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金融债》管理办法(通用7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管理,督促金融债券资金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促进我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中国银监会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以及《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和我行相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本管理办法中的小微企业,按照《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 号)规定进行认定。
本管理办法中的小微企业贷款,是指向我行认定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小微企业主发放贷款。
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所称金融债券,是指我行依法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第三条 使用募集资金开展小微企业贷款,遵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市场运作和专款专用的原则,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商业性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总行董事会办公室、计划财务部、营运管理部、风险管理部、小企业银行部、合规部、金融市场部应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切实履行小微企业金融债资金的专款专用,加强相互间的沟通,理顺与外部银行机构间的合作机制,并相互配合做好金融债券存续期间的各项工作。
第五条 董事会办公室负责小微企业金融债信息披露及相关材料的报送工作。
第六条 计划财务部负责对金融债券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在金融债券付息或兑付日前(含当日)将相应资金划入债券持有人指定资金账户。
第七条 营运管理部负责开立专户和会计核算管理工作。
第八条 风险管理部负责根据小企业银行部提出的系统需求,对我行公司信贷系统进行管理,确保金融债资金所对应的小微企业贷款信息在系统中能够实现标识和统计功能。
第九条 小企业银行部负责金融债资金所对应的小微企业贷款进行标识操作、日常额度管控等工作。
第十条 合规部负责小微企业金融债券相关内控管理制度、法律文本及法律文书的审查工作;负责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的内外部法律事务沟通、协调工作。
第十一条 金融市场部负责小微企业金融债券的发行工作。
第三章 金融债券资金的管理
第十二条 为落实金融债券的专款专用,我行采取“全行集中管理、先行垫付资金、定期集中拨付”的方式进行管理,金融债资金可进行循环使用。
第十三条 业务操作步骤
(一)设立柜员、开立账户
小企业银行部在我行核心综合业务系统中设立系统操作柜员,岗位设置为“总行业务核算岗”,并通过内部户开户交易开立“小企业金融债券专户”;同时由总行会计核算中心开立“小企业金融债券清算往来”科目,该科目账户关于“借、贷记限制”一栏设置为“无限制”并允许其他机构手工记账。
(二)建立账务
金融债券资金到账后,由总行计划财务部在我行资金交易系统中完成发行债券的账务处理。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发行债券
小企业银行部在我行核心综合业务系统中,通过“表内通用记账”交易完成小企业金融债券专户的账务处理。
借:小企业金融债券清算往来(总行会计核算中心)贷:小企业金融债券专户(总行小企业银行部)
(三)每月月末,小企业银行部根据从我行公司信贷系统中提取的小微企业贷款发放数与收回数,计算当月的轧差数,在核心综合业务系统通过“表内通用记账”交易做一笔账务处理。
借或贷:小企业金融债券清算往来(总行会计核算中心)
贷或借:小企业金融债券专户(总行小企业银行部)第十四条 总行计划财务部在金融债券付息或兑付日前(含当日),计算利息或兑付金额,并将相应资金划入债券持有人指定资金账户。
第四章 金融债券项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管理
第十五条 贷款对象。我行认定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小微企业主。
第十六条 利率规定。金融债券项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采取优惠、灵活的措施,对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和鼓励的项目实行优惠利率。同时,对创新型和创业型小微企业可优先予以支持。
第十七条 担保条件。适当放宽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担保条件,采用灵活的抵(质)押方式,增加抵(质)押物的品种,鼓励采用知识产权、应收账款、动产和其它权利设置抵押或质押,积极探索信用贷款方式。
第十八条 尽职调查。结合小微企业特点,注重现场调查,注重对非财务信息和企业经营外部信息的调研,实地了解借款人经营动态和资信状况。
第十九条 贷款流程。简化贷款手续,实现贷款产品和操作流程的规范化,提高贷款审批效率,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第二十条 贷后管理。小企业银行部应加强贷后跟踪,随时掌握借款小微企业的动态,对于可能影响借款小微企业还款能力的重大事件,及时通过信贷管理系统及我行内部相关机制据实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
第五章 金融债券存续期间的检查及监督
第二十一条 小企业银行部应按照监管要求,定期上报债券资金的使用情况,包括累计投放金额和户数、累计归还金额和户数情况等内容。
第二十二条 小企业银行部应按照监管要求,定期上报相关小微企业贷款情况,包括企业类型、贷款金额、期限、到期日、资产质量等内容。
第六章 信息披露及相关材料汇报
第二十三条 根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总行董事会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在金融债券存续期间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第二十四条 对于拟披露的信息,应建立严格的审查审批制度,并由总行董事会办公室统一口径对外进行披露。
第二十五条 我行应保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
第二十六条 小微企业金融债相关岗位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按照我行内部相关规定,在信息披露前不得泄漏相关内容。
第二十七条 对影响履行债务的重大事件,启动【】银行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应在第一时间向监管部门报告,并按照监管部门指定的方式披露。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如有违反本规定的,应按照我行相关管理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造成经济损失的,移交当地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第二十九条 本管理办法由【】银行负责解释、修订等工作。
小微企业就是“市场补缺者”,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保障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过去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能力限制,其融资渠道过度依靠银行贷款。而银行放贷积极性不足,从而导致了小微企业贷款困难,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宏观政策性指引,导致挤出效应,困扰小微企业;二是小微企业可提供的抵押担保不足,风险高;三是贷款的发行与管理成本高并且利润小;四是创业者不了解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及流程,不会与银行对接,更不知道如何获得贷款。特别是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沿海地区大量小微企业停工、倒闭,给经济稳健发展带来较大冲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刻不容缓。
2011 年6 月7 日,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通知》的第七条指出,“对于小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在满足审慎监管要求的条件下,优先支持其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同时严格监控所募集资金的流向。”2011 年10 月25 日,银监会又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补充通知》对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要求和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资金只能用于助力小微企业。
二、对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商业银行的要求
根据银监会《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发行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2)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3)最近三年连续盈利;(4)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5)风险监管指标符合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6)最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根据银监会《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对申请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商业银行,除了要符合发行金融债券的现有各项监管法规外,还要求发行小微金融债券的商业银行具备以下特定条件:(1)申请发行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的商业银行其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增速应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应高于上年同期水平;(2)将发行金融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发放小型微型企业贷款。
三、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动机
总体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城商行对于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具有较高热情。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在目前商业银行揽储压力不断增大、贷款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有助于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资金来源不足问题的解决,可以增加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资金额度,缓解银行的流动性压力;(2)根据《补充通知》,获准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商业银行,该债项所对应的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在计算“小型微型企业调整后存贷比”时,可在分子项中予以扣除,这对于存贷比迫近监管红线的商业银行来说,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可以缓解其存贷比的压力;(3)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所募集的中长期资金不用缴纳存款准备金,从而可以百分之百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4)根据《补充通知》,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可在权重法下适用75%的优惠风险权重,在内部评级法下比照零售贷款适用优惠的资本监管要求,从而具有节约风险资本的作用;(5)可以缓解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调动相关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有助于其从内部推动对小微企业服务、定位以及支持形式的探索;(6)监管部门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较高:各级监管机构应对商业银行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执行差异化的考核标准,根据各行实际平均不良率适当放宽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
从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情况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积极性要明显大于大的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方面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有更多的大客户,在负债成本上有优势,从而转型比较慢,而中小商业银行大多以中小企业为基本市场定位,中小企业客户占比较高,小微企业金融债契合其发展战略和业务定位;另一方面中小银行的存贷比相对较高,获准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商业银行在计算存贷比所享受的政策优惠,令中小银行更愿意去做。
四、小微企业金融债对小微企业的利好
2010 年以来,伴随着国际市场动荡、国内经济形势略显紧缩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商业银行收到资金紧张的困境,贷款规模受到严格限制。但是中国的企业信贷需求依旧旺盛,信贷投放压力较大,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由于信贷规模有限,银行更倾向于将资金借给实力雄厚、经营业绩良好的大型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乃至放贷条件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使得小微企业不得不转向体制外融资,这也是温州地区民间借贷危机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推出小微企业专项贷款金融债,对小微企业面临的资金紧张问题有积极作用。小微企业金融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商业银行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资金来源,从而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为小微企业输了血,提高了业主的信心,从而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五、小微企业金融债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层需要注意的问题
1.监管层缺乏对专款专用含义的明确和范围的界定:(1)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发债行“要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从县域范围内的小微企业情况看,有很多小型企业是政府项目工程企业,还有的是商业性房地产企业,是否允许发债行对此类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似乎还没有明确的规定。(2)对发债银行来说,如果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达到了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也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在一个地域的某一时段,当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又已得到满足,是否可以将发行金融债所筹集的资金用于发放大型中型企业贷款。
2.对专款专用缺少具体的监管措施和问责机制。对于发债行违反规定将筹集的资金用于非小微企业贷款,监管层目前依旧缺乏相关惩罚措施、监管和问责机制的规定。
小微企业金融债的融资成本相比存款利率比较高,商业银行有将所募集资金挪作他用的动机,比如将资金用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项目等高风险项目。为了保证专款专用,需要制定具体的相关操作细则、监管措施和问责机制、严格的事前准入机制、实时的事中跟踪检查机制、严厉的事后处罚机制等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二)银行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政策鼓励支持小微企业时,商业银行要加强风险管理控制。如果在较宽松的融资环境中商业银行忽视风险度量,则可能导致小微企业一哄而上、多头授信,从而势必增加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其实,真正有市场前景的小微企业融资并不难,难的恰恰是那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无定型产品、无抵押、无担保的小微企业。显而易见,即使发行了小微企业金融债,商业银行也无法解决这一类的小微企业贷款难题。如果银行不顾客观现实,不理性地对这一部分不合规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则必然会带来风险。
商业银行作为发债主体和资金使用主体,必须切实加强风险控制,更多关注小微企业的非财务信息,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加强贷后跟踪检查,关注可能由于经济下滑导致的小微企业整体性的发展困境。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量不足、融资成本偏高,而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问题主要在小微企业贷款规模不经济、没有抵押品、信息不对称,其中,信息不对称是根本的原因。通过完善征信系统,可以逐渐解决小微企业和商业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由于小微企业金融债的融资成本高必然导致相应的发放给小微企业的贷款的利率较高,政府在鼓励商业银行给与小微企业贷款时要尊重市场规律,不能过分压低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政府可以给予小微企业贷款企业一定的财政贴息,以此降低融资成本;或给予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返还,以此激励商业银行将这部分利益让渡给小微企业。
从市场角度,要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要求,规定发债银行必须将自身经营管理状况、小微企业业务和发债资金使用状况,特别是风险情况,定期向市场进行披露,并与债券评级挂钩。通过强化外部市场约束,督促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确保小微企业贷款的质量,降低偿债风险。
六、案例(2012 年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金融债券的发行)
2012 年11 月15 日,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简称鄞州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20 亿元专项金融债,所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小微企业贷款。这是国内首家农村金融机获准发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
鄞州银行是全国首家农村合作银行,拥有丰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在政策引导下,鄞州银行立刻制定了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发行计划。在2011 年5 月,银监会印发业界熟知的“银十条”,首次提出优先支持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鄞州银行当即组建微贷专营机构———微小贷款业务部,精心制定并于2011 年10 月20 日召开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宁波郸州农村合作银行关于公开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金融债券的议案》
2011 年12 月,鄞州银行将申请发行专项金融债的申报材料上报银监会,经过材料补充及整改后于2012 年4 月获得银监会批复,在获得人民银行批复后便立刻着手发行工作,11月15 日发行第一天,20 亿元专项金融债全部售罄,所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宁波市辖内小微企业贷款。
一.扩大小企业客户基础,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式
有所作为,先要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要想做大做强小微企业金融业务,我们先要改变以往对小微企业的旧看法、旧认识,改变面对小微企业时旧的思维模式。改变我们心目中小微企业都是一些规模小、实力弱、经营管理不规范、生产技术落后、企业整体信誉度低、风险较高、客户忠实度不高的老印象。要积极调整视角、改变着眼点、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商业银行经营的是风险,销售的是金融产品与服务。把企业发展成自己的客户,不是单纯地把人家拉进来,而是要把我们银行自己营销出去。企业经营好、实力强大不会主动来找找农行。营销一是要走出去二是要主动三是要让客户选择我们而不是我们选择客户。营销好的客户。这就如同找女朋友、又有些像选股票、还有点像招标、像应聘。营销过程中我们要用实力、信誉、产品、服务吸引打到客户,使之相信农行、信赖农行,最终结成合作伙伴。企业暂时实力弱、暂时有困难不要紧,没困难要我们的支持干吗?朽木成雕足见慧眼独具;起死回生方显大医大爱,银行需要通过提供全面、超值的服务;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智力支持、信息支持,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互利双赢。这是发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需要的思想转变。
当前,丰富和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式的重点是增强服务功能、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产品。我们要增强支小助微的服务理念,勿以客小而不帮,勿以利小而不为,要懂得薄利多销、积少成多、积善成德的商道真言,动员更多的营业网点参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扩大业务范围,加大创新力度,增强服务功能。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小微企业的特点,不断开发特色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要全面提供开户、结算、理财、咨询等基础性、综合性金融服务;建立标准化与专业化的产业金融模式。产业的集聚使产业的发展具有规模优势,体现在标准化与流水线产业链的规模经济上。我们可以为特定产业开发出标准化的产业金融模式,推广为零售业务,并发扬光大。要大力在这些产业集聚的区域打造专业支行,所其融资很好地渗透到各个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之间,提供相应的融资产品,以满足各个链条上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动产质押、订单质押、仓单质押、保单质押等抵质押贷款业务;推动开办商业保理、金融租赁和定向信托等融资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不断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要通过延时错时、“扫街”上门等方式,积极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二.营力强化对小微芷业的增信服务和信息服务
小微企业融资难,表面上看是缺钱,实质上是缺信息、缺信用。通过第三方提供信息和增信服务,解决好“两缺”问题,从而形成“小微企业——信息和增信服务机构——银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举措之一。解决缺信息问题,就要通过平台建设和机制安排,将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人才、交易等信息记录下来,使之规范化、数字化、公开化,成为银企双方共享共知的信息,变无规律为有规律,变不可考为有证查,变不可知为能可知。通过小微企业综合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注册登记、人才技术、纳税缴费、劳动用工、用水用电、节能环保等信息资源。我们不能仅仅通过企业财务指标来判断企业的好坏,还要注重用好人才、技术等其他信息,专门建立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审机制,提高信用评价的真实性。解决缺信用问题,就要重点动员多方力量,健全和完善增信机制。
三,促进银保盆作
促进银保合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动,在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基础上,推动完善多层次、多领域、差别化的融资性担保体系,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强规范合作,进一步增强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引导其更好地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
四、大力拓展小微企业直接融姿渠道
有研究显示,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中直接融资占7096,而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例还不到5%。直接融资比例过低、渠道过窄,己成为制约我国小微企业成长的明显“短板”。
我们应通过积极引入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区域集优)、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创新担保方式等,拓宽小微企业融资途径。雪中送炭、雨中送伞,帮助小微企业孵化裂变,加快成长。
五、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努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该行严格执行小微企业收费“两禁两限”相关政策,并根据泰州地区城区及县域的不同经济特点、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水平、资本成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营运成本、税负成本、贷款目标收益、资本回报要求以及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同时结合行内经济资本考核要求,确定和调整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确保在定价能够全面覆盖风险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六,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政策辅导
开展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专题辅导。联合市工商局、市科技局、报社等举办“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会”,确定外贸、个转企、小上规和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四个行业板块作为重点予以推进。除了开展传统的银企对接、金融宣传外,还将开展专题辅导,内容涉及与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息息相关的个转企、税务、资本市场对接、风险投资、资产评估等板块,以拓宽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覆盖面。
七、加大对从业人员响业务辅导
积极推动从业人员培训常态化。通过多层次、专业化、高频率的培训,不断提高小微企业从业人员业务素养及职业道德,建立培训常态化机制。在内部层面,省、市分行及支行将以现场培训及视频培训等方式,对客户经理实施高频次穿透式培训,确保新政策、新产品、新业务流程、新定价要求、新服务措施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每一位从业客户经理。在外部层面,聘请外部专业培训机构讲解企业经济指标分析等相关专业知识:组织新入行大学生、新客户经理深入企业,在与企业的实际交流中,在实践中运用企业的经营情况分析等业务技能,为信贷调查打好基本功。
八、鼬资与融智相结合
好客户维护工作,重点做好资产业务的贷后管理工作及后期维管护工作。“姻连了、婚结了”,日子怎么过、过得好不好还要往后看。小微企业要讲诚信,我们要平等看待自己的“另一半”(伙伴)。帮企业想办法促生产、强管理、联源头、找销路,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分内之事,我们两个企业已经联结在了一起。我们无法置身度外,以债主自居。企业发展了,银行才有稳定可靠地收入来源。为了共同发展,为了以企业的壮大带动我们自身的发展,农行应充分利用我们所具有的资源优势、信息优势,为企业改善管理、扩大生产、扩展销路、增加收入提供更多更专业、更系统、更科学的优质服务、后续服务,而不是单纯的程式化的贷后管理。融资之余更要融智,甚至更加重视融智,而且要全面、要持久。交往更要交心,这样既能互利双赢,更能在将来拥有一批棒打不走的忠实客户。
圆桌论坛发言摘录
编者按: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经济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之重任。然而融资难、贷款难一直是其成长过程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扎根于小微企业土壤的广大中小金融机构既要和大银行在相对不公平的市场环境中竞争,又要承受小微企业的高风险,同时承受了社会对其经营和服务的各种质疑,可谓举步维艰,如履薄冰。
风口浪尖中的中小金融机构何去何从呢?2012年1月初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明确防止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减少金融投机泡沫,其后在2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进一提出了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的各项措施。为深入理解和掌握国家出台的有关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银行家》杂志社举办了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与完善”为主题的圆桌论坛,邀请来自身处一线的中小金融机构的行长、央行和银监会等金融调控监管部门官员及金融界的知名学者,重点探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点、难点,总结商业银行从事小微金融服务的经验,开拓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渠道与完善路径。现选登发布会中各位专家发言摘要,以百家争鸣来繁荣金融学术园地。
景学成:对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的责任不仅限于银行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复杂,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格局依然存在。国有大银行的资源很大的一部分用到了大企业、大项目上。小微企业对于中国未来二十年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最近提出了一个金融产品,并将其命名为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简称“SPE”)。普遍来说PE规模都比较大,无法真正为小微企业服务,而且目前有些泡沫化了。我们把PE的低端拿出来,资金规模不要太大,几百万元的规模就可以,以股权的方式进入这些小微企业,服务生产,技术改造,回归本质。我们可以利用资本市场,把非法集资规范起来,然后让它以股权的方式而不是贷款方式进入到企业内部,为企业的生产流动资金服务,为企业的技术改造服务,把小微企业搞活,把小微企业的一个行业搞活。
另外,我觉得我们的金融机构还应该进行一种变革,有必要考虑把新的金融机构建立起来。2012年中央财政扩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安排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支持初创小微企业。但是我认为减税建立起来的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不够,财政部应该出资专门建立起给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财政出资的方式以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
最后,我们应该给中小企业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服务。成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联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这可以把大家联合起来。目前,国务院同意小微企业可以上市融资,所以通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联盟的IPO部门来培育小微企业上市,摆脱找银行贷款的狭窄区域,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瓶颈突破指日可待。
(作者系和谐战略研究联盟理事长)陈伟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银行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又是金融的主体,所以,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但就社会责任这个问题,我认为要澄清一些模糊概念。
第一,什么是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对于金融系统来说,最大的社会责任是维护国家的经济稳定,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维护存款人的利益,这是最大的社会责任。如果这件事做不好,一味强调救穷救贫做善事,那是本末倒置,只有在主要职能完成好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尽其他方面的社会责任。
第二,理性选择是有责任感的表现。实体经济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鱼龙混杂,有的发展前景不好,有的是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有的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这样的企业,回报再高银行也不能盲目支持。银行应该多扶持那些发展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对民生贡献大、对社会贡献大的企业,把有限的钱用到最需要帮扶的经济实体上。
第三, 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对于银行来说,在哪些方面扶持也体现了责任感。银行要尽可能在企业的自主创新、产业转型以及提高附加值的攻坚克难方面多加支持,特别是对那些向环保、可持续发展转型的企业,应重点扶持。
第四,要根据银行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中国的银行种类很多,有的适合做大企业,有的适合做小企业,有的适合做跨国集团,有的适合做乡镇企业,不能强求一致,更不能强迫自己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
第五,要在创新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银行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增强活力。创新不仅仅是产品创新,更不要把眼睛只盯在衍生产品上,要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考虑创新。比如,理念观念创新、体制编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等,最大限度创出自己的特色。所谓特色,就应当是让别人无法复制。
第六,要在品牌上狠下功夫。品牌是最具附加值的,同样是手提包,价格相差一百倍,但为什么贵反而有人买呢?因为口碑好,信誉度高。银行也一样,要努力创品牌,尤其在同质化竞争这么剧烈的情况下,更要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顾客。品牌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是千锤百炼炼出来的。比如现在银行收费项目多,老百姓有意见,银行就可以从这里入手树形象。如果有哪一个银行家敢于喊出“我的银行不收中间业务费”的口号,那才叫有战略眼光,才叫有魄力。其实,现在的中间业务费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9%,如果出奇招让自己的存款额增加一倍,远远高于中间业务费的收入,趁现在高利差的时代,让出中间业务这块小蛋羔,去争取存款这个大蛋糕,不失为一个合算的买卖,既增加了利润,又树立了形象,这才叫名利双收。
(作者系中国银监会培训中心副主任)黄隽:大中型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优势
一般来说,小微企业财务上不透明,规模比较小,又没有合格的抵押品和担保品,它是适合小银行的服务对象,小银行需要花费比较多的人力、物力才能和客户建立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根据客户的需要设计差异化的服务才是小银行的市场定位目标,其成本比较高,收费自然也比较高。
对于大中银行来讲,其客户比较适合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的财务管理比较规范,报表也比较规范,有比较好的抵押资产。所以说,大银行的交易贷款,有差异化的评分模型,也很容易取得透明的硬信息;同时大银行可以将金融产品商品化、规范化、批量化,提供无差异的产品。
目前大家有一种共识,小银行适合中小企业,而大银行不适合中小企业贷款。但是可以看出,其实这样的一种所谓的主流的观点,和银行具体的实践,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美国的富国银行是世界前十大银行,但是其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做得非常出色。我认为大中型银行和小微企业的关系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贷款关系,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越来越多的大中型银行其实对小微企业越来越感兴趣,他们普遍认为这个市场有非常好的利润前景。我们看到很多大中型银行,特别是一些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把发展的战略定位到了中小企业的市场。
第二,关系贷款并不是银行能够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唯一的出路。许多创新的技术手段和金融工具都可以服务于中小企业,比如标准化的评分模型、风险评估、以资产为基础的贷款、保理业务、租赁保险业务等。
第三,贷款只是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一个内容,交叉销售是银行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从国外的例子来看,比如富国银行、花旗银行,它们超过60%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是来自非贷款类产品。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业已经开发了大量针对小微企业非贷款类的收费服务,这些产品在盈利方面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包括了银行很多后续服务,例如支付、财务管理等。非贷款类的产品有很大的空间,通过这些产品的销售,可以深入到中小企业内部,和小企业一起成长,最后成为服务小企业的一个最主要的银行。
第四,在新型模式下,大中型银行在竞争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和大企业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大中型银行可以接触到很多大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这种所谓的供应链金融,围绕着核心企业,管理和服务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和物流,对单个企业的不可控的风险,转化为这样一种供应链的整体的可控风险。这极大拓展了大中型银行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了大中型银行的技术优势和后台优势。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志瑛:对银行收费问题的思考
针对我国银行业收费,目前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社会和媒体普遍认为银行业收费很高,银行业应该减少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水平;许多银行业人士认为收费尚少,差距仍大,应该进一步提高手续费和佣金等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对同一个问题产生完全不同的认识,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我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小型银行要正确认识、深刻理解、历史地看待银行收费问题,摒弃“中间业务崇拜”,减少收费,建设廉价、高效银行。
商业银行不应以“学习西方银行”之名扩大收费。发达市场经济体长期实行利率市场化,银行存贷款息差只剩下1个百分点左右,还不够资本占用成本,仅仅依靠息差银行难以生存,不得不挖客户之潜、收客户之费——要知道发达经济体的广大客户也是不欢迎银行收费的,几十年前他们也没有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我国利率市场化尚不到位,保持着3个以上百分点的息差,社会上关于银行业暴利和收费的民怨甚多。中国的商业银行动辄成为“全球最赚钱银行”,2011年商业银行净利润突破1万亿元,资本回报率高于一般企业的一倍。在这种情况下,盲目照搬发达市场经济体银行的做法,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水平,不合时宜。——不可想象,在3个百分点的息差之外,再向客户收取另外3个百分点的非利息收入!
商业银行不应以“中间业务”之名扩大收费。中间业务的本意是银行居间代理、不占资本的业务。因基本的自营存贷款业务而派生的正常成本,如账户管理费、年费等,本身并不是中间业务,不宜再以“中间业务”的名义收费,而应该在存贷款息差中覆盖这类成本。一般认为,发达市场经济体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40%~50%。我国商业银行2011年非利息收入占19.3%,是不是低了?实际上这里有许多不可比因素:一是我国商业银行较低的中间业务收入比重是与较高的息差收入相比的。假如我国的息差由3个百分点降至1个百分点,则19.3%的中间业务收入便可以提高到接近60%、超过发达经济体银行的水平!二是我国商业银行受分业经营限制,难以实现发达经济体银行那么多的投资银行等中间业务收入。考虑到这些因素后,我国银行目前的实际收费水平是大大高于发达经济体银行的!待我国银行息差因利率市场化而足够小时,再学习西方银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以费补价,也不为迟。
商业银行应放弃“因成本而收费”的思维。银行在不同环节收费的似是而非的说辞是“服务有成本”。实际上,在一个统一核算的法人企业内部,所产生的各种费用、成本只能一口对外,统一通过单一价格获得补偿;即使是实行相对独立的事业部制内部管理体制,也应将各种成本内部化,通过内部转移定价的方式分摊解决,而不能因成本分散产生而分别收费。很难想像,我们在饭店吃饭除了支付餐费外,还要分别支付饭桌费、座椅费、餐具费、餐纸费、佐料费、空调费、采光费,虽然这些都有成本。“服务有成本”的说辞也不利于企业包括银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据统计,一个员工1年的有效工作时间只有10万分钟,如果银行满足于雁过拔毛、收取一两元的蝇头小利,即使全年不停地收费,恐怕连员工的工资成本都收不回来!
商业银行要树立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经济学一个最基本原理是“需求是价格的函数”,薄利多销,利厚客少,银行业同样逃不脱供求规律的制约。银行过度收费、抬高价格并不利于自身发展,免费低价的金融服务才能引客户、树形象、促发展。邯郸银行长期实行“邯银卡,免费刷”、“邯银网,免费上”和“票单证、免费用”三项大规模免费政策,全部免除了政府定价以外的银行卡、网上银行、票单证等各种收费,2011年减免费用943万元,有效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发展。邯银卡从2009年末的2.6万张,发展到2010年末的11.6万张、2011年末的22.3万张;网上银行公私用户从2010年末的102户,发展到2011年末的1万户;2011年末存款余额260亿元,比上年增加74.7亿元,增长40.4%,总量在河北省城商行的排名由第四位晋升为第三位,在邯郸市银行业的排名由第六位晋升为第五位;2011年实现利润总额6.2亿元,比上年增长68.3%。
商业银行要努力办成“普通的企业”。商业银行要摒弃自己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之自恋幻觉,按照“生产决定分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摆正位置,放下身段,不仅要办成“真正的银行”,还要办成“普通的企业”,学习普通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普遍做法。普通企业不会在内部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层层收费,自找麻烦,增加成本,降低效率。让企业适应客户,而不是让客户适应企业,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通企业的基本“教义”和起码“礼仪”。银行业与其费力不讨好地“说服”客户理解自己,不如让自己适应客户——这也是商业银行作为普通企业的应有之义。
(作者系邯郸银行行长)
王洪林:持续增强中小银行融资能力,实现小微企业平等融资权
小微企业融资权的问题,现在已成为社会各界不断呼吁却又始终解决不了的问题。到底怎样才能把小微企业获得平等融资权的问题很好地予以解决,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一家企业抑或一个个人,想不想做成一件事,能不能干成一件事,主要由三个要素决定:一是意愿,二是能力,三是环境。从意愿上来讲,我们这样的区域性中小银行,解决小微企业的贷款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小银行天生就是为小企业服务的,我们跟小企业门当户对。我们稠州银行从创办至今,服务了将近十万个客户,现在留下来的一万多个客户中91.89%是小微企业,目前贷款余额的61%是小微企业,我们愿意服务小企业。从环境上来讲,小银行要做小微企业也没有问题。外部的监管政策、监管环境和监管要求都是要求小银行去服务小企业。既然意愿没有问题、环境没有问题,那么我想,剩下的就是能力问题。
首先,我们考虑一下,小银行有没有能力支持小微企业?从银行本身来讲,最大的难题是资金来源。就存贷比而言,我们这些区域性的小银行存贷比是最低的,只有63%。所以从资金运用的角度来讲,区域性小银行还有很大的空间来做这件事。但是现在做不了,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资金来源跟不上,很多国家垄断性的财政资金不允许到我们这种区域性的小银行来,这是一个严重的歧视政策,涉及到国家垄断企业和财政性存款;第二,大银行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小银行是门前冷落,冷冷清清。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大家不放心,宁愿到国有商业银行去排两个小时的队,也不愿来我们小银行。所以我想,能不能在利率市场化放开之前,把存款利率提高一个百分点?这样,大家的钱就会到小银行来。但这一个点提高了以后,又增加了小银行的经营成本和经营压力。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能不能补一点?这样在资金来源上,小型银行的压力就能得到一些缓解,就能增强服务小微企业的资金和实力。
其次,在能力可及的范围内,小银行做不做支持小微企业这件事?我想,一要靠小银行的自律,二要靠监管部门的他律。自律加上他律,那我相信,在有能力的时候小银行一定会加大力度去支持小微企业。因为小微企业虚拟经济很少,基本上都是实体经济,而且大多数是短期信贷,跟银行流动性要求相匹配。对我们区域性小银行而言,支持小微企业就是支持实体经济。我们稠州银行始终把发展战略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通过今后几年的努力,希望能够在支持小微企业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一些。
(作者系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副行长)章张海:信用风险分散助推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我从风险分散的角度来讲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问题,基本点是如何建立信用风险的分散机制。
我们小银行的战略定位就是服务小微企业,而不是因政府说要重点支持小微企业我们才去支持小微企业,这是我们一直的选择,不是阶段性工作。我们嘉兴银行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与小企业共同成长,在这一市场里精耕细作,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样做到持续、健康的发展。银行支持小企业发展不能以牺牲金融安全为代价,这是股东的要求,也是社会责任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核心就是我们要有风险控制能力。小企业的特点,实际上就决定了它的高风险,小企业的生命周期通常比较短、抗风险能力弱,这也决定了小企业贷款风险的绝对性,银行虽然有全面的风险防控措施,但也不可能在企业发生风险的时做到全身而退。所以我要讲的就是小企业它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银行要控制风险,但银行风险控制严了,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就会提高,一旦银行放宽标准,风险又会增大,只有平衡好这一矛盾,才能实现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小企业解决融资,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这是一个根本。
2012年2月1日国务院会议上四条措施再次强调了要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提高不良容忍度,也可以说是我们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虽然股东很有意见,但最后还是同意了,这也体现了我们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但这项政策还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操作细则,在银监会对我们的监管评级当中,还是按照实际的不良率情况来评分、评级。一方面要求银行提高不良率的容忍度,但是评级还是按照原来的标准,这样一来,政策就失去了实际操作意义,影响了银行的评级,就影响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新业务、市场拓展都造成了影响,也影响了银行更好地支持小企业融资。退一步说,即使我们能容忍不良率的提高,银行的信贷风险不断加大,担保公司、企业互保的风险也会持续加大,当这一风险链断裂的时候,这个风险最终还是要由银行来承担,如果风险积累不能化解,可能会给银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在资本约束下,如果不良率持续走高,也会影响银行股东的资本补充意愿,那么银行的持续、稳健发展也将成为空话。
小企业融资能力提升问题的根本是怎么解决风险的分散机制。我们当时思考怎么引入保险的理念,向政府提了一个关于建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基金的设想,当时我提出了一个运作模式,政府也很感兴趣,牵头做了一些讨论和协调,这是涉及到所有银行的问题,一个银行做不到,需要政府的主导,但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最终没能实现。于是,我们开始寻求市场化的解决方案。前年,我们开始主动接触一些保险公司,和它们进行交流,向它们灌输这个理念。最后,长安责任保险公司愿意与我们合作,通过探讨,申报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责任险”。这是一个新的险种,企业申请贷款,担保公司担保以后再向保险公司购买担保责任保险,如果发生损失,那么由保险公司来补偿80%。通过保险的三大功能:转移风险、均摊损失、风险补偿,把原来集中在局部的风险分摊到整个体系共同承担,来实现风险的分散,确保银行、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2011年,我们签约合作了七家担保机构,也做了几千万元业务,但由于整体经济形势收紧,跑路老板带来了负面影响。看起来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大了,于是相应提高了核保要求,影响了业务的拓展。但浙江经济总的来说还是健康的,这个模式不是说简单地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关键是这个分担比例可以调整,收费可以调整,只有确保保险公司有盈利,游戏才可以继续下去。所以我们的思路不是牺牲银行的不良率来解决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而是在不良率得到控制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外部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再担保公司本身就是一个风险分散机制,注册资本较小,由政府主导,相对来说在操作层面上,跟市场还是有一点距离。我想在这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政策,以后是不是允许以民营资金建立再担保公司,能够更市场化一点。今年我们在业务推进上也遇到了一些瓶颈,现在正计划和更多的保险公司开展合作,进一步扩大市场。我们努力持续推进这一项风险分散机制,为小企业融资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政府的政策也不能说根本地解决市场问题,但是政策可以改善我们的融资环境,市场问题还是要靠市场来解决,风险控制机制也还是要适合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嘉兴银行副行长)
雷丰新:汉口银行的创新实践和改革思路
首先我谈三个观点,只代表个人,不代表单位。
一是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容易把这种矛盾焦点对准金融系统,把银行业推向风口浪尖,认为这是银行提供信贷支持方面出了问题,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表象,它不是一个深层次根源上的原因。应当看到,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不是单方面的,有小微企业行业特性、经济大环境、市场经济制度等多方面导因。从经济基本原理来说,还是经济决定金融。
二是要解决表象反映出来的融资难问题,还是应该回归和上升到金融改革和发展这个层面,既需要金融改革和发展加快步伐,更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推进一系列配套改革,通过各有关部门、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三是城商行在积极支持小微企业成长壮大的同时,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扶助和支持。从规模上来讲,城商行本身大多也算是金融行业里的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从这个角度,国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也有必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城商行的发展,为城商行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其次介绍一下汉口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的一些做法,请各位专家和同仁指导。2011年汉口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占全行贷款总额的23%,增量贷款中小微企业占到60.88%。我行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第一个是机构创新。我行率先挂牌成立湖北省第一家专业科技支行,随后提升为光谷分行,同时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搭建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该中心联合政府、风投、担保、保险、中介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开展现场办公、协同作业,通过建立“直接融资、贷投联动、政策金融、增值服务”四条流水线,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工厂式的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
第二个是审贷方式创新。将行外科技专家和风投专家引入科技金融审贷会,并赋予投票权。对于小型科技企业,由于受到地域和专业的限制,银行不可能对每一家企业及产品都很熟悉,我行与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建立了合作关系,引入科技专家并建立我行科技专家档案库,涉及哪一方面企业和产品,就请哪方面的专家对这个产品进行评估,如果经过专家评估认为这个产品有发展前景,银行通过考察觉得企业家也具备相应素质,那么就可以减少审批环节,走绿色审批通道,这样依托外部科技和风投专家提高科技金融信贷审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011年我行有20笔项目通过专家贷审会,共审批授信贷款8.25亿元。
第三是产品内容创新。前面专家谈到的PE设想做法,实际上汉口银行已经在这样做了,通过积极开展与联想投资、省高新投等风投机构的合作,充分借助其在科技和投资领域的专业优势,创新推出“先投后贷、先贷后投、直接服务”等贷投联动作业金融产品,2011年通过这种模式成功给13家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了5.39亿元的贷款。对于我行科技金融业务模式,银监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还专门编发过简报,予以推介。
最后关于小微金融机构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需要重点考虑。
首先应把同业存款计入商业银行存贷比考核的分母中,承认银行吸收同业存款也是资金来源之一,完成在银行系统内适当调节资金平衡。
其次允许银行适当混业经营。比如银行看中一家有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通过贷款也可以参与其部分股权,这样做10笔业务即使可能有两三笔损失,也可以通过另外几笔股权收益来弥补。
第三是建议创建全国小微企业征信平台。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业务面临一个难题是不能形成供应链式经营,很多只能一单一单做,从而增加了成本支出。如果建立一个全国小微企业的征信平台,把全国大部分小微企业的公司概况、产品特点、行业前景等信息录入到这个平台,银行与这些企业发生业务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查询企业及行业信息,从而提高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效率。
(作者系汉口银行副行长)
方峰杰:如何推动村镇银行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要从机制上解决,一定要有小银行、小微银行来解决这个问题。前两年在银监会的支持下,我们也积极参与了村镇银行的建设,从我们感觉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了门当户对的问题,因为村镇银行绝大部分处于县城以下这一区域性问题,加上单户比例问题等,所以它没有能力,没有办法去放大贷款,支持大企业。从目前我们所发起的两个村镇银行来说,户均贷款都在100万元左右,没有房地产贷款,没有政府性平台贷款,也没有其他的一些虚拟经济的贷款,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做。刚开始的时候还因为有一些资本金,略微放了几笔相对较大的贷款,但未来总的方向来说我们户均贷款都要低于100万元,事实上我们浙江很多村镇银行总的平均额度已经低于100万元的额度,所以靠这些小的银行去做,它肯定是做小微贷款,这是没问题的。如果让大银行去做,勉为其难,因为它要利润最大化,做小微业务充其量是尽社会责任,没有可持续性。所以说关键的问题要建立和发展门当户对的类似城商行的小银行,村镇银行更是如此。但在村镇银行的发展过程当中,面临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政策方面,比如说它的结算渠道、汇路等都很难;第二就是经营方面,主要是存款,因为社会美誉度不够、网点少等,拉存款很难;第三是风险管理薄弱。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推动村镇银行这种小微银行发展,从而破解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问题。我想这个问题是否可以借鉴我们改革开放初期建立深圳特区这么一种模式,可以先把一些政策放在村镇银行这种小微银行来试点。对于一些问题的突破,因为现在它的规模小,地域性很强,即使出现一些小问题也是在国家可控的情况下,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小,不像国有银行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我想需要解决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公司内部治理的股权问题。一是尽量将优质的民营企业资金引入到银行系统来,建立起民营企业经营机制;二是经营管理层可适当持股,用股权的形式建立起激励约束机制。这样,一方面有效激励快速发展业务,另一方面风险控制会更谨慎处理;三是政府可以拥有一部分股权,但是,量要小一点,比如说5%以下,它不能参加董事会和经营层,它主要的功能是什么?是解决大家对这个村镇银行的信誉问题,政府在里面大家就放心多了,把政府的利益也捆进来,政府也有这个积极性,为什么?地方一级法人银行,它的税收要交给地方,因此政府有很大的积极性,一个银行所交的地方税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政府是很愿意做的。
其次,经营困难问题,主要是存款来源问题。一是是否可以在利率市场化之前,主要是存款利率(比如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允许村镇银行这些弱势银行有一定的浮动幅度(比如上浮1%以内),可以吸引一部分居民存款;二是银行间的同业存款,比如一定期限之上的同业存款,主要是主发起行的同业存款,是否可以计算存贷比,拓宽村镇银行放贷资金来源渠道;三是村镇银行是否可以建立起对接国家财政、社会基金、国家政策性银行转贷款等支农支小的商业化服务渠道;四是可以加大人民银行对村镇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等力度,规模控制更趋宽松,准备金率优惠等。
最后,税收和补贴的一些政策问题。目前中央财政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按照贷款的季平均数的2%左右,这是一笔很可观的补贴。我想是不是可以把这些补贴的钱,或者在这个基础上再拿出一部分钱,建立一个存款保险制度,在村镇银行来试行。这个保险机构可以是政策性的,换句话说存款保险制度是不是可以率先在村镇银行先试点。村镇银行一些营业税、所得税等在一定的时期内,是不是可以返还给银行建立一个风险基金,它发展得越快,交税越多,按照一定比例返还,支持小银行的发展。这些小银行发展好了以后,提高了它与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就可以填补我们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的空白,从而也可以为农户、小微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优惠的利率。
(作者系湖州银行副行长)王锦: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三大挑战
对银行而言,中小企业业务是有利可图的——如同沙里淘金,只要有精细化的管理和技术,就会有好的回报。但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银行业务,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方向,即战略;二是机制和模式;三是技术和平台。只有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才能真正把中小企业银行业务做好。
首先是确定方向,包括明确目标客户是谁、应该采用什么产品去满足客户等问题。
其次是明确业务模式和机制。中小企业客户很多,选客户如同大海捞针,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有一个模式,能够快速有效地确定优质客户。分析表明有两种业务模式可供选择:一是关系型,也称“按图索骥”,即找准一个集群或价值链,然后上下延伸出去,国内银行多采用这种模式;二是交易型,也称“沙里淘金”,这种模式基于数据分析,筛选出目标客户,国际大银行多采用这种模式。两种模式的运用,与银行管理的成熟度和数据有关,对银行自身能力、资源配备,技术采用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先把模式确定下来。关于组织架构,有总分行式、矩阵式事业部制和事业部制三种。三种方式各有利弊,抉择时更深层的是要决定客户如何划分,如何能在目前总分行制下调动各层面积极性,如何充分共享平台资源。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是单独设立中小企业部,而是要在资源分配、规划与政策、考核等方面,切实体现重视。比如,在风险管理和信贷审批政策方面,如何能真正符合中小企业客户的要求,做好中小企业业务?这些要有全套机制的配合。
最后,是技术、流程和管理平台。“信贷工厂”的特征是自动化、集约化、标准化、流程化,并根据市场情况不断改进,才能真正适应业务的要求。同时,中小企业业务要按照集群、按照组合管理,而不像公司业务是单个客户管理。组合管理和预警管理的手段和技术,对做好中小企业业务至关重要。
(作者系德勤管理咨询合伙人)
史建平:客观评价银行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确实难,绝对不仅是银行的问题,还是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我们作为银行家研究问题的时候,从银行着手没有错,但是如果把这个视野放宽一点,就得从整个体制环境的角度审视中小企业的问题。只有我们能全面正确的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提出一些高屋建瓴的,真正能够对中小企业问题有一个根本性解决或者缓解的政策建议,我总感觉到现在社会上的舆论对银行很不利,近两年我看都是攻击银行的,但是看看银行业呢,银行是在非常努力经营,这里面到底是什么问题,比如说收费问题,高利差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反正什么都是说银行不好,银行不对,但是银行工作很辛苦,“5+2”,“白+黑”就是其真实的体现。如果说银行收入高,那么从风险和压力的角度来讲,其实收入高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有些银行现在收入并不高,目前舆论已经将此问题看得很严重,银行简直成为众矢之的、社会公敌了。我希望我们的银行家不光是从银行自身的角度,从整个的金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这个大的事业来分析,来思考一些问题,探讨可行发展路径,像《银行家》杂志这种阵地,多发出一些声音,客观地来谈一下这些问题,来思考这些问题,这必有益于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赵怀方:小微企业和中小银行—一个硬币的两面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首先, 支持小微企业就是支持中小银行的发展。目前在谈到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时,大家谈得更多的是中小银行如何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实际上两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相互支持,共生共荣。莱商银行从1998年几家法人城信社合并重组并发展成目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的现代商业银行,这个过程就是伴着对中小企业的真诚而执着的支持而走过来的。截至2011年年底,我行中小企业信贷客户达1539户,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120.26亿元,占全行人民币贷款余额的85%,同时,莱商银行的大多数业务和利润指标在当地同业持续多年位列第一。从全国的城商行看,莱商银行的主要财务和监管指标也是保持着比较好的位次,如目前我行风险监管评级持续保持二类行,人民银行综合评价中全部业务均为A级。对此,我们董事长几年前就总结出其中道理:支持有多大,发展有多快。
我想说的第二个看法是:支持小微企业必须做好“三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小企业和小银行门当户对,同呼吸共命运。在中小银行资金实力有限的情况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可以培育一片广阔的市场,因此不管在什么时候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定位永远不能改变。二是服务到位。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一切围绕小微企业的需求创新服务方式,完善配套的服务设施,量体定做服务产品,满足小微企业“短、频、快”的效率需求等。同时要做到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只要企业经营正常,银行应保证其所用资金不断裂,不抽贷,不断贷,确保企业发展。三是考核机制到位。政府及监管部门要完善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提升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如在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允许在城商行存放财政资金和社保资金,建立完善“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奖励基金”等,营造适宜城商行发展的政策环境。
第三个看法是,目前要正视中小银行遇到的一些问题。一是关于中小银行的风险。同样发生问题,造成风险,在大银行感觉就比较正常,而对小银行社会反响就比较强烈,甚至出现“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的现象,从而影响到其他小银行的发展。不管哪类银行出现问题,应该根据各行的监管评级、风险管控能力、资本实力等实际,分情况对待,而不是给予“一刀切”政策。二是关于中小银行在经营上遇到的一些不公平待遇。如财政性存款在城商行较少,很多地区社保基金只允许存放国有银行;还有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条线管理均归集到大银行,因此造成城商行资金规模受限,影响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些方面的问题与仍然存在的一些不公平政策和偏见是有很大关系的。三是关于小微企业对中小银行的忠诚度。目前存在一种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从大银行获得信贷支持感到很荣耀,对中小银行提供的信贷支持则感觉理所当然,对小银行的忠诚度不高。培养小企业的忠诚度, 是中小银行面临的巨大挑战。当然,这些年来,莱商银行还是较好地解决了银企间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莱商银行中小企业的贷款收息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客户关系稳定,许多经营管理很成熟的企业还主动承担了担保代偿责任,对这方面的经验,莱商银行愿意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微企业金融债遇冷 大行不差钱对发债无兴趣
中华工商时报 06-17 11:21
国有大行对小微贷款需求欠缺往旺盛度,导致其暂停发行小微金融债。此外,今年不少银行存款增长有所回暖也是小微金融债阶段性降温的主要原因。据某银行业内人士透露。小微金融债缘何遇冷2011年,首单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闪电获批,距离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仅有短短15日。中小银行纷纷踊跃向监管部门提交发行申请。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小行发债热情如此高涨,源于银监会新规中关于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可以扣减存贷比的规定,这有助于缓解银行存贷比压力,也将成为年报时业绩表现的新增长点。相比较于集中做大客户业务,在负债成本上有优势的大型银行,中小银行为了盈利,在申请发行小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因此,在2011年,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据坊间不完全统计,银行已发或待发小微金融债规模就已超过2800亿元,但追捧小微金融债的机构多为股份制银行,未见四大国有银行身影,直至今日,小微金融债仍未改变国有大行对其冷遇的局面。此外,不少银行存款增长改善也是小微金融债遭部分机构暂时性冷遇的另一主要原因。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商业银行在境内发行的普通金融债共计590亿元,而去年同期则高达1151.5亿元。对此,东方证券称,一是部分银行存款增长非常迅猛,二是有几家中小银行储蓄存款占比已稳定突破20%的瓶颈,其中兴业、民生、光大、南京、宁波几家银行,不论存款增速,还是储蓄存款占比变化都优于同业。存款增长最突出的是兴业银行,2012年其存款增长34.79%,2013年一季度又比年初增长11.2%,同比增速高达46.98%。我们今年存款增长情况不错,当然暂时就没有再发小微金融债的打算,毕竟成本更高。一股份制银行人士称,而在今年初,记者曾获悉该行有再发小微金融债的打算。大行不差钱对发债无兴趣记者注意到,在众多发债的金融机构中基本都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而国有大银行却无一家发行或拟发行小微金融债。此前,多家大型银行也表示今年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但也只是表示将加大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倾斜力度。据中国银监会印发的《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银监发〔2011〕94号,以下简称《通知》)介绍,该债项所对应的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在计算小型微型企业调整后存贷比时,可以在分子项中予以扣除。这就意味着,发小微企业金融债的银行可以借此缓解存贷比的压力。业内专家分析称:小微企业金融债毕竟成本较高,一般此债项的票面年利率为4%-6%之间,但是银行一年定存利率不过3.5%,活期只有0.5%,从存款结构上看,活期存款还占较大比重。显然,对于银行来说,从资金成本角度考量,发债成本高于吸储成本。因此,存贷比考核压力较大的中小银行更偏爱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反之,资金充裕的国有大行对此债项缺乏发行动力。此外,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与银行定位有关,中小银行放贷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对中小企情况较为熟悉,规划时能有的放矢,更贴近他们的真实需求。况且很多中小银行是区域性银行,与当地政府关系密切,而政府需要中小企的正常运转以保证就业、财政收入等稳步发展,会对中小银行贷款力度提出些要求。推进小微金融服务需持续给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考验。在监管部门政策激励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银行业总体上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积极性很高,服务水平明显上升。但部分银行在战略定位上尚未树立差异化、特色化的经营理念,专业化机制和体制建设落实还不到位,也缺乏对市场和自身的了解,专业水平有限,服务模式和产品设计出现简单趋同的苗头,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而互联网、电商等新兴的第三方机构凭借掌握信息流和物流的优势,也加入对小微企业客户的争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下一阶段,监管部门将把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拓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作为工作目标,并继续推动配套政策和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从增供给、强服务、防风险、筑合力四个层面,更好地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其中,风险防控应重点警惕。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针对当前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个别地区和行业小微企业风险暴露增加、不良贷款反弹的情况,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要遵循市场原则,做好三项前瞻性工作:第一,主动防范风险。科学把握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客观规律,将风险防范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当前,要及时调整完善小微企业客户甄别技术和信贷管理文化,创新服务方式、信贷产品、管理流程、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提高风险防控的前瞻性、主动性。第二,及早化解风险。力争做到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早预警、早识别、早处置。对潜在的重点风险和苗头性、趋势性风险隐患,要提高敏锐性,重点加强监测和管理。要坚持在发展中防范和化解风险,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转型升级。第三,审慎科学开展创新。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必须务实推动,稳中求进,要统筹创新发展和合规风控,提升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各商业银行要有效跟踪、研判和管理创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要健全风险隔离措施,把风险控制在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内,切实防止风险外溢形成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一、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2009年,民生银行首创“小微”,将小微企业从“公司银行客户或零售银行客户”这种传统的二元银行客户类型中独立出来,单独作为金融服务对象深入研究,开启了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第一扇门。随后,小微企业成为政府和金融机构支持的重点对象。
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小微企业贷款增长快于各项贷款,截止2013年12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9.4%,占同期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43.5%。小微企业的迅速发展得到了金融的一定支持,但是相比小微企业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从小微企业自身调查得出,41.18%的小微企业认为从银行贷款有难度, 31.03%认为比较难,27.79%认为非常难;从企业资金周转方面,有85.4%的小微企业认为资金面紧张,但是大型企业感到资金紧张的比例仅有26.1%。因此,我国小微企业在银行信贷支持上处于劣势。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小微企业从事的行业具有高风险
小微企业的产品结构单一雷同,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企业的发展多数靠拼劳动力和商品价格,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容易受到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影响而破产倒闭。据统计, 我国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7年,每年约有100家小微企业破产倒闭,60%的企业存活时间不足5年,80%的小微企业在10年内消亡。
(二)小微企业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融资条件
一是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无法提供金融机构所需要的抵押品。小微企业的资产多数为租赁而来,不能作为抵押资产或抵押率极低。二是小微企业财务核算能力不规范无法提供完善的财务报表。
(三)信用等级受限,获得贷款能力弱
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资本充足率低,资金周转慢,资金利润率及流动比率低,而金融机构对据此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大部分小微企业因较低信用等级被银行列入贷款清理、限制对象。同时,小微企业担保中介机构尚不十分健全,不少金融机构规定只有信用等级AA级以上的企业才具有贷款担保资格,多数企业不具备为他人担保的能力,因而使企业之间难以相互担保。
(四)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成本高
金融机构本质属性就是以盈利为核心目的的市场经济参与者。在融资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偏小,后期风险的监管成本高,而且由于融资笔数的问题,会进一步增加金融机构的劳动成本。
(五)小微企业直接融资难度大
在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结构中自有资金、银行信贷资金、直接融资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比例分别为60%、20%、0.9%和19.1%,因此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内源融资,直接融资微乎其微。一是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实力不足,达不到上市条件,无法通过股市融资;二是小微企业规模太小,没有足够的资质,无法通过债市融资。
(六)小微企业缺乏完善的民间融资服务体系
一是,民间融资缺乏政策制度的监管引导和规范治理,极易发展为粗暴的高利贷融资;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民间融资中资金的借贷双方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三是,由于民间信用体系的空白,导致民间融资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
三、民生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路径
(一)建立小微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第一,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大小微企业风险管理宣传力度,促进其管理层提高风险防控意识;第二,金融监管机构应根据小微企业所在的行业性质,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小微企业风险防控框架,引导小微企业进行风险防控自查,并定期对其进行风险防控督查;第三,鼓励处于同一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帮扶其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提高整条供应链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鼓励信贷机构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
信贷机构通过对整条供应链进行审查,对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上下游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而且通过打通上下游融资瓶颈,还可降低供应链融资成本,提高核心企业及配套企业的竞争力。
(三)建立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
金融监管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评级机构应该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制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不能简单地套用大中型企业的评级标准来衡量和评定小微企业。建立科学的小微企业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加大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品行及经营实效评级权重,客观评出小微企业的应有级别。同时,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以贷款卡年审为契机,对小微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级,并将结果显示在在企业征信系统中,以供金融机构作为对小微企业的贷后参考。
(四)建立小微企业直接融资体系
《意见》提出了八大金融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具体包括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小微企业的特点,不断开发特色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搭建小微企业综合信息共享平台,稳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范围;积极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打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通道;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解决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比例;进一步清理规范各类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予以政策倾斜;推进金融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郝杰)
发改委: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保障,可以提供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有利于加快治理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为了完成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意见》提出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投入,继续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企业实施节能环保项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大对节能环保重大工程和技术装备研发推广的投入力度,解决突出问题。还要推行市场化机制,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郝杰)
【《小微企业金融债》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11-10
小微企业金融创新探讨12-06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案05-31
工商银行小微金融业务12-12
金融企业文化制度09-21
金融企业会计对象09-28
金融企业会计练习10-04
论金融风暴启示企业11-23
金融企业宣传推广方案07-07
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