和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不足两个方面, 探寻商业银行服务小微金融难的症结所在。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全新系统化的小微金融服务改进体系,尤其是提出了系统化的明确策略, 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二、 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意义及困难
(一)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意义
1. 小微金融贡献度提速攀升 ,由银行利润附属向利润中心过渡。从目前小微企业客户对银行的贡献来看,小微企业客户数量在各家银行客户群体中占有绝对的优势。据统计,小微企业客户总数占银行客户总数比重超过了70%,但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及利润的贡献度仅达到了10%,存在着巨大的业务拓展和利润发展空间, 可全面提升商业银行总体的盈利能力。
2.实现战略发展转型的需要。面对庞大的小微企业客户群, 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到: 做好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需要,是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商业银行构建“以小微企业和个人业务为主导的零售银行”战略转型的基本要求, 应明确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业务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目标, 把小型微型企业业务金融服务作为经营发展的核心战略和基本市场定位, 把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
3.减少资本占用和规模依赖。在目前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下,商业银行部分分行因风险资产超出控制数而无法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根据有关规定, 5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可视同零售贷款处理, 这将会降低部分小微企业贷款在计算风险资产时的风险权重, 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占用, 增加对小型微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提高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服务水平, 对促进小微企业业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成因
1.外部客观原因。小微企业存在自身素质差、资本金不足、资信情况不透明、直接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首先,信用风险不确定。对于信用制度不健全的小微企业,对恶意赖债行为缺乏有效制约,小微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屡有发生,这些原因也严重影响了银行的信贷投放意愿。其次,还款保障机制不畅。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经营实力有限,大多小微企业都是将有限的资金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到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固定资产数额有限且往往价值较低,抵押物数量和数值不足导致难以形成有效抵押。再次,财务会计体系缺失。小微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突出,而银行金融服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就是服务对象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会计体系。
2.内部主观原因。首先 ,经营理念尚待转变和提高。随着商业银行的中期战略调整, 多数机构逐步将小微企业业务作为战略重点之一, 然而部分机构对小微企业业务的重视程度仍有待继续加强。其次,人员配置不足。商业银行自开展小微企业业务以来,专业人员配置速度已无法赶上业务量提升的步伐。在业务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缺乏有效的人员补充, 尤其在风险管控方面, 严重缺乏一批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行力的风险经理队伍。再次,系统配置不匹配。大部分商业银行未完全实现对小微企业业务条线的单独划分, 很多业务数据都需要人工进行统计,导致数据统计分析效率较低,不利于决策管理。
三、国外相关经验与启示
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具有数十年的银行业务培训经验, 尤其是在小微信贷技术方面的推广, 对我国商业银行开拓小微企业信贷市场,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具有良好支撑,可较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一)破解小微企业融资抵押担保难
追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关键因素就是小微企业抵质押品难以满足信贷要求的客观事实。针对小微企业重新塑造信贷机制和流程,采取高效、快捷、无杂费、无抵押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模式。在该业务模式下,关键是要梳理小微企业是否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经营的合法合规性,业主的个人品德和是否有违法违约记录,信誉情况如何。此外,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判断模式要跳出传统的抵押物思维,主要以客户的信用状况、企业具体订单情况、产品和业务发展前途等来权衡,并以此确定是否给与放贷以及具体额度等。
(二)建立快捷高效小微审贷流程
通过明晰高效、快捷的业务流程,可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分为四个步骤,即小微企业向银行申请信贷,小微信贷客户经理开展业务调查,决定给与发放贷款的具体额度,完成放款手续。小微企业在申请贷款过程中,由小微信贷客户经理实地考察,主要了解“三表”的实际情况,即资产存款情况表、现金流向情况表、经营损益情况表,按照综合技术实施全面分析。一般情况下,只要小微企业具有良好信誉,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企业无违法违约记录,可以在3个工作日内对其发放贷款。
(三)打造专业化小微金融服务团队
为打造“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品牌,提高信贷服务效率,需要大批量招募小微信贷专业客户经理,这往往可以大量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并由德国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微贷专家进行市场营销、贷前调查、客户分析等方面的严格培训,培养一批专业管理和操作人员。
四、 商业银行完善小微金融服务的策略分析
实际上, 商业银行在发展小微企业金融中,银监会的一些政策法规和监管指引已提供了较好的实施指导,关键是打破一切阻碍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传统思维,重新打造管理体制和业务流程,系统设计、多管齐下、持续改进、坚定不移地加快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
(一)推进管理创新,提供基础保障
1.明确客户标准以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矛盾。简化小微企业客户认定程序和准入方式, 是快速发展小微企业业务的前提。需要制定和出台详尽的《小微企业授信业务客户经理操作手册》,进行格式化业务操作。制订不同行业标准化的贷前调查模板,规范业务操作,支撑客户经理高效率识别价值客户, 提升服务水平,以简单的申请程序和往来成本,为小微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完善授信审批机制以满足小微企业融资时效要求。实施小微企业授信流程改造,按照“分级授权审批、集中放款审核”的原则,建立差别化的授信管理体系, 建立小微企业授信业务审批的快速通道。对于专职专业审批团队, 授予小微企业客户所有授信业务的完全审批授权及集群业务项目总额度的完全审批授权。在提高授信业务审批效率的同时,也为“信贷工厂”的评分评级模型建立, 提供专家经验模板。建立以系统自动审批模型为基础的“信贷工厂”是一个技术进步和不断积累的过程,根据商业银行实际,应该加强专家评审队伍的建设并适度扩大对分支机构在小微企业授信业务的审批授权。
3.重构金融服务产品体系以丰富小微企业的服务内容。进一步设计和推出更加便利、更加全面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产品,充分鼓励针对小微企业客户研发新的融资产品。可积极探索应收账款质押、未来收益权质押、商铺经营权质押、订单质押、仓单质押、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质押等质押方式的创新, 突破传统固有融资模式,丰富信贷融资产品,运用供应链融资模式办理以应收账款质押为担保形式的小企业贷款。同时,可大力发展与商会、行业协会的合作机制,拓展互保、联保方式,通过共建银商合作平台,提高小微企业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另外,可大力开展小微企业集合票据、小微企业信托等产品的发展工作,为小微企业业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来源。
(二)城商行发展小微金融营销策略
发展小微企业业务应在实际营销开展中,充分利用贸易链、资金链所传导的商业信息, 加大小企业集群客户的拓展力度。
1.深耕细拓 ,细分市场。做到新老兼顾———既维护好存量客户、充分实现老客户的综合贡献度;又能兼顾“以老带新”通过老客户挖掘新客户群体;同时应在立足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实际细分市场, 实行支行对客户的分类管理, 既能有效引导分支机构开拓小微企业金融市场, 还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采用不同的服务模式,真正做透市场、做出特色。
2.利用供应链、贸易链,加大集群客户拓展力度。小微企业业务单户金额小、营销人力成本高的特点使得集群业务成为小微企业业务拓展的主要方向。在集群业务的拓展中, 要高度关注已有合作关系的、在某个行业经营链条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重点项目,以此类企业或项目的供应链、资金链为主要跟踪路径,深度挖掘现有优质核心客户(项目)及其上、下游企业的业务(潜在)需求,顺势营销同一产业链中的优质小微企业群体, 从而达到力保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有效控制小微企业集群信贷风险、充分挖掘各环节附加价值等目的, 夯实负债业务基础,实现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三)完善小微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与定价机制
1.重建风险管理机制以保证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可持续性。引入专业、可操作的风险评级技术。要加快小微企业客户评级系统建设, 建立适合于小微企业授信业务的客户审定与信贷评审体系。加快设计和开发小微企业的专属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数据采集通道,提高数据统计分析质量。通过建立数据化、专业化、垂直化的小微企业业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提高各经营机构对小微企业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预警指标体系,明确尽职工作的基本要求,界定合理的免责范围, 制定出合理量化指标, 解除小微企业营销人员特别是风控人员的后顾之忧, 提高全行小微企业业务在不良贷款的容忍度。
2.建立完善的小微企业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基于小微企业客户经营状况透明度低、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的特点,可按照“动态调整、差别定价、下限严格控制、上限适度放开”的原则, 制定小微企业授信业务风险定价指导意见。在综合考虑市场竞争、资金成本、运营成本、监管要求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小微企业客户的信用评级、担保方式等标准划定不同档次的定价起点,并提出相应调整标准,建立科学的风险定价机制。
3.建立健全小微企业违约信息通报机制。系统支持方面,对辖内各机构客户出现的逾期等违约信息进行归集整理,并在“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中专设“逾期客户名单”模块,对所有出现逾期的授信业务客户情况进行自动收集和记录; 积极拓展外部信息收集渠道, 特别是非银行或非征信渠道的违约信息。如与各级法院建立直接联系,对各级法院的在办执行案件被执行人情况“统一收集、集中查询”。
(四)强化考核功能和资源配置支撑
1.绩效考核方面。在绩效考核的平衡计分卡中,对包括小微企业贷款在内的零售贷款超计划完成者,在“业务结构”指标中的小微企业贷款项标准分的基础上,给予加分激励。对小微企业专业行设置突出专业行经营特征的KPI考核指标体系,在绩效考核的平衡计分卡中, 适当弱化日均存款新增分值,提升贷款综合收益率、贷款规模新增、小微企业客户新增的考核权重。
2.财务资源配置。强化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提成的核心考核指标,对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单独设立提成比例, 并建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额超过容忍度的负激励措施进行调整。为确保对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提成费用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建立小微企业专业支 行专门的财 务管理机制,通过“报账制”的方式,由其在提成费用额度内进行费用的审批和报销,并建立台账。
3.信贷资源配置。为推动小微企业业务的整体提升, 按照银监会规定的小微企业业务发展“两个不低于”的要求, 制订小微企业业务年度发展任务、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对所有分支机构在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方面给予以下配套和激励政策, 建立小微企业信贷审批与放款的绿色快速通道。例如, 采取单户授信总额在500万元以下(含)的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不纳入对其存贷比统计和考核;再如,建立小微企业信贷审批与放款的绿色快速通道。所有小微企业业务实行专报专审、随报随审、随审随放, 不受总行存贷比、流动比和信贷规模的限制。
五、进一步研究方向
(一)强化对小微金融营销推动的研究
依托已经与商业银行发生业务关系的大中型企业客户,深度挖掘其上下游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 扩大客户群体,加强对其金融服务,进一步密切银企关系,打造具有特色的“大带小、小撑大”的客户营销优势。对重点产品和模式的落地工作强化研究,争取较好实现运用,为实现利润指标提升做足准备。
(二)强化基于小微金融服务的内控文化研究
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上的特点决定了开展小微企业业务不能以传统的公司业务模式来办理,因此,需要从制度层面、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三方面实施内控建设,从制度上确保小微企业业务的合规性、安全性与效率性,从管理体制上创新担保方式、优化内控体系。
(三)强化对持续打造小微企业服务品牌的研究
进一步打造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品牌,通过整合各营业网点、网络、报纸、电视等各种渠道,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业务的亮点、品牌采取多渠道、全方位推广宣传,提升小微企业服务品牌的知名度, 这也是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存在的明显不足之处,需强化研究。J
摘要:小微企业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小微企业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及支撑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小微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然而,对小微型企业的信贷覆盖率却比较低,所以当前小微企业存在巨大的融资缺口。本文基于社会责任需要和银行本身客户结构转型两个方面,分析基于小微企业自身和银行信贷缺陷等方面的症结,挖掘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羁绊。在充分总结了德国法兰克福金融学院的小微信贷技术,提炼适应我国小微信贷的因素,提出系统化的针对商业银行服务小微金融的具体策略,以及下一步需要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方向。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
近几年来,国内外经济一直处于下行的趋势。美国经济虽然有所复苏,但还是处于低迷状态,并且欧洲,日本经济持续处于低位,受此影响,我国的外需疲软;同时内需还没有跟上,由此将会带来生产过剰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银行业的利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近两年内,银行利润增长趋缓。在此宏观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另辟途径,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保持企业有良好的竞争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激励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创业高潮,尤其是小微企业得到了政策的扶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样在20,银行的利率管制部分放开,有利于银行进一步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这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有重要的利好。综上,小微企业融资贷款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重视程度还不够,商业银行的金融资源倾向于大中型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一般实力雄厚,信用良好,对商业银行可以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而小微企业一般生产规模比较小,管理制度不是很健全,财务方面的信息不透明,从而导致商业银斤与小微企业之间缺乏可靠的信任关系。因此,银行经常对小微企业产生惜贷的情况,即便在可以贷款的情况下,也是由小微企业付出比同等条件下的国企或大中型企业更多的交易费或者保证金所取得的。
1.2选题的意义
在以上背景下,本论文针对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进行研究,其研究的具体意义如下:
(1)可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近两年来,在当前整体经济形势下行的大环境下,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下降,同时也影响了银行业的利润水平。此外,由于受到P2P网贷,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并且还受到微信,支付宝等移动在线支付的蚕食,商业银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以应对资金来源的减少。因此,其整体利差利润空间也是越来越小,发现新的盈利増长点,使其能保持快速发展是商业银行要解决的当务之急。而由于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并且其盈利能力较强,生产效率比较高,因此是一块商业银行待进一步开发之地。之前由于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互信度不足,贷款给小微企业的成本比较高,风险也比较大,因此,各大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重视度不足,但这一问题是可通过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水平的提高和对贷款管理模式的改善进行有效解决的。
(2)商业银行可以落实央行对小微企业扶植的精神,承担部分社会责任。
由于小微企业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央行已经不止一次下文件要降低小微企业的负担,加强贷款资金向小微企业倾斜,有的时候甚至对小微企业进行定向降准,并且不止一次下发文件降低小微企业的各种行政和融资费率。因此,商业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倾斜是落实央行对社会进行宏观调控必要的措施。同时,小微企业解决的就业人口数量庞大,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植不仅对银行自身有着重要的意义,还承担着社会责任。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不管是对社会稳定,整体财富的增加,还是对商业银行本身的盈利能力来说,都有着很大的意义,是值得好好研究的,进而可以得到双赢的结果。
第二章相关理论及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特点
2.1相关理论
2.1.1信息不对称理论
该理论认为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交易中一部分人拥有更多,更真实和更重要的信息。而双方由于信息掌握的情况不同,最终会导致结果上的差异。掌握信息多或更重要的那一部分人在交易中就会处于有利的位畳,而其他人则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对于银行和小微企业来说,由于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程度不同,小微企业明显处于信息的优势地位,其对银行信息的掌捏比较多且真实,而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息掌握较少,处于劣势地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结果包含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质量差的产品以次充好赚取超额利润,结果会将质量好的产品驱除出市场,产生逆市场化效应。具体到小微企业贷款,因为各个小微企业自身实力,经营状况的不同,因此带来的贷款风险大小也很不一样,但是由于银行不能全面掌握小微企业的信息,按照风险一收益原则,银行的贷款利率就一定要弥补所有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因而很多风险大,贷款条件差的人利用银行的不知情,更积极甚至付出更多的代价获得这些贷款,从而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银行为了规避风险,提髙利率使得贷款紧缩,从而导致那些风险小甚至没有风险的优良贷款者降低贷款意愿甚至得不到贷款,市场上风险大的贷款者越来越多,导致银行受损。
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交易后一方的内在信息发生变化,导致对应产品的质量下降,而另一方不能及时了解,给出同样的服务,进而导致受损。具体到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当小微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后,由于小微企业主本身的道德水平下降,并没有按照原先的规定使用贷款。例如,将贷款资金用于炒股,买房;没有按期归还贷款等。这些道德风险,使得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时加重企业主个人道德水平的判断权重,对其申请的贷款更加慎重。
2.2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特点
2.2.1小微企业的标准及特点
一般来说,小微企业指劳动力人数比较少、生产规模较小并且资金实力有限的企业,其生产的产品比较单一,交易规模也比较小。小微企业是一个抽象概念比较名词,是相对大中企业的规模而言,且根据不同的国家的经济情况,其小微企业的定义也不同,发达国家的小微企业在发展中国家也许是中型企业。虽然对于具体的定义指标,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一样,但是其划分的标准主要是根据雇佣员工的数量,总的营业收入,总的资产等方面。国内也是根据送几个方面进行大,中,小,微企业划分的。
具体到怎样定义"一定规模"的抽象概念,根据国内社会主义经济的实际国情,可以从企业经济总量的角度和企业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决定。从企业经济总量的角度,小微企业可以从单位所雇佣人数,总的销售额,总的资产和本地市场的占有情况进行划分;从企业自身所具有的性质来讲,企业是否是独立的,企业在同行业之间的地位以及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否一致是"一定规模"企业的内在质的要求。其中,前者从企业经济总量的角度是比较容易划分的,因为这些指标更容易被量化,因此更多的被采用。
本世纪初,根据当时的经济情况,我国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虽然根据当时经济标准定义的小微企业有点跟不上十几年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毕竟是第一次对国内小微企业进行了定义和标准划分,就是从企业就业人数,销售总额等指标进行划分的。这些划分标准和内容比较粗旷,只是初步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在某些方面还是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向前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章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7
3.1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整体情况...........17
3.1.1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现状...........17
私营企业主贷款业务是指##银行向私营企业主个人发放的用于小企业生产、服务、经营用途的人民币担保贷款。
重点支持客户:在中国境内有固定住所、有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住证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在工商行政机关核准登记的私营企业的出资人,多为商品批发市场。根据规定,商户作为租金贷款申请主体,由市场管理方以自有资产提供抵押担保,银行向商户发放5年期租金贷款,商户按季还本付息。主要以服装批发及零售,建材家装市场为主。
银行服务渠道:##银行营业网点办理贷款咨询、申请、发放、归还等业务,客户服务中心提供贷款咨询、账户查询、贷款到期短信息提醒等服务,网上银行提供贷款咨询、账户查询等服务。
(2)私营企业主贷款产品特点 贷款期限长:贷款最长期限可达5年。
满足私营企业主高额融资需求:贷款额度可根据私营主资信状况、提供的担保情况和私营企业经营情况综合确定,可满足私营主多方面、高额度经营资金需求。
担保方式要求:本项贷款业务,接受质押和抵押两种担保方式,其中质押物包括借款人或第三人的本行储蓄存单(折、卡内定期储蓄),理财产品、凭证式国债、记名式金融债券以及本行认可的本地其他金融机构签发的存单、凭证式国债、记名式金融债券等,抵押物限于本人或第三人名下的自有或共有产权且未做其他抵押的房屋。
(3)私营企业主贷款办理流程
申请材料: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居住地址证明;私营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代码证等行政机关经营资格证明;私营企业的纳税证明(或贷款卡);上一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以质押担保申请贷款的应提交担保所需的权利质押物,以第三人权利质押的还需提供出质人身份证件、质押授权书,同意质押书面文件;以房产抵押担保申请贷款的,借款人须提供两套以上《房地产所有权证书》,房屋共有人同意抵押的书面文件;以第三人名下的房地产做抵押的,还须提供房产所有人的身份证件、抵押授权书,房屋所有人同意抵押的书面文件;借款人或
第三人以共有财产作抵押的,须财产共有人共同出具同意抵押的书面文件,同时财产共有人必须在抵押合同上共同签名;能够证明符合其经营范围的购销合同或发票;本行规定的其他资料。
业务流程:(1)借款人向本行提出贷款申请,提交相关材料;(2)经审批同意的,借款人和担保人与本行签订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3)本行落实贷款条件后,按规定程序办理放款手续,将贷款资金划入借款人在本行开立的储蓄存折或##卡账户;(4)借款人按期归还贷款本息;(5)贷款结清,按本行规定办理撤押手续。
风险提示:(1)借款人出现本行规定的违约行为,本行有权提前收回或停止发放贷款并对借款人追究违约责任,处置抵质押物,以偿还贷款本息、逾期罚息和违约金;(2)抵押物、质押物的评估、保险、公证、登记等费用由借款人承担。
(4)私营企业主贷款——模式点评
##银行针对小商户、小企业主进行的产品创新,正迎合了企业主的需求,化解了中小企业和商户的担忧。##银行在甄选商圈方面主要秉承着规模大、配套、管理完善,且授信的行业具有一定前景,通过与商圈管理方合作的方式,找寻合适的商圈。##银行在找寻到适合的商圈后,与该市场的管理公司进行合作,实现##银行与市场管理公司、个体工商户“三赢”,即市场管理公司一次性取得一定的租金收入,提前锁定收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个体工商户则通过租金贷款缓解了自身经营的现金流压力;因担保方具有较强的担保能力且抵押物价值较高,##银行贷款风险基本可控。
##银行的商圈贷款大大减小了审批流程。“天雅模式”和“曹安模式”只是##银行私营企业主贷款中的典型代表。这类产品最主要的特色是将银行在对公部门办理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转移到个人部门办理,审批重点是企业主的个人资信,这样大大简化了审批程序,提高了审批效率。通常的企业贷款需要企业提供繁多的申报材料,##银行的私营企业主贷款,客户只要提供营业执照、企业章程、能够反映其生产经营状况和收益情况的相关资料即可,省却了公司信贷繁琐、冗长的信贷申报材料。为提高审批效率,从一线客户经理到信贷专职审批人,各级业务人员紧密配合,高效沟通,实现了私营企业主贷款当日受理,当日上报,审批不过夜的工作目标,使客户能尽早获得银行贷款,以把握瞬息变化的市场商机。除通过该业务获得利息收入外,也将在储蓄、pos、信用卡、理财等业务方面取得综合效益,并且鉴于市场实际控制人旗下拥有大量的商业市场平台,掌握的客户资源较为丰富,将会为该行带来更多的金融业务。
企业方面,民营中小企业存在着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报表不规范,行业准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等不足,使许多不了解这一市场的银行不敢向民营中小企业放贷。启动中小企业行业“批量营销”的试点,让信贷员从原来做一群人变成只做一个行业。
银行方面,行业批量营销能快速接触客户群、快速获取信息,由于专注于某一行业,也能准确地把握行业的风险点。这样不仅有利于银行快审快批,还能促进银行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到位的智力支持。从效益而言,行业批量营销要明显高于其他团队。所以,部分银行将行业批量营销扩展到石材、服装、制鞋、食品、包袋、机械制造等。
关键词:中小银行,小微企业,融资策略
一、中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现状
2013年12月末我国中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贷款为13.21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了14.2%, 增加速度比上一季末高出0.6个百分点, 比同期大中型企业的贷款增速分别高3.9个及4个百分点, 高出同一时期所有企业的贷款增速约为2.8个百分点。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 中小银行大都有了自己的营销模式, 比较有代表性的当选产业链模式, 如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等都围绕着产业链思维展开了自己的营销策略。独特的小微金融模式的形成也为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带来了明显的效果。例如, 截至2013年9月末, 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4, 040亿元, 占同期贷款余额的27%。在2014年9月30号由《银行家》杂志社等机构共同举办的中国银行家竞争力评价报告中, 金华银行荣获“最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城市商业银行”称号。
二、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 中小银行担保过程冗长。以民生银行的授信审批流程为例, 首先由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双人搜集资料、完成授信报告, 然后在授信系统中发起业务、风险经理审核出具风险评价报告、评审员评审出具评审报告、分行贷审会投票出具分行决议、最后总部评审员评审、评审监督进行监督审查、有权人终审。据统计, 一笔项目顺利通过的时间平均至少需要1~1.5个月。如果是新的授信模式或中间发生复议、方案调整等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同时, 续授信业务 (针对流动资金需求的授信, 期限一般是一年, 一年后要进行重新授信即续授信) , 是按照同样的流程操作。
(二) 中小银行需要的材料繁杂。在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前, 往往需要小微企业提供大量的审批材料, 如小微企业的抵押担保证明、财务报表, 小微企业主的信用记录、交易记录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小微企业在申请贷款的时候不能够提供相应的材料, 数据显示, 被访者中仅有30%能够提供房产资料、银行账户流水等全部基本材料, 可以说繁杂的审批授信流程和繁杂的材料使得大多数小微企业放弃了向银行贷款。
(三) 小微企业普遍缺乏银行所要求的抵押物。中小银行在实际贷款中过分看重抵押物而不是以小微企业主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资金流入为基础。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中小银行在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市场的供应不足。小微企业的显著特点为资产规模小、业务不稳定, 也因此难以获得银行提供的信用贷款。调查显示, 没有所属权厂房的小微企业为82.5%;使用厂房作抵押贷款的小微企业为9.8%, 采用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贷款的小微企业为6.9%, 采用私人财产作抵押的小微企业主有38%。
(四) 小微企业向中小银行融资成本高。很多小微企业表示虽然中小银行的贷款利率比其他借款方式利率低, 但是存在着很多隐性要求, 比如一些中小银行要求小微企业主进行相应的存款或者银行相关产品的购买, 导致小微企业在向中小银行贷款时综合成本较高。
三、中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 中小银行应尽量简化审批手续。快速审批需要中小银行优化审批流程。一是实施流程化、标准化的审批模式, 通过建立“信贷工厂”等类似于流水化管理, 减少中间审批环节, 形成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专业机制。二是录用专业人员负责小微企业贷款的审批, 运用专业化风险管理技术进行风险判别。三是采用产业链的方法进行交叉印证, 从而监控风险。
(二) 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负债规模相同, 负债的利率越高, 则企业的利息成本越高, 国外很多小微企业的利率与大企业的利率相差1.5~2个百分点, 而我国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与大企业的贷款利率相差6~8个百分点, 利息成本增多。并且一些银行在放贷的同时还要求比例存款、购买理财产品等。中小银行应该尽量降低小微企业的利率水平, 减少隐性规定, 切实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策略。
(三) 轻“抵押物”重“还款能力”。中小银行在贷款活动中过分看重抵押物显然是不正确的, 应将重点放在考察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即借款人未来偿还贷款的现金收入。中小银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制度, 提高处理信息的效率, 聘请合格的信贷人员, 创新小微企业贷款项目, 实现轻“抵押物”重“还款能力”的审贷思路的转变。
(四) 建立产业链金融模式。产业链金融模式是指中小银行要以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中心, 针对产业链的各部分设计合适的金融服务产品, 从而为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提供合理方案的经营模式。也就是说中小银行要设立专注于某一产业的金融服务专区, 如服装金融中心等。产业链金融在中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应用可以缓解小微企业控制风险和成本难的问题。
1.通过产业链的信息流获得小微企业的信息。一般来说, 核心企业资产规模大、管理能力强, 可以提供上下游企业的准确信息, 确保收集信息的及时与规范。
2.通过核心企业和产业链的物流与资金流控制风险。一方面, 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度展开对上下游小微企业的授信服务, 基于核心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等资产提供融资;另一方面, 和物流公司开展合作, 对资金流、物流进行有效的控制。
3.控制产业链中各种开发服务项目的成本。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是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的, 并存在一定的规律, 中小银行可以依据相应的规律制定标准化、综合性的服务方案。将服务对象和服务产品进行批量化处理,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经营成本。
(五) 建立和完善供应链融资。供应链融资是中小银行对整条供应链进行检查, 从而掌握供应链的管理程度, 并详细了解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 然后对核心企业及其业务上下游的多个相关企业灵活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模式可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在现实状况中, 由于小微企业缺乏规范的抵押物, 并且财务状况不是很好, 导致了小微企业从中小银行融到其所需资金的难度高。一方面, 在供应链中, 中小银行以整个供应链为审查对象, 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和担保企业, 这样可以减少其对小微企业的顾虑而为小微企业提供所需资金。另一方面, 供应链上关联企业的变化相对较少使得融资需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而且企业之间可以相互监督, 从而减少中小银行担心小微企业会把借来的款项移作他用。小微企业将融资资金专款专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小银行的风险。
对中小银行来说, 供应链融资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改善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长期以来, 拆东墙补西墙等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中小银行真实的不良资产状况, 或者是拖延了暴露不良资产所需的时间, 从而诱使投资者作出了错误的投资决策, 给中小银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供应链融资则要求全程跟踪相关借款与还款的服务, 从而可以降低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率。
参考文献
[1]李玉清.论银行小微贷款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华章, 2014, 23:77~79
[2]宋磊.商业银行如何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J].经济视野, 2014, 18:101~104
[3]刘欢.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的创新与管理[J].中国电子商务, 2014, 13:45~47
[4]岁小可.由民生银行看中国小微型企业贷款问题[J].会计师, 2014, 10:76~78
各位领导:
关于许昌魏都农村商业银行西城区支行支持涉农企业再贷款许昌市鑫悦商贸有限公司发展史情况现汇报如下。
许昌市鑫悦商贸有限公司始建于2010年2月。属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郑胜军,现年45岁,该企业法人常年经营烟酒类批发,有较好的行业经验及稳定的客户资源。主要经营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销售、卷烟、雪茄烟零售(以上项目凭有效许可证经营)、五金、百货、日杂、办公用品、通讯器材、电器销售,目前注册资金200万元,现有职工15人。该企业目前已发展为在许昌市区经营面积300来平方米、批发高中低端类白酒及红酒的专业直销店。该公司2010年2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万元,公司地址位于许昌市清虚街,在许昌市魏都农商行市区支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账号是***012。
2010年4月与深圳银基商贸有限公司合作,成为许昌市68度五粮液总代理。
2010年6月与四川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为五粮液火爆酒许昌市总代理。
2011年3月与河南盛林商贸有限公司合作,成为五粮液酒王酒许昌市总代理。
该公司先后招收员工二十余人,聘请专业的销售专家进行培训指
导,并在实战中考察筛选人才,最终形成了稳定的销售队伍,形成了该公司独特的销售理念和销售策略,使团队具有了非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2010年当年就实现了销售利润183万元,2011年再接再厉,更上层楼,一举实现销售利润364万元。2012年,在市场需求及公司发展的情况下,该公司准备在原有经营品牌基础上,整合资源,再代理两到三种品牌白酒,同时代理一到两种品牌红酒,使公司形成白酒红酒品牌多样,高中低端层次分明,广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但是该公司存货主要是一些中低端酒类,因资金不足高端酒存货不多,影响了部分高端酒类的销售。该企业在2012年7月份向我行申请短期借款人民币200万元整,用于购高端白酒,来填补该企业对高端白酒的销售空白。经过我行实地详细的调查后认为、该企业的经营经验较好,我市的高端酒类销售市场广大,同时该企业有一部分较稳定的高端酒销售客户群体,能够保证该企业自身的销售盈利的情况下来扩展该企业的销售市场。
通过我行对该企业的200万元整的资金支持,该公司目前品种逐步增加,同时市场份额及稳定的客户源也正在不断的提高,其中高端五粮液:68度五粮液,五粮液酒王,五粮液1618,普通五粮液,五粮液人民大会堂,五粮液礼品盒等。
中端五粮液系列酒:一帆风顺,漳显尊贵,五粮源,陈窖,贵宾,龙酒,虎酒,淡雅五粮醇等。
低端系列酒:五粮液火爆酒系列(7款),郎酒系列(3款)。高端五粮液占销售额40%,占总利润30%;中端五粮液系列占销售额
40%,占总利润45%;低端酒系列占总销售额20%,占总利润25%。目前该企业的各类产品销售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攀升,尤以五粮液酒王﹑彰显尊贵﹑淡雅五粮醇﹑火爆酒系列销量增幅较大。价格上以五粮液高端酒涨幅较大,超过100%,其次是低端酒涨了20%-30%。该企业的主要客户为:事业单位﹑企业﹑商超﹑名烟名酒店﹑饭店。其中事业单位和企业占到销售比例的30%-40%,其他占到60%以上。结帐方式主要为现金和转帐,部分商超饭店有赊销情况,目前无坏帐情况。
销售方式以团购为主,销售政策上多买多返利,多优惠。
该企业对客户选择原则是根据客户的诚信度﹑实力﹑结帐方式等,将客户分类管理,再对应不同的销售政策。该公司下一步计划开发广大农村客户。
商业银行如何防范小微企业贷款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微企业大批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小微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加上3800多万个体工商户,其从业人员已近2.8亿,小微企业在增长居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宏扬创业精神、推进技术提高、增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小微企业由于其本身特点,风险高于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同时也高于大中企业贷款。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主要有以下特征:
1.小微企业贷款经营风险大,影响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的原因多,银行往往难以把控。
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影响小微企业贷款经营的风险因素更多。如企业控制人的个人原因:家庭变化因素、身体变化因素、个人不良嗜好,往往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很大影响;区域经营环境恶劣,互保企业跑路,而使得整个区域大批小微企业因承担过多债务形成贷款不良;上游企业占款、下游企业拖欠货款,也往往造成小微企业无法经营,资金链断裂。小微企业公司治理不规范,几乎没有完整的企业规划,企业主的个人意愿随时能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向,跨业经营涉足不熟悉的行业很可能踩中地雷,产生意外的经营风险。其他的如官司、股东矛盾等诸多原因,都会造成小微企业贷款成为不良。
2.小微企业自身抗行业风险能力较低,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行业风险也把控不足。
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都处于竞争劣势,公司治理不完善、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当行业发生风险时,最先影响的就是小微企业。
同时,有些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行业风险把控和认识也不足。如有些银行的小微企业供销流量贷,对行业风险及核心企业的风险监控就不完善,当行业风险来临时,有可能存在批量的小微企业倒闭而形成大量不良贷款。
3.小微企业贷款用途难以把握和监控。
小微企业因为缺乏公司治理,财务管理不规范,大多数小微企业都没有财务报表,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信息不对称更为严重。因此,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贷款用途更加难以把握和监控。有些小微企业将贷款投入到于贷款用途不符的高风险用途中去,有些甚至套取银行贷款资金投入到房地产、高利贷当中去。而这些高风险用途贷款往往正是银行小微贷形成不良的原因。
专业投资理财网站
鉴于小微公司贷款的高风险,银行则应当采纳有效的战略和办法积极应对。除了严厉依照惯例的贷款“三查”,即贷前查询人员依据借款风险度以及复杂程度,以能够获取真实有效借款信息为前提,对借款进行查真、查实;贷中审查人员对借款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担保品变现风险等进行全面的深入分析,提示风险并进行安全性审查和判断;贷后检查落到实处,做好预警、检查、调整、清收工作,商业银行还要采纳以下办法,以防备、规避小微公司借款的高风险。
商业银行防范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的措施包括:
1.采用风险定价,使收益覆盖风险。
根据“高风险高收益”、“ 收益覆盖风险”原则,商业银行对小微贷款一定要采用风险定价。可以根据小微企业的抵押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制定本行的定价策略。如对于低抵押率、低负债率的企业,给予较为优惠的利率。对于高抵押率、高负债率的企业,采用高利率政策。但是“风险定价”并不是一味的高定价,过高的定价肯定会造成优质客户的流失。
2.了解小微客户、熟悉客户和企业。
银行无论是资产业务还是负债业务,经营的都是客户。所以一定要了解客户、熟悉客户。通过了解客户、熟悉客户,熟悉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竞争环境,来把握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把握企业的贷款用途合法、合规、合理,从而有效控制风险。
3.注重第二还款来源,特别是注重抵、质押物担保方式。
所有的贷款都要注重第一还款来源,小微贷款则同时要注重第二还款来源,特别是注重抵、质押物担保方式。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往往纯信用更容易产生逾期及不良,并且纯信用贷款的损失率远高于有担保的贷款。因此,要通过提高第二还款来源要求对小微贷款的高风险进行风险补偿。
4.加强行业风险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总行的行业风险分析应该在所有条线共享,总行相关部门应该定期下达行业风险报告。小微贷款的客户经理及审贷人员对于行业风险及区域风险要加以关注。对于小微企业供销流量贷,核心企业最好在本行对公有授信,便于把握和监控风险。
5.坚持“小额、批量”原则。
小微企业因为其自身特点,贷款金额小。同时小微企业较大中型企业来说数量众多。根据“大数法则”,坚持“小额、批量”原则,要选好、选对、选准目标客户,同时防止中型企业因无法在对公贷款或因对公贷款额过大,而变相用个人名义贷款,总体负债过多、风险加大。
6.采用先进的预警系统。
专业投资理财网站
基于小微企业的高风险特征,商业银行则必须采用先进的预警系统,对借款人资信、小微企业、担保物等进行及时监控。该预警系统必须及时采集借款的征信状况、法院被执行人信息状况、企业的征信状况、企业及个人的资产及负债情况、企业的涉案情况、押品价值变动、押品二押及查封情况,根据借款人资信变化、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变化、押品变动情况,主动及时发起监测、评估、检查、调整、清收等贷后管理措施。
7.用好、用足国家及央行支持政策措施。
央行针对小微企业出台了“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定向降息”政策,以及不久前出台的“信贷质押再贷款”政策,商业银行要用好、用足国家及央行支持政策,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措施,吸收低息资金,盘活存量资产,增大资产规模,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在运营转型和向金融“深水区”迈进过程当中不能不面对的问题,为此,商业银行需要在风险控制的方法和步伐上作出新的调整,同时加倍关注宏观经济波动对小微企业运营的影响。整体来看,将来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是大有可为的。
一、我国小微企业信贷融资难的现状分析
小微企业的界定受地点和时间两个维度的影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所指的小微企业包括符合我国2011年颁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
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涉及小微企业和银行两个当事人,因此可以从两方面分析小微企业信贷融资难的现状,一方面是小微企业能从银行得到的信贷资金少,另一方面是银行愿意向小微企业发放的信贷资金少。
(一)小微企业从银行得到的信贷资金少
参照李倩(2013)的研究,可以将小微企业简化为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三资企业的集合。表1是2003—2012年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总额以及各类企业贷款金额的数据。
从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占比来看,从2003—2012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6.9%下降至2012年的4.2%。主要是因为2003—2012年间,各项贷款总额以年均15.7%的速度增长,而小微企业贷款额的年均增长率只有9.4%。即使从2006年开始,小微企业贷款额增长的速度加快,达到16.1%,但是依然落后于各项贷款总额的增长速度17.6%。小微企业贷款额增长速度慢于各项贷款总额增长速度,反映了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困难,滞后于整个经济的发展。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金融统计年鉴》整理。
(二)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的信贷资金少
从银行的信贷投向也可以看出小微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具体表现为,集中在工业、房地产等行业,集中在中长期贷款,集中在大中型企业。
1.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根据2014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就房地产行业来说,2014年三季度末,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总额的比重达21%;就工业来说,2014年三季度末,工业中长期贷款占各项中长期贷款总额的比重达23%。但是,大多数小微企业属于零售、服务等行业,工业及房地产业中的企业大多是大中型企业。
2.商业银行贷款集中于中长期贷款。根据2014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14年9月末,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5.8%,中长期贷款增量在全部贷款增量中占比达到59.2%。但是,小微企业贷款以短期贷款为主。
3.商业银行信贷集中于大中型企业。从贷款总量来看,据银监会年报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仅占企业贷款余额的29.3%。从贷款覆盖率来看,根据2011年国家统计局对3.8万家小微工业企业银行贷款的调查显示,仅有15.5%的小微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
二、我国小微企业信贷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本文从内外两方面来分析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惜贷”的原因。外部原因是商业银行是风险厌恶者,且在贷款行为中表现出从众心理;内部原因是小微企业自身素质低下。
(一)商业银行是风险厌恶者
根据前景理论的“确定效应”原理,若在确定的好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即处于收益状态时,大部分人都是风险厌恶者。所以,当商业银行有一笔资金,面对两个资金需求者,一个是大中型企业,一个是小微企业,商业银行会放贷给收益确定的大中型企业,而不会选择收益不确定的小微企业。
根据前景理论的“损失规避”原理,大多数人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通俗来讲,就是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反映到商业银行放贷上,表现为商业银行放贷给大中型企业获得的收益无法弥补放贷给小微企业遭受的等量损失。所以,商业银行出于“损失规避”,不愿意给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二)商业银行在贷款行为中表现出从众心理
在行为经济学中有这样一个理论: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经常会有非理性的行为,如极力规避风险、过度自信、从众心理等。从众心理又称为“羊群行为”,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大量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特别是股票市场)往相同的方向进行买卖的行为。贷款人作为投资者、借款人是投资对象,因此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也可以用从众心理来解释。
学术界存在这样一种观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发展小银行。当前,我国银行业除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大银行外,也有很多小银行,如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但是,这些银行在贷款对象的选择上也出现从众心理,将大中型企业作为主要贷款对象。
(三)小微企业自身普遍素质低下
我国小微企业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1)抗风险能力差。70%的小微企业因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末端,很容易受到经济形势、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整的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弱。(2)管理水平偏低。大多数小微企业的管理呈现粗放、混乱的状态,没有形成健全的管理制度,企业决策往往取决于法定代表人的个人意志。(3)信用意识淡薄。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偷税漏税、做虚账假账等现象在小微企业身上时有发生。
三、改善我国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政策建议
对我国而言,要缓解小微企业的信贷融资难题,引导形成合理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和信用环境是必由之路。
1.充实和完善中小银行市场。一方面,放宽中小银行市场资本准入的所有制限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中小银行市场,使原本金融资源匮乏的中小银行市场得到资本输入,尤其应该鼓励民间资本在中西部和农村地区设立中小银行;另一方面,允许地区性中小银行突破原有行政区划的地域限制,尤其应该鼓励中小银行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拓展市场。
2.提高大银行的市场竞争水平。目前,国内大银行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改善空间。通过创新产品体系、改进业务流程、完善风险管理,大银行市场有可能在短期内、在部分地区替代发展不足的中小银行市场,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
3.完善政策环境和信用环境。通过建立完备的立法、征信和担保体系,规范小微企业的经营和借贷行为,降低事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利于激励银行与小微企业建立关系型贷款联系,改善小微企业融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倩.我国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2]于忠,王继翔.对我国银行业集中度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0,(5):32-36.
[3]于蔚,汪淼军,金祥荣.政治关联和融资约束:信息效应与资源效应[J].经济研究,2012,(9):125-137.
[4]张晓玫,潘玲.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J].金融研究,2013,(6).
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情况汇报
自2017年1月12日开业以来,XX村镇银行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基础,根据小微企业“小、频、快”的业务模式,结合各县域经济特色,细分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有针对性的支持小微企业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陆续推出林权抵押贷款、抵押循环贷款、“助保贷”贷款、机械设备抵押贷款等贷款品种。此外,为更好地推动银税企三方的合作,我行推出小微企业贷款品种“税融通”,不断完善并创新小微企业信贷新机制,破解小微企业等融资难的瓶颈,全方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截至2018年5月底,我行贷款余额XX万元,其中10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XX万元,占比77.63%,较年初增加4981.36万元,增速为38.32%,不良贷款余额为“0”。
一、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的举措
(一)信息宣传工作
由于我行是新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当地居民和企业对我行的经营范围及经营情况还比较陌生,开业以来通过微信公众号、户外广告及外墙LED大屏幕不断滚动宣传我行在居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相关内容;通过扫楼扫街、分区营销派发我行居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相关金融服务宣传手册及主动上门到企业宣传我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二)金融服务差异化
1、不断注重提高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管理专业化水平。研究及优化信贷审批流程,针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短、小、频、急”的特点,提高信贷业务审批效率;充分发挥一级法人决策半径短的优势,明确了各层级职责权限,使信贷业务能够快速决策、尽早实施;同时,通过建立严格的信贷文化,有力规范客户经理行为。一是制定限时服务制度。通过优化信贷流程,即信贷业务受理后,由行长直接派单,并对调查、审查、审批等流程规定了明确的服务时限;二是科学安排服务时间。为了提升大家拓展客户的效率,使贷款发放早到位、早见效,信贷客户经理利用白天或周末走访客户做调查,晚上加班写报告,然后交行领导审批,以最快的速度将贷款发放到客户手中,有力提升了服务效率,极大缓解了小微企业资金需求之急。三是建立廉洁信贷文化,不让客户承担除正常贷款利息以外的任何费用,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
2、扩大服务领域,立足小额信贷。单笔贷款可以是一万元,甚至是几千元,与其它金融机构形成差别化的市场定位,填补了农村市场需求空白。XX村镇银行创建以来, 一是为农产品龙头企业、为农村个体经营业主提供信贷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的资金流动性需求问题,提高农村龙头企业和农村的资金使用率,帮助部分经济主体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扩大农村消费信贷需求。农民生活支出比例较大,将目前在城市开发、开办的标准化产品与服务推广到农村地区,促进农村消费信贷市场。三是实现本土化,积极融入当地文化和发展氛围,依托本土化来防范风险和拓展业务,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乡镇为依托,面向农业、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3、不断加强与小微企业沟通合作,我行自开业以来始终注重与当地小微企业的沟通合作关系,致力于农民组织建设、小额信贷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和小微型企业,吸引了当地多家小微企业前来开户,并与多家企业取得了意向性合作关系。
(三)规范服务收费,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与国有商业银行、其它股份制银行相比,我们的收费项目少、费率低,同时我行多数存款产品在基准利率上一浮到顶,上浮40%,同时不开设保险、基金、贵金属、理财等高风险产品,让客户真正存款、放心存款;银行卡(折)免收工本费、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网银汇款、短信通知等免费。贷款除了利息,没有公证费、保险费等,且小微企业平均月利率为6.5‰,对一些具有专利证书等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相对于其他企业优惠5%以上。一年多来,我们减费让利于小微企业至少100多万元。
(四)严守风险底线,抓好风险防控 我行按照风险可控、商业经营可持续的原则,坚持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大方向,坚守有效识别、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底线,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密切防范“两高一剩”产业,加强对贷款资金流向监测,防范借款企业挪用贷款用途,加强对联保贷款风险监控,做好不良贷款风险处置预案,切实维护债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明确工作目标,努力实现“两增两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我行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决执行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强化利率风险定价机制,进一步对小微企业进行利率优惠;推出高效审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方案;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激励考核;加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人员的培训等;在有效提高贷款增量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
(二)进一步加大营销力度,做好信息宣传工作 由于我行是新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我行知名度还不高,我行将进一步通过微信公众号、户外广告及外墙LED大屏幕不断滚动宣传我行在居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相关内容;通过开展扫楼扫街、分区营销等宣传形式派发我行居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相关金融服务宣传手册及主动上门到企业宣传我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三)单列信贷计划,优化信贷结构
围绕“两增两控”目标,我行将在每年初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明确执行过程中不挤占、不挪用,并且工作过程中,注意根据工作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其他信贷计划向小微企业倾斜。
(四)网点下沉,扩大服务覆盖面
我行计划今年下半年在XX镇设立营业网点,延长了我行支持小微企业的半径,让乡镇广大小微企业在接受银行服务上多了一份选择。
(五)落实尽职免责,调动工作积极性
进一步明确授信部门和授信工作人员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银行业相应的管理制度勤勉尽职地履行职责的,在授信出现风险时,将免除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合规责任。
(六)改进考核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进一步改进小微企业业务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确保小微企业业务条线的资源配置充足。在本行内部明确小微企业业务的牵头部门,制定绩效考核机制,对小微企业业务的考核实行倾斜。
(七)优化利率定价机制,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对信誉好的优质客户降低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同时对客户只收取利息费用,不收取其他任何的咨询费或承诺费,不强制客户购买任何基金、保险、贵金属、理财产品等。对企业多次循环使用的流动资金贷款,采取最高额担保方式,避免企业重复评估、抵押,为企业节约评估费等各类费用。通过多管齐下,大大节约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2017,xx街道“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着,通过把“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招,小微企业成长取得了明显成效,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是优化服务,推动企业发展。优化调整街道网格布局,将空港区块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入开展“五帮五助”助企服务活动。将服务企业的触角延伸到园区企业,全力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做精做细做实企业服务。
二是重视引导,承接安置转型。在“大拆大整”大环境下,xx积极做好承接全区搬迁企业的安置工作,并引导、支持产业中的优势主体实行“个转企”,建立起“个转企”长效服务机制,并积极搭建好空间承载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市场外拓平台,让小微企业在肥沃的“土壤”中茁壮成长,打造小微企业的转型根据地。
三是深入走访,培育重点企业。街道深入走访了解小微企业情况,对走访调研了解、掌握到问题和困难,及时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进行解决。建立重点扶持帮扶机制和跟踪服务机制,破解企业难题,助推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有能力企业上市。
【小微企业融资之银行策略研究汇报】推荐阅读:
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研究06-24
对商业银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10-23
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影响研究论文12-13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原因09-13
国有大中型企业融资策略分析10-26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11-03
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研究10-02
关系型贷款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机制研究11-21
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