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测质量的控制探索

2022-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目前, 实验室质量检测工作显露出诸多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将质量控制放在检测之后, 这有助于保证交付给客户的检验报告是符合标准的, 然而“事后”质量控制也使得对检测质量的高标准要求难以真正实现, 因此质量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笔者将在下文详细分析实施检测过程质量监督的含义及内容, 并且就控制实验室过程质量提出一些建议。

1 控制检测过程质量的内涵及内容

检测实验室过程控制涵盖检测质量监督及检测质量保证。开展质量控制工作是为了监视质量形成流程, 对引起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加以排除, 进而实现经济效益, 各种质量监督活动及技术的目的就是对过程进行监督、排除造成不合格的原因, 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科学的质量控制途径有助于及时预见及发现问题, 进而相应地采取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因而, 开展过程质量控制工作, 需要以预防为主要原则, 就整个过程的各个细节潜在的错误, 开展快速检索、反馈和纠正。

2 控制实验室过程质量的策略

2.1 实施实验室之间的比对验证

遵照相关规则, 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实验室就同一种或者类似的需要测试的样品组织、实施及评价检测, 即为实验室间比对。这一活动有利于了解实验室水平、发现实验室的问题、辨别实验室间的不同, 属于检测质量审核工作。这一活动涵盖范围较广, 有助于控制实验室过程质量、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因而, 各个实验室应该积极参与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 对自身的检测能力加以验证, 并且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 进而采取妥善措施弥补不足, 最终实现提高检测能力的目的。

2.2 拓宽内部质量控制途径

2.2.1 定期实施留样再检测开展质量控制

将留样再检测所得数据与原监测数据加以比较, 分析同一样本多次检测的复现比例, 作为评价检验人员水平及能力的依据[1]。对操作误差影响检测结果的程度进行研究, 与检测工作相关的所有因素都应该纳入考核范围。留样在检测有利于督促检测人员严肃对待工作, 发现监测工作的问题所在, 进一步制定预防方案。

2.2.2 定期采用有证明标准物质控制检测质量

例如使用原子分光光度计时, 检测开始之前应该用标准物质重新确认原谱图, 建立工作曲线, 在标样确认曲线正确建立后, 开展样品分析, 避免仪器出现零点漂移现象, 使监测数据更为可靠。

2.2.3 采用多种途径控制检测质量

利用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在实验室检测中十分常见, 比如, 仪器分析及化学法的比对、红外碳硫仪及直读光谱仪的C、S元素比对等。使用多种方法开展重复检测, 可以及时地发现并纠正系统误差, 使得检测数据更为准确。

2.2.4 运用质量控制图控制检测质量

在使用大型仪器时, 通常采用这种方法对仪器使用状态加以确认。结合统计技术, 在检测仪器中测量质控样, 并且分析历次检测的数据, 进而得到相对科学的波动范围, 在检出异常原因造成波动的基础上, 采取有效措施清除异常原因。因而, 利用质控图对实验室比较重要的项目中均匀性较好的样品或者标准物质, 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测量, 并且利用统计技术绘制质量控制图, 对监测质量加以控制, 保证检测系统提供的数据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可控制状态[2]。

2.2.5 使用“加标回收”方式控制质量

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应用加标回收, 核算加标回收概率。“加标回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即空白加标回收及样品加标回收。前者就是在不存在被测物质的前提下, 把规定数量的标准物质加入空白样品基质内, 按照处理样品的步骤进行分析, 所得结果及理论数值的比值就是空白加标回收比率;后者是取两份相同的样品, 在一份中放入一定量的待测成分标准物, 再按照统一的分析流程展开分析, 将加标一份多的结果与为加标的一份所得结果相减, 差值与放入标准物质之后的理论数值的比值就是样品加标回收比率。

2.3 监管各种检测控制技术的要素, 使之处于平稳状态

2.3.1 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 提升其检测水平

检测人员的素质与实验室检测工作密切相关, 因而应该对抽样人员、签发检测报告人员进行培训, 在通过考核之后方能持证上岗, 对于某些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组织专业培训, 以此同时对其操作过程开展行之有效的监督。

2.3.2 落实合同评审工作

实验室检测水平的高低是检测协议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也是进行监测工作的基础。因而, 实验室人员应该在监测工作开始前充分与客户沟通, 对其需求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评审实验室综合条件是否能够满足客户要求。在达成一致后签署委托检测合同[3]。

2.3.3 控制检测环境与设备

检测环境及设备有助于为抽样及检测结果提供保障, 因此, 实验室应当改善整体环境、配备检验设施, 加强对环境及设备的监控, 进而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2.3.4 开展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

实验室量值溯源工作不仅限于校准检测仪器, 检验员需要分析校准结果数据, 判断仪器设备的误差是否处于规定范围, 对于误差将要超出规定范围的仪器设备, 复测其近期检测结果。

2.3.5 保证审核检测报告的严格性

对检测报告的审核应该由对检测方法、目的等十分熟悉的人员进行, 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予以更正, 进而更好地控制检测报告的质量。

3 结语

控制检测过程的质量, 有助于强化检测环节的严格程度, 使得实验室及时纠正问题, 保证检测活动得到良好的控制。进而减少重复检测, 减少检测费用, 提高经济效益。

摘要:当前, 大多数实验室检测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事后”质量监督, 即实验室审核及批准检测报告, 是控制检测报告质量的关键步骤, 这有助于避免交付给客户的检验报告不合格的现象, 也是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的必然流程。然而, 仅仅依靠“事后”监管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旨在阐明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的内涵及内容, 并且提出控制实验室过程质量的策略, 希望为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实验室,质量检测,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 邬冰, 刘璐.浅谈粮油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控制[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15, 31 (5) :53-56.

[2] 黎玉国, 刘光金, 杨清华等.F实验室样品检测质量控制[J].农业与技术, 2013 (6) :28-28.

[3] 王睿智.论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8) :78.

上一篇:建筑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探析下一篇:关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研究